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戰坦克、步兵戰車等裝備主裝甲局部受創,但仍有利用價值,該如何修理?還是一旦受創就直接遺棄?
「斯大林同志。必須幫助坦克修理總局……不是前線所有的人都懂得,打壞的坦克不是戰爭中的廢物、不是垃圾……坦克根本不可能被全部摧毀……它有幾千個零件……在最壞的情況下,用三輛坦克也能修復出兩輛來。」-----維亞切斯拉夫·亞歷山德羅維奇·馬雷舍夫 在給斯大林的電話中
你在看詳細史料中的坦克損耗的時候,經常看見被擊傷多少輛,全損多少多少…
那些被擊傷了的基本都是後來被修好了的。有時候美國人說自己打掉了10輛四號,對面德國人說我們只損失了5輛四號。剩下的都修好了……
「什麼你問我原來2號車的駕駛員漢斯同志在哪裡?他人可能是修不好了……但我們有一位嶄新的弗里茨!」好了下面我們來講怎麼修理:
假如你的饅頭首下挨了一炮絕壁把傳動器打壞了,這時候要把饅頭的咪咪拆下來,見下圖:然後哪個傳動部件壞了就更換哪個,再裝回去就完事了……然後我們再找一塊鋼材,切下一塊大小適中的,把前裝甲上那個洞洞焊上。鋼材一般是就近從徹底報廢的饅頭或者是繳獲的漢斯製造上解放出來的…
當然不會直接拋棄,就算是土豪的美軍也不會輕易把一輛受損的坦克直接拋棄,要知道1993年M1坦克就已經停產,現在服役的M1坦克都是一步步升級修改來的。答案肯定是繼續維修利用。
圖中的M1戰損嚴重,但是更換裝甲和損壞的設備,依舊可以使用。超級工廠M1坦克翻新。
翻新後的M1,不僅做維修,還改進了裝備,增加了裝甲。這正是因為M1使用了模塊化設計,對改裝維修升級都有好處。
早期坦克有那麼一丟丟的模塊化感覺,因為他們採用的是鉚釘結構。
FT17的模型,古老的鉚釘結構雖然防護力很弱,但更換起來倒是方便。但是早期的坦克車體強度不足,後來慢慢被鑄造和焊接裝甲替代。比如T34和M4坦克。這些坦克的炮塔使用鑄造技術製造,優點是可以做成任何形狀的防彈外形,比如大59的半球形炮塔,防彈性能很出色。
鑄造炮塔的劣勢是損傷後難以修補,這就顯示出了焊接炮塔的重要性,損壞的裝甲板可以直接拆下來焊接上新的裝甲板,二代坦克里流行的鑄造炮塔在三代坦克里幾乎絕跡。
豹2坦克拆解,圖中清晰可見其使用的焊接裝甲。三代坦克不僅大範圍使用焊接裝甲,而且還應用了模塊化設計,損傷部分裝甲可以通過螺栓等結構快速更換,比焊接炮塔更容易維修。
豹2A4坦克。當然這些是理想情況,在戰時裝甲受損傷後如果不是很嚴重,就直接繼續使用,因為很難在同一位置再次受傷。直接遺棄的坦克是損傷到沒有維修的價值,或者戰事緊急,直接開炮擊毀以防止秘密泄露。
步兵戰車裡面可以放個工程師,然後就可以變成維修車修別的車輛了。
一旦受創就直接遺棄?
怎麼可能直接遺棄掉?修復坦克所花費的時間與成本要遠遠低於重新製造一輛坦克!
斯大林繼續對著話筒說:「馬雷舍夫同志,安排高爾基市的工廠生產什麼樣的坦克,又安排科洛緬斯科耶的工廠和莫斯科的工廠生產什麼樣的坦克,你可別弄錯了。現在前線需要『T34』型和『KB』型坦克……」
斯大林停下來,現在己經不是在沙胡林的疲倦的想像中,而是通過電話筒聽到了馬雷舍夫低啞的聲音:
「斯大林同志,必須幫助坦克修理總局……不是前線所有的人都懂得,打壞的坦克不是戰爭中的廢物、不是垃圾……坦克根本不可能被全部摧毀……它有幾千個零件……在最壞的情況下,用三輛坦克也能修復出兩輛來。」
「我們能幫點什麼忙呢?」斯大林問。
「請命令梅赫利斯同志發動前線的政工人員。這可以幫助我們彌補新坦克生產上的空檔,因為現在工廠正向東部拆遷,需要在新的地區重建……」
「好。再見,馬雷舍夫同志。」斯大林把話筒放在電話機上,拿起一支藍鉛筆,俯身在桌子上的枱曆上作了記錄。
——《莫斯科·1941》
武器不夠,維修湊。
「打壞的坦克不是戰爭中的廢物、不是垃圾…坦克根本不可能被全部摧毀」。
不過「一旦受創就直接遺棄」的情況在個別情況還是存在的,特別是「不是前線所有的人都懂得」——以及「他們懂得」,卻無奈的發現沒有拖曳車輛、維修設備、後勤補給的情況下。如果如此,裝甲車輛輕微的損傷都會導致戰車被原地拋棄,從而使軍隊永久的損失掉寶貴的裝甲戰鬥車。
關於坦克戰? - 知乎
聯動答案,講了講蘇聯對於坦克不同程度損毀情況下,坦克乘員的應對措施。
再者說,被擊中、乃至於被擊穿。都距離坦克的「徹底損失」差得很遠。
在蘇軍坦克行駛到距離敵方6、700m左右的距離時,德軍開火了。蘇方所有的坦克都被擊中,其中兩輛完全燃燒損毀。
每一輛被毀的IS-1身上都至少挨了7發炮彈。
視頻中,這輛T-34的左側炮塔裝甲被打崩掉四分之一,照樣衝鋒陷陣,健步如飛......
