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內推網?


2014年10月30日,互聯網招聘網站「內推網」的CEO李程難得睡了個好覺。按照51job(前程無憂)方面的承諾,下一周1800萬元人民幣就應該會到賬。

早上一醒來,李程卻收到合伙人黃小亮的一條微信,

「程子,我已經和投資人說了,我不幹了。要殺要剮隨你便吧。」

72小時之後,11月3號星期一,李程和黃小亮兩人站在空空蕩蕩的辦公室,大眼瞪小眼。他們已經遣散了所有員工,公司賬上只剩下900元現金,筆記本電腦也被員工當作賠償帶走。

黃小亮的冷靜讓李程感到萬分詫異。在李程眼中,黃小亮一直是個感性大於理性的人,「捅了這麼大簍子,他總得有點愧疚吧」。

當時在內推網負責市場的楊潔對此也完全沒有心理準備,11月1號,她剛剛續了三個月的房租,「內推的故事一點都不值得講,我來之後並沒有看到很大的雄心,沒有很傳奇的團隊,在我的生命中,內推的半年不提就會忘掉的」。

1. 不值得講的故事

2013年的春天乍暖還寒,2008年瞄準微軟研究院成立的盛大創新院已經開始大範圍淘汰項目和裁員。60多個孵化項目中,後來碩果僅存一個WiFi萬能鑰匙。

81年出生的李程是研究員,85年出生的黃小亮是資深產品經理,

「我們沒什麼事情做,就有時候約出來一起抽煙,聊聊以後幹什麼,大家一聊到創業就興奮了起來」,

黃小亮回憶說,

「那個時候還沒什麼『O2O』、『最後一公里』的概念,但是程子已經想到說要為社區周邊的店鋪做一個後台,類似今天的有贊和口袋購物。

而此時他發現身邊很多離職的同事都在找工作,而傳統的招聘網站卻不適合這些程序員,更多人是通過熟人介紹,於是他想出了讓互聯網公司業務部門的負責人直接招募程序員。

產品idea是黃小亮的,但是離開李程這個idea就無法實現,「他絕對是我見過手最快的工程師,寫PHP多年積累了很多的組件,一個產品的Demo你找他,保管一個星期內做出來」。

由於李程率先離職All In,身兼CEO和CTO兩個角色。而黃小亮沒能按約定在一個月內離職,最終這家公司的股權結構被定為「李程六,黃小亮四」。創業最初的兩個月,李程靠著盛大創新院的裁員補償支撐,黃小亮的一部分工資也被用於兩人創業的開銷。

2013年的4月20號到4月24號,李程和黃小亮熬了四個通宵,然後內推網的第一個版本就被扔到了V2EX和開源中國的討論區。雖然只是一個簡陋的BBS,但是一晚上被頂了40多層樓。

2013年6月,上線不到兩個月的內推網被36氪報道。那兩天黃小亮忙不迭地在接投資人的電話,「流量迅速翻了一番,前後一共收到了三四十個投資人的約見」。

李程很喜歡那篇文章的配圖,說那隻黑色的大猩猩讓自己覺得很有氣勢。

2. 你看拉勾都這麼牛逼了

2013年中的互聯網垂直招聘風起雲湧,內推網、獵聘網、拉勾網可能是氣勢最盛的三家。另外一家互聯網招聘網站「哪上班」的CEO韓冰經在微信群中看到黃小亮公開下戰書,自己沒有回應。

「我覺得他們那次產品改版和內推太像了,所以去問個究竟,但是沒有得到回答」,黃小亮是這麼解釋的。那段時間內推對外的聲音主要是黃小亮發出的,他在媒體上常常表現出對互聯網招聘的雄心勃勃與對自家產品的自信。

