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寶馬,本田,雅馬哈,鈴木,杜卡迪, Aprilia,奧古斯塔…這些品牌都有什麼特點或者標籤?
比如寶馬,大小眼,高科技;川崎綠等等……
身為S1000RR的車主,我依然深愛Honda!
轉載需經本人同意
----------2017.6.28更新--------------------------------
---------感謝支持,下文補充其他非主流車型和一些特色細節----------------
---------再次更新一些逸聞趣事-------------
---------2016.3.11再次更新
---------------歐系四強 ----------------
【寶馬(BMW)】:
集高科技於一身,DTC,ABS,ASC,ESA統統裝備,電子設備確實很易用,也很貼心,
操控屌,不管是1200GS還是S1000RR,操控真心沒的說,太舒服了,緊湊的車身設計和動力的完美結合,輕輕推把車子就傾斜過去,入彎簡直是愉快。
大小眼,招牌設計(但是看近兩年的改款有一種設計師江郎才盡的感覺,比如2015款S1000RR,無非就是把左右大小眼又對調了一次嘛==)
這是2014款
這是2015款
手感差!萬人吐槽的BMW開關,各種開關,手感簡直就是國產劣質玩具,Mode切換,ABS等等開關都是如此,毫無質感可言,而且易壞哦。
外形特點,像魚,縱觀寶馬各類機車的側身線條,幾乎都可以隱約找到些魚的影子~
S1000RR(鯊魚)
K1600GTL(魔鬼魚)
傳奇BOXER引擎,寶馬的看家寶貝,它是可靠,個性,優良的象徵。從1923年的R32一直沿用至今,堪稱經典!BMW整個R系列車型均使用的是這台傳奇的水平對置雙缸發動機!
烤蛋機,變態的引擎發熱量和屎一樣的散熱系統,尤其是性能車系,如S系K系。
很好奇是吧?來,咱們看看S1000RR的散熱系統,沒錯,一個水冷器+一個油冷器,雖然很多歐系都迫於散熱性太差而加裝油冷器,但寶馬可以做到更差,燒個水煎個蛋這都不叫事~
等個紅綠燈水溫可以瞬間飆升至215 F,最可氣的是襠部居然還有一個導氣口,就是左上角這個!等到水溫一高,呵呵,你就等著換褲子吧!
PS:當初寶馬自信的認為自己一定可以在高性能領域闖出一片天地,並且堅持認為自己的BOXER引擎是最優秀的引擎。於是便生產出了"HP2"作為賽車前去參賽,不料被日系的四缸車虐成狗,至此寶馬才發現,原來日系稱霸是有道理的。所以在2009年寶馬研發了四缸的S1000RR作為高性能車的代表,不過確實他也做到了,只是賽道上我們依然看不到寶馬登上領獎台~
-----------------------------------------------------------
【杜卡迪(DUCATI)】:
外形騷,自打848和Monster696開始,杜卡迪的外觀就開始騷勁盡現,各種前衛,各種叛逆啊,簡直是酷炫。
Monster696
848 EVO
而從1199開始,杜卡迪的跑車外觀更是騷上加騷,可以說是酷到沒朋友!diavel的誕生也使杜卡迪名聲大震。
1199 Panigale
Diavel
TFT彩屏,最多在量產車中使用TFT彩屏,儀錶也是美觀易讀。(其他廠大多數是使用LCD屏幕)
愚蠢的線路布局(歐系車通病):
這一點十分符合歐系車的特點,義大利嘛,藝術之都,我設計到哪裡就做到哪裡,合不合理就再說啦~有很多車友都吐槽過日系車屬於人騎車,歐系車屬於車騎人。脫檔俠,很多車友說過,V2引擎是很有激情的,只要它不脫檔。
沒錯。當你騎著Ducati巨大的V2引擎跑在彎道頗多的山道上時,你就明白了2檔太低,3檔太高的尷尬。那種感覺就好比走在間隙奇葩的石板路上,邁一格走感覺太碎,伸不開腿,邁兩格吧,又夠不著~
-----------------------------------------------------------
【阿普利亞(Aprilia)】:
集大成者,各種豪華配置(ohlins,各種電子設備,也許這並沒有什麼卵用)
暴力引擎V4,WSBK上的冠軍車型RSV4就是使用了Aprilia出了名的999cc的V4引擎。
-----------------------------------------------------------
【奧古斯塔(MV)】:
別扯那些沒用的,因為貴族所以貴(其實配置確實高,但是做工和科技以及更方面都相當平庸)
據說F4RR的售價高達40+萬
歐系四強里除了寶馬在工藝上較為優秀以外,其他三家的做工和耐久性遠不如日系。很多人也都認為歐系車很貴一定很好,本田笑而不語,你以為歐系車願意那麼貴嗎?它們要不是受到本田壓倒性的市場優勢的打壓,它們才不會走上高端車、小眾車的道路嘞~PS:杜卡迪被接二連三的倒賣就可以說明問題了,70年代初歐系廠商大批大批的倒閉很大原因就是因為Honda的CB750實在是無懈可擊。
--------------------------------------日系四強 ----------------
就目前的摩托車市場來看,幾乎是日系稱霸的局面,其中不光是因為日系超級精緻的做工和超級碉堡的工程設計,還跟日系車的全面適用和易用有關。【本田(Honda)】:
高富帥,世界第一大廠,沒有之一!其他所有摩托車廠商銷售總量加起來還沒有本田的幾款主力車型銷量高==。十分有錢,HRC(本田賽車公司)聚集著世界上最優秀的工程師。
賽事第一,MOTOGP里的頭牌,和YAMAHA不相上下,但基本整個motoGP就他們倆玩,你贏一場我贏一場唄,實力沒的說,RC211V當時連續5年冠軍,,,
皮實耐用,我相信你從來沒有聽過什麼八幾年的寶馬、杜卡迪、雅馬哈還有在街上跑的,但是八幾年的Honda現在車況好的不在少數!92年的CBR250現在能爆表的比比皆是!
