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機會教育那些問題孩子(校園暴力施暴者),怎麼教育?他們真的無法挽救了嗎?

校園暴力這一典型事件在近幾年比較受人觀注,好像近幾年才突然出來了很多這類事件一樣,公眾反響也很激烈,我只想說。看到那麼多對受害者怎麼安慰保護的,怎麼預防自己孩子成為受害者的,沒有看到那些怎麼對待那些施暴者的。他們真的沒救了,無法挽回了嗎?當然,他們這樣有父母家庭環境的深刻影響。難道就不能讓他們變好了嗎?我的班上若出現了這種學生(施暴者),我該怎麼辦。


針對校園暴力的學校教育,首先,我認為,要對施暴者進行一個分類;

施暴者的動機可能處於以下幾點:a. 極端私人矛盾 b. 反社會人格特質傾向,報復社會 c. 問題幫派/團體行為

針對不同的動機,我認為教育的側重點也有不同;

a.
針對極端私人矛盾的情況

學校首先要搞清造成施暴的原因是什麼,是否是偶發的,是否存在一方已有過度侵犯的現象。就像最近發生的女司機被打事件,一開始大家都會譴責男司機,但是看了視頻以及當時的情況後,發現男司機也確實情有可原,人都有情感,有時當他人過分侵犯自己的底線,本能的報復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我反對只要有暴力事件就把施暴者歸為少年犯一類,也許這只是極端或正常現象,卻因特殊的教育而使施暴者被孤立,無法回歸正常的學校生活,從而真的變成了頻頻施暴的元兇。應當分析施暴者的動機,是否施暴者是為了維護自己或家人的榮譽,是否被欺凌者做了什麼事嚴重觸犯了施暴者內心的脆弱領域,施暴者事後是否有悔意,然後對施暴者進行心理疏導,努力將雙方間的矛盾化解,或讓施暴者明白其他的解決路徑,這樣對於偶發的施暴者來講,可能是最有尊嚴,也最有效的解決方式。

b.
針對反社會人格傾向的情況

這類兒童可能是較為常見的施暴者,他們可能從小劣跡斑斑,不受規矩管束,時常有叛逆行為,進而演化為嚴重的欺凌。

針對這類兒童,我的建議是1)給與專業的心理幫助。反社會人格障礙是一種心理疾病,並且可能在青春期就會有發病的徵兆,如果學校能在此時早做反應,會對學生的將來帶來很大改變。2)對這類學生應給予充分的愛與尊重,擁有反社會的傾向不代表會做出反社會的行為,一個充滿愛的老師,可能會發現學生的長處,鼓勵他與自身的傾向作鬥爭,努力的改善自己這種情況,最重要的是給他們這種動機去發生改變,而不是任其自然。3)發現他們的長處,試圖引起學生對於知識的興趣。學生之所以投入施暴的行為,大多是因為學校沒有很好的抓住學生的吸引力,並沒有產生讓學生沉浸在學習中的效果。對於有這種傾向的孩子,應該更認真的發現他擅長的方向,加以引導,讓他們把更多的經歷放在學習上,變的有所長,令人尊重,這樣才是根治施暴現象的方法。4)教導他們暴力的後果。一些有反社會傾向的兒童可能並不了解暴力對於他人帶來的痛苦,可以提供影片,訪談,書籍的形式,讓施暴同學有機會,平靜的耐心的傾聽暴力另一方的感受,激發他們的同理心,使他們有決心改變暴力行為。

c. 針對問題幫派/團體情況

這類施暴的現象可能是最為常見的。由於家庭經濟地位,或者交友的原因,有些同學可能會提前接觸到社會的不良群體,或者以模仿他們為風,劃分地盤,打群架,爭老大,搶女孩,實施報復行為。

對於這種類型的施暴者,他們採取這種生活方式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簡單的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不足以解決他們的問題,因為幫派可以帶給他們的東西並沒有別處可以補給,站在一個高姿態進行評判,他們也無法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就像電影《自由作家》里之前那些幫派鬥爭的孩子一樣。對於這類學生,更加有效的方法是:1)為他們尋找積極的家庭幫助。很多這類學生的家庭都支離破碎,與他們的父母或者撫養人進行溝通,教他們如何去呵護孩子,而不是指責,可能讓這類孩子更好的感受到家人之愛,而離開有毒的「老大之愛」。2)教師要對這類學生有真正的尊重。很多學生之所以去施暴,就是為了彰顯權利,彌補自己在學校得不到重視的缺失。的確,一個在老師眼裡都不存在的人,該如何得到他人的注意?一個真正去尊重,傾聽的老師,才能讓學生能感受到愛與讚美,才能讓學生自愛,不通過暴力的方式彰顯自己的價值。3)積極為他們尋找閃光點,加以挖掘。幫派類的孩子並不見得先天有缺失,只是學習上可能並沒有足夠的樂趣或者成功給與他們價值感,學校可以在學生身上分析閃光的地方,著重培養,讓他們在暴力之外找到樂趣,如寫作,攝影,演講等等,讓他們離開原來的環境,找到新的價值。4)設身處地的為他們進行暴力後果的演示。如《自由作家》中的教師一樣,不只是批評與糾正,而是從歷史的角度,從真實的文字出發,以理服人,讓他們認識到幫派生活的荒謬點,有脫離的決心。


給他們看校園暴力的電影。

不是每個孩子都是人渣。


極度不同意你們一直過度關注、關心分析「校園暴力者的」。

我的觀點:對待校園暴力零容忍,第一大數據的事實證明一直被家庭、學校(求學時期)暴力對待(含冷暴力)的個體如果沒有被正確對待、心理疏導、科學關注,在成年後對社會危害更大(不是連環殺人就是殘暴施虐),第二被施暴者是在「被」上,不管是內向、自卑、甚至殘疾,都是「投胎」的問題,他們不應該「被暴力」,也是他們生來就是弱者,再怎麼研究「施暴者」的形成,沒有什麼作用,他們就交給法律,雖然還沒有成年,但是「被施暴」應該被持續關注,科學對待,他們的未來才應該是我們關注的方向。

重申:極度討厭你們這些只做施暴者研究的所謂學者。

以上我的評論只討論校園(三遍:校園、校園、校園)暴力。


這類問題是社會問題,需要共同關注,需要良法善治。


感覺還是先分清因果關係吧:

1.沒什麼大錯,只是因為青春期的叛逆和不穩定,喜歡拉幫結派,只是到處耀武揚威的,這種可以走 關懷 了解 溝通 的方法去教育。

2.動不動就打其他人,勒索,拉幫結派,毆打,侮辱其他人的,就一個字,打,打到生活不能自理,打到大小不能自制,當然只是說說泄憤而已,不過如果有人真的打,我會給你點贊的。因為我覺得這是人品人格的問題,真的沒必要去溫柔對待了。

《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借鑒了古人的知識,謝謝。。


若要幫助他們就想辦法先和他們交上朋友,他們相信金錢和義氣。


你們想救施暴者?? 那受害者呢 一樣是人 被傷害了 還不能懲戒兇手 要這公道有何用!


沒有救了


推薦閱讀:

你在學生時期見過最噁心的老師是什麼樣?
大家如何看待教師這個職業?
為什麼老師們總是扎堆布置作業呢?
如何看待 16 歲學生 26 刀刺死班主任?

TAG:教育 | 拯救 | 教師 | 校園暴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