如何看待靠賣燒餅8年,月入三萬,成功攢下7套房的情況?

今天在微博看了一條新聞,一位師傅靠賣8年燒餅,成功攢下7套房。之前報道說中關村賣鴨血粉絲湯的都在三環里有一套學區房,而據【居理新房】的數據報道,北京的新房以及突破8萬限價,剛需門檻已經提升到500萬,更有北二環的中駿天辰拿到13.5W/㎡的預售證。看看自己,月入小一萬都已經快租不起房了,一來感覺讀書無用不如賣燒餅,二來感覺北京呆不起了,自己才是鄙視鏈的最底端。


什麼叫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幾位替燒餅老頭算了一溜帳都快算到五險一金了也不知道搜索一下原文。

  • 第一,人家是在金華賣燒餅,賣的是帶餡燒餅和金華梅菜燒餅,不是一兩塊一個的主食燒餅。
  • 第二,人家營收不止燒餅,店裡還賣油條包子饅頭豆漿粥。
  • 第三,還幫人算來算去夥計得要有8個人啊,人家實際有7個人。

原文:

現在每天要賣三四百個。一個燒餅賣3元,一根油條賣2元,店裡還賣包子、饅頭、餛飩、豆漿、福建羹……70個平方米的小店,7個人輪流招呼,還忙得暈頭轉向。

充分體現了一幫人子的不用心不動腦,去賣燒餅也賣不好的。

真正腳踏實地能賣餅買房的人,看到這件事的反應——不是幫燒餅店算商業模型、不是長吁短嘆白領不如店老闆、不是自己假想人家多有匠心精神天天揣摩燒餅技術。

你該做的第一件事應該就是去搜人家賣的什麼燒餅。

第二件事是判斷一下新聞是真是假,在你老家有沒有這個賣燒餅的商機。

第三去去金華看看,能不能付學費找他學習一下。

——「好了好了汪惟,真是頭頭是道,給你點贊,那你的7套房在哪兒呢?」

——不聊了,還有點事要忙我先走了


以後面對這種問題,我建議大家去看一個叫「二更」的視頻節目。

這個節目在youtube上面有120多期,國內也有平台播放。

看了節目標題,都有quit去拜師的衝動吧?

但是你看節目內容,看看這些個體戶小老闆,一個個都是晝夜顛倒,凌晨準備食材,早上5點半開業,揉面,抗面,分筋,錯骨,大熱天熬骨頭湯,你就知道你根本干不來。

如何看待買燒餅8年,月入三萬?

你怎麼不去看看每個小縣城都有初中文化的開發商首富、家電大王,都有小學文憑的包工頭、酒樓老闆娘。你去問問你爸爸媽媽,他們怎麼沒成為開放商,家電大王,包工頭,酒店老闆娘?

一方面是時運,一方面是辛苦。

那種辛苦,你真干不來。

老實人就看——矽谷老實人報


你看到的是楊師傅賣燒餅月入三萬,你看到的是楊師傅買了七套房。

你有沒有想過,楊師傅可能在這麼多年的時間裡面,就只幹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如何賣出更多的燒餅。

第二件事,就是把賣燒餅的錢買房。

自己摸著良心,就算你不賣燒餅,一個月白送你三萬塊。你都不可能買得起七套房。

因為你會把錢用在別的地方。

楊師傅這麼多年來,錢幾乎都沒花在別的地方,你想過他的生活品質嗎?想過他的精神世界嗎?

