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二十二》?

根據我所提問的時間,這部片子還有2天就會在全國各大影院上線,之前在全國幾個城市也有過點映,口碑很不錯。這是一部記錄性的電影,也是一個有關歷史的電影。希望各位知友能夠回答我的問題。


一 《二十二》是一部紀錄片。

在今天這個電影語境里,應該重新審視紀錄片的價值。

作為二十一世紀最普世的表達方式,電影因流行而變得僵化和單一。談論電影的時候,越來越多的人,把電影預設為某一類電影。電影不再是一種多元文化,它正被各種宇宙和聯盟架空,成為人類一個看上去很美的牽線木偶。

最明顯的就是,和繽紛的畫面相比,電影語言不再生動。花哨當成了一種美德,敘事成為煽情的同義詞。

電影的那種生動、豐富、層次和質感,反倒是在紀錄片里可以找到。其實,每種電影都有價值,商業片保證電影的現實活力,藝術片負責探索電影語言,紀錄片反觀我們的生活。

但一切電影,最後都會成為紀錄片。

它躺在時間的流水裡,記錄一個時代的一切細節。那個記錄的時間段,如照片底片一般,慢慢顯出它真正的輪廓。

就紀錄片而言,《二十二》那種不動聲色的生動和沉靜莊重的細節,是任何一個人造電影所無法比擬的。

二 《二十二》是一部講述慰安婦故事的紀錄片。

在影片拍攝的2014年,中國尚在人世的慰安婦,還有22人。到影片上映的2017年,這個數字已經減少到9人。

這些呆板的數字後面,是一個個苦難而雄渾的生命。

一段被刻意隱瞞的歷史,親身經歷者,正在消失。

這是一個沉重到壓抑的話題,但《二十二》並沒有追求那些可能產生很大市場價值的煽情。看得出來,創作者懷著巨大的悲憫和質地單純的善良,去追蹤尚在的老人們。拍攝的時候,是不去打擾的遠觀的姿態。

這種去刺激性元素的拍攝,在影片里,就是對老人們現在生活的撫摸。

這是一段從驚心動魄的苦難中走出來的人,她們在現在的陽光里,坐在椅子看街上的人;站在院子里,看樹上懷孕了的貓;在坐在家鄉的土炕上,唱故鄉的歌;坐在床邊,講述那些驚恐、苦難和屈辱,一字一句,語氣和緩。

三 《二十二》這部講述慰安婦故事的紀錄片,最終說的是,活著。

片中一個日本女孩說,她曾拿著一個當年日本兵的照片給老人看。老人看了看,笑了,說,「他們老了也沒鬍子」。當年的大多數日本兵,都留鬍子。

女孩說,她沒有想到,老人們沒有害怕、恐懼、憤怒,一切都那麼自然。好像時間把一切都都已經熨燙得平整,平整得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

可時間真的把一切都消弭了嗎?

一位改名叫毛銀梅的老人,說了好幾句日語,「請進」「請坐過來」,語氣生硬,發音標準。

年輕時,經歷的那場災難,被時間打磨成疤痕。在那麼漫長的時間裡,她們好像學會了和這個疤痕相處。可總會在某一個時刻,那些往事翻騰上來,生命一陣陣生疼。

魔鬼來了,就一直沒離開過。它吞噬了一個少女所有青春年華開始做的夢。

活著,是在掙。

一個老人對著鏡頭說了一句話,「眼淚都是往心裡流的」。

後來,她又說了一句,「這世界真好,吃野東西都要留出這條命,來看」。

這世界真好,值得我們重新打量。

《二十二》,8月14日,全國公映。[本文源自 公眾號 阿郎看電影]


