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強調金融改革要補課,推進政策性銀行改革的目的是什麼?
周小川萬字長文:金融改革要補課 推進政策性銀行改革
金融改革到了現在階段,面臨的問題是什麼?周小川發表該文的目的是什麼?如今金融改革的內在邏輯是否遭遇了現實的挑戰,才使得周小川發表該文?
這個講話稿非常好,大致是中國金融改革的簡介,你或許多少知道一些,系統的看一遍無甚壞處,推薦國內金融從業者都看一遍。我這裡只聊聊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的事。
中國目前的政策性金融機構有4家,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之所以叫「政策性」,顧名思義,成立的目的和經營的業務應該都是政策性的。但在實際經營過程中,政策性的目的造成了人員和公司治理的「政策性」,不重視成本和盈虧,管理混亂、發展緩慢,加上做大做強的衝動,造成了利用政府資源盲目擴張、拿著低成本負債與商業機構惡意競爭、不注重業務質量和業績回報等一系列問題,用優惠政策打擦邊球甚至腐敗,讓這些機構的經營成果和政策效果大大降低。如果說他們就是股改前的四行,或許是那麼個意思。
但是,這四家政策性機構從最初的基礎設計方面,就是有瑕疵的。沒有專門立法、公司治理機制不健全、決策缺乏有效監管、賬務管理混亂兩類業務不分、股東不清晰權利無人行使等一系列問題,加上政策性業務都是與國企、地方政府相關聯,出了問題導致無從追責互相推諉。所以從最初設立到實際運行再到經營結果,都難以讓人放心。
說回來,是不是真的需要政策性機構?商業機構天然逐利的性質讓他們無法行使政府資源分配方面的意圖。長期基建項目、鼓勵出口項目、農業信貸支持、小微企業支持,這些商業機構微利甚至虧損的業務,若完全交由市場處理將大大滿足不了需求。這些某種程度上的准公共品、准公共資源需要由專業的機構開展,就是政策性金融機構產生的原因。美國有進出口銀行、SBA,德國有復興信貸銀行,日本有政策金融公庫,世界主要國家都在不同時期設立過政策性金融機構,支持特定政策和特定對象發展。當然,中國也需要,特別是97亞洲金融危機之後,原有的公私不分的金融機構大量轉為商業機構以後,就需要專門的機構來承擔這種職責。
推動政策性金融機構進一步改革的目的,當然是讓他們運行的效率增加,發揮的作用增大。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就需要建立現代公司治理機制,加強監管,在保持不出大窟窿的基礎上長久經營,當然這些的前提是完成國家的任務。在開行、口行的改革中,人民銀行積极參与其中,這背後是有深意的。人民銀行更深的介入到機構日常經營中,一個好處是多元化股東結構,與原有的單一股東相比多少有點制衡;一個好處是這兩家機構可以作為人民銀行公開市場操作的抓手,開行和口行都是同業市場比較大的參與者,特別是開行。所以最終改革的結果,也許不僅僅是完善了幾家機構的治理,還可能會影響未來人民銀行公開市場操作。我認為這篇文章寫的非常的好,值得做金融的人反覆的讀。(當然我一直做的是國外市場,正準備轉軌做國內市場,可能對於大神來說這篇文章就有點老生重彈)
這篇文章讀起來是周的總結報告,的確像小二說的那樣可能是退休前的總結髮言,所以其實很全面的概括了央行的邏輯思路。
央行的邏輯主要是「六化」,健康化,規範化,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多元化。而這六化,前三化是一體,是央行看來後三化的基礎。後三化之間,央行也明顯偏向於層層推進,希望在做好市場價的情況下才圖謀國際化,而對於多元化,個人感覺央行其實不是很支持,覺得國家金融水準還沒到這一步,不能隨便推行。