神B400,每個人心裡都有著一台CB400,在將來,或者在過去。
CB400可以說是國內廣為人知的「神車」,也幾乎是所有騎士的必買之車,
騎不壞,操不爛,
有聲音,有動力,
能買菜,能比賽,
能上山,能下河,
油耗低,操控愛。
你要真是想找出CB400的短板,對不起,沒有。正是因為CB400的完美,才導致K,Y,S三廠提前結束了自己的400cc街車生涯。hhhhhhhhhhhh
摳門,電子設備?升級配置?呵呵,不要想了,給你你也不會用~所以索性不給了,現款旗艦跑車CBR1000RR竟然除了一個ABS真的什麼都沒有,連動力模式都沒有啊!!即便是升級後的CBR1000RR SP,也只是升級了卡鉗和避震,電子設備真的是怨念啊。
(自打臉啦,嘿嘿,2017款CBR1000RR 配置高到沒朋友!)
2017款CBR1000RR可謂是全面升級,武裝到牙齒的賽道利器,
TBW(電子油門)
APS(加速位置感應)
雙向換擋輔助
RLC(防起尾控制)
RMSS+動力模式選擇
HSTC引擎扭力調節(包含SEB引擎制動力)
Ohlins S-EC 電子避震
C-ABS
IMU五軸式感應模組
電子穩定系統
呵呵,看到這配置,感覺Honda總算厚道一回了~
只要他想,他就是最強,本田的厚積薄發已經在市售車上展現的淋漓盡致,有很多人說本田保守,不敢創新,外觀也是一沉不變,沒錯,你當然可以這麼說,但是它一創新,誰又敢再嘮叨半句呢?
超級酷炫的NM4,由動漫愛好者的年輕設計師操刀,關鍵是這貨在不同馬力輸出和速度階段,儀錶的顏色竟然也會不一樣,你敢說不酷炫?
重劍無鋒,當年600cc的moto2賽事中,各大廠商一片激戰,然而直到有一日,本田推出了市售車型CBR600RR,以搭載同款引擎的moto2戰車獨領風騷,超級均衡的性能和優異的操控表現使得Honda在moto2的賽車上也再無敵手,之後各大廠商各種不服氣,可是又確實無從超越,於是乎,大家想了個辦法,告丫的,不公平!FIM(國際摩聯)接連收到改制建議和方案。為了維護賽事的可觀賞性和競技性,FIM決定以後大家都用CBR600RR這款引擎吧,車架什麼的你們自己搞,引擎就老老實實聽Honda的吧~
再者,曼島TT上清一色的CBR1000RR已經說明問題。
遙遙領先的科技,雖說寶馬號稱自己科技最強,當然這這是寶馬說的。當初2011年BMW 推出K1600GTL的時候宣稱這台車配備最優秀的電子避震系統,然而本田又笑而不語,早在40年前,Honda的金翼上面的電子避震就已經是頂尖科技了,現在的GL的電子避震不知道比BMW的高到哪裡去了~
CBR的車架也是業界旗艦。配重均衡,承載力高。
VFR上的自動擋,這也是世界上首台雙離合變速箱的摩托車。
曾有由無數媒體挖苦說為何VFR1200上沒有配備循跡系統等安全電子設備,本田的工程師回應:
「我們認為VFR整車的設計都非常合理與均衡,所以不依靠電子設備VFR依然是非常安全的一台車」經過一兩年的市場驗證,最後各大媒體給出的結論是:「是的,本田說的沒錯。VFR1200是巡航車裡唯一一個沒有配備電子輔助的,可我們從來沒有收到有哪位車友摔車的消息。」但是這就是本田,重劍無鋒,所以基礎的東西本田都做得非常出色,但是卻不動聲色的繼續製造著這世界上的Big Red(本田的大紅色~)「如果你當不了世界第一,你又怎麼能當日本第一呢?」——Honda
-----------------------------------------------------------
【川崎(Kawasaki)】:
暴力輸出,不管是街車還是跑車,都具備著川崎骨子裡的野性,從ZX9R,到現款ZX10R再到H2R,瘋狂的曲軸馬力從180Ps增加到210ps再到300+Ps,論加速力,確實川崎在日系裡算的數一數二,但是!那些耀人的數值都只是曲軸馬力!真正使用到的其實是後輪輸出馬力,很不巧,即便是旗艦超跑ZX10R,尾輪馬力也只有165.2Ps。以至於自打2010年開始就被BMW的S1000RR壓制在下。(S1000RR尾輪馬力高達187ps)
川崎綠,川崎特有的配色,個人喜好。
特立獨行,2016 ZX10R的公布,誇張的車身噴漆,升級的電子系統再度驚艷全場,川崎就是個性,你要速度利器?ZX14R、H2拿去,你要賽道神車?ZX10R抱走,想怎樣就怎樣。
純粹與執著,Kawasaki總是有著非常人般的執著,對速度的追求,對馬力的追求,對外觀的追求。2015年新上市的H2更是把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了Kawasaki身上,黑武士造型+鏡面車漆+機械增壓,無不霸氣。正因為Kawasaki這樣獨特的品牌魅力才使得它越來越受到年輕騎士的青睞。
-----------------------------------------------------------
【雅馬哈(Yamaha)】:
藝術之身,自身擁有Yamaha樂器部門,自然染得一身文藝氣息,設計確實漂亮,
要復古有復古(XJR1300),
要動感有動感(YZFR1 M),
要霸氣有霸氣(V MAX1700),
賽事之星,motoGP和Honda一決高下的唯一車廠(不要說杜卡迪了,都開始吃公開組的待遇了)
聲浪悅耳,得益於自身Yamaha樂器部門,R1與R6的排氣設計勻由樂器部門參與,即便不更換排氣管,聲浪非常棒,還有彰顯悅耳動感的鼓動神車,MT-01
PS:被遺忘的好車「yamaha——R6」
這是一款相當完善的中量級仿賽,各項性能都表明R6無疑是民用下賽道的利器,但是,這款經典的車型已經十年沒有迎來變款了!相比那些汽車廠商的套娃,你們真是naive!十年吶,鬼子都打跑了,十年吶,四人幫都打倒了,你R6還是不變款,你現在買一台R6,可能等到二胎都能騎車的時候,依然可以指著這台車說「寶貝你看,這是今年最新款的Yamaha R6」
-----------------------------------------------------------
【鈴木(Suzuki)】: 親民,對於中國玩家而言,座位低,價格低,保養便宜實在是滿滿的誠意~ 隼和BKING的發布給鈴木帶來了無數關注,但近幾年的停滯不前和經營不佳也讓鈴木逐漸落魄。用心、儘力,眾所周知,suzuki是最早在日系車中掀起科技革命的,主要代表就是動力模式的使用,當歐系車都以高配置俘獲人心的時候,日系車還是無動於衷,鈴木科研率先在市售車中配置了動力模式,這使得飽受詬病的日系車終於有了抬頭之日,倒不是說別的廠商研發不出來,而是並不捨得投放,但suzuki不是,它不惜成本的將科技帶入市場,只可惜未能控制故障率和成本問題,導致suzuki依然不溫不火。
PS:從2015年年底的動態來看,suzuki有打翻身仗的駕駛,接連推出幾款大排量車型,典型代表就是2016款 GSX-S1000,至此,suzuki終於有了自己的公升級現代街車。日系四大街霸也終於集齊。只是我們依然可以看出,suzuki在公司經濟狀況不佳的時候依然保持著保守的理念。GSX-S1000可能也未能挑下Honda-變異大黃蜂的街車霸主地位,也可能拼不過Kawasaki-Z1000的人氣外形。
---------------美系 ----------------
【哈雷(Harley Davidson)】:
美系車代表,粗獷、自由與純粹的象徵。
精湛工藝,激光切割的零部件,高質量鍍鉻改裝件。
純粹個性,隨意改裝,哈雷的玩樂根基,任何只要你想改的,你都可以改!包括發動機!
