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的波長最長和最短的電磁波分別是?

電磁波波長最長有多長?是什麼東西發出的?電磁波波長可以短到多麼令人髮指的程度?能否形象地描述一下它攜帶的能量有多大?


搬運一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GZK%E6%A5%B5%E9%99%90

GZK 極限,是以提出者 Greisen、Zatsepin、Kuzmin 三人姓氏之首字母為名的理論上限,描述源自遠處的宇宙射線應有的理論上限值。

這項極限是在 1966 年由 Kenneth Greisen、Vadim Kuzmin 與 Georgiy Zatsepin 三人所計算,其基礎為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radiation, CMB radiation)與宇宙射線的預期交互作用。預測中指出宇宙射線所帶的能量如果超過閾值 5×10

19

電子伏特 (eV) 則會與宇宙微波背景的光子發生交互作用,產生Π介子(pion)。這樣的作用會持續發生,一直到射線粒子的能量低於Π介子產生閾值。因為此交互作用相關的平均自由程其值甚低,舉例來說,起源處距離地球遠大於 50 百萬秒差距 (Mpc) 的星系外宇宙射線(extragalactic cosmic rays)若其能量大於此閾值者,則不可能在地球上觀測到;而此距離內又不存在目前已知可以產生此般能量的宇宙射線源。

已有一些由 AGASA 實驗所作的觀測顯示遠源的宇宙射線帶有高於此極限的能量(稱作超高能量宇宙射線)。這樣的觀測事實被稱作 GZK 悖論 (GZK paradox)宇宙射線悖論 (cosmic ray paradox)

這些觀測似乎與目前所知的狹義相對論(特殊相對論)及粒子物理的預測相違背。不過,也有一些對於此類觀測所作的可能解釋,似乎可以解決這種不一致。首先,這些觀測可能出自於儀器上的誤差,或者是對於實驗結果不正確的解讀。再者,宇宙射線也可能有局域的粒子源(雖然尚不明白這些粒子源會是什麼)。

另外的嘗試是採用極高能量低交互作用性粒子(ultra-high energy weakly interacting particles)來解釋(例如:微中子),其可以在很遠處被創生出來,之後才在局域發生反應,生成所觀測到的粒子。

目前已有一些奇異理論被提出,以來解釋這些觀測,其中最著名的是雙重狹義相對論(theory of doubly-special relativity)。

時至 2003 年,一些宇宙射線實驗如伽瑪射線大區域太空望眼鏡(Gamma-ray Large Area Space Telescope, GLAST)與皮埃爾 · 俄歇觀測站(Pierre Auger Observatory)計劃要證實或否定稍早觀測結果的可信度。


伽馬射線爆發有觀察到95GeV的射線,換算成波長大概是10^-8納米,應該算是很短的了吧。


這個題目有點大呀~

  • 已探測到的最短電磁波(最高能光子),差不多在100TeV(10^{14}eV)左右,一個例子是蟹狀星雲的電磁譜[1]:

圖中最右端的數據已接近100TeV。

p.s.樓上提到的GZK極限不是光子的極限,是有靜質量粒子的極限,例如鐵離子。已知最高能光子還遠達不到這個數值。

  • 人類能生產出的最高能光子大約在600~700GeV(6	imes 10^{11}eV),通過粒子對撞產物衰變生成,LHC的CMS探測數據[2]

  • 可探測到的頻率最低的電磁波,可以達到幾赫茲至幾十赫茲,是大氣中電現象(如閃電)的頻率尺度。

  • 工程中實際運用的最低頻電磁波頻率亦在幾十赫茲,主要用於與潛艇通信,因為低頻電磁波更容易穿透海水。

  • 在低頻側,電磁波的探測實際上往往是分別測量變化的宏觀電信號和磁信號,其作為電磁波整體的性質已經很模糊了。事實上如果限定到單光子測量,目前只能做到GHz即,用於微波背景輻射的探測。

  • 如果不考慮實際檢測而討論理論極限的話,限制電磁波能量上下限的大概只有不確定性關係了?宇宙年齡為T,普朗克時間為	au,普朗克常數為hbar,則光子能量上下限為frac{hbar}{T}<E_{gamma}<frac{hbar}{	au}。但這個上下限畢竟只存在於紙面上,到底算不算「已知」,恐怕見仁見智了。

[1]http://arxiv.org/abs/0911.2412

[2]https://indico.cern.ch/event/442432/contributions/1946922/attachments/1205563/1756687/CMS_13_TeV_results_public.pdf


推薦閱讀:

為什麼晚上的時候天空經常是紅色的?
紙折後產生摺痕是什麼原理?如何復原?
帶電粒子在重力和磁場同時作用下如何運動?
為何物理學的研究深度高於化學,化學的研究深度又高於生命科學與社會科學?

TAG:物理學 | 物理科普 | 電磁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