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美聯儲為何宣布小規模國債及 MBS 出售?「縮表策略」和美聯儲直接加息相比有何區別?

新聞背景:美聯儲宣布將展開小規模國債及MBS出售

震驚!美聯儲宣布將展開小規模國債及MBS出售

不同於「加息」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對短端利率的抬升,美聯儲的「縮表」,將通過直接拋售所持債券(國債和MBS為主)或停止到期債券再投資的方式,實現長期流動性的直接回收。

貝萊德投資研究所(BlackRock Investment Institute)在一份報告中曾指出,1/3美聯儲持有的國債(約7850億美元)將於2018年末到期。

莫尼塔研究宏觀研究主管鍾正生曾表示,在美聯儲加息面臨兩難困境的情況下,「縮表」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加息的弊端與不足。二者配合使用,既是對前期量寬政策的逆向調整,又能減輕單一政策工具對經濟金融體系的衝擊,這對提高貨幣政策正常化的效率是大有裨益的。


瀉藥

簡單說說。實際上,加息和縮表是一體兩面的事情,加息必然帶來縮表,縮表的結果就是加息。

和帝國不同,美聯儲一般通過公開市場操作來調整利息,即降息時,買入國債擴張資產負責表,向市場投放貨幣;加息時,賣出持有國債縮減資產負責表,向市場回收貨幣。實際上和帝國央行的回購逆回購差不多。

次貸危機中,高槓桿的金融市場崩盤,美元需求瞬間爆炸,為了把利率壓制到聯儲會議預定的零利率附近,美聯儲持續不斷的QE,才達成這個目標。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量化寬鬆不是因,而是果。因為無法保證普通干預能維持零利率,因此才用量化寬鬆。

這一結果造成了美聯儲史無前例的龐大資產負債表和美帝銀行業高達2萬多億的超額準備金。在這種情況下,貿然加息必然帶來國債市場的巨大震動,從而影響到「國家信用」。

這也是我為何在一年前判斷美聯儲必然會於正式加息前嘗試縮表。並根據美聯儲資產負責表狀況認為美聯儲加息是一場「驚世騙局」的原因。

當然,結果是美聯儲於去年底加息了。但是我們應該注意到的是,這次加息不同於以往,美聯儲並不是依靠公開市場操作來調節利息,而是通過一系列新型工具來確保加息成功。這其中最主要的兩種即超額准本金率和隔夜逆回購利率。

觀察這些工具不難發現,不同於公開市場操作,這些新工具是非市場化的,並且是有成本的。

我們都知道,央行的負債等於其它經濟參與者的資產。所以這種加息方式所帶來的結果就是——一方面在加息,另一方面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卻以接近於利率為指數的某種速度飛速擴張。

短期來看這種加息方式可行,但是中長期來看,如果毫無動作的話這必然將會把美聯儲一步步推上自縊的懸崖。並且進一步動搖美元信用的基礎。

一定要明確,美帝的加息和帝國的加息是兩種概念,畢竟錢和遊戲幣是完全不同的。一塊錢能換幾個遊戲幣往往是遊戲廳老闆一句話的事,而一塊錢的價值是多少卻絕對不是國家最高領導人一句話就能決定的。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美元是錢,而很多國家的貨幣就是遊戲幣。

因此,美聯儲開始小額出售所持有的國債等資產的目的就很明確了。對衝掉因加息造成的央行負債端的增加,維持資產負責表的現有規模。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加息進程的加快,美聯儲將很快扭盈為虧,並且虧損額越來越大,同時這種出售資產的規模也將會越來越大、越來越頻繁,而與此相對的是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總規模卻不會有明顯的收縮。

這根本就算不上是縮表,充其量只是一種美聯儲在現有狀況下盡量續命的技術手段而已。

我曾說過,美帝根本無法接受國債收益率的快速上漲,所以伴隨著加息的進程,美聯儲早晚會處於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