前三化,是周的主要功績,是從97年開始爆發問題,到02年解決問題,到08年重新堆積問題。如果你問我,這三化做到了沒?我覺得不能說100%做到了,而且央行也應該是同樣的意見,就是08年的金融危機耽誤了這前三化,導致了現在要補課,或者說現在很多的不穩定。感覺央行的邏輯是很清晰的,02-08把金融市場做穩定,如果沒有08金融危機,是準備馬上推進市場化,那個節點應該說是金融市場改革的最佳節點。但是08的金融危機導致市場化進程耽擱了,然後國家重新回到了金融機構必須以國家意志為先,重新回到了97金融危機模式,這也就導致了金融市場可能把02-08好不容易打下的健康化基礎動搖了(重新槓桿化,表內資產水平下降)。
那也就是說本來97出問題,02-08解決前三化,再有個五年時間做到市場化國際化,整個國家金融體系的建設就基本完成。但是09危機一弄,4w億加上金融系統的國家意志建設,導致一夜回到了解放前,可能最基本的健康化也不一定成立了。那麼在這種基礎下,為什麼央行還要強推市場化呢?我覺得這跟周的期限快到了有關係,他應該是很想在他的任內把金融市場的根基打好,怕下屆的人頂不住壓力,走回頭路開回頭車。所以現在推得市場化,其實是阻力很大的,危險也很大的。
至於國際化,個人感覺央行對國際化的期望其實不是很高,這個國際化的速度其實是出乎他們的預料,做的是個順水推舟的事。感覺周知道sdr的實際意義不大,當然如果能做成,就算是個象徵意義也值得,最起碼跟上面好交代,也可以繼續推行他其他的目標。
多元化,個人感覺央行基本上是反對意見的,因為覺得金融水平沒有到這一步,這個看法我十分支持,看看現在遍地的p2p旁氏,就知道這個節點推這個,基本就是找死,只會一地雞毛。說明互聯網金融應該是國家互聯網+弄出來的畸形產品,不是央行大力支持的項目。
ps:國家治理危機的思路也是周裡面值得反覆讀的,97年危機,國家保國企保就業,銀行為了救經濟,在壞賬高達25%的情況下,加大放貸,支持國家宏觀政策。四大銀行硬扛壞賬,因為當時沒有擠兌,所以銀行是在破產狀況下硬扛了過來。等經濟緩過來之後,銀行把壞賬低折價給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央媽同時用外匯占款補助銀行的洞,然後再資產表好看的情況下,重新進入資本市場補助資本。當然因為經濟發展,當年的壞賬都成了好東西,四大銀行,資產公司,國家都賺了個盆滿瓢滿。
但是裡面具體提到了對於城商行和中等商業銀行,是銀行自己承擔虧損的,銀行是沒有幫忙補助資本的。這個存款保證金制度的出台應該也是為這些小銀行打的預防針,如果這次經濟下行嚴重,城商行和中等類型商業銀行是可能倒閉的(當然這是很極端事件)。最近正在看《紅色資本—中國的非凡崛起和脆弱的金融基礎》,其中對小川2005年前的金融改革著墨較多,看完來答題。
這篇刊登在人民銀行「官方」刊物《中國金融》上的文章說什麼並不重要。
仔細讀下來,強調的內容無外乎老幾樣:匯改、利率市場化、資本項開放。唯一一個亮點,是政策性銀行改革,以前他公開說得少,這次被單獨提出來。但其實深究起來,我的理解,這篇講稿的主要意思是政策性銀行去商業化,往回改。以有效執行國家政策為前提,兼顧一些盈利性罷了。從這些年的實踐來看,自陳元卸任開行後,政策性銀行曾經一度邁出去的一隻市場化的腳已經收回來。在近年托底穩增長、定向寬鬆的獨特政策環境下,人民銀行通過PSL等創新工具定向影響政策性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已經基本把三大政策性銀行塑造成小財政部的形象——RBL,這些都不是重點。