但是很快地,黃小亮開始覺得自己有勁兒使不上,畢竟李程才是公司的CEO。

「拉勾是七月份上線的,整個下半年我們兩家是旗鼓相當的」,黃小亮如今復盤當年的競爭,依然難掩失落。

楊潔是2014年5月從拉勾跳槽到內推,

「我走之前,拉勾的數據已經漲得非常快了,很快就超過了獵聘。等我到了內推,發現流量很平穩」。

拉勾網7月一上線就宣布拿到了徐小平、曾李青的數百萬天使投資,開工就是十幾個人的團隊。而創新工場給內推的錢10月30號才姍姍來遲。直到這時,內推網仍然是李程和黃小亮兩人的「夫妻店」。不過這也不能怪創新工場,光是公司註冊,這對搭檔就跑了一個半月,從7月一直拖到9月。

「每天大眼瞪小眼,錢沒到帳不敢招人」,如今回頭看過去,李程也承認自己有些輕敵,做決策不夠快。比如http://neitui.com這個域名,一開始就被人佔用。對方叫價三萬的時候沒有捨得買,後來天使投資到賬之後對方開價30萬。

拿到錢之後李程和黃小亮開始招人,但是盛大創新院的同事都招不起的。

「在上海能被我們拿情懷忽悠過來的人,做事可以,但是很少招到能獨當一面的」,黃小亮又拿拉勾來舉例子,「同樣是一個科技媒體的廣告位,我們去談是7萬,Ella(拉勾聯合創始人鮑艾樂)去談就是4萬」。

「我和李程都忙得不行,但是有些員工開始沒什麼事情做」,黃小亮告訴36氪。

楊潔部分確認了黃小亮的說法,「在內推網並沒有特別忙」。哪上班的CEO韓冰甚至收到了一封來自內推員工的求職信,「我以為是他們開玩笑的,就沒仔細看」。

「當時有個技術負能量非常大,張口就說你看『人家拉勾都這麼牛逼了』」,黃小亮回憶說,「我想開掉,但是程子負責的是技術,開掉一個技術他忙不過來,所以就拖了兩個月」。

這時黃小亮覺得自己身上的壓力尤其大,「團隊里被我忽悠來的多一些,來的時候我都說要和拉勾一較高下的,我覺得很對不起人家」。

但是李程並沒有敏銳地感覺到黃小亮的這種情緒。

楊潔也沒有感覺到,「雖然我平時跟黃小亮更近,但是感覺兩個人還挺和諧的,經常一起出去見投資人,很多事情也是商量著來的」。

3. 你們再考慮考慮

2014年五一過後,一封來自51job(前程無憂)COO 簡懷思的郵件重新燃起了黃小亮的鬥志。5月12號,簡懷思和兩位創始人在張江見了面。

51job不僅表達了戰略投資的意向,還希望未來能持續注資,而且不排除將互聯網垂直招聘業務都轉到內推品牌下。傳統三大招聘網站的另外一家,智聯招聘,就在之後推出了子品牌卓聘。

「51job給我們的信號是,拉勾網就不算個事兒,傳統招聘網站一直都沒有壟斷,互聯網垂直招聘格局還早著呢」。

但是實際上此時,內推網已經拿到了九合創投的Offer,400萬人民幣Pre A,估值3500萬人民幣。

這是一份不大不小的Offer,但是能夠提供給內推和拉勾對壘的彈藥。黃小亮和李程簽下了這份Offer,寄回北京,但是創新工場方面覺得估值有點低,讓他們再考慮考慮。

「嘯哥(九合創投創始人王嘯)一向是給錢很快,但是估值比較保守,正好51job又想投,給的估值又高,我們就想再看看」,黃小亮回憶起來頗有些後悔,「當時並不是很懂,早期重要的是先拿到錢,後面有人要進來可以再慢慢談」。

今年上半年,當黃小亮第二次創業,推出年輕人民宿預定平台「沙發旅行」的時候。他直接北上又一次找到了王嘯。王嘯當即決定投資,讓黃小亮不要浪費時間,趕緊回上海開發產品。

由於黃小亮「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所以王嘯允諾 「錢一周以內就到賬」。結果回上海不到兩天,沙發旅行就收到了九合創投數百萬的天使投資。

