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靜下心來讀書?

在時間頗為充裕的時侯,總想去專心讀書,可是常常忙別的事,時間一會就過了,又不想讀了,可事後又一直後悔浪費時間,要怎麼為才能讓自己專心下來,沒有那麼多雜念呢?


表面上是讀書問題,本質上還是心的問題,比如行動跟不上思想,這是思想和意志孱弱的表現。思想和意志孱弱,是因為它們長期飢餓。基督教中有靈糧的說法,很有意思。他們的這個概念,也可以借鑒到我們的生活中去,我們的身體需要吃飯,靈魂(意志力、動力、道德、智慧、情商···)也需要吃飯。讀書就是給靈魂一口飯吃,靈魂餓了,那麼毅力動力這些東西也就供不起來了。

所以,拖延讀書的時候,首先要做的是想想自己在生活中是不是意志堅強勇猛。一方面需要有意識地去培養,另一方面還是要多讀書,通過讀書培養自己清醒思考問題的能力,因為讀書和修心就是相互促進的過程。

說到修心,佛家的打坐其實可以借鑒,只是可以把形式變成散步等等。生活再忙,有時候也要讓自己放空,去想想還有什麼事兒沒做,還有什麼願望沒實現,給自己一個時間、空間反思。

一些小習慣可能也有很好的效果,包括利用邊角時間。比如自從下了手機Kindle之後,看書就取代了刷微博,睡前或者起床之後先看一兩頁書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

還有就是,讀書要有目的。只是為讀書而讀書,或為休閑,那很可能因為身體勞累而拖延。可以給自己找一個讀書的目標,比如要寫一個博客,或者回答某個領域的問題等等(知乎高票回答很多都是資深書蟲寫的)。

修心之外,擴大知識面、培養思維能力、積攢寫作素材、培養語感都可以是主要目標,雖然可能有些功利,但不傷天不害理,有何不可。陶行知說 「故凡生利之人,皆謂之職業界中人,不能生利之人,皆不得渭之職業界中人」。儘管說的不是讀書,卻也可以借鑒來用。以寫作為例,一年以前我沒有看書的習慣,寫博客沒有超過三段的。最近一年慢慢看書,寫起東西來也開始知道怎麼掉書袋、怎麼用例證之類的了。

所以再總結一下,就是這樣三個建議:

1、修心,做自己的主人,提醒自己讀書的好處

2、用最簡單的方式讀書(不一定有書桌,不一定去圖書館/當然去圖書館效果好)

3、帶著目標讀書


附和一下 @VZ王寧的第三點「帶著目標讀書」。

例如:讀計算機的專業書籍,如果沒有目標地讀,就容易落入「魚和熊掌皆我所欲也」的陷阱,看到什麼都覺得可以學一學,最後的結果是什麼書都只翻了第一章(可能還不到)。這是我以前愛犯的錯誤。

我現在的做法是:先去找一些任務或創意,給老闆做項目也好,自己寫開源小軟體也好(哪怕用Python寫個爬蟲呢),在「做實事」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知識的不足,為了彌補這些不足再去讀書。

好處:

1、讀的書和當前問題有關,縮小了選擇範圍。

2、讀完後可以幫助解決問題,產生正反饋,提升滿足感和繼續學習的動力。


此處普通學生黨。

偌大知乎只求做小透明收乾貨,被朋友邀請受寵若驚。【不明真相的吃瓜答主】

家中書雜不算多,粗略翻過部分,精讀甚少,小說居多。父親工作用的卷宗曾存在我的筆記本里,結案之後還饒有興趣地看了一段時間。別有洞天。【是一個涉黑的案子,真實反映了「沒文化真可怕」這句話,現在還能記得的零星細節都搞笑得不行】

作為一個辦理了休學卻每天去學校旁聽,占著前排座位抱本《雪國》讀得津津有味,耳朵聽老師聲嘶力竭講題目提筆卻寫「城市敗北者」,權當周遭喧嘩為虛無的不務正業的傢伙,鮮少會有靜不下心去看書的感覺。或許是因為沒有應試的壓力,身體不好所以每天睡眠很充分營養也足夠,於是讀起書來更是忘乎所以。以至於某日在家休養,側躺在床上看《辭海》都看了一個下午。眼睛疼得厲害,躺了一晚更被說了一通,那是後話。