這篇文章更像過去13年來的總結,未來工作的交接發文的詭異時點才是關鍵哪。這篇5月末的講話,經歷4個月後,10月初才發表在一份半月刊上。聯想到大大訪美、人民幣納入SDR的大限將近、嚴重超期服役的人民幣先生的歷史使命。是否SDR的問題已經有了答案?秋褲先生的歷史使命終於有了交代?我也不知道。從我的角度看,政策性改革是無奈之舉,說白了政策性銀行就是為政府服務的。很多國家大型經濟建設和地方政府地方工程靠的都是政策性銀行的經濟扶持,但是一部分平台貸款類的項目不切實際,面子工程,例如拉鎖路;還有一部分貸款完全就是虧本買賣,例如糧食種植貸;政策性銀行面臨經營模式老化,體制機制運行完全政府機關打法,人才流失巨大,專業性技術人才都跳槽到商業銀行,員工面臨工資水平超低,退休工資更低的窘境,員工老齡化問題突出,在銀行業都成笑談了汗,有些經營的物理網點都是一年賠幾百萬。現在國家已經養不起這麼龐大的機構,只能讓它改革,一部分轉商業,一部分純政策性業務,商業業務賺取的利潤補貼政策性業務的虧損費用。但是還要強調它的戰略重點是服務政府,要不然都去做市場了,承擔不了政府部分職能。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近日,一華裔留學生周天宇(音譯)豪擲3,110萬加元(1加元約合0.77美元)(1.5億人民幣),於溫哥華購入一處豪宅。 而坊間多有盛傳,周天宇背景「很硬」,與現任中央經濟高官關係密切。 據《溫哥華太陽報》報道稱,今年初,一位名叫「Tian Yu Zhou」(下稱「周天宇」)的中國籍學生支付3,110萬加元,一舉拿下溫哥華豪宅,創下今年當地最高成交價。 另據土地所有權文件顯示,這套豪宅有5間卧室、8間浴室,佔地1.7英畝,約6,880平方米。每年光地稅就高達8萬加元。 據悉,這是2016年加拿大成交價最貴的一套房產。該豪宅原來是由投資銀行Canaccord創始人彼得·布朗(Peter Brown)所有,他和妻子於1983年僅用250萬加元購入此宅邸。值得一提的是,周天宇擁有的是99%所有權,這座擁有北岸山脈和溫哥華美景,入口隱秘的豪宅還有另一個主人,名叫Cuie Feng(音譯」馮翠「),職業是商人,擁有豪宅剩下1%的份額。按照今年的房產評估書,1%的權益至少意味著25.6萬加元,如果按照成交價,則是31萬。有意思的是,我國富豪海外購置房產早已不是新鮮事,然而,此事近段時間持續發酵,刷爆朋友圈 ,原因在於,坊間盛傳周天宇的祖父叫jian nan Zhou(周建南),曾任機械工業部部長;妹妹周秀雯,長子周小鶴,次子周小川。 正因此,現任央行行長周小川默默躺槍。 打擊仔細想一想,周小川1948年出生,今年68歲,土豪Tian Yu Zhou 是學生,合 理估計年齡區間大概是16至20歲之間,難道周小川50歲甚至是50歲之後才生孩子?!顯然不和邏輯。這麼明顯的躺槍也有人相信。其實上文所說的「周天宇」而是「日前,正在北京準備這兩場鋼琴獨奏會的周天羽。 出生在一個音樂世家,父親周志勇是旅加著名華人作曲家。」該人和周小川並沒有絲毫關係。
學生音樂家周天羽海外天價買房 周小川默默躺槍…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留學生」這個標籤就跟「90後」一樣,自帶了承包熱搜的體質,與其相關聯的高頻關鍵詞包括但不僅限於:x二代、敗家、炫富、土豪、不務正業。
