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心國怎樣才能打贏二戰?


1.電腦下載steam客戶端

2.打開商店,搜索heart of iron4

3.點擊購買本體提及全部DLC

4.出了新的DLC記住全部都要購買

(這後兩點十分重要!)

祝您遊戲愉快。

(你個濃眉大眼的大胖子到了還是造了反)


很簡單,首先讓小鬍子變成一個忠誠的共產黨員,在他的努力下,德國完成自我革命,在和蘇聯聯合以後,閃電戰解放歐巴羅。

在蘇德聯手下,利用澡盆橫渡英吉利海峽,解放英格蘭。

如果說速度夠快,美國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歐巴羅被染紅一片。

速度慢了也不要緊,把民國給賣賣,和日本組成聯合艦隊遠征美利堅。

_(:з」∠)_我相信以美國的生產力,應該能在全世界面前堅持一年。


正經回答,讓三國軸心想法設法借美國的錢,借的比同盟國還多的多,最好是幾乎把整個國家抵押上去那種,然後就可以等躺贏了。

至於怎麼借,能不能借到,那就不是我考慮的了


同志們,德棍又出來現眼了,全知乎的蘇粉還有理智德粉聯合起來,打倒德棍!


看到有人提要日本在偷襲珍珠港後攻佔夏威夷.....

我姑且問一下阿:

1.你知不知道日本在偷襲珍珠港的計劃中已經使用了日本全部的高速油輪來保障燃料,但仍然不能在夏威夷海域停留三天以上?

2.你知不知道當時美陸軍24和25師都在夏威夷?

3.你知不知道當時日本即使放棄南洋攻略,集中全部運力也只能在夏威夷方向運送3個師團的人員和裝備?

4.你知不知道夏威夷除了珍珠港機場大破外,在希洛島,愛考島等地還有多個機場可以使用?

5.你知不知道偷襲珍珠港當時,美國的兩艘空母(企業和列克辛頓或薩拉托加)都在距珍珠港一天航程的距離之內?

看到評論里有人說本子可以先打中途島,那也說一下阿:

1.中途島的位置在珍珠港的B-17的攻擊範圍之內

2.中途島的淡水供應能力有限

3.日本在中途島並無可以長期維持地面佔領的運輸能力

我們假定日本中途島戰役獲得成功(美軍避戰),一木支隊近6K人登島,然後呢?

珍珠港的B-17每天上午下午各來一次,就足以讓日軍地面兵力喪失進攻作戰的能力了.由3條空母組成的特混編隊雖不能和日軍機動艦隊對抗,但是偷雞炸炸島,打打運輸隊還是沒問題的,而且還有6個月埃塞克斯級首艦也就要服役了.


精日精德現在又出來顯眼了,那我還是一本正經地分享一下我玩HOI4的經驗嘛,雖然比較魔幻,但是總是能糊弄一下小白的。下面我就分享一下1.33版本老兵難度下史實模式的經驗

國策路線:陸軍創新,萊茵蘭,裝備研發條約,整備海軍,工業化走到底,空軍創新,德奧合併,空軍創新,蘇台德,斯洛維尼亞,盧布爾雅那條約,南斯拉夫的宿命,維也納協定,吞併捷克斯洛伐克,梅梅爾,莫洛托夫-里賓特洛甫協定,但澤,低地三國,空軍生產(結束西線戰事後改成陸軍創新2),海軍發展走到底,最後一步選擇Z計劃,接著就直接點海軍生產了。

從36年開始,裝甲師的比例一定要高,一條坦克生產線拉到滿,一定要保證裝甲兵能夠不間斷地訓練。空軍並不重要,最主要的就是陸軍和運輸船。油料什麼的管委內瑞拉要,海軍不要潛艇,走主力艦玩決戰,英法海軍?那都不是事。一開局就要在美國造勢,爭取在40年大選的時候變成Faschisum政府,這樣的話,貨真價實的美帝就不會幹預你在歐洲的一切行動了。

37年一定要資助中國,手頭三個裝甲師一定要全部派上去,盡量在1939年打波蘭之前幫助王師收復大連,這樣日軍就日薄西山了,國軍戰線到遼東半島過後,三個裝甲師直接飆車吧,越過三千里江山直衝釜山,讓鬼子無處可逃,然後這三個師直接在釜山吃泡菜和年糕等回國就好了。

