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修行不要有太多執念,可是難道修行本身不也是一種執念嗎?
比如說打坐的時候不要為了那些奇妙的現象而打坐,可是難道打坐本身不是一種功利心嗎?難道我們不是因為打坐有好處而去打坐的嗎?如果打坐沒有什麼好處,我們還會去打坐嗎?
既然因為有好處才去打坐的,那這個跟為了奇妙的現象才去打坐的有什麼分別呢?不懂。。。
謝邀!
每個凡夫都被貪嗔痴纏縛著,沒有一天不想著不做著貪嗔痴的事情,並且無始劫以來都是如此。如果這時候和這個凡夫說,今天開始不要向外求了,一點都不能求,這個凡夫能做到嗎?肯定不能做到,而且凡夫一仔細想好吃的沒了,好穿的沒了,好玩的也沒了,異性也不能在一起了,人生真是一點樂趣都沒了,這樣一想不都都跑光光,誰還來修行呢?所以開始教人修行都是「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道」。告訴你修行有什麼什麼樣的好處,每天念經、念佛、念咒、打坐、拜懺有什麼什麼樣的功德益處,入門之後再慢慢闡述修行根本的道理。
如果大家都沒執念,沒有貪嗔痴,沒有功利心,那還需要這樣修行嗎,當然不需要啦。正因為我們的執念很重才要修行。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壞的事情不要做了,去布施、持戒、忍辱、禪定、精進、最後得到根本的智慧。
打坐開始的時候也是一樣,會對一般人說打坐都有什麼什麼樣的好處,對身體怎麼好,對頭腦怎麼好,都碰到哪些不可思議的境界,修身養性、神安氣足,很多人一聽就來興趣了,要試試。等到打坐一段時間後感受到打坐的不可思議,就會相信有因果輪迴的存在,這時候告訴出離輪迴的重要性,告訴人生的根本就是修行,只有修行才有出路,這樣樹立正確的知見,也慢慢引導打坐用功的時候不要執著境界,慢慢走向真正的修行道路。這樣修下去一直到八地菩薩不動地證得無為,這個時候我執法執也消了,才能說不執著。
說修行是執念的你不懂修行
婆羅門!凡那煩惱已盡、修行已成、應該作的已作、負擔已卸、自己的利益已達成、有之結已被滅盡、以究竟智解脫的阿羅漢比丘,他先前有要達到阿羅漢果的欲,在達到阿羅漢時,那樣的欲被安息了;先前有要達到阿羅漢果的活力,在達到阿羅漢時,那樣的活力被安息了;先前有要達到阿羅漢果的心,在達到阿羅漢時,那樣的心被安息了;先前有要達到阿羅漢果的考察,在達到阿羅漢時,那樣的考察被安息了。
--SN.51.15
不能說想去北京這個念頭,是對於到達北京這一目標的妨礙啊,佛法有佛法的修行邏輯,邏輯!(敲黑板,黑板都敲碎了都!
沒到彼岸的時候你需要船, 等過了河 把船再放下就行了. 還沒過河就放下船是要不得的.