一個人不可能只得不失,一個人永遠是有得有失。

楊師傅得到了七套房,失掉的可能就是你們平時習以為常的娛樂開銷,數碼產品,旅遊交際等你們缺一不可的幸福感。

你能羨慕楊師傅的生活,但是這種生活,你過不了。

———————-

公眾號:聖范錦意

喜歡就關注一下吧


講幾個我知道的故事。

有個賣饅頭(吉慶饅頭,主要用於酒席)的人家,夫妻倆帶著兩個兒子、兩個兒媳在做(忙的時候會請幾位親戚幫襯一下),一年的收入比賣燒餅的這位還高。

後來,有人來拉這家的男人做傳銷。他毅然決然地去了,帶上了全家人。有親戚勸說,他回答說,就算虧三四十萬,他回來賣上半年的饅頭就賺回來了。

傳銷果然不靠譜。幾個月後,他靜悄悄地帶著老婆孩子回來,繼續賣饅頭,生意依然很好。

我想,他當時會拋下生意去做傳銷,很可能,是因為真的厭煩了做饅頭這件事情——全年無休,天天早起,而且越是別人闔家休息的時候,饅頭店越忙。

====================================================================

有個老太太,擺了個餛飩攤子。

她做的餛飩,皮薄餡大,味道很好。所以生意總是爆滿,三四張桌子都坐滿人。

但是,老太太一個人忙不過來,只顧得上裹餛飩、煮餛飩和收銀,桌子上擺滿了沒來得及收的碗。

要到她攤子上吃餛飩的顧客,要麼只能等,要麼就得自己動手端餛飩,替她把碗拿到水盆里去。

時間長了,很多人都會抱怨,問她為什麼不雇個人?

老太太回答,本身賺的就是這點人工,要是雇個幫工,自己就白做了。

後來,老太太的餛飩攤不見了。

====================================================================

有家麵館,生意特別好。

賣的是機器面,但是它家的澆頭特別豐富,除了各類葷菜以外,還有黃瓜絲、海帶絲、豆芽、泡菜等七八種免費的。而且顧客可以自己動手,隨便加多少,老闆也不多話。

這家麵館甚至形成了流水線:顧客排隊交錢、取面、加肉湯、加澆頭……六七個人手,撐起了每天至少1000碗的銷售量(這個數字是我大概估算的。因為,每天從早上7時到10時,麵館都能保持排隊狀態,同時至少有十幾二十人在吃面,另外有不少外賣。它家經營到下午3點,中午還有一個高峰期)。每碗面最少6元,多則十幾元。

老闆有一次跟我感嘆說,最大的困難是招不到人。麵館分兩班,早晨3點到中午12點,以及上午8點到下午3點。上班時間不算太長,待遇給得也還可以,但就是沒什麼人願意來。

上次有人介紹了個小姑娘,已經失業一段時間了,而且老闆讓她可以不用做面,只做收銀。小姑娘來上了兩天班,嫌沒時間玩手機,跑了。


一家人在汕頭賣腸粉,月入3萬利潤也是很常見的。但是你得一年到頭都在賣腸粉,不準去玩,不準浪費時間花錢(逃


拋開勞動強度、拋開勞動危險程度、拋開工作環境而只談收入金額都是耍流氓。

離我老家二十公里處有一個比較大的煤礦,在煤炭最火那幾年,煤老闆自己說一天有100萬的純利。由於是用的人工開採,所以這個礦上有很多的採煤工人,工資是按採煤量來計算,平均一個月掙一萬多是很正常的,我們村也有幾個人也在這個煤礦上挖煤,有一對父子挖了兩年回到村裡蓋了一所大房子,然後兒子娶了媳婦後他們就不在去挖煤了,就在家種那幾畝地,然後我們村其他人看到後也去那個地方挖煤,但一段時間後,大半人就回來了,按他們的話說就是錢是能掙到,但每次下井都不知道能不能活著上井。

有一年隔壁縣的一個煤礦出了事故,死了40多人,國務院都派工作組來了,後來全省煤礦大整治,很多人挖煤的人也回家了。一段時間後,那些煤礦又開業了,有一部人又回去上班了,也有一部分人選擇干其他工作,還有些是父子、親兄弟的挖煤工人,他們採用的方式就是不同時下井,互相輪著下,為的就是怕萬一發生事故了,一家庭還能有一個人活著………

所以題主,你說:「再看看我們,頂著白領的光環,月入小一萬卻租不起一個一居室,好像,我們才是活在這會鄙視鏈的底端」。

你每天在有空調的辦公室,喝著咖啡,對著電腦,上著知乎,每月休息八天,還能掙一萬。而那些煤礦工人、賣燒餅的大爺,賣麻辣燙的小販,送快遞的小哥要每天早起,無節假日,無保險,甚至還要冒著生命危險的時候,你還覺得你是底端嗎?