性能之渣,
徑向卡鉗?---對不起沒聽過。超級功率?---對不起不知道。可調避震?---什麼是避震?輕量化部件?---你走!哈雷確實沒有什麼性能可言,雖然說性能本身也不是你哈雷的側重點,但好點也該有點吧,你一個超過1.6L的引擎,馬力不足110Ps是怎麼回事?但是這也根本不影響哈雷的銷量,即便是我這種純粹的性能車愛家,也十分喜歡哈雷那種霸氣的感覺。哈雷幫,這是國內乃至世界唯一一個最具規模化的摩托群體。且不說內部怎樣,單就哈雷群體的行為而言,是非常團結大氣的。
-----------------------------------------------------------
【勝利(VICTORY)】:
個人認為在外觀設計方面比哈雷要細緻許多,細看許多車型還是非常的優雅,且不失美系巡航的威武,但由於營銷實在不到位,使得勝利一直屬於「哎呦這車好像哈雷啊,走我們去買哈雷」的尷尬境地。
-----------------------------------------------------------
【印第安(Indian)】
古老與榮耀,Indian,象徵著美國的傳統風格,它是最古老的美國機車品牌,雖然哈雷的品牌影響力遠超於它,但比血統、比純正、比歷史,Indian都完勝,它的產品不僅流露出極其原始的美國傳統特色,還散發出一種對古老、對自然的敬意。
命運多舛,與大多數歐系廠商一樣,終究難逃破產的厄運,但不同的是,它還沒來得及被日系擠壓,就已經破產。二戰作為盟軍的摩托車供應商之一,還是發展甚好,二戰結束後,隨著英國貨幣貶值,大批歐系摩托車以低廉的價格進入美國,這使得本就愛好歐系小時尚的美國年輕人更加青睞歐系車,Indian不顧品牌原詣,強制轉型,導致產品倉促上馬,缺陷不斷,後隨之破產。而後二三十年被不斷重組、解散。2011終被勝利(victory)收購,才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非主流 ----------------
此非主流的含義只是代表在國內保有量較少或廠商自身實力平平的一些車廠。並無貶義。
【凱旋(Triumph)】:
由於歐系車對於電控系統的布局實在是沒有日系廠商的精細與合理,於是乎,凱旋很聰明的決定,在大量車中使用來自Honda的電路系統,對於這個老牌的英國摩托車品牌,這一舉動實在是有些打臉呀~不過凱旋還是很好的繼承了英國的傳統設計理念,雅緻與動感。
但是我要吐槽!舊款1050的設計師是不是吃青蛙肉中毒了?這叫摩托車?這兩隻囧囧有神的大眼睛是怎麼回事?!
-----------------------------------------------------------
【KTM】:
神越野!達喀爾的冠軍車,幾乎年年都有份兒,對於冠軍這個詞來看,只能說懸念不大,車架穩固,引擎給力,性能可靠。
痞氣十足!這是我見過最具流氓氣息的廠商,首先,外觀來看,就拿690 duke來說,我就沒見過這麼丑的街車,當然也可以說你是滑胎,可是你管式車架+160後胎+街車調教+865坐高總給人一種牛排+饅頭+炸醬義大利面+老乾媽全麥麵包的感覺。。。
再說你這個哥哥1290 Duke,更流氓,180匹的馬力+150NM的扭矩你放在一個如此苗條的街車上,人家BKING和K1300R這麼玩也就算了,你個兩缸車湊什麼熱鬧啊,人家7000rpm發的力你3000rpm全給發出來了,出人命的哇!有幸駕駛過朋友的690 duke,感覺就十分粗暴,不給你絲毫喘氣的機會,你給油,他就拽著你跑,沒有一點點防備。說你流氓是誇你。
-----------------------------------------------------------
【貝納利(Benelli)】
屌絲起家,它不像其他歐系廠一樣,出身名門或者自命不凡。起家於修理廠,慢慢涉獵製造領域,而後開始發展,還算小有起色。但不巧碰上二戰,又是法西斯陣營,又是逗逼國家,公司還在接單,工廠就被炸了。真是不忍直視。
劍走偏鋒,可能是因為沒有所謂的血統情懷,乾脆放手一搏,劍走偏鋒。但是這把劍稍微偏大了。20世紀60年代隨著日系的壓迫,大批歐系廠商接連倒閉,Benelli也未能倖免。好在1995年被重新接管,但依然偏執己見,堅持研發自家的並列三缸引擎(Honda的並列四缸引擎已經證實L4在當今市場的絕對性優勢),並且更加激進,在2002年後推出自己的旗艦車款「TNT 1130 / TNT 899」意為「烈性炸藥」
外形激進、科幻,動力兇悍,三缸獨有的爆發力猶如一名暴力紳士。但這款車也就和他的名字一樣,TNT,不僅能炸傷別人,也能炸傷自己。
糟糕的電器布局(把水箱放置在車兩側,中間又缺少導氣道,大大降低了散熱效率啊)粗糙的工藝(搖臂、車架等等的焊接堪比街邊防盜網水平)導致這款車毛病不斷,實然成為一包淋了水的TNT~國內大貿售價16W+,准新車二手6W都沒人買。。。。。。。-----------------------------------------------------------
【比莫塔(Bimota)】:
前搖臂!有沒有很酷炫?沒見過吧,沒玩過吧,就系這麼個性。
然而劍走偏鋒也是要按照基本法的好哇!你取消了傳統的套筒式前避震,你前輪的路感怎麼回饋?這樣以來,過彎時的操控基本就被毀的差不多了,再加上整車的配重比過於扯淡,徹底讓這種奇葩產品僅僅以展品的形式存在了。PS:這台1079cc的引擎迸發的馬力只有95匹哦。
