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西方哲學如何看待佛教?

主要指的是佛教哲學的一面,比如說中論、瑜伽師地論、楞嚴經一類,還可以拉上莊子和禪宗什麼的……


謝邀。大問題。占坑慢慢填。目前能想到零散幾點,不成系統,拋磚引玉。

西方哲學家普遍是相當重視佛教的,尤其在現代。因為西方現代哲學有一個對傳統哲學主客二分傳統的反思,他們以此認識佛教(佛學!)價值。比如,坊間流傳海德格爾認為禪宗表達了他的深刻主張。關於這點如果想要深入了解,可以去讀張祥龍先生的書,他關於佛教和現象學的匯通,目前研究還是比較好的。

再如早一點的叔本華(實際上叔本華不屬於現代哲學範疇),認為人生是苦的,覺得印度佛教契合他的主張,因此也高揚佛教價值。

不管怎麼說,但有一點非常需要注意,西方哲學家論佛教,一定基於對佛教的誤讀,因為脫離西方話語,佛學和哲學是同等的概念,沒有誰闡釋誰的問題,儘管我們可以藉助西方哲學理解佛學一些命題,但以哲學完全是不能闡釋佛學的,因為西方哲學是基於一個「邏各斯中心主義」的本體論傳統,而佛教的核心要義是緣起。如果硬要以西方話語套入,我們可以說佛教緣起論的根本,其實是消解本體論,也就是消解哲學(主要指傳統哲學)的。這個很重要!在不理解這點的基礎上,對哲學和佛教進行胡亂比附,既無助於理解哲學,更無法理解佛教,這對雙方都是誤讀和傷害!


西方現在更看重南傳佛教,不太帶見北傳佛教。

西方現在開設了大量佛學院,基本是從哲學層面來理解佛教的。

英國人沃德爾寫了印度佛教史,主要觀點就是認為北傳佛教全部都是後人編造的偽經。西方對北傳佛教的認識主要基於此。

現在很多南傳法師常年旅居歐美,在那裡傳播原始南傳佛教巴利三藏,信眾很多。美國已經有3%佛教徒。也有很多西方人去緬甸泰國禪修出家


一個「自證分」就夠西方哲學……吵一千年了……「能,所」……更別提了!


一點補充。我比較贊成@混沌天 後面加黑的那段話,當代西方哲學論佛教,一定基於對它的誤讀,不存在誰闡釋誰。

在中國,古人常常會用「哲人」、「聖哲」,有「經學」、「道學」、「理學」、「心學」、「玄學」的,卻從沒有人把自己學問稱之為「哲學」的。

《說文》:「哲,知也。從口折聲。或從心。古文哲從三吉。」

《爾雅·釋言》:「哲,智也。」

古漢語中「知」、「智」通。在道家或佛教經典中,這種理解也是通行的。

比如,老子《道德經》中的"知人"、「知和」、「知常」、「自知」、「有知」。《莊子》中的「大知」、「小知」。

再比如,佛教《金剛經》全稱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般若」即「智慧」。六祖慧能將「金剛般若蜜」釋為「大智慧,到彼岸」。

「哲學」這個詞是舶來品,這就意味著雖然中國近代以後也把上面那些 經道理心玄 通通都叫「哲學」,但其在思維體系和實質內容上跟西哲是完全不同的。所以首先釐清一點,如果作當代西哲與佛教思想的對比,可能就不是白馬青馬的比較,而是白馬和青牛的研究了。

當代西哲有一個重要傾向,即強調事實和價值不可分割,現象學、闡釋學、實用主義哲學莫不如是。即便如此,它依舊延承了西哲一貫的思辨傳統——求真而並不定求用,哪怕指出「事實與價值不可分」這一命題,其也是事實判斷而非價值判斷。

