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關於上海的冷知識?
本問題已被收錄至 撰寫你的知乎「城市手冊」 活動,更多活動詳情請點擊查看。
百年前,從上海去松江最方便的交通是水路,由陸家浜、肇嘉浜、蒲匯塘一路向西。今天從上海去松江最方便的交通是九號線,而九號線沿著陸家浜路-徐家匯路-肇嘉浜路-宜山路(一部分)修建的部分正與當年的水路(河道已被填埋築路)完全重合。
大柏樹沒有柏樹,日佔時期這個路口被日本人以軍官林大八的名字命名為「大八辻」,當地人讀成「大八十」,後來訛傳成「大八寺」,解放後也一直沿用。八十年代有人考證出大八寺真正的來源後認為有辱國格,才按上海話諧音改成「大柏樹」。張江男的張江最初真的是個人名,明朝隆慶年間,這個姓張名江的商人在現在的廣蘭路附近給自己的店鋪建了柵欄,於是人們稱這裡為張江柵,後來簡稱「張江」。在張江高科建立之前,張江一直是個盛產醬油的小鎮。另一位答主提到三門路本是三民路。此外現在還有一條民星路和三門路在同一條直線上。民星路原本的名稱是五權路,也是大上海計劃時期規劃的主幹道。南北向的主幹道有世界路和大同路,合起來組成「三民五權,世界大同」,正是民國時的政治口號。解放後五權路也改成了又紅又專的「五星路」,但是後來發現太容易和另一條「吳興路」搞混,所以又改成了民星路。大同路直接按照楊浦區用東三省地名的規則改成了雙陽路(謝 @張硯辰 指出,這一點可能有誤,只是建國後雙陽路向北延伸時位置和原規劃的大同路有交疊),只有世界路還保留著原名。11.14更新:
說起民國時開發現楊浦區的大上海計劃,網路上有種流行的說法是大上海計劃道路命名時計劃用「國、民、政、府」四個字,所以才有了國定路、民約路、政通路等,而因為這些路還沒來得及全部造好就爆發抗戰了,所以沒有「府」字路。實際上大上海計劃規定的字頭是「中華民國上海市政府」九個字,而且抗戰前這些道路已經基本成形了,但是由於後來一部分道路被圈入體大、二軍大,另一些道路被改名,如府前右路→恆仁路、府西內路→清源環路。所以現在只有「民、國、政」三個字頭的路名比較多,「中」字頭只剩中原路,「市」字頭只剩市光路,而「華、上、海、府」的路名全部消失了。另外,復旦南區一帶「國、政」字頭的路名特別多,但是它們不全是大上海計劃方案里原有的道路,而是日佔時期日本人修的路(當時這一帶有日本兵營)。收回後才改成國*路、政*路。上海曾經有龐大的浦東同鄉會,杜月笙為會長。會員認為上海是外地,應有同鄉會所,因此在上海中心區建有8層大樓會館,距離浦東3公里,可能是中國距離本鄉最近的會館。一直到21世紀初,我有個川沙的同學還聲稱自己上學為「來上海」。
我1998年入學的時候,連五角場人都偶爾說自己「去上海」,畢竟這裡長期歸寶山縣。復旦大學也曾經歸寶山縣管轄,傳說陳望道(共產黨宣言的翻譯者)臨死前握著市領導的手,要求重新劃歸市區(糧油待遇高),這才歸入楊浦區。
同濟大學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極少數戰利品之一。因為它是德國產業,因此在世界大戰開戰後,法國殖民地士兵佔領學校。1917年中國參加世界大戰,法國把學校交給中國,但土地和房產不給,轉而開辦中法工業學院。最後變成上海理工大學。
對了,「同濟」實際上是德意志大學,校名是「德意志」(Deutsch)的上海話發音。
- 復旦中學和大學隔著整個市區,在交通大學身邊,出門就是交通大學地鐵站。
- 交通大學附中和交大分別在東北角和西南角,附中緊挨著同濟-逸仙高架路(同濟路即日軍炸毀的同濟大學第一本部校區)。
- 同濟中學離復旦大學最近,只有1公里多。
——毅種循環
曾經帶西安交大的幾個學生參觀上海交大,看完了都表示:「這麼小氣的地方果然不適合開大學」
一度中國的經濟層次可以這麼表述:上海、上海外圍、農村。不信看數據:
現在上海依然是中國第一工業城:
上海的 GDP 是靠什麼支撐的?上海地鐵一號線有一部分是70年代修的。首先,過去30年、60年、100年乃至150年,上海都是中國第一工業城市。2013年上海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769.64億元。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的固定會址一直是上海。
1964年,在衡山公園附近,進行了地鐵隧道和地鐵站試驗。該地鐵試驗工程代號為「60工程」,當時完全屬於保密工程。該車站大小僅80米*20米*20米,規模是按照3米深、寬卡列車編組的停靠來建造的,施工工藝為深井法施工。連接到衡山路時,再挖了兩根600米長的隧道,整個項目叫上海地下鐵道擴大試驗工程。由於該座車站和地下隧道規模較小,而且又太深,最終沒有融入到1號線的建設中,但對於之後地鐵建設奠定了基礎。截至2014年,衡山公園地下仍保留著該設施。
70年代末,在漕溪公園的地底下,嘗試了第二條試驗隧道的掘進,投資4000多萬人民幣,上下行總長1290米。這段線路採用結構法修築地下連續水泥牆的方形隧道,與此後採用盾構機掘進的圓形隧道有明顯不同。這段線路作為上海軌道交通1號線的正式路線使用。
就是這段直線:
許多地名消失了,但上海繼續作為路名。比如上面那張圖的宛平路,在宛平縣消失後繼續存在。熱河路和西康路也一樣。法華鎮路是少數上海殘存的本土地名,這條路曾經在法租界和華界的邊界上,但法華鎮的命名是因為千年古廟法華寺,冥冥之中有定數啊。
「東方紅」歌舞劇是上海搞出來的,後來升級版拿到北京,成了中國紅色文化的代表。
上海「大歌舞」是怎麼成為《東方紅》的有人回憶說,《東方紅》的前生是 《革命歷史歌曲表演唱》,這不完全對。它創作的主要靈感來自於1964年由上海文藝界創排的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在毛澤東的旗幟下高歌猛進》。
1964年5月,我還是上海舞蹈學校的一名教員。那一年,全國正在舉辦獨舞和雙人舞比賽。所有劇團的主要演員都在準備比賽,有民間舞蹈,也有芭蕾舞。能參加比賽的人畢竟是少數,由此導致不參加比賽的大批演員幾乎沒事做。這時候,上海歌劇院國家一級舞蹈編導李仲林想了一個主意。他曾經與前蘇聯專家學過編導,也曾經去朝鮮看過大型歌舞表演,受此啟發,他建議,不如上海也把所有演員組織到一起,排一個類似的大型歌舞節目。經組織同意,節目開始編排。當時需要的人數比較多,除了專業演員,還動員了大學生與工人一起參與。演出地點選擇在文化廣場,文化廣場的主要負責人是李仲林的老戰友,他說:「你們要排戲,我給你們提供場地。」從當時的條件看,文化廣場已經非常先進,但還是需要兩邊再增加檯子,站合唱隊隊員。