當然,說道「主裝甲局部受創」的修理,這裡倒是有一個極端案例:
由於德國人大量使用小口徑、長倍徑、穿甲能力較高但破壞能力較低的火炮。乃至於各種錐膛炮...
烏曼戰鬥還發生了一件堪稱奇葩的小概率事件——某輛IS-1的首下恰巧被德制Pz.B-41型28mm反坦克錐膛炮擊穿,該車車組修理的時候用履帶蓋住了那個穿孔。
包括M1、T-80、99、96、勒克萊爾在內的大部分三代主戰坦克,其主裝甲都是有模塊快拆設計的,為的就是快速戰地修理。至於不是複合裝甲的側後裝甲,塞個鋼條進去焊好就完了。
給你個參考。均質裝甲時代,被HEAT開了個窟窿,但是有幸沒誘爆的,戰地修理可能就是眼裡堵根鋼條以後焊上……
說起坦克損失後的維修,以色列人經驗豐富,至少均質裝甲時代如此,誰叫坦克交戰後都是他們控制局面呢。。。
於是以色列有一份統計,英國坦克回收率在50到55%,蘇聯差一些 42到44%,美國的那一票巴頓慘不忍睹只有22到27%,不到英國人的一半。。。。這麼說起了雖然pla評價英國坦克是黑心貨,整一個大肉包(除了皮厚沒啥卵用),但這個角度看還是挺實在的。。
有條件的情況下當然是。。。拖回去修啊。。。要不然你以為各國裝備了那麼多型號的裝甲搶救車是用來幹啥的嘛,除了把莫名其妙翻車/掉坑/陷進泥潭的坦克和裝甲車拖出來以外,就是用來拖拽戰傷的車輛了。再說如果是主裝甲局部受創而沒有傷到傳動系統,動力系統什麼的,自己開回去都行啊。
只是主裝甲局部受創當然夠不上戰損的標準,拖回去根據情況送到到前線維修站/後方大修廠進行對應的修理就完了。
當然,有幾個例外情況:
1、戰場條件不允許對受損車輛進行搶救。比如說正在撤退的情況下,無法進行回收。那當然為了避免被敵人拖回去修好回頭研究或者直接開上來打自己,得想辦法把損壞的車給炸掉了。(當然這條對中東那幫人不太適用,他們的坦克手都是直接跳車逃跑的。要不然ISIS也不會弄到上至M1A1下到T72最近還多了豹2A4的各種坦克了。)
2、算算經濟賬,發現把車拖回去修不划算。於是就地破壞完事。比如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結束後的美軍,就把在役的不少裝甲車輛直接現地處理,賣給科威特/沙特/薩達姆政權GG後的伊拉克軍隊了。連完好的現役裝備都得賣(還不一定賣得出去),那些被擊毀的自然就顧不上了。
3、事先聲明,這部分來自道聽途說,暫時無法證實其真實性。所以我也就這麼一說,別當真。。。
被摧毀(當然,不管什麼形式的摧毀)附加貧鈾裝甲的M1A1HA坦克。M1系列的貧鈾附加裝甲一旦被擊穿,貧鈾造成的放射性污染將使整輛坦克徹底失去維修價值。處理放射性污染都夠費勁了,還修車。。。算了吧。海灣戰爭中被友軍誤擊的M1A1HA似乎(再次重申,是似乎,不保證真實性)就直接丟沙漠裡面沒管了。。。坦克裝甲主要有兩部分:主裝甲,附加裝甲。附加裝甲如下圖:這個看起來就很好理解,那塊被打壞了,換那塊。其實模塊化設計的現代坦克主裝甲也是如此。99坦克炮塔邊的模塊化主裝甲:豹2的模塊化主裝甲:梅卡瓦炮脖位置裝甲:梅卡瓦炮塔上方的多層模塊化主裝甲:M1看起來是這樣的:外表很光滑,似乎是整體一塊,其實下面是這樣的:另一張M1被穿甲彈擊穿的圖,也能夠同樣看到表面層和裡層的區別:能夠替換的模塊,當然可以採用替換模塊的方式。但是無法替換的模塊,則可採用同材料填充的方法。只是這種方法,要達到同樣的防護水平,則成本不見得比更換便宜。而要足夠便宜,則無法達到原來的防禦水平。至於沒有修理條件的戰時,則如同其他答主所說,木條也是鑲,鋼條也是鑲。這個時候,運氣更重要。
