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為什麼這麼落後?印度有超越中國的可能嗎?
謝妖。
提出問題是一回事,解決問題是一回事。印度的精英已經提出三大戰略,來解決種姓、地方勢力、宗教問題。第一是稅制改革。大家應該知道,德國兩次經濟手段促進國家統一,印度欲東施效顰,也未嘗不可。十九世紀的德國也面臨邦國分散問題,但依靠統一稅制,最終完成了國家的統一。第二次是東西德合併,也是採用經濟手段。
莫迪最近就在做這件事。第二是教育制度和文官制度。這一個針對的種姓制度。大家也知道歐洲過去也是分封形式的貴族制度,但是歐洲從中國引進了科舉制度,改造成文官制度,貴族階級因此沒落。事實上中國古代也是用科舉制度打敗了門閥貴族。印度現在也在積極推進這個制度,高種姓憑藉自身優勢,可以得到一點甜頭,卻不知已經中計了。長久來說,這樣可以淡化種姓制度的影響,將其排除在政治生活之外。第三,大印度民族主義。這一個是針對多樣複雜的宗教問題的。但是,這個對其他宗教有用,對伊斯蘭教就沒啥效果了。未來,伊斯蘭教仍是印度最大的問題。但是,這些都需要時間,也許要一個世紀,好在印度人有耐心。同時,由於民選政府,印度政策缺乏連續性,也許,下一屆政府就會推翻這些政策。
印度超越中國的可能性更大的取決於中國,也許中國正如民主人士預測的那樣,突然崩潰了呢?首先有兩個問題需要說清楚:
1.印度在世界上看並不落後,得看跟誰比。其實印度人民對自己還是挺滿意的。
2.中國跟印度比較,是中國逐漸趕過了印度。除非追趕者自己出問題,否則被超越折不太容易奮起直追。長期以來,印度就將中國作為比較對象,媒體也是不是炒作「印度超越中國」的話題。但實際上,儘管建國初期,由於中國經歷長期戰亂,印度的基礎條件的確更佳,但在幾十年的發展中,印度卻始終沒有實現力壓中國的宏願,相反二者的差距還越拉越大。
印度之所以難以超越中國,與其自身的「基因缺陷」有極大關聯。自古以來,印度就長期分裂。雖然以文明體系而言,印度文明成功覆蓋了南亞次大陸的絕大部分,但在政治上,卻一直未有完成政治統一。幾千年來,印度境內邦國林立,諸侯格局。這種政治上的四分五裂,甚至對「印度」這個名詞的界定產生影響。在諸多外國史學家定義中,印度這個名詞,更多的指代一種文明體系,而非一個政治意義上的國家。
當然,現在的印度業已完成政治整合,成為一個主權國家。但拋開這種表象,印度內部仍舊存在十分嚴重的分裂,各邦具有高度的自主權,甚至以鄰為壑,大搞地方保護主義,這嚴重影響了印度內部經濟的整合和凝聚力的打造,而對此,新德里的印度中央政府卻只能徒喚奈何。
印度為什麼會搞成這樣?雲石君覺得原因主要有三點:
一、相對封閉的地緣結構
地緣結構上南亞次大陸東部為巴坎—若開山脈,是其與中南半島的地緣分割線;北面則是喜馬拉雅山脈和號稱世界屋脊的西藏高原;西面,興都庫什山脈與俾路支高原,將其與中亞隔絕開來,至於南方,則是一望無際的印度洋;這些高等級地緣屏障,阻礙了南亞次大陸跟其他地緣文明的有效交流,也為印度文明的獨自發展,提供了充分的安全保障。
封閉的地緣結構,使得當古印度文明完成對南亞板塊的覆蓋後,便自然而然的失去了進一步對外拓展的慾望與能力。而印度又不像古代中國,受到來自塞外游牧武裝的持續威脅,以至於必須用中央集權的方式,儘可能的集中內部資源,以應對可能隨時發生的游牧入侵。
當然,印度也不是絕對沒有外患。雖然喜馬拉雅和青藏高原的確難以逾越,但翻越興都庫什山脈,還是相對簡單的多。而山對面的中亞游牧勢力,則是印度農耕文明的天敵。
