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學發展方向是否會越來越小眾?

題主是一名美術愛好者,平日了解美術史,自己畫點東西;工作是設計所以經常看到喜歡的東西會去做點審美分析;

某日被人問及一個問題「所以審美觀以甚麼為標準?為啥審美會有水平?我覺得好看,你覺得不好看,不是很正常的事嗎」

在討論過程中引發了我的一堆思考。

我個人認為,美學體系發展過來,最初可能是分析總結人類的審美趨同,比如對稱,黃金比例,健康生命的特徵(良好健康的肌肉,骨骼特徵),生物本能(寶石來自於靈長類對於漿果的渴望);

但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漸漸地審美學發展到印象派,抽象派;並不能讓人一眼覺得好看了。

你要了解塞尚對於一眾印象派有多大的影響才能知道為什麼那麼多印象派畫家認為塞尚厲害,你要了解美術史上這段時間發生了什麼才能知道印象派對整個美術史有怎樣的啟迪;甚至在當時官方美術沙龍都排斥印象派。再到抽象派的畢加索,有一段時間畢加索好似變成了「看不懂的藝術」的代言人一樣。

回到現在生活中,我們設計產品的時候經常有一堆客戶提出既在功能上沒道理又在美學上沒道理的意見;網上經常看到一大堆人說xx照片好看,結果你一看這臉p的像妖怪一樣,骨骼都變形了。

曾經我覺得這都是那些客戶審美不好,都是那些拍照的不懂得什麼是美;但是回過頭來想,如果審美的根本目的是分析人類的共通性;如果有一天以上那些客戶那些放p的很過分的自拍照的人成為了人類的大多數;

那我們的審美學是否在往小眾去走?

言語表達有些混亂,也怪我語文不好不懂得組織語言,希望各位能看懂。


瀉藥

我能夠理解題主所說的問題描述,但是『審美學』是個什麼?我願意相信題主所說的是『美學』和『審美經驗』。在我們在討論審美的同時,我們應該系統地應用一些已經存在的學科的知識去進行儘可能的分析,而不是往往依賴大眾生活經驗。

我們在正經談論大眾審美的時候,我想首先不能避開的是從『美學』角度進行基本的討論,比如,a-什麼是『美』?b-什麼是『審美經驗』?況且,它們真的就是構成藝術的必要條件?

a 美的本質

然而當代西方美學派系林立,每一種有見地的理解分析背後都藏匿著一個哲學派系或者有見解的哲學理論,我們自然也無法在這裡有效地,全面地對其進行概述和分析。比起古代西方傾向於客觀論,當代西方對於『美』的本質的探討更傾向於主觀論。柏拉圖在《斐德若篇》中將最高價值分為三種,即:真,善,美。美就其本身而言,只有理性才能下定論。而其後在拉丁語系統中發展為bonum(善)、pulchrum(美)、verum(真),作為三種先驗的判斷。而文藝復興時期,起初用於形容婦女和兒童的美好新辭彙bellum(美)開始脫離了pulchrum的派生詞,起到闡述『美』、『美好』的意思,在拉丁語和西班牙中叫做bello,法語中beau,英語中叫beautiful(當然,有的語言保留了起始的派生詞)。

從古希臘到中世紀,對美的本質發表過定義性意見的偉大人物寥寥無幾,但他們大多數承認美的『客觀性』。例如恩培多克勒認為的『大自然中呈現著有秩序的美』,都普遍承認了美的客觀性。『美在於和諧』,不僅作為最為普遍的理論觀點,其持久性也令人驚嘆,直到今天,大多數人從口中說出這句話也當做是真理一般,絲毫不覺得有任何問題。那時候的哲學家們熱衷於去發現自然系統中的規律有序,天體的運作,建築的擺放,黃金分割的觀點,甚至於音樂的韻律都在他們的理論範圍之內。

直到17世紀,關於美的觀點,永遠伴隨著和諧出現,雖然它們體現出從屬的地位,譬如:美是多樣統一、美是完美、美是種不朽的最高的完美的絕對的原型理念、美是一種靈魂的內在形式的表現等等。然而那些最有名望的去表現美的藝術大師們,似乎沒有妄圖去對美下定義。達芬奇沒有,米開朗基羅僅僅發出讚歎,而丟勒甚至對美的觀點持懷疑,認為美是不可知的,認為『只有上帝才知道它是怎麼回事』。

而直到斯賓諾莎的出現。他第一次明確提出了『美是主觀』的觀點。大體即為:『引起舒適感之物為美,引起厭惡感之物為丑』。自然,隨後的經驗主義哲學家們認為,一切知識源自於經驗,突出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在『審美過程』中的作用。至此,主觀輪才慢慢在西方世界中流行起來。比方說,人之所以有審美能力是因為具備有『審美感官』、審美的『無利害關係』、幾乎所有的事物都能產生『想像上的愉快』等等。

隨後,更有休謨所提出的『美不是事物的屬性,它僅僅存在於靜觀的心靈當中,每個心靈都在感受著不同的美』,指的是每個事物都具備有美的『屬性』,而這種潛在的不可見的屬性只有在與審美主體的『靜觀的心靈』發生關係時,才使得潛在的美成為了現實,引起了共鳴。這是最早出現的美學裡的主客觀關係論。

