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談判當中誰先報價誰先死?
聽別人說的,但是不知道為什麼?
謝邀。
01.一個不正經的段子
「為什麼說談判當中誰先報價誰先死?」純屬扯淡。我的觀點反直覺(不喜勿看):在合理範圍內,誰先報價,誰佔優勢。先說個比較正經的段子:
我比較喜歡一些舊物,會不時逛逛舊貨和古玩市場,看能不能淘到一些心儀的東西。第一次入門是在4年前,我在潘園閑逛的時候,看到一支玉管特別漂亮,決定入手。問老闆:怎麼賣?老闆:2800。我:這麼貴?老闆:你覺得值多少?我:800。老闆:成交!我拿著玉管一副吃了屎的表情走出潘家園。
第二次我可比第一聰明了多了。
再次入場的時候看到一條手串兒,決定入手。我:老闆,這怎麼賣?老闆:4300.我:為什麼這麼貴?老闆:你看這成色 ~!@&>....,你看這配珠#@!~¥%……我:是挺不錯,但我在隔壁店看到的成色和配珠和你都差不多的,不到800.老闆:800?你在開玩笑吧?我:沒和你開玩笑,不信咱一起去看看?老闆:行行行,那就800,就當結個緣。
我:別急,我剛才說的是不到800,想了一下具體好像是680.680結個緣?老闆:成交!我帶著手串兒心滿意足的走出了潘家園,心想我特么真是牛逼壞了!4300能砍到680,整整少了3600!一股遇神「砍」神,佛擋「砍」佛的氣勢渾然而生!三天後我的「砍神」氣勢消失了,再仔細想想經過。一副吃了屎的表情渾然而生!第三次入市前,我整整準備了3個月,反反覆復翻閱了7,8本關於談判的書。
畢竟咱也是能識字兒人,一而再再而三懵逼,那都不是智商問題,而是人格上的侮辱。第三次,我看上了一支舊簪。我(理直氣壯):老闆,這簪子50塊賣不賣?老闆一臉懵逼,下意識的說:什麼鬼?50?!你特么是來搞笑的吧?!
我(裝傻):啊?五十低了嗎?老闆:這不是廢話嗎?我這簪子%……*(開始吹牛逼)我(似懂非懂):額,你說的也有點道理,那這樣吧,80,80你賣給我吧?老闆:......80?80還不夠我煙錢呢!我(面露難色):啊?80還不行啊?這可有點難辦了,那這樣吧,你說一個具體價格我看能不能接受。老闆:少於400,不賣!我(理直氣壯):400?!您在開玩笑吧?這玩意兒能賣400?!你看這裡¥%……那裡*……%(挑毛病)。這破玩意兒你也敢喊400?!老闆:那你重新說個數?我(一臉誠懇):我知道你們做生意也不容易,每天起早貪黑挺辛苦的。這樣吧,100塊.這是我能給的極限。咱們也不糾結了,就當結個緣,認識一個新朋友,今後......最後成交價150,順手還拿走了他一個把玩的小物件。
後來和這貨混熟了,他告訴我當時那簪子收購來就是100,平時喊價800——5000不等,因人而異。重來沒見過我這麼還價的。賺50塊是煙錢,加上那小物件,說不清是虧是賺。
在這條淘貨的不歸路上,我總結套路成了:這東西30賣不賣?這玩意兒50賣不賣?
先報價又何妨呢?老闆,這玩意兒多少錢?8000?50賣不賣??02.價格錨定.
好了,具體說說買賣雙方覺得先報價先死的心態:
- 買方:先報價,先吃虧,萬一我報價高了不就吃虧? (本來我可以更低的價格購買)
- 賣方:先報價,先吃虧,萬一我報價低了不就少賺了很多? (報價高了會不會嚇跑客戶?)