-----------------------------------------------------------
【布爾(Buell)】
原為哈雷旗下的獨立品牌,與哈雷屬姊妹車,與哈雷可共用主機,但風格迥異,主要強調運動性能與時尚。(這種長行程的V2沒有啥運動性能可言吧++)
而後脫離哈雷,獨自經營,後因經營不善破產。現況不詳。
-----------------------------------------------------------
【摩托古茲(Moto Guzii)】
橫向V2,原汁原味。手工打磨,真皮裝飾。文藝青年的不二之選。但售價較貴,建議理智購物。
-----------------------------------------------------------
【龐巴迪(Can—AM)】:
倒三輪,鑒於這款車我實在是沒有駕駛過,也不敢妄下評論,只是看著這土豪的價格和奇特的結構,就無限憧憬土豪們特立獨行的品質。
-----------------------------------------------------------
【BOSS】:
8200cc,V8發動機,500+匹馬力,我估摸這油耗基本就和你把油倒地上是一個樣的~
------------------悄悄的放一張自己的啦--------------------------------
我的頑皮小鱷魚~
川崎,寶馬,本田,雅馬哈,鈴木,杜卡迪, Aprilia,奧古斯塔…這些品牌都有什麼特點或者標籤?
可樂喝醉了胡亂寫寫
川崎:
綠忍者斷車架低溫裝配所以修不好喪心病狂比較重科幻飆本田:
庸耐操開不壞火星科技民用車除外新手優選容易修退燒悠雅馬哈:
賤R6和R1滿地都是大貿在吃屎又寬又大會賺錢轉速玩鈴木:
隼大R型號舊所以省錢大貿開始吃流線外形看膩了技術老寶馬:
耿水對大小眼日常行駛除了千RR比較無趣高科技六缸壕杜卡迪:
紅雙缸咔咔咔配置挺高走線是什麼山寨做工車身窄鋼管騷Aprilia:
丑V4大踏板包括Mana配置也挺高產品線長比較貴路人少奧古斯塔:
貴賓士精緻范愛玩三缸配置照樣高部分很醜跑車炫小眾找比莫塔:
貴貴貴貴貴貴貴貴貴貴奇怪的設計貴貴貴貴貴貴貴貴貴貴哈雷:
重很重非常重大鐵架子V2頂桿機突突突突抖抖抖剎車呢?勝利:
像很像像哈雷但是更騷威神摔不倒沒存在感沒大貿巡航睡印第安:紅皮具大流蘇同樣很重一度很復古豪華舒適偵察兵很贊然川崎民用最暴力,
寶馬HP4公升里最暴力,本田賽車裡最暴力,鈴木最近比較落魄,杜卡迪向日系靠齊,阿普利亞迷迷糊糊的睡著了,MV奧古斯塔:誰有我貴族?bimota:我就笑笑哈雷:誰有我土炮?
印第安:土炮里我最有歷史勝利:我是最有科技的土炮凱旋:土逼美國佬,看我喝個咖啡跑個街
雅馬哈:讓我看看有什麼好抄的
KTM:???金翼上那個水平六缸發動機確實不是飛度的,不過據說有部分技術是兩者共用或者說都有的。一激動寫錯了。抱歉
————————Ps1:這個回答里所有車型品牌都不算大陸地區,原因就是關稅(先不說高低,你告訴我綜合稅率800以上的比小排還低什麼意思嘛!?),大貿車沒有性價比可言,土豪專利啊PS2:明年關稅下調,看看能不能降價的說,說實話進口車水平確實好PS3:我這屬於有空就寫想到哪算哪,都寫完了再整理吧。PS4:我無比的希望國產車給力……然而國產廠家一次又一次的讓我失望……唉,都是淚在補一個國內比較有名的品牌——貝納利談貝納利就得談三缸發動機,還有貝納利出名的街車——咖啡騎士。首先是發動機,摩托車發動機類型非常多,單缸,V2 V4 V5(本田Rc211,gp賽車,那叫一個高性能啊)L2(可以理解為90度的V2)直列4(日本廠商為了跟歐洲大廠競爭獨闢蹊徑把汽車發動機簡化後當成摩托車發動機用,後果就是……四大廠那一票賣瘋了的直四車)直列6(寶馬那個瘋狂的1.6六缸發動機,還有本田金翼F6bF6c上那個據說採用飛度上部分技術的1800)…………普遍的規律是,缸數越少,車加速越快極速越小。到了四缸這個水平上基本已經沒有什麼暴躁的衝勁了(我說的是基本,畢竟還有少部分特例比如GTR14)。貝納利出名的是什麼呢?三缸車,在極速和暴躁間取了一個平衡,比ktm那票單缸跑得快,比其他多缸暴躁(咖啡騎士調教上就偏向於加速能力),再加上經典的車架設計(899等進口車真的很漂亮,有一種暴力的美學,別討論實用性就好)。使得貝納利獲得了良好的口碑,就算被錢江收購,歐洲產的貝納利仍然是很高水平(這句話包括黃龍,就說兩件事:1歐洲產的是鮑魚剎車。2:全車裝配水平和國產差最少3年)。所以別拿國產黃龍當做反例,人家在歐洲名聲還是不錯的……好吧,再說一個簡單的。杜卡迪。
杜卡迪的概括非常簡單,他們追求的就是簡約的美。不是簡單,高性能前提下的簡約。除了攬途,那個純熟創新了。杜卡迪的車透露出的就是一種速度感,沒有非常複雜的電子系統,沒有什麼亂七八糟的功能,就是單純的高性能,並以此為賣點聚攏了一批用戶。不過中國人騎杜卡迪有點麻煩……身高不是很充足。———————————首先是日系四大廠,本雅鈴川。本田:妥妥的高富帥,當年gp賽還是二沖當道的時候用同排量四沖拼人家二沖,更神奇的是還拼贏了(同排量同轉速二沖做工要比四沖大一倍)。零度曲軸那個黑科技……民用車的特點就是穩,同排量下功率不高(700排量的雙缸車表頭紅線竟然只有7000……),但是很耐用,俗稱艹不爛的本田。很適合城市用車。標籤的話可能就是gp那個配色了。鈴木:當年的二沖之王,如今的平庸……這就是淚。隼已老,林蔭大道又太小眾。頂尖的市場很難賣過其餘廠家。不過街車很有愛,大BK喪心病狂的1300發動機,gsr一系列的街車都很不錯,16年復活了盜匪,更新了一系列車型,看看能不能重振旗鼓了。
