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某一門語言」會對學習其他語言產生幫助或是干擾嗎?

像學習拉丁語有助於學習歐洲系的語言、精通漢語者在學習日語時要比不懂漢語的學習者要輕鬆這類說法,是否 成立?學習一門語言,會對與之相似(或從它衍生而來)的語言有助益嗎?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學一門語言,更多語言學習相關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在年審前夜給這個問題寫回答,真是百感交集;一想到在年審當天要把這個回答發出來,大家看到我的回答的時候我正在經受兩位獨立考官的追問(雖然我和他倆都很熟),我就更是百感交集了——這跟在知乎上回答問題然後再查看回復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嘛……總覺得在寫的時候手都有點發抖。

為什麼呢?因為我去年有半年就在整理這方面的東西呀,我明天年審的時候就要被考官問到這些呀,所以我今天就順手複習一下了。

先回答題主在標題里提出的問題:學習一門語言(包括我們的母語),會不會對其他語言的學習產生(或者是正面或者是負面的)影響?

,雖然這個「會」不意味著「一定會」。這就是第二語言習得里經常提到的transfer(是的,這個現象就叫「遷移」,我之前也沒翻譯錯);可能之前看過我其他回答的知友會感覺這個詞非常眼熟,沒錯,就是在怎麼回應家長的「英語都沒學好學什麼日語」? - Chris Xia 的回答裡面提到過的那個Eric Kellerman說過的transfer。之前的那篇回答主要講的是如何權衡兩種外語的選擇,有關遷移的內容只是偶爾加進去論證用的,而今天這篇會主要講一下到底什麼是遷移,遷移的各種表現——特別是「幫助」和「干擾」,以及延續之前的內容,針對題主在問題描述里提出的問題進一步補充:在什麼情況下我們更容易受到「幫助」或者「干擾」。

說到遷移,可能很多人都會想到自己經歷過的很多典型的例子:中國人講英語有口音啦、因為漢語沒有變位所以單數第三人稱老寫錯啦、想不起來「好多人」怎麼說就只能「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啦……彷彿所有的遷移或者影響都是「干擾」,而且都是從母語出發影響外語的。雖然對於遷移的概念並沒有理解錯,但是未免太過片面——或者說,未免還停留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語言學習觀念上。

對於遷移現象的觀測,大概十九世紀末就有了,然而這個概念第一次正式地進入現代語言學的研究範疇是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研究遷移的文獻里通常會提到Robert Lado,他可以說是目前二語習得方面討論遷移現象的先祖,而他在1957年的專著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 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也是一本非常全面易懂的寫給語言學研究者和語言教師們閱讀的輔助書籍,這本書的目標就是要盡量地消除母語在外語學習中造成的干擾(原詞是interference,很長一段時間裡這也是transfer的同義詞)。在這Lado在這本書里用了一個在邏輯上非常基礎的辦法:對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在後續文獻里經常被縮寫為CA),把母語的語法和第二語言的語法進行完整的比較,挑出二者之間的差異,只要是有差異的地方都有可能會有母語對於第二語言的干擾,差異越大的話習得的過程就越困難,所以只需要在這些地方下功夫就可以了。這可能也是目前的很多受過基礎語言學訓練的語言教師們可能採用的辦法。

然而事情沒那麼簡單;事情要真的那麼簡單就好了。

我很少會把一項研究放在它進行的時代去探討,因為大多數時間裡我們不需要這麼廣義的比較;但是這一回我不得不提一下Lado的方法成型的時代和當時的思潮: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行為主義(behaviourism)。如果沒聽說過行為主義的話,可以去搜索B. F. Skinner和他親愛的小耗子們,那是那個時代行為主義心理學研究的典範;Skinner後來更是把自己在動物行為方面的研究推進到了語言學裡,然後在六十年代和老喬吵起來了。Lado的基礎思想,實際上也源自行為主義:學習一門語言,實際上是形成以這門語言的規則為核心的習慣,所以當我們學習新的語言的時候,一定會受到老習慣的「不良影響」,第一語言的干擾正是如此。Lado的想法和CA這一套手段在五六十年代的第二語言習得的研究里一度佔據了極大的優勢,但是到了七十年代以後就開始被更新的有關遷移的理論所代替。我們已經習得的語法規律並不能被看成習慣:否則,當我們學會一門新的語言(養成了新的習慣)之後,老的語法(舊有的習慣)是不應該被繼續保留的。甚至到了最後,連這種現象的名字也都被替換了——因為在實踐和研究中證明,既有的語言(包括第一語言和已經學過的其他非母語的語言)對於新學的語言的影響不都是差的,甚至有些是好的。

當前應用語言學各分支(特別是第二語言習得方面的研究)對於遷移的觀點是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開始形成的,到目前越發完善;當前的觀念拋棄了行為主義的想法,轉而認為遷移是和語言習得的發展階段是相關的,可以說是「人生路上必經的一步」,即使母語結構完全不同的學習者,在學習同一種語言的時候,都有可能在某個相似的階段發生相近的錯誤,而無關母語本身的結構(參見Natural Sequences In Chil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遷移可以發生在語言習得的各個方面,包括了語音、音系、拼寫上的遷移,構詞、句法上的遷移,辭彙使用、辭彙—概念匹配上的遷移,語用與語篇結構方面的遷移,以及其他。雖然我們平時觀察和討論得更多的是從母語到第二語言乃至其他外語的遷移,但是後學習的語言也可以反過來對之前學習的語言乃至母語產生遷移影響(Effects of the L2 on the L1; @安時 我和你說L1 attrition實際上還是CLI的一種,所以咱們還是殊途同歸),也就是說,遷移可以是雙向的,也不需要限定語言,發生遷移的時候,遷移的源語言既不需要是水平最高的,也不一定需要比目的語言更高。

同樣,對於遷移是不是一定會干擾語言學習這個問題,學界也有了新的見解。目前的討論里經常把遷移分為兩種:正向遷移(positive transfer)負向遷移(negative transfer)。負向遷移和Lado之前討論的interference並沒有概念上的區別,都是指受到語言中相異的成分影響而出現的「錯誤」,而正向遷移則是比較不容易被注意到的——畢竟受到正向遷移影響的結構在目標語言里是正確的,大家有時候就覺得自己是「學會」而不是「無師自通」的。這兩種遷移的具體表現在回答區里都有明顯的例子,囊括了音系、句法、辭彙語義等各個方面,我也就不多舉例子了。有趣的是,還有一種遷移,我們是完全注意不到的:這種情況叫做「迴避」(avoidance)。簡而言之,因為我們熟悉的語言里不存在這樣的結構,所以我們在學習新的語言的時候也不會貿然假設語言中有著這種結構,哪怕這種結構在新的語言里是實際可行的,我們也會在語言產出中盡量或者完全迴避它。比如說,我們在漢語里只會說「讓某人失望/不安」,而不會把「失望」或者「不安」用作動詞,那麼在英語里學習「upset」這個詞的時候,我們也不會直接用「upset someone」,而是更多地套用漢語的「make someone upset」(案例來自Overproduction, under-lexicalization and unidiomatic usage in the make causatives of Chinese speakers: A case for flexibility in interlanguage analysis)。迴避的情況比較奇妙:它既不引向目標語言的正確結構,卻也不直接造成任何錯誤,所以有些分析里會把它單獨列出來自成一派,而有些分析里……乾脆就直接迴避掉迴避的問題了。

先不繼續說迴避了,畢竟那個現象需要更多的觀測。那麼在什麼時候更容易發生遷移(不管是正向的還是負向的),什麼時候不容易發生呢?