而至於德國古典美學代表人物康德、席勒、黑格爾、費爾巴哈等人對於美的看法並沒有跳出這些主客觀論的中心議題,而是進行了更為詳盡的完善,其研究價值似乎更傾向於使得對於美和審美的看法讓人們所熟知。自從柏拉圖在《大西比阿斯篇》結尾中所出:『美是難的』,無數後來的美學家們似乎只是在費盡心機來證明這句話的正確性。而無論置身於何種語境,我們在討論美的本質的時候,仍然圍繞著邏輯上僅有的這三種關係:客觀論、主觀論以及主客觀關係論

b 審美經驗

而關於美學的研究在當代西方的研究重點也從『美的本質』開始慢慢發生了偏移,逐漸轉到探討『審美經驗』上來。

而『審美經驗』的分析似乎一上來就比『美的本質』要複雜得多,有學者將審美經驗分為八種類型:審美經驗是種獨特的可以分析的經驗、審美經驗僅引起感覺上的愉快(快樂主義)、審美經驗是一種認識的經驗、審美經驗是在一種幻覺的想像世界中產生作用的、移情說(主動)、靜觀論(被動)、各種類型的靜觀論、強調純粹情感的審美理論。這還不包括某些理論下的細緻末梢,且這樣的分類本身就無法做到完全且客觀。然而從分類中我們對其複雜性可見一斑。

從這樣那樣的審美經驗理論里,我們還能夠找到之前所說的關於美的本質的討論所留下來的影子,在學科間界線越來越模糊的今天,我們能發現很多學科在美學中所產生的影響以及促進了更細緻的理論的形成。在這裡,不是要去介紹諸如實用主義美學、心理分析美學、自然主義美學、完型心理學美學、現象學美學等等派系的主要思想及其異同,而是希望認識到,美和審美,從來不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c 藝術、美和審美

美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從古典到當代,都力圖為藝術尋找到一條行之有效的定義,這也使得很多人們相信藝術作品應該具有普遍性的特徵。然而,後來的人們發現,試圖為藝術的成立發明一條公式,使得某某即為藝術充分而必要是一種徒勞無功的舉動。

沃爾特·佩特有過這麼一個有代表性的看法:『越是抽象地規定美就越變得沒有意義和毫無用處。給美下定義,不應該是抽象的,而應該是具體的;不應去發現一種萬能的公式,而應該去發現這樣的公式,它應該是一種能明顯地適用於這種或那種美的特殊表現的公式,這才是真正美學研究者的目標。

然而無論美學家們如何費勁腦汁,妄圖給藝術下定義,在藝術家們面前都變成了玩笑話。藝術家們又怎麼會首先去閱讀美學家們的理論再開始藝術創作呢?關於藝術和美的定義從來不會給藝術家們的創作提供靈感,而彷彿是美學家們一直跟在藝術家們身後試圖為他們所做過的匪夷所思的事情給出一個結論。而學術界也已然出現了研究美學是無用的甚至是有害的論調。

而系統學習過藝術史的人們會輕而易舉地發現,藝術的起源和發展從來不是建立在對於美的追求之上的。而我們將藝術和美聯繫在一起,也是非常晚近的一件事情。然而當藝術一旦不再適用於公眾的審美經驗,便成為了不能被接受和理解的惡魔。

有美學家提出,需要將『藝術的』、『審美』和『美』三者的概念明確區別開來,這完全是三種截然不同的領域。當然,在藝術發展的某個時期,『藝術』和此前所提到的『客觀的美』恰如其分地發生了關係,那個時候的藝術作品(大抵可以分為希臘-羅馬時期,文藝復興-印象派時期)符合了認為美是客觀的一些基本條件:那時候的藝術作品呈現的是有韻律的、和諧的、有秩序的,是可以被『審美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藝術作品,也僅僅佔據了漫漫長河中的幾個灣流而已。

馬克思·德索在《美學與藝術理論》藝術中介紹了這樣的分類方式:1,空間藝術和時間藝術;2,模仿藝術和自由藝術;3,造型藝術和詩的藝術。而他們的交叉組合才能產生樣式繁多的藝術種類,譬如:雕塑、繪畫、詩歌、建築、音樂。而具有明確的聯想形式和具有現實形式的模仿藝術,即模仿自然所產生的造型藝術,僅僅是其中一項而已。而蘇里奧在《藝術通訊》里則給出了更加豐富的分類方式,建立在7種基本要素上:線條、體積、色彩、光、動作、語音。這些元素,我們在光怪陸離的當代藝術世界裡都能輕易發現。

在第一部分里,我通過介紹『美』的定義的幾個變化,和關於『審美經驗』的幾個不同觀點,試圖在傳遞一件事情:『藝術』和『美』和『審美經驗』從一開始,就沒有發生過直接的聯繫。中間發生了,而現在,這種關係又丟失了。

顯然,第一部分的內容不是那麼平易近人,在這裡我們試圖來明白另外一件事:即媒介的變化對人們視覺信息接受的影響。

我們首先要認識到一件事情,大量圖像紛繁地出現在公眾的面前是照相技術發明之後的事情,博物館向公眾開放也僅僅發生在兩百來年以前。也就是說,以前的人們,從來沒有面對過像今天的我們每天面對的圖像之多,這不是聳人聽聞,你一天之內看過的圖像數量,比起幾百年前某時期的人們一輩子看到的圖像還要多,他們沒有報紙,沒有廣告,沒有電視,甚至一些宗教還禁止制像。