這是一部平實、剋制的紀錄片,平實背後忍著一份沉重與創痛。
(事先聲明,本篇「影評」嚴重「劇透」,有意為之是希望更多未去觀影的親友能通過這篇文章了解到這段歷史之一二。其實我敘述得再詳細,也沒有在大銀屏前的感受來得直接。衷心希望看完這篇影評的人也能進電影院看看這部紀錄片)
紀錄片的第一個鏡頭,
一片白雪茫茫的大地,遠山灰濛濛的,這中間縮著小小的村莊,舊石屋、斜煙囪、枯草牆……白雪未能抹凈大地,石屋旁的一棵老枯樹像一支瘦骨嶙峋的手,倔強地伸向天空。鏡頭再向村莊拉近,喪樂、喪服、魂幡、靈堂,一位老人的過世了,在村裡的年長者主持下,開始一場追悼會,追悼辭簡練,老人這一生的故事,我們無法知曉,只是依據這部紀錄片的主題知道她曾經的經歷——慰安婦。
由這樣的縮影再細細展開其他幾位同樣遭遇的老人的眼淚、哽咽、沉默,導演長短相結合,讓九位老人進入鏡頭裡。其中六位老人忍痛出面講述,三位老人未能見其容顏。
這六位老人的講述讓我悲憫之下浮動著複雜的心緒,在此選取了出鏡的三位老人細述。
一位韓國老人,毛銀梅阿婆(韓國名字叫朴車順),當時是叫北朝鮮,她在逃亡的過程中被母親「丟」了,這個「丟」字是她反覆說了三四次然後淚珠就忍不住滾落,但她沒有用「拋棄」這個詞,也許她至今也還不明白母親是迫於生計拋下她,還是因為被逃亡的人群衝散了(或者說是心裡明白但不願承認是前者,因為那也是一件殘酷的事)。她說母親考慮到妹妹還未能獨立就這樣抱著妹妹,走了……具體幾歲被母親「丟」了,她已記不得。但記得後來她為了謀生,被日本人以去中國「襪子廠工作」的幌子騙到中國……講到慰安所里的日子哽咽擺手「不說了,不說了……」,掩面。被解救之後,她改姓為「毛」,她笑說「毛主席好,跟著毛主席姓」,這是一份被拯救後的感恩吧。失去生育能力的她收養了一個女兒,盡心養育。現在和女兒一家住在一起,在平靜的日子中享受天倫之樂。故鄉「北朝鮮」依然在她心中,牆上的南北朝鮮地圖,仍會吟唱的「阿里郎」「桔梗花」,如數家珍地用朝鮮語念出「爸爸」「媽媽」「妹妹」「爺爺」「奶奶」幾個稱呼時帶著深深的眷戀。但是當被邀請回曾是北朝鮮現稱韓國的「故鄉」,她拒絕了,「他們沒有幾個人活著了……」,少小離鄉再回去只剩無盡的悲涼。
一位抗日戰士老人,林愛蘭阿婆,被日本人俘至慰安所,但抗爭精神始終未因萬般蹂躪而泯熄滅。老人將日本人一箱箱的彈藥偷出來給抗日戰士,幫忙解決抗日隊伍戰時缺乏槍支彈藥的問題。被發現後,日本人打殘了她的雙腿……抗戰勝利後她被授予了勳章,村裡人一直傳誦著她的英勇事迹,銘記著她的「彈藥之恩」。這是位「硬骨頭」的老人,講起自己荷槍裝彈打日本鬼子的細節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動,她細述子彈穿過日本兵的頭顱、日本兵的死亡時,心中能否減一分恨?孤身的老人被安頓在村裡的敬老院,想向拍攝人員展示勳章卻找不到時很著急,催促著老人院的工作人員幫忙找,埋怨他們是不是當時沒幫忙收好被「阿憨」偷走,工作人員說有可能是她藏來藏去忘了。轉而又為自己的急躁而不好意思,沖著鏡頭害羞地笑了。她的寶貝終於找到了,小心翼翼地將一枚枚勳章安置在紅匣子里。可想而知,這是她的精神支柱之一,多少個日夜裡獨自顫巍巍地摩挲著這些已銹跡斑斑的勳章,鼓勵自己繼續「硬骨頭」地活下去。日本人帶給她的身心殘害伴隨一生,雙腳活動不靈,需雙手緊抓著椅子借力一點點挪步,飯後她喜歡坐在門口曬太陽。風雨突襲時,她又一點點挪回房裡,雨水打濕她的臉,她坐定後再掏出手巾慢慢擦乾,在屋裡的昏暗中陷入沉靜。
一位老人是在和母親外出時被抓,母親竭力抗爭想救她時被日本人暴打。被抓去以後,她會和其他受害的女孩一起唱抗日歌曲,日本兵聽到會虐打她,但下次她還是會唱。她的父母親和弟弟都以為她已經死了。抗戰勝利後她回到村裡和家人團聚,她說「母親逢人便哭……」,戰亂年代的「失而復得」和心中的創傷豈是三言兩語能道明白的?老人是幸運的吧,並沒有因為這段經歷而被愚昧無知的村裡閑人說三道四。經家人介紹,她和一位實誠的男人結婚成家,丈夫並不介意她的過往,不介意她不能生育。丈夫後來中風癱瘓,她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安慰著丈夫不要難過、不要擔心。丈夫後來去世了,她就經常去弟弟家裡閑坐聊天打牌,弟弟懂得姐姐的痛,願意和姐姐分享著生活的一切。老人講述這段往事時坐在屋裡,屋外的弟弟及兒孫們在切椰子和菠蘿蜜吃。隨著老人的講述,屋裡屋外、艷陽黃燈來回切換著,屋外艷陽刺眼,屋裡燈下塵埃浮動,過往和當下交織著,老人的幾度含淚凝噎。