但是2014年的春天,在拒絕了王嘯的offer之後,內推網、創新工場和51job進入了長達半年的談判和等待。

從5月談到7月,」內推網「的估值從5000萬漲到了7000萬,在敲定了所有allocation、董事會席位和股東權益之後,李程收到了最終版的Term Sheet。但是實際上並沒有一分錢注入到這家的公司運營中去。負責運營的黃小亮也一直不敢搞什麼大動作。他們一直期待著在「金九銀十」的招聘旺季到來之前融資可以到賬,好補充彈藥、火力全開。

但是事與願違,TS拿到之後三方開始商定投資協議,李程進入了一個更加抓狂的階段,

「三方律師一進場就開始討價還價,每次修改都要三方確認。然後就是盡調,51job是納斯達克上市公司,財務、稅務、Vesting協議、所有之前的合同和商標細節也要一一核查。比如我們申請了商標,但是如果類別不夠,對方也要求增加。」

「每周能有一次推進,光對賬就對了一個月,誤差超過100元以內才算過」,黃小亮回憶起這些細節不禁皺起眉頭,「當時在我眼中這些機構和公司還有明星光環,給的估值又高,我想想就忍了。」

4. 致命的電話

2014年10月8日,簽完最終版投資協議的李程和黃小亮已經身心俱疲。內推網此時已經兩個月發不出工資了。黃小亮給創新工場合伙人邱昊發了一封郵件,可能是由於郵件的措辭不夠強烈,邱昊並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說回國後處理。

10月30日,累覺不愛的黃小亮撥出了那個致命的電話,打給了51job的CFO,問究竟何時錢能到賬。在第六次或者第七次得到「我們會儘快,但是不能保證」這樣的回答之後,黃小亮突然平靜了下來,「我覺得即使錢到賬也無法改變什麼結局了,我不幹了,股份可以讓出來」。

此時依然想挽回局面的李程以為黃小亮只是壓力太大,他定了周末的桑拿,想兩個人好好聊聊。但是沒想到黃小亮堅決拒絕了他,「程子覺得把這個網站維持下去很有意義。但是對於我來說,如果不能爭取市場第一名,那創業還有什麼意思」。

所以當有員工提出「不發工資大家再堅持一個月的時候」,黃小亮依然選擇了拒絕。

李程沒有說服黃小亮,反而稀里糊塗被黃小亮說服。他開始想要找到一家公司收購內推,「我們還有用戶,網站還在運行」。而黃小亮除了幫李程尋找潛在的買主之外,也開始幫助內推的前員工們尋找下一份工作。

於是就回到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李程孤身一人,或許陪著他的還有公司賬上的900元現金,回到了家。

2014年11月3日之後,內推的辦公室只剩下一片狼藉,但是線上的「內推網」仍然在平穩運行,讓人看不出一絲端倪。辦公室租金馬上就要到期,李程把公司剩餘的家當一點點搬回家,在小區了遊盪了三天。

「從估值7000萬到什麼也沒有,感覺一下子回到了原點,實在是讓人很恍惚」,李程說這句的時候忍不住望窗外看了看。

好在還有家人。此時李程的妻子已經懷胎八月有餘,每天挺著肚子,形影不離陪在他身邊。有客戶陸續打來電話反映網站的問題,李程情緒不好,也是妻子替他接的。幾次之後,她竟然已經可以熟練地回答客戶的疑問,索性就兼職當起了客服。

李程也逐漸忙了起來,不少人對「內推」有興趣,包括58同城、智聯招聘、獵聘網、科銳人力資源先後都和李程有過接觸。但是一個沒有團隊的產品讓買主們疑竇叢生。

最後是在黃小亮牽線之下,李程和新浪微博招聘負責人有了兩次碰面。微博招聘希望購買內推的知識產權,並希望李程到北京去帶團隊。雖然報價只有兩百萬,還不夠償還創新工場的優先清算,但是至少讓網站的運行和李程的工作同時有了一份保證。

所以這位33歲的資深程序員拒絕了幾份優厚的Offer,和微博方面達成了口頭協議,準備妻子產後就搬到北京上班。

5. 內推全體員工放假團建

2014年12月19日,李程的第二個女兒順利降生,第二天體檢母子一切安好。李程抱著女兒,不由又想到了「內推」這個網站,產品像孩子一樣,是自己一行一行代碼敲出來的,心裡突然就播下了「堅持下去」的種子。