川崎:日系四廠里最暴躁的傢伙。無論單缸雙缸還是四缸,川崎沒有任何一款車是對動力妥協的。哪怕是作為旅行車的GTR14,骨子裡都是六眼的極限動力。現在出的H2系列,連增壓都上了,簡直喪彪啊。話說回來,川崎發動機壞了一般就不用指望修了,低溫裝配帶來的質量優勢,同時也是售後的噩夢。特徵是川崎綠。
雅馬哈:最暴力跟他沒什麼關係,但是最高轉速肯定是他的,十字曲軸的好處啊。靠轉速擠出動力來。老款R1作為維修難度較低的幾款公升級跑車一直都是水車界的常青樹(電子系統的不足,在這裡反而是優點),15年鹹魚翻身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高端電子系統+高性能發動機+重新設計的氣動外形,新款r1成功的成為了15年最讓人驚喜的款式。不過實際上雅馬哈出貨量最大的是MT系列的三缸車,高性價比(別全中國大陸就好)加上三缸發動機暴躁的特性,成功的給雅馬哈增加了一筆收入。也讓很多廠家明白了一件事,原來入門車型也可以這麼做啊。一款不弱的發動機+成熟可靠且坐姿舒適的車架+基本夠用的電子設備。
睡醒了繼續寫:
然後就是美系,說白了三家(在大陸地區能接觸到的),哈雷勝利印第安。美系車用一個排名就能解決:傳統:哈雷>勝利>印第安(限定15年新款)性能:勝利>印第安≥哈雷先談簡單點的,勝利和印第安都是北極星工業集團旗下的品牌,說穿了就是兩套動力系統而已,勝利用著106的風冷V2,印第安是雷擊111(看見15款的偵察兵用水冷發動機真是感動哭了……大排量風冷V2真的不適合亞洲人騎啊)。基本思路就是一樣的動力系統,配合不同風格的車架和配件(大量的鍍鉻件擦車要瘋啊)。所以買這兩家車基本上就是挑款式的工作。哈雷要複雜點,883 1200(883擴缸的玩意,甚至883可以直接換缸套改成1200)1600等等等等,but那個馬蹄聲帶來的震動……我的腿在抽筋中那麼問題來了,挖掘……呸,既然美系這麼多毛病,為什麼全世界還有這麼多的愛好者呢?很簡單,就像跟中國大學去政治化一樣,只考慮性能不討論獨有的機車文化一樣屬於耍流氓。美系車的改裝空間巨大,從螺絲釘到整車,沒有不能改的,哈雷號稱沒有任何兩輛哈雷是完全一樣的,延伸出來的就是個性化,簡單說就是自由自在和無拘無束。給城市中壓抑自己的人士、自由主義者、牛仔等人一個精神的寄託。這批人普遍活躍於20多年前的美國(也就是為啥戲稱哈雷再不擴展用戶群就該研發輪椅了),老外對於個性的追求是我們很難理解的(中國人買車不是黑的就是白的,外加千篇一律的車型內飾)。美式車所對應的這種自由精神,正好契合老外們的思路。不過國人買美式車要慎重,擁擠糟糕外加基本不講行車禮儀的路況,對於長軸距加不算有力且基本沒有ABS剎車的美式巡航車來說是場災難。歐洲車非常不好總結,佛家曾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在這裡就是一廠一風格,一車一特點。
先說寶馬,科技感就是寶馬的標籤,頂尖的電子系統+高水平發動機+經過各種實驗的車架+近乎完美的裝配工藝。此外再加上創新的思維:ADV車型,豪華重型巡航車……缺點就是真TMD貴,放日系車都能買旗艦的錢到了寶馬這也就是個低配車……還有就是電子系統可靠性略差,高科技後遺症啊
KTM:奧地利大廠,越野頂尖廠商,達喀爾冠軍車常客(基本上都是他家的),單缸狂熱追求者,公升以下最大單缸就是他家的。橘紅色的KTm,代表了時刻準備好在賽道上馳騁。代表了絕不妥協的風格。如果買穿越車型(ADV),越野,找他家沒錯。街車款和跑車款極端暴躁的動力,男人最愛啊杜卡迪/ Aprilia / Moto Guzzi/ Agusta ...
- 義大利產品都一樣,不能只叢技術上分析,這個跟牛/馬超跑一樣,玩的是品(jia)位(qian)。 就是坐上去感覺馬上就不一樣了那種。 說特點的話,杜卡迪的L2和乾式離合,Aprilia的兩沖rs還有新的v4, Moto Guzzi的橫著放的v2, Agusta 的,恩,價格。。bmw
- 高科技- 大小眼- 高頭大馬的旅行車- 水平對置發動機 - 長江750, 恩, 情懷日本四家
- 都差不多- 本田輕,全面,很多黑科技。 輕真的是太重要了。。 老的r1什麼都好,可是那個重量。。。。- 鈴木順,舒適,跑車裡座位最低。 舒適不是說他肉,hayabusa和b-king有話說- 雅馬哈,個人最愛,個人感覺四個里最野的,老爸有台雅馬哈,從小受熏陶。之前出的那個crossplane crankshaft 是個特點,直4的高轉,L2的低扭,v10的動靜。。- 川崎,不是很喜歡所以沒研究,特點嘛,綠。。。。 哦還有250r剛出來那會滿街都是,主宰了250小跑車市場其他
Daytona - 675 三缸 車窄扭力大哈雷/buell/victory- potato potato potato potato potato potato potato potato potato potato potato potato potato有一種情懷叫哈雷;有一種暴力叫川崎,有一種均衡叫本田,有一種個性叫凱旋,有一種執著叫KTM,有一種熱辣叫杜卡迪,有一種極致叫阿普利亞,有一種奢華叫奧古斯塔,有一種帥氣叫雅馬哈,有一種深邃叫鈴木,有一種張揚叫寶馬,有一種傳說叫Y2k,有一種霸氣叫道奇戰斧,有一種無奈叫國產 ...