1936/1937兩年時間優先研發工業,但是一定要留一個科研槽給陸軍戰術,而且要用最快的速度研發傘兵,造出8個傘兵師,不然沒法玩了。用最快的速度研發出三號坦克,然後用30個軍工廠生產,就能保障開戰前夕擁有40個左右的裝甲/摩步師,這是打法國的關鍵。

1938年一年種田,因為有了南斯拉夫、捷克、奧地利的工業過後,德三的工業體量已經超出法國一倍多了,除開60個用來生產坦克和卡車的軍工廠和必要的補給裝備和基本武器還有火炮以外,一座工廠生產運輸機,5個生產斯圖卡,其餘的全部生產109,為空戰做準備,剩下的就不足為慮了。切記,不要拉日本入軸,這貨除了惹事沒別的能耐了,義大利能不讓他加入戰爭就不加入,跟你搶地盤賊6。

因為國策樹的問題,波蘭我們等到1940年再打,畢竟勝利遲早會來,晚一年無所謂的。

波蘭好說,和蘇聯平分波蘭,之後把進攻波蘭的部隊中一半的步兵放到比利時邊境。24個步兵師放在馬奇諾防線上,提前開始策划進攻馬奇諾防線,24個步兵師守好石勒蘇益格-赫爾施泰因、下薩克森州和漢堡以及不萊梅的海岸線。機動化部隊留5個師防備英國偷渡,剩下的全部拉到威廉港去。還記得之前讓訓練的傘兵部隊沒?空降比利時列日港,搶到港口就把在威廉港的機動化部隊全部放過去,傘兵立馬擴展登陸場,兩個師守住港口,剩下的6個向三個方向走一步,保證登陸部隊能夠有足夠的空間緩衝,海上的損失不重要,一個師對於戰局的影響不是很重要。用這些裝甲部隊在法國飆車吧,用比利時和法國邊境上的步兵正面強攻,一定要牽制住法軍主力,保證裝甲部隊能夠在背後飆車成功。傘兵就留在列日港,法國一旦停止抵抗就把機動化部隊拉到諾曼底去,傘兵起飛空降朴茨茅斯,這個港口一般都沒有準備登陸的英軍,然後老套路飆車,英國放棄抵抗後,戰爭結束。請隨意搶地。這個時候一般就是1940年底的樣子

接著是毛子,41年年初一定要開戰,之前攢下來的裝甲部隊用處到了,步兵100個師足夠了,裝甲師分成兩個集群,北部集群和南部集群,北部集群沿著波羅的海海岸線包餃子,南部集群向敖德薩突擊,爭取將儘可能多的蘇聯部隊消滅在第一線,人不是最重要的,裝備最重要,當你拿下烏克蘭過後,整個蘇聯的1/3的工業就沒了,剩下的就是抽支煙等蘇聯拜拜了,曾經有一局我做到用100萬換了蘇軍500萬,這樣子下來就能輕輕鬆鬆地打掉蘇聯了。打完蘇聯,可動員人口大概只有200萬左右了,打美國就很懸了,這個時候,點出陸軍理論,積極防禦,人力又來了

這會兒一般是1942年年底,美帝種田那麼多年,但是部隊還是不算多,畢竟徵兵法案的限制在那裡

還記不記得之前為什麼走海軍路線要走到底么?我就是想在海上和美國人掰手腕,最後一支200艘船的海盜艦隊席捲大西洋西海岸和墨西哥灣,太平洋艦隊全軍覆沒,夠魔幻,我喜歡!

因為陣營殺的緣故,加拿大成了我的地盤,接著就可以和美國人在漫長的國境線上打一仗了,因為五大湖的存在,美國和德國的戰線被自然分成了兩部分,東線是建國十三州,也是最關鍵的地方,自然要用裝甲部隊去打,那就集中所有的裝甲部隊去打,西線主要是落基山脈,裝甲部隊也不好展開,那就用步兵,緩慢地進攻去牽制美軍主力,裝甲打過波托馬克河以後,揮師西進,越過阿巴拉契亞山脈在大平原上飆車吧!

然後,美帝,gestorben~滅掉兩個大boss過後還有誰不服的?

這樣的魔幻劇情下,軸心國獲得最終的勝利,未來是屬於德國的!