評論區里有知友說我講故事,沒錯,就是在講我的所見所聞,還不是我聽到最誇張的。如果非要看科學真實嚴謹的統計數據,多少小販,多少年薪十萬的,多少二十萬的,多少倒閉的,多少熬著的,那就抱歉了,這麼艱難又意義非凡的科研還是交給專家學者吧。

要說我自己的故事,我自己月薪三千的奮鬥史,你願意聽嗎?願意的話,我這就熬一碗濃雞湯給你,滑稽。。。

——————————分割線————————

做小生意賺多少錢是個謎,真的是個謎。

我媽擺攤……常年跟著大部隊轉戰各個景區和商場,非常累,但是一個月基本最差也是我三到四個月的工資,去年年底給我媽幫忙,一天下來腿都凍僵了,嘴唇都凍得說不出話,當時恨不得趕緊洗個熱水澡鑽到被窩裡,不過點賬比我一個月的工資還多。。。

我家小區門口賣早點的小店,外地人開的,有雲吞,豆腐腦,豆漿油條,很破的小店。我不知道具體賺多少錢,反正店主開的車二十多萬,在小區里有房子,是自己買的。我爸跟店主熟,問店主閨女在哪上學,本就隨便一問,心想也就是哪個職高哪個普通大學什麼的,沒想到人家閨女在紐西蘭留學。。。

我們家一親戚,做木工的,是個師傅,手藝比較好,也不會做生意,比如帶幾個人做個裝修隊啊什麼的,就是在北京純賣苦力,他老婆還是心臟病,幫不了什麼忙,還搭過一次支架,連手術花了十多萬,但是人家依然在三線地級市裡兩套房子了。

還有個例子,在餓了么,我家附近,有一家我經常點的東北麻辣燙,味道是真的不錯,銷量比別的家多很多。我注意過一個月是1500單以上,還有店裡的單數,算是一個月最少3000單,一單一般25塊錢左右,有的大型吃貨一次吃40塊錢的都有。你算算這多少錢,我只是粗略一算,減去人工一萬多點,用料兩萬,租金1萬,雜七雜八,一年20多萬算保守估計。

截了個圖,不得不說,真是很好吃,菜也新鮮!聽老闆說湯料和丸子,牛筋面都是哈爾濱進過來的。

還想起來一個例子,幾個月之前做足療,一個按摩的大姐,好像是貴州的吧,聊天知道她兒子在環湖中學上學,初三了,雖然環湖不是華夏未來岳陽道小學那麼牛逼的層次,但還是小小的震驚了一下,這兩年上哪個學校是規範了,但前兩年能進環湖中學也不是很容易,一個做足療的。。。

搬磚的,搞裝修的,做木工的,送外賣的,擺攤的,掌勺的,烤魷魚的,據我所知都比白領工資高。而有很多人總以為人家是勞苦的底層大眾,還以為人家是月薪兩千的窮苦人。其實自己才是。

又怕苦,又怕累,又怕曬,又怕熱,又怕冷,又怕臟,又怕颳風,又怕下雨,又要面子,又要離家近,又腦子一團漿糊,又不怎麼會牙縫裡省錢,看著攤都丟東西,就像我這樣的,只能上個班了,這要有錢就怪了。。。我自己都覺得沒道理。。。


這年頭,不偷不搶,不投機不炒作,腳踏實地,起早貪黑,一個鋼鏰一個鋼鏰的賺錢,竟然也遭人羨慕嫉妒恨了?


