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台北農禪寺(水月寺)建築設計?

先上圖吧,文字說明及問題描述見圖後敘述。

圖1 總圖

圖2 主大殿臨水一側立面(非官方稱呼,此處為問題描述便利暫且這樣稱呼)

圖3 主大殿內部實景(圖中柱為西側柱)

農禪寺(水月寺)位於台北法鼓山,是一座佛教建築。據主創建築師姚仁喜介紹,項目業主的設計任務描述只有一句根據夢講的「空中花,水中月」,於是努力打造一個寧靜的精神場所。如圖1所示的平面圖中,大面積的水池可以判斷是回應「水中月」的立意。然而可能是由於沒有現場體會,如果不提前獲知該建築宗教建築的屬性,如果沒有神像和鏤空牆的金剛經,很難體會到那種不言自明的禪意。從圖1可以看出,主大殿採用了偏置的柱廊設計(不知道這樣描述是否準確),然而不同於神廟建築,在臨水一側的立面(圖2)採用了非對稱的構圖,略感不均衡;在圖3所示的大殿室內設計也是非對稱的,因而神像自然離開了中軸安置。以上是個人的幾點疑惑,煩請大家指點。

額,據說該建築還是獲獎建築,問題描述有點要攻擊該設計的意味(其實不是了,是想借討論汲取營養,積澱思想),是不是該匿呢?


瀉藥(其實並沒有人邀→_→)

才疏學淺,說點自己的思考,歡迎討論。

「空中花,水中月。」描述的是一種飄渺感,我認為營造這樣一種飄渺感,除了畫面簡潔空間通透以外,很重要的一點是把想要表現的東西放在一個可望而不可及的位置上,或者說你想要表現出來的這個東西附近不能出現人,人會破壞物品自身的場域。舉幾個例子。

豐島美術館的樹

水之教堂的十字架

竹屋的遠山

大概就是這樣。在這個建築中我沒有看到類似的處理,簡單粗暴的用水來表現建築的輕和空靈,很多人都這麼做過,比如王澍的瓷屋。

這麼大的體量能飄起來就有鬼了。粗粗的立柱給人的感覺是如此的腳踏實地。。

而且根據題主給出的平面圖來看,在一般的遊覽路線中,應該是不會取到上圖這個角度的。

再對比一下安藤水之教堂的平面圖,我們會發現水月寺中,寺廟有點太大了,這樣就顯得人工湖非常刻意(意境上的變化就類似於小湖變成了游泳池)。進一步弱化了這種飄渺感。

另外我認為把經文鏤空那個處理太直白了,而且由於室內光線的泛濫,也沒得到應有的效果。

其餘的點@春逝前輩說的非常詳細了,我就不再贅述了。

最後有一個問題我沒想明白,想跟大家討論一下。就是關於寺廟這類建築,和教堂的區別。室友信佛,他告訴我佛教不同於一般的宗教,佛教宣揚的是無神論。如果確實是這樣,因為宗教性質的不同,空間氛圍是不是該有一些微妙的差別?

結尾安利,關於場域那段是我對@夏仲彥的一篇關於安藤的答案的理解,拾人牙慧不成章,有興趣的請去看他那篇答案:http://www.zhihu.com/question/37259235/answer/78817872


補充一下提問的幾個問題

1 偏柱廊設計是故意的,為的是向東邊的文物建築,農禪寺老樓致敬。至於農禪寺如何創立,老樓的意義,如何得以保留,可以搜搜網上的文章。

沒有去過的人,如果不了解的農禪寺的歷史,不知道東初老人在台灣佛教界的地位,肯定不會注意這個老樓。而新建築的左側那個彎,恰如對你伸手一指:嘿,別光注意我,看看那邊那個老爺子!這是姚仁喜故意為之。

而左邊的混凝土牆,除了隔開停車場,也是為了打破對稱,讓你注意到東邊還有別的。

全世界的佛殿幾乎都是對稱的,而姚仁喜這次是故意要打破對稱,並且是有所依據的打破 。打破陳規,本來就是禪宗的要義。

2 而且,新的大殿並不是只有這一個朝向。實際上大殿東側才是本來農禪寺的主要入口,從地鐵過來也最快捷,並且要經過一段老舊的街道,很有點意思。

沒去過現場的話其實你不會注意這個老入口,也不會關心其實大殿有兩個正立面,東立面是完全對稱的,中式的比例,面對老的入口廣場和原來的老山門與街道,並與老樓圍合成三合院。

3 而南側這個立面,是山牆面,朝向的是新入口和高速路,中間加入了水池與足夠的距離過濾喧鬧,比例完全是西式的,看起來不對稱,但佛像實際上仍然在中軸線上,左側的小拐彎和右側多出來的前廊是均衡而不對稱。