鏡頭下還有一位老人自始至終未講一句話,端著碗自顧自嚅囁著皺巴巴的雙唇,磨食著一口口米飯,在攝影師面前倚牆斜坐著,眼神也不願意和鏡頭觸碰。當年的悲慘遭遇讓她生下一個中日混血的兒子。70歲的兒子正坐在離母親不遠門口,對著另一位來自北京某報刊的記者講述自己因為這樣的出身找不到老婆,單身至今,和母親住在破土屋;講述戰後多年,他「同父異母」的日本哥哥找到他後,站在他家門口破口大罵,叫囂著要把他們都殺死,這位「中日混血」的兒子吼著「全都殺死吧」關上了其實無法合緊的大門。這句話沒有主語和賓語,隨之噴涌而出的也許是一生的辛酸、苦楚、屈辱、無辜、彷徨、孤獨……
冗長的文章看到這裡,也許你會覺得這紀錄片和以往記錄戰爭創傷的紀錄片不同,過於平淡,沒有明顯的苦大仇深。原因之一,導演是克制的,並沒有為了吸引眾人的眼球而竭力盤問老人們的過往,沒有為了所謂「情緒到位」的電影效果而用力去揭瘡疤,去渲染。原因之二,這些受傷害的老人們堅強而隱忍地活著,感受來之不易的平靜日子。而且,這部紀錄片更多的表達是在無聲之處,需要你用心去細細體會。
這些老人們在世時講述的歷史慢慢變成了他們過世後墳頭的墓碑。這部紀錄片從一開始拍攝的32位老人,到拍攝完成時的22位,再到現在上映時只剩8位。見證此間悲的除了攝影組還有四位志願者。一位是韓國攝影師,他用拍照的方式記錄下這段不該被遺忘的歷史;一位是日本女留學生,她在物質和精神上去關懷、陪伴這些老人,講起老人們一個接一個地過世,她的眼淚奪眶而出,說到一位阿婆看到書上日本兵的照片後笑著說「日本人也會老,都沒有鬍子了……」,這位日本女留學生又含淚笑了,原本她以為阿婆會很仇恨的;一位養殖場的工人,利用休息時間帶著錄影機去記錄這些老人的生活,他說為了老人們有儘可能多的快樂,如非必要他不會去問她們的過往;一位人民教師,花了30年收集證據和日本政府打官司,想為這些老人討公道,希望日本政府向她們道歉。但是談到「訴訟」這件事,這位教師心情很複雜,他用「幼稚」這個詞形容30年來所做的事,「除了因此所有人都知道這些老人是慰安婦,其他的沒有任何改變……一些老人被展現在公眾視野下,生活受到不少困擾和輿論壓力……」,他心裡也許糾結的是「這樣做有沒有意義」,也許他一方面努力控訴著日本政府的罪行,一方面又受著良心的拷問以及外在的壓力。我想,三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不是簡單的「有沒有意義」和「值不值得」能評判的吧。
片中幾處記敘的過渡都是用灰色的天空、急驟的大雨作為鏡頭,很明顯能看出導演用的是寓情於景的手法。灰色的天空應該是他經過濾鏡處理,有意為之,誰張眼望向未來卻是「灰色天空」?不言而喻。急驟的大雨用的是慢鏡頭,甚至看得清每一顆雨珠雨珠墜落迸碎,回望過去,誰心中那場冰冷徹骨的大雨未曾停歇?不言而喻。
紀錄片的末尾又回到了開頭時的那場大雪中舉辦的喪禮,到出殯的時刻了,嗩吶二胡聲一路伴隨,五顏六色的花圈堆著,血紅的棺木壓在孝子們的背上,這份沉重讓他們不得不佝僂著慢慢前行,走向托載棺木上山的車。棺木在三輪車的後車斗顛著,禮炮一聲又一聲打破天空的沉寂(這種看似「熱鬧喜慶」的喪禮是農村人獻給高壽的長輩的最後體面和祝福,讚揚老人一生對兒孫的奉獻,希望老人能在泉下過得幸福安詳)。棺木入坑,一鏟又一鏟的黃土掩埋的是誰的歷史?難道僅剩魂幡飄搖風雨中?難道冬去春來僅剩墳上雜草?
鏡頭漸漸模糊變為背景,32位老人的名字一一在列映在銀屏上,然後漸漸地有10個名字浮出寓意著已逝的「方框」,接著又有14個名字浮出方框,僅剩孤零零的8個名字……
最後的畫面是漆黑中雪絮紛飛,靜寂單薄的鋼琴聲響起,幾位老人的留言赫然顯示在大銀屏上:
「這世界真好,吃野物也得留條命下來看看……」
「希望中國和日本一直友好,不要再打仗,因為一旦打仗,會有許多的人死去。」
「你們來看阿婆,阿婆就開心啊!」
「謝謝你們。」
看完紀錄片遂寫此文,至凌晨想起未觀影的朋友說「此種電影像是在揭瘡疤」。擱筆沉思:歷史的瘡疤不去看、不去碰就不會再痛了嗎?不會的,痛和陰影一直都在。世上最難的是感同身受,瘡疤沒有烙在我們身上,但是,我們走近這些被歷史、被戰爭碾過的人,心痛悲憤地撫摸他們的瘡疤時應深深銘記他們的這份痛,就像阿婆說的那樣,不要再讓這樣的歷史重演去傷害更多人。