期間有過一點小波折。有領導並不看好這個節目,把編導李仲林叫過去說:「你弄那麼多人來表演節目,萬一出了問題,將來你是要承擔責任的。」好在時任上海市文化局副局長的許平非常支持演出。最終能動員那麼多人,與許平的支持分不開。1964年5月23日,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在毛澤東的旗幟下高歌猛進》,在第五屆「上海之春」音樂會開幕式上首演。這是一部八場十六景的音樂舞蹈史詩,又稱「大歌舞」,由3000多名專業和業餘演員共同參與。首演反響極其熱烈,後連演數場,場場爆滿。幾個月後,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出訪期間曾經談到,1964年是建國15周年,許多外國友人會來訪華,是不是能創作一台反映我黨革命歷史的文藝作品。恰巧,周總理途經上海,到文化廣場觀看了「大歌舞」演出。結束後,周總理說:「陳老總現在在昆明接待外賓,他過幾天就來上海,我請他再來看這個節目。你們的舞台,先不要撤。」7月,陳毅也到上海觀看了「大歌舞」,第二天就邀請主創人員吃飯。到場的除了上海市文化局局長孟波以外,另外幾個人分別是賀綠汀、合唱指揮司徒漢、樂隊指揮黃貽均、舞蹈編導李仲林。他們到了以後,陳毅還半開玩笑地說:「你們怎麼才來了這麼點人,我準備請二十來個呢。」接著他就解釋,周總理想把「大歌舞」表演作為15周年國慶的獻禮,讓上海與北京合作。希望上海這邊的創作團隊做好準備,隨時待命,前往北京。不久,一個由許平帶隊的上海創作班組奔赴北京。大概有十幾個人。舞蹈編導有4人,我、李仲林、李群、孔小石。上海排練「大歌舞」時,我也參加了編舞創作,編的正是「開國大典」那場,舞美有李也甘、王興魯等。其實上海去的是創作組,演員只帶了一位,就是《大歌舞》 中的演唱者才旦卓瑪。她後來在《東方紅》里也唱歌,由此一炮而紅。
到了北京後,我們住在西苑飯店。整個飯店都是參加節目編排的演員和領導。上海的團隊受到很好的照顧。在首都,周總理的親自主持下,成立了以周揚為組長的 《大歌舞》領導小組,調集各路精兵強將。除了北京的演員全部參加,還有來自廣州軍區、南京軍區、蘭州軍區等部隊文工團的演員。編導的隊伍也擴大了,有20多個。會議討論後認為,《在毛澤東的旗幟下高歌猛進》名字太長不容易記,於是改為《東方紅》。
上海土地稀缺,但依然歡迎天馬射電望遠鏡落戶,除了支付一部分建造費用外,周圍很大範圍內基本放棄蓋樓(保證望遠鏡指向地平線附近的時候,仰角在4度左右依然有效),這對一線城市來說可謂出了血本,有空大家可以去參觀一下。下面是我參觀時拍的照片:
為什麼上海男人普遍給人的感覺是「小氣」、「小男人」、「怕老婆」? - 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新中國成立後建成哪些特別有格調的建築? - 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辣醬油不是醬油,而是一種蘸醬汁;西餐中最知名的是李派林(Lea Perrins)喼汁,亨氏Heinz旗下
- 泰康黃牌辣醬油產地已經不是上海,而是太倉
- 排骨年糕中的年糕不應該炸,因為冷後又硬又難吃,鮮得來水煮的做法是有道理的
- 鮮得來的年糕產地也是太倉
- 上海有個電話962288,13國語言實時翻譯,英、日、韓、德、俄、法、西、意、葡、阿拉伯、馬來、印尼等。其中,英語為24小時服務,日、韓、法為8—22時,其餘為9—20時。
- 上海很多小區可自助免費領取安全套
- 「阿三」源於上海人聽到印度/錫克人操練時長官發號施令時說的「I Say」
- 「癟三」源於英語「Beg Say」或「Beg Sir」
- 「阿拉」並非上海話,而是寧波話
- 每三個上海人有一個是寧波人,一個是蘇北人,還有一個是其他(本地人,蘇州人……)
- 上海新聞界兩大派系:新民系,解放系
- 格致出版社隸屬於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成立於2007年6月,前身為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高等教育圖書分公司。
- 「滬C」車牌是全國(除港澳台,但兩地牌可以)唯一不能駛入上海市區的車牌
- 上海公交車的通宵班車,叫「夜宵線」
- 2013年10月,隨著上海地鐵11號線延伸到崑山,上海地鐵成為中國第一個提供跨省運營服務的軌道交通系統。
- 11號線龍華站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裝修結合了佛教文化,採用仿古式設計,站名大字壁由龍華寺方丈題寫
- 交通大學站2號口直通錢學森圖書館,出口牆面採用錢老的手稿公式組成設計元素
- 2013年12月29日,上海地鐵16號線首次開通並增設吳語上海話電子語音報站服務。這是繼上海機場、上海公共交通巴士之後,上海城市軌道交通系統首次增加吳語報站。
- 「龍華機場」所在地原為北洋政府松滬護軍使署的江邊大操場
- 上海圖書館原為牛奶場,也就是「牛奶棚」
- 上海叫「老齡大學」,不像很多地方叫「老年大學」
- 「1933老場坊」原為東風肉聯廠(上海市第一宰牲場),更早時為上海工部局宰牲場。當時為遠東最大的宰牲場,也是全世界最先進的三大現代化宰牲場之一
- 周正毅至今還關在提籃橋
- 某主所謂的義父江Up青也在提籃橋關過
- 虹橋機場不靠譜,盡量別去
- 蘆潮港當年還有火車到上海南站
- 上海鐵路博物館原址為「老北站」,4層主樓以80%的比例按照1909年建成的滬寧鐵路上海站原樣建設
我來說幾個吧:
三門路的原名叫做「三民路」,建國後因為太敏感所以改成了諧音。我讀博士期間一直住在這條路旁邊。
上海之所以簡稱為「申」,是因為戰國時期的春申君。
現在吳淞江的水量比黃浦江要小,但是在明代之前,黃浦江是吳淞江的支流。
上海的另外一個簡稱「滬」,指的就是吳淞江下游。
蘇州河的官方名稱應該是吳淞江上海段。
吳淞江的另外一個別稱叫做松江。
然而松江並不流經松江。
真正流經松江的,反倒是黃浦江。
吳淞江很早之前有兩條支流,上海浦和下海浦,上海浦也就是現在的黃浦江。
上海浦旁邊有個上海鎮,後來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之後,松江府把松江府城外,上海鎮附近的大片土地租給歪果仁,變成租界,「上海」的名字就是從上海鎮得來。
下海浦有個下海廟。
早年的時候年輕女性到了香期會提著籃子走過一個橋,去下海廟上香,後來這個橋命名為提籃橋。
提籃橋現在有個監獄,也就是提籃橋監獄,傳說監獄裡面的籃球比賽,上海財經大學隊一直是冠軍。在上海,上海本地人不同於大家所理解的意思。並不是指非新上海人,而是指的在開埠前就在當地生活的人,多為農民,祖籍上海。而上海人多指居住城區里的老移民或者其後代。本地人常稱呼他們為上海人或者城裡人,自己自稱自己本地人,很少稱呼自己為上海人。
上海本地人通常優先選擇本地人結婚,方言與上海話相似,本地人聽得懂上海話,上海人不一定聽得懂本地話。據說上海話是江浙和其他地方方言混雜以本地話為基礎形成的。
上海在以前並非很多人以為的那樣是個荒無人煙的小漁村。
