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PCI-E NVMe的SSD是什麼樣的體驗?

使用PCI-E NVME的SSD是什麼樣的體驗?

本人目前用的是850evo 256g SSD ,沒有用過nvme的ssd,和SATA版本的ssd相比是什麼樣的體驗呢?

本人常用工具:PS,Visual Studio,android studio等

下圖是850evo 4K圖,平常應用還是看4K吧


翻出了幾張舊圖,SM951 512GB的NVME版。

NVME最大隊列深度可以達到64000,所以NVME SSD跟我之前用那些AHCI的辣雞SSD,最大的區別的就是最大隨機4K讀寫速度終於突破10000 IOPS,達到了30000 IOPS,所以4K 64線程讀取速度終於能達到1GB/s了,也超越了SATA3介面能達到哦的上限。

PCI-E 3.0 X4介面能提供最大4000 MB/s的傳輸速率,不過這並沒有什麼卵用,持續讀寫實際作用並不大。

不得不說,體驗提升比較有限,比我以前用SATA介面的AHCI SSD時比,打開應用的速度確實有提升,從秒開變成了更快的秒開。

對於我這種不關機也不關應用的人來說,很少會遇到對I/O有很大需求的時候。

可能當內存不夠用的時候,會佔用大量磁碟空間作為pagefile,這時候可能IO需求會很大。

或者一樣因為內存不夠,需要頻繁關閉打開一些軟體的時候,更好的SSD會帶來更快的啟動速度,但是從AHCI SSD換成NVME SSD的話,講道理感覺不明顯。

就算需要頻繁開關機,開機速度從10秒變成5秒,其實帶來的體驗也非常有限,不是么?

頻繁關應用和電腦,也不是正確的使用方式,一直開著不好嗎?

如果已經有SSD了,那就不要指望一塊NVME SSD能給你電腦帶來多大的提升,CPU不行就換電腦,內存不夠就再去買兩條回來插上,2根16G的不夠,就上4根16G。


2011年買了第一塊SSD英睿達M4 64GB:卧槽!開機好快!開軟體好快!遊戲讀條好快!使用完全不卡!但就是容量太小,玩個Crysis還要把所有遊戲卸掉才能安裝!

2014年第一次用上SATA3介面的主板:除了跑分的時候讀取速度提升到500MB/S,寫入330MB/S之外,實際也沒什麼區別嘛。

2017年第一次用上NVMe M.2的三星960EVO 500GB:卧槽!我這六年的SSD都白用了,還有這麼快的SSD。話說,Windows 10的開機畫面呢?


一個字,快。

我們搞超算競賽的時候,經常會出現磁碟 IO 瓶頸的問題。就是超算程序往硬碟里寫海量數據。這種問題我們向來很頭痛。 @宋方睿 甚至還研究出來了一些玄學腳本用於優化 IO 速度,效果也很明顯。

後來由於有時比賽時候存儲很緊張,於是我改革了硬碟配置,系統盤選用 Intel DC S3610 100GB,外加一塊 Intel DC P3608 1.6TB 作為數據盤。

就是這玩意。于是之後我們比賽的時候再也沒有用過什麼加速 IO 的技術,直接把輸出寫到這玩意裡邊,完全不耽誤時間。


X1C 2015版本個別是pciE sm951 nave的,測試數據幾乎快了上一代的一倍!挺牛的。軟體跑出來對比過!

我們在這個事情上中招過一次。

X1C 2015到貨有手觸屏幕 128G 256G 512G固態的,因為庫存管理的需要,我們會拆掉入庫統一管理(避免被測試員順走)。

有一次照常按照客戶需求下單512G固態X1C 2015出貨,客戶收到說不爽,說我們換了固態,原裝是pci-e的。我那個去!

因為二手X1C 2015是很新的,當時不懂,和2014款硬碟混搭了,就隨機出貨了。最後去買一條給客戶,1380買的,普通的512才700多。

屎一般的教訓,我們一直以為是我們弄錯了,導致客戶誤會了,消除影響自己虧了點錢完美解決了。最後批量到貨才知道,nnd 不是全部都是pci-e的。


PM961 512G路過,跑分暴快,但是一旦過熱嘛……

實際使用,40秒打開24G的psd: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9821740


當硬碟從機械硬碟到固態硬碟的時候,是機械結構到電路的變化,傳輸速度、隨機響應、並發操作性能提升帶來的變化不是一點半點。

但是當固態硬碟的通道從SATA到PCIE的時候,結構是沒有本質變化的,延遲在數值上看可能明顯,但是實際使用就不怎麼感覺的出來。

但我依然支持NVMe的M2,因為你很難知道什麼時候用的上,而且價格並沒有那麼大差距。對於那些大文件、數據量龐大的東西,比如上面有回答提到的幾十個G的PSD文件等等,提升會很明顯。