——一方面需要出售國債,以控制自身資產負責表的膨脹;另一方卻因為國家政治需要,需購入國債以壓制國債收益率的上行。

——一方面因為巨額虧損成為財政部的負擔而飽受官僚體系內部的批評;另一方面卻因為雖然加息但卻並未能結束「非常規」的貨幣狀態而讓大資本家們不滿。

未來的美聯儲將會成為一個烤爐,飽受各方面的壓力。一旦當其堅持不住,無法保持自身的中立獨立性而偏向任何一方時,鋼絲上的經濟必然跌入無底的深淵。

所以,藥丸。


一直以來對這感興趣,但是也不知道是對是錯,但還是寫一下。

先說一下對於美元在經濟危機時刻流入和流出的看法。

美元的在經濟危機發生的時候,通過降息刺激經濟,由於新興市場國家投資回報率高而流入這些國家,美國本土貨幣流動性不足,於是QE增加貨幣供給,進一步增加了全球的貨幣供給,於是全球新興市場國家出現繁榮。一旦美國貨幣流動性能夠維持本國經濟運行則QE停止,則全球依靠貨幣拉動的經濟繁榮停止,而此時新興市場的經濟增長被貨幣大灌水在短期內透支,於是新興市場的經濟增速下降投資回報率降低且系統性風險增加,然後全球美元開始迴流,此時對應的是14年年中美元升值開始。由於美元迴流導致本土流動性過多,於是加息成為需要,在加息的帶動下,全球美元進一步迴流,其他國家的外匯在美元的流入流出中被劫走相當部分,從而使得貨幣供應不足以維持經濟運行,輕則經濟危機通貨膨脹重則貨幣體系崩潰導致動蕩。此時全球大多數國家缺乏貨幣來維持經濟運行從而導致生產體系崩潰,而美國由於有充足的流動性可以研發新科技以及重構生產單元。

在經濟危機時刻美元流出並且供應量增加,一旦美國經濟形勢相對全球好轉則美元迴流,為了防止迴流的美元造成本土美元泛濫,首先的當然是與經濟危機時刻的降息相反的加息政策,而這又必然導致商業銀行在美聯儲超額存款準備金的增加,也就是美元的供應過多而且沒有必要,所以通過出手國債回收美元,從而消減美聯儲資產負債表。

再往下想一下,美聯儲相當於全球中央銀行,而美國的商業銀行通過在美聯儲的存款準備金以及美元現金放大貨幣,而其他國家的央行和商業銀行體系組成一個類美國商業銀行,其以外匯儲備為基礎發行本國貨幣,而其他美元現金在美國本土流動。在美元流出的過程中,其他國家的外匯儲備增加導致貨幣供應量增加,帶來經濟繁榮,而美國作為貨幣供應方更夠分享它們的經濟增長帶來的財富。而當美元迴流的時候,由於利潤的存在,迴流的美元會比流出的美元更多,於是若干國家的外匯儲備不足以維持貨幣體系的平衡也就是其他國家的貨幣供應減少導致貨幣和經濟規模不相匹配,從而導致多國經濟衰退乃至崩潰。而其他國家的外匯儲備減少,美國本土的美元增加,為了不導致通貨膨脹,首先是要加息使得大量的美元進入美國商業銀行系統。在這個過程中這部分美元從外匯儲備變為美國商業銀行存款,前者是基礎美元後者是經過貨幣乘數放大的美元,所以此時美聯儲會通過減小資產負載表削減基礎美元。

美聯儲加息是將其他國家的外匯儲備變為美國商業銀行存款,而美聯儲收縮負載表是減少基礎美元,與經濟危機時刻的減息、QE相對應。

在美元的一脹一縮之間,美國經濟狀況基本維持不變,但是美元的流出流回由於存在利潤,流回的美元大於流出的美元,而這之間的差值就是其他國家在經濟危機之前通過出賣資源勞動力換來的美元,在這一進一出之間的差值等於白白幫美國打工,而且經濟規模的一脹一縮導致國家經濟體系的動蕩乃至政治軍事衝突。不僅白打工還被逼出一身內傷。在經濟危機前後,美元環流通過摧毀若干國家的經濟生產系統,以及美元迴流帶來的經濟利潤,使得全球產能降低而美國的消費需求增加,從而能夠建立新的全球經濟供需平衡,暫時走出經濟危機。