上海歷史並不短,雖然近現代上海十分輝煌,其之前亦有數百年乃至上千年可以說道的歷史。陸遜封侯華亭,嘉定三屠中的嘉定,蘇松地區的松江府都在上海。自古狀元秀才不少,紡織業也較為發達。徐家匯的徐和明代徐光啟有淵源,金山衛與戚繼光有淵源,上海的黃道婆改良了紡織技術,嚴嵩的政敵 張居正的老師徐階、民族英雄夏完淳、諾貝爾獎獲得者高錕、一二代領導人陳雲都是本地人。
上海著名的本幫菜的來源為上海本地人喜好濃油赤醬的口味,不過經過數十年的混合現在已經成了上海味道的代名詞。
如今的上海的地域概念上,在古代有許多歸屬於不同地方的縣城與鄉鎮,乃至府治。就如上海著名的朱家角、七寶等古鎮那樣,古代的上海是傳統江南風味的。
除去輝煌的近現代的文化烙印,不看萬國建築群、租界、弄堂,上海的建築中,可以追溯到數百上千年的也不少。在上海灘、大上海的另外一面,有著另外一種味道。
————————(因為我家以前屬於寶山嘉定一大塊地區的說說上海西北角)————以前在市區外的北上海比較繁華的重鎮:「金羅店銀南翔,教化嘉定實婁塘,五九出入徐家行。」 以前陸路交通比較落後,商貿、運輸主要依靠水路。 「金羅店」者。狄涇、界涇北起瀏河,流經羅店,分別南與連祁、蘊藻浜相通,並可直達吳淞和上海,繼而連接長江、出海; 「銀南翔」者。橫瀝河南北通貫南翔,中段連接蘊藻浜,向東亦可直抵吳淞口,向南又連通吳淞江,並可直奔蘇州、上海等地。羅店、南翔二鎮往北又能經瀏河往來於蘇、昆等地,轉東直達長江。所以二鎮,均因交通便捷、埠頭鼎盛,而商業發達、經濟繁榮。繼而冠以「金、銀」之稱。 「嘉定鎮」者。本身是嘉定的政治、經濟中心。商業之繁榮、經濟之發達,自不必說,而且還是一個文化教育的中心,各類學校一應俱全,獨具一格的江南科舉考試院,享譽四方。所以,嘉定又擔負起培養和選拔國家人才、教化民風民俗的文化重任,由此,得以「教化嘉定」之美名。 「實婁塘」者。古時太倉。實指太倉、常熟、張家港等地江南大片地域,土地肥沃、氣候宜人、物產豐富,確系魚米之鄉,古謂:「太倉乃皇家之糧倉也。」而婁塘鎮地處嘉太二縣交界,進入上海的物產大多在此交易,加上太倉的民風又十分純樸,交易時寧多勿少,往往足斗加一,足尺加二,所以,婁塘的交易從不短斤缺兩,買賣實在,貨真價實。君不見民國時期、抗日戰爭,乃至解放初期,遠在羅店一帶的群眾還願去婁塘、竹橋(現屬朱橋鎮)挑米販運嗎?圖的就是個足稱有餘,價實公平。「實婁塘」也由此而得名。 「徐行鎮」者。由於徐行的人民十分勤勞,為了不誤白天的田間農活,紡紗、織布、編製草織等均在夜晚;民國初期,時鐘尚屬稀罕之物;當時鄉村集鎮的貿易活動又基本上處於就地交易,自給自足的狀態,然而,徐行卻有別於周邊集鎮,黃草織品的交易基本上面向上海和外面,較早地打破了自給自足的模式,同時也較早地擁有了時鐘。並規定:草編收購、水產交易、土特產買賣,均集中於清晨。自早晨五點開始至九點結束。此舉,一來商家為了炫耀、顯擺時鐘的存在,二來確為不誤百姓農時。而徐行的群眾往往又提前趕市,唯恐遲至不及,此景又有別於周邊村鎮。黃草編織品交易時間的此項規定,還一直延續至了上世紀九十年代,足可佐證:「五九出入徐家行」之說法的可信度。也可見徐行鎮早市的熱鬧景象和徐行群眾對時間的守信和掌控。 至於後來的「金羅店、銀南翔、銅長征/江灣、鐵大場」甚至鋼月浦這幾種說法,是後來衍生出來的。在當時的底層居民間比較低俗的講法,漸漸的,也形成了順口溜。
離我家比較近的大場(大場的羊肉生意是真心好,以前那邊的水產加工品也質量好)
大場成陸於唐代之前,宋朝年間,置鹽場於此,鹽場面積很大,因而叫大場。鎮西有一條走馬塘河,古時候叫錢家浜,故大場別稱錢溪,又名潛溪。 大場一直是上海至江蘇太倉的交通要道。宋時已有散居人群,逐步形成集鎮。到了明代,商業就初具規模。長約三里的東西一條街,有九橋十八弄,大小商鋪300多家。貿易以土布居首位,也有糧食和日用雜貨,市面繁榮,百業興旺。陝西和安徽等省的客商,也紛紛來此開店,擴大了外向交流。清雍正年間,寶山建縣後,按照經濟情況,排列為金羅店、銀南翔、銅江灣、鐵大場。
大場在歷史上曾屢次遭受兵災,損失嚴重。在大場走馬塘西,本來有個小集市,十分繁榮,大家都叫它臨江街。順治二年(1645年)清兵「嘉定三屠」之後,殺到大場,在臨江街實行了大屠殺,居民無一倖存,房屋全部毀為廢墟。民國5年(1916年)冬,嚴濂捐資建亭於臨江街原址,讓來往行人在此休息。民國21年(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戰,我軍在大場浴血奮戰,傷亡慘重。戰後大場的父老鄉親為緬懷革命先烈,共同集資興建抗日紀念坊一座,褒揚十九路軍英勇抗日、為國捐軀的精神。民國26年「八·一三」事變,日本侵略軍出動飛機150餘架次,喪心病狂地對大場鎮投彈160多噸,使整個大場成為一片焦土。日軍佔領大場後,強行在鎮東北部圈地數千畝,拆遷了北石橋宅,尹家宅、田堵宅、司家宅、姚村塘宅、竹小墩、王家弄、朱家宅、濮家橋、杜家宅、許家厙、厙河頭、沈家宅、許洪巷宅等幾十座村莊,建造軍用機場。大場開辦最早的潛溪小學(即大場小學的前身)的全部校舍及元代沈氏宗祠,統統化為烏有。 1932年,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來到大場,創辦了新型學校--山海工學團,不僅提高了大場地區的文化水平,也提高了大場的知名度。
如今大場多災多難、發展滯後了幾十年,江灣的古迹也不存多少,羅店更是落後許久。
唯有南翔除了南翔小籠揚名全國之外,發展的還特別好了。謝邀。
上海別名申城,這個申是戰國四公子春申君的申。因為浦西地界,應該曾經是春申君封地。
滬,陸龜蒙說是「網罟之流,列竹於海澨曰滬」。跟漁具有關。有上海,有沒有下海呢?有。提籃橋那裡有個下海廟。老吳語里,靠近源頭叫上。上海原來叫上海浦,後來慢慢叫成上海的。靜安寺最初是孫權幫忙建的。太平天國時被毀過,胡雪岩們又給幫忙建起來了。
丹徒路原來叫鄧脫路,是為了紀念Lancelot Dent,丹徒=Dent。這老流氓是鴉片戰爭時期最大的鴉片商人之一。上海開埠時,這老流氓得益很大,基本控制上海港周邊。
(延安東路是原來的愛多亞路,是愛德華七世的意思。這個不提了。)蘭心大戲院,蘭心是Lyceum,學苑的意思。是中國第一個西式劇院。
與何占豪先生一起創作《梁祝》的陳鋼先生,父親是上海乃至中國現代音樂史上傳奇大神陳歌辛先生。他老人家創作過《我要你》、《夜上海》、《玫瑰玫瑰我愛你》之類神曲,以及我們都知道的《恭喜恭喜》。
因為創作抗戰歌曲,1941年他被日本人關進76號折磨三個月。1946年,民國政府說他有漢奸嫌疑,他被民國政府拘押了七天。1957年,出於眾所周知的原因,他被送去安徽農場勞動,死於當地。——每個掌握過上海的政權下,他都沒好果子吃。他還只是個寫歌的。1940年代,蘇青曾如是說:中學女生想嫁大學生,大學生想嫁留學生,現在戰事發生,沒有了留學生的來源,於是大學女生就難有對象,譬如一家做生意人家,要娶個大學畢業的女生做媳婦,總覺得不妥。
在十年前(指1930年代),革命空氣濃厚,大家心理上總以為娶新式老婆好,現在是停滯退潮時候,以為娶箇舊式老婆反而實惠,新式女子只能找個把來做做情人,所以知識女子更吃虧了。
和七十年後的今天……很像吧?