你要多少錢?你給多少錢?一來二去,雙方開始打太極,目的都是為了試探對方的底線,為自己爭取最大的價值。
這樣做看似很有道理,而事實上沒卵用,不但沒卵用,而且還浪費時間。何解?如果真的是誰先報價誰死,那麼在統一招標的情況下,都是先報價到甲方,誰中標?誰死?超市,商場當中大部分商品都是明碼實價,是先報價吧?那為什麼還是有人消費?回到之前的段子當中,我的第一次,第二次都是老闆先報價,然後死的是我。
有人可能覺得我很傻,嘴笨,不懂行情,不會砍價。所以才會造成被坑的情況。唔,活該!這事實上跟人傻,嘴笨沒啥關係,本質上是價格錨定。錨定效應:當人們在對某人某事做出判斷時,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並且以此作為參考,把思維固定於此。
第一次第二次老闆先報價,把價格分別錨定在2800,4300.而我只能跟著他的節奏(錨定價)走。
第三次我先報價,把價格錨定在50,老闆就只能跟著我的節奏走。所以,關鍵點在於價格錨定,誰錨定,誰佔優勢,最後圍繞的基本都是這錨定範圍。而先報價等於先錨定,這是極有優勢的。再來看之前一個哥們兒買設備的答案:
確實是這樣,上面的答案我看了,說現在價格透明了,先後報價無意義,恰恰相反,就是因為價格透明才不敢報價。因為工作關係,經常遇到這樣的事情,能不開口報價就不開口,報價後再還價,從而為自己爭取更大利益。
舉個栗子,之前要買設備,市場均價5—6萬,一家供應商各項都符合,問我出多少錢,我當時說你給個價,你讓我出價我肯定往低了出你接受不了,供應商也是個老狐狸,你出價吧價格合適就行。那好我出價我出了四萬,話一出口,供應商說這也太低了,我這設備市場都賣七八萬,我當時心裡一句,卧槽,掉坑裡了,我再試試能不能講到五萬,當時情況我再講價供應商就說我壓價,特別被動,費了老大勁才談到6萬,拿到這個價格不太好。
後來我自己反思這件事兒,兩種解決辦法,讓他報價,就算供應商報8萬都沒事兒,我按著剛才的套路來我能談到5萬。再一種就是直接報價5萬,一口咬死。直接咬死五萬畢竟心裡不甘心,萬一價格還能再便宜一點呢,這種事兒說起來簡單,實際操作起來太難了,人么,都是有貪心的,報價上就抓住了你心理這一點。再以後打死都不先開口報價,能談就談,你報個價,不行我就換下家。先開口報價的永遠是被動的一方。無論生意這裡面其實有一些BUG。
拋開價格錨定,明知道市場價5-6萬,為什麼還有興趣同一個報價8萬的供應商溝通下去?如果讓供應商先報價8萬,有信心按照套路談到5萬?那麼如果供應商報的是10萬呢?結果會怎樣?
結果是你會走吧?根本不用談,因為高出市場價太多了。可是8萬也高出市場價2-3萬,那也不少啊!結論是:你的市場價沒有參考價值,價格上完全被供應商反錨定!03.加強價格錨定與被錨定的破除法。
如何堅定地加強自己報價的錨定效應?——先報價!精準的先報價!精準到具體數字,具體細節!回到哥們兒買設備的案例中,供應商要求他先出價,他出的4萬,供應商還8萬這時候我會有兩種策略。- 轉身就走,沒啥好談的。
- 無視供應商還價,加強價格錨定。
供應商:你出價吧,合適就行。
我:我覺得45678合適。供應商:這也太低了,我這設備市場都賣七八萬。我:是嗎?阿李的馬老闆給我44567,其中這一項XXXXX,那一項XXXX,運費XXXX,總計45567.丸噠的王老闆給的價格是46543,這一項XXXXX,那一項XXXX,總計46543.第一種策略會出現老闆挽留與不挽留兩種情況。- 供應商開口挽留會陷入被動,挽留證明價格留有餘地,帶供應商節奏很容易,直接拉入第二策略。
