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水流量並不大,為何歷史上每次決口改道都會帶來大面積洪水泛濫?
1、黃河在冬季枯水,甚至可能斷流,但是在夏秋季節雨水充沛的時候水流量很大的!
2、黃河上中游的地勢很高(黃土高原),但是黃河下游是低矮的華北平原,水從2千米以上的海拔裹挾著泥沙噴騰而下,速度快,破壞力肯定很大。
3、華北平原是傳統的農耕區,河南、山東、河北都是產糧大省。黃河水留下來之後,由於沒有足夠大的河道、峽谷、低地之類的地形容納,黃河水肯定是四處泛濫。
簡單來說,地上有排水溝,那麼潑點水可以很快流光;但是完全沒有排水裝置的地面,肯定四處泛濫,中國近幾年城市內澇,就是因為地面硬化太多而相應的排水能力不足,自然就內澇了。4、上面的匿名用戶說的,黃河大量的泥沙沉澱在河道中,導致黃河水面不斷升高,不得已就只能把河堤加高,一旦遭遇大暴雨,很容易發生堤壩崩潰的情形。而一旦潰壩,造成的損失必然很嚴重。黃河又名「懸河」可不是嘴上說說的,大量的淤泥使河床抬高。一旦潰堤改道,這水往低處流嘛,所以對與黃河邊上的地區就會形成洪水泛濫
還有水的破壞力不僅跟流量有關,還與流速有關。比如用水切割鋼板。。。流量小但是流速大,破壞力仍然驚人。
不邀自來。黃河河工前來答題。在水利上探討問題,都要涉及到一個重現期的因素,也就是通俗所說的「幾年一遇」。目前你看到的所謂「黃河水流量並不大」,在統計學上是因為大流量的洪水出現的概率太小,短期的觀察根本看不到。近幾年,黃河在伏秋大汛期間和調水調沙期間的流量最多是以千為單位計算的,最多在3000m3/s左右,而且就是一時一地的事,還是人為蓄水放水造成的,夏天的流量一般也就是七八百,冬天的流量也就是三四百。但是歷史上,自從清朝以來,乾隆二十六年的洪水花園口流量據推算為32000m3/s,道光二十三年的洪水,陝縣流量推算在36000m3/s以上。以那個年代的生產水平和防禦能力,根本無力治理(也超過了現在的工程防禦標準)。建國以來,黃河發生的最大洪水就是五八年三年自然災害期間的那次洪水,其花園口流量為22300m3/s。在漫灘之後,堤根水深4-5米。山東河南一帶都是千里平原。可以想像如此大量的水流出來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局面。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近年來開始調水調沙。就是在夏天水量大的時候,在小浪底水庫蓄水放水,借較大的流量來沖刷河床。但是這並不是一日之功,現在還是高出兩側地面四五米左右,同時,還有很多「二級懸河」無法得到處理。設防水位高於兩岸地面8~11米,中常洪水也可能導致高水位、大漫灘。如此高的河床,如此大的水量,產生了極大的重力勢能,其破壞力是驚人的。
這位學生,作業自己做好嗎~~~
你這是問的高中地理常考的點~~~~我是教高中地理的臭老九~~
如果按照得分點來說呢~應該是:1、黃河中游植被破壞嚴重,水土流失嚴重。2、使下游泥沙淤積形成地上河。3、黃河下游地勢平坦,季風氣候,降水季節性變化大且集中,易決堤改道。4、黃河下游農業集中,人口集中,河流改道後災害後果嚴重。(第四點應該是回答選修五:自然災害與防治 加上的)
河流改道一般需要兩個條件~1、地勢平坦,所以多發於河流下游,川渝地區山谷夾河的那種樣子一般不會改道。2、降水不需要多,但是集中就可以了。那種感覺就是玩兒陰的,突然跑出來嚇你一跳!
最近一次奪淮入海,據我了解應該是發生在抗戰時期,可能之後也有我沒有了解到。
高中歷史有一冊,具體哪一冊我記不清了,上面劃著黃河跟淮河上游連到一起了。很多學生跑到歷史老師那說,為什麼課本連這麼基礎的「黃河的走向」都畫錯了。其實並不是畫錯了,而是真的尊重那個時候歷史真相,只不過沒有寫到課本里。當時侵華日軍入關南下的時候,敵軍勢大,眼看要佔領華北了,蔣介石思慮再三,決定炸開黃河花園口大堤,用黃河水攜帶滾滾泥沙,淹沒中原,泥濘的華北有效減慢了日軍南侵的速度,但於此同時也使中原百姓遭災。未來幾年(我知道具體數)黃河改道奪淮入海。
其實蔣介石也挺有大將風範的~~~
平時流量不大不代表汛期流量不大。汛期的時候新疆都會發大水。
推薦閱讀:
※明朝的五拜三叩和清朝的三跪九叩有什麼區別?是漢族傳統嗎?
※為什麼某些人說到南北戰爭的時候會歌頌林肯,談到國共第二次內戰的時候會認為這件事不值得炫耀?
※在中國古代的每個時期,西方也都有輝煌的文明,為什麼還說中國古代很強大?
※如果清朝是漢族君主,但是其他情況和歷史上的清朝一樣,那麼晚清能實行君主立憲嗎?
※如果日本二戰後像德國和韓國一樣被分區佔領,現在會是如何,地緣政治與中國關係又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