很多人在自己的回答里都提到「學習同一個語系的語言會更快」並且以印歐語系日耳曼及羅曼等語族的情況舉例,也有人覺得「懂漢語看日語能靠塞氏看個十之八九」或者是「用日語學韓語效果拔群」。然而這兩種情況在語言類型學上是不一樣的:前者的情況里,各種語言之間的確存在著歷史上的聯繫與大量的同源詞,但是後者中漢語日語韓語三者分屬三個不同的語系並且漢語與日韓語的結構有著明顯的差異,所以我們有充分的理由懷疑,讓一門語言真正能夠受到另一門語言輔助或者干擾的,並不是這兩門語言的類型學距離,而是心理類型距離(psychotypology)——也就是我們以為的距離。有關psychotypology,我在之前提到的「學英語學日語」的回答里有過一個簡單的介紹,這裡貼過來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

我們在學習語言之前和學習的過程中,會根據我們已知的可靠和不可靠的知識,為不同的外語和我們的母語之間劃定一個心理距離(感興趣的可以看Transfer and Non-Transfer: Where We Are Now,或者去進一步搜索Kellerman提出的psychotypology);這個心理距離不等於兩種語言的實際距離,也不一定符合語言分類學的研究,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民科的假設,但是這樣的假設卻能對學習的過程和transfer的啟動產生影響。心理距離越近,我們就越會認為兩種語言更相似,從而更頻繁地使用transfer;心理距離越遠,我們就越傾向於抑制住transfer,因為我們覺得目標語言是陌生的,和我們的母語沒什麼關係。

今年(指2015年)夏天回北京做實驗的時候,我就在實驗里添加了一個關於不同語言的心理距離的調查。我讓被試們為十一種不同的語言以「離漢語由近到遠」的順序排序,這十一種語言分別是日語、韓語、越南語、蒙古語、藏語、泰語、英語、法語、阿拉伯語、德語、西班牙語——沒錯,這就是實驗高級組被試們得出的排序順序,在這十一種語言里,日語離漢語心理距離最近,而西班牙語離漢語的心理距離最遠,英語則通常排在第七或者第八位左右(我給系裡的博客寫的最新一篇就是這方面的內容:「Distant relatives」 and 「close neighbour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心理類型距離不僅會影響到母語對於外語的遷移,也會影響到外語之間的遷移;不僅會影響正向遷移,也會影響負向遷移。Ringbom有一篇文章What differences are there between Finns and Swedish-speaking Finns learning English?,調查了以芬蘭語為母語瑞典語為第二語言和以瑞典語為母語芬蘭語為第二語言的芬蘭大學生學習英語的成果,發現這兩組人群的表現都很統一:不管是以芬蘭語為母語還是以瑞典語為母語,不管瑞典語的水平究竟如何,在他們學習英語的時候,正負遷移主要是由瑞典語引起的,而芬蘭語並沒有太明顯的作用。究其原因,瑞典語和英語之間具有實際親緣,而讓學生們覺得「瑞典語和英語更接近」,從而把瑞典語的結構遷移到了英語上,芬蘭語則因為和英語差距太遠而被忽略了。

但是,心理類型距離比較遠並不意味著遷移不存在;心理類型距離和我接下來要提到的其他要素,限定的都是「是不是更可能」而不是「有沒有可能」。比如,我們面對漢語、英語、日語三種語言,認為漢語—日語之間的心理距離比漢語—英語和英語—日語之間的心理距離更近,這隻能說明在面對同樣的學習內容的時候,我們更有可能有意或者無意地把漢語的規則推廣到日語上,而從漢語推廣到英語、或者從英語推廣到日語的可能性相對低那麼一些。在後面兩個因素的討論里,道理是相同的,我們不可能完全消除遷移的影響,只有可能去衡量它的影響的大小與出現的可能性

可能有人看到這裡就開心了:這麼說來,只要選定兩門心理類型距離相對比較近的語言,那麼學好其中一門,另一門大概就能無師自通了吧?假如你們選定了一對在我看來心理類型距離相對比較近的語言,比如英語和德語(因為我剛好都還會一點),那麼你們覺得我會讓在這兩門語言里所有的元素隨便遷移嗎?並不是,我並沒有那麼缺心眼。現在有一個人出來,給我兩個英語句子,一個是「he kicked a ball」,一個是「he kicked the bucket」(我只能說我真不想用這個例子因為這例子已經只能作為例子存在了),讓我把這兩句話翻譯成德語,你們猜我會怎麼做?很簡單,我會把第一個句子翻譯成「Er trat einen Ball」,而把第二個句子翻譯成「Er ist gestorben」——沒錯,「kick the bucket」是個英語中的習語,實際的意思是「掛掉了」。在這裡,我知道「kick the bucket」是一個固定成語,但是我很懷疑這玩意兒只有英語里才會說(德語里實際的用詞叫den L?ffel abgeben),所以我選擇不把這個習語按詞對譯,而是直接採用一個直白的說法。對這兩個句子的區別對待,是因為這兩個句子在英語里的「特殊程度」(markedness)不同,越特殊的成分越容易被認為是該語言特有的成分,遷移的可能性也就越低——既然被認為是獨佔的,自然不太可能在別的語言里出現巧合。我們之所以會避開一些Chinglish的說法,也是因為這些說法通常被看作是漢語獨佔的,在英語里出現可能性比較低;所以當我聽說英語里也存在「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還是聽錯了。(以及,上一例中就已經能觀測到迴避的出現了:使用字面意義上的gestorben sein而不是習語的den L?ffel abgeben,就是因為不了解相應說法而造成的迴避。)