謝邀
-----------------歐美車了解的不多 還是對日本車熟悉一點... 我說的肯定不權威 完全是自己的經驗 本人有過川崎 Ninja 300 和 川崎 ZZR600 現有一輛雅馬哈R6, 試騎過鈴木 gsxr 600, 本田 600rr 和 川崎 ZX6R一下全用日系車裡的中排量比較
-----------------川崎ZX6R: 性價比最高的摩托車 比其他中排量的車要多出36cc的排量 如果選擇ZX6R就像是在角色扮演遊戲里選擇最平均能力值得角色 並且川崎的摩托車是最多科技運用的牌子(包括寶馬,杜卡迪等 歐美系車) 科技不是指摩托車中心電腦 而是引擎 活塞 避震器等. 性價比最高的日系車 比較推薦本田CBR600rr 酷炫的尾排氣. 如果剛接觸摩托車或者想要直接從低排量跳到中排量 CBR絕對是不二的選擇, 在美國的調查 CBR600rr是中排量摩托車操作感最好的 最適合新手駕馭. 而且相對其他三輛日系中排量摩托車 CBR是最輕的
鈴木GSXR600: 個人感覺gsxr是摩托車座位里最舒服的(其是運動款的摩托車座位都不舒服,如果你長時間坐在上面,只是相對屁股好受一點) 鈴木的崛起是在曼島TT比賽連贏幾屆, 速度絕對沒話說 但是!但是!但是! 重要的話要說三遍! 鈴木的摩托車是在美國除了名的不可靠 不少鈴木騎手都曾經或多或少被耽擱在馬路旁邊. 鈴木幾乎每年都要召回(recall)修理
我把最好的留在最後 先上一張圖
雅馬哈R6: 當然是所有裡面最好的啦 (誰都會說自己用的是最好的 哈哈哈 個人觀點) R6的設計初衷是雅馬哈想要一台中排量的摩托車 不光滿足民用 還要更大滿足於賽道 也就是說 R6出生意義在賽道上 R6是一款賽道車 速度就不用說 和川崎不分高下 我的R6從30邁到100邁只需要2.6秒 更重要的是
R6最帥!!!!!
哦 還有 祝大家國慶節快樂 我的Dora 向大家問好!
--------------
如果大家現在是要買車在挑了或者只是有意思想買 我推薦-----------選中一輛車 就跟他走下去 我不推薦任何車給你們是因為 我們都不是職業車手 哪輛車的科技好 哪輛車的速度提的快 哪輛車的引擎好 哪輛車壓彎壓的好……等等…… 我們其實都感受不出來區別 我們唯一能感覺出來的區別就是舒不舒服 看著拉不拉風 女生喜不喜歡! 所以去試坐一下 喜歡就定 選中就跟他一直走下去 選中就一直想女朋友那樣愛他!?? 我最後選擇R6就是因為我覺得R6流線好看 R6快 很拉風 (po主 不好意思 對歐美車系不了解! 只知道寶馬是公認最熱門性能最好的歐美車, 歐美一般只坐大排量車 800cc以上)只對日系幾個品牌比較熟悉,騎過本田,雅馬哈和鈴木,想到哪裡就寫到哪裡好了。
川崎:年輕人最愛,外觀犀利,轉速高。熒光綠相當騷。總體來說相當偏運動,不過也有Vulcan系列和哈雷的豬頭Street/Road Glide搶槍市場。本田:老牌廠商中的老牌了。可靠性一向不錯。不過最近在外觀上有些走向邪道了。Fury,NM4一個比一個奇葩。令人心動的新款比較少。主力的運動款相比其他幾個大廠進步相對較慢。最近本田開始試著在摩托車上用雙離合了,不知道以後市場反響如何。
雅馬哈:比較喜歡用新科技。沒記錯的話日系摩托中雅馬哈算是最早普及電噴的。直到現在,大多數廠家的SuperMOTO還都是化油器,唯有雅馬哈在WR250上用了電噴。近幾年的街車馬力、外形、性價比都相當好。新的FZ07在相同的價位上簡直沒有對手。而且新的車款不少是300,700,900的奇葩排量,感覺好像想把摩托車傳統的250、600、1000的分級搞模糊。
鈴木:窮人的本田,差不多可靠而且更便宜。但是鈴木的可靠性的代價是簡陋。鈴木特別喜歡把老款車生產好幾十年。GS500,79年開發的500排量風冷發動機+化油器,一直生產到了2009年基本沒有大變化,速度和川崎忍者250差不多。 DR650,鈴木賣得最好的越野摩托,從 1990一直賣到現在還是那個樣子。類似的還有SV650。不過他們能賣這麼多年也確實說明設計經得住考驗。幾十年了,會有什麼問題基本都被摸索出來了,零件供應充足,會修的人也多。感謝大家對我司的喜愛。我司的特點?在中國步子走的比較快!車型全!大貿性價比高!大家都說車暴力,其實我覺得機車這個東西,只有肉人沒有肉車。
本田嘛,我司也在代理。只能吐槽Honda Dreamwing,投放的都是神馬玩意~CB400不進來進來個前單碟剎的CBR500R七萬多……特點就是HRC三色花,GP橙,耐操,各種黑科技。你能想像得到的發動機本田都曾生產過。包括V5引擎的GP賽車。寶馬嘛,我司也拿到了山西河南的代理。老闆給力。就是科技感,沒的說,ABS,定速巡航等等概念都是把妹王引入這個領域的。RR有某個區域震手。車系車型全。價格貴但不起飛。杜卡迪嘛,有幸到上海杜卡迪學習,特點就是杜卡迪紅啦,L2引擎啦,干離合啦,引領一波攀爬風氣的凱旋一口老血啦~駕乘感受嘛,神經質。雅馬哈嘛,大貿不給力,水車遍地走,就是帥,看人家R6帥成那樣的時候,我司-6跟個胖頭魚似的。最近國內推了個R15。不給力啊不給力。