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回老家,看到了兒時常吃的食品,可是總覺得味道不對。為什麼同樣的食物長大了再吃就吃不出小時候的味道?


謝邀!

看到這個問題,正好在看一篇文章,或許能回答此問題,摘錄如下,與君共享:

那時候你吃糖粥,可能是依偎在慈母的身邊,媽媽用繡花掙來的錢替你們買一碗粥,看著你站在粥攤旁吃得又香又甜,她的臉上露出了笑容;看著你又餓又饞,她的眼眶中含著熱淚。你吃的不僅是糖粥,還有慈母的愛憐,溫馨的童年。

那時候你吃豆腐花,也許是到外婆家作客的,把你當作寶貝的外婆給了一筆錢,讓表姐表弟陪你去逛玄妙觀,那一天你們簡直是玩瘋了。吃遍了玄妙觀里的小攤頭之後,還看了出猢猻把戲。童年的歡樂,兒時的友誼,至今還留在那一小碗豆腐花里。

那一次你吃小餛飩,也許是正當初戀,如火的戀情使你們二位不畏冬夜的朔風,手挽著手,肩並著肩,在蘇州那空寂無人的小巷裡,無休止地彎來拐去。到夜半前後,忽見遠處有一簇火光,接著又傳來了賣小餛飩的竹梆子聲,這才使你們想到了餓,感到了冷。你們飛奔到餛飩攤前,一下買了三碗,一人一碗,還有一碗推來讓去,最後是平均分配。那小餛飩的味道也確實鮮美,更主要的卻是愛情的添加劑。如今你耄耋老矣,他鄉漂泊數十年,歸來重遊舊地,信在一家高級賓館裡,茶飯不思,只想吃碗小餛飩。廚師分外殷勤,做了一客蝦肉、薺菜配以高湯的小餛飩。老實說,此種餛飩要比餛飩擔上的高几倍。擔子上的小餛飩只抹了點肉餡,主要是一團餛飩皮,外加肉骨頭湯和大蒜葉,可你還是覺得賓館裡的小餛飩沒有擔子上的小餛飩有滋味。老年人的味覺雖然有點遲鈍,但也不會如此地不分涇渭。究其原因不在小餛飩,而在環境、處境、心情。世界上最高明的廚師,也無法調製出那初戀的滋味。冬夜、深巷、寒風、戀火已經與那小餛飩共釀成一壇美酒,這美酒在你的心中、在心靈深處埋藏了數十年,酒是愈陳愈濃愈醇厚,也許還混和著不可名狀的百般滋味。心靈深處的美酒和苦酒,人世間是無法買到的,非你能讓時光倒流,像放錄象似地再來一遍。


小時候窮,零花錢少,吃個烤香腸都要一根一根的比哪根長一點,有一次吃炸茄子老闆娘刷辣椒醬把別人落下的牛肉片刷進去了,美得很,就因為炸牛肉太貴捨不得吃。

長大以後經濟獨立,基本上沒有買不買得起,只有想不想吃,所以,境隨心轉。


也有可能是他們改變了製作方法,多少年過去了,口味配料成本難道不需要調節?

有些改的更好吃了,值得表揚


明明是配方變了,就拿藍罐曲奇來說,小時候的藍罐真的是超好吃的,香味濃郁,尤其愛吃巧克力味道的,現在的藍罐?你請我都不吃,無論口感香味都完完全全的變了,沒變的也許是價錢,可是二十年前的一百塊和現在的一百塊能比么?說一個近一點的例子,碧泉檸檬茶,從小喝到大的,前幾天口渴買了一罐,喝了一口,很痛心,兒時的味道又少了一樣了,但是我也敬佩他堅持到現在才偷工減料,畢竟我今年年初喝的時候還是老味道……


結論放在前面,因為你的味蕾小夥伴們死掉了。

味蕾就是味覺感受器。在舌頭表面,密集著許多小的突起。這些小突起形同乳頭,醫學上稱為「舌乳頭」。在每個舌乳頭上面,有長著像花蕾一樣的東西,在兒童時期,味蕾分布較為廣泛,而老年人的味蕾則因萎縮而減少。人吃東西能品嘗出酸、甜、苦、咸等味道,是因為舌頭上有味蕾。正常成年人約有一萬多個味蕾,絕大多數分布在舌頭背面,尤其是舌尖部分和舌側面,舌頭腹面,以及口腔的齶、咽等部位也有少量的味蕾。人吃東西時,通過咀嚼及舌、唾液的攪拌,味蕾受到不同味物質的刺激,將信息由味神經傳送到大腦味覺中樞,便產生味覺,品嘗出飯菜的滋味。

以上是網上搜到的,正好最近比較關注為什麼我吃東西和爸媽的體會不一樣。他們炒菜總是放好多的鹽還覺得沒味,我吃的時候差點被咸死。提出了幾次意見,被家人覺得我自己是不正常的,難伺候 - 自己不做飯還老吐槽家人的手藝,我真的不對。

我想你吃不到「小時候的味道」,是因為很多味蕾萎縮掉了吧。而小孩吃什麼都香,我小時候連醬油拌飯都能吃兩碗,現在吃啥都覺得不好吃。

由於味蕾的萎縮,人的味覺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慢慢退化,活到60歲,舌頭上的味蕾基本只剩下一半左右。做吃貨,還是趁年輕吧。

這是一個杯傷的故事。


吃的多了口味刁了,年少時一張露大腿的圖也能擼好幾晚,而現在要找高清步兵


有幾個原因

1.小時候吃過的東西不多,容易被滿足

2.這個東西原來很好吃,但是現在製作水準下降導致味道不好


沒錯。小時候放寒暑假,經常去大姨家跟表哥玩電子遊戲、看動畫片,每次都住很多天。平時因為大姨姨夫都上班,我們就在家自己做速食麵。那種黃色包裝、只有一包調料粉的三鮮伊面。煮麵是用那種一次只能煮一袋面的小電鍋。那樣的日子重複了很多個春夏秋冬,我們也已各奔東西很多個春夏秋冬。

後來我在北京工作,偶然發現超市有賣那種牌子的速食麵,很寒酸的包裝,趕緊買了幾袋,吃過後就是沒那個味道。

一個人吃東西,就不如跟別人一起有感覺。


因為你不斷的美化了小時候的美食。


我感覺麥麗素還是小時候那個味道


不專業自己瞎琢磨的,歡迎探討。

會不會是因為大棚蔬菜和養殖肉類的普及呢,生活經驗告訴我一個普遍現象,大部分生長周期較長的動植物,其獨有的風味往往更加濃郁營養也更豐富。

非要說兒時的記憶的話,超市裡真的買不到小時候吃起來很清甜的黃瓜了(這麼普通的東西應該不需要記憶美化),很多蔬菜好像也在失去獨有的味道。


現在吃零食的心態和之前小時候吃零食完全不同,所以你也不可能再吃出小時候的味道了。


你的體重能回到那時候,味道就一樣了。


咪咪小零食吃了十幾二十年,味道還是一樣!還是五毛。


推薦閱讀:

有香皂味道的香水嗎?
百齡壇是什麼味?我怎麼品不到人家說的那些好喝的味道,只是沖、辛辣。是第一次喝的緣故么?
有哪些零食的味道是齁甜齁甜的,你根本就吃不習慣?
如何快速去除衣服上的火鍋味?
怎麼提升味覺靈敏度?

TAG:美食 | 童年 | 吃貨 | 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