船 就是 "修行本身的執念"
木盡火出,灰飛煙滅
我執的意思是執取五蘊有atman,認為atman主宰五蘊生滅。
最常見的表現就是認為心境升起的煩惱念頭有個atman在主宰,認為色身的變化有atman在主宰。
至於堅定做某事,不是佛法講的執著。在完全理智、自由的心境下做的決定,叫做「發願」。
身本無執,唯心有執;心若無執,一切無執,雖言一切無執,又一切皆是執,亦一切本無執。
任何行為都不存在執著,唯一能執著的,只有自己的心。如果心不執著,那麼一切都不會執著,雖說這個時候一切都不執著了,但他的行為做法的表相仍是在變化,仍是會處在有無、是非對立之間,只不過這時候他已能掌握事物的真諦,有或沒有,是或不是,都只是一念一間的事情,這便叫做:空。沒錯,打坐修行可以看成是一種執念。但是打坐修行都是通向最後果位的方便法門,有些人需要這樣的方法來證得空性,有的人需要通過抄經念佛或者修白骨觀。但是無論如何,要真正到達彼岸的時候,是要把船扔了才能上岸的,不然都不能算作是真正的上岸。最後,連「佛教」這個概念都是要被摒棄的。要知道,悉達多並不是一個「佛教徒」。
所以打坐的發心動機很重要,這是因,也是將來的果,很多人提打坐的問題,不提自己的目的動機發心而直接提打坐過程中的疑惑,如何讓人知道你的目的而針對而答?回答者若無得證他心通而跟隨所提這些疑惑而答,又如何能真正契入所問者的疑惑而解之?世間,有為法都脫不了因果的緣起法則,打坐也是,認識到自己的發心動機而依佛法調整之,才能說是明白的打坐。所以未打坐,先學理,先去學習你所相應的經論教典,弄明白該經論的見地,依見地調整打坐的發心動機,總體而言,打坐動機分為善,惡,非善非惡,其安立具體依各自所持的見解有同與不同,但就佛道而言至少都將解脫生死輪迴安立為善的動機,將不求出離只為現世後世安立為惡的動機,聽到他人稱頌打坐自己也就盲目隨學,不知辨別自己的動機以及過程中的各種現象,毫無目標,安立為非善非惡。其實很多打坐中的問題都與動機有關,動機不純,打坐中就容易顯現很多問題。
丹經講 健順合一
健是天德,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
宇宙需要發展進化 多樣性。
需要各種實驗 造極破極。順是地德,私以為較接近佛的狀態 理念。
平等性智 法界體性智 厚德載物 融為一體 如來如去。這兩者都很高,大的理念需要,小的細節/進程。
小的細節/進程,就需要芸芸眾生,跟慾望玩耍了。
被慾望/宇宙意志指引 或 超脫/掌控 慾望
健順欲 加上欲,怎樣都算修行。健順是神佛,欲是六道眾生 自在遊戲神通。比如,你如果為別人排隊買吃的。很辛苦,願意嗎?如果為自己呢?靜坐是為自己努力。比如,你有兩個選擇。1.吃喝玩樂,沉迷到死。各種病痛,無聊加富貴病。2,身心暢快,自由清爽。選哪個?修行是為了自己。當你擁有一切了,你希望自己坐在金山嗎?不會,想找人分享。所以,修行有成,就會發心利益大眾。分享這個快樂!所以,修行先為自己,然後為大家。
修行最高的境界 天人合一 你重新回到孩童時代的純真與快樂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莊子?逍遙遊》
爵士貓1 分鐘前
修行最高的境界 就是你有恢復了孩童時代的純真與快樂
修行其實就是你從後天的複雜的社會生活狀態,又放下了一切,你有恢復了孩童時代的純真與快樂。
佛學的般若性空學,核心就是教你學會如何放下你執著的【心】。
道行般若波羅蜜經十卷 道行品第一
大正藏第 08 冊 No. 0227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都教導我們【菩薩為學無所學法。法無所逮得,莫痴如小兒學】
【無所得,是故得無所得法。莫痴如小兒學者,謂有字,不能得,為學習入法中,適為兩痴耳,亦不知,亦不曉,亦不了法。何以故?學字是色,欲得是致是故不了法,所念亦不逮。如是不曉不信故,不於法中住,反呼有身,是故痴如小兒學】
【無所得法】的關鍵,【有字,不能得】【學字是色,欲得是致是故不了法】【如是不曉不信故,不於法中住,反呼有身,是故痴如小兒學】
