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怎麼喝有逼格?怎麼能像歐洲人一樣日常喝葡萄酒?
這是一條抖書袋的補充,因為看到了有答主認為喝酒有必不可少的禮儀,過分隨意的態度讓人心痛。非常理解這位朋友對於儀式感的尊重,一定程度的儀式對於飲酒的體驗會有很大的提升。不過呢,我的觀點是,葡萄酒文化本身也是不斷變化的,我們每個人的一點點習慣與態度都有可能影響葡萄酒文化的發展。
就拿簡單的「白葡萄酒配白肉,紅葡萄酒配紅肉,甜酒配甜品」的規則,更多人以為這是一條歐洲人尤其是法國人通過經驗所得,而事實卻是,這個飲酒習慣是由嫁給法國國王亨利二世的義大利人凱瑟琳-德-梅第奇帶入法國宮廷的。
被人看做是約定俗成的規則,其實僅僅是來自於某一個有影響力的個人的習慣而已。
學習別人的飲酒習慣是有趣的,培養自己喜歡的飲酒習慣是愉快的,一切的一切,都在於葡萄酒是否能給你帶來享受。
----------------------------------以下是最初的回答----------------------------------------------------------------
想喝的時候就喝,最有逼格:)
----------------------------------這是一條抖機靈和正經說事兒的分割線-------------------------------------
我的答題習慣,劃重點: 逼格 歐洲人 日常
正經回答的話我會說:把葡萄酒融入日常生活中,是歐洲人最有逼格的喝法。
個人認為,「葡萄酒文化」是特別嚇人的五個字,好像你不讀幾本書說不上幾個專有名詞就沒資格喝酒一樣。其實想要像歐洲人一樣喝酒,抱著「玩」而非「學習」的心態,或許更容易達到。
簡單學習一下葡萄酒的幾種類別,然後就拿著這個框架對著生活中的場景一一嘗試,這種感覺,如同拿著力學定理去解高中物理題一樣,樂趣無窮。
基本框架:清淡的白葡萄酒酸爽解渴,濃厚的白葡萄酒油滑甜潤,清淡的紅葡萄酒可搭配清爽的菜系,濃厚的紅葡萄酒適宜吃大餐或冬天小酌。(不累敘,僅做參考)
有了上面的框架,遇到如下場景,把習慣的飲料換成葡萄酒試試看~
場景一
炎熱的夏天和好朋友逛街逛到腿酸,剛好看到一個咖啡館,還有個小露台,想要坐下歇歇,這個時候,點一杯清爽的干白葡萄酒最合適了,尤其是酸度較高長相思,或者來杯起泡酒也好,爽口體驗不差可口可樂。
場景二
朋友家要做關東煮,請小夥伴們一起,帶小禮物不如帶一瓶酒,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翻翻自己的酒櫃,年輕的波爾多太硬朗,成熟的波爾多估計會被關東煮破壞了味道,哎剛好有瓶新鮮的紐西蘭黑比諾,清淡香甜不打架,還不用帶酒刀,咔嚓一扭就開了!多好,帶上美酒赴約,隨便拿普通杯子就好,喝酒暢談,可口可樂?就先不喝了~
場景三
夥伴們說去踏青,有人開車有人不開車,郊外風景那麼好,帶瓶不太需要冰的干紅,拿上杯子,切點兒乳酪和麵包,坐在草地上搖搖杯,豈不爽哉。那個開車的,你就喝可口可樂吧!