-----------------------------------------------------------------------------------------------------------------------------------

那美元迴流以及美元加息導致美元進一步迴流,會對中國經濟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我說一下自己的看法,也不知道是否正確。

之前中國外匯儲備的增加,我覺得可以分為4部分:出口創匯、中美利息差+人民幣升值預期、中國高投資回報率+人民幣升值預期、中國企業借貸美元。

第一部分,現在中國仍然是凈出口國,所以出口創匯依然為正,但是數值變小很多。據海關統計,2月我國進出口總值1.43萬億元,同比下降15.7%。其中,出口8218億元,同比下降20.6%,按美元計同比降幅25.4%,創2009年5月以來最大降幅,同時也是史上第三大降幅。進口6123億元,下降8%;貿易順差2095億元,收窄43.3%。

第二部分,期望通過人民幣升值預期和中美利息差來獲取利益的這部分,在最近1年多的時間內,估計也走得差不多了。

第四部分,當下由於美元借貸成本的上升而導致中國企業加速償還美元債務,關於這部分《鴻觀》還專門有一期節目。按照其結論,到現在這部分也基本不會對中國外匯儲備造成太大衝擊。

所以在接下里一段時間內會對中國外匯儲備造成衝擊的是第三部分,也就是中美投資回報率之差能否抵抗住人民幣相對美元的貶值,如果不能則會導致資本外流外匯減少,但是美元的升值過快會對美元會造成一系列的影響而且人民幣的貶值對出口創匯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所以即使中國外匯儲備不斷減少,這個過程也會是一個持續的過程,而不會對中國外匯系統造成突然衝擊。

結論:中國外匯儲備接下來或趨於穩定或持續減少,如果持續減少,這個過程也會是較長的一段時間。

如果中國外匯儲備減少是否會造成中國貨幣供應不足?

中國的銀行準備金率在20%左右,而西方的水平大致在10%左右,也就是中國外匯儲備的減少可以通過降准來維持貨幣供應量。再加之中國政府的其他調控手段,在相當時間內中國的貨幣供應量還是能夠滿足經濟增長需求的。但是由於美元迴流,貨幣增長空間被壓縮,中國不能再通過浪費貨幣來進行粗獷式的經濟增長。

中國外匯儲備的減少是否會對中國匯率造成衝擊,導致人民幣加速貶值?

匯率,我覺得應該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響的。這至少包括下面三個因素:國內國際投資回報率、貿易平衡、貨幣發行量。當中國外匯減少的時候,人民幣發行量相對增加這會導致貶值預期,但是貿易平衡和國內相對較高的投資回報率會使得匯率保持在相對穩定的水平。相對而言,我覺得投資回報率的對比和貿易平衡對匯率的影響作用更大,只要中國外匯儲備不見底,則貿易平衡和投資回報率對比基本決定匯率。

結論: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只有中國外匯不見底,則人民幣匯率基本保持穩定範圍內波動。

那美元迴流對中國的影響主要是什麼呢?