【菩薩作是學為不學,作是學為不學,佛不作是學,為學佛得作佛】,關鍵是【佛不作是學,為學佛得作佛】。
中心思想是,【如無所有,如是有。如是諸法無所有,故名無明。凡夫分別無明,貪著無明,墮於二邊,不知不見,於無法中憶想分別,貪著名色。因貪著故,於無所有法,不知不見,不出不信不住,是故墮在凡夫貪著數中。】
凡夫又問,【若有問者,是幻為學佛得作佛?或作是問,當何以教之?】
佛祖就直接回答,
【幻與色無異也。色是幻,幻是色,幻與痛癢、思想、生死、識等無異。】
【幻不異色,色不異幻。幻即是色,色即是幻。幻不異受、想、行、識,識不異幻。幻即是識,識即是幻。】
佛祖強調,【菩薩學欲作佛,為學幻耳。何以故?幻者當持此所有,當如持五陰幻如色,色六衰五陰如幻。痛癢、思想、生死、識作是語,字六衰五陰。】
【菩薩學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如幻人學。何以故?當知五陰即是幻[6]人。所以者何?說色如幻,說受、想、行、識如幻,識是六情五陰。】
修行人要想證得正果,還是要從【五蘊】入手,明了【法無所得·,五蘊為幻,幻即是識,識即是幻。】【佛不作是學,為學佛得作佛】。
道家無為的思想,與佛家的思想【佛不作是學,為學佛得作佛】,是相互呼應。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 學誠法師 身病與心病 中說
身心不二
明朝的一如法師說:「一切諸法唯心本具,即是妙色妙心,心即是色,色即是心,心外無色,色外無心,互具互攝,故名不二。」
就是色心不二,我們如果能夠悟到這一點,覺悟到這一點——色心的關係是不二的,是相依的,我們內心就不會為自己的煩惱所動搖,外相就不會為客觀外境的種種境界所擾亂,我們就能夠遠離主觀跟客觀的對立,我們就能夠遠離和解脫落入種種名言概念的是非價值評判的標準中去,能夠逐步逐步與佛法的標準相應,能夠頓悟,能夠解脫,能夠自在,能夠快樂。
我們不自在、不快樂,其實就是對外在法界的真實境界的扭曲、曲解、誤解所造成的。反過來說,外在的這些境界僅僅滿足了我們內心的煩惱,而不是用我們內心的智慧去關照,所以種種的分別產生種種的執著,就有善有惡,有喜有憎,有高低,有貧富,有是非,有對錯,這樣種種的二元對立。
實際上佛法告訴我們,要正確的來認識世間一切的境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一個人對世界對人生種種的感受,就如喝水一樣,水溫到底有多少度,合適不合適,是燙的還是太涼了,我們應該有這樣的一個正確的感受。
我們如果知道這個水是熱的,知道這個水是冷的,這個太冷了我們不能喝,太熱了我們也不能喝,最後有一個如理的取捨,有一個理性的認識,就不會活在一種盲目的、無序的、混亂的、迷茫的生活當中。
學誠法師的話與佛祖的教導是完全完全應的。
般若性空學一個核心思想,就是教導一切法本是自性空,都是施設的假名法相而已。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十一 初分教誡教授品第七之一
[0056b29]
佛言:「善現!菩薩摩訶薩但有名,謂為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多亦但有名,謂為般若波羅蜜多,如是二名亦但有名。善現!此之[4]三名不生不滅,唯有想等想,施設言說,如是假名不在內不在外不在兩間,不可得故。
[0056c06]
「善現當知!譬如我但是假名,如是名假不生不滅,唯有想等想,施設言說謂之為我。如是有情、命者、生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儒童、作者、使作者、起者、使起者、受者、使受者、知者、見者,亦但是假名,如是名假不生不滅,唯有想等想,施設言說謂為有情乃至見者。如是一切但有假名,此諸假名不在內不在外不在兩間,不可得故。如是,善現!若菩薩摩訶薩、若般若波羅蜜多、若此二名皆是假法,如是假法不生不滅,唯有想等想,施設言說謂為菩薩摩訶薩、謂為般若波羅蜜多及此二名。如是三種但有假名,此諸假名不在內不在外不在兩間,不可得故。[0056c19]