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繫作者。 作者:諾隱君(來自豆瓣) 來源: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review/8750970/


瀉藥,我在其他答案下有回答過該問題。

核心觀點是:

1.電影不僅可以娛樂,也可以讓你傷心難過,錐心刺骨。

2.講情懷沒什麼意思,但是如果片子好+講情懷,就有意思了。

3.有很多片子我打很高的分,但我不看第2遍,是我慫,不是片慫。


不知道為什麼,寫在空間里的影評和推薦無法複製過來,只能打成文本以圖片的形式發表。


小時候去南京,中間一天安排去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我出於小孩本能的排斥,那時候我媽和我說,這段歷史如果中國人都不能正視,還能指望誰給予公正的關注呢。
館裡記載的史實細節到令人髮指,像在烈日下赤裸炸裂開的灰白色牆皮,赤裸裸暴露在來往路人的目光下,有人在牆灰紛揚中掩鼻匆匆離去,但不少人也選擇駐步停留,看一看斑駁牆體龜裂的細紋。

《二十二》嚴格算不上一部紀錄片,因為他缺乏歷史前承轉合介紹,沒有旁白的串聯,在大量的空景下,影院靜謐到好像失聰,確實營造出了一種沉重的情感基調,僅配合老人破碎顛倒的斷述,讓影片呈現出一種「斷片」感,也像這段中間斷裂的歷史,終又走出被人遺忘的空景。
歷史不應忘記,舊的紛爭理應得到公正的審視,但這也絕對不是新一代產生新的仇視,新的紛爭的憑據。

一個日本志願者給殘存的慰安婦看當年侵華日軍八十多歲的照片,慰安婦笑著說:
「你看,日本人老了也沒有鬍子啦。」


現在 在電影院 等看完就來回答

廣告時間 我看的場上座率還不錯

看完了 情緒有點崩 觀影全程大家都非常安靜 沒有嚼爆米花的聲音 沒有交談 這麼多年看過的最安靜的一場電影 影片結束 沒有散場直至眾籌捐款人名單 導演製片信息結束大家才走

值得一看

唉 我要花點時間整理一下心情 關於電影內容 等等再更吧


日頭出來點點紅,

照進妹房米海空。

米海越空越好耍,

只愁命短不愁窮。

一條江水去悠悠,

一朵蓮花水面浮。

何時有意把花起,

你無心無意看花浮。

門口大田四四方,

半邊羅豆半邊秧。

秧兒得插花生得扯,

我常年丟棄哪一廂。

出門人笑我也笑,

回家人笑我憂愁。

人進大門呵呵笑,

我進大門眼淚流。

你講你難我沒信,

我講我難才是真。

你難你有平屋住,

我難住在苦瓜棚。

-《九重山》 燕池


我是沒有看過《鬼鄉》的,但是我卻看了本片,甚至是提前觀看了沒有在國內上映的本片的前作《三十二》。即使是看過了。我依舊知道,在我們國家,這些人能得到的尊重其實是少之有少。而韓國人對於這樣的事情做得遠遠比我們做的多得多。

2011年12月14日,第一座慰安婦少女像出現在日本駐韓國大使館門前。為了敦促日本政府就慰安婦問題正式道歉並做出賠償,韓國民間團體自掏腰包,製作出了這座象徵慰安婦的少女銅像。