不過話又說回來,雖然中亞游牧武裝會時不時的入侵南亞,不過它的侵擾,並沒有對印度文明構成根本性的威脅。
之所以會如此,固然是因為印度文明體量巨大,底蘊深厚,但同時,也跟中亞自身的地緣條件有極大關聯。
中亞地處亞歐大陸腹心,是東亞大陸、蒙古高原、南亞次大陸、波斯高原甚至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等亞洲傳統地緣勢力的權力交匯。犬牙交錯的政治格局,以及自身地緣潛力的相對不足,決定了中亞很難培育出強大的本土勢力,更多時候時作為一個四戰之地,在外部列強火併後,成為勝者的附庸。
不過,不管是中國、蒙古,還是伊朗、阿拉伯,這些亞洲傳統文明的本部核心區,跟中亞都有著萬里之遙,這種地緣距離的遙遠,與中亞都相隔遙遠,這種地緣疏離決定了,就算中亞被某個外來勢力佔據,這種統治也是相當孱弱的,一旦自身實力稍有衰落,其他勢力或者中亞土著就會趁機崛起,將其驅逐。
中亞的混亂與不穩定,既在相當程度上降低了其侵略印度的能力,更使得那些得以征服印度的中亞勢力,因為缺乏穩定後方的支撐,所以沒有強大且持續的力量,根據自己的舊有模式,對印度文明實行改造與替換。反而,為了維護自己辛苦得來的統治地位,這些外來戶反倒會根據印度實情調整自身,這樣做的結果,就是這些外來勢力在取得政治優勢的同時,文明體系上卻逐漸本土化,最終結果就是融入印度文明。
既無力拓展影響,也不至於有覆亡之慮,這種情況下,內部矛盾就自然而然的被放大,窩裡鬥成為印度文明的主旋律。
二、地緣核心和肢解
政治上的大一統,意味著權力向中樞高度集中。但是,謀取一己私利乃人的本能,次大陸內部次級地緣板塊的土著族群,天然會有追求區域利益最大化的慾望,這自然會跟中央集權形成衝突。特別是某些相對邊緣的板塊,在中央集權模式下,其區域利益會受到中央權力的限制,這當然那會引發他們的反感。而這種中央與地方的矛盾,又極難彌合,這種情況下,一個強大的本部核心區,就成為中央集權體制的必須品。
強大的本部,可以為中樞提供強力支撐,使其有能力壓制邊緣板塊的不滿,保證中央集權機制的有效運轉。換一個角度,中央集權機制下,邊緣板塊的各種流動性資源又會自然而然的向本部集中,為本部的強大提供更充足的保證。
中國就是這種結構的經典代表。中國的傳統本部核心區,:長江——黃河流域地緣實力冠絕東亞,區位上也相對偏於中亞,這為中原王朝的擴張提供了有力支持——不僅四川盆地、雲貴高原、東北這些在東亞大陸中區位比較邊緣、地緣結構相對獨立的板塊;甚至青藏、西域這些極端邊遠的板塊,最後也都被中原政治勢力輻射覆蓋,成為中國版圖。
印度文明本部核心區的形成,也依託於兩條母親河——印度河跟恆河。當然,跟長江、黃河流域相比,印度的這個兩河流域,在體量上要差了一個層次。不過考慮到南亞次大陸本身規模也遜於東亞,因此以印度河——恆河流域為依託,一統南亞也差差足夠了。
不過這只是一種想像罷了:印度非但沒有完成中央集權,相反,作為二元核心之一,印度文明發源地的印度河流域,後來卻從印度文明體系中剝離,轉而成為伊斯蘭文明的勢力範圍。到如今,印度河流域政治上也已徹底獨立,組建了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堂堂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混到最後據老連老巢都沒保住,印度為啥這麼衰?
