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買家不降低商品價格來吸引更多顧客,用量來彌補差價?

價格,銷售量


不請自來。這是個相當基礎的問題。

經濟學中存在「需求價格彈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這一概念,公式是「需求量變化的百分比 / 價格變化的百分比」,鑒於需求是價格越低需求量越高的特性,這裡我們一般忽略結果前面的負號。下文我們簡稱其為PED。

PED分三種,&<1時成為非彈性,=1時為單位彈性,&>1則是彈性。非彈性的情況下,需求量增多的比例相對價格下降的比例要小,所以降價會導致總收入降低(總收入=價格*銷量),這時提價才是最優策略。PED=1時,價格變化不會對總收入造成影響。只有PED&>1時,降價會帶來相對更大量的需求增長,以致於彌補差價並增加總收入。

這裡我們對非彈性物品舉兩個例子。第一種是奢飾品,假設是5000一瓶的香水,這類物品本身消費群體就是很少數的富人,即使你價格降低1000,4000一瓶普通人該買不起還是買不起,富人也不會因此多買兩瓶,所以降價只會少掙。第二個例子是報紙,1塊錢1份,但是你降價到8毛一般人也不會有什麼感覺,又或者說全城的人已經都買了報紙,市場飽和了,所以銷量並不會因此上升。彈性物品的例子相信題主也知道很多就不贅述了。

另外,還有兩種情況是商品不會降價的。第一種是商品價格及其接近於成本或等於成本(一般包括機會成本),那麼降價會虧本,所以不降。第二種是商家與別的競爭者達成了某種共識或約定,即共同固定價格避免價格戰,這種情況在有壟斷公司存在時很常見,即大公司為保證利潤迫使小公司參考其價格定價。

所以說,「薄利多銷」是有前提的,並非所有情況都適用。


補充一下樓上的答案

低價策略一般用於同質性很強的產品,價格下降,銷量上升,那麼必須保證有足夠的產能,否則降價後產能跟不上,一來無法像題目說的一樣用足夠的量來彌補降價帶來的利潤損失,二來會降低企業口碑(看看大家對飢餓營銷的評價)。此外,產品的市場定位不同,價格策略也不同。又貴又不打折的才叫奢侈品。


推薦閱讀:

經濟發展的本質是什麼?
有什麼比較好的經濟學科普讀物可以推薦給想了解經濟學的外行人?
澳大利亞奶粉為何限購而不直接漲價?
布偶貓經濟會崩盤嗎?
為什麼壟斷競爭者的人數減少後,可以降低價格?

TAG:經濟學 | 微觀經濟學 | 經濟學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