高130CM、留短髮著韓服,端坐在椅子上的少女像,她的目光,凝視著面前的日本大使館。2015年12月,嫌少女像礙眼的日本,在與朴槿惠政府就慰安婦問題達成協議後,曾要求韓國將其搬走。

結果,恰好相反。韓國境內少女像不減反增,截止今年3月,韓國全國共設有73座少女像。不僅如此,少女像還走出國門,並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中國、德國等北美、亞太和歐洲地區紛紛設立,大有全世界遍地開花的勢頭。

據韓聯社報道,為配合朝鮮半島擺脫日本殖民統治72周年的「光復節」紀念活動,以及8月14日的世界「慰安婦」紀念日,韓國多地將在8月15日前後為約10座少女像揭幕。屆時,韓國少女像的數量將超過80座。

除了少女銅像之外我們所能看到的諸如影視作品以及海外的反應,都遠遠的超過了我們。而我們在提及這些事情的時候,甚至是多了幾分羞愧。這種並不正常的受害者心理在諸多國人的心中蔓延開來了。甚至於受訪的很多人都不願意將自己公佈於眾,對於他們來說這是一件非常羞恥的事情。一切的緣由並不僅僅是侵華日軍的暴行,更多的是我們國人固有的秉性對於她們造成的二次傷害。

我們一直在嘗試著讓自己接納諸如韓國人的這種對於受害者的思想,但是多少年以來我們進展緩慢。我們的思想上的轉變遠遠跟不上時間前進的步伐。時至今日,當我們看到這些老人們漸漸的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依舊是在討論該不該就這個沉重的話題展開討論。但是時間卻是很實誠。它從來沒有過過多的停留,不止是時間,犯罪者的思想也不自覺的隨著時間慢慢的淡忘了。因為它們知道終有一天這些老人們會不復存在,當二十二變為零的時候,就再也沒有人記得起曾經這個數字代表什麼了。控訴當然無從說起。

而我們卻不能很簡單的就這樣忘記。即使我們可以很大度的說自己可以忘掉那些仇恨,但是對於被傷害過的人們,我們依舊是需要銘記的,如果對於他們也是採取讓時間消融的方式,那麼苦難的經歷究竟帶來了什麼,就值得我們思考了。

這個世界不乏施害者與被傷害者,我們僅僅是需要一個普遍意義上的認錯以及賠償,這並不過份,但是對於某些民族而言,即使是鐵一樣的證據擺在它們面前,依舊是難以撼動它們所謂的「高貴的頭顱」對於這樣的民族我們應該時常保持一顆謹慎之心,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被咬上一口。抗戰勝利不過七十餘載,我們就已經對於過去所受的傷痛選擇性的麻木了。什麼時候我們開始對於被傷害者少了這麼多的同情?

一個人被時局所迫已經受到摧殘了,難道她們千辛萬苦活下來之後依舊是要忍受那些不理解的眼睛?片中不乏有努力活下去的老奶奶,但是她們之中的大多數卻對於自己的往事不願意提及,因為不管是對於誰而言這都是一個難以撫平的傷口,而回憶不過是意味著將這個傷口一次次的刺痛。他們都知道自己當初經歷了什麼,因此即使是對於兒女們也鮮有提及。我們不想要延續這樣的傷痛的唯一方法就是牢牢記住曾經在這片土地上生活過200000這樣的老人。

本片重新喚起了人們對於侵華日軍當時所犯的罪行的認識,但是這樣的關注或許她們並不會需要。她們現在需要的僅僅是很平靜的過完自己的一生。如果人們還有良知的話,請牢牢記住這段歷史以及那些被傷害過且逐年減少的老人。因為時間真的不多了,影片結束之後就只剩下八人了。不知道她們還能夠存在多久,但是希望關於她們的事情可以留存在每一個國人的內心。


先留個坑 等會再來回答。

這是在日軍內部偷過子彈,為抗戰勝利做過貢獻的老奶奶。

她們笑的像個孩子,彷彿從來沒有受過那些劫難。

或許曾經有一段時間一直都被黑暗籠罩,但是充滿希望的活下去,總有一天會看到陽光。

歲月流逝,又一個老奶奶遠去。

對於她們的遭遇,我能做什麼呢?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銘記這段歷史。

記住她們曾經遭受的磨難。

記住她們「吃野東西也要活下去」的堅守。

記住這個盛世的來之不易。


剛看完電影。

影片結束的時候,電影院的人沒有一個人離開,直到最後一秒黑屏,大家才紛紛起身。

二十二上映的時候只有九名老人還在世,看到屏幕上那些被白框框圈起來的名字慢慢消失,心痛到無以復加。電影里有句話,這些老人心裡的傷很大很深,可是他們對這個世界很好(大意)時間對她們太不公平了。