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是,在印度河流域跟恆河流域的之間,橫亘著一個約六十萬平方千米的塔爾沙漠。
其實人類文明早期,這裡還不是沙漠,不過氣候的變化和人類繁衍對自然環境的過度破壞,該區域最終荒漠化。而這一生態惡化,也對南亞次大陸地緣政治格局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
首先,塔爾沙漠的成型,大幅削弱了恆河流域跟印度河流域之間的聯繫與交流。這種隔絕,使得二者非但不能像中國的長江、黃河流域那樣,經過整合融為一體,反而逐漸走向分離和對抗。
而中亞勢力的入侵,更加劇了這種分類。印度河流域位於南亞次大陸西北端,是勾連中亞與南亞次大陸的中間跳板。這種區位,使得印度河流域自然而然的深受中亞影響。在中亞游牧武力的強力支持下,儘管印度河流域的地緣潛力不如恆河流域,但依然有能力自成一體,與恆河並駕齊驅。
而隨著中亞游牧文明的伊斯蘭化,印度河流域的人文特質也發生改變。
儘管印度文明的實力,決定了伊斯蘭不可能將其整體替換,不過在與中西亞文明圈山水相連的印度河流域,伊斯蘭依然取得了優勢。再加上塔爾沙漠的存在,使得印度河流域與以恆河流域為代表的南亞其他板塊交流嚴重受限,天長日久之下,這塊南亞第二地緣核心,印度文明發祥地,最後居然被伊斯蘭文明同化。
印度河流域的伊斯蘭化,嚴重削弱了印度文明的實力;而次大陸兩大地緣核心的衝突跟對抗,更對恆河流域的實力釋放造成強力掣肘——換句話說,印度文明的本部核心區,影響力大不如前,不再有力量去保證對孟加拉、德干高原等邊緣板塊的絕對壓制,這種情況下,集權中樞自然也就成了鏡花水月。
三、種姓制度的束縛
人類文明早期,歸屬印歐人種的雅利安人遷徙到南亞次大陸,並成為當地的統治者。只不過,鑒於雅利安人規模較小,數量上遠遜於達羅毗荼人(印度黑人)這個南亞原生土著。為了確保自己的統治權能夠千秋萬代,雅利安人便設計出一套種姓制度,把印度人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四大種姓。這其中,雅利安人主要位於婆羅門、剎帝利兩大高貴種姓,經過歲月演化,成為後來的印度白人;而達羅毗荼土著則被統統劃入吠舍、首陀羅兩大低賤種姓,甚至無種姓的賤民。由於雅利安人,還有後來由中亞遷入南亞,佔據政治優勢的中西亞族群都普遍膚色較白,所以這種階級劃分,也帶上了非常顯著的種族成分。
階級劃分是完成了,但要想這種劃分穩固持久,還必須有效瓦解吠舍、首陀羅和賤民們的抗爭慾望。為此,印度白人在次大陸極力推廣印度教,鼓吹「今生受苦、來世就可獲得幸福」的教義,用這種精神蠱惑,讓他們心甘情願的以今生的苦難,來換取來世的幸福,進而消磨低種姓的抗爭意識,從精神上將他們完全奴化。
不得不說,印度白人的這種做法是成功的,印度社會幾千年來基本保持穩定,甚少有階級戰爭,印度教這種讓被統治者安貧樂道的教義居功甚偉。
可是,負面影響也非常嚴重:
因為當世註定貧苦、不可翻身,達羅毗荼人對國家嚴重缺乏認同感;而且,印度教影響力的太過強勢,也在相當程度上對世俗權力形成了壓制(在種姓制度框架中,擔任祭司的婆羅門高居第一等級,而由國王、官吏等世俗權力掌控者組成的剎帝利,僅僅位列第二等級)。
世俗威權的受限,其後果就是中樞派往地方的職業官僚,很難單單依靠中樞的權威,在地方上有效行使權力——這與中國普通民眾對皇權的天然敬畏截然相反。
唯有常年根植於地方,直接對低種姓施加管教和影響的土邦地主,以及控制本地民眾思想的婆羅門僧侶,才有能力基於日積月累的威權,獲得百姓的屈從。
流官制是中央集權的根基。既然流官不足以駕馭地方,而必須依賴於土著地主和祭司(也就是婆羅門和剎帝利),那麼中樞權威自然也就被地方土豪們層層分解。
種姓制度確保印度社會長期穩定的根基,但同時也是消解權力集中的利刃。在種姓制度消除之前,印度的國家統一於、權力集中自然也就淪為空談。