加入蘇聯。

小鬍子任德國總書記。

在斯大林同志的指揮下解放法蘭西和伊比利亞半島,英國那時候已經嚇尿褲子國王退位建立人民政府了。北非和中東也盡數加入蘇維埃。

西線就先這麼著,沿著伊比利亞半島與大陸交接的大陸橋修一圈醫院。回頭東線先把蔣花柳扔海里餵魚,解放中國,解放東南亞,解放滿洲。

由於西班牙已經被扮挺,南美的解放游擊也差不多了,速去接收南美洲,這樣一來美國就被圈了,就算你不打,美國內部罷工革命經濟危機。革命的美國馬潤遲早得打入白宮槍斃羅斯福。

大功告成。


這裡我需要再說明一個問題,某德棍洗地黨的言論讓我覺得還有些東西得強調的:二戰是一個十分複雜的,牽扯到全球的重大歷史事件,你在考慮它的時候絕不能單單考慮軍事。有些人總喜歡說,要是小鬍子不打蘇聯就好了,或者如本問題其他答主說德3赤化或許能贏,但請你們多考慮考慮當時的現實原因。小鬍子為什麼要挑起二戰?就歐洲當時的版圖來說,除了蘇聯還有其他什麼地方值得德國全主力進攻?如果德國把戰火燒到歐洲以外,美國真的還會袖手旁觀?

—————————————————————————

這裡我發現我疏忽了一件事,那就是戰爭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有時候是不可以一概而論的。二戰是以德國入侵波蘭,英法對德宣戰為起點的。可見戰爭之初,二戰並沒有發展成全人類的戰爭。所以我想強調一下我的觀點:當德國成為全世界的敵人時,他是不可能贏的。

以下為原答案。

每次說到「法西斯失敗是因為它發動的是不正義的戰爭,是站在全人類的對立面」的時候總有小朋友對這句話嗤之以鼻,以為中二,卻沒有認真考慮過這句話背後的含義。於是小朋友就提問:二戰時,法西斯怎麼做才能勝利?

不存在的,洗洗睡吧,能贏個卵子!


日本鞏固滿洲,穩步策動華北五省自治,不擴大對中國侵略。蓄積實力,待到德國入侵蘇聯時,北侵蘇聯。與德國東西夾擊,滅掉蘇聯。而後德國聯合土耳其入侵埃及,切斷蘇伊士運河,並南下波斯灣。這大局確定後,日本南下入侵中國大陸,攻略東南亞,德日聯軍等入侵印度。

由此,軸心國資源充足,撤除了中國的西南屏障,蔣介石可能會投靠德日。只留下中共獨立抗戰,但遭到日蔣聯合絞殺。

再往後,戰爭告一段落。或許此時核彈也該有了。德日為首的軸心國勢力集團與英美勢力集團對峙。形成冷戰局面。

歷史大同小異,冷戰的結果是德日法西斯崩潰,內部先分裂。歷時或長或短。德日體制與蘇聯體制類似。都是地緣集權大陸國家,德日分裂如同蘇中分裂。最終走向崩潰。世界走入全球化的新時代。

二戰軸心國打不贏,至多是「逼和」。核彈出馬,最終只能妥協,冷戰。或許另一個平行宇宙里,就是這樣的。而歷史越長久,必然性就越強。誰贏得二戰也就越無關緊要。

金融共產主義學堂:eziv587


看到幾個答案沒一個認真的,只好引用自己的一個答案。

首先開門見山,如果40年底希特勒結束歐戰,而不在41年招惹蘇聯,第三帝國可能有更好的結局么?
我想有。

著名戰史專家Bevin Alexander(曾著有《朝鮮:我們第一次戰敗》)在《希特勒這樣輸掉了二戰》中提到了很多決策層面上拯救第三帝國敗局的關鍵時刻。

而著眼於蘇德戰爭前的大戰略上,在歐戰後,德國下一步進攻方向的主要選擇並不多:
1、登陸英國。
2、入侵蘇聯。
3、對,還有3,那就是走北非。

所有人都知道以第三帝國公海艦隊的實力登陸英國簡直天方夜譚(雷德爾:怪我咯~),而希特勒的無限種族狂熱與「為雅利安人爭取生存空間」的執念完全蒙蔽了理性的戰略判斷。而雷德爾元帥指出,理性的選擇就在於北非。

1940年歐戰結束,英國只剩下1個裝甲師駐防埃及及蘇伊士運河,而德國有至少20個裝甲師可供隨時調遣。想必德軍如果此時出戰埃及,定會橫掃英軍。由此,在切斷蘇伊士運河後,英國皇家海軍便不能在地中海如履平地,甚至可能將其放棄,從而使其成為第三帝國的內湖。
而皇家海軍的艱難處境將直接影響法屬北非的命運,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及突尼西亞均可能成為德國的板上肉。有效控制北非後,德國的海空軍甚至可以對南大西洋實現有效控制。