- 供應商不挽留,說明實在黑心。3萬以上,近40%以上的利潤都不能滿足他的胃口,怎麼談都費勁,直接去買5-6萬的就好。
兩種情況,供應商挽留的概率遠遠大於不挽留。
這裡重點講一講第二種策略:加強價格錨定。
加強價格錨定最簡單的方法是:報價精準到個位數,切記不要抹零頭。很多人在沒報價之前就把零頭抹去,覺得這樣很洒脫,很耿直。屁咧~事實證明:價格越精確,買(賣)家討價還價的幅度越小。這樣的精準報價有兩個額外重要的作用:- 給買(賣)家一種錯覺,他們潛意識會認為精確到個位數的報價更為準確,是精心計算過的。
- 給買(賣)家留有餘地,精準到個位數的報價有足夠強硬的理由解釋。
回到買設備的案例中,如果哥們兒先精準報價是45678,尾數解釋下來連運費都一清二楚。
供貨商一聽就會知道是行家,知道你是真正懂市場行情,哪還敢7,8萬漫天要價?即使還價也是從你錨定的45678從下往上加,而不是從供應商的8萬往下砍。同理,如果是供應商先精準報價:98765
如果不選擇轉身就走,那麼一旦給供應商充足的時間和理由解釋你認為的市場價5-6萬的產品到他這裡會變成8-9萬。你可能會被供應商忽悠到懷疑人生。因為我相信他會有一萬種理由來解釋他的產品為什麼會貴這麼多,你會這樣認為嗎?所以,報價的重點其實不在先後,而是價格錨定,而先報價對於價格錨定更有優勢。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對方先報價或者已經陷入價格被錨定應該怎麼做?
- 轉身向北,離開有你的季節。
- 談判(報價)之前確定目標。
- 我買這東西的目的是什麼。
- 我準備出多少錢來買(賣)。
- 我出這價格的理由是什麼。
談判之前確定目標是一切談判的基礎,注意哦,是一切談判!
確定目標並不是為了說服對方,而是穩定自己!只有準確的目標,才不會陷入對方的節奏。補充:
@細雨漸微的留言:我怎麼覺得一句話完了:「》400賣不賣?不賣拉倒!」通常401都不會出,就買了,如果不賣,說明他要賣的價格吃400差得多,我又不會出,就不會白費口舌她的留言提醒了我之前想寫的卻忘記了,謝謝你!
砍價神套路:作勢就走——XX價格賣不賣?不賣拉倒!(假意離開)(趕緊降價啊!趕緊留我啊!)
同樣的姿勢,同樣的套路,別人砍的是價,你砍的是手。為什麼有的人用起來所向披靡,而有的人用起來卻如同揮刀自宮。(有時候價格已經在接受範圍之內,但還是希望通過作勢就走的方式來降低成本。結果尷尬的事情發生了,瑪德,老闆根本不留我。礙於面子(惱羞成怒),卻又不能吃回頭草。最後乾脆不買了或者選擇了另一家更貴的也在所不惜(自我安慰)。不管你們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反正我曾經也這樣二逼過。)用科學的方式來解釋「假意離開,迫使降價」背後成功地原理——賣方的沉沒成本過高。
沉沒成本(Sunk Cost):人們在決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僅是看這件事對自己有沒有好處,而且也看過去是不是已經在這件事情上有過投入。賣家之所以降價挽留假意離開的買家,是因為買家給賣家製造了較多的沉沒成本。
我們都有過買衣服、買鞋子、買包包的經歷。兩組選手,兩種類型。- 短時間內、乾脆直接祭出大招:XX價格行不行?不行我就走......
- 反覆挑選,反覆試穿,不停地賣價溝通。一段時間後祭出大招:XX價格真的不能交易嗎?實在可惜,我只能去別家瞧瞧了......
結果會怎樣?