大概十幾年前,《兵器》雜誌曾經專門回答過這個問題,我憑回憶複述一下。
在作戰時,坦克一旦受損,只要條件允許,就要儘快回去修理。
如果坦克在作戰時受傷,失去了行走能力,車組人員要馬上撤離,因為失去行走能力的坦克是個固定靶,不趕緊撤很危險。
在作戰結束後,戰場寧靜下來之後,我方會盡量回收並修復受損的坦克。其中受傷不重的臨時處理一下或者更換零部件。受傷非常嚴重的要麼拋棄,要麼拖到後方大修廠。看情況而定,毀壞太嚴重的,如果還能回收往往就是直接把車上還能用的部件拆下來當別的坦克備件用,當然如果殉爆,可回收的零件可能都不多。
損壞不嚴重的,比如前面只是開了個小孔或者被HEAT鑽了一個小洞什麼的,或者說被穿甲彈打了個未穿透坑什麼的,其實也沒有什麼可靠的修復手段,找一些材料堵住(比如鉚釘)或者直接拿點東西蓋住也不是不能開....一般戰地維修也不會主要關注這部分車輛,未必會去真修。
防盾和主裝甲部分坦克也能換,不過在勻質鋼時代基本也是換大件了。
還有坦克戰地生存力其實不差,飛負重輪短接履帶照開的也不少。當然是修理啊!美軍的M1坦克,生產到1993年好像就徹底停產了,生產線都關了,因為這種坦克的裝甲和機構理論上不可能被徹底摧毀,頂多被打壞、打穿、報廢,但是總體框架不會壞。
除非你把它沉到海底,都可以回收修復,所以M1現在只有回收修復工廠,所有戰場上被打壞的M1坦克被運回去進行修復之後又是一台新坦克。也就是說這種坦克的總量是維持不變的,不生產新的,只維修壞的。在遊戲戰爭之人里只要不是彈藥殉爆,發動機起火爆炸,車體遭到永久性毀傷,都能修好
極端情況:我一輛虎一換了5波車組還沒下火線(最後死於su-100 t-10)現實中:朗森打火機只要有吊車就能換髮動機,除了彈藥殉爆別的就算修不好至少也能拆點能用的下來(不然坦克搶修車幹嘛用的)模塊裝甲肯定是拆下來換了,裡面又是間隙又是陶瓷又是樹脂的,也不好修。光個小洞,沒大毛病的,弄點東西堵上就行了,實在沒空就不管他也一樣,畢竟實戰中兩次都命中一個地方的概率太低了。裡面燒壞了的,有空就修修,沒空就扔了路邊上吧,拖回去比扔了還不值。打完仗再慢慢處理,而且裝甲鋼因為成分問題,很難熔煉再做成其他的用品。窮的時候,把有用的東西拆出來再扔。三輛坦克拆吧拆吧又能拼出兩輛來。
為什麼大家回答的都是戰車啊∑(?Д?)啊?問的不是裝甲板的回收再利用嗎?
簡單啊,按e下車,掏出扳手按左鍵。
局部受損?做個鈑金,200塊…
外掛模塊化裝甲受損可以由使用分隊就地直接拆換,內部焊接裝甲局部受損可臨時召喚修理分隊使用填充物焊接填充,非戰鬥狀態炮塔部分可由工廠進行切割更換
打穿了看看是傷成咋樣,被穿了看看是穿了那裡,小的堵點填料堵一堵,大的就換一個,換不了的就開回去修,開不了的就就地小修小補湊合開回去,小修小補都搞不定的就叫後勤來拖,一被打穿了就不要了?有錢也不能這麼敗家,戰時坦克戰損與生產基本上都比較難維持平衡,一場戰役下來可能一個集團軍被打掉個幾十輛數百輛坦克,而後方能補給你的也就那麼點,打著打著入不敷出不夠用你就不用想再搞什麼大動作了,現在主流配備模塊化複合裝甲,那玩意爛了就換一個,反正設計之初也是為了能戰時快速更換受損模塊的,實在不行就按上述情況處理。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南非的軍事工業?
※殲11D和殲16有什麼區別?
※當一位軍校學生是種什麼體驗?
※如何評價國產055大驅下水的意義?
※如何評價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