把生活中每一個可能喝飲料的場景都改成酒,然後用自己的知識和小酒庫去搭配,慢慢就會找到自己的樂趣,至少我是這樣,希望你也能體會~
很多人對葡萄酒總有一種畏懼的心理,總是怕犯一些低級錯誤出醜或者明明感覺一款酒難喝又不敢說,覺得是自己格調不夠。在我看來其實沒那麼多的講究,我的建議是先買一些品類上差異很大的酒來試試,比如一瓶干紅、一瓶干白、一瓶低度甜酒、一瓶貴腐神馬的,看看自己大概喜歡什麼類型還有每種類型大概是個什麼味道,然後可以深挖自己喜歡的那個類型,感興趣的話也可以查查相關的知識之類的,但沒必要系統的了解葡萄酒的東西,對於絕大多數人都沒有必要。x格是別人眼中的,有了這番經歷當你能很淡定的面對葡萄酒不慌的時候(具體表現為不是一看到葡萄酒就非要不尷不尬的聊什麼陳年老梗,看到一瓶酒好奇的是它的味道而不是價格等等),在大部分人眼中你這一部分的x格已經夠了。葡萄酒說到頭充其量也是一個飲料而已,它應該給你帶來的是享受,而不是你被它牽著鼻子走。圖為熱紅酒。
目前來看,大部分中國人還是想用葡萄酒來裝逼
其實,只要你的心態是:喝葡萄酒就跟平時喝杯果汁一樣平常
你就可以像歐洲人那樣有「逼格」
····················
潛在台詞:希望大家平時可以喝兩杯葡萄酒,讓它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這樣我們進口商的生意也會更好:)
歐洲人喝葡萄酒哪有逼格啊。絕大多數就是隨便喝喝,讓嘴別閑著。而且酒吧里杯賣的主要是便宜酒,reserva級和以上的基本都得整瓶賣。即使你豁得出錢整瓶點,小酒吧里甚至沒幾個名牌、沒幾個貴酒。商場里倒是有名牌,問題是兩個人去旅遊的話,每天買兩三個整瓶,都喝倒不用旅遊了。
不過如果是想「看起來就像喝慣葡萄酒的」,是這樣做的:1、看看正面標籤年份,找找瓶子上有無裝瓶時間,判斷一下酒熟了沒;判斷不出來也無所謂,一是不喝你也沒得當場換,二是多數三百以下的酒賣到消費者那天就是能喝的。2、摸摸瓶子,判斷溫度,高了就找冰水去或者包上濕紙放冰箱凍,低了就緩慢升溫,升溫不能快,會酸;3、溫度也OK了,找個盡量薄的杯子,不必牌子貨,口比肚小一些即可,拿在手上比較輕即可;4、倒在杯子里自己先聞聞嘗嘗,葡萄酒第一杯不是倒給客人,多數是倒給自己。判斷香氣足不足,也就是醒了沒。5、醒了的話,開喝,隨意喝;6、注意喝的過程中,你的酒溫度會變,熱天會熱,冷天會冷,這個一般不是用手判斷,是用鼻子,溫度高了就一股酒精味和酸味,低了就沒味,沒啥訣竅,就跟炒菜熟了這事是聞出來的一樣;7、喝著喝著你覺得特別好喝,趕緊記憶一下鼻子里聞到什麼,口腔里感覺到什麼,喉嚨那感覺到什麼,算算開瓶了多久,憑當時大家衣服什麼的記憶一下氣溫,下次喝這個酒時候就複製這個狀態。8、要是吃過哪道菜後再喝一口感覺特別好,也記憶下這個菜,下次請客就把它點上。9、要是沒喝完,就把塞子倒過來塞上,直立放你家冰箱。最佳方式是找個螺旋蓋的小玻璃瓶,倒滿擰上放冰箱。哪些酒開瓶後活得長?大致如此之一:你開瓶後喝著硬的,口腔缺水的,單寧足;喝著嘩嘩分泌唾液的,酸度高;喝著肥美的,酒精度高;喝著甜的,糖度高;我喝過一瓶阿爾薩斯的灰比諾,普通AOC,12天後嫌在冰箱佔地方準備扔之前,回溫試了一下沒扔:仲未死!就是糖度高的緣故…………………總之沒多久,你就會先找到一款百搭酒,先用著,大家這次你帶酒下次我帶,就試了很多種,得到很多次記憶,然後複製複製記憶記憶……我國推崇「穩重」,葡萄酒杯子不適合咣咣碰杯,會碎,自然而然拿起杯子人就動作慢下來了。慢好有比格的樣子…………祝你早日熟練,記得喝酒前吃點東西以便酒精不是直接開始吸收過程而是進入消化過程,同時喝水,只喝白水。想喝就喝,喝自己喜歡的。
我就是喜歡喝甜酒,不喜歡喝紅的,各種葡萄品種釀的基本都試過一遍。周一喝一瓶,周二喝兩瓶,周四喝兩瓶,周五喝一瓶。買過便宜貨8刀一瓶,也買過冰酒80一瓶。