那麼,還有什麼可以影響我們的遷移呢?沒錯,之前的回答區里已經有人提到這個要素了,儘管提到的方式不是很對:我們對於目標語言了解多少,也就是目標語言知識(knowledge of the target language);我們了解得越多,那麼遷移的可能性就越小,反之越大。雖然這個邏輯非常明顯——知道得越多就越不需要外界輔助似乎是個真理——但是有關「了解」和「知識」,卻都和大家以為的「語言水平」有著微妙的差異。在Kellerman和Jordens二人定義里的「了解」,不僅包括你真正習得的內容(也就是二語習得里常提的intake),還包括「你以為你已經知道的內容」;如果你之前通過正向遷移誤打誤撞弄對了目標語言里的一個元素,那麼即使你沒有「真正學習」它,也可以認為自己已經了解了這方面的內容,從而不再需要繼續依靠遷移。而這裡所說的「知識」,也不單指普遍的語言水平測試里會提到的內容,更包括一些很偏門的東西,比如少用的句法結構、少用的辭彙/習語、方言知識等,一個人可以有相對較高的語言水平卻對這些知識一無所知,從而在這些地方繼續使用遷移。同理我們也可以推出,在學習的早期到中期,有意識或者無意識的正向遷移實際上起著重要的作用,儘管到了最後不管是教學的內容還是自發的遷移都已經變成了「知識」。

以上三者,也就是心理類型距離、特殊程度和目標語言知識,都是由Jordens和Kellerman在Investigations into the "transfer strategy"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一文中提出的,直到今天仍然在被討論和使用(比如我),而它們三者基本上也為遷移的不同可能性劃定了參照的坐標。但是,這三者在衡量遷移可能性的方面都是基於主觀判斷的,幾乎是一個人一個樣:不同的人對目標語言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同,而不同的人對於心理類型距離和元素特殊程度的判定也都不同。所以,照搬別人所說的「學了A語言,B語言會更好學/難學」,有時候未必有用,有些人就是無法意識到借入詞/同源詞的相近之處,那你再怎麼強調也沒辦法。同樣,這三者也並不能幫你確定你自己在學習時發生的遷移究竟是正向的還是負向的,在實際習得過程中,遷移的方向、強度和效果因人而異,所以有可能別人學了英語之後德語學得飛快,而你就被英語拚命干擾德語的句法,或者是別人學日語輕輕鬆鬆,你每次一讀到漢字就走音。因此,在希望藉助遷移之力的時候,也務必要考慮到可能產生的干擾影響。

有關遷移的問題就說得差不多了,剛好也又複習了一下明天年審需要介紹的文獻回顧。如果拋開具體的限定語言的遷移影響,而是從語言學習經歷來看的話,學一門語言,不管是學能夠正遷移還是沒法正遷移的語言,都會對之後學習其他語言產生比較正面的影響,因為學習語言的過程本身就是在提升Metalinguistic awareness(中文似乎該翻譯叫「元語言意識」?實在是寫不動了,直接找維基百科了……)的水平。雖然語言的結構和規則不能被看成習慣,但是學習一門語言的過程是可以被看成習慣的,遵循已經建立的適合自己的習慣學習第二門外語,自然會比第一門外語學得相對輕鬆一些。不過這就不是「某一門語言」,而是「每一門語言」的問題了。

寫到這裡,我又想起來之前Andrew說過的「語言學家的能力不是看他學會了多少種語言,而是看他有多少種語言學不會」。今天一邊聽comparative syntax一邊想這些問題,聽各種parameters之間的關係,感覺自己又可以繼續假裝能看懂西班牙語義大利語和(兩種)葡萄牙語了。


可以肯定地說,有影響。

類似的結論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就被心理學家證實了。當時主要的研究點在於記憶的負面影響:舊的記憶會對新記憶產生干擾。這種情況被稱為proactive interference,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常見。當然,人們也早就知道,舊的記憶有時也會對新記憶有幫助。這可以說是人類文明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到了語言學習領域,這種或好或壞的影響被稱為語言遷移 (language transfer)。其中,舊語言對學習新語言的正面影響成為正面遷移,反之則為負面遷移。

題主說到的兩個例子,都是正面遷移。正面遷移的力量有時候非常強大,一個極端的例子是,韓國人學英語之後,會在某些英語辨音方面超過英語為母語的人……

負面遷移的例子也很多,可以說所有「口音」都是第一語言對第二語言產生負面遷移的結果,比如中國人習慣了漢語單音節的發音節奏,就比較難學會英語的連讀。Russell Peters的脫口秀當中好像就拿這個開涮過,說中國人說英語像切菜。

語音是最容易產生負遷移的,相對來說語法就比較容易克服(理性思維控制),比如中文裡邊程度副詞放在動詞前邊(「他使勁打了一下自己的臉。」),而英語里卻是放在後邊 ("He slapped himself really hard."),回憶一下自己學英語的經驗就知道,只要一開始記住了這個規律,之後很少會再犯錯了。但口音卻很多人一輩子都改不過來。

一般來說,我們比較喜歡關注負面遷移,尤其是想找出負面遷移的規律,以及克服的方法。

先說規律,規律里最核心的一條是:差別越大的東西,負面遷移越大。這個很好理解,比如很多人學日語,第一個要克服的大問題就是日語是SOV語序(主語+賓語+謂語),不同於漢語的SVO。這會在學習初期造成很大困擾。更不用說德語中靠「三性四格」來區分……(當兩個語言相似程度高,卻在某些細節上不同時,也會造成困惑,比如日語當中的書面語使用漢字,卻表達不同的意思,這反倒讓我們更容易記錯。但是這並無大礙,相似程度高的語言,負面遷移依舊是小的。)

而克服的方法則並不是那麼多。畢竟遷移的起因和結果千差萬別,甚至在語言學習的不同階段,隨著對精確度要求的提高,正負之間也隨之變化。比如說,一個沒學過粵語的北京人去聽廣東人講話,當然比一個美國人聽懂的多,因為語法幾乎相同,語音也有一定相似程度。這就是正面遷移。但是當學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北京人發現,粵語與北京話的相似卻變成了干擾,不自覺的就會帶出北方口音來。

個人認為,一個克服負面遷移的辦法是,去觀察並總結無意識的負面遷移。什麼意思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總結錯誤,分析錯誤原因。

比如接著前邊的例子說。你英語口語不地道,口音比較重,自己卻不知道問題在哪。這時候如果一個專業的老師告訴你說:中文裡沒有句子的起伏,也沒有連讀、弱讀等現象,但英語里有。因此你要注意,不要讓中文對你產生干擾。之後如果你在說英語時候有針對性的注意和練習,一定會事半功倍的。