我們該說是太陽底下無新事呢,還是上海得風氣之先呢?……哦對了。上海的房價不是現在才高的。
民國23年,上海里弄房屋平均月租每幢為67.5元。同年,上海各業工人平均月工資收入為14.1元。我不是想替上海房價洗地,只想說個事實:上海房價高,所以,上海自從開埠之後,平民百姓,租房遠多於買房。讀讀民國時期上海報章雜誌就曉得,絕大多數人結婚過日子,都是租房子住的。當時上海人煩惱的不是買不起房子,而是租不起。國共內戰時期,則是租不到。解放前,上海有超過百萬人住棚戶區。(所以,上海有些所謂「啊呀老規矩結婚么就是要買房子格」的阿媽們,你們說的老規矩,是哪個年代的老規矩呢?反正張愛玲時代不是這樣的。)注意:本回答針對的是解放後的上海處於「十縣+市區」至今的模式背景下。共和國政府將原上海特別市的市郊一體化的構建分離,嚴格區分了市區和郊縣的土地,至此原松江府地區從江蘇完全獨立,太倉州的太倉留在江蘇,其餘崇明、嘉定、寶山劃入上海,奠定了十縣模式。
閔行區(1958籌建~1992撤裁),以前屬於市區,但只含有老閔行、吳涇以及魔法中心,是上海市區的真飛地。
只有老閔行才是真正的「閔行」。1950年代中國第一個衛星城就是閔行,根據蘇聯規劃建造的工業衛星城。這個時候上述三地分批劃入上海市區範圍,即使它不接壤市區本土。ps:那個時候只有市區叫區,郊縣叫縣,而一旦有市區居民拆遷到附近的郊縣,便會劃入市區。所以除靜安黃浦南市盧灣(不計其曾經的浦東部分)之外的其他中心城區都往上海縣、嘉定縣、寶山縣吃進了不少土地,就是這樣來的。很簡單,因為當時區縣居民福利政策有別,區縣居民待遇不一樣,所以類似彭浦新村、桃浦新村等在縣裡建的拆遷新村土地必須劃給市區,直到2002年上海大陸全境升區,因為划來划去是永遠沒有盡頭的。全部建立城鄉一體化的區最大的好處是建設拆遷新村、新住宅小區可以不用像以前那樣只能貼著市區邊緣建設(因為建好之後要劃入市區),而可以靈活選址,促進新設立區的城市化進程。至此,上海由原先的「市區」、「郊縣」的對立變成了「中心城區」和「郊區」的對立,理論上來說崇明縣升區之後上海全境都可以叫「市區」(市轄區),之中再分中心城區和郊區。
下圖:80年代上海縣部分地區,可以看到今天一大半西南市區都還在縣裡,多半為農田狀態。
但是,閔行並不是空白的田地造出來的城市,老閔行一直是松江府地區有名的內河港口,地理位置優越(處於黃浦江轉彎處,兩岸距離較近,距離古代近現代時的「市區」松江和入海口都比較近,又有天然屏障,也有大冶河、橫涇港交匯,位置安全、腹地廣闊)。所以被共和國欽定為第一個衛星城。
早在1927年的時候,閔行就已經是鎮了,而且非常有歷史底蘊,非常繁華。到1950年代老閔行就已經是三個街道了,至今仍然是街道,而庄七寶虹橋顓橋馬橋等地八九十年代才升鎮,現在也不是街道。
可惜古建築和石庫門二十年前全數被毀了,只剩最後一間 項家老宅 還存在於世上。其位於星河灣小區內,此地原來是老宅聚居區,後來缺乏管理修復,變成了貧民窟,後建立現代小區,只留項家老宅未被拆除。
老閔行的人口流動和方言變化一直和上海市區一樣五方雜處,同步使用上海市區方言,和市區一樣語言變革,並非1958年市區補充大移民才使用上海話。
只有老閔行才是根正苗紅的「小上海」,無論是開埠歷史、歷史地位、商業業態和人口構成來說,皆符合。
改革開放前老閔行主要人口是早期移民和本地人(外地人、上海縣本地人和講老上海話的上海人,此處「外地人」和「上海人」的區別是移民的先後順序不一樣,不過反正後面都同化成一體了)+1958年因為閔行工業衛星城的建設而從市區搬來的上海人,兩者通通被同化成一體,成為現代意義上的「上海人」,和市區保持一致。改革開放後當代意義上的外地人遷入老閔行。
衛星城工業大移民之前,老閔行的上海人主要籍貫為上海縣(被同化)、寧波和徽州;移民潮之後,大量代表工人階級的蘇北裔上海人移民到老閔行,為衛星城的順利運轉發揮了重要作用。當然,現在大家已經沒有區別了,都成為「上海人」了,表現為這裡在當地人中已經聽不到「娘希賠」、「無滴乖乖」等夾雜辭彙了。
閔行區被上海縣包圍,和奉賢縣隔江相望。
閔行區的居民是上海人,但周邊的居民是本地人。(這個很容易理解,當時上海市區盛產勞動力,而縣裡面的本地人大多數是農民。)原閔行區的道路名都是按照市區命名法,由於是一塊飛地飛在西南,很像雲南的西雙版納,所以道路名稱使用西雙版納的名字,包括吳涇。
有意思的是,90年代因為修建徐浦大橋而劃入市區的華涇還是沒人願意去的鄉(徐浦大橋如果不在徐匯區名義上也說不過去),道路名稱也不是市區命名法,反而是比它更南的吳涇是市區命名法。
老閔行和吳涇的道路名稱如: 景洪、景東、德宏、金平、東川、劍川、江川、賓川、華寧、瑞麗、鶴慶、景谷、碧江、蘭坪、華坪、文井、昆陽、高田、永平、臨滄、滄源等等。
1992年閔行區和比它大數十倍的上海縣合併,成為新的閔行區,上海縣也在市區不停擴張的進程中失去了不少土地給市區(如梅隴本部、龍華、北新涇等地,現在的梅隴大多數是曹行和朱行的地盤)自此奠定了新閔行區「金鑰匙」的疆域。同時,市區很多上海人也搬到原上海縣地界,新的閔行區現在也是上海人居多,原上海縣的松江人(即縣浦西部分本地人,講松江話)比例越來越低,目前原滬縣松江話僅在馬橋、塘灣、諸翟有零星抱團使用,其他地區基本絕跡;浦東部分的陳行、杜行、魯匯被合併成浦江鎮,三林被浦東新區吃走;當地本地人為浦東人,浦江鎮現也在大量接收上海人導入,但浦江鎮大部分地區仍然通行浦東話。