而後來,照相術發明了,電報也發明了,我們開始能在報紙上獲得比文字更有效力的圖像,再後來,圖像的魔力開始大量服務於資本,廣告出現了,在廣告的世界裡,信息的真實性是無需保證的,廣告給出的無效的允諾甚至讓我們懷疑自己,而相信有那麼一種方式是可以既快又好地改變自己:吃這個牌子的餅乾,喝這個牌子的牛奶,穿那個牌子的衣服……

而這些每天出現的圖片所要做的一件事是:搶佔你的眼球。誇張的配色,俊朗的模特,不知所謂的產品和雜亂無章的文字,難道這樣的圖片是需要讓你進行思考嗎?任何圖片,難道能在眼珠停留的幾秒鐘之內讓你對人生、對環境、對政府、對生命產生沉思?它們也許似是而非地說明了某個問題,但這些大咧咧出現在公眾面前的圖像真的就能改變我們的生態環境?不,任何如此這般的圖像,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讓你的視覺更好的接受。

前凸後翹、濃妝艷抹、六塊腹肌、非紅即綠,這樣的信息接受我們只需要眼珠子零點幾秒的時間來完成。審美越來越小眾化了?完全相反,審美是越來越大眾化了。難道你沒有發現,你拿的是你被大眾視覺信息所慣壞的眼睛去對待藝術品?你喜歡鮮艷的印象派、熱烈的後印象派、沉湎的古典主義,你喜歡的恰恰是每天的視覺信息能給你提供的範本。

藝術作品從來不是大眾的,在某一個時期,她開始模仿自然,模仿我們眼睛能夠順利接受的東西,從而發明了一些便於接受的視覺法則:什麼明暗,什麼顏色,什麼光的應用。但這些圖像一直以來只是權貴所享受的特權。而在特權被解放後,視覺的藝術作品的『準則』又同樣通過泛濫的圖像得到極大極大的傳播,使得我們被制約——我們竟然無法再接受這些『準則』之外的東西。

《亞維農的少女》在剛問世給觀者帶來的衝擊比百年之後的今天要強烈得多的多,那算個啥?單從奇怪的角度來講,我還見過更奇怪的呢。不是藝術作品我們越來越看不懂,是我們越來越缺乏接受『特殊』或者說『另類』圖像的能力。我們的眼睛,都是被慣壞的眼睛。你看看那些今天的大眾圖像製作者們的準則:什麼黃金法則,什麼明暗控制,什麼光源的應用,哪一樣不是依照著最適合被我們視覺接受的目的在製作呢?我們看《復仇者》的電影還能帶來當年《星球大戰》那樣的震驚嗎?拜託,這年頭,什麼樣的圖像咱們沒見過呢?

再來回答題主的問題:

1,『美』的本質和『審美經驗』從學術上而言都無法得到共性的定義。

2,『藝術』和『美』和『審美經驗』不存在必然的聯繫。

3,如果能夠明白第二點,那麼再明白藝術的內在發展,在此基礎上有一定了解,是可以理解(或者說欣賞,但是和『客觀的美』無關)任何藝術形式的。因為是邏輯上的連續,這種能力和任何一種理解能力一樣,都可以通過學習獲得。

4,現代生活中泛濫的圖像事實上阻礙了我們對『非常規』圖像的理解能力。


所以審美觀以甚麼為標準?為啥審美會有水平?我覺得好看,你覺得不好看,不是很正常的事嗎」

首先這個問題問的可答的範圍非常大,所以很容易答非所問。

其次很明顯提出這個問題的人是用一種簡單而原始的二元思維在問問題,希望通過:達標----非達標------2重原則去解釋一個未知的領域。其實本質想知道的是什麼審美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從而選擇follow還是改正。這是利益角度出發。

而藝術是一個不斷進化,改變的文化的結果,它是社會發展的副產物,而不是直接目的。比如曾經的裹小腳,儘管在今天來說非常不人道,但是在當年特定的經濟和社會模式下,這就是美的也是大部分人可以接受的,俗稱的主流審美。(看清楚,我沒有說是正確的)

也就是說美是隨著社會變化而變化的,因為你不可能說我們的某一個社會朝代的文化是完全錯誤的,只能說各有側重。所以藝術同樣也不能用對還是不對來評判。只能說在這個歷史階段,審美是一種什麼取向和特點。

----------------------------------------------------問題2-----------------------------------------------------------------

審美學發展方向是否會越來越小眾?