最後提一下,不同外語之間的影響。這個和前邊說的母、外語之間的影響有共通處,但複雜的多……它受到不同因素的共同作用:兩門語言各自的特性,學習者自己接觸兩門語言的時間點,學習者對兩門語言各自的熟悉程度等等。如果題主確實感興趣,推薦去查閱下Selinker和 Lakshmanan的MEP理論,算是這個領域的經典之一。另外還有Dewaele, Kellerman等人的作品。


-------------------------更新--------------------22/01/2016----------------------------------------------

只和大家說我在做翻譯時認識的一個小夥伴

此人出生和成長在巴黎,但是爸爸是德國人,媽媽是俄羅斯人,故事是這樣的:

話說,當年他爸爸到英國工作的時候認識了在英國讀書的他的媽媽,等他媽媽畢業後,兩人就決定結婚,各種原因,兩人最後在法國找到了一份新工作,並且安定在了法國,但是,他們二人法語都很一般,只能逛超市的那種,所以兩人之間的日常用語依舊是英語。

所以他小的時候的母語可以說是英語,雖然出門總在聽法語,但真正的學習法語還是上學後的事情了。

他的爸爸沒有真的要教他德語,他媽媽也懶得真的教他俄語,他這兩門語言聽得最多的時候是父母吵架的時候,所以髒話辭彙量驚人。

所以我認識他的時候他德語和俄語都完全聽得懂,但開口總用英文回復。

現在在俄羅斯做交換。

性格嘛,我們也不是那麼熟,但是相比明騷得發浪的法國小哥們,他真的很悶騷。

以下原文:

哈哈,我覺得我寫的可以同時回答好幾個問題

我童年在三到五歲之間大部分時間其實是和我新婚的小姨還有姨夫生活在一起的,我小姨大學英語系畢業在某個大專教英語,而我姨夫則是出生生長在巴黎的地地道道的法國人,所以那一段時間我的生活是三語的,看的卡通片的也是英語和法語的。

再後來我進入小學了,小學二年級就開始正式學英語了。

初中的時候和大多數孩子一樣,超級迷戀日本動漫,所以要死要活的學習日語,那個時候我媽媽希望我可以正統學習法語,但是我根本就沒有興趣,我媽也是拿我沒有辦法。

高中畢業後的第一年我留在國內,由於我的專業與設計有關,所以我當時就決定了去法國繼續我的學業。考法語之前,我聽大多學法語的人說,由於兩門語言極其相似,所以很多會法語的人基本都不再說英語了,於是我先考了英語雅思,想以後也許用得找。

然後來到了法國。法國的學校第一年必須修一門第二外語,我當時準備學德語的,但是德語只有高階班,所以最後我學的是俄語。學俄語的時候有件很有趣的事情發生了,作為全班唯一的亞洲人,我也是唯一無論如何也發不出彈舌音P的那一個,大家都覺得很有趣。

在有次班上一個男生嘲笑我後,我發怒了,對俄語老師說:「你們的革命家列寧先生不也一樣一輩子發不出P音來么?」俄語老師回答是的,於是我得意地白了那個男生一眼(一種極其幼稚的自衛方式,哈哈,不要批評我啦)。但是當時心裡是很難受的,所以我就自我安慰,我的專業是設計,一門可有可無的外語學不好也無所謂啦。從那以後學校的一個羅馬尼亞女生就經常和我待在一起,她說我多聽,聽著聽著有一天就可以發得出來彈舌音了。我的室友那個時候也經常讀西班牙語給我聽,讓我適應那種彈舌音,大概半年後,有次我和俄語老師做口語測試的時候,她讀一句我讀一句,我居然意外做了一次完美的發音,而且自己毫無意識。當然,在那後,也不是總能發出P音來,有的時候可以,有的時候依舊做不到。

我有幾個喜歡的作家,都能說十幾門語言,一開始我總覺得那是因為其母語本身就佔了優勢,就像一個德國人學英語和一個中國人學英語,德語很多單詞發音本身和英語很相似,所以自然有優勢。但後來,漸漸的我才感覺到,當你只學一兩門外語的時候,很容易弄混,但是當你開始接觸幾門外語後,漸漸你真的會發現,語言與語言間其實是有共通性的,而且更容易有好的語感。說實話,和很多在法國讀書的中國學生相比,我的辭彙量比他們要小很多,但是很多法國朋友一開始都以為我從小在法國長大的,因為我在說話的時候從來不用在腦子裡思考中文再翻譯成法法語,而是很自然就能開玩笑。

很多人跟我說,要是我以後不做設計師的話,可以做翻譯,然而實際上是不可以的,生活方面確實沒有問題,但真的做翻譯,其實我還是很佩服那些能將一門語言學得很細很精的人,這也需要專業學習語言的同學。我曾經在一個世界大賽組織做新聞區的翻譯,說是需要四門語言的翻譯,但是中國團隊帶了自己的翻譯團隊,所以我基本就只做英語與法語間的翻譯,工作能夠圓滿完成,真的因為我本人太可愛了,大家對我太寬容了,哈哈哈哈

最後,我目前一直理由課餘時間給退休老人做中文老師,我班上一個瑞士太太,一位羅馬尼亞先生和一個德國太太,哈哈哈,我時常看玩笑我帶的都是國際班,真正做了一個老師後,從如何學習語言的思維方式轉變成如何讓別人更便捷的理解一門語言,這種轉變要求我時常總結自己學習語言的經驗,所以時常會有新的感悟。當然啦。德國太太也會教我我一直想學卻沒有機會學的德語,所以我又多認識了一門語言。

最後的最後,嗯,我廢話有點多,語言確實是認識一種新文化的有效途徑之一,以後再繼續廢話啦。


幫助和干擾都有的。

-----------------

法語學習中。

自認為屬於英語比較不錯的那種,不背單詞,基本會讀然後稍微注意一下拼寫一個詞就記住了。英語沒有特別嚴謹的發音規律,很多詞反正就是那樣子拼寫和那樣發音,沒有規律沒有為什麼。

學習法語後,英語單詞算是背不清楚了。法語有一套嚴謹的發音規律,除少數特例,基本單詞可以做到看到就會讀。一方面影響就是打亂了我背英語單詞通過讀音+語感來識記的方法,尤其是法語的語音規律熟悉後,你不自覺的就會往法語單詞上靠。另外一方面的影響就是英語法語很多同源詞,暫且不管源頭是哪兒或者意思如何,兩個詞長得就差不多。比如法語的公寓是appartement, 英語是apartment,導致寫英語時不知道要不要雙寫p,寫法語不記得是一個還是兩個p。意義上的話sympathetic總是會讓我混淆sympathique的意思,可能也跟我學術不精有關……