我從沒喝過什麼頂級庄,也沒喝過什麼2、30年前產的。新世界偏愛napa valley,舊世界嗜好德國產的雷司令。你說這是逼格高還是逼格低,反正我就是喝得挺開心的。他們喝葡萄酒的逼格嘛,就跟我們中國人好友小聚煮薑片黃酒差不多,就是日常。。。把這個當逼格太low了點。。。歐洲中世紀城市沒有清潔的水源,貴族就喜歡喝葡萄酒,恩,解渴。。。逼格?不過是自卑的人幻想出來的。
不用覺得這是個特別的事兒,你就把它當日常飲料就好,想喝水喝水,想喝啤酒喝啤酒,想喝葡萄酒喝葡萄酒,就是平常心。
借用之前讀過的關於品味的文章中所說的話,品味是自上而下的,大意就是,你的財富支配能力到了一定程度,你用的東西就會是那種程度的,這就形成了你的品味,自上而下是容易的,而自下而上則是困難的。嗯,說起來跟這個題沒有什麼特別的聯繫,但是還是寫在這裡,希望可以有一些啟發。
不謝邀。歐洲人喝葡萄酒是日常,葡萄酒也是一種文化。最討厭喝葡萄酒是為了拿來裝逼的人。提問者的這個問題我給差評!想以喝葡萄酒裝作自己很能的人,往往對葡萄酒一無所知。下面說正經的。牛、羊、鹿、野豬、獐子肉搭配口感偏醇厚、濃烈、辛辣的紅葡萄酒,比如Cabernet Franc/ Syrah/ Malbec/ Merlot/ Pineau d"aunis。 豬肉、鴨肉、鴿子肉、鵪鶉肉搭配Gamay/ Pinot Noir/ Trousseau/ César(bourgogne irancy 村)等偏果香的紅葡萄酒。生蚝搭配Chablis產區的Chardonnay或者白中白香檳比如Champagne éric Rodez Blanc de Blancs。德國酸菜以及三文魚、鱒魚、黑線鱈(Haddock)等烹飪後偏腥的海魚建議搭配Riesling白葡萄酒。狼鱸、多寶魚、瑞士日內瓦湖魚、鱈魚(cabillaud )建議搭配Viognier/ Marsanne/ Roussane以及Chardonnay/ Aligoté (AOC bourgogne aligoté)白葡萄酒。Sauvignon 我一般會拿來搭配乳酪,很多法國人傳統情況會紅酒配乳酪,我恰恰相反,Sauvignon 白葡萄酒搭配Beaufort, Comté, Chèvre( AOC Selles-sur-Cher 更合適,valen?ay 產區羊乳酪是另一股味)。我日常更喜歡喝香檳,香檳可以當開胃酒喝也可以搭配菜或者甜食。Deutz Brut Classique拿來搭配Giradeau生蚝。白中白最喜歡éric Rodez釀的,很適合做開胃酒或者搭配海鮮。對我而言,Champagne Chartogne-Taillet 的Le Rosé適合做開胃酒也可以搭配肉類。他家的Beaux Sens也不錯。另外, Champagne Laherte 的Brut Nature r香檳,其糖分含量為0但是品著頗有些醇厚偏甜,可見葡萄成熟度之優秀。Laherte家的LES 7香檳一定要嘗嘗,他家的這款香檳匯聚了香檳區所有的法定品種,每次喝都有不同卻奇妙的體驗,酒體複雜程度之高讓我做筆記都難以下筆。
另外,Champagne Agrapart也要嘗嘗,很多香檳區的星級餐廳比如l"Assiette Champenoise都把他家的香檳加入到酒單里。在此不再贅述。
至於甜食,Rosé類型的香檳我一般會拿來搭配。Ratafia de vieux Champagne 這類加強型甜酒也可以駕馭。最喜歡Sébastien Mouzon-Leroux 釀的純Pinot Noir的Ratafia。末尾,再叫上一杯Vieux Marc de Champagne(40°的蒸餾酒)。上個Jacquesson 2000年份香檳鎮樓。要逼格有兩個選擇,1.買最貴的酒喝就行了比如羅曼尼康帝,年收入過億,固定資產超過100億可以考慮2.買上一本葡萄酒世界地圖或者同類書籍,一邊讀一邊學習,從餐酒開始到高級酒。
每天喝葡萄酒也很簡單,打開購物網站,買下你能接受的價格的葡萄酒就行了。
另外請無視所有的關於葡萄酒有益健康的垃圾軟文信息,喝酒精飲料永遠是傷害身體健康的,沒有例外,所以我不建議每天飲用葡萄酒。
歐洲人日常喝葡萄酒跟我們沒什麼區別呀!