如題主所言,並非所有人都能如我這般無憂無慮。畢竟是有工作的人,養家養自己要緊。可人說當今生活壓力大,四處尋找降壓良藥結果虛榮心暴漲自找罪受(秘密花園刷屏刷得讓人想吐),鮮想過給自己放個假。試問初心何在。

家裡有兩個孩子,我身體不好,弟弟還小,父親由於工作需要時常出差,母親也不是全職太太,但母親的周末,永遠是留給書的。她會提前把弟弟的任務布置好,家裡整理好,要做的工作會提前一天完成雛形,準備好周末快結束時收尾完成,然後一個人看書。她偏愛政治類,這點受外祖父影響頗多,最愛盧梭。她常放杯紅茶在旁,讀到興緻上時就指使我把我和弟弟的午餐解決。即便有多少個不願意,但這樣的氛圍,我還是很喜歡的。

倘若你的時間能抽得出來和朋友舉杯相慶,和遊戲血戰三更,我想,也應當能和書共赴良辰。把心放低些,用仰望的態度去看書,書便和天空一樣一望無際了。只看願不願意牢記初心。

當然,答主畢竟低齡,啥都不懂。【不明真相的吃瓜答主】


既然靜下心來讀書不行,為何不反其道而行之,轟轟烈烈的讀一場,讓身心完全融入其中?

光就是讀書的方法和手段就有千千萬萬種,隨便挑幾個,都妙趣橫生.你大可:

1,在人群中大聲的朗讀出來.

2,找一個支架,擺上讀物,迎著陽光,做著有氧運動,感受身體與思維的碰撞

3,將書本拆剪成一頁頁紙,玩一次天女散花,再隨機將它們編排成冊,對知識進行一次"胡亂"的探索

4,找一張舒適的床,舒舒服服的爬上去閱讀.

5,從末尾開始,一章一章倒讀.

6,用網路搜索書籍資源(如果有的話),將它下載並使用有聲閱讀工具,品味一次別開生趣的評書.

7,找到許多內容毫無關聯,題材完全不同的書,同時閱讀它們,玩一次書籍的"思維風暴".

8,發揮你的想像力,將DOTA/LOL等娛樂遊戲的人物/道具名稱替換成書本上的名詞,並使用它們來進行稱呼.

9,如果感覺朗讀讓人索然無味的話,為什麼不試試用你喜歡的調子,將書本上的內容唱出來呢?

10,感覺網路太煩人?拿起你寶貝的書們,在顯示器前堆砌成一堵"防火牆",再在上面放上一束盆栽,健康又美觀~

11,或者你是手機中毒晚期患者?同樣,拿起你寶貝的書們,圍繞著手機堆砌成一道"聖泉井"來警示自己. 記住,在看完"這道井,這堵牆"之前,不允許"封印解除"...

12,什麼你要打電話?淘寶百元非智能機,根治手機依賴~

13,晚上,關上所有地方的燈,找一處寂寞陰森的狹小密室(沒錯,廁所),打開手電筒閱讀,知識有時候也會很恐怖不是嗎?

14,喜歡畫畫嗎?不知哪來的傳言,將書上一頁紙中所有的介詞用直線相連就會得出神奇的圖像呢~

15,找一面鏡子,夾在書中倆頁中間,從鏡面中閱讀吧,你就是下一個達芬奇.

16,把書從中間翻開,倆段相卷,弄成一個"大春卷",想不想一口"吃掉"它?

瞧,讀書有如此多的,豐富有趣的方式,何必把讀書想像成一個需要坐在某地,端正身軀,嚴肅認真的"苦差事"呢? 你需要的可不是"靜下心來"這種讓人沮喪的動詞,想更好的讀書嗎?不如想辦法讓你的閱讀變得更加有趣,更加活潑豐富,更加具有創造性吧~