在女兒出生之前的幾天,李程要開始全身心陪產,出於程序員的自覺,他先把網站上下檢修了一遍,然後發送了全體站內信:

「內推全體員工放假團建」。

為了讓客戶們放心,他甚至在朋友圈裡Po出了一張解散前團隊的照片。不少朋友給他點贊,甚至還有一些「求合作」之類的留言。

但是這些留言並不能挽救這家公司,距離去北京報道的時間越來越近了,李程已經訂好了聖誕節後的機票。但是就在出發之前兩天,李程接到了泛微創始人的電話。泛微是成立於2001年的一個老牌OA廠商。時間緊迫,兩人約定第二天就見面。

對方是一位和善的長者,這一點和李程很投契,他問李程如果能繼續做內推,他有什麼長期規劃。李程很坦誠地告訴他自己沒有清晰的答案。但是即使是這樣,對方仍然表示對內推很有信心,

「這是一個足夠大的市場,足夠很多公司都可以活下來,只要你有信心,我們就對內推有信心,需要什麼幫助都可以提」。

李程帶著這樣一句沒有約束力的承諾回到了家。他拿出了和新浪達成的協議看了又看,這份協議要求李程在微博工作至少五年,「且不說5年會錯過多少互聯網的機會,恐怕北京的霧霾都給治理好了,還是留在上海繼續干吧」。

就這樣,李程決定要繼續做下去了。他徵求了還在產後休息中的妻子的意見,把老家重慶一套房子的賣房款項注入公司。

浦東軟體園的朋友知道李程的狀況,介紹李程申請了苗圃計劃。第一天去上班,他孤身一人坐到了辦公區的角落裡,拍了一張整個辦公區的照片發在朋友圈。有朋友留言「恭喜喬遷」,李程默默回復了一個笑臉。

「從『全體員工團建』開始,那兩個月我發的關於公司的朋友圈幾乎全是假的,要麼圖是假的,要麼文字是假的」。

6. 精益創業與增長黑客

這些假的朋友圈讓不少內推的客戶相信內推的服務一切正常,原有的商務合作和廣告收入也都得以保持。

「我走的時候(2014年年底)內推網一個月的廣告收入只有兩萬的樣子,那時候沒想過用廣告的掙多少錢,主要還是想把用戶數量衝上去,拿投資,然後再考慮商業模式」,黃小亮告訴36氪,「但是後來還是這些用戶,沒有投資,李程一個人硬是把收入給做上去了」。

在去年年初那個泡沫翻滾、天使遍地、補貼大行其道的時候,吃過投資兩次虧的李程下定決心要自食其力,重頭再來。也不用再想招履歷光鮮的合伙人,「第一個進來的人是一個實習生,做運營的,要手把手帶」。

用戶在網站上,用人單位也在網站上。李程開始想如何讓客戶付費了,打了十幾個客戶回訪電話,大家的要求五花八門,比較一致的是想看到更多簡歷。於是李程給內推網的客戶發出站內信,說我們最近會改版上線十個新功能,讓他們勾選感興趣的功能。

「當時列出的有首頁置頂功能,求職者上線提醒功能,系統智能推薦,招聘顧問服務」,李程回憶起來仍然如數家珍,「其實這些功能我們都沒有開發,最後客戶的反饋收集到了之後,我連夜開發出了簡歷查看套餐」。

「原來每天可以免費查看3封簡歷,我把這個數字降到1封,然後免費看完就會彈出提示讓HR購買套餐或者邀請新用戶註冊」,李程一開始還擔心遭到用戶抵制,後來發現HR其實都有這樣的付費習慣。

李程並不清楚客戶願意為這樣的建立套餐花多少錢,所以就搞起了灰度測試,給一部分用戶發的年費標準是800,一部分是2000,一部分是3000。最後的結果讓李程大吃一驚,「年費定在3600的時候用戶付費的比例是最高的,銷售額一下子就上來了」。