但是小賤人系列超受歡迎。廢紙和天劍也聲名在外。奧古斯塔嘛,先跟力帆,再跟飛肯,車型就是科幻就是高貴就是豪華,價格嘛,呵呵噠。但是!F3的風琴排氣,真的是看見都會高潮!阿普里亞嘛,委身宗申啦,在國內賣倆125。大貿也進來啦,走宗申的渠道啊,畢竟宗申比亞喬嘛,比亞喬維斯帕阿普里亞都跟著走。那就是碩果僅存的V4超級運動車啦,RSV4 RF、RR、Tuono。本田的v4給了VRF攔截者,更像是運動旅行啦。不過據說本田要重新劃定超級運動車的型號,使直四的CBR更像是街車~凱旋呢堅持著英倫的復古風格啦,北內維爾啊,攀爬啦,咖啡啦,三缸戴納通675啊,老虎啊,火箭啊也曾赫赫有名嘛。摩托穀子也在堅持,不過那個橫75的V2確實值得人們敬佩就是摔不起。貝納利嘛,委身錢江啦,但是也輝煌過。現代和復古結合的很好尤其是899和1130帶Cafe後綴的,暴力點的就是TNT啦。國內美名斷頭龍啦,但是新版的TNT600不錯的。KTM嘛,單缸單缸單缸縱置V2,WP白色減震,合金車架超輕量化設計。越野。美系的話,勝利啊,大,豪華,注重性能,印第安,歷史,羽毛,偵察兵。哈雷,我是哈雷,你們都是摩托車。水冷?什麼鬼?電噴?什麼鬼?鈴木嘛,泰國沒有廠,大貿定價時常作死。不思進取就是講他啦。但是骨子裡是有一種暴力的!有750的運動型車!中R,不錯不錯滴。謝邀。
我在這裡列舉一下普通摩托車玩家對這些品牌多年來的印象。寶馬:高科技,操控性好,藍白花,燈具設計通常不對稱,貴但不離譜。配件貴,保養貴。
川崎:暴力,高轉機器,綠色,造型犀利,老款車不耐操。
本田:耐操,耐操,耐操。摩托車中的「大眾」吧。威爽花。逆天的賽道技術。平庸的街道車型。
雅馬哈:不耐操,不耐操,不耐操。大鼓響。大眾情人R1,46號羅西。操控不太友好。坐墊硬。坐高通常也是日系最高。
鈴木:便宜,便宜,便宜。日系水車通常就它便宜。坐高最低。操控友好。適合新手。K幾L幾。「三種動力模式」。科技含量不高。整流器愛壞。
杜卡迪:頂蛋,頂蛋,頂蛋。咚咚咚咚咚咚突突突突突突突。輕。紅色。干離。暴力。來自義大利的藝術品。摩托車中的「法拉利」。對了,還有大魔鬼。
阿普利亞:大部分人只聽說過RSV4。紅色編織車架也算特點吧。
奧古斯塔:傳說中很牛逼。摩托車中的貴族(嗎?)。震動大。全車尺寸小。塑料感強。菱形大燈。單搖臂。
哈雷:大叔大叔大叔們的最愛。哦對了,妹子們好像只知道哈雷。貌似很貴,實則一般。科技性差。拋去品牌溢價,性價比低。
剩下的有待補充。
哦對了,黃龍有話說:
「我能跑長安街。」川崎馬力狂魔 斷車架 瘋魔氣質 基本壞不了,但壞了就是噩夢
本田平衡乃真理 穩定性極好 輕 上個時代黑科技,這個時代好懶 架子全球最好,可以承受各種各樣的魔改。 和法拉利一個德性,摩托gp玩的歡的時候民用車就各種疲軟,cbr好多年沒更新東西了
鈴木便宜 便宜 便宜 坐高不高 但質量和本田比不是特別好 有點像subaru,一台發動機能產三十年,但好在足夠優秀讓人挑不出啥毛病
雅馬哈 轉速高 轉速高 轉速高 穩定性不好容易壞 很沉很沉 因為有個無所不能的雅馬哈樂器導致雅馬哈發動機的動靜都挺好聽
老日係為了壓低售價原廠除了車架發動機變速箱之外該換的都換了吧,比如卡鉗和避震,現在鮑魚和歐雷斯漸漸原廠都開始配備或者是用原廠黑科技,原來日本車買到的最多只是做了一半或者三分之一,需要魔改才能發揮三大件真正的力量。以及日系穩定性不好只是和本田相比不好,哪怕是川崎和雅馬哈比起杜卡迪哈雷來說都是強了太多太多。
歐洲車普遍原廠配置很高,但基於電路太凌亂和工藝問題,使用成本非常高,而且基本干不過改後配置類似的日本車。
杜卡迪是個很有意思的廠,對直角雙缸和乾式離合有著超乎尋常的熱愛。和義大利的汽車一樣,毛病巨多不切實際,但讓人非常喜歡。那傻缺到極致的散熱系統。。。。烤饅頭片刷醬要辣椒
寶馬上個時代本來馬上就要死了,讓一美國哥們做了全套拉皮後整個人都不一樣了。水平對置發動機機油供不上來導致偏磨的毛病和寶馬汽車的轉向系統愛悲劇一樣的先天自帶終身無解。不過超大個可調擋風玻璃和各種高科技加成讓人還是挺喜歡這貨的,價格很貴但不至於過於離譜。寶馬從hp2的夢中驚醒發覺自己干不過日系之後也開始採用直4引擎作為公路運動車心臟後做的挺出色的,但極其廉價的按鈕手感和原廠外殼修補件極度昂貴的價格形成的反差真心覺得日系大法好,而且雅馬哈刷ecu非常簡單而寶馬幾乎不可能,一高強度塑料的價格比碳纖維的價格還要貴四倍,買寶馬也可以但要做好一輩子都不摔車的覺悟。
哈雷這破玩意兒。。。。。。性能和工藝水準還停留在上個世紀50到60年代,鋼架,大排量低轉取向v2的先天優勢是低扭好以及點火次數少可以讓油耗低一些,然而過於臃腫的車身就讓低油耗這事算了吧,馬蹄音好聽歸好聽但真心讓蛋蛋難受。鍍鉻就擦去吧,能把人擦噁心。但不可否認美式巡航的腔調實在是太漂亮了,尤其是一高胖子或者壯男騎哈雷。
暫時先想到這些,回頭再說前述答案都是基於車型,我從不同車主角度答一下吧。
首先還是說我杜,繞不開的我杜。
我杜的優缺點前面高票都說過了。我個人經歷補充下。