幫助就是,學了法語感覺打開了不止一門語言呀!義大利語西班牙語等等羅曼語系的感覺都大致可以看懂一點了。暑假在澳門,各種標誌基本是中英葡三語,中葡雙語更多,路牌看到葡語Rua Da Vitória這種自動翻譯為法語的Rue de la Victoire沒什麼困難。

另外就是,可以拿來裝裝逼。

-----------------

突然想到一學日語的朋友,大三了CET-4還沒考過,哎。


有幫助,絕不會干擾。

我現在會英文(跟中文水平差不多),韓語(會聽、說,不太會讀寫),拉丁文(會讀與理解),法語(正在學,因為會拉丁文,十分輕鬆)。由於韓語屬於中文的近親語言,我們天生就有優勢,所以學好了不算本事,這裡也不做過多討論。我自己的經歷中,最能說明問題的是英文與拉丁文的學習過程。

我是因為熱愛文學,才一定要學好英文的,並不是為了過什麼級,把它寫到簡歷上。事實上,我從來沒有過過級。為了證明我沒有吹牛,這裡有一段我自己錄的王爾德的童話《自私的巨人》,你可以聽一聽 【王爾德童話《自私的巨人full》The Selfish Giant】在線收聽 當然,這個,許多人都可以做得到,那麼我自己用英文原創寫的東東可能更有說服力哦,這是我在wordpress寫的東東 The Chinese History Class on WordPress.com 秀出來這些東西,並不是為了說明我有多麼的牛,而是為了支持我現在要給出的論點:你要熱愛它背後的東西,才會真正學好一門語言。所以,你平時看到的可以和外國人「談笑風生」的中國同學們,其中大多數都是不會英文的,不是說他不會說英文,而是說他說的英文是重複的,沒有創造力的,以及沒有語言藝術感,翻來複去用的都是同樣的辭彙與句式。他,說的語言里沒有文學。

因此,你必須要首先熱愛她的文學,接下來才可以學好這門語言,你在外國人面前說出來的時候,才會受到對方的尊重。也就好比,一個歐洲人,他在你面前用中文說「你吃過飯了嗎?今天天氣真不錯」,一開始,你感覺他一個老外會這麼說,很驚奇,但十分鐘以後,你就沒有了再與他聊天的快感,因為他的語言里沒有文學。你,自然也不可以這樣做。

後來,當英文里的文學讀到一定程度,我對她的祖母級語言,拉丁文,產生了好奇。因為當你讀一些英文古典作品的時候,裡面拉丁文的影子是無法避開的,而每一次一段出來,你會感覺她是如此的美,你會不禁要去猜測她的意思。最後,我把她學了。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說的是說拉丁文的經歷,下面摘一小段:

。。。。黃先生平日是不太搭理人的,這麼晴朗的天氣他依然圍著一條似乎有日子沒洗過的圍巾。事實上,黃先生不能被其他人稱為先生,因為他根本就不是教書的,我稱他為先生,那也是因為他只教過我。我去拜訪他,純粹是年輕人的好奇心作怪,原由是我不知從何處聽說他會拉丁文。小時候我也學過幾堂課,知道些carpe diem 與 et in arcadia ego 這類小聰明。當然,實際本領是沒有的。黃先生一般要睡到晌午才起床,熱愛香煙與咖啡,手指被熏得金黃金黃的像兩根飽滿的德國香腸。說到德國,先生在柏林求學16年,學的是古典哲學,據他自己說輪到學拉丁文時,學到後來實在太難兩年下來全教室里就剩三個人:教授,黃先生,還有一位美國女同學。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在吹牛,我一向對德國人的學習與自律精神看得比較高,先生那時候年輕倜儻,或許是故意要將自己與那位美國女同學扯到一起才這麼說。按照先生的說法,最後剩下的這兩位同學,教授是死活抓住不放了,想走也走不了。就這麼著,先生硬著頭皮就學了下去,也沒曾想,整個人生都因此而改變了。

先生出身於韓國一個殷實之家,從小去了德國念書,後來在德國雖然也娶妻生子,然終日行走於圖書館及講堂之間,受象牙塔庇護。終於落得天真浪漫,也因其半生未曾離了校園一步,對世間俗物實在無意、也無能力處理。待到某日,先生突然間意識到自己到底確是一韓國公民,獨自一人回到首爾發現父母已老去,自己也註定從此潦倒。在我遇到先生時,先生已經淪落到吃了上頓保證不得下頓的地步。但,他對古典學是熾烈地熱愛的,先生的步伐還是極度驕傲的。我原本是聘請了他當我的拉丁文輔導老師,語法教完了一半,由於期末考試臨近也由於囊中開始羞澀,我已逐漸堅持不下去。於是我懷著萬分的歉意實言以告先生,沒想到他立即暴跳如雷,彷彿被剝奪了最可貴的自由,並且懇切地決定:不再收學費,上課地點由先生住處附近改到我的大學,上課時間為了配合我的作息改到早晨。我一向知道,先生是個睡到晌午才起床的人。

先生教弟子,自古以來便是一個你情我願的買賣,弄到今天卻變成了先生自己決定這筆買賣,也不打算與弟子商量,一人拍了板再容不得他議,還不收學費,我除了痛苦地接受也實在想不出花招。真是想逃又逃不掉,想快活卻又快活不起來。啞巴吃了黃蓮,我有苦卻也說不出。而先生正好相反,彷彿贏得了一場格鬥的勝利,經過這件事情,他感覺自己的教職似乎更穩妥了,一天更比一天神清氣爽、鬥志昂揚。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先生積畢生所學成就的藝術之花在他自己為自己指定的講壇上綻放了。講到西塞羅時,他儼然將自己投入羅馬元老院的辯論中,化身成兩千年前那位不世出之語言鬼才,指點江山、舌戰群儒,恨不得當場活活罵死一兩個元老才解恨;講到凱撒時,一會兒兒女情長,一會兒鐵馬冰河,到最後一出,先生索性甩了書,用左手捂著腹部,回頭做痛苦萬分狀,彷彿剛被人刺了一匕首似的,然後用右手指著地面說:布魯圖斯,我最親愛的戰友,你個龜兒子,沒想到是你(et tu brute ?)?聽先生講課,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這一刻的先生,應該瞬間忘掉了俗世的鬱郁不得志,也忘掉了自己作為一個東北亞人孔聖人的弟子卻一生不能盡忠亦不能盡孝的遺憾。而講壇之外的人,包括他身邊最為親近的人,恐怕是也意想不到平日木訥古怪的黃先生竟然有如此活潑可愛、光彩照人的一面。我今日回頭看來,才察覺到那是多麼滑稽卻又光芒萬丈的一幕:一個五十多歲的韓國老頭,對著一個二十多歲的中國小伙,講授著一門兩千多歲的黃土埋了半截的歐洲語言,而且講的人已然忘我、聽的人前仰後合。我想,這個場面,整個朝鮮半島近十年內也找不出第二例。。。。。。