在中國,手藝人靠專註勤懇發家致富,而白領買不起房叫知識無用。

在日本,手藝人靠專註勤懇發家致富,2000一位提前一個月預定叫工匠精神。

在我看來,壽司和梅菜燒餅都蠻好吃的,同樣的辛苦,在座的各位包括我,都學不來。


像中國這種處於快速發展期的國家,就是存在這樣的問題或者說毛病:你在任何一個行業,想要賺一個不錯的工資、過一個舒適的生活非常難。但是在此基礎上想要發家致富,則相對沒那麼難。不論是勤勞、膽子大還是運氣好,總是很容易致富的。

這與已經發展完了的發達國家正好相反:無論你在什麼行業,你很容易就能賺到一個不錯的工資。但是在此基礎上,無論你多麼勤奮,多麼膽子大,運氣多麼好,你都基本上不可能發家。最勤奮、最聰明的員工,收入也不會比最懶惰、最愚笨的員工多上兩倍。而在中國,一個月賺不到一千塊的小攤販大有人在(甚至可以說是常態),而一個月超過十萬的也一抓一大把。你不要說後者勤奮,因為前者也不見得不勤奮。他們只是生意沒做起來,想勤奮也沒處勤奮罷了。

所以說21世紀初的中國就是這樣。這不是個舒服的地方,這是個逐夢的地方。在這裡,不成功便成仁,中庸是不存在的。


勞動人民最光榮。

勞動不分貴賤,賣燒餅是服務人民群眾,寫代碼也是服務人民群眾。

現在的有些小青年,自己事情還沒做好,先想要給社會分個三六九等,再想著欺負欺負比自己低等的勞動人民,找些個優越感。

其實只是社會分工不同罷了,燒餅做的好,能夠月入三萬,代碼寫的好,也能月入三萬。

招聘代碼寫的好的前端做國際業務,要英語好,編程能力強,至少會一個現代框架,知曉其原理和設計思想。工作地點杭州、北京。

有意私信。


連續八年,早晨天不亮就起來準備麵糰和調味料,不管颳風下雨都要堅持到天黑。

這日子,你能過下來?


這很奇怪嗎?我周圍很多北京人的房子就是這麼攢下來的啊。

最開始的原始積累靠的就是省吃儉用,別人吃排骨我吃腔骨;別人海南旅遊我西山郊遊;別人買21遙彩電,我買18寸黑白電視;發行國庫券天不亮就去排隊;定期存款到期算計著怎麼轉存更划算。房改一到,政策白紙黑字寫著,只需要你一次性拿出來兩萬塊錢就能把自住房的產權買下來。這時候,水落石出,有人輕輕鬆鬆,有人死都拿不出來,借都沒地方借去。

有了第一套房,有些人就消停了,但是另一些不,想著換房,好地段的一居換差地段的兩居,樓房換平房,西城換海淀,結果過兩年房市一漲,能折騰的眼瞅著自己就「憑空」又漲出來一套房來。於是有些人就把房子賣了炒股票,逛歌廳,買桑塔納,游新馬泰。而另一些人就認準了房子,期房沒人買,遠郊區縣沒人去,他們去買,出租城裡的房子養城外的房子,再過幾年,城市擴大了,郊區那些縣都成了區,一下也變成香餑餑。

再後來,房子越來越值錢,有些人成了炒房團,利潤高,風險也大,幾個起落又兩手空空。但是另一些人穩紮穩打,不冒險,不貪利,2套變3套,3套變5套,點兒正趕上個拆遷或者單位自建房,一下又多出來好幾套,光是租金就足夠生活了。