我突然有買摩托的想法,是在港口看到哈雷卸貨,很突然一樣就想買摩託了。一個周末去看哈雷,寶馬,川崎,最後是杜卡迪。但只有杜卡迪,唯獨是杜卡迪,唯一的杜卡迪,讓我一個星期腦子裡都是響徹她發動機啟動的聲音。也是唯一一個讓我必須買,馬上買,買買買的衝動的車型。於是下一個周末,我迫不及待的去訂購了Monster 821. 圖片還不夠衝擊力,看到實車更有衝動。這是杜卡迪的第一層魅力:足夠的購買慾望。在漫長的等待期,等到貨,等關單,等手續,等等等等。。。。
你以為我會繼續等下去?不,我熬不住了,把更高檔次,相當於2倍多821的1200s買了。因為她有現車。無論從價格、產品線、消費群體定位來說,和杜卡迪最接近的,是寶馬。
杜卡迪4S有個不成文的規矩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騎寶馬來看車,要把寶馬停馬路對面的。
寶馬的兄弟們跟我們真的很像,所有品牌里是交叉最多,也最為相似的。總體年紀比杜卡迪車主要稍大一點。我的客戶裡面好幾個騎寶馬。有個關係很好的客戶騎F700GS,以他的技術和財力,買這個車太低調了,他跟我說,無他,實用而已,對他來說早已過了用車來裝逼的年齡。
但另一方面,杜卡迪的朋友更純粹更激情,一幫人下班跑出來去吃個羊肉烤串啥的特別自在,不談生意不談工作。而寶馬的車迷組織,越來越多的帶著商業味道,更有點社交圈子的感覺。其實寶馬的兄弟們特別好,就是寶馬車主太多了,有些人就是把除了機車之外的東西也帶進來了。
還有就是寶馬雖然有傳說中的斷軸門,但其實寶馬的質量比杜卡迪好很多。
有一個兄弟專業測評摩托,啥車都騎過,但還是買了我杜MTS,在我杜的微信群里,說了句我杜的品控和細節是同業最差的,他說出來的時候覺得有壓力,說出來之後,大家幾乎一致認可。他能滿足你一切的需求,出行、摩旅、裝逼、吹牛。翻山越嶺的水鳥ADV(MTS、Enduro、Hypermotarde、Hyperstrada表示好啊一起去野地),摩旅神器1600GT,1000XR等(MTS:你們一起來吧,我一個車型就搞定了),產品線無比豐富,還有大綿羊,單R雙RR這樣的高性能仿賽和街車(Panigale、Street fighter、Monster聯合發來賀電)。寶馬摩托的風格和標榜運動性的寶馬汽車大相徑庭,我覺得更像汽車界的賓士(囧)。
只是你駕駛者一輛很多輛的大水鳥,和我的大怪獸一起,我會跟他們說,嘿嘿,我的大怪獸在本市只有四輛。(本市唯一的一台street fighter和幾台限量版鈦合金大魔鬼聽到了肯定笑而不語。)
川崎應該是銷量最好的重機。因為川崎對中國市場的重視、誠懇的價格、出色的性能、漂亮的外形,讓川崎成為受眾最廣的車型。(本田大貿太少了,十輛本田九個水)。
川崎什麼都好,就是站在他的身邊沒有衝動。哈雷其實讓我最早想買摩托的動因。但真的跨上去之後,我靠這車好重,動力好差~~~sorry我還年輕,等我40歲的時候再來考慮買肥仔吧。
以下是在日本東京ricoland拍攝到的幾款車,真羨慕當地的騎行環境。歐美車玩的不多,玩的最多的還是日系四家。
本田是世界的,技術深厚,質量過硬、設計保守但是討喜,人見人愛,大概相當於汽車中的大奔,當你有選擇恐懼症時,選擇本田肯定沒錯。雅馬哈是我很欣賞的一個廠家,雖然常被人詬病質量不穩定。雅馬哈的設計最能體現日本范,外形纖細高雅,能讓人聯想到高達。在車型的創新上,雅馬哈一直給人以年輕有活力的印象,這幾年出了不少很有特點的玩樂車。鈴木和川崎走跟隨戰略和技術路線,前兩家出一個車型,馬上再出一款數據更加勁爆的車,實際對於普通用戶Ninja和隼除了逼格,體驗不出什麼差別。說道具體車型,我接觸的玩本田的主要是CB和金翼,原因很簡單,CB皮實保值,完美的體現騎不壞的本田這句話,而金翼則是因為它的不可替代性,這種重型旅行車除了寶馬那款就是它了,而且明顯比寶馬那款要氣派,廣泛的出現在婚車隊伍中。其他巡航、越野、趴賽真的比較少,尤其是趴賽除了古董級的nsr,現在CBR沒啥特點,想要帥的就去買R1R6了,想便宜就去買GSX。一般選擇雅馬哈正好與本田相反,xjr街車非常少,其他車型全面開花,從250的越野,到大踏板tmax,到如日中天的R1、以及漂亮的巡航車DS。和本田不同,玩雅馬哈的有不少選擇tw200、tricker這類的小排量車,這種小車價格不高而且好玩拉風,三大廠能可競爭的對手很少。說道巡航車,雅馬哈保證了風冷的原汁原味,而且確實漂亮。其他包括VMAX、MT01都是非常有個性而且拉風的車子。川崎不僅火鍋調料好,摩托造的也好
杜卡迪車主路過並表示只喜歡大長直路!
我只知道本田車皮實耐操
騎不壞的本田、修不好的川崎還是有一定道理的,雅馬哈的外觀漂亮,鈴木的經濟實惠。
我收集了很多國外的紀錄片。。剛好有這個八大廠的專題。。。都看過了。。只能感慨。。。
推薦閱讀:
※哪個品牌的鱷魚是真鱷魚?
※為什麼許多咖啡店都以貓做為主題?貓與咖啡產業的結合在營銷方面有哪些優勢?
※chaumet是怎麼樣的一個品牌?
※MISS CANDY這個甲油品牌怎麼樣?
※什麼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