美元迴流的過程中,相當一段時間內,中國匯率是相對穩定的,而且國內貨幣供應量也基本可以滿足經濟增長的需求。也就是說中國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內,匯率相對穩定、貨幣供應持續增加、經濟中高速增長,看似好像對中國經濟沒有影響。其實不然,美元迴流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在於,貨幣供應上限的不斷減少會壓縮中國經濟的增長空間。經濟的不斷增長,需要相應的貨幣規模來支持,一旦經濟增長了但是貨幣增長跟不上,輕則制約經濟增長重則導致系統性問題。

中國當下的基礎貨幣基本是美元,之前是4萬億,乘以匯率和貨幣放大係數就是4*6*5大概120萬億,現在外匯儲備是3萬億,要滿足貨幣供應需求就必須通過降准等等手段放大貨幣乘數,但是會增加系統性風險。所以美元迴流通過減少中國經濟的貨幣供應上限來抑制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這個才是關鍵。即使中國經濟還存在發展的可能,貨幣跟不上,經濟如何增長。假設3萬億的外匯儲備不變,貨幣放大乘數為10,則中國的貨幣供應上限為3*6*10大概180萬億。按照中國貨幣和經濟增長慣性,中國經濟增長還能持續幾年。一旦經濟增長不可持續,則國內國際資本必然外流,外匯進一步減少,又會使問題惡化。

這點好像和我上面說的中國貨幣供應會很充足相矛盾。好吧,我承認前面有誤,這裡做個小結。美元迴流會壓縮國內經濟的貨幣供應上限,從而制約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那麼如何應對呢?

由於全球需求不足,低端製造業出口創匯,基本沒戲,所以接下里是向中高端製造業發展,希望能過在這上面打開突破口,成為新的創匯渠道。

第二是充分利用貨幣,將貨幣投放到那些切實能夠帶來經濟效益的地方,不能再把錢往低端製造業上投放,其一是經濟效益低,其二不能帶來貨幣增長。

第三是充分利用國內的存量貨幣,促進經濟的發展。這個就是政府的各種回收貨幣手段了,比如股市、房地產行業等等。

第四點是發展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第三產業,第三產業貨幣流通速度相對較快,也就是第三產業實現等量的GDP增長需要的貨幣供給較少。

也即是未來中國會節約使用貨幣實現經濟增長。也就是未來貨幣的增速和經濟產品的增速會更靠近,也就是貨幣泛濫導致物價房價上漲的可能性,基本沒有了。那麼房價會跌么?

如果房價是普通商品的話,在這種情況下會下跌,但是房子在中國還是回收貨幣投放到經濟循環中的手段。由於大城市圈策略導致人口集中在若干城市,一來供需平衡推高房價,二來貨幣相對集中推高房價,三來政府回收貨幣投放到經濟循環,所以大城市圈的房價是不會跌的,應該會溫和的波段性上漲,當然前提是中國經濟不會失控。

看了中國面對的問題和應對手段,現在真的是心涼了。感覺走出困境的希望好渺小。

當下中國M2大概150萬億,當外匯儲備不變而且貨幣體系不變的情況下,以200萬億為上限,50萬億貨幣足夠中國經濟發展幾年,估計4年左右就完了,也就是說如果不能創匯或者通過其他方式增加基礎貨幣,則中國的經濟在4年後會出現系統性問題,也就是2020年。

中國真正的問題是基礎貨幣發行權的問題,中國沒有這個,所以經濟發展受制於人。擁有基礎貨幣發行權的國家,例如美國歐盟日本,可以通過QE增加基礎貨幣,而中國沒有這個權力。美元的地位在於美軍控制海洋通道、石油美元、美國高端技術。而歐盟也是有實力的,再者美國不知在歐元區埋下多少釘子,而日本是美國走狗。中國如果自行增發基礎貨幣,等於站在美國的對立面,一來當下中國沒有這個實力,二來以中國信用發行人民幣國際上未必會認,所以中國當下只能受制於人。

再回想一下某些人說的人民幣國際化,以美元為錨發行人民幣,然後人民幣國際化,里子還是美元,而且這部分對應美元的人民幣是基礎貨幣,也就是沒有在中國本土進行放大,這樣的人民幣國際化等於美元重行包裝然後在國際上流通,毫無意義。