除了簡歷套餐,李程還嘗試了簡歷智能推薦功能,「我告訴用戶可以試用我們的智能推薦功能,根據用戶數據和演算法為HR匹配簡歷,但是實際上我們是人肉一封一封看建立推薦的。要不然我們真花幾個月做出來這個功能,用戶有不願意付費,那就虧大了」。

李程找到了自己精益創業的辦法,現金流的到來極大增強了他的信心。他招募的第二名員工就是一位銷售,幫他處理和客戶打交道的各項事宜。然後李程也每周抽出接近一半的時間去回訪或者拓展客戶,傾聽需求,洽談合作。

「很多大客戶我都去過,平安、優酷、用友,中國電信,還有百姓網」,李程現在仍然保持著每周要見客戶的習慣,「我們還和IPO Club、IT桔子一起辦過線下活動,還幫一些公司做過線上推廣活動,直到後來微信封殺紅包誘導分享,也掙了一些錢」。

那段時間正好是春節前後,正是大公司制定年度招聘預算和方案的時候。線下活動雖然掙得不多,但是保證了內推網在客戶心中的存在感,IT桔子創始人文飛翔也在一篇文章中還提到內推網是自己主要的招聘工具。

就這樣,內推逐漸做的到了每月數十萬的流水。2015年春節過後,泛微OA的一筆數百萬元Pre A輪融資也到賬了。2015年4月份再次見到李程的時候,他心情已經完全走出上一年的陰霾,搬了新辦公室,也重新擁有了一個兩位數的團隊。

7. 又起波瀾

把我帶到內推新辦公室的人正是黃小亮,當時他剛從雲家政產品總監的崗位上離職,開始籌備「沙發旅行」。那天我們眼看走到了樓下,黃小亮突然對我說,「我還是不上去了,你自己去跟程子聊吧」。

並不是兩人之間還存在著矛盾,這對曾經的合伙人雖然分道揚鑣,但是互動從來沒有中斷過,黃小亮出來做沙發旅行,內推的公眾號也是單篇文章推送幫他招人。

「內推的一些新員工,剛來的時候甚至還不知道我和程子的這段故事,微信上跟我說我是內推的什麼什麼,我聽起來還是會覺得有些彆扭」,黃小亮能明顯感覺到這和新內推和原來內推的氣質明顯不一樣。

由於新內推主要做的是成熟的業務,新員工中銷售和BD屬性的員工比例越來越高。而每到春節前後,這些依賴年底提成的崗位都會進入一個騷動期。春節前內推網一個核心的HR離職,帶走了部分團隊和客戶。出乎李程意料之外,又好像在情理之中。

還有部分其他崗位的員工,也會覺得公司的節奏不太像一家創業公司,向李程發了一些牢騷。

這打亂了李程的部署,本來2015年Boss直聘的躥升給了李程一些靈感,他準備推出新版的App、強化內推人和應聘者之間的溝通。

但是為了解決補齊團隊,恢復士氣,李程春節後又放下了產品更新,忙活了好一陣時間。對此他的反思是,在穩定既有業務的同時,需要不斷提出一些新的產品來滿足團隊的雄心,這樣才能留住優秀的人,對投資人來說也能講出更好的故事。

所以李程又開始籌備了兩款新產品。一款是趣內推,是一款企業付費的,用於內部推薦的SaaS系統。內推人簡單設置生成自己的H5個人頁面和內推職位列表,在朋友圈中迅速傳播。求職者投遞簡歷、內推者推薦、公司查看簡歷、面試入職,每一步都可以按照社交網路的玩法領取紅包,當然最後的買單者是企業。

另外在行模式的崛起也讓他對互聯網人群的知識分享有了一些打算,畢竟內推網上活躍的幾萬招聘者中,大約有三分之二是互聯網公司的業務負責人,內推從去年到今年在上海做了一系列「內行問答」的線下活動,請技術、產品、設計大牛舉辦講座,反響不錯。

李程希望內推網上活躍的內推人能夠通過一款類似「值乎」、「分答」的產品為企業提供諮詢服務,區別於前兩者的社交和內容屬性,李程是想讓創業公司或者大公司的管理層可以因此擁有一個外腦。