很明顯,第一種類型被賣方以降價挽留的概率低於第二種。區別在於第二位在交易過程中,通過不斷地挑選、試穿、溝通給賣方製造了大量的沉沒成本(時間、精力、機會成本)。賣方為了不讓這部分沉沒成本真正損失,可能會給出更多的優惠。
而第一種類型成交的關鍵更多的可能性是在於:賣方商品的利潤。和砍價並沒有太大關係。
(有時候商品的利潤可能遠超咱們的想像。可參照開篇淘舊得第一次,第二次)兩種類型兩種方式都沒有對與錯,只是性格、行為、方式的不同罷了。
當然,如果你希望在談判(交易)過程中得到更多的優惠,可以嘗試著為對方製造出更多沉沒成本。結論:在談判(交易)過程中,有目的性的製造對方的沉沒成本,可提高交易的成功率。
(沉沒成本和機會成本都是是相對的,不用找我鑽牛角尖。)
最後補充:以上所有的案例都存在兩個常常被人們忽略的屬性。
談判(交易)的可得性與安全感。
談判(交易)的可得性:一種只要稍加努把力,立刻就能促成交易的錯覺。(成交錯覺)
談判(交易)的安全感:一種除了我,沒有別人可以滿足對方需求的錯覺。(唯一錯覺)
有興趣深度思考二者的組合與運用方式?
PS:我可不是砍價高手,偶爾砍價是為了尋求快感。花錢倒是一把好手,有興趣的可以看我這篇筆記當中的:03.餘閒——花錢就是佔便宜。《稀缺: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與忙碌的》輸出筆記 - 關愛失業狗人士的文章 - 知乎專欄這句話的意思是你出價時對方就大致弄清了你的底線。
比如電影《捕鼠記》裡面,那兄弟倆本來想把這老房子賣個三五萬就滿意了,結果來了兩個粉設計師的,爭著要買這個房子,兄弟倆想讓他們次日再來商議,結果其中一個誤會了,開口就是:」你想通過拍賣抬價嗎?我出價不會超過一千萬的!「
這屬於信息嚴重不對稱的情況。
一般而言,如果雙方對行情都了解的話,誰先出價,差別不大。謝多次邀...
沒吊牌的衣服買過伐?
–老闆這件多少錢?
–打完折200。–太貴了,能不能便宜點?–好吧,看你誠心買,你說多少?–你最低多少?–你說多少?–你最低多少?.......幾個回合後,你撐不住了。–120賣不賣?–好吧好吧虧本給你帶一件。走出兩步越來越覺得不對,靠,早知道店主會答應,應該說80。謝邀。題設沒有前置條件,無法判斷。多家供方同時報價,沒有先後的優勢,如密封報價則價低有優勢,如綜合評分則高分有優勢。一家供方多輪談判,一般無先後優勢,假如採購方策略為不重要供方先談判,重要供方後談判,則有先後優勢。但供方無發知曉採購方策略,並不影響結果。最重要的因素還是供方配合度和產品匹配度。
這句話在過去信息不對稱的時候是正確的。現在各行各業信息越來越透明,報價的水分有多大,大家都心知肚明,所以誰先報價的問題已經不大了。
先報價還是後報價更好?報價及還價的技巧?如何通過談判提升自身的利潤?
一、先報價還是後報價?
其實這個問題等同於,是由你率先提議引導談判更好,還是靜待對方先提出想法更明智?
有時候先發制人對自己可能更有利,但這樣你可能並不清楚對方真實想要的是什麼。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讓對方先報價,你就可以根據對方的報價採取進一步行動,因為報價本身就能提供大量的新信息,你可以據此清楚對方的目標和意圖。
看武俠片的時候,最不喜歡看的就是高手對決場面,因為前戲太多,太無聊。他們總是要對峙很長一段時間,不僅不打鬥,甚至連對話都沒有。
後來發現,高手間的談判和這個場景很類似:雙方往往要經過很長的周旋才會談及根本利益,甚至有的客戶到公司考察了好幾周都不談方案,至於像價格這樣核心的「招數」,肯定是很晚才會露面的。
我們一般認為,先出手的就漏出自己的套路,對方可以更容易找出破綻,後發制人。所以,很多人認為後報價更有優勢。
真的是這樣嗎?
劍橋大學大衛·德克萊默和馬丹·皮魯塔的研究發現:通常來說,先發制人對你更有利。也就是說,率先開價的一方,往往在談判的最後也會實現更好的結果。
為什麼會這樣呢?