也難怪,小編作為海歸的一員,可以很負責任地說:確實,有本事的學霸出去了,但有錢的學渣也出去了。有學霸在國外大學圖書館裡通宵學習,但也有x二代在包包手錶豪車上一擲千金。於是,抓住「留學生」這個熱搜詞進行炒作,也就慢慢地形成了一種低俗套路:A:留學生炫富/出事/上新聞B: 爆料Ta 是某聲名顯赫的x二代C:成功引起公眾注意/閱讀量10萬+才3個步驟的套路,未免太單純簡單、太容易被複制了。既然套路玩不出花樣,那隻能在x二代背景的強大程度上下功夫了。實在沒料,那隻能拼誰的腦洞大,誰的臉皮厚,誰的生拉硬扯本事過硬了。小編這兩天就看到一則刷爆朋友圈的消息,這棟位於溫哥華Belmont Avenue 4833號的價值3100萬加幣(約合1.57億元人民幣)的豪宅,被一個學生買下了 據說這棟豪宅原來是由投資銀行Canaccord創始人彼得·布朗(Peter Brown)所有,是今年加拿大成交價最貴的一套房產。天惹,這麼貴,嚇哭惹。誰買的?土地所有權文件顯示,這套豪宅有5間卧室、8間浴室,佔地1.7英畝,約6880平方米。新主人名叫Tian Yu Zhou (我們姑且先音譯為「周天宇」吧),職業是學生。除了擁有99%所有權的周天宇,這擁有北岸山脈和溫哥華美景,入口隱秘的豪宅還有另一個主人,名叫Cuie Feng(音譯」馮翠「),職業是商人,擁有豪宅剩下1%的份額。不要小看了這1%,按照今年的房產評估書,政府也認為這棟豪宅至少值2560萬,1%的權益至少意味著25.6萬元,如果按照成交價,則是31萬。好了,套路中的A步驟完成,進入B。記得我們前面提到的,因為套路簡單,所以只能拼這個x二代的背景了。然後果不其然,步驟B里,有不怕事兒大的人就來了:於是,周小川就這麼默默中槍了……
小編作為一個好奇心還在砰砰亂跳的girl,決定自己去八卦下。儘管度娘有時候不靠譜,但是在周小川的百度百科上,我還是願意給予100%信任的。周小川1948年出生,今年68歲,土豪Tian Yu Zhou 是學生,合理估計年齡區間大概是16 - 20歲之間,難道周小川50歲甚至是50歲之後才生孩子?!這想想也不可能啊。那麼,這周天宇是誰?此處不得不再次感謝度娘:看到了嘛,Tian Yu Zhou性別女!出生在一個音樂家家庭,在母親的教育下,4歲學會了彈鋼琴,曾在多倫多皇家藝術學校學習。2010-2013年間舉辦過多次演出。
然後小編再一細扒,發現《北京晨報》在2013年10月30日報道了一個名為」周天羽「的女生在北京舉辦鋼琴獨奏會,挑戰《哥德堡變奏曲》。文中提到,當時周天羽19歲,4歲開始彈鋼琴,9歲時移居多倫多,在皇家藝術學校學習。「日前,記者見到了正在北京準備這兩場鋼琴獨奏會的周天羽。周天羽出生在一個音樂世家,父親周志勇是旅加著名華人作曲家。」這篇報道的作者,李澄在文中這樣描述周天羽的家庭。對比這篇新聞報道和百度的信息,年齡吻合,學歷吻合,演出時間吻合。所以,Tian Yu Zhou不是「周天宇」,是「周天羽」,和周小川沒有半毛錢關係。。好了。這種低劣的套路,小編居然還花那麼大工夫來一一剖析拆解,也是為各位網友操碎了心,有木有?低俗套路拆穿寶典,入門級章節教學完畢。謝謝大家~么么噠~我不知道是不是老生常談,但這裡面對你了解整個中國銀行業發展改革進程很有幫助,而且裡面有好多基本概念,也可以幫你修建知識體系。
推薦閱讀:
※在人民銀行任職,每當親朋好友問我你們行為什麼沒有貸款時,該怎麼回答?
※2013年日本政府及中央銀行採取了哪些手段來促進日本復甦的?
※如何看待央行進駐比特幣交易平台檢查?
※為什麼美聯儲要設置 2% 通脹目標?零通脹不好嗎?
※就目前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狀況來說,需要的是怎樣的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