補充:92年並區之後,原本閔行區本部三個街道——昆陽路、華坪路、碧江路街道合併成江川路街道,飛地吳涇街道和塘灣鄉合併降級成吳涇鎮。
1991年規劃文件說要修通吳涇站到新龍華站(今上海南站)的鐵路,方便老閔行居民往返市中心區通勤,閔行火車站將建在金平路劍川路路口。如果建成,那五號線可能就往這裡走了。
但是很可惜,第二年,閔行區沒了,吳涇到新龍華的鐵路這麼近的距離卻再也不會接上了。錢、人都被莘庄吸走了!!之後,原本閔行區的各種生活服務機構都降級和荒廢了,名頭都被莘庄的冠以「上海縣」開頭的機構搶了名頭。
閔行圖書館的藏書被偷運到莘庄,閔行老宅子被拆,古樹也被偷運到七寶,只留一個破敗的閔行渡口,和奉賢對望互相哀嘆。
「閔行阿哥,我個發展儕部儕是儂個功勞。」「西渡阿弟,儂弗要老三老四,現在儂也是街道哉,搭我平起平坐哉!」現在原閔行區圖書館、科技館、文化宮、少年宮等,除了文化宮還好命點整修了一下還不錯, 其他地方都,不成樣子吧。
看著荒蕪的「閔行區少年宮」門牌被打著兩個大大的「分部」二字,心裡總不是滋味。
——
真的,要不是原閔行區的人(政府里的人)據理力爭,以罰巨款為代價硬是修了通往老閔行的五號線,還不知道現在老閔行更是會成什麼樣子呢。……
補充: 寶山區以前比閔行區更牛,曾經有全區(今天的範圍)屬於市區的時候,但也有分出寶山縣和吳淞區的時候,後者類似閔行區和上海縣。 寶山縣和上海縣是上海市區的兩個母縣。但寶山區並不存在閔行區中心遷移等的問題,因為原寶山縣政府就在原吳淞區界內。駐地不留名,留名不駐地。說個直接能證明老閔行以前屬於市區的:上海醫科大學附屬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就在老閔行,而且是本部。其他郊縣是沒有殊榮容納市區的醫院本部的,而且這家醫院最初就是服務於老閔行的上海市區籍的市民為主。至於莘庄的什麼「閔行區中心醫院」,那完全就是「上海縣中心醫院」改來的。然後閔行區(上海縣)和松江的關係一直不好,松江東側絕大部分的邊界線都和閔行區接壤,但是通的道路屈指可數,更別提公交車了,中南部更是只有一條松閔線,老早還有莘松專線(莘在前肯定是閔行的二汽市區車),但是死活不走莘庄的莘松路,而是和松閔線一樣跑到北橋走北松公路,什麼目的其實很清楚的。
之後松江方面開了數條「松莘線」,有ABC三條線,好像C線改成了市區編碼,紅紅的松江車很有辨識度,統一都走莘松路這條北線。還有759是去九亭的,從顓橋和莘庄的邊界處出發。老閔行到松江境內更是只有一條路,就是江川西路,眼看江川路往西走越來越窄,在昆陽路街道的時候還挺寬闊的,進入馬橋鄉路況立刻變差了,最後變成羊腸小道,跨過女兒涇橋的時候已經是單車道的寬度了,得了,總算進入松江的車墩境內了。下圖:江川西路通往松江的羊腸小道——女兒涇橋(這個水閘的名字…)
圖上是陪我一起去的一個朋友~另外再吐槽一點松江的有軌電車規劃,L2都已經規划到閔行區境內的12號線的七莘路站了,到車墩火車站的L3隻差3公里左右就能連上5號線閔行開發區站了,就是不給聯絡上。目的也很清楚,我松江就是要讓車墩的「邊民」到松江城區消費,就是不讓他們去你老閔行!當然,也和客流有關係。不過話說回來,現在老閔行復活之後,我家附近出現了好多本地人,尤其是歐尚、碧江廣場一帶,應該主要是來自馬橋一帶的本地人。所以,吸引車墩居民過來也是很方便的。現在老閔行也開始復活了,劍川路圈地運動已經開始,這裡將建造大型商務區和百貨商場綜合體。
碧江廣場不僅成為了新地標,也是舊工廠改造的典範,更激活了紅旗新村板塊的活力。
東川路綜合樞紐的即將落成,將會給老閔行帶來新的生機,尤其是吸引奉賢居民。
五號線南延伸段通車的話,閔行老街(其實已經不存在了)渡口板塊,尤其是沉寂了二十年的上海西南商城,又可以重現輝煌了。
…………
尷尬的「閔行人」認同現閔行區包括一下幾種當地人(微民系)人口組成:
1 原上海縣的本地人(浦西部分使用松江話,浦東部分使用浦東話)
2 1958年以前就已經在老閔行的上海人或者被同化成上海人的本地人以及被同化成上海人的外地人+1958年從市區補充移民的上海人。
3 20世紀90年代從市區拆遷或者置業到新閔行區原上海縣部分地域的市區上海人。
對於1來說,原本郊區本地人就不太認同「上海人」這個稱呼,而對於他們而言「閔行人」單向指的也是上海人(因為閔行(老閔行和吳涇)住的都是上海人),所以浦西部分的本地人即使說松江話,他們也更願意自稱「本地人」而不會是「上海人」或者「閔行人」,浦東部分就更簡單了,自稱「浦東本地人」比較多。
對於2來說,其實老閔行從民國開始就已經是上海人的地盤了,所以很久以前「閔行人」基本也就單向等於「上海人」。在2中,不管是什麼來源的「老閔行人」最終的自我認同都是「上海人」,基本沒有人會說自己是「閔行人」。因為上海人的認同第一位就是你會講上海話,而祖籍和其他因素很低,即使有過目前也已經消除了。
3就更簡單了,和從市區拆遷到郊區的其他市區上海人一樣,自我認同永遠都是「上海人」。而他們也不太了解「閔行區」和「上海縣」的關係,也不知道老閔行有這麼多「同胞」很早以前就來到那裡了。
總之,老閔行的上海人,是上海人之中的「本地人」,也是本地人眼裡的「上海人」。
所以「閔行人」這一稱謂是非常尷尬的。
ps:有一個群體可能會認同「閔行人」,那就是近年來入籍閔行區的外地朋友。我認識一些在紫竹工作的,有東北人、安徽人、河南人等人士,他們可喜歡說自己是「咱們閔行人」了,挺有意思的~
————
補充:項家老宅對外開放了再說一點:我剛從松江「考察」回來,閔行的確落後了!