不可否認存在主義等流派在思維方式上出現了一些重要轉向,比如答主提到過的海德格爾,他晚期哲學站在價值判斷的立場從事哲學研究,但以哲學思考等同於人生體驗畢竟極少數,決不能代表當代西哲主流。多數情況下當代西哲還是承認自己追求的是「知識」而非其他,儘管這個「知識」的概念又值得商榷。況且如果對比較有爭議的存在主義稍有研究也會發現,海德格爾、雅斯貝斯或者薩特等哲學家研究了不少的人生價值問題,並且積極實踐,看上去好像以「用」為落腳點,以價值判斷為導向,但其實根本就不是那樣!他們的哲學研究仍然著力於探索「是什麼」而不是「怎麼樣」。

坊間傳聞海德格爾與禪宗的相似性,主要著眼於二者都引入了「無」的概念,目的在於消解二元對立。

海德格爾通過對此在的揭示,解構了形而上學所建構的主體,對人的二元性進行消解。他在《論人道主義的信》中這樣提到:一方面,「人從來沒有首先在世界的此岸是人而作為一個『主體』存在,無論這個主體被認為是『我』還是『我們』。這個人也決不首先只是主體,雖然這個主體總是同時也和客體有關係,這個人本質上就處於主體—客體關係之中。」另一方面,「在『在世』這個名稱中的『世』卻絕不意味著『世俗的東西』以別於『教會的東西』,『世』在『在世』這個規定中的意思根本不是一個存在者,也不是一個存在者的範圍,而是存在的敞開狀態」。

在古代中國並未有主客二分這一個思想主流,但哪怕禪宗也要思考人與世界的關係應該怎樣,強調「破執」就是要破除人對自身的實體觀念。《五元燈會》卷三中興善惟寬禪師就這樣開導過:「僧問:『道在何處?』師曰:『只在目前。』曰:『我何不見?』師曰:『汝有我故,所以不見』曰:『我有我故即不見,和尚還見否?』師曰:『有汝有我,展轉不見。』曰:『無汝無我見否?』師曰:『無汝無我,阿誰求見?』」

如上,儘管西哲和禪宗在對人的非二元性體證中表現出精神上的相通,但不能抹消兩者根本性的差異:海德格爾的研究只是說明了西方文化現當代發展的危機意識,對二分模式的一種深刻反省,也是他自己克服形而上學的必經之路。而禪宗則是對傳統佛教的革新,但這種革新就像王為理說的,是中國特有的發展,不存在靈與肉、主客分、人神別這樣的分歧。

唉…總之這個問題很複雜啊,期待好答案。


這書應該是很好的回答


近現代哲學的根基是理性思維,研究人和世界的關係和相互作用。人作為理性觀察者,為什麼有理解這個世界的能力?無論是我思故我在,還是經驗主義,或是先天知性理性,意志動機,絕對精神,等等等,這些都是人站在外圍描述世界的語言。有沒有更深入,更究竟的說法?人如果沒有神性,人理解的世界有什麼意義?

而佛學是要用修鍊擺脫語言和理性,把主體和客體通於一貫。無內無外,空性空相。西方思維模式很難擺脫一個上帝的存在,而且脫離科學研究方法就容易被貼上異端的標籤,這就限制了他們能夠進入佛學領域的深度。大多數研究者以科學態度切入佛學,閹割取巧以求對自身的益處和應用性;另一些人對禪定的修鍊方法感興趣,比如用核磁共振掃描大腦禪定狀態。這都是佛學研究的異化,佛學是一個整體,不能脫離上下文斷章取義。


現在的我對西方哲學是一種道聽途說的狀態(當然誰上學時沒讀過馬哲呢?),只能對某些詞句略作比較。個人感覺西方哲學對世界與人的思考也是非常深刻的。

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與圓覺經「我相的定義」類似,證取方現我體------人通過眼耳鼻舌等六根的反饋證明自己有六根、有我,以此說明人不是真實存在即人無我。當然笛卡爾的結論不一定相同。

隨著科學的發展以及新的發現,比如「無腦人(如果不是假新聞)」,沒有腦組織不影響意識及智力,也似乎與楞嚴經的識大------識性無源接近。


謝邀

我其實不太了解西方哲學,因為我不看哲學書的,就高中的時候學過馬克思的唯物主義,那我只能從我懂的方面去答。很明顯馬克思是否定佛教的,我記得他的理由很簡單,他說上帝也好,佛,神,鬼也好,都是以人的形象出現,反正就是長得和人類差不多,所以就下了個結論,說這些東西都是人類的心理幻想出來的。