讀書之前用不著靜心,讀書本身就是讓人靜下心來的眾多手段之一。你可以隨便找個時間試試看。


你看的書是什麼書?專業書?那沒關係的,到時候你總會被迫找到時間來看這些書的。

如果是非專業書,那麼我可以給你一個辦法,但實行力度如何就看你自己了。

找空隙讀書。

不要總找大量的專門的時間讀書。你不養成讀書的喜歡,就是給你10個小時,你也看不下去多少書。

你可以在刷微博倦了的間隙,上知乎眼花繚亂的時候,看上兩頁書。就5分鐘,多的也不要。這麼嘗試著一個星期,大概你能看小半本書啦。

這個時候你對書也有個大概的了解了,應該不能忍受一本沒有看完的書吧。


古人對此有很重要的心得,每天要靜心冥想 :

人若於日間閑言語省得一兩句,閑人客省見得一兩人也,濟事若渾身都在鬧場中,如何讀得書?人若逐日無事,有見成飯吃,用半日靜坐,半日讀書。如此一二年,何患不進。——黎靖德《朱子語類·郭德元告行》卷一百一十六   

  (靜坐)能存心而後可以窮理,窮理以虛心靜慮為本。——《朱子語類》卷九)   

  靜坐非如坐禪入定,斷絕思慮,只收斂此心,使毋走於煩思慮而已。此心湛然無事,自然專心。(《朱子語類》卷十二)   

  昔陳烈先生若無記性。一學日讀孟子問之道。無他,求放其心而已矣。忽悟曰:我心不曾收得,如何記得書?遂閉門靜坐。不讀書百餘日,以收放心。後去讀書,遂一覽無遺。———《朱子語類輯略》卷二


很多人沒有說到點上,從題主的問題中能夠看出來,你把讀書太當回事了,而且還沒有培養出讀書的習慣而已。

你餓了,要吃飯。肚子疼,想上廁所,不用靜心就能去做。那讀書為什麼就要先靜心呢,難道讀書之前還要修禪打坐,沐浴熏香一番再去讀嗎?讀書可不是放大招,不需要事先投入太多的吟唱時間。

我明白為什麼很多人要把讀書這件小事看的那樣莊重。自古時起,讀書從來被認為是件苦事,形容讀書辛苦的成語,句子數不勝數,什麼十年寒窗苦讀,懸樑刺股,鑿壁偷光等等。因為許多人都知道,在古時讀書的唯一用處就是學得滿腹經綸,上京趕考,朝聞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那時所有讀書人的夢想。

因為這樣,國人歷來把讀書與辛苦掛鉤,把做官等同於讀書的終極目的。如若不想當官,極少人會願意去做這件苦差事。

到了現代,我們又受枯燥乏味的小學、中學、大學教育影響,很多人某種程度來講因此繼承了這一觀點。讓大多數人對書本上的文字產生了敬畏之心。就拿我來說,我喜歡讀書,有時去書店,看到書架上琳琅滿目,密密麻麻羅列著一排排的書時,我總會感到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壓迫著我的雙膝,想讓我跪倒在它們面前,崇拜與敬畏並行交織在一起,要我屈服。

實際上,書擺在那裡,由幾百張紙,成千上萬的鉛字製作而成,它所謂的意義對人來言也是相對的,有人覺得它是知識的殿堂,實際上不過是一本幾十塊錢,用來給人消遣解悶的東西而已,哪來那麼多意義可言。雖然說讀書有著各種各樣的好處,不過真別把這事看的那麼重,
讀不讀書在短時間內對你造成的影響並不多,甚至讀一輩子書也不一定會有什麼結果可言。想讀書時,拿起就讀,不想讀時,把它扔在一邊。只把它看做用來消遣時間,作為一種娛樂方式就好。

我不同意大多數人所講的要帶著目的去讀書,現代人無論做什麼都要有個目的,功利心太重了。如果硬要帶著目的去讀書,那就失去了消遣的作用。把讀書變成了類似於工作一樣無聊的事情。反而會讓人變得拖延,讓人敬而遠之。

既然把它看做一種消遣方式,讓興趣成為讀書的源動力,我覺得是最好不過的開始。在這個前提下,讀書再不會成為讓你望而卻步的事情,你大可由著性子挑選自己喜歡的書來讀,逐字逐句或者一目十行,只要能讀得明白,隨意就好。

讀書的習慣慢慢養成,潛移默化中便再不會把靜心視為讀書的前提了。不過話說回來,雖然說把讀書看做一種消遣,但在讀書時也別只是盲目的跟著作者的思路走,最好能有自己的想法和敢於質疑的勇氣。捧著書逐字細細品味,在文字的海洋中遨遊,漸漸投入進去。

等你抬頭一看錶,發現時間已經過了許久,這時才會覺得,原來讀書跟靜心,關係還真不大。


關於如何靜下心來、專心讀書,可以看看下面的文章:

解決這7大問題,閱讀不再是一件困難的事!