(有興趣看原文的,收錄在這裡[扯閑篇]櫻花爛漫時,懷念我的恩師黃先生)

我在拉丁文水平的巔峰時期,可以把2000多年前的史詩Aeneid 一句句正著反著都讀得懂,而且讀出其中的美感來,它是這個樣子,裡面的紅色部分是我當時讀的時候寫的筆記:

而當我學了拉丁文之後,現在住在柬埔寨,由於這裡以前是法國殖民地,所以法語殘留很嚴重,我去年開始去學法語。在整個班裡,我對語法以及法語語感的快速領悟,相比其他同學,是摧枯拉朽式的。我原本是一個語言天賦並不太高的人,絕不是你從小所熟知的那種不用背書不用記單詞反而英語考試次次第一那種小孩,但因為我對文學的熱愛,就就那種無條件的、不帶半點功利心的熱愛,讓我可以從她最美好的部分來學習一門語言,然後利用對這部分的掌握,自然過渡到另一種語言,然後從這門語言順流而下,順便可以輕鬆學習她的兒孫輩的語言。

所以,我的結論是,當你什麼語言也不會的時候,找到一門外語里你最熱愛的部分,最自然是文學,然後以不可阻擋的毅力攻克她,之後,你就會發現,你的世界相比你之前的世界,有兩倍那麼大。因為你接受信息的來源,以及快樂與美好的來源都有兩倍那麼廣泛。這個時候,你只要保持對她的享受,她會自然而然地領你進入她的源頭、周邊,許許多多相關的語言。

千萬不要因為某一種語言有用而學習她,學到最後,你只會學會她的商務版本(business language),也就是你日常在上海、北京街上看到人們與老外談生意用的語言,以及你的中國同學與他們的老外男/女朋友平學說的那種語言,那是簡化了的、沒有文學的功利語言,真正的母語者跟你說話是他耐著性子在陪你練口語,他,在你的語言里感受不到美好。請不要再折磨他了。


有影響

舉幾個簡單例子

日韓語中句子成分成分順序和中文英語不同,為主+賓+謂。

中文:我吃飯

韓語?(我,主語) ?? (飯,賓語) ??(謂語).

所以在學習之初經常會出現用了中文語序說韓語的情況。

現實中如果遇到會說一點中文的韓國人,就會不難發現他們說出來的中文不少會順序顛倒。

其次,發音問題,一門語言的發音是有局限性的,既存在自己獨有的發音,比如阿語大舌音,德語小舌音。

對於非母系的人來說,就比較難發。

再如,韓語中?音,發音近似拼音中R但是並不相同,相比起來,舌尖應該更加靠近前來收尾,抵住上排牙齒靠後出,學習之處很難掌握。

同樣的,韓語中沒有F音,family,wifi,皆會容易被他們發成pamily,wipi。

感謝評論區建議,部分韓國人發比較困難。

最後說一點深層次的東西,一門語言除了表達,還會有自身的語言習慣和民族特性。

英式英語美式英語的差別遠遠不止發音的不同。

美國人追求高效,講許多來源英式的英語不斷簡化,拋棄繁瑣的長單詞refrigerator,而選用fridge(這個單詞一開始死活發不準,然後就這一點我還是喜歡美帝的哈哈),類似這種簡化,刪除一些不符合民族特性and不常用的單詞,自然而然賦予了語言一些民族特性。(說到簡化,澳洲人民笑了)

再比如南北韓說的都是朝鮮語,但是已經截然不同,彼此間的交流也許可以,但是有困難,因為長久文化經濟差距造成兩者語言一個走向包容,吸納了不少外來詞,表達更加有效簡略,一個依舊封閉。

如果用朝鮮式的朝鮮語對韓國人說 hey!燈泡碎了,修一下吧!

那麼就等於你再說,哥們兒你蛋碎了!去看看吧差不多效果。

對於非母語學習者,了解一門語言的民族特性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不僅要了解語言,更要理解語言背後的文化。

所以在學習新語言的一開始,不了解語言的民族特性會造成很容易將其他民族特性帶入到這門語言,鬧出不小笑話。


有幫助,也有干擾。

我個人是學德語的,二外英語,畢業時混了德語和英語兩個專八(都是合格水平,捂臉),就拿德語和英語來舉例吧。

首先說幫助。同屬一個語系的語言,很多單詞的詞形十分相近甚至完全一樣。如果你本身英語學的好,會對德語閱讀有很大幫助,背記德語單詞的速度也快了很多。正如我們中國人沒學過日語,但是看到很多日語句子也能猜出個大概。

再說干擾。

1、語法上的干擾。英語語法相對簡單,沒有那麼多詞性、變格、變位。而德語語法就要複雜得多,且句子語序也不一樣。很多學德語的同學抱怨說英語時會不自覺地把動詞放在第二位或句末。

2、拼寫上的干擾。兩種語言辭彙相近的一大壞處就是容易增加筆頭上的錯誤率。學了德語之後就 engineer 和 Ingenieur 傻傻分不清了,還有把imagine打成了imagien,寫英語單詞總是把名詞首字母大寫,都是德語干擾的結果。

3、發音上的干擾。德語和英語雖然都是用拉丁字母構成辭彙,但是發音卻不盡相同。例如,德語的W的發音是咬嘴唇的,相當於英語中的V,德語中的S在輔音字母前發音類似於「史」,而英語中一般發音類似於「絲」,等等。有一個段子,一個德國遊客在美國救了一條落水的小狗,上岸後眾人連連叫好,一個美國老太太上前問:「Are you a vet? 」(你是獸醫嗎?)德國人說:「I am totally soaked.」(我濕透了)

總之,學習兩種相近的語言,幫助和干擾是並存的,相愛相殺。隨著兩種語言學習的深入,干擾的作用會越來越小。最好是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套用北外德語系鄧嘉萊學長的一句話: 只要你不想讓它干擾,它就不會干擾。