在英國的勢力從地中海削弱(甚至撤出)後,孤立的南斯拉夫和希臘沒有其他選擇,只能投降。這樣德國在付出極小代價後便能實現對南歐的控制。

一旦蘇伊士運河落入德國之手,德國便可以此為跳板進入阿拉伯世界。德國戰車最重要的資源——石油便有了相對穩定的來源於保障。德國可以選擇威脅蘇聯的高加索區(蘇聯可能因此小心維護其與第三帝國的和平狀態),而如果再次向東,第三帝國便可能威脅英國最重要的殖民地——印度。如果德日之間有效溝通,在印度洋的會師並不是不可能。

沒有蘇聯的泥潭,美國是否會直接參戰並不好說,而如果蘇聯率先挑起戰爭,德國甚至可以利用英美對蘇聯的仇視而離間兩方,至少,正義與非正義的天平不再完全導向蘇聯。自此,我們的歷史書將完全重新改寫。

幸好雷德爾元帥的方案被希特勒狂熱的種族思想和對蘇聯領土的貪慾泯滅,而布勞希奇、哈爾德等人也因為「缺乏海洋觀念」而沒有支持。

=========================================================
有人提到了進軍北非的後勤補給問題。
話說隆美爾的補給問題很大程度上受制於馬爾他島的英軍襲擾。而如果要貫徹北非戰略,奪占馬爾他勢在必行。41年春天OKW就奪取克里特還是馬爾他產生過爭論,而最後,OKW得出了錯誤的結果。
但如果將介入北非提前到40年,那剛被重創的英軍即使在據有馬爾他的情況下也很可能無法阻擋德軍前進的腳步,更別提貫徹北非戰略的第一步就是把馬爾他這個釘子拔掉。德國空降兵連克里特這種英軍重點防禦的大島都拿得下,何況小小馬爾他?

=========================================================
還有人提到了蘇聯主動入侵德國的問題。
從芬蘭戰役可以看出,至少在41年蘇軍的進攻能力很成問題,這麼早就主動入侵德國很可能被各種包餃子。
而如果蘇聯選擇等待,那眼見德國威脅高加索的情況下斯大林更會慎重考慮與德國開戰。在不佔領"保家衛國「的道德制高點的情況下,蘇軍的高壓與不高的士氣無法令其在侵略戰爭中承受巨大損失。甚至可能重演沙皇俄國的悲劇。所以我認為蘇德之間誰先動手都會導致自己的毀滅。
總而言之,41年,侵德就是送。46年?希特勒更會求著斯大林開戰。

當然,評論區還是有各位提出了美國參戰的可能及其他問題。我想說這個方案當然不能保證贏,但是現在來看勝率是要比直推蘇聯高很多的。如果西歐戰役從未發生,估計紙面上的勝率跟這個差不多。


喜聞樂見的月經提問,總有中二想要幫德三還有衛生巾帝國翻盤。。。。然而這根本就是不現實的啊,你們不如討論一下如何把美帝拉入軸心陣營比較有趣。。。。

——————————————分割線——————————————————

看著樓上的答案幾乎都是說先打蘇聯,我持反對意見,蘇維埃的成功之處在於廣大人民群眾的無限鬥爭力,當年的紅白內戰蘇聯內憂外患幾乎亡國,一樣成功的打了回來。元首要真的是先打蘇聯,結局不會改變。就算德三在41年冬季前完成了十分牛逼的補給線,配給冬季燃油,戰車配好防滑鏈,士兵分好超厚實大衣,加上所有士兵都能完成無比牛逼的耐凍訓練(五個指頭長滿凍瘡還能開槍的那種),然並卵,前期德三因為蘇軍高層被洗的只剩下智障了所以成功依靠閃電戰一路高歌猛進到了莫斯科,然而就算巴巴羅薩計劃提前,德軍成功於42年內拿下列寧格勒、斯大林格勒和莫斯科並且在42年冬季前主力渡過伏爾加河並建立超長防線。(這裡已經給足德軍面子了。我不認為完美狀態的德軍能在41年年底能拿下莫斯科,還是要拖到42的開春)然後發生的事情其實依舊沒區別,只是蘇軍反攻稍微會被延緩一點而已。到了43年蘇軍依舊是鋼鐵洪流平A就是了。說到底樓上許多答主都犯了希特勒的錯誤,太低估蘇聯,認為蘇聯是隨意就能擊敗的………………