生活富裕了,手裡也寬裕了,有時間也有閑錢,出國旅遊看看吧。正湊巧到美國一看,次貸危機了,平時上百萬的房子都跌成了白菜價還沒人敢買,但是這些人敢。回國賣了兩套房,去美國就買了兩套,還是永久產權,雖然有房產稅,但是接盤價低,租售比高的不要不要的,租金養房綽綽有餘。過幾年,美國也緩起來了,沒事上網看看行市,發現當年在美國買的房子,漲了一倍還拐彎,心裡盤算著,這會又趕上了。

聽著好吧?可是回頭看看,當年也是掙死工資的一般工人,普通老百姓,比現在剛畢業的白領大學生只低不高。有多大本事嗎?其實也沒有,說好聽了是摸到了時代的脈搏,難聽了就是有狗屎運。問題是,運氣當年可是對周圍所有人公平張開懷抱的,為什麼有人就抓不住,到現在還在祖宅里混吃等死呢?

人和人,99%都相同,就那1%的不同就分出了高低。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脈搏,現在這個詞叫風口,不需要顧影自憐,把自己那1%練出來,現在在鄙視鏈底層怎麼了?過幾十年再看吧。

====================================

無知者無畏啊,評論區起碼拉黑了有20人了,上來就噴,我說的好多事發生的時候你們還是細胞呢,沒聽過就當不存在,哪來的自信?

93年我家第一套房子,西二環邊上,65平米,總價1萬8產權。我們家,我小姑家,小叔家,爺爺奶奶家全都買了。

94年,西直門外複式別墅,每平米2500,沒人買,嫌貴,嫌大。

97年,門頭溝雙裕環島新建六層小區,每平米1800,沒人買,嫌遠。

97年,通縣北關環島新建六層小區,每平米2000,沒人買,又貴又遠。

就是到了01,02年,石景山西黃村的房子也不過才3,4000一平米。

東三環勁松,單位自建房,完全產權房,3000塊錢一平米,哪年知道嗎?2010年。

09年美國次貸危機,18萬5買的condo,今天我如果掛出去50萬賣,1個小時我最少能接到60個電話要求看房。

還有人的理解能力讓我懷疑他們是不是小學畢業證都是買的。原始積累靠省吃儉用,就意味著後面都是靠省吃儉用?開始是沒有辦法,沒有那麼多掙錢的道兒,只能靠省,後來放開了你還就只知道省,玩不轉你賴誰?

機會永遠都有,只看你有沒有眼光,有沒有準備,有沒有魄力去抓。這個道理很多人一輩子也懂不了。


這就是某些人自稱水深火熱的中國。老實說當今中國有手有腳肯吃苦肯用心做事情,溫飽是容易實現的。人家起早貪黑實現自己中國夢了,他們又各種嫉妒和不滿。又不肯自己吃苦受罪,又想過好日子,最好是往那裏一躺,天上掉各種大餅,只能怪生錯了時代,說別人都虧待他。然後臆想一個烏托邦。比如窮人吃大閘蟹的民國,比如擁有霸氣小護照的美國,彷彿換一個時代換一個環境就分分鍾走上人生巔峰。對此我就想說醒醒,該吃藥了。


幾年前,上海某地鐵站外面的天橋上有個老太太風雨無阻地要飯。

我一姐妹兒在地鐵站附近上班,租的就是這老太太家的房子。人家有兩套地鐵房,住一套租一套。

姐妹兒加班到半夜,發個朋友圈說憑啥不努力,人家有兩套地鐵房的老太太都風雨無阻地出來要飯,對每個給她鋼鏰的人說謝謝,裝得苦大仇深的,真影后,吃的是演技飯。

有人羨慕的話,我指這麼條生財之路,跪去吧演去吧。

行行出狀元,得敬業。

想想還挺勵志的。


餐飲業沒那麼好做,我表哥在A城市做白吉饃夾臘汁肉。在這之前他在老家做別的生意,打定主意去A城市發展後,他決定做餐飲業。

他想起以前去過一家白吉饃店,做的特別好吃,於是過去拜師學藝。在和老闆坦誠自己去A城市發展,和老闆不是競爭關係,並且花了很多學費後,學到技術(本來想去打工學藝的,但是那老闆看得極嚴,核心步驟不許任何員工碰)。