李程之前在做招聘的過程中積累了很多供需兩端的資源,一直是通過微信群勾兌合作,現在他覺得有機會把這個服務標準化、產品化。

「當然這個嘗試也一定是要做付費的企業服務,靠虛無縹緲的數據燒投資人錢的時候過去了,現在每一步都要腳踏實地」,李程這麼跟我說。

經過了兩年半的折騰,活下來,把錢掙了,可能已經已經烙進了這位上海創業者的DNA。

本文作者老編輯,原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老道消息(laodaoxx),原標題《錯失1800萬融資之後,他用900元挽救了公司》。老編輯的團隊正在招暑期實習作者和運營實習生,至少要實習3個月,每周四天,需要是在京2017年應屆畢業生,發送簡歷和作品到4@bushangban.com。


1.挺好的產品,以前用過,推薦人和求職者反饋太慢,身份比較尷尬。

2.感覺被脈脈boss直聘類的APP碾壓了。

3.支持內推


內推的想法是對的,記得當年在場內第一次聽到內推的時候,大家頗為興奮,覺得終於有個效率比較高的招聘網站可以用於招人了。但慢慢發現大家積極性並不高。究其願意在於不能讓「非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情,無論是業務部門主管,還是員工,雖然有著強烈的招聘需求,但確實沒有多少時間用於招聘。幫忙宣傳下是ok,但不會天天看有沒有人應聘。

以上是「道」。關於「術」的方面也有不足,比如內推的傳播方式,怎麼能很好的調動員工內推?僅僅靠懸賞IP6?請朋友幫忙會送IP6嗎?要用到人情,就要考慮人情裡面微妙的因素,這點微信紅包做的好。現在也不乏一個朋友到群里發紅包,求內推,我目測這種形式比IP6還好。

再比如社交網路的傳播,大家都不喜歡自己的朋友圈或者微博都是招人帖。從產品設計的角度,怎麼在不騷擾朋友,不背人情債的情況下,獲取朋友的關注?這應該是「內推」們事先考慮好的。


1、內推網,讓找工作的人跟公司內推的人聯繫起來,減少中間環節,這點很好

2、內推網的職位比較少,很多都是很久之前更新的崗位,比較尷尬

3、職位的分類需要優化,看起來好多好累。再分城市搜索時,可以增加企業類別或者規模來篩選,如果不是定向篩選,要看蠻長時間

4、可以增加暫停招聘功能,或者對崗位設置已招到這樣的功能,要不然一直掛著,到底是招到了還是繼續招呢,讓求職者的溝通成本又提高了

誠信希望內推網越做越好


內推網從誕生開始,既沒弄好「內」,也沒弄好「推」。看現在的狀態,大概是已經被黃小亮和創新工場放棄了。隨著b端企業需求和c端簡歷的增加,用戶體驗自然會越來越差,目前和將來就是一個規模小一些的51job而已。


內推網從誕生之初,我就一直在關注他了,感覺不管是從人性角度還是從使用角度都完全符合企業的招聘需求。

1.人性角度,如果是由員工推薦,被推薦的人才就會漸漸的和內推人掛鉤,對於人才的評價會漸漸影響內推人的形象,所以人才是首先得到了內推人肯定的。

2.企業招聘需求方面,內推網更多的對人才進行儲備,畢竟名企的職位不會總等著你一個人來投遞,有很多簡歷要處理,而且內推人也要做很多的工作,所以相對處理速度不能和專門招聘的HR相比。這麼想就不會覺得慢了。


感覺反饋太慢,本以為跟公司郵箱掛接,會比較及時。


感覺太慢了,沒什麼效果,不過找專業的應該不錯吧,你們可以試一下


80萬條數據已經泄露


推薦閱讀:

為什麼找不到薪資和能力匹配的工作?
有簡歷,為何還要自我介紹?
用什麼郵箱投簡歷比較好?
HR如何考察程序員?前提:HR不懂編程
精通Excel是種怎樣的體驗?

TAG:招聘網站 | 招聘 | 內推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