「復次,善現!譬如色但是假法,如是法假不生不滅,唯有想等想,施設言說謂之為色;如是受、想、行、識亦但是假法,如是法假不生不滅,唯有想等想,施設言說謂為受、想、行、識。如是一切但有假名,此諸假名不在內不在外不在兩間,不可得故。如是,善現!若菩薩摩訶薩、若般若波羅蜜多、若此二名皆是假法,如是假法不生不滅,唯有想等想,施設言說謂為菩薩摩訶薩、謂為般若波羅蜜多及此二名。如是三種但有假名,此諸假名不在內不在外不在兩間,不可得故。不一一舉例說明。
中國的道家學說,也強調修行最高的境界 就是你有恢復了孩童時代的純真與快樂。
莊子批評執著追求長壽或者長生的,就算是你真的長壽了,但是如果內心中不能獲得一種平和安樂的心境,活著也沒有什麼意思。比如一個人整天擔憂這,思慮那,整天心中為一些瑣事所擾,別說這樣的人往往不能長壽,就算是長壽也沒有什麼價值,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生活質量不高。
逍遙而游!這才是道家的主旨。所以《莊子》內篇中的第一篇就是《逍遙遊》。
怎麼樣才能做到逍遙而游呢?《莊子?逍遙遊》中這樣說:「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
這裡莊子先講了一個叫列子的人,傳說他會乘風而游,真是讓人羨慕啊,。像列子這樣就夠自在的了,但莊子卻說他還是借了風力,還是有所待,不是真正的逍遙自在。那莊子說的是什麼樣子呢?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莊子逍遙遊》)
能夠順應自然,駕御六氣(指陰、陽、風、雨、晦、明)的變化,暢遊於無邊無際之中,那就沒有什麼依賴的,所以說,至人超越自我,神人不求有功,聖人不求有名。
道家的最高境界是啥呢?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道德經》
使心靈達到虛的極致,堅守住靜的妙境,就能從萬物的變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道德經》
天下最柔軟的東西,可以在天下最堅硬的東西之間自由馳騁。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道德經》
大自然的規律,利於萬物而不加害萬物。聖人所遵從的原則,是給天下人帶來好處但卻不與之爭利。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莊子?逍遙遊》
修養最高的人能任順自然、忘掉自己,修養達到神化不測境界的人無意於求功,有道德學問的聖人無意於求名。
中華文化的源頭就是【易經易學】,《周易》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易經易學】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即人的言行都合於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國人最基本的思維方式,具體表現在天與人的關係上。它認為人與天不是處在一種主體與對象之關係,而是處在一種部分與整體、扭曲與原貌或為學之初與最高境界的關係之中。
由於人制定了各種典章制度、道德規範,各種思想體系觀念以及複雜的哲學科學概念,使人喪失了原來的自然本性【正法秩序】,變得與自然【正法秩序】不協調。人類行的目的,便是「絕聖棄智」,打碎這些加於人身的藩籬,將人性解放出來,重新復歸於自然,你重新回到孩童時代的純真與快樂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達到一種「【物我為一的正法秩序】」的精神境界。
由於人類後天受到各種名利、慾望的蒙蔽,不能發現自己心中的【正法秩序】。人類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慾望的蒙蔽,「求其放心」,達到一種自覺地履行【正法秩序】的境界,這就是孔子所說的「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天人合一的思想與佛學的般若學唯識學是一致的。