恰巧不是變小眾,而是變大眾了,只是大眾的組成部分非常複雜,而不是官方審美那樣單一。

審美是一種人類文化活動的總量,這個總量隨著人口提升肯定會增加,但是基本比例變了,比如過去幾千年,都是以官方宣揚的文化作為主要的審美方向,民間的世俗化情趣,都貶為下等。其實長久以來民間的審美長期存在,並且比例很大,只是沒有發言權而已,製造一種似乎沒有這個取向的假象。

而現在社會結構變了,所以民間的各種特異的審美口味有了一定發言權,造成了很多過去很多人都想不到(其實是沒人關注,但是一直存在)的人都出來現眼了,比如貓奴。

我還記得小時候養貓,遠沒有今天的人這麼狂熱,這麼專業,玩貓多了,會被罵玩物喪志,養狗就更慘了,主要是為了看家護院,有的時候改善伙食還會被吃掉,而今天宅,養貓已經成了文化群體,不再被歧視,不再被忽視。因為社會的經濟結構變了,標準也在增加,人們接受事物的途徑,門檻,包容度都在拓寬,這是社會進步的一種體現。

所以綜上所述,審美傾向不是變小眾了,只是各種底層的審美標準逐漸呈現了他們本來群體的數量和力量,只是我們不習慣這種變化而已,畢竟世界大範圍的思想自由也只有幾十年的光景,而中國人更晚一些。感謝網路的力量,感謝自媒體的力量。

而回到第一條的問題:我覺得好看你覺得不好看,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這其實是獨立思考精神的體現。

的確很正常,可能年紀大一點的還是會習慣用大一統的思想去指責,而年輕一代沒有負擔,可能思想方式會更「獨立」一些,然而獨立是好的,但是前提是不能觸碰人類生理底限,和文明共識,比如某人特別喜歡滿臉塗上血做一絲不掛的部落style,雖然這的確是「我覺得好看「的範疇,但是大多數人不能接受的,因為有一個社會公共秩序的需要。

所以原則上個人審美的前提是不以危害大多數人利益的前提才可能生存。當然今天很有可能各種群體的審美會發生碰撞,比如互噴,腦殘粉,無腦黑的人,這也是因為思想自由才剛剛開始,所有人都在適應,是一個緩慢的發展過程。


在一節選修課上聽老師講過

「現代藝術最大的進步是讓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審美選擇,它給了每一個人去表達我喜歡什麼我不喜歡什麼的機會。」

深以為然,小眾本身就是一個很暫時性的事。多少大牛都小眾了好多年才變得大眾。很樂意看到現代每個人可以在生活的角落裡做出自己的審美選擇,大到設計師的圖紙,小到你今天在淘寶上下的訂單,起碼這樣的生活在七八十年前是很難達成的。至於大眾審美潮流,時間會在這種種小眾的可能中做出選擇,留下下一代人眼裡的不小眾。


時隔一年重新編輯本答案。

首先我們需要解讀一下題主提出的問題:我們的審美學是否在往小眾去走?

引發此問題的幾個契機是:

1.被朋友問及:審美觀的標準是什麼?為什麼審美會有水平?不同的人對於好看的結論不一樣。

2.看懂印象派但是看不懂立體主義的畫,是否就意味著審美跟不上發展了?

3.你的審美取捨和客戶的要求發生了矛盾,是否會有一天這種和你相悖的需求變成了主流。

首先我們要把審美這個詞做一個剖析。審美是個宏觀概念,它是包含文化視覺兩部分的綜合選擇結果。在視覺這個部分,才是人類這個物種的趨同選擇——這來自於生存、演化等諸多因素,是存在於我們DNA中,能夠時時刻刻影響我們,但是大多數情況下我們不知道為什麼的一種東西。審美的另一個部分是文化層面的,這個在不同時代、不同文明之間可能都多少有一些區別,也會因不同的人類個體的教育、經歷、情感等諸多因素而產生更多的變化和個性結果,這部分主要用來影響審美的差異性結果。兩部分綜合到一起,就是為什麼你覺得好看,而我覺得不好看的一個重要原因。

人類對於「好看」這個結果的情感衝動,排除掉文化內核本身帶來的影響之外,在視覺方面基本都是由一些數學化和圖形化的因素所帶來。比如「幾何」化的圖形,在美術領域內一般稱作「良好圖形」,良好圖形之間的層級切換,嵌套組合,給人帶來精密、結實、合理甚至完美的感官體驗,良好圖形的層級和嵌套也基本能夠解釋寫實美術作品之所以好和厲害的絕大部分表現方面的原因。層級指從大到小的不同層級,比如最大的:外輪廓,最小的:細節。都可以概括為良好圖形。人類可能從還是弱小動物的時候,就有對外輪廓的觀察本能了,當你在荒原上遇到一隻獅子的時候,你不需要走到獅子面前去觀察它的五官和毛髮特徵才能做出危險判斷,而是遠遠的甚至只看到剪影就能夠感到恐懼了。從這個起點開始,一直到拉斯科洞窟岩畫,人類的審美可以說開始成熟,並且持續產生作用。

↑拉斯科洞窟岩畫,距今15000年。

西方的寫實繪畫從油畫出現後的幾百年,經歷了高度發展的巔峰時期,由於社會的需要,繪畫一直作為重要的記錄時代的方式而存在,故寫實是一種很重要的職能需求。而當照相機出現後,畫家們產生了疑惑,追求真實是和追求美是否是一致的,如果真實等於美,那照相機就直接宣布繪畫藝術的死亡。如果美不等於一定要真實,那麼美的核心以及繪畫的未來究竟是什麼?