這其實也是為什麼Optane不怎麼讓人感冒的原因,數字很漂亮,實感卻太普通。


這也太尼瑪小了吧。。


一開始用Intel 730覺得太慢,換了塊Intel 750速度沒啥提升,開機自檢還是動不動10秒以上,索性放棄了。

這說明SSD用不用PCIE對我這種沒啥意義,就是x99平台問題太多。


三星SM951,就是讀2G寫1G的那個,開機和啟動程序都是快到飛起,比我以前讀400M,寫200M的還是有可感受的提升。不過沒有HDD還SSD的時候那種質變的感受了。

補充一下,平時體驗最好的改善就是直接雙擊壓縮包看文件體驗快很多,因為臨時解壓路徑在SM951上,而解壓文件很依賴磁碟速度。


沒什麼特別感覺。

除了專門跑成績。。。


托壕國母的福在自己的xps13(i5u 8G)用上了950 pro 512,自帶的是PM951 256的,測速上提升明顯,讀2.5G/s寫接近2,在自家固態上,三星驅動確實比Intel姿勢水平高不少

正常使用上區別不是非常明顯,xps固有的電流聲跟以前也差不多,但是是512啊啊哈哈哈哈用著爽而且不用擔心壽命問題

最後,vs2015就算用了950 pro也是不能秒開的,手動再見


快的沒感覺


後悔。

後悔沒買普通SSD。


其實沒什麼區別


配合我自己的垃圾配置, emacs冷啟動要6秒. [doge]


ThinkPad X1 Carbon 2016 頂配 1TB NVME 路過,M$驅動關閉緩存刷新,結果瓶頸全在CPU上,已陣亡。


840PRO之後上的750,Z87的板子,勉強可以不刷就用起來,為了做系統盤折騰了一陣配置。

跑分的話確實比SATA的SSD高到不知哪裡去了,只不過一般家用場景瓶頸已經不是磁碟IO,很少能長時間滿負荷工作,感受不到太大差別。

冷啟的話boot manager那會轉一會,進系統的時間跟SATA差不多。開VS不用等,載入整個LLVM的工程大概在5到8秒,開遊戲什麼的都是CPU和GPU在忙。


Intel 750,冷啟動 VS 仍然要 10s 以上,不能容忍

Photoshop 冷啟動 8s,Illustrator 13s,AutoCAD 13s,Solidworks 9s

進步巨大的是 Chrome,可以 4s 冷啟動.

主板不支持直接從 750 上啟動,sucks


平生第一塊 SSD 是浦科特 M5P 512GB

兩年後,升級固件的時候玩脫了就去返廠,用了半小時的機械盤我直接衝到頤高買了塊 Crucial MX100 128GB,感覺並沒有之前那塊要好,其實第三天浦科特就寄來了一塊新的 M5P

然後不幸的是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這塊在我手上只活了一年半,我又寄去返廠了;然後馬上買了一塊 Crucial BX100 240GB,感覺 BX100 響應時間明顯要比 M5P 短,又是第三天,浦科特給我寄了一塊 M6P,沒打錯,我返修的是 M5P 回來的是 M6P

後來看到有 PM961 便宜的賣,於是就忍不住入了一塊,的確能明顯的感覺到比 SATA 的 SSD 在各種操作上的響應時間要短

在以上期間還短暫用過各種三星和閃迪的固態盤,SanDisk 的固態盤…在一線品牌里算是慢的,三星雖然這家公司問題挺多的,在固態盤方面世界領先沒話說


我用的真的是nvme嗎。。。英特爾750。。。開機二十秒啊兄弟,ps的堆棧也沒快多少,遊戲載入也不快。。。。。。話說現在後悔了,和音效卡以音效卡子卡佔用太多pci的位置不能雙卡了。。。早知道買m2或者u2的了。。。


推薦閱讀:

智能手機相比電腦是否更安全?為什麼?
為什麼找回密碼時不能找回原密碼,而必須重設新密碼?
推薦一款程序員背包?
哪本入門級的學習資料庫的書最值得推薦?
手機電池剩餘電量顯示的原理與實現方法?

TAG:計算機 | 固態硬碟 | ThinkPad | PCI | PCI-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