地緣結構的封閉、二元地緣核心的肢解、還有種姓制度的禁錮,這三大因素彙集到一起,共同造就了印度內部四分五裂的基因。而這種內部的高度撕裂,又使得印度無法整合成完整高效的經濟體,甚至無法培養出高質量的國家認同和凝聚力,國家的崛起自然受到嚴重拖累,超越中國更是淪為空談。
其實對自身頑疾,印度精英統治階層也都心知肚明。所以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印度就雄心勃勃的推動經濟改革,希望從經濟著手,逐步扭轉這種局面,為印度趟出一條新路。不過理想很煩豐滿,現實很骨感,在這場印度版的改革開放中,這個文明古國又遭遇了種種無法克服的困難,以至於改革步履維艱。
印度遭遇了什麼困難?為什麼印度改革成效遠不如中國?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下一節《地緣政治19:印度的現代化改革為何無法成功》中,雲石君為您詳細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文章第18篇:印度之第3部分。喜歡地緣政治與國際關係的讀者,請訂閱微信公眾號:yunshi911(長按可複製),收看雲石全部地緣政治系列文章。
個人感覺雖然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和中國差距依然很大。
首先,印度的經濟改革存在問題。大力吸引外資,在軟體、信息、服務外包、製藥等領域取得了發展,但是創造的就業機會太少,貧困問題也就無法解決。其次,印度的政治制度有很大的問題:1,沒有真正廢除種姓制度(自行百度影響),政治體制無力推動消除制度,更別說實現男女平等了。2,土地改革不夠徹底3,解決不了腐敗問題。雖然多黨制競爭,但是在經濟文化教育落後的地區,政客可以直接或間接購買選票。這樣貧民區就成為腐敗政客的穩定票源。最後再說一下印度的民主。什麼多黨制、議會制、三權分立、言論自由、一人一票都是表面現象,說到底還是家天下。黨派子承父業並不少見,家族政治充斥著整個社會。有民主而無集中。。。個人鄙見,如有不對,還望見諒,歡迎指正。手機打出來了,希望大家支持。。。印度有國情方面有幾大嚴重的問題,爛到無法收拾
1.3000年以來的種姓惡習。
四大種姓等級森嚴,世代相襲,不可逾越,底下還有一個耕地等的賤民階層。如果有不同種姓之間的人敢通婚,其子女就成為賤民,賤民的子女世世代代為賤民。
2.形形色色的迷信
各種迷信在印度廣泛流行,這方面可參看西藏。
3.嚴重的種族宗教文化衝突
印度有80%的印度教徒,15%的伊斯蘭教徒,這種情形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可參看新疆
4.印度語言不統一
印度國家領導人公開講話的時候,只有三分之一的印度人能聽懂。
這種國情下,印度政府無法有什麼大的作為。印度不要說計劃生育,連一夫一妻制都貫徹不下去。
印度人自認為自己領先中國,也認為福報在下輩子,對自己的國家也灰常滿意。主要是西方某些人趕鴨子上架非要印度超過中國不可,其實知道真相的人對這個問題都很尷尬。
個人認為 印度之所以落後還在於它的歷史太短暫、底蘊不足
嚴重些說 印度作為一個國家而言還不成熟
在過去漫長的歷史上 印度這個詞類似於我們現在講「東歐」「北非」「東亞」這樣的大區劃地理名詞 實際上並不是一個國家而是無數邦國的集群
在歷經鬥爭後 終於出現了國家概念的印度 然而這很勉強 語言文字宗教種姓等種種問題始終困擾著印度 各個邦之間遠稱不上團結友愛
團結或者說統一的大問題不解決 印度就永遠不可能從地區大國進化為世界大國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