塞尚的厲害——正如我們所見——不在寫實方面。他如數學家般精密而細巧的組織構圖,給後世所有美術家指明了方向,探究認知和本能之間的關係與規律,並且把規律隱藏在繪畫表現中,是勇於吃螃蟹的第一人。這種精密的規律是多種因素互相聯繫結合而成的,並非簡單一個黃金分割或者黃金螺旋就能解決的。在塞尚看似「拙劣」的畫作中,有心人能夠觀察到無限多種「巧合」和可能性,直線與曲線的分布和聯繫等等。而如何安排直線、曲線的關係,也開始成為審美或構成中一個重要的問題,也讓更多的畫家得到了啟發、勇於展開探索。而隨著時代的推進以及社會變得更加豐富,繪畫本身的工具分支也越來越多,有人這樣做,有人那樣做,可對審美本身價值的研究一直沒有停止過。抽離掉具象的外皮,只表達審美核心,這是抽象藝術的特點。可這種藝術並非世俗藝術:或者抽離文化,或者強加個人表達,會讓抽象藝術更加難以被解讀,故世俗對其的接受一直呈現一種不懂裝懂的狀態。

從傳統學院派繪畫到巴比松畫派,再到巴比松的小沙龍:印象派,再到後來的立體主義、超現實主義等,很明顯能夠看到畫家為了擺脫表象桎梏,努力追求審美內核的不懈努力。但在職能上,從巴比松畫派開始的這個分支,就很難再像當年的學院派一樣成為重要的商業服務了,它更多的失去了記錄的作用,轉而成為藝術上的探索行為,所以從這個時候開始的西方繪畫,我們去理解它,要能夠分辨是個人的藝術探索還是商業訂單,這個其實是一個很基本的問題。

看懂一副畫作或者一個美術流派,是勢必要結合當時當地的時代背景、創作背景的。而僅從內容和形式上,也只不過是「解釋」,而並非美學意義上的讀懂。另外,這些大師的作品,在脫離了商業限制後,基本都可以看作是藝術家對於自己藝術方向的種種探索。這本來就並非是為了大眾欣賞的目的服務的,就如同你選擇一種方式從上海到北京,乘坐飛機、汽車、高鐵、輪船甚至步行,都是可以的,談不上什麼對錯,但是每一種方式都可能有不同的體驗,也根據你當時的不同需求會有合適和不合適的結果。需求意味著同商業的妥協,而當沒有商業需求的時候,你怎麼折騰都是一種自由,別人讀不讀懂你根本沒所謂,但是你確實為一種新的方式的拓展而付出了辛苦。

所以,看不懂某位大師的某位探索性創作,並不會意味著你在審美上脫離了時代或者脫離趨同,因為任何一件個人作品都很難代表一個時代,一種趨同。

↑畢加索 《格爾尼卡》

最後探討一下你對「商業美術審美未來」的一種擔憂。為什麼一定要強調是商業審美呢?因為成為主流、變成趨勢,就一定意味著這是大眾的,也就是各位口中的「俗」。這種商業上的趨同結果,所受的影響因素那就更多了,經濟、政治等大的層面上的原因,歷史突發事件的偶然影響,都會對這個結果產生干擾。而這種趨同,在當前時代內也不會都是表現出相同狀況的,文化必然是多元的。比如在微博上或者微信的朋友圈內,對男性陰柔美或者「萌」的需求,明顯多過於20年前對男性陽剛美的追求,這是一種時代和文化的變化。千年以前對於女性豐腴之美的追求,以及當下對於女性骨感之美的追求,也是一種時代和文化的風貌,這當中種種影響的因素不勝枚舉,很難說哪個對哪個錯,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都有被選擇和被需求的合理性。

綜上:我覺得普世大眾對於美術品的認知多數障礙存在於具象這件事上。畢竟普通人不是藝術家,很難在未經訓練的情況下讓觀察和思維跨越維度。而在美術專業領域看來,立體只解決真實,而平面才是解決美的問題的。大多數人無法看到背後的原因,才有邏輯常識層面上認為塞尚、畢加索和一眾抽象藝術家的作品實際上「看不懂」、「簡單」、「幼稚」,但是更深層次的共通的審美意識,基本上受限於後天的邏輯和常識。

審美規律是深層邏輯,在具象表達方面不同領域有不同要求,多半不符合客戶需要的反饋,是深層邏輯沒搞對,徒用力氣在具象表達層面上,事倍功半了。


說到審美有水平,有高下,不如從美育這個概念切入。因為美育的存在,就直接表達了審美可以培養,有水平高下的含義。當然完全可以否定美育的價值,認為美育就是浪費時間的無用之事,持有這種意見的人據我觀察不少,但我們不如暫時不要管他們的意見。姑且認為美育是很有必要的。

既然美,就會有不同的對象,僅就視覺而言,至少有自然和藝術兩大範疇,有認定藝術乃自然美之集聚的,當然認定義術高於自然,這樣的意見占多數,黑格爾甚至還認為既然藝術是自然美的精華,那自然美還有啥好討論的,於是他直接把美學研究的對象限制在藝術上,還說與其叫美學,還不如說是藝術哲學。不過也有認為自然最美,藝術永遠只是小跟班的,如俄羅斯美學家雪車爾尼雪夫斯基,他在《藝術與現實的美學關係》一書中就強調了自然美高於藝術美的觀點。