很大原因是閔行區(以下說的都是新的閔行區)發展極度碎片化,急功近利,忙著撈市區溢出的邊緣好處,把本來用來開發南部閔行(老閔行和顓橋)的錢全部扔給莘庄、七寶,還有那個什麼浦錦街道,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搞得閔行區除了莘庄七寶還有老梅隴虹橋析出的那幾個街道,其他地方商業區么走兩步就看到工廠了,住宅區么走兩步跑出一塊田來,老閔行雖然一片城市,但依然死氣沉沉,吃了30年的老本,這麼多年就建了一幢青年公寓公共高層建築,好意思么?!最有潛力的核心腹地之顓橋,不大力建設連接莘庄閔行也就算了,在都市路批建了一大片別墅算幾個意思,人為割裂了商業帶的延伸!看看人家松江,以老城為核心完善杜能圈,市區(老城)郊區(新城)工業帶、農業帶、大學城、旅遊區(三座山等)等層次分明;城區猶如市區,在其中逛街猶如身處某市的市中心;合理擴張,避免碎片化(和閔行區相比);城區的樣貌都快恢復到嘉興同胞的水平了(自古嘉松相親相愛),新城老城裡各種設施堪比江南任何一個縣級市,甚至地級市(嘉興),還有車用麥當勞站。「松江市」高鐵、火車站也是一應俱全,東北出境幾步路就是機場,公交系統整齊劃一。最那啥的是松江看地鐵不會來了就索性自己造覆蓋境內的「松江地鐵」——有軌電車,要知道這東西在長春可是正式的捷運設施誒。松江長得像棋盤,下的這盤棋也真是溜…
可以這麼說,除了名號上是「松江區」,可在老百姓眼裡看來,松江老早是個獨立的縣級市了——獨立的大片城區、方言、公交系統、軌交系統…
希望閔行區好好建設中南部,擴大自己的核心和影響力,不要一味地以「承接市區溢出」為己任。這一點可以參考松江。上海的外來人口接近千萬,超過北京。
個中安徽人佔大概三成。這個數字大大超過南京市全部的外來人口
所以某些人說南京是安徽省會,還不如說……上海的地名是一張鋪開的中國地圖哇——上海市一共有163條以省份和地級城命名的道路(包括街、道、路),整個就是一張攤開的「中國地圖」。
喏,標綠的部分就是以各地名命名的街道。這些路名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
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簽訂後,上海為通商口岸之一,第二年正式開埠。當時英法美各佔有自己的租界,各國開始在租界內修築馬路並用自己的方式命名。比如,今天的中山東二路曾經是法租界內修築的第一條馬路,命名為法蘭西外灘馬路。
1862年,英美租界合成公共租界,因為都想用自己的方式命名道路而爭執不下。當年5月,英國領事麥華陀發布了《上海街道命名備忘錄》,提出了凡南北走向的街道以各省的名稱命名,東西走向的街道以城市名稱命名的方案。
1865年,當時的上海工部局(即市政委員會)正式通過議案,決定採用中國地名命名租界道路。包括北京路、南京路、廣東路、河南路、山東路在內的27條路名就是在那時候形成的。
到了民國時期,這種道路命名方法開始得到政府的大規模運用。1943年,國民政府更改了240條路名,新路名就包括現在的長寧路、溧陽路、華山路等。
1949年,新中國政府更改了35條路名,例如將中正東路改為延安東路。
這時,上海的這張巨幅中國地圖才正式形成。
Ps:上海並不是擁有最多城市名道路的城市——比上海更密集一點的路網圖出現在青島,在高德地圖上搜索全國338個地級市加「路」、「街」、「道」三個關鍵字,青島市返回了176條數據。
pps:想知道被用作路名最多的城市嗎?並不是中山或朝陽——
而是北海。這座位於廣西南部的小城市在全國城市的道路名稱中出現了252次。(呀偏題了)
仔細想想,新一醬對上海的感情實在太深了,從各種角度來探索了它的故事。會一直疊樓的
;P
傳送門新一醬 - 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23 更新 (Merry Christmas ~)冷知識特輯 續
2.1 提起現代化國際大魔都,也許b你腦中會出現東方明珠對面的浦東三大神器,而上海的摩天大樓可不是中國最高的哦。
曾經保持中國最高樓記錄的上海中心的建築高度是632米,結構高度為580米。而9月8日峰頂的天津高銀117大廈已經刷新了中國第一高樓的記錄,僅次於世界第一的迪拜塔。
但是上海確實是目前中國內地摩天大樓最密集和平均建築高度最高的城市。二三十年前,南京路和淮海路是上海最繁華的地段,也是人們對上海最初的高樓記憶。而現在,黃浦江邊的陸家嘴則更符合人們對摩天城市的想像——這裡有全國最高的上海中心大廈,以及之前的記錄保持者:金茂大廈和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它們在陸家嘴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
2.2 上海的「星巴克」雖然多,但還是「輸」給了獨立咖啡館在上海,你似乎處處都感受到星巴克的包圍,真的是這樣嗎?新一醬嘗試搞清楚連鎖咖啡館和獨立咖啡館的分布,發現上海獨立咖啡館的數量都遠超過星巴克這樣的連鎖品牌——整個上海,一半以上的咖啡館都是只有一家店的獨立咖啡館。
如果從上往下看上海咖啡館的密度圖,你會發現咖啡館的數量從中心向外發散的規律,如果把地圖放大一些,隱約能看見幾個紅點集中的區域。
想知道那些最集中的區域在哪兒?新一醬吭哧吭哧在地圖上畫了幾萬個0.25平方公里的小方塊——以500米為最舒適的步行距離計算,我們一起看看這個範圍內上海哪裡的咖啡館最多吧。
上海的第一名還算常規,是外國人/朋友/同學/家人來訪上海必去的田子坊,0.25平方公里的區域內有50家咖啡館。田子坊不僅是熱門旅遊景點,也是上海有名的創意園區。
如果加上星巴克呢?田子坊仍然是第一,並且是唯一一家排名與咖啡館數量不受影響的區域。
接下來的密度排名分別是淮海中路、朱家角、文匯路,限定區域內都擁有22家咖啡店——除了商業中心,咖啡館還喜歡開在旅遊景點和大學區附近(朱家角的朋友們請告訴新一醬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好嗎)。
後會有期。
海博計程車之前叫農工商,後因上市需要更名海博,海博這個名字的由來也和上海世博會有一定關係。感謝評論指出。世博會投放的世博計程車中的新能源計程車在世博會閉幕後就退出了運營。世博會時所使用的純電動公交車目前仍然在134,751等線路上繼續運營。世博會所使用的超級電容公交車目前在11路,26路上繼續運營。楊浦區的小學英語學科教科書採用的是新世紀教材。和平公園發現過三塊外國人墓碑。原定上海地鐵10號線開通運營1年後實行自動駕駛,但由於追尾事故而推遲。
滬BX開頭的計程車不要坐
現在的南京東路步行街,以前俗稱大馬路,命名為南京路,是因為南京條約。
因南京條約上海開埠通商,整個上海築埠始於南京路外灘路頭,為紀念此,命名為南京路。
————————————————————————
接上文,南京路再早叫派克路(Park,花園路),18xx年由洋人擴建命名。
馬路這個詞的出現,就是因為這條路。
因常有外國人在這騎馬。————————————————————————
上海話,癟三。指代的是乞丐。
衣、食、住三缺,是為癟三。————————————————————————
上海是1908年有的電車。剛有的時候,很多人反對,因為他們認為乘電車可能會被電死。
這幫反對黨還組織了同盟會,宣導親戚朋友不要坐電車。還有內部坐電車的罰款條例。
————————————————————————
法租界有個壟斷的生意,整個租界沒人和他搶。店叫做福緣長。是家棺材鋪。
因為法租界有個單獨的法令。每生產銷售一口棺材,要付巡捕房1兩銀子。每月查賬,對不上就罰款。很貴。
所以那家福緣長,店裡的棺材是不賣的,一概不賣。只陳列出樣。買棺材,掌柜帶你去華界。
————————————————————————舊社會上海是有很多性工作者的(新社會當然也…),這個圈子叫做花國或者花界。那麼,舊社會上海到底有多少從業人員呢?