主題曲很好聽。這世界這麼好,現在我都沒想死。這世界紅紅火火的,會想死嗎,沒想的。沒得吃的慢慢來——韋紹蘭老人。

想到哪說到哪,有點亂,心情還沒有平復下來。


我們不能因為不敢去觸碰歷史,而放棄正視它的機會和能力


和同事集體觀影此片,沒有哭,但是有一種深深的刺痛感。影像是有力量的,而在這件事上,又似乎帶有一種原罪感,反覆揭開傷疤總覺得不太人道。但不管怎樣,感謝導演和所有被訪者,能夠上映就已經非常不容易了。最後希望大家都去看看,真的。


時光猶如慢鏡里的雨水,亦如滄桑老人的生命在黃昏的陽光下、暴雨的黑暗中、古舊的老屋裡緩緩流逝,最終青山依舊,唯添孤墳。

平靜的記錄中沒有太多舊時回憶,卻似道盡一生坎坷,一切盡在平凡處,一切盡在不言中。

勿忘國恥。


第一感覺就是難受。

原本以為就是一普通歷史紀錄片,沒想到全程啜泣。

有人說這片子拍得不怎麼好。但這些問題跟這部片子的存在、它上映的意義比起來,就是邊邊角角了。

也有人說不應該拍這部片子,說是打擾了老人們的生活。不過我是覺得,只要老人同意了,就應該曝光出來,讓更多人知道。歷史就是這樣的。不說,又能看到多少真實呢?

戰爭是勝利了,但遺留的問題還沒有解決。中國作為最大的受害國,至少二十萬慰安婦遭到迫害。但她們沒得到哪怕一丁點來自日本政府的主動賠償和道歉。老人們提起的訴訟也被駁回。

更不要說東亞東南亞的其他國家了。不知道還有沒有倖存者,不知道她們的遭遇還能不能得到承認。

截止影片完成時,中國只有二十二位慰安婦老人在世。影片中她們的生活大多不怎麼好,提起當年的事也都很難受。

而到昨天上映時,就只剩八人在世了。

當最後一名倖存者去世,也就意味著歷史的見證人沒有了。

要想遺忘,要想掩蓋,太容易。

這部片子至少讓我們更加關心這件事,收入也會用於幫助這些老人。

所以沒事還是去電影院坐坐吧,畢竟也幫不了什麼忙。

對於我個人的啟發,大概就在於堅定了我反對戰爭的想法吧。

我反對任何形式的戰爭。

太可怕了。

這是看完後隨意寫的,很混亂。


不僅我們要記得,我們還要讓全世界都記得!

這個小哥真的要氣死我。

好不容易碰到一個稍微懂一點的。

沒有政府的介入,我們怎麼能勝利。

就像一個寧靜的夏日午後,奶奶在樹蔭下坐著活,你搬一個小板凳,靜靜得聽她給你講以前的故事。

故事講的斷斷續續,沒有書中講的那麼詳細,抑揚頓挫。

奶奶一邊做著活一邊慢慢地講。你在旁邊靜靜的坐著,聽著。不知不覺已經忘了你本來想聽的是個什麼故事。

四處空無一人,只有微微的風,遠處的蟬鳴,還有奶奶的輕言細語。

她輕聲說,不說了,不說了,說起來我難受。

輕描淡寫就是這樣,它的本質往往是敲鑼打鼓。

今天和朋友一起去看了《二十二》,像萬達這些十分火爆的影院都沒有排片,我們去了一個從來沒去過的小影院看了場電影。

檢票的時候甚至都沒有通知,我還跟朋友開玩笑:"這麼冷門,咱倆會不會包場呀"。

還好還好,影院里稀稀拉拉坐著幾個人,並且全場氣氛凝重,沒有人稀稀疏疏閑言碎語,沒有熊孩子的翻騰吵鬧。所有人都跟隨著電影平和寧靜的敘述,融入其中。

以前看電影,總是在出現演員表的時候就立刻起身離開,可是這次直到影院的燈亮起,也遲遲不願挪動。

全場都是這樣,全場都是。

我喜歡看結局悲傷的電影。

因為這些電影往往更加真實,就像我們的日常生活,它可以幫助我們跳出困擾住自己的日常瑣事,看清自己看清生活。

還有一部分悲傷的電影,比如《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釵》,他們讓我知道,我是多麼的幸運。我沒有生活在一個戰火連天的年代,不用擔心突然降臨的厄運,不用擔心某一次與親人的分別就是永別。