但畢竟前者才是主流,美育一般就是針對藝術,教育人審美,是審藝術之美,從沒聽說過教育人如何欣賞高山大海,夕陽月夜的。自然之美,包括人的美,被認為是無需教育,天然就有的能力。所以我們會看到,爭執誰比誰更美,從來不會有人覺得意見不同會是問題,而是直接歸因審美差異,但若是對印象派無法審美,則會被歸因為審美水平問題。我們也會強調對自然的審美,但只要你細想一下就會發現,有時對自然的審美其實只是把對藝術的審美轉移到自然罷了,比如在中西方都存在的「風景如畫」的審美。總之,但凡說到審美教育,一般就指藝術審美教育,當然也有大而化之,對審美的態度進行教育的,這就無所謂對象是自然和藝術了。

那麼既然美育主要是對藝術審美的教育,那麼當然也就意味著對藝術的審美就是有水平高下,是需要學習的了。

藝術審美教育,基礎在於作品,由藝術家創作出來的作品。藝術家創造出來了美,觀眾則負責去感受,就視覺藝術而言,在兩千多年的藝術史中,美幾乎就是藝術的全部追求。

藝術家創造美,當然是靠自己對美的判斷,藝術家是如何形成自己的審美的呢?至少有學習基本準則,欣賞既有的作品(前人和今人),由老師傳授三法。直到近代,準則和老師才慢慢的被認為是不必要的,尤其是準則。老師的話,盧梭算是個自學成才的典範,現在自學的藝術家也有。但欣賞既有的作品,這個是任何時期都無法迴避的。

如果藝術家都是通過欣賞其他人的作品來培養自己的審美,那麼作為觀眾要對這個藝術家的作品審美,當然也要具有和藝術家類似的審美,也要欣賞其他人的作品。談到這個,就產生了一個再創作問題,也就是說觀眾在自己的審美框架內對藝術作品進行一番評判,這個在現代的觀念藝術常見,但在以審美為主要目的的古代和近代藝術則不常見。但我國的審美教育很重視再創作,這大概和我國詩詞文化發達有關,觀者對作品發散開來,進行一番想像和解讀,如結合梵高是精神病發的許多議論均屬此例。

這個當然有合理性,但我輕微排斥,我還是更傾向於培養和藝術家相近的審美能力來對其作品進行審美,這並不妨礙你的腦洞。通過大量欣賞藝術史上的作品(而不是閱讀文字和歷史掌故)來培養自己的審美,至少能讓你體會到藝術家傳達的美。而僅僅靠「欣賞」現代城市裡的風物培養出來的審美,是不可能領會藝術家的苦心孤詣的。也就是說,波提切利累了個半死,對每一塊色彩和每一根線條糾結了半天畫出來一個他認為秒天秒地秒宇宙的春之女神,結果你掃一眼說還不如我家小區的髮廊小妹呢,胸都沒有有啥好看的,然後說這純屬審美差異,美是主觀的吧啦吧啦……

審美是主觀的沒錯,否則你也不會覺得髮廊小妹更美了,但這是既定事實,拿既定事實給自己和藝術家的審美差異做理由,只是循環論證罷了。審美是主觀的沒錯,但不同的主觀之間不是也有差別么?並不是一說主觀就獲得了免學習金牌。你說你偏愛倫勃朗,不喜歡布歇,這個也算主觀。但這兩種主觀不是一回事。

經過審美學習,你必然能領會更多藝術家作品中的美,你不但覺得小區里的髮廊小妹美,也覺得波提切利的平胸女神真是贊極了,如果能在倫勃朗和布歇之間隨意穿越欣賞那就更好了,但這必然導致一個後果,那就是經過審美學習的你,覺得很多原本司空見慣的東西變醜了。於是就出現了甲方和你之間的衝突。

最後就回歸到原題,是不是會越來越小眾?我認為不會,藝術作品永遠都是變多的,優秀的作品一直在增加,只要你多看多欣賞,你就能培養出自己的審美品味,現在是信息社會,今人比古人接觸優秀作品的機會多了千萬倍,如果不存在管制,美只會越來越大眾化,現在你遇到的甲方,他們的年輕時代不具備我們的條件,審美有差異那是必然的。只要你有心去看,你能看到的藝術品超越以前任何一個帝王。只能說審美會越來越差異化,但你會掄起塞尚的大棒去敲打一個文藝復興的專家嗎?不會吧。


小眾的不是審美,而是 Connoisseurship。


有同學問我現代藝術是不是離我太遙遠了?

我說:你用了那麼多年安卓手機都不看界面的嗎?