直接從業人員7791人。
有花界福爾摩斯做過詳細報告。
長三(高級妓女,出台費3塊大洋)1229人幺二(中級妓女,出台費2塊大洋)
505人野雞4727人- 南京路北,浙江路西至泥城橋1906人
- 浙江路東448人。
- 福州路石路西至跑馬廳1105人。
- 福州路東出沒於青蓮閣之揚州妓970人。
- 法租界八仙橋一帶298人
- 小東門565人
- 新北門外252人
- 老北門外60人
- 打狗橋東49人
- 打狗橋西42人
- 盆湯弄82人
虹口區之廣東妓(俗稱鹹水妹)
250人香粉弄
釘棚30人合計7791人。
除了花煙間外,一妓必有一葉(相當於小姐要有個公主)。長三的隨行更多,有房侍、打底大姐等名目。雖然他們不出台,也算是從事此業。
台基(流動樓鳳)、私娼等,難以調查。大概也在千人以上。
(想了解長三、幺二、野雞、花煙間、台基、釘棚什麼的,可以看海上花列傳。)
————————————————————————
杜月笙從上海輾轉到香港,背井離鄉。
特別饞一個上海菜,輾轉找了德興館還是老正興的師傅去香港服務。這道菜,是糟缽頭。
————————————————————————
區分老一輩上海人,可以問
「麵筋是豆製品嗎?烤麩是烤的嗎?」老上海會回答:是、不是。
外地人會回答:不是、是。麵筋是麵粉里出來的,怎麼會是豆製品?
只因限制供應時代,上海買麵筋用的糧票是豆票。而烤麩不是烤的,是 「焅(KAO)」 的。現在全網路通知,把印度人叫三哥的來源,是上海,
舊上海租界里,洋人是老大,華捕是老二,印度人通常指揮交通和守門,被稱為:印度阿三。這是我們上海人從小知道的典故。
評論區有不止一位補充,是因為解放前人們叫警察阿sir,聽起來是阿三,這麼沿襲過來。
這個說法我倒沒聽說過,我外公解放前是能看沒字幕原版《出水芙蓉》的,也沒跟我說過這事。----------------補充分割------------
在隔壁北京冷知識貼子看到,想起來上海也有,補充過來。
舊上海大流氓是三大,黃金榮杜月笙大家都知道,還有一個張嘯林名氣小很多,可能是大漢奸的緣故,上海人不大喜歡拿出來說,後來被暗殺的,是干掏糞行業起家的老大,上海的糞便行業主要被他壟斷,每天早上掏糞工推著糞車挨家挨戶去收,里弄里市民就把馬桶拎出來倒給他們,經過收攏加水後,賣到郊區給農民施肥。
張國榮劉德華演的《新上海灘》里劉德華起初混碼頭就是倒馬桶的,也許就是借鑒張嘯林的故事。
這個行業直到90年代還保存著,劉青雲、潘虹、王汝剛演的《股瘋》里就有這麼個跑龍套的角色,收糞的也去炒股票了。延安路原來是英租界和法租界的界河。那條河就是大名鼎鼎的洋涇浜。英租界這邊叫松江路,法租界那邊叫孔子路。後來1915年填平了,以英皇命名愛多亞路,日佔時期叫大上海路,國民黨時期叫中正路,解放後以革命聖地延安命名叫延安路。
這條路大致的是上海橫貫東西分割南北的大路。在上面造的高架就叫延安路高架咯。
在看南北高架路,為什麼要從成都北路彎到重慶中路上?
因為二大會址總不可能和橋墩子在一起吧。世上本沒有魔都,長江堆出了爛泥灘。
長江攜帶的泥沙在河口堆積,慢慢泥沙衝擊形成三角洲(什麼是三角洲點這裡)。
大約6000多年前,上海西部松江一帶才勉強露出海面。
直到1000多年前,現在上海市區大部分地區才形成陸地。
還包郵贈送了一個中國第三大島——崇明島,非常實惠。
東高西低,西部的澱山湖一帶海拔最低。
澱山湖流出一條黃浦江,100多公里,在吳淞口匯入長江。
長江三角洲水網密集,上海就形成於黃浦江和蘇州河的交匯處。
很早前,上海人就在黃浦江打漁,上海簡稱「滬」就是一種捕魚工具。
戰國時期,這裡成為黃歇的封地。
對,就是你們黃公子,黃歇別稱春申君。
黃公子組織力量修繕了附近的江河,貫穿上海的黃浦江也被稱為春申江。
上海別稱「申」也源於此。
此後,這裡一直很安靜,直到元朝才設縣。
上海真正的逆襲是從近代鴉片戰爭開始。
《南京條約》五口通商,上海被大英帝國欽點成為中國第一批通商口岸。
雖然殖民罪惡罄竹難書,但不得不承認,大英帝國真有眼光,不愧為貿易老司機。
雖然港口條件一般,但上海是一個河口海港。
正好位於中國南北海岸線與黃金水道長江的交匯處。
鐵路和公路尚未成為主流以前,輪船是運輸量最大,最快捷,最低廉的交通工具。
三角洲河網為上海織就了一張十分巨大的水上運輸網。
長江在上海北部入海,船舶貨運都在這裡集中,上海是很好的加工製造中心。
上海的身後是中國最富庶,人口最稠密的長江中下游平原,也是近代中國大宗出口產品——絲綢和茶葉主產地。
打開了上海,就等於打開了中國奶奶幾個世紀沒捨得用的存摺。
20多年後,上海進出口總額就佔了全國一半以上,包攬了生絲全部業務。
洋房大廈開始修建,商業繁榮,黃浦江的兩岸至今都是繁華的市場。
黃浦江西岸長4公里的堤壩被叫做外灘,這成為西方世界炫耀財富的建築博覽會。
威斯敏斯特的鐘聲和黃浦江輪船的汽笛聲,不斷提醒人們,這片爛泥灘已經先一步脫離農業社會進入商業文明。
一百年前,南京路就已經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商業街了。
最初華人和洋人是隔離的,華人住在老城區,洋人們住在租界,互不干擾。
結果太平天國運動讓上海動亂,讓大批華人湧入來到租界尋求保護。
租界內地價飛漲,洋商買辦紛紛投入了轟轟烈烈的房地產隊伍。
有些洋行連鴉片都不賣了轉行賣房,上海第一批炒房團橫空出世。
由於傳統中國院落佔地多造價高,設計師就將歐洲聯立式住宅和中國三合院結合起來,創造了里弄住宅。
弄堂就此成為近代上海人的生活空間,隨著人口暴增,空間被層層分割。
每一條里弄就是一個熱鬧嘈雜小世界,穿睡衣的阿公阿婆是時尚時尚最時尚的人間煙火。
租界歷史近百年,大量外國僑民居住,帶來了不同的文化和生活習俗。
中西文明強力碰撞出花雕酒搭配瑪格麗特的海派文化。
也碰撞出務實進取改變中國的現代精神。
中國第一條鐵路,第一部電話,第一座公園,第一所醫院,第一個職業女性在這裡誕生。
這是中國第一代女明星。
胡蝶(後排中)、陳燕燕(後排右一)、徐來(前排中)、阮玲玉(後排右二)、王人美(前排右)、袁美雲(前排左)、黎明暉(後排左二)、葉秋心(後排左一)
上海成為冒險家的樂園,也成為世界級的移民城市(建國初上海80%的人口是市外人)。
廣東人賣百貨,東北人賣皮貨,寧波人賣五金,蘇北人開起了理髮店。
二戰時候,上海是全世界唯一一個不需要簽證進入的城市,拯救了2.5萬猶太人。
還是韓國朝鮮人反日獨立運動的海外基地。
包容善意,一代代上海人在這個大熔爐里成長。
過著精打細算的體面生活,跳動著重契約講效益的現代脈搏。
世情冷暖芳華易逝,只有上海永遠不會老~~~
更多地理狗瞎扯淡和地理狗的聲音:
喜馬拉雅、公眾微信號:地理狗看世界
知乎專欄:地理狗看世界
這個冷知識叫:上海不是由小漁村發展而來的。
有一個流傳甚廣的說法:上海在19世紀迅速崛起之前是個漁村。依據:上海簡稱「滬」,滬以前曾是扈,扈這傢伙據考證是晉朝時這一帶的居民用竹子編成的抓魚工具,所以上海曾經是漁村,上海是由小漁村發展而來的。神邏輯!上海有個更古老的簡稱是「申」,來來來,再說一個上海以前是什麼村的故事我聽聽。江南地方,魚米之鄉,家裡有個竹編抓魚的東西不等於這家人家是漁民,有個鋤頭不等於不許摸蝦抓蟹。我們要不要把現在家裡有釣魚竿的也稱為漁民?再者,略去了具體時點談歷史,歷史就成了糨糊。
上海開埠的時候是個有城區有郊野的縣,十里城牆,魚米之鄉。租界的合約由俗稱「上海道」(分巡蘇松太兵備道)的官員簽署。早在鴉片戰爭100年前,雍正八年,蘇松太兵備道官衙整體遷移上海,上海道由此得名,官級正四品。嘉慶年間上海縣誌記載本地已然是「江海之通津,東南之都會」,寫得太不謙虛,但很有遠見卓識。到上海開埠時,就是大家口中「上海以前是漁村」的那個時點,道台大爺住在有近300百年歷史的上海城牆裡頭,上海縣令統轄城牆內外黃浦江邊的廣袤土地。
那麼古上海城哪裡去了?