作為後進國家,資源領土不佔優勢,只能速戰速決

我感覺最好的辦法就是初期打波蘭的時候一路不要停,直接打到莫斯科去

同時與英法密商,打波蘭不是真想佔領,只是借道打蘇聯,打掉蘇聯東邊就沒有威脅了,再轉頭對英法。

打蘇聯英法介入的可能性不高,不會背後來一槍,甚至碰到困難會暗中支持。

即使英法介入,以他們的戰鬥力,德軍在西線也能頂住

而且戰爭初期蘇聯沒有做動員,大將殺的也差不多了,難度比後期要小得多。

對沿路的佔領國,不直接佔領,而是扶殖親德政權,組成類型於戰後北約這樣的軍事同盟

烏克蘭,白俄,波羅地海三國和俄羅斯矛盾非常深,用支持民族獨立的宣傳手法容易得到英法集團的同情和支持

打下整個東歐,有了人口資源優勢再圖對抗英美,勝算比兩頭開打多得多


派一個回答此問題的乎友穿越回去幫元首


一戰被打敗瓜分後的德國到底是怎麼富強起來的呢?猶太資本家下的美國為何自己砸腳貸款給德國強軍呢?英法為何慫恿德國消滅共產主義又發起著名的馬其諾防線靜坐戰爭呢?希特勒為何不還美國貸款美國也沒發火呢?德國為何一下受到很多國家歡迎不被抵抗就成為一個超級聯邦大德國的呢?

沒有什麼軸心只有利益,干滅蘇聯絕對破盟日本交好美國。

美國爸爸關心的利益只有三個:消滅共產主義,歐洲受到自己的控制,賺更多錢做世界第一。符合這三點什麼都可以接受,於是你就會發現以上的所有問題都有了答案。


李雲龍打平安縣城如果失敗了的話……


只要納粹上台後作為一個正常國家,而不是以極端種族主義為政府長遠執政綱領的國家政府,二戰性質就會大有改變。

以極端主義和種族主義為原料驅使的國家機器註定走向不斷擴張的道路,兩者是有必然關聯重疊的,法西斯特有的侵略性會讓納粹德國不斷嘗試冒險,第一次碰壁在波蘭時,面對英法能贏已屬僥倖,在面對蘇聯一出差錯就難以回天。

如果不是納粹的特殊性質,德國對英法作戰結束後,面對蘇聯的威脅英國會更傾向於與德國和談而不是後來的死咬不放。

法國最多重蹈普法戰爭覆轍,走回一戰德國戰敗賠款變弱勢的老路,實際上德國能在綏靖政策下得寸進尺很大程度上就是披著德國崛起受英法各界廣泛同情下才做得到的事情。

當納粹開始不分歐洲政治基本原則的開始惡性擴張時,戰爭就不再是傳統的紳士打法,而是文明與非文明的衝突。

最有趣的是,德國打破了這個規則,但又幻想在歐洲內部有一定程度的保留,給英國機會或者說在沒能力更進一步消滅英國的前提下試圖更親近一些來對抗蘇聯。

也許英法曾經希望讓希特勒治下的德國作為一個潛在的盟友對抗蘇聯的共產主義,但當希特勒反過來把納粹的下限徹徹底底暴露給英法時,還想和談簡直是幼稚病。

德國能保留的最大戰果無非在於吞併附近國家後,繼續歷史路線,擊垮法國吞併土地與一定賠款,沒有表現出無法交流的侵略慾望和種族主義,一定程度上表示自己在二戰立場上基於一戰結果時,很可能得到美國援助對抗蘇聯。

二戰時期的德國強盛,實質上與納粹提倡的仇恨與極端觀念並無聯繫,無論是民族凝聚力還是各種政府與資本家的妥協,都是復興的一個階段,也就是說希特勒通過利用大蕭條和一戰德國的悲傷過去才得以上台,跟他強調的主義無關。