審美自然會有水平高低,我們知道這一點是因為在自己身上可以發現審美水平培養。雖然不同的人在審美上面有偏好,卻也可以在他那種偏好之中判斷他覺得美的東西的水平的高低。

最近在觀察一大群有暴食問題人對於飲食感覺的判斷,發現,對於多數人來說在對於感覺進行判斷的時候都是處於自然的狀態,就是不知道如何提升自己的感覺能力。任何的審美判斷都是相關於感覺的,在沒有對於感覺進行培養情況下都是粗糙的。

而要提升自己的審美判斷力,就要多進行對比,這個對比的過程就可以學到東西。我們在進行比較的時候會出現兩個問題:沒有碰到更好的東西;缺乏足夠的範疇進行區分。尤其是作為審美判斷的基礎的範疇的獲取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在多聽多看多體會的情況下,就可以逐漸發現一些東西有更打動人的特性。在進行過這些判斷之後,就獲得了進行判斷的範疇,下次碰到類似的題材的時候就能夠更輕鬆地進行對比,而碰到不熟悉的題材,也知道自己缺乏進行判斷的範疇,並且會有意識地進行範疇的收集,哪怕最終沒有收集到,也知道抑制自己進行最終的判斷,期待某一天終於獲得一種判斷的範疇。

而所謂的審美能力差的人就是缺乏審美反思的人,覺得自己的粗糙的感覺就是最終判斷標準。

一般上層社會的人在審美方面能力強一點,因為他們能夠輕鬆接觸較高品質的事物,很容易看到其他人選擇的糟糕,這種對比很容易讓人進入審美反思狀態。但是這種反思還是比較淺的,如果一個人掌握審美反思的思路,不斷地訓練自己,自然能夠突破社會階層限制有更好的審美判斷力。

而社會的發展會讓民眾看到更多美好的東西,也有助於培養民眾的審美判斷力。而近年歐美的大學之中逐漸發現了博雅教育的價值,這也有助於培養審美判斷力,而觀察知乎和豆瓣這種網站也能看到文青越來越多。因此,審美學的發展的路會更寬,不過能夠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審美能力的人一定社會之中的少數人。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大眾與小眾,永遠是在互相轉換,微妙地平衡著。

那些「中國最小眾的XX個美麗小鎮」,不久會被遊客擠爆,莫言的書在他獲獎後一夜脫銷。

無法用客觀標準來衡量的東西都是這樣,小眾的會突然爆紅,大眾的也會慢慢沉寂。

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人跟風,有人堅持自己審美,有人刻意追求小眾,有人黑大眾有人黑小眾。可是從沒有哪種東西能一直維持大眾/小眾的狀態,這兩個群體也從沒有過合併。

這樣的世界多可愛,有人同你一起愛某樣東西,有人同你互相瞧不起,有人不聲不響堅持自己,有人隨波逐流過得輕鬆怡然。

我猜世間萬物都會一直這樣繼續下去呢。


現代藝術正是對審美的拓寬。因為我們已知的東西已經成為公認的美,隨著時間推移逐漸失去生命力和新鮮感,所以藝術家就想方設法挖掘新鮮的形式去刺激。也許現代藝術並不能讓人輕易看懂,可是那是藝術家為了美而探索挖掘的進程,這很艱難,但是這是必須的。你知道從阿爾塔米拉大野牛到埃及壁畫再到雅典勝利女神花了多長時間嗎?這都是以千年計算的。所以要慢慢走,欣賞啊!


人類永遠不會停止的兩件事,一是對美的追求,二是對破壞和顛覆的渴望。

姑且把大眾審美規律統稱為規則。

隨著我們對某一個領域規則的認識加深,我們對這個領域的規則會完成從「一無所知——不斷摸索——盲目遵從——掌握規則——打破規則」的不可逆的進階。

當你在某一領域遊刃有餘的時候,你會不由自主地想跳出這個體制,去創造新的體制,然而不排除有人天生反骨,熱衷反叛(事實上如果不是對原有規則瞭若指掌,一般很難創造出能取代固有規則的東西)

在創作這個領域,一定會有一批反叛分子在大勢所趨中反其道而行,創造出違背規則的作品,有趣的是,當這些格格不入的作品被社會廣泛認可並成為新的潮流趨勢之後,反叛分子中的一部分便會反過來攻擊他們一手建立起來的規則,於是復古成為了新的趨勢,我們又回到了現有規則之中。

人類對規則之外的東西總是懷著不可名狀的渴望。而我想,在審美這件事上也是一樣的,一定會有一部分人逆規則,而當他們的理念與大眾趨同,便會產生新的反叛。

所以根本不必擔憂小眾會成為主流,因為歷史會推著他們走回原來的道路上。


整體大眾,細節小眾。流行風格還那樣,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到底要哪樣,但細節部分還是有很多覺得更適合自己的地方


王朔有一篇文章,題為《現在生活中好像沒有美術這一塊》。不做評價了,能引發思考。


具體理論方面的內容,

@Guangli LIU 已經說得很全面了,這裡想針對題主的問題本身說一下我的看法。

很顯然,在題主和朋友的討論中,是基於「美客觀論」而出發的。題主認為,美學研究的,是人類整體在審美上的共性和趨同性。而題主疑惑之處在於,隨著美學和藝術的發展,現在的很多被認為具有高美學價值的藝術作品,其美學體驗變得不再直接,變得間接而晦澀,變得有門檻才能感受到;而另一方面,作為受過一些審美教育的題主,發現自己的審美取向已經和典型的普羅大眾相去甚遠。因而,題主開始懷疑,既然數量最多的普羅大眾的審美,與現在美學中一般認為的高審美價值簡直南轅北轍,那麼美學還怎麼代表人類整體的審美共性呢?