才短短的幾十年,世間千變萬化,我們現在擁有的甚至抱怨的生活,是先輩們想都不敢想的幸福。

歲月如梭,什麼都會過去,但總有一些東西發生了就不能被抹煞。

故事永遠催人老,可是這些老人卻不得不把自己的痛處翻找出來,亮給世人。

當老人敘述自己曾經的遭遇的時候,從她眼裡透露出來的,依舊是當年那個飽經磨難的十幾歲的小姑娘,惶恐,不安,迷惘。

時間,這東西真的太古怪了,他從來都不可能過去,它始終藏匿在表情的深處,一個意想不到的表情,就能使逝去的時光從頭來過。

事情在變,我不知道他們是怎麼變的,但總是在不知不覺中,也從不按照你的願望來變。

當時那麼多的慰安婦,數量也不可考,大多數沒能走出來。並且在日本戰敗後,他們為了掩蓋罪行,將慰安婦集體坑殺。

好不容易能夠逃出生天的,回到家鄉,卻被人稱為"日本婆",受盡了侮辱和歧視。曾經的家鄉已經面目全非,外觀,人心,都不再是自己所熟悉的。拼盡全力抓住最後一次生機,不過是從一個地獄進入另一個地獄。

這麼多年過去了,都說中國經濟超前發展,都說未來是中國的。可老人們怎麼生活都還是如此的艱難困窘。他們早年受盡了非人的磨難,至少,至少,晚年,應該得到應有的照顧。

可是並沒有。在中國,對慰安婦這個詞諱莫如深,他們沒有得到政府的承認和保護,直到死,連一句道歉都沒有等到。

也許現實只是一片殘酷的黑暗,從這裡走到光明的將來,不知道還要經歷多麼長的歲月,也許那只是一個永遠都不能實現的夢。

這個世界上總是有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小事,他們湊在一起就能決定我們人生的命運,當拼圖一塊塊組合起來的時候,誰也無法預見,這樣的進程最終將使我們的生活發生怎樣天翻地覆的改變。

比如,比如,去看一場這個電影吧。

生活並非是現代的機器,只需按下按鈕,就可以將選中的部分再重演一次,沒有任何退回到過去的可能,我們的某些行為可能造成無法彌補的後果。

這世界真好,吃野東西都要留出這條命來看。

日出頭來點點紅

照進妹房米海空

米海越空越好耍

只愁命短不愁窮

一條江水去悠悠

一朵蓮花水面浮

何時有心把花起

你無心無意看花浮

門口大田四四方

半邊羅豆半邊秧

秧兒得插花生得扯

我長年丟棄哪一廂

出門人笑我也笑

回家人笑我憂愁

人進大門呵呵笑

我進大門眼淚流

你講你難我沒信

我講我難才是真

你難你有平屋住

我難住在苦瓜棚

天上落雨路又滑

自己跌倒自己爬

自己憂愁自己解

自流眼淚自抹乾


看完了《三十二》再去看的《二十二》,全場平靜得熱淚盈眶,看完後是沉重的靜默與壓抑。它比岡仁波齊很平淡真實,沒有戰狼那麼熱血沸騰,但更多都是一種力量。一種用溫柔撫平歷史瘡疤的寬容力量,一種讓人尊重歷史,尊重疼痛的力量,一種儘管明白生活糟糕透頂,也一直堅信美好與幸福會會如期而至的堅定力量。一種讓人不敢忘,只能默默銘記的力量!
但記住並不是為了帶著恨,只是有一些東西不應該被遺忘。這世界好像從不缺乏對英雄的崇拜,可很少有人佩服平凡人承受苦難的那種了不起。 她們是歷史的受害者,是人性與道德偏見的受害者。但是她們依舊堅強樂觀的活著。
她唱著阿里郎,她炫耀自己的軍功章,她和朋友談笑吹牛,她開心地喂貓,她說兒孫對自己很好 她很幸福,她說這個世界很美 ,吃野東西也要留著命來看看,她說 謝謝你們來看阿婆 阿婆很高興。
電影里有好幾場雨,好像從七十多年前下到了如今。生命之痛之艱難之堅韌之漫長,不過是九十九分鐘的電影的一個照面。不管最後有多少人在意,生命在消逝,二十二最後會到零,但歷史應該被銘記,她們值得被尊重,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如果有下輩子,我希望那些可愛可敬的老奶奶,能沒有傷痛快樂的過一輩子。


看了《二十二》來寫這篇回答,也是想將自己的感觸發表一下。

之前有一段時間很關注南京的這個話題,看了《南京大屠殺》看了《拉貝日記》看了《金陵十三釵》等各種電影吧。沒有大悲或者大哭,而是對歷史的一種憤恨,一種無力反駁任人宰割的一段歷史的一些無奈。

慰安婦,看過電影來說,不想簡單的只是稱呼為慰安婦,而希望更多的人稱她們為慰安婦的受害者。其實,現在的我抱有一種這些事情不應該被揭露出來,不應該再去打破她們現有的生活。因為聽說很多受害者因為被周圍人的閑言碎語,各種鄙視和辱罵而原本在敵人中堅強的活過來的人,在同胞的語言暴力中離去。

這讓我在想,人們採訪這些,保護紀念這些歷史有什麼意義?