跟實際情況剛好相反的是,納粹本身豎起了一個靶子讓人去打,壟斷權力放棄作為正常國家政府的機會,開始了希特勒自己的長遠藍圖,把仇恨灌輸給人民和學生。

這樣的軸心國核心最多在英法消極綏靖且同情德國的前期拿的到好處,無論是傳統的議會制國家還是新興的共產主義,都比他們的政體與存在目的要來的先進。

納粹走大運碰上英法一戰後衰落綏靖,法國本來最有可能死磕德國結果消極戰敗,英國主戰派上台晚,美國也在孤立主義時期,南部義大利是天然盟友,東側比他們更文明些的蘇聯根基又不穩且是公敵,英法甚至對這件事本末倒置去期待德國對抗蘇聯。

但也就是僅此而已了,作為一個正常國家在打敗法國後重新主導和帶來歐洲凝聚起來對抗共產主義是理所當然的,納粹放棄了這樣的機會,所以美國人來了。

能贏英法是僥倖,前期贏蘇聯也是僥倖,那美國這關是沒法靠運氣過去的,美國戰爭潛力全開下可以把鼎盛時期的納粹德國按在地上摩擦,兩者在歐洲新秩序的地位卻多處重疊,倘若沒有納粹,英法也不會捨近求遠去尋求美國幫助。


36年推了美國同時保證36年不被法國推了,或者對美國施加政治影響轉成法西斯國家

不過這樣可能就拿不到第六個科研槽了


因為是世界大戰所以我就分成兩個戰場來討論。

首先是歐洲戰場,納粹德國和原計劃一樣迅速閃擊佔領波蘭,比利時,荷蘭,法國等西歐和北歐國家(不要腦殘在敦克爾克放走三十萬人),接著德國佔領歐洲西海岸沿海地區,以此為跳板,對英國的工業區和倫敦市區進行大規模轟炸,沒有逼迫英國投降沒關係,但是要盡量削弱英國的軍事實力,這時候蘇聯應該意思到了納粹德國的計劃,並採取相對應的舉措,因此,在西歐拖的越久,對德國閃擊蘇聯越沒好處。削弱(幾乎摧毀)英國的反擊能力後,在短時間內聯合義大利吞併東歐和南歐各國,並兵分二路對蘇聯展開閃擊。北方集團軍拆成三路,一部分留在北邊和芬蘭合作,另一部分掩護中央集團軍直插莫斯科,最後一部分合作南方集團軍收割油田。北方集團軍可能圍剿列寧格勒(不重要),中央集團軍如果不出意外(無意外天氣),可以直插莫斯科,並造成蘇聯投降(不確定),接著蘇聯各地軍心放散,在北方,列寧格勒將被攻陷,南方集團軍可以大搖大擺的收割油田,甚至可以放棄斯大林格勒(不重要)。蘇聯投降後,德國士氣高漲,並且有了各種資源和石油。接著是時候收拾英國了,有了石油和資源,德國將在戰鬥機數量上勝過英國,並對英國的工廠進行大規模轟炸,而英國卻無力反擊。在火炮和戰鬥機的掩護下,仿造諾曼底登陸,進行大規模登陸,逼迫英國投降。不出意外的話,英國將投降,德國統一整個歐洲,並為最終的計劃(攻克美國)做準備。

接著是亞洲戰場,日本在德國攻克蘇聯後,偷襲珍珠港,將美國太平洋艦隊全殲(包括航母)。接著日本將調用自己的優勢兵力攻克中途島,並以此為跳板佔領夏威夷,美國西部門戶大開。德國和日本將對美國進行包夾,美國不得不投降。


日本二戰種種瞎JB打說的太多了,其實是有機會的,至少保留朝鮮和彎彎沒問題――只要別挑事就行,追求一下東北也不是一定沒機會,抓住時機見好就收。

德國其實別挑事,可以坐等蘇聯殺過來,美英法都不會樂意蘇聯滅德國的,小援助給德國這麼一運,那場面就大不一樣了。

蘇聯要是跳的太高,美英說不定還會扶持日本在遠東搞事呢。

說白了就是別跳,讓別人去戰美英。。。把握這個核心原則,民國都能當戰勝國,日本德國不可能沒機會。


怎麼都打不贏,人口,工業,資源在那擺著呢,在碾壓性的實力面前一切戰術都不值一提,


推薦閱讀:

推薦些以二戰軸心國勝利為前提的架空歷史/科幻作品?
如何評價法國「貝亞恩」號航空母艦?
平型關大捷日本損失多少?
為什麼在南京很少有反日遊行?
二戰期間北歐國家 (丹麥,挪威,瑞典,芬蘭) 的情況是怎麼樣的?

TAG:歷史 | 德國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鋼鐵雄心HeartsofIron | 腦洞網路用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