肯定是有的!!比如學習了阿拉伯語之後,去考英語四六級要寫作文了,習慣性的提起筆把手放在作文紙的最右邊……以及現在說英語的時候那個語調越來越像阿拉伯人的了,只要句子沒說完,那個單詞或者短語的音就一直往上挑,然後導致背英語系的小夥伴嘲笑……但由於某一語言的特性在其他語言中也會體現出來也有一點點優勢吧……比如學習了發音各種變態的阿語之後去學西語,全班只有我一個會大舌音啊,想顫多久顫多久,老師說:這位同學你的大舌音不要太清脆悅耳哦!(那是英語學院的二外課,所以幾乎都是學英語專業的……)以及亞美尼亞語課堂上老師叫一個字母忘記怎麼寫了,國際音標用q轉寫,深喉音,有點像g的發音,全班一讀就會發噁心,然而我無比輕鬆……被美女老師誇獎:這位同學你的發音要不要這麼到位……其次單詞的話,西歐很多語言單詞拼寫相近的,讀音差別較大而已,所以好處是記單詞起來容易不少,不好處就是,看到一個單詞,疑惑哎這TM是那個語言的來著……或者會寫錯……還有漢語韓語日語也有很多單詞讀音或者寫法相近的,也比較方便記……語法嘛……英語算是跟漢語語法比較接近的了,但也不完全一樣,據說漢語是唯一一個會把大段定語放在被修飾語前面的語言……日語和韓語的語法規則就比較相似,阿語和希伯來語也比較相似……所以有時候會有助於你學習其他語言,但有時候也會阻礙一下你用某種語言的流暢度……(當然你非常熟練的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然而畢竟大三狗什麼都學了一點卻什麼都沒記住……以及現在說英語都是 hey my name is nizarr, I mean it"s Samuel , I study allate al"arabiyate, sorry, ye"any the Arabic language.....


我就是想吐槽下自從學了日語 我在使用拼音輸入法的時候會把pd和td搞混


至少在初級階段個人認為沒法同時學習多門語言,必然會偏廢,這就有了 日語學了之後 英語變得更加臘雞的體驗。歸根結底還是花的時間不夠,功夫不到家。 學語言更像是一種修行,更像是一扇通往別處文化的窗戶,更多的內容在語言之後。

學語言,多實踐,多積累。


學法語的時候,法英字典和英文版語法書幫助明顯更大。

看漢語寫成的資料要麼假定你沒有任何英語基礎(講真,中國學法語的有幾個不是先學了好久英語的),要麼法英對比浮皮潦草,總之讀著特別累……


有幫助也有誤導。舉個誤導的例子,學了韓語之後,老想把R發成L,runningman 讀 撈寧慢

-------------------------------------------------------------

評論里討論好熱鬧,其實我韓語新手啊,難免有錯,歡迎大家糾正ヽ(′▽`)/

-----------------------------------------------------------------

又來更了。

總體來說好處更多。

看過 屋塔房王世子 應該都記得 蛋包飯 出現的頻率很高,可謂貫穿全劇。

當時聽到 蛋包飯(?????發音:哦姆拉一絲)這個單詞又長又奇怪,和中文蛋包飯的發音也扯不上聯繫,有種不好記的感覺。於是我查了一下英文的蛋包飯,omelet rice。啊~原來如此,從英文音譯來的,雖然不完全像英文發音,但扯上關係了,哈哈。於是英文韓文的蛋包飯我都知道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就我個人而言,就我記韓單而言,一般會用和英文,中文扯聯繫的方式記,畢竟有了英文和中文的基礎,為什麼不好好利用呢?

我舉個最簡單的栗子,?? (幾各m)現在,發音很像中文裡的 即刻 對吧。即刻 就是 現在。聯想到這,這個單詞基本上就不會忘了。

另外,推薦大家查中韓單詞時用 NAVER中韓詞典,因為它一般會給出韓語的中文來源。而且不用翻牆的。


我學習了孟加拉語和印地語。結果,英語水平實際上也提高了。可以說,後學這兩個外語對我先學的這門外語有很多助益。

第一,這三種語言同屬印歐語系。孟加拉語和印地語算是比較典型的屈折語,具有比英語更豐富的詞形變化。這三個語言可以相互比對著學習,比較它們在語法結構和詞形變化等方面的異同,是一件蠻有意思的事。

第二,要了解孟加拉語和印地語的對象國歷史和其文化內涵等知識,需要參閱大量的英語資料,因此我的英語閱讀能力提高了。

第三,孟加拉語目前尚無中孟詞典或孟中詞典。只有孟英詞典和英孟詞典。可以說,在漫長的學習孟加拉語生涯中,我的英語辭彙也由於經常需要查孟英詞典的緣故無形中得到了堅實的積累。

第四,孟加拉語和印地語在口語辭彙中夾雜著大量的外來辭彙,這些外來辭彙除了有阿拉伯語,波斯語等,很多就是英語。此外在科技教育經貿領域也大量借用英語辭彙。順帶強調一下心得,英語基礎不好的話,會反過來影響這兩種語言的學習和進益。

先想到這麼多,都是些感性認知。以後有時間會寫一些更科學的驗證和總結。


學過C++後寫python總是情不自禁加了分號


一開始是會的,比如寫了r寫python會想在for 或者 if 那裡加括弧,寫了c寫python想在最後面加分號。每個語言都有類似的對象可是方法名字不一樣。

寫多了其實也就好了


主修義大利語英語,自學西班牙語說一下我的感受:

幫助會有,並且是持續性的。

干擾也會有,但只在前期還沒入門的那個階段。

先從英語和義大利語說起吧

幫助:

毋庸置疑的一個最大的幫助是:很多英語的詞根都來自於拉丁語,而義大利語是拉丁語系,所以懂了義大利語之後很多很多英語詞根一看就知道是什麼意思。----如果你用詞根記憶法背英語單詞的話,這個體會會非常深刻。

剛學義大利語的時候,遇到一個看著眼熟的單詞就很雞凍啊,我天兒可算有個不用費腦子記的單詞了!

university - universita"

international - internazionale

internet - internet

等等這些,像得到了獎勵一樣的哈哈!

然後在學的過程中,英語和義大利語的構句方式幾乎是一樣的,很多基礎的語法也有相通的地方,靈活轉換雙語得益。這種相互促進是可以一直持續的,尤其在做英意翻譯的時候。

干擾:

初學意語的時候,剛從高中英語的模式里跳出來,馬上要進入新的語言模式里,大學的課程又是一天會同時安排意語和英語,有時候整個人會陷入bug狀態,一句話英語意語摻著說自己還發現不了。

然而慢慢的入門之後,意語熟悉程度和英語相當之後,這個干擾就慢慢消失了。

接下來說意語和西班牙語

幫助和干擾放一起說吧,因為這倆是兄弟語言,非常相近,只會講意語的義大利人和只會講西語的西班牙人可以各自講各自的語言溝通基本無礙,但這個情況應該不是絕對的。

相似度極高的兩個語言的干擾程度和幫助程度相對來說也很高。比如學西班牙語前期不會有很多語法上的困難,但干擾問題會更明顯TAT 人生啊就是這麼難!沒有太簡單的事情TAT

以上,我也算輸出了一點乾貨了對嗎!快贊贊我!