但是題主,你可能忽略了一點,就是,美學,它不單研究的是人類整體的審美共性,更重要的,還研究人類的審美趨同性。也就是說,在你舉的這兩個例子中,儘管隨著美學的發展,出現了「並不能讓多數人一眼覺得好看」的印象派、抽象派,然而,這些「多數人」,隨著自己審美閱歷、審美品位的提高,隨著他們「了解美術史上這段時間發生了什麼」,他們最終還是能夠覺得這些畫好看、美的;而那些你覺得審美低下而奇葩的所謂普羅大眾,經過一定程度的審美教育,審美取向也會接近題主的水平。

因此,說美學研究的,是人類整體在審美上的共性和趨同性,這個表述大致沒問題。但一定要認識到,這個說法其實有一個時間維度與指向在其中,它指的共性,絕不是同一個時間點,在統計學意義上最多的共同點,而是指的一種共同的發展方向。所以,在一個時間點上看,也許美學並沒有指出人類在審美上的共性,但是,我們去人類審美髮展的終點進行考察,那麼,美學仍然反應著人類的審美共性。


不知道為什麼沒有人提康定斯基,一個30歲轉行專心畫畫的人,把繪畫的思考深挖到只剩點線面。

審美回歸到視知覺層面上,就是眼前看到的景象,無非是由點線面構成。

當把注意力放回到繪畫作品的畫面上,才能發現所謂的【藝術審美】吧。眼前景象里的各種對比構成畫面本身的美感,甚至無關於主題或者對象,畫面自身的對比關係造成的美感 &<千萬要記住這個,你會受用終身

再來,藝術的精神性會更深層次一點,但是這個幾乎是大眾審美很少能觸及到的地方。

至於是否小眾,東西方人的審美哪一種算小眾?30歲的美學教授和幼兒園小朋友那種算小眾?

審美來自於文化背景心理成長與知識的廣度,也算一種心智模型吧,這樣才會有不同的作品產生,也才會有不同的觀眾產生共鳴。如果審美都統一而標準化了,還要人幹嘛?一套邏輯代碼丟電腦上成天生成無數的藝術品不更簡單?


不會,你看那些嫩模新生代演員,一個個比一個媽生的還像


強行回答一下,雖然肯定沒人點讚,只是給自己留點筆記好了。

是的,本來也是對的,我覺得這個照片好,哎我覺得這個不好,似乎本來就是關於每個人各自品味的問題罷了。所以休漠說,關於品味無可爭議,作為審美的學科,本來就是排斥在哲學的邊緣罷了。

後來,康德在判斷力批判中,為了解決前兩大批判的關聯,所以提出了,關於審美判斷批判,他也是宣稱審美是一個沒有目的,無概念的,和目的性的普遍的過程。當然,作為第三批判,他本來就對美學沒有興趣,像是在解數學題一樣在解釋美學。審美學問,依然只是一個邊緣的問題。

後來的後來,關於審美,高達美為代表的哲學家,對於康德的批判,提出了格外的提出了想像力的重要,強調想像力的提高,乃至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法國20世界從李維史托到德勒茲等等,無論對於文本還是其他藝術,都在有計劃的提高人的想像力了。

到如今,後現代的,關於前衛的藝術品的審美,行為藝術的詮釋,都在努力的構建一個關於美學的原則來分析,或者像是休漠一樣,審美沒有甚麼可爭的,或者如康德,需要調和知性和想像力,或者到高達美,想像力的詮釋,即使小眾,但也在一點點的分析進步中了啦。


我來強答一發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觀念,如果大多數人在某一事物上的審美觀念都相同的話,這就會成為社會的審美觀念。當然,小眾的審美觀念也只可能會跟隨時代發展成為大眾審美。

你現在覺得社會上的審美偏離大眾越來越遠,是設計師的問題,按照個人的審美觀念進行的設計,所以很多企業出問題都是因為缺乏調查的環節,脫離了大眾。


_(:з」∠)_然而這一切在百年之前就有人思考過了,推薦題主看看約翰?杜威《藝術即經驗》


如果世界上什麼都有一個「標準」,我相信這個世界與美絕緣。

題主認為遇到的金主不懂得美,不配談及美,又何必為他的三流意見而煩擾?

美就是這麼主觀。一個出色的藝術家必先要有走在別人前面的自信。擔心小眾或市場排擠,這是庸人自擾。


關於審美的問題 現在的人們有一種從眾心理 在這個比較浮躁的社會 所以人都在「急」 少部分人才會真正靜下心來真正體現出 審美 一詞。

網路發達的時代,信息發達的時代,你每天被各種信息充斥著生活 ,當有一股潮流出現 所有人都會蜂擁而至 即使你清醒的用你的價值觀審美觀去否定這一審美潮流,那麼你就是這一個 異類 ,在中國現在的社會 大部分人都會用異樣的眼光去否定你這個異類,他們會覺得你很奇怪,他們不喜歡和他們不一樣的人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那麼多男孩子喜歡鹿晗?
怎麼解釋貓奴這種心理?
初生牛犢不怕虎是不是真的?
微博用戶經常選擇轉發那些奪人眼球卻未經證實的帖子,卻對闢謠貼視而不見。是這樣嗎?如果是,為什麼呢?
有哪些適合非專業人士看的入門級心理學書籍?

TAG:心理學 | 審美 | 美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