去了A城市,在白吉饃這行無人能敵,有很多人表示想拜師學藝許以重金,表哥不為所動,教了徒弟餓死師傅。學費再多,只是一次性的。

就這樣,他也沒有發什麼大財(畢竟A城市不是一線城市),只不過比其他餐飲業老闆過得好點罷了。

我家附近一條商業街,有一戶小店,現在生意還可以,但我知道她第一年沒多少客戶,咬牙堅持下來的。多少店鋪在一年,半年,三個月甚至開業一個月沒生意就堅持不下倒閉的。

就算騎個三輪車賣烤魷魚,也要和很多人競爭地方,需要打架,和城管鬥智斗勇才生存下來的。

說白了,大家看到的賺錢的生意人,都是激烈競爭下的winner,那些loser輸了後去富士康打工的你看不到。要和這些winner對比,不能用普通大學生、普通白領對比,得和清華特獎,28歲博導等成功人士對比。如果這樣對比了,應該沒人說讀書無用論了吧。


去年5月開始換到中南上班後,就經常光顧擺在寫字樓後面天紫廣場的一個只做早餐的餡兒餅攤,武漢最常見的手推擔架車攤,攤主是對母子。只在上班前的那陣時間能遇到他們出攤,賣灌腸餅。5塊的香腸雞蛋,火腿、裡脊其他依次加一到四塊不等,味道挺好,生意也算火爆,每次路過都圍一圈人排隊。

這種攤兒,這樣的餅,太常見了。大學周邊,小區附近,大一點的公交站周圍,比比皆是。

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這對母子,我從一開始就很好奇,這對母子絕對有故事。兒子不是那種敦厚老實的小夥計,一眼就跟那些父母常年擺攤兒有空帶孩子出來幫忙的組合區分開,兒子是很追求fashion的lol青年,略微殺馬特風格,紋理燙很誇張的髮型、耳釘、膝蓋有洞的牛仔褲、豹紋T恤。總是板著個臉,很不情願的在一旁收錢、找零錢,偶爾幫忙拿個裡脊什麼的。我心裡想著,肯定是這個小夥子在外面胡鬧,欠了一屁股債,沒辦法,跟母親一起出來擺攤,即便心裡不情願,可母親罵幾句誰讓你自己不爭氣也就不敢回嘴,板著個臉硬撐,希望早點存夠錢把欠的賬還完再自己出去闖一番事業出來,灌腸餅攤只是韜光養晦。

過了一段時間再去買餅的時候,煎餅的變成了lol青年了,他媽成了打下手的了。而且青年剪短了髮型,著裝也變了,很普通的T恤跟牛仔褲,看著很樸實的樣子。態度好很多,排隊的時候都敢跟他嘮幾句嗑了,我都敢問他一天能賣多少張餅了,之前他的態度一向是要報復社會的眼神,幽怨的很。工序很簡單,煎的餅都是批發的成品,把包裝紙撕開放點油煎熟,一旁同時放著要加的裡脊、香腸、生菜各種,煎熟了拿餅包起來,工序挺簡單的,感覺我也能做。

冬天都是在家吃早餐了再來公司的,有一段時間沒買他們的餅了。

再去的時候,餅已經不是批發好的那種,是自己和面做的麵糰,都是提前做好,一團一團的放著,拿擀麵杖碾平,一煎麵團就鼓了一個泡,拿鏟子把起泡豁一個口子,放一個打好的雞蛋進去,其他工序與以前一樣。味道也沒變,但我想成本肯定節約了很多吧。