另外作為一個學佛人我想普及一下基本的佛教常識

1.其實佛有三種身,應身佛,報身佛,法身佛。應身佛就是我們熟知的2500年前以人身在印度講法49年然後示現涅槃的悉達多太子,報身佛現在在色界之頂色究竟天講法,好像只有具足四禪八定,而且在佛菩提道的證量要入地才能去聽法。法身佛就是如來藏,也叫無垢識,也叫佛地真如。真佛是法身佛,應身佛是由法身佛變化出來,普渡眾生的。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金剛經》

馬克思他沒有讀過(或者讀過沒讀懂)般若系的經典,所以他誤解了,以為佛是一個人,其實不是,真佛是如來藏。

2.其實唯物主義也是錯的啦,物質其實產生不了意識,物質是色法,意識是心法,色法是不能直接產生意識的,色法只能作為意識產生的助緣。意根與法塵為緣由如來藏出生意識。

阿難。又汝所明,意法為緣,生於意識。此識為復因意所生,以意為界,因法所生,以法為界。阿難。若因意生,於汝意中,必有所思,發明汝意。若無前法,意無所生。離緣無形,識將何用,又汝識心,與諸思量,兼了別性,為同為異。同意即意,云何所生。異意不同,應無所識。若無所識,云何意生。若有所識,云何識意。唯同與異,二性無成,界云何立。若因法生世間諸法,不離五塵。汝觀色法,及諸聲法,香法味法,及與觸法,相狀分明,以對五根,非意所攝,汝識決定依於法生。今汝諦觀,法法何狀若離色空,動靜通塞,合離生滅,越此諸相,終無所得。生則色空諸法等生。滅則色空諸法等滅。所因既無,因生有識,作何形相。相狀不有,界云何生。是故當知,意法為緣,生意識界,三處都無。則意與法,及意界三,本非因緣,非自然性。(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楞嚴經》

(阿難)汝觀地,粗為大地,細為微塵。至鄰虛塵,析彼極微色邊際相,七分所成。更析鄰虛,即實空性。阿難。若此鄰虛,析成虛空,當知虛空,出生色相。汝今問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間諸變化相。汝且觀此一鄰虛塵,用幾虛空,和合而有。不應鄰虛,合成鄰虛。又鄰虛塵,析入空者,用幾色相,合成虛空。若色合時,合色非空。若空合時,合空非色。色猶可析,空云何合。汝元不知如來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凈本然,周遍法界。隨眾生心,應所知量,循業發現。世間無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楞嚴經》

把物質分解到最小最小的單位就是鄰虛塵,就是物質的邊際,如果再繼續分解就是虛空了,那麼同樣的道理虛空也可以變成物質。如果是虛空和鄰虛塵可以互相轉化的話,佛就問,用多少的虛空才能合成鄰虛塵,用多少的鄰虛塵才能合成虛空?實際上幾個物質合併起來時還是物質,虛空合併起來時還是虛空。很明顯物質和虛空是不能互相轉化的。那麼物質是由什麼東西出生的?答案是如來藏。


首先,西哲中的神的概念是超驗的,雖然具有完全無法被證明不存在的特性,但是其本質是概念上的神,目前還不能確定是具體的上帝安拉或者佛。

其次,西哲對於法身佛業報十障等概念既不肯定也不否定,只是在這些概念的基礎上進行哲學推導,不論是其結論還是其基礎都不能說是絕對正確的,只是追求推導過程沒有問題。

最後,宗教的歸宗教,哲學的歸哲學,不信教不代表不能用哲學的方法研究佛學,佛教的哲學成果不能證明宗教佛的存在。西哲對佛教的態度不會影響信徒對佛教的信仰,也不要用哲學家的論斷跟別人傳教,哪怕康德自己信佛也不會用純粹理性斷定佛就是真實的。