天人合一的思想就告訴我們,其實極樂,天堂,還是地獄,都在心識內可以內證觀察得到。外在有個極樂,心識內一定有極樂,外在有地獄,心識內一定也有地獄。因為天人合一嘛。佛陀是這麼內證觀察,中國的祖師也是這麼內證觀察的。
是執念,但是沒有執念就沒有動力,這也是大多數人修行的第一步。
強烈出離心是執,了生死脫輪迴是執,求感應求神通是執。
雖然都是執念,但最危險的還是求神通這種,因為這種最容易使人失去理智。
至於無常苦和出離心,是修行的基礎必備,開始修行總要有個因緣與動力,這是最安全靠譜的,修到一定時候,其實就漸漸不會再執著於這些了。
對普通人來說,如果沒有煩惱,還真是很難修呢。在煩惱中修無所住心,在紅塵中下意識地片葉不沾身,世間長了這種狀態會變成一種自然狀態。
但多少人受盡痛苦,卻從未想過超越。能清醒地意識到苦比樂多,要修行離苦,這本身就是一種智慧。
與求福報求發財的還不同,這樣的發心修到放下執念,可能得需要下輩子,沒有一顆道心,很難從渾渾噩噩中清醒地走出來,那麼修來修去都是在打轉。我認為修行不是破除而是駕馭和控制(個人狹義理解,各位超脫大德可以無視下面的瞎寫) 每個人都有執念。對金錢,對女色,對死亡的恐懼,對長生。人生在世會產生無數的慾望和執念。修行就是學會要控制和駕馭這些慾望和執念。比如說我業障深重。那麼我坦而處之先-承認自己的業障問題然後安心修行控制自己的執念不去多想,自然對於這個問題執念就控制住。相反天天想著自己的業障問題想著自己業障深重如何消業障。自己反而被自己的執念控制住,你說這樣能消除業障嗎?很多貪污犯自己到最後自己都控制不住自己不斷的貪錢。這就是被自己的慾望和執念控制的例子。有句老話叫「不要做金錢的奴隸,要做金錢的主人。」不要被自己的執念所操控我們要反過來駕馭和控制,這是我個人理解的修行目的。
修行這種執反而叫菩提心,因為執著於菩提,執著於成就解脫,因此沒有這種執著反而不能解脫。唯識宗的五種性認為有的眾生不能成佛,因為缺少無漏種,這個無漏種就是趣向涅槃的菩提心,沒有這種發心和執著,煩惱是斷不掉的,這種無漏種在俱舍論中稱為「白白業」是生起道諦的種子,沒有這個種子,道諦不能生,沒有道諦是不能成就滅諦的
各人打坐的目的不同,不能說打坐就是修行。打坐也只是修行的一個手段,修行人的目的也不同。打坐和修行對有些人來說是兩回事,有些人可以說是一回事。很多人對修行有一種刻板的印象和偏見,以為修行就是要去除慾望,慾望是不好的。修行不是虛無主義,無迷何悟,無欲何修?修行不是為了消滅慾望,慾望不可消滅,也不必消滅。消滅了慾望就等同超脫?超脫就是消滅了慾望?都是些廢話,修行這東西本來就是極其私人性的東西。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有種欲叫善法欲。
問題提的好,我來答。修行如果明白了修無所修這一步,其實已經明心見性了,何以故,本來無一物。但是,既然你還這樣提問,那就沒有明心見性,就需要修,何以故,時時輕拂拭,莫使染塵埃。對於廣大眾生來說,沒有放下慾望就需要慢慢放下慾望,也就是要依法修行,乃至見我本來,不生不死,就可以證阿羅漢果,最後還要悟一切法空,廣行六度,得菩薩果。
執念和正念的區別,執念於貪嗔痴,正念於智
這。。。。強答一下我是不懂真正的修行啦,可我從問題本身就看到了答案了呀。原諒我這俗人只看到從字面上的意義,說明修行與眾多執念一樣,都是執念。那麼修行只是執念的其中之一對不對?,只是這個一要你放下所有二對不對?,那麼,你只堅持一就不算有 太多 的執念了呀!沒毛病吧?(//?//)至於修行,我自己覺得只要找到一件想堅持的事情,又何嘗不是一種修行。
推薦閱讀:
※想出家修道,有什麼推薦的道觀嗎?
※人會跟某個城市犯沖嗎?
※自稱道家正統的一些人為何如此反對門羅與最近幾年火起來的元吾氏?
※覺得這個世界不真實,不是自己的世界,並想回到自己真實的世界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