二、談判的「錨」定心理
先開價,往往為本輪談判設定了合理與否的標準,為本輪談判的重點設定了「參考值」。
這種談判策略在招聘中運用最多,HR往往給應聘者一個較低的「參考薪資」,並解釋給出這個數字的原因,以此降低求職者的期望,打消他進一步爭取「高薪」的勇氣。
再比如,告訴某人一個任意數字,然後讓他估計某一條公路的長度,他通常會把那個數字作為參照點。
雖然這個數字和公路的長度沒有任何關聯,卻會對他的決策作出重要影響,在心理學中,把這種現象稱為「錨定現象」,事先給出的那個參照點就是「錨」。
所以,在談判過程中,最先的報價就會成為錨,後續的談判都將圍繞這個點而展開,它也是判斷後續報價是否合理的重要標杆。
- 錨的設定並不一定要和談判本身存在直接關係;
- 錨是為了降低對手思維的靈活性;
- 即使是談判專家,也會受到錨的影響。
心理學家格雷格·諾斯拉克夫特等人通過試驗證實,越是自信地給出錨,對對手產生的影響越大!
三、先開價的三個注意事項
先開價優勢很多,但需要做的工作就更多了,否則只能自亂陣腳。
- 如果你想使用先報價策略,那你必須掌握比對方更豐富的信息,以至於能夠合理評估雙方的優劣勢;
- 如果先報價,你必須足夠自信、篤定;
- 先報價一定要為後續談判留出讓步空間,因為不管你給出什麼樣的價格,對方一定都會壓價。
先報價意味著掌握談判的主動權,但在實際過程中,我們能夠掌握主動權的時候恐怕不多。
四、如何應對對方的「錨」?
並不是所有的談判你都可以先開價,所以你必須知道如何應對對方的「錨」。
- 保持警惕,不要被對方先報出的價格嚇退,也不要因此改變自己的初始目標;
- 一定不要將自己的判斷建立在對方的信息基礎上,要有自己的知識系統和信息來源,並保持自信;
- 花足夠的時間準備。最好是和同事模擬談判,盡量給出對方可能提出的各種方案,並逐一準備應對策略;
- 大膽還價,如同你在首先開價。「漫談要價,就地還錢」,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不要擔心自己要的太多,因為將利潤留在談判桌上的話,不僅得不到獎金,還得不得對手的尊重!
關於議價,結合上一篇《這套議價技巧,據說能夠提高90%的成交率!》就能有全面的掌握了,在營銷智訊【ID:NewMarketing8】後台回復關鍵詞「議價」獲取全文!
偽命題,談判的關鍵是互相摸清對方的心裡價位。誰先報價都一樣,具體看策略。哪怕是投標,都允許調整價格。
這句話是談判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則,是正確的。誰先報價,就等於誰亮了自己底牌。亮了自己的底牌就等於讓對方能在自己身上贏取最大的利益,如果沒有暴露自己底牌對方無法吃透自己,那麼對方就很難在自己身上討到便宜。從另一個角度說,堅持讓對方報價的做法也是保護自己利益的一種方式。我之前在另一個答案里詳細寫過,道理是一樣的。
我也聽說過,但是只是業內隨口說說。但是業內有這樣的說法,並且流傳開來,肯定有它的道理。我嘗試分析一下。我從事製造業某150強公司生產性物料採購,負責某一大宗商品原材料。每年大大小小針對價格的談判不計其數。先拋開正式的談判,從你開始談判前的準備去看,基本也能看出來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了。當你跟你的採購老闆去討論這個供應商的談判計劃時,有些老闆可能第一個問題市場行情是怎樣的,或者會直接問你,你覺得這家今年能降多少。他這麼做,是在為自己的最終決定找到一個錨點,根據這個錨點結合一些具體情況,在內心大概形成一個對你的目標。