西方哲學重視邏輯思辨,佛學重視實證。但是西方或許由於宗教原因對於佛學引用很少。

其實佛教里的許多概念和西哲中都是共通的,比如虛空,萬法皆空,六根八識,婆娑世界純苦無樂,本覺自性,妙明真心等等概念在西哲中都有相對應。

比如柏拉圖的理性型,貝萊克的虛無和不承認,斯賓諾莎摒棄主體和客體的一元論,費希特的客體即主體,謝林的絕對精神,以及叔本華的意志痛苦,都是能找到相同的概念。

而且西方哲學的形式邏輯,辯證能力猶如數學一樣將外在感官或直觀經驗、存在的實體等、或物質或精神都猶如彌天大網一樣將其描述的淋漓盡致,思辨性和邏輯性達到了很深的高度和難度。

然而西方哲學有一大欠缺,這就是實證性。

即便西方哲學家門邏輯能力極強,所有智商到達800,也無法脫離時間,空間,感性,知性,意識能力的作用。只能用腦子在經驗範圍裡面搞思辨邏輯和辯證法。

以康德為例。

康德成功的描述出人的先天感性直觀能力,知性統籌能力的作用,講述了外物刺激是如何被人的感知之網所接受後,通過圖形這種先驗能力,形成的概念和知識。並且描繪出了如何用實踐理性(上帝賦予人的道德律)來調和外部被自然世界規律所支配的人,和自身內在的道德法則(也就是自己給自己立法的自由能力)的交互性和協同性。

然而康德雖然準確清楚主體和客體之間中間連接的表象,卻無法最直觀感受到客觀物質實體的本身,只能將其這個人永遠都不能直觀接觸的物自體(等於佛家概念的:妙明真心,如來蔵性),以及自身精神主體(等於佛家概念的:本覺自性)給懸置起來,給信仰和上帝在自然中這種充滿規則的機械論的世界留下一個地盤。而這個人類永遠觸及不了的領域,只能靠著人類理性中的審美力和目的判斷力來嘗試推測這個物自體。

然而佛教不僅有唯識論這種思辨哲學,更重要的是卻是它實證能力的。

佛教的戒律,靜觀、咒語、禪定,守意,練氣。等等方式可以完全脫離六根(眼,鼻,口,耳,觸,意),,意識不起一絲波瀾,逐漸離開五蘊(組成人色身意識身體的諸多假有),進入一種禪定狀態,經過一禪二禪三禪等逐步修行,人只剩下一束知覺脫離無色界,主體和客體在心性的光明中融合唯一,與宇宙萬法合二為一,消除我執和法執而空掉一切,再也不存在時間和空間,從而真正進入不生不滅,永恆存在的涅槃狀態中明心見性,最終悟道證果。

而悟的這個「妙明真心」便是「物自體」。

所以我一直在想,如果佛教在17世紀進入歐洲,當時的哲學家根本就不用再去靠理性,靠審美,靠判斷力這些人類有限的力量去做那些對於物自體、上帝無謂的揣測。只需要禪定就足以了。

如果16世紀佛教的實證哲學,空相,和唯識宗中八識中的末那識和阿賴耶識的等等概念進入西方的話,受到笛卡爾到黑格爾等一系列哲學家的採納之後,現在西方哲學會變成一幅多麼可怕的狀況。畢竟光靠理性西方人的學術複雜程度和數量就已經驚人了,如果再加上禪定能力開通五神通的話,恐怕其哲學論述要比現在難上1000倍不止,西方文明的發展進步也難以估量。

但很可惜,西方似乎對佛教的實證哲學似乎完全不感興趣,我看不到那些西方哲學家對於佛教的實證有所熱衷的。他們只能在經驗範圍和邏輯中打轉,這不得不說是一件和可惜的事。


Venerable K. Sri Dhammananda BUDDHISM IN THE EYES OF INTELLECTUALS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白雲先生解讀「北冥有魚……亦若是則已矣」?
嗜欲深者天機淺和性痴者志凝矛盾嗎?
怎麼理解莊子無用之大用?
莊子的愛情觀?
中國文人是不是在失意的時候才信老莊思想?

TAG:哲學 | 佛教 | 禪宗 | 莊子人物 | 西方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