( ?? .? ?? )?


有益。

尤其一個語系裡面的語言基本學完一個再開始下一門相似的就學起來很快。我一開始學西語時發現很多句子結構就和英語很像,由於英語已經不錯了所以學西語就掌握得很快。之後學完西語以後看意語電影有些句子都聽得懂,語法也很相似,還有學法語也是,相對容易很多。並且我學完西語後去學德語的時候,就會下意識的比較兩個語言之間的差別,這個情況下學習速度奇快無比,比沒有基礎的同學的學習進度快很多。而且這些語言里的有些單詞詞源相同,因此長得也差不多,很好記。

大體來說就是語言學的多了就會總結出一套語言學習的有效率的方法,因此語言學的越多學起來效率越高。

還有學語言有時也和生活環境有關,比如在中國呆的久的人大多或多或少受一點日本動漫/影視的影響就會一點日語,加上日語很多辭彙的音讀和中文發音相似,因此很好記。像歐洲生活的人基本都或多或少會鄰國的幾門語言,因為日常生活中都會涉及,exposed時間多了能培養語感。

btw建議可以試著用你的二外/三外去學三外/四外這樣,會很好玩而且很有效率,像我認識的朋友本身西語和日語已經特別好了,之後用西語學法語、用日語學韓語,效果拔群。(要是我哪天也有這個水平就好了,努力中)

但是前提是一門語言學的比較紮實了以後再開始下一門!!一門語言學的比較紮實了以後再開始下一門!!一門語言學的比較紮實了以後再開始下一門!!

像我這樣作死的西班牙語才學3個月不到就開始刷日語的結果是一開始兩邊同時上課西語很容易被魔性的日語影響,比如明明原來西語已經練的很熟但是想說多少錢卻會張口一句?Cuándo dineroですか?

還有什麼有段時間西語聽說的比較多結果和日語教授用日語交流的時候想說はい然而張口一個勁Si的這種事情就不提了……(捂臉)


沒學好的情況下會有影響。

學好之後就不會了。

學的更好之後的相互促進。

語言只是表象,深層次的還是文化。

就像中文是筷子,英語是刀叉,不光用的熟練,還得體面。這就要涉及飲食文化與社會文明的形成與發展。然並卵,唯biger爾。


會。本人母語是中文,英語六級,日語專八、法語四級、略知西班牙語。

負面的效果最主要體現在口音上。我的英語口音已經被日語和法語口音給毀了。甚至都影響了我的普通話(以前我黑化肥會揮發是不會繞的,但是在學法語之後由於小舌音的緣故我現在黑化肥已經揮發不起來了)。另外如果你學外語比較多的話也會影響你的說話邏輯。我現在口語中說普通話經常就像英語法語一樣狀語後置了(雖然有些外語不好的年輕人也在這麼說)。

但也不是沒有正面效果。比如你會法語的話西班牙語就是個渣渣,英語就是個弱智。另外如果兩門語言屬於同一語系的話相似性頗多互相學習都會有幫助,包括但不僅限於辭彙和語法。

我的建議是稍微了解一點語言學,對整體理論有更多認識的話有助於避免混亂,深化理解。


肯定有影響。

我算是學了很久的日語,處於完全的日語環境。現在中文說的很奇怪,書寫還可以刪刪減減,突然要說中文的時候,腦袋裡一時反應不過來一些辭彙怎麼說,寫日語和中文的時候,常常中日漢字混雜,一般情況下發現了會馬上更正。

也許是我個人專業水平還不夠,還需要深造。

作為中國人,學日語真的會方便很多!!!因為很多漢字跟中文相近,讀音和意思一下子就記住了~看文章也是。我有時候交流不清楚的時候就寫給對方看或者說英文哈哈哈哈哈。

然後是英語。英語是用日語教、考試也是互譯,很頭疼。花了很長時間來適應。很多日語假名讀音習慣了之後,英語的原讀音要專門聽電子詞典的發音。

接下來是法語。

作為初學者,法語跟英語辭彙很多都相似,但是句子結構、發音完全不同,我要一個一個寫音標,記讀音,還要背跟日語一樣變態的各種變形等等…

對我來說學法語用英語解釋比用日語解釋更加能接受能理解hhhh。

還學過半年韓語,全部時間都拿來背音標(?)了,忘的差不多了。準備後兩年二外學它。韓語跟日語很多發音相似的,完全聽不懂的情況下,可以聽到一些發音相似的詞,順便猜一猜意思。

總結:(根據個人經驗)

1。中國人的話,學日語確實會比其他國家的人更容易。(韓語聽說也是?)

2。我不清楚法語和英語的關係…但是就個人來說,裡面很多辭彙挺相似的,即使讀音不同,看還是看得懂…

3。不管學什麼語言,開始都會有很多困難,盡量嘗試著用這個語言去思考問題,去跟外國人交流,是可以克服的。

4。學語言基礎一定要打好。到後期再來糾正的話很麻煩的。

題外話

有那個學習的毅力,在哪個國家都可以學好的,不是說一定要出國!(許多人認為自己失敗就是不在英語國家等等,網上抱怨人生抱怨父母抱怨老師,現實一事無成。為什麼不把先英語基礎打好了,再去英語國家精益求精學更多知識呢??)

我自知自己水平不夠好,不懂語言間的專業知識,沒有學精,這幾年好好加油。希望各位不要嫌棄我的回答。

因為覺得自己水平還不夠好,所以沒有去回復一些專業方面的問題(看到好多大神QAQ)。最多偷偷的評論別人的回答=-=。

等把語言學的更深入更專業之後,再來添加一些感想吧。

忘記說啦!!誰有學歐洲國家的語言訣竅(如果有的話)也求告訴我呀!!!是真的某些語言一起學會好些嗎???謝謝。


推薦閱讀:

把中文翻譯成英文是不是也會有所謂的翻譯腔?
為什麼說德語是最嚴謹的語言?
在英語國家中,因為口音和方言的不同,是否同樣存在彼此對話非常困難的情況?
一個人會不會同時會說英語、漢語、阿拉伯語、俄語、西班牙語、法語、義大利語、德語、日語、葡萄牙語、斯瓦西里語?
世界上語法最嚴謹的自然語言是什麼?

TAG:語言 | 外語 | 外語學習 | 語言學習 | 外語學習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