但是這個目標還可能不一定立馬告訴你。再回到跟供應商的桌子上來。像我們這樣的採購,供應商可能連你家貓喜歡吃什麼口味的貓糧都了解到了。在這種情況下,你的一句話,對於他而言都是一個錨點。這個錨點就讓他根據對你的了解,找到你內心深處的目標價位。有了這個價位,他可以根據他的實際情況下制定他的策略,是配合、是哭訴還是憤怒威脅,都不容易讓你全面掌控節奏。談判是個很大的話題,每一分每一秒,不同的環境地點,相同的談判都可能發生變化。所以不能概述。大家說的都是補充,沒有對錯。再者,談判本身,輸贏或者生死就很難界定。你心裡的目標是降5個點,供應商知道他價格還有10個點的水分。他哭哭啼啼說勉為其難配合你的工作降5個點。這算誰生誰死呢?業內我們有句話叫win-win。
確實是這樣,上面的答案我看了,說現在價格透明了,先後報價無意義,恰恰相反,就是因為價格透明才不敢報價。
因為工作關係,經常遇到這樣的事情,能不開口報價就不開口,報價後再還價,從而為自己爭取更大利益。舉個栗子,之前要買設備,市場均價5—6萬,一家供應商各項都符合,問我出多少錢,我當時說你給個價,你讓我出價我肯定往低了出你接受不了,供應商也是個老狐狸,你出價吧價格合適就行。那好我出價我出了四萬,話一出口,供應商說這也太低了,我這設備市場都賣七八萬,我當時心裡一句,卧槽,掉坑裡了,我再試試能不能講到五萬,當時情況我再講價供應商就說我壓價,特別被動,費了老大勁才談到6萬,拿到這個價格不太好。後來我自己反思這件事兒,兩種解決辦法,讓他報價,就算供應商報8萬都沒事兒,我按著剛才的套路來我能談到5萬。再一種就是直接報價5萬,一口咬死。直接咬死五萬畢竟心裡不甘心,萬一價格還能再便宜一點呢,這種事兒說起來簡單,實際操作起來太難了,人么,都是有貪心的,報價上就抓住了你心理這一點。再以後打死都不先開口報價,能談就談,你報個價,不行我就換下家。先開口報價的永遠是被動的一方。無論生意
「教父」: 不要讓任何人知道你在想什麼。我認為,在談判中,先出價的人反而是佔有優勢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一、 先出價者可以掌控對方心理預期
在談判中,由賣主給出的第一個offer往往為商品價格定好了一個基準,這個基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商品的價值,被稱為anchor,錨定。
統計表明,更高的出價一般來說會得到更高的售價。這是一個很好理解的心理遊戲,一套價值$30萬的房如果標價$30萬,買主對這套房的心理預期也就是在這個價位,但如果標價$50萬,買主就會抬高心理預期,在討價還價時就會基本圍繞這個基準,最後的成交價也就會相應地更高。
(題外話:當然,以上的出價是有原則的,應在潛在買家的承受範圍內,不能高得離譜,不然就會陷入無人問津的尷尬境地。並且有的時候也不必一味追求高定價,低定價也有其好處。)
二、Rubistein Bargaining
1982年經濟學家Ariel Rubistein提出的學說,考慮了談判過程中價值的損耗,通過計算說明先出價者的優勢。
談判可以看做是A、B雙方一來一回的出價,A給出offer,B否決並給出counteroffer,然後A再否決給出另一個offer……以此類推。理論上這一談判可以永遠繼續下去,但是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時間拖得越長,可以從這筆生意中獲得的收益就越小,因為在談判過程中,消耗了時間和精力,同時你的競爭對手也沒有閑著,所以A、B需要儘快達成共識。
那麼什麼是合適的時候呢?