首先,要尊重這些受害者,悲慘的過去不是她們所能決定的,慘痛的經歷我們也是無法體會的,可以堅強的活到現在,那份生活的信念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尊重的,所以應該正視這些問題,她們也希望過平常安定幸福的日子。電影最後的幾位老人的話戳中了我的淚點,具體是什麼不記得了,但那種苦難中掙扎過後的平淡,讓我感覺值得紀念。

其次,歷史是我們反思自己的最好素材。對於過去我們無法改變也無法阻止什麼悲哀。重要的是怎麼發展。所以要銘記這段歷史,不讓我們在為類似的事付出慘痛的代價。

最後,都希望可以去看一下這部紀錄片,也傳播給自己身邊的人,了解正視這段歷史。沒有過多的販賣苦難,大多在敘述受害者的生活。平淡,難以忘懷。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不贊同者繞道而行。

大話說的有點多,可也是我最大的感觸吧。


不要打我,不要打我,

利益相關:已買票支持,十一歲那年去過海南的娘子軍安養院。

不過講真,我個人真心有點點理解該片的排片為何如此少的,二十二更適合小屏幕。

即使和普通紀錄片比,它也有些不適合放在大熒幕上呈現。當然它本身是部非常珍貴的記錄資料。

它的立意和誠心都很好,內容也十分觸動。

但作為影院紀錄片,它太「清」了,它的主題也不允許它「花哨」起來。

我們知道,影院紀錄片也並非全然清湯寡水的平鋪直敘,它可能有極具視覺衝擊力的畫面(如錦繡中華),它可能呈現吊人胃口的神秘事物(如岡仁波齊),它甚至會配上些「修飾」過後的起承轉合(如浮生一日),它或許會永旁白給你講主旨明確的故事(乳舌尖2)

這些偏商業的紀錄片,它們並非全然的「紀錄」,它們也有著各自的「賣點」去抓取觀眾的注意力。

然而二十二這樣的純紀錄片,我們怎麼能讓商業的元素去污染它呢?我相信,如果是我拍攝,我的相機都會是沉重的。

我們希望它端正,忠實,肅穆,自然

所以它的畫面沒有什麼視覺衝擊,BGM基本沒有,故事基本是人物對話的白描。作為一部記錄這段殘酷歷史的影像資料和紀錄片它是珍貴且難得的,也能帶給不清楚這段歷史的人最直觀的了解,

但放在影院里,即使是想去了解慰安婦主題的觀眾們,也有好幾個中場的時候明顯無聊起來的(據我周圍觀察)。他們也會在聽到老奶奶唱歌的時候哭,也會竊竊私語地感嘆她們大多晚年還算幸福,但是,也確實會看得有些疲憊。

比起鬼鄉這部融入了商業元素甚至有神論藝術加工的院線電影,二十二可能更適合網路付費觀看,它們是兩種截然不同地宣傳銘記這段歷史的手段,我很高興我國能排除慰安婦歷史題材的電影。只是完全非商業的東西放在純商業環境中,必然會造成門檻和阻礙。


印象最深的是那個日本志願者說「她們心裡的傷口很深很重,但是她們依舊溫柔地對待他人」大意是這樣的,全程都很難過,全場氣氛都很安靜偶有抽泣的聲音。老人會逝去,但歷史不會,希望每個人都能牢記這段歷史。老人的傷口,那些孩子的傷口,需要銘記的雙手的觸碰才能癒合


僅個人拙見,歡迎指正!!

微博@玻璃酒瓶兒-link歡迎互粉~


推薦閱讀:

怎麼改掉喜歡開別人玩笑的壞習慣?
如何找到人生目標?
是人生本身那麼殘酷,還是我們把人生過得那麼殘酷呢?
放棄夢想和理想的那一刻,是什麼感覺?
在你的人生中,有什麼後悔沒有做的事?

TAG:紀錄片 | 歷史 | 生活 | 人生 | 慰安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