這是精簡成本。

餅的價格以此是5-9塊錢,所以一般都是收五或者十面值的鈔票。

最開始是lol青年收錢找錢,再後來是他媽媽打下手之後收錢找錢。後來他們實現準備好了零錢,疊成了三角形的一團,分開裝,兩張的,三張的,四張的,收到錢要找幾塊,從對應的碗里讓顧客自己拿。比如我給10塊錢買8塊錢的餅,就從寫著2元的碗里拿出一個由2張一元的紙筆疊起來的三角形紙團。

這是精簡工序。

早上去買餅的時候,忍不住拿他與我第一次去買餅的時候對照一樣,髮型從鳥窩變成了如今幹練的板寸,衣服由以前的浮誇fashion,變成如今這一身樸素變裝,耳釘也取下了,最主要是整個人簡直像換了一個人一樣。不止是以前那種憤世嫉俗的臭表情變成今天這樣樸實幹練的踏實樣兒,整個人踏實了很多,跟他媽媽的說話語氣都變溫和了,偶爾還跟顧客開個小玩笑,我一點都不好奇他的故事了,因為不重要了。

其實很容易算的,價格-估算成本=毛利*估算銷售數量/出攤時間,反正他的個人有效收益是超過我好幾倍的。能觀察的到,開始他是抵觸的,也許打心底他還瞧不起擺攤,但是又沒更好的選擇,只能被老媽趕鴨子上架一起出來。可慢慢做下去,靠自己賺錢了,有空就想著怎麼樣能把成本控制的更少,怎麼樣能一早上賣的更多,減少餅的成本並控制效率,再把收錢找錢的運營環節控制,節約時間來做更多的餅。經常有嫌時間長不願意等就不買的顧客,所以時間節約之後就能增加銷量,銷量增加、成本減少、效率增高,利率升的線條肯定很性感。追求浮誇fashion,是內心的不安定,不踏實,希望奇裝異服能讓自己更獨特一點兒,希望自己引起他人的注意。當把自己的餡餅攤越做越好之後,賺的錢越多,跟父母的關係越好,內心的安定感增加,有安全感了就踏實了,就有資格也有能力追求穿著舒服了。剛上位的暴發富,總是各種金錶大戒指,可在位時間長的富豪,就開始跑波士頓馬拉松吃素穿老北京布鞋了。

這樣的小夥子有很多,太自信,總認為自己比他人強,一定有機會能幹一番大事業,其實活的很累,不能承認自己不行。

等有一天開始平視自己,開始承認自己原來如此普通,偶爾有機會,不眼高手低,遇見一個抓一個,抓住一個穩一個,慢慢的人生必然上一個新台階。或許從外人的眼裡不會察覺什麼成功,但從自身而言,人生高山一座,是英雄。

一個灌腸餅攤兒

當時很有感觸寫的,身邊一個餅攤兒,後面蠻熟了,可以聊天了,知道他一個月也差不多是賺1-2萬,早上賣中南商圈+漢街商圈,晚上還賣宵夜守酒吧街的人流,比一般的攤販都勤奮很多。

辛苦換來的,是英雄,值得尊敬。


這一晚張百忍再次降臨到人間,

身為玉帝的他其實每過個十天半月就會偷偷下凡來看看自己子孫後代,

順便看看人間有沒有如他預期一樣的發展

久負盛名的北京西單,

僅僅隔了一條街就從鬧市變成了衚衕,

但張百忍依然感受到了一種超脫了他控制的時代變化,

這種感受在他最近幾次下凡時一次比一次強烈,

人間的進化速度好像在加快?

衚衕口兩個男人在喝酒,

其中一個大男人哭的稀里嘩啦,

另一個人則拍著他的肩膀不知道如何安慰,

這讓張百忍想到了曾經的他和他,

嘴角不禁泛起了微笑

「她明天就要嫁人啦!」

「他說那個男人更願意為她花錢,為她付出一切」

「十幾年前我們在大學相識,那個時候大家還都那麼純真,沒人在乎物質」

「沒有微信,沒有陌陌,甚至連手機都沒有幾部」

「那時候想說句話都是用IC卡,耐著性子撥幾十個號碼才能撥通,她在不在宿舍還只能碰運氣」

「現在到好,有錢了,生活變好了,科技發達了,在手機上我能清晰的看到她每天都在吃什麼東西見什麼人」

「但她卻不在我身邊了……」

男人又一次傷心大哭

「如果能讓我回到十幾年前,我願意付出一切代價去留住她!」

是啊,當時自己不也是這樣么,

要不要幫他一下呢?