4 還有東北角的兩條腿,實際上中間庭院里是保留的文物,一個門樓。這個門樓和南邊的 老樓組成一個歪斜的軸線。右邊的瘦腿與門樓平行。左邊的胖腿與老樓平行。從而保留了老建築的軸線,成為總平面的歷史副軸線。

所以,要到現場,把整個場地的要素都看到,你才知道建築師的用心所在。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項目,如果只知道日本式的枯禪,是無法理解中國禪宗的。

平常心,中道,自然而然,寧靜但不枯寂,不偶像崇拜但又不絕對排斥佛像,這些中國禪宗的特點,在這裡禪意的氛圍絕不是常人想像中的日式枯山水的氛圍,而是那種近代佛教高僧太虛、印順以來推行的人間佛教的禪意,所以,也需要懂一些中國和台灣禪宗的特點,才好看懂農禪寺的設計意圖。

------------

謝各種人邀!農禪寺是我們寫姚仁喜|大元作品系列的第一本書,問題中問的幾個點基本上在書中都有詳細的闡述。

應該說關於這棟建築,我們這本書是一手資料最多和分析最深入的,絕無第二本,有些內容是大元自己的員工都並不知道的。另外,我的研究就是當代佛教建築。

所以,買吧,兄弟。

另外,佛教是非常特殊的宗教,中國禪寺和日本真言宗有如兩個物種。禪宗美學和現代主義建築理論也是天壤之別。但也正是因為如此,兩者的結合才分外有趣。但我們完全可以信任姚仁喜這位曾經做過甚多佳作的原教旨現代主義信徒在信佛之後所做的現代佛寺,是值得我們用一本書去描寫的。

當然農禪寺不是沒有缺點,大家的觀點也必然不同。

只不過他已經在看山還是山,而我們看山不是山的階段,無論如何不要以為他會回到看山是山的低階。

所以,先看我們的書,再去現場,這才是建築評論的王道!

爪機,以後有時間我可以簡單說說要點。


找到一直想找的那張圖了。個人覺得這個很相似的設計更符合農禪寺的設計說明。

SSL的相冊-東京建築行——法隆寺寶物館

@司馬長安 謝邀。根據照片的信息試著討論一下,歡迎去過的朋友聊聊實地感受。

最近在想光的事情,上次聊了之後今天無意中也在想這個建築。

說起「空中花,水中月」,其實想起的是下面這個。

1、層次

安藤的水池是很人工的狀態,但是通過橢圓和池子剖面的曲線,變得不那麼生硬,該感受到寬廣的時候寬廣,該消失的時候消失,水面顏色也是漸變的,很輕盈。最重要的是兩面片牆,視覺收放,引導步行方向。整個流線曲折變化的,不斷收放,看到寬闊水面,鑽入地底,忽然被照亮。過程引導很清晰,該放大的也被放大了。

流線見流竄犯的相冊-本福寺水御堂 倒序。

農禪寺的水面和室內同樣缺乏控制,有點兒大而無當。

水御堂非常非常小,卻很幽深,一方面得益於曲折的路徑,另外一方面是因為室內的幾層遮罩,以及背後的亮光的藏匿。

農禪寺的大廳很寬敞。然而注意力完全被集中在佛經的立面上了。佛像的立面沒有得到任何強調,這一點可能是不妥的。另外佛經也被上面的高側窗和下面的落地窗搶了風頭。透過佛經看到的陽光也有點兒不舒服。

2、路徑

農禪寺的兩條主要路徑看起來都好無聊的樣子,尤其是停車場旁邊那條,堪稱敗筆。走過這麼長一段路,都忘了要幹嘛來著。另外沒有看到路徑轉換的處理。

相比之下,風之教堂的通道因為牆面以及高差的處理,至少看起來很短。視點的位置後方可以看到遠處的山和海,平復心情,走入教堂。細節的差別,前者光影強烈,節奏單一,缺乏變化;後者光影柔和(毛玻璃的緣故),序列清晰:進入、通過、遠眺、結束。

3、光

農禪寺流傳最廣的那張。截圖如果只截左半邊其實還好,加上右半邊混亂又來了。醜陋的條形帶燈、亂亂的點燈。右邊做一面實牆可能好點兒?