首先你要了解歐洲文化是飲酒文化,而我們不是。我們要慶祝,可能是出去吃頓好的,而他們慶祝,是出去喝一杯,或者買一瓶好酒回家。
別以為他們喝得多就懂很多,他們大部分人也只是在超市或者商店裡隨意買比較便宜的葡萄酒,然後吃飯佐餐喝一杯,下班回家喝一杯,晚上看電視喝一杯,看書的時候喝一杯。別以為他們都會醒酒呀,然後品酒三部曲什麼的。他們只是覺得酒讓自己心情輕鬆愉快,讓午餐或晚餐更好吃,僅此而已。
別想著有多高的逼格,當你把葡萄酒當成你生活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的時候,你就能像他們一樣。二鍋頭怎麼喝有逼格,怎樣像中國人一樣喝二鍋頭?
對瓶吹
紅葡萄酒一般倒酒杯1/3,白葡萄酒一般2/3樓上的附圖酒杯弄錯了吧
哈哈哈哈哈哈
好吧 關於吃喝如何高大上我是說不好了,因為個人覺得吃的環境能讓自己舒服就好了,一切高大上不也是為了服務自己。所以我很low,半夜表姐我喊吃燒烤,那必須得去啊是不是,記不清是秋風蕭瑟還是寒風刺骨,反正就是冷。她喜歡喝酒,我呢是有人陪才會喝兩杯。然後買了紅酒,倆杯子。想想也是醉,帶烤架的燒烤攤,幾百塊兩瓶酒,還tm有紅酒杯,不顧他人的眼神,我倆碰著杯說說話在路邊喝到很晚很晚很晚。
誰也沒規定紅酒一定要怎麼喝什麼場合喝,任何食物都一樣,只要不違反規定或者社會的標準坎兒或者給他人帶來不便等等,還是覺得自己吃的舒服最好。
裝逼誰都會,享受生活也許你就不會。在酒界,流傳著這麼一段話:
白酒說:「喝我的人都豪爽! 」啤酒說:「喝我的人都大度! 」紅酒說:「喝我的人都優雅! 」洋酒說:「喝我的人都有錢! 」酒精說:「沒有我,你們都是水貨!」?? 看到這段話,首先笑了,然後還是笑了,最後沉思了:「為什麼說喝紅酒的人優雅呢?」紅酒代理人士認為,不可否認,在如今的社交圈裡,不管是中國還是海外,稍微有點層次的飯局都會選用紅酒,因為搖曳著紅酒的人似乎能給人一種優雅之感。為什麼在大眾看來,喝紅酒是個優雅的事兒呢? 1、紅酒本身就有「優雅」一說在各大酒評家的品酒詞中不難看出,很多紅酒都能用「優雅」(Elegance)一詞來形容。何謂優雅的紅酒呢?一位紅酒代理商引用一名葡萄酒大師曾表示真正優雅的紅酒必定平衡:酸度、甜度、單寧、酒體、酒精、果味和香氣等各個要素相互補充,相互襯托,極為平衡。此外,這位紅酒代理人士還引用「優雅「一詞,指一種如絲滑般的或如天鵝絨般的順滑質感,這就好比撫摸一款上好絲綢製品,那種輕盈,那種順暢,是難以用言語表達的。 2、紅酒「輕喝重品」的文化特質喝白酒的人之所以豪爽,是因為白酒提倡的是「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的豪放派喝酒文化。啤酒也是如此,大口喝酒,大口吃肉。而紅酒則不然,紅酒有一系列的品酒過程,從觀色、聞香、品嘗以及最後的吐酒,紅酒不僅僅是「喝」那麼簡單,「品」在喝紅酒時佔有更高的地位,因此才有「喝酒雖易,品酒不易,且行且珍惜」這麼一說。紅酒代理人士認為,不管是品酒,品茶,還是品人生,這「品」字就孕育了那「優雅」。 3、喝紅酒的人更為優雅大體而言,喝紅酒的人的一舉一動中都透露出了優雅的氣質。