上海有一條人民路,是辛亥革命後拆城牆填護城河修築而成。上海拆城牆早於北京。現在尚存一些城牆遺迹。當年拆城牆的理由,是因為租界地區經過幾十年的高速發展與城牆裡面的華界巨大的反差,護城河淤塞,大量外來人口聚居周邊,衛生狀況堪憂,城牆造成交通不便,如此等等,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拆牆填河。嗚呼哀哉,城牆么有了!
#########################################################################
再添一點冷知識。上海市裡有龍華塔和龍華寺,相傳孫權所建。唐朝詩人皮日休《龍華夜泊》詩云:「今寺猶存古剎名,草橋霜滑有人行。尚嫌殘日清光少,不見波心塔影橫。」就是說,龍華寺和龍華塔,唐朝時已經是古寺古塔了。毀於唐末戰火的龍華塔寺宋朝重建。現存龍華塔為宋代原物,國家重點保護文物,是上海市區里所有建築物的老祖宗。而古都北京最年長的建築物的年齡是從元朝起算的,這就差了一個朝代了。如果把松江的唐經幢也算進來,差了整整兩個大朝代。
————————————————————————————————————————
以下是上海陸地的形成過程。始皇帝時上海市區位於水下。800多年後,最遲公元七世紀,上海浦西陸地已經全部成形,浦東部分陸地已經成形,但還處於變遷過程中。黃浦江已經成型,但還沒有發育成象今天這樣的大河。至北宋或公元十二世紀,上海已經基本形成現今的地理形態。
說幾個上海文物相關的冷知識吧。零零碎碎的補充一些,就不寫什麼更新日期了。
1.嘉定孔廟號稱是吳中第一的孔廟,而事實上也確實如此。上海文廟和它比根本不是一個重量級的。
2.楊樹浦水廠最早先剛建起來的時候,由於沒有鋪設管道,生產出來的水要靠車拉出去,成本也自然高的嚇人。此外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楊樹浦水廠負責了來往船舶的送水服務,還曾經一度送出長江口。
3.松江唐經幢是個墓幢。和那些傳得神乎其神的故事還有點距離。
4.龍華塔歪了好些年了,這個和當地的土質有關。當年的紅衛兵們看著塔歪了,拉來一輛拖拉機想把塔拽倒,結果可想而知。過了幾天他們又來搞事,結果塔的外面掛著一大堆政治標語,一幫人只能原路返回了。
5.宋慶齡墓應該是全國範圍內從建造到入選國保間隔時間最短的文物保護單位了。
6.魯迅墓最早在萬國公墓里,墓碑是他兒子周海嬰寫的,當時周海嬰才6歲,為了學寫這幾個字很是費了一番功夫。
7.徐光啟是個天主教徒,這個已經不是啥新聞了。他本人去世於明末崇禎年間,但是他墓前的十字架是他去世270年之後才樹起來的。
8.中共一大會址、中共二大會址、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舊址早年都是民居。建國之后里面原有居民被動遷出來之後才成了現在的樣子。
9.上海有一處孫中山故居,還有一處宋慶齡故居。不要感到奇怪,後者和宋慶齡聯繫到一起已經是是抗戰勝利之後的事情了。
10.沉香閣是個尼姑庵,這個去過的人都知道。但最早先沉香閣和尼姑半毛錢關係都沒有。豫園的主人當年在這裡建了一個樓閣,裡面放了一座沉香木做的觀音像,是為沉香閣,這也是為什麼沉香閣被歸併進了豫園的原因,二者之間有相當遠的距離。至於變成尼姑庵,那是之後的事情了。現在沉香閣里的觀音像是個新東西,原來的早就讓砸了。
11.張聞天故居在浦東,是個三合院。這是他幼年到青年時期住過的地方,只不過現在的屋子和它當年的樣子比起來好了不少。
12.前面說到龍華塔。龍華塔的歷史最遠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查資料查到這裡心裡還真是直發毛。也不知道它最早長什麼樣。
13.馬橋遺址是對上海意義非常重大的遺址,這個不用多說了。只是當年發現馬橋遺址完全是一個意外,當地公社打算在這裡挖一個糞坑,結果挖了1.5米挖出來點文物。此外,在附近還有其他人打算取土,在差不多的厚度位置也發現了不少文物。
想來都懸,要是這裡被糞坑埋了,馬橋文化估計就要改名字了。14.福泉山遺址的正中間是福泉山,這是一句廢話。不過要注意的是,這座土墩子實際上是良渚文化的高台墓地。補充 @新一醬 的回答(來源:「上海發布」微博http://m.weibo.cn/2539961154/3728959281351831?sourceType=smsfrom=106B295010wm=20005_0002)文中說到一個1979年上海市地名辦的規定,簡單來說,就是從當時起新建的道路,若選擇以全國地名命名,應使該道路在上海市境的位置,成為命名該道路的地點在全國位置的映射。所以浦東映射山東省,寶山映射東北(主要是黑龍江、吉林),長寧新虹橋映射貴州省,嘉定映射甘肅、新疆……有些浦東的路名甚至用上了山東的鄉鎮命名,如藍村路、德平路、萬德路等等。(更新:評論里有人指出甚至用上了行政村名。怪不得地圖上一直發現不了……)以前翻山東地圖,看到這些鄉鎮名時的我,是無比震驚的……
1、長寧區有個「林泉路」,本來叫「赤水路」,在上海話讀 /ts??? s??? lu/,前面兩個字與「斥尿」(小便)諧音。於是,「赤水路」改名成「林泉路」。
2、實數 222 在上海話讀「兩百廿二」/li? p?? ?ie ?i/。
3、上海話存在連讀變調,停頓位置的不同會造成聲調的差異。此處以北京的「東四十條」為例:
如果停頓在東字後面,會變成:/to?52 s??33 s??5 di?11/——住在北京的上海人可能會覺得很彆扭。(其實還有一點,「幾十」的格式「十」字聲母會清化。)如果停頓在四字後面,會變成:/to?55 s??11 z??1 di?33/——這個是正確的。類似情況見:http://www.zhihu.com/question/52318037/answer/131478057嘉定城區是被護城河圍著的。從百度地圖上看,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個八卦形狀~
推薦閱讀:
※有什麼關於哈爾濱的冷知識?
※有什麼關於大連的冷知識?
※為什麼有些人知道對方聽不懂後,還喜歡用方言說話?
※地域差異是如何對思想,性格,甚至對歷史進程產生影響的?
※你對於甘肅人有什麼獨特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