相比之下安藤的通道就是很神秘,沒那麼多亂七八糟的。不會用黑暗的建築師其實也不會用光。

關於用光,剛想到問題所在。重點是氛圍,不是內容。農禪寺的立面,內容換成菜名兒,實際上一樣。靠內容喚醒神聖感,需要思考來反應;而氛圍瞬間就能被感知,更大的問題是對尚未深入了解某宗教的信徒來說,內容是無效的。

其實個人覺得那個佛經牆外面看起來要更漂亮。可能做一個印刷博物館更好? _(:3 」∠)_

4、平面

對照安藤的平面看,農禪寺的平面處理比較生硬,體積感太強。那個為了顯得自然的水池,恰恰是最怪異的部分。安藤的水池和片牆,又一次成功引入了自然,最重要的是,在整個進入的過程中,似乎都很難感受到建築的真實體量。

5、細節

注意兩者的燈,安藤的稍難找一些。但是裝對地方了。

水御堂的細節看起來低調而精緻。

相較之下農禪寺顯得混亂。

比如這張,房子很大,佛像很小,很空。再拉回去看水御堂那張。染色的光有了體積感,最重要的是光放大了神龕。安藤的所有教堂中光和自然都是與宗教立面重疊並將其放大的。而這裡呢,柱子和漂浮的牆體存在感更強。

7、建築師說明

第二段從照片里沒看出來。人工的怪異水池影響過大。

第三段可能確實做出來了,確實是虛幻、奇異、與環境不協調的。

第三段和第四段都有矛盾的地方,追求虛幻和傳達簡樸的禪意可能會衝突,實際來看,金色簾幔不是華麗色彩、裝飾嗎?

第三段追求的漂浮感可把第四段害慘了。如果下部用後退到陰影中的實牆,做出來哥特教堂的光感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吧。佛經牆是曲線可能更好吧,字的變化會更多樣。

竟然還有個錯別字。。。結論:安藤的教堂看起來很敷衍,沒有工作量。但是幾乎沒有廢筆。畫立面的話沒得看,但看照片的話實際應該還是很精彩的。

之前還沒看到過立面比大元事務所做的更好的。或者說大元事務所的每個項目立面的比例、材質看起來都很棒,而且是比較好學習的。但是翻了翻室內照片有點兒失望。可能他們的甲方過於強勢?

挺喜歡他們做的烏鎮劇院和故宮南院的。不過已經不好意思再細看了。。。


親自去過,給個比較中肯的評價。設計手法老道,場地關係處理清晰。中規中矩,雖沒有特別驚艷的設計手法,但也都自圓其說。考慮到宗教建築的說教意義,很多設計手法比較表象也不能算是問題。


法鼓山佛教學院創辦人聖嚴法師給姚仁喜的建築任務書就是六個字,「空中花,水中月」。於是就有了這座坐落於廣大開闊平原的農禪寺水月道場。超大柱廊在池中倒映,金色簾幔飛揚其間。「這個建築在水邊很平靜的時候,它反映出來的倒影是『真』,當風開始吹,布幔開始搖擺,水面開始泛起漣漪,這個倒影就開始成了『幻』。」更獨特的是,朝南座向的農禪寺大殿,以《心經》經文鏤空於西側整面牆上。當光線投射進來時,那種光影效果甚至超過了姚仁喜的想像。春夏秋冬、日出日落,投射出來的《心經》不僅是字字清晰,而且隨著角度的變化,《心經》在圓柱上攢動的影子就好像西藏的轉經輪。

大殿後方兩樓層的綜合大樓,面向廣場的混凝土牆面,則鏤刻整部《金剛經》的經文——5837個字,一字不漏。讓姚仁喜感動的是,「據農禪寺法師說,每日清晨比丘尼們醒來,打開房門,第一眼看見的就是被陽光照亮的《金剛經》經文。久而久之,比丘尼們形成了每天早晨沿著長廊一邊誦讀《金剛經》,一邊走向大殿的一種儀式。」

水月道場外形樸素,強調的卻是人在之中的感覺——儀式感、安寧、天地融合,無論你是不是一個修行的人。它不僅是一個建築,也不僅是一個實用貼心的場所,而是一個空間和人的能量發生對視和對流的地方。

姚仁喜是佛教徒,跟隨宗薩欽哲仁波切修行,也是師傅所著的《正見》《不是為了快樂》《朝聖》等書的翻譯。這種修行浸潤到建築設計上,使得姚仁喜的建築方法也和一般的建築師不太一樣。

姚仁喜更相信建築的直覺。這裡所說的直覺,是直觀看到的建築,而不是設計師追求自我表達的建築。「創作過程里直接是最可靠的,要訓練拿掉對直覺的障礙。」從建築里看到本真,而非形態。

這便是姚仁喜又一個建築的特色——不去崇尚形態。「形很迷人,但空的東西是給人用的。虛實堂奧,就像文字是堂,字裡行間是奧。」閱讀的時候,是字裡行間的空隙讓你看到了「字」。

姚仁喜說,三十多年來,他對建築是不疲倦的。他是用做建築的方式做藝術,又是以做藝術的方式來修行。修行是一件越來越有能量的事,又怎麼會厭倦。


推薦閱讀:

造價工程師如何轉型?
多大的房屋面積能滿足一個現代人的「基本需求」?
為什麼日式建築風格很受歡迎?

TAG:建築 | 建築設計 | 建築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