張百忍神情有些落寞,緩緩掐起了仙訣……

第二天

「小兔崽子還不起床!今天是開學第一天,去大學報到別遲到了!」

男人一臉懵逼的坐起身來,看著鏡中年輕的自己有點恍惚

「媽,今年是几几年?」

「這孩子是不是傻了,當然是2001年了」

男人怔怔出了出神,然後就是狂喜

「哈哈哈哈我真的回來啦!我終於有機會彌補我最大的遺憾啦!」

「媽,快把咱家的存款都取出來,親戚朋友銀行貸款能借的都往死了借,家裡東西砸鍋賣鐵都換成錢!!」

男人媽有點被嚇到:「孩…孩子,你這是出了什麼事了?」

「我要去買房!」

========不扯淡的分割線========

「哥,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辛苦賺錢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眼光啊!人家是賣燒餅月入三萬,那也得人家能預判房價會大漲,而且還有魄力敢賭敢all in才行啊!」

「你特么的為了賣我套房子也真是拼了……但現在房子已經開始降價了,國家都開始調控了,誰買誰是傻子!」

「哥,你知道么,你說過的這些話,過去十幾年每年都有人說!不要重複犯錯誤啊,不然過兩年還只能看著人家賣燒餅的攢下幾套房,然後感嘆生活對自己的不公,那還不悔死了!」

「那我也不買!」


老實說我有點看不懂,什麼時候勤勞致富也成了新聞?


我將平時所接觸到的各種工作分為三類,

第一種是門框低,但天花板高的,其中的主要代表為銷售和創業。

不需要專業對口,不需要工作經驗,甚至沒有學歷限制,只要你掛上一個工作牌,就可以成為「XX公司」的銷售代表。

類似的,不需要什麼限制,只要開攤買早餐或者貼膜,自己就是正在創業的小老闆了。

而這些人中最後混得好的,有的憑家裡的資金、人脈支持,有的是有這方面的天賦,而其他人,則是通過長久持續的努力,流過無數的汗水,才能最終脫穎而出。

外人看來「賣燒餅居然可以月入三萬」而十分驚訝,而在真正的知情人看來,這不過是辛苦付出的合理回報罷了。

第二種工作是門檻高,天花板也高的,代表行業為IT、金融和法律等。

其從業者均需要較高的學歷水平和專業素養,並且工作強度會比較大,掙的也算是辛苦錢。

所以這一類工作最讓人沒有異議,同時也最能吸引大批想通過努力獲得更好未來的大學生們投身其中。

第三種工作是門檻高,天花板卻低的,主要代表是各種傳統行業。

你工作中所需用到的專業知識並不會比別人少,工作強度也不低,加班趕進度是家常便飯。

然而在企業中,你只是一顆螺絲釘,公司可以隨時找人替換掉你,而你所積累的工作經驗離開公司卻沒有獨自打拚的用處。

所以那些像公眾號「鬼木知」的讀者一樣,比較有上進心的從業者經常想著要麼跳槽去其中最好的平台來獲取最好的待遇,要麼乾脆轉行,去一個前途和錢途更明朗的行業干。

並且還經常好心勸誡後來者:「大學別學機械~」


推薦閱讀:

如果你被宋庄美術館、鑄造美術館、雅昌藝術網同時錄取了,你會選擇去哪家工作?為什麼?

TAG:北京 | 房價 | 買房 | 北京工作 | 心靈雞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