一位經驗豐富的紅酒代理商認為,經常喝點紅酒的人懂得如何欣賞紅酒,思維開闊,有見識,至少會一門外語,有很強的審美能力,懂得中西方禮儀與文化,有很好的修養和內涵,懂得恰當得體地為人處世,談吐優雅,品位不俗,氣質高雅端莊。如果說優雅的打扮可以學,但優雅的氣質是學不來的,那是一種源自於內心的態度:優雅地生活。愛酒懂酒的人想必都知道,想要妥善保存開了沒喝完的紅酒白酒葡萄酒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鑒於這種情況,一般我們每次也只能喝一種口味的酒而避免浪費。當然了,遇上千杯不醉的你,可以各種酒任開。
日常喝葡萄酒,首先你得先對酒精不過敏;第二,找到合適你的酒,喝起來不覺得難受;
自己的經歷就是會去一些義大利餐廳,法式餐廳,有的時候會有固定菜單,然後一次可以嘗6種左右的酒,從餐前到干紅然後氣泡各類的都有,覺得哪一款好,就挑一瓶買回去。
好了,說到最主要的了,想喝點葡萄酒那你得做點能配葡萄酒的菜,日常喝葡萄酒你就得弄點油醋汁辦點蔬菜 煙熏三文魚和牛肉片 然後主食的話做點意麵啊 這才有喝紅酒的想法么, 你弄點烤串和大米飯大亂燉啥的 那天生就是配啤酒的菜咋可能喝點葡萄酒呢
再說睡前喝葡萄酒,首先你得找一個喜歡的紅酒杯 主要你得放在床頭 然後省的現在我的我們懶死在床上就不會想起來再去倒一杯紅酒了;
最後就是,你得有一幫也喜歡喝紅酒的朋友,大家互相推薦一下啊,互相送一送啊,品完以後交流一下心得啊。反正我認識好多倒騰酒的老外,看他們朋友圈就跟看微商一樣,物美價廉的忍不住你就剁手也一下子了;好了,是不是特別實用~ hiahiahia
葡萄酒對於歐洲人來說並不是一件很有逼格的事情,葡萄酒在歐洲像我們街頭巷尾喝啤酒一樣,拿水杯,塑料杯,甚至對瓶吹。只是佐餐的飲料而已;
特別是義大利,西班牙,法國這樣的產酒大國,很多家自己家後院都是葡萄園,自己種自己釀,或者賣給酒庄。如果你生活在中國南部的農村,那麼自己村子裡的楊梅酒,米酒,就如同他們的葡萄酒,僅此而已,只是現代農業更加發達而已。
葡萄酒的奢侈品屬性如同衣服,鞋子一樣,僅較實用性,葡萄酒只是葡萄做的酒精飲料。歐洲人厲害和發達之處就在於,可以將這些日常事物,細化,專業化,市場化,藝術化,同樣也奢侈品化。
對於普通中國消費者來說,紅酒的價格在於商家的良心,但對於歐洲悠久歷史的酒庄而言,是否使用橡木桶,是否進行更加科學的棚架和培型,採收時候是否機器採收,是否進行更加仔細的分揀,等等等等,都是關乎成本,以及最後的價格。跑題了,期望國內葡萄酒市場更加專業,價格更加透明,老百姓可以喝到貨真價實的各國美酒。
總而言之,歐洲人和葡萄酒沒有逼格,中國人喝白酒也未必沒有逼格,在價格高昂的餐廳,飲用一瓶50年的老茅台,是否真的不如歐洲路邊攤厚厚玻璃杯里的廉價葡萄酒?歐洲人喝葡萄酒才沒那麼多所謂逼格呢,日常主要是兩三歐的酒,哪像張裕長城之類,動不動上百人民幣
葡萄酒是有生命的酒 對於我而言它雖然高尚但是它只是飲品之一 把它融入你的時候 有什麼歡迎來探討 lry9489
推薦閱讀:
TAG:葡萄酒 | 生活、藝術、文化與活動 | 葡萄酒品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