我們假設A在第一天先出價,B要在第二天才能給出counteroffer,雙方分配的總額起初為100,而後以每天50%的速度減少。也就是第一天100,第二天50,第三天25……
第一天A給出【A100,B0】的方案,B拒絕,在第二天給出【A25,B25】,此時A應該接受,因為就算A在第三天有本事讓自己得到100%,那也是【A25,B0】,也就是說A永遠不可能得到高於25。 A應該接受。
那麼倒推回去,A在第一天就不應該指望B會接受比25少的報價:如果A給出【A&>75,B&<25】, B在第二天一定會拒絕並給出【A25,B25】,而A也不得不接受。所以A應該給出的起碼的方案應該是【A75,B25】
但其實上面的對A第三天情況的假設是錯誤的,因為B不可能讓A得到100%,這時的情況會重複第一天的,最後的結果也一樣:第四天B給出【A6.25,B6.25】,此時同理,A應該接受。
那麼再次倒推回去,A在第三天不應該指望B會接受比6.25少的報價,應給出的起碼報價是【A18.25,B6.25】;B在第二天也不應該指望A會接受比18.25少的報價,應給出的起碼報價是【A18.25,B31.25】;A在第一天也不應該指望B會接受比31.25少的報價,應給出的起碼報價是【A68.75,B31.25】.
這個過程是無限重複的,由此我們得到B接受報價會無限趨近一個數,這個數是33.3333……也就是說當A在第一天出價【A66.67,B33.33】時,B應該接受,因為這就是B能達到的最好情況了。
誠然,在現實中,收益萎縮的速度不會像以上假設的這麼快,當萎縮速度慢時,A、B最後的差距會比較小。但是從理論上可以發現A比B會好一些。
三、實踐中得到的一點經驗
從自己的談判經驗中我也發現,先出價的人佔有優勢,感到守住一個價格比攻下一個價格要簡單(也許並不是很準確),最後達成的價格會不由自主地偏向出價方給出的價格。
40519參考Barry Nalebuff在耶魯大學的課程內容。7
老練的談判者報價都應先設定有進入價(即開價)和推出價(談不攏時決定退出談判的價格),例如文物市場里,一個清代的罐賣家設定的推出價是五千元,開價則為二萬;一個愛好者看到了,設定的開價是三千,推出價是六千。那這兩個老手談判結果就是在五千和六千元間成交;無論誰先出到推出價,一定有可能成交,且也不會死的很難看。死的很難看是指這麼一種情況:賣家的開價和推出價還是二萬和五千,買家的開價和推出價分別是二萬五和三萬五;現在若賣家先報價二萬,買家付了錢捧起罐就走人,賣家會後悔死,因為他知道賣便宜了;而買家一定覺得自己撿了個漏。若是買家先看完貨後問:老闆二萬五賣不賣?老闆說:你想要幾個?買家一定醒悟到買貴了。
對於買方來說,先報價就會導致產品的最後價格肯定不會低於這個價格。對於賣方,則是肯定不會高於第一次的出價。如果信息很不對稱,可能就出現了特別不符合市場價的交易。
曾經的談判練習中,我作為賣方收到標的信息,列出了自己的目標價格和底線。我的對家,作為買方,收的信息里列出了很多對於自己的產品的劣勢分析,於是對於產品很沒有自信,在第一次出價的時候就比我的目標價格還低。我面不改色的又砍價幾個回合,以超低價完成交易。誰說的,我們公司都是我們銷售先報價格,如客戶不滿意,再告訴他公司產品現在有政策。
如果買方不清楚行情,開口就吃虧,一般都要摸清行情,兩人打一會兒太極之後買方出一個認為賣方能接受的價,賣方其實也不過是想賺錢而已,別太離譜就ok了。或者有一些經銷商會有大局觀一點穩定行情,這是潛規則,批發商就不一樣了,跟批發商打交道才是談判啊。。高手都在民間~
謝邀,沒聽說過這種說法。
報價是一個雙方試探的過程,真正摸到底的是後面討價還價的過程。因為不管是賣方或買方,都會在心理價位上為還價留出空間。
如果按照這種說法來說的話,談判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大神在哪裡啊!求解
推薦閱讀:
※不擅交際、言談的人如何得到上司的賞識?
※與人溝通時無法深入思考問題,當交談結束後才發現剛才表述的不是自己正確的想法,怎麼克服或者改善?
※如何抖機靈地回復「年輕真好」?
※什麼是文人幽默?
※相親以後覺得還可以,他每天都會跟我聊天,要怎麼和對方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