如何解決中國的基礎貨幣問題?我感覺可以在亞投行之類的銀行上做文章。以下是自己臆想,可能存在問題。

如果亞投行向亞洲國家發放貸款,而中國去承建而獲得這部分貸款,就等於中國成了亞投行的債權人,而這些債權是否可以成為中國央行的資產端用以增加基礎貨幣呢?理論上應該是可行的。亞洲國家欠亞投行,而亞投行欠中國,以亞洲國家的尿性,這些欠款何時能還,只要還不上,中國獲得的債權就會持續存在,以此為抵押發行的人民幣就不會受到影響,而這部分人民幣是以亞投行所有國家的信用為背書的,所以也比較容易獲得廣大歐亞大陸國家的認可。於是中國的基礎貨幣不足的問題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當下亞投行的法定資本為1千億美元,如果其能夠產生1萬億美元的貨幣量,而中國能夠獲得其中一半的5千億美元的債權,則可以為中國國內貨幣供應上限擴展30萬億人民幣,大概能夠保持中國經濟持續增長2年左右。再加上其他的一些手段,我估計中國經濟持續增長到2025年左右應該是可以的。

如果這個臆測是對的,那麼中國拋出絲綢之路戰略在當下來看就是一個幌子,而亞投行這個印鈔機才是中國當下真正想要的。但是亞投行是否能夠順利運行?如果能夠順利運行,則其印鈔上限會相應增加從而很大程度上緩解中國的基礎貨幣問題,而如果不順利則中國經濟在2025年之前會遇到系統性問題。

如果中國能夠有效利用亞投行之類的手段為自身提供基礎貨幣,則中國有望持續發展到2025年。如果期間中國保持6.5%的經濟增速,而美國保持2%的經濟增速,則在2025年左右,中國經濟規模能夠接近美國。而經過10年的經濟轉型,中國經濟結構也會向發達國家靠攏,而且中高端製造業也應該能夠有所突破。但是個人感覺持續保持6.5%的增速10年時間,中國難以做到。所以,即使中國能夠持續發展到2025年,中國經濟體量和質量依然與美國間存在差距。

到2025年之後,中國將面臨貨幣上限問題。還有一個問題,亞投行是否能夠正常運作,這個我也是存在疑問的,而且即使正常運作,是否能夠在短期內發放大量貸款,而中國又是否能夠承接到相應項目。所以我感覺中國的貨幣供應問題在2025年之前就會出現,也就是快要接近美國的時候,由於國內缺乏貨幣供應,而導致經濟衰退。當然這條結論的前提是不看好亞投行。

以上悲觀看法的出發點主要有兩條:1.在未來10年內美元收縮而且沒有其他貨幣替代美元地位;2.美歐日三方都不允許第四種國際貨幣的出現。這兩個條件其實也不是絕對成立的,在一定條件下,這些有可能反轉。也就是2025年左右那道坎中國有可能跨過去也有可能跌倒,未來還存在不確定性。

但是即使中國在2025年跌倒,我覺得未來中國還是有希望的,只有不斷挫折不斷奮發,才能真正的崛起。

————————————————————————————————

發個鏈接方便看 美元迴流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 張斯的文章 - 知乎專欄


似乎全世界沒人會在現在買美債吧!美國之外的國家都在賣美債,肯定不會買。

所以只有美國人去買,不把美股打爆,美國人也不會去買美債吧。

所以美債想賣出去,至少先要看到美股崩盤的走勢


請問各位達人,縮表對美國房屋價格會產生何種影響?會促使房屋價格上升還是回落?


推薦閱讀:

突破金融業從業瓶頸可以選擇什麼證書?
美國對俄羅斯的一系列制裁會對俄羅斯造成什麼影響?如果你是普京政府將採取什麼有效措施?
數學對金融工程而言到底有多重要?
為何在我國機械領域發展遠落後於通訊IT金融等領域?
為什麼宋鴻兵的《貨幣戰爭》飽受質疑?

TAG:加息 | 金融 | 貨幣政策 | 美國聯邦儲備系統美聯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