閱讀是一件非常需要精力、意志力的事情,閱讀時我們常會碰到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不同程度上會阻礙我們的閱讀,使我們難以開始閱讀和完成閱讀。

公眾號 / 速讀記憶

1、辭彙困難。在閱讀的時候,閱讀材料中有一些不認識或認識比較模糊的字詞。有效的閱讀需要信息順利流入我們的大腦,而這些陌生或模糊的字詞,會使我們正準備吸收的信息被理解的困難打斷,注意力也就逐漸流失了。

當你在閱讀的時候(現代文、古文、英文等),如果你確實碰到一些不認識的字詞,正確的做法是:在其下面畫一道線(做個標記),不要糾結或立馬去查字典,而是繼續閱讀。因為這一字詞的意義通常會在上下文中變得明朗起來。當閱讀任務結束時,再去確定這些字詞的具體意思。

2、閱讀材料難以理解。這是一個相對比較難以克服並且常見於專業書籍、著作中的問題。

面對這一問題,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利用閱讀引導術,以及略讀、跳讀、段落結構知識和預讀對材料進行「反覆閱讀」,從而不斷強化理解。

3、不合適的閱讀速度。從小老師就教我們慢慢讀、仔細讀,特別是面對一篇重要或困難的材料時。這種方法會讓我們進入一個惡性循環,因為讀得越慢,理解得就越少,這樣就使得材料看起來更加不易理解(如果注意力和理解力很差的話,就更嚴重了)。慢慢地就會使我們失望地放棄所閱讀的材料。

解決辦法:通過學習快速和變速閱讀,你將能控制和選擇與材料、需要、時間、精力和內外部環境相適應的合適速度。

4、不正確的情緒狀態。就是沒有將心思放在你要閱讀的材料上,在閱讀時還想著其他事情。

解決方法:你必須嘗試清理腦子裡的雜念,讓自己主動思考正在閱讀的內容。如果你的思緒可能走得太遠,那就停一會兒,然後有意識地把思想集中起來。具體可以這樣做:根據你要閱讀的主題或其他任務,快速做2分鐘的「思維導圖」,以便集中思想,使你具有強烈地往下閱讀的慾望。

公眾號 / 速讀記憶

5、缺乏準備。閱讀需要準備嗎?答案是需要。因為閱讀一本書,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件很需要意志力的事情。你必須首先進行大腦預熱,以便獲得足夠的動力。在開始閱讀後,許多人突然發現自己缺少鉛筆、草稿紙、眼鏡及其他各種東西,便起身去拿這些東西,這樣一來注意力也就中斷了。

這一問題其實很容易解決:在坐下來閱讀之前,確保你所需要的各種東西都已準備妥當。

6、缺乏興趣。這是最常見的問題。解決這一問題的第一步就是預習(了解)你要閱讀的內容,因為缺乏興趣通常跟你遇到的困難有關,例如陌生的辭彙經常打斷理解、材料難於理解、其他的想法不時地冒出來、身邊沒有必要的輔助工具等等。

假如這些問題都被解決之後,興趣仍然不夠高,那麼你就需要分析你的閱讀方法。首先,要保證所用的閱讀技巧是合適的。如果還是不行,你可以試試「嚴厲批評」法:不要按常規方法進行閱讀,而要對材料表示憤怒,因為它給你製造了很多問題,你要試著對它進行透徹的分析並集中於它的不足之處。你會發現自己其實已經對材料產生興趣了,就像你聽到不太喜歡的人發表觀點,雖然你沒興趣聽,但是當你聽到之後會特別想、特別有興趣去反駁一樣。

7、缺乏動力。缺乏動力常常是因為沒有清晰明確的閱讀目的導致的。所以激發你閱讀動力的方法就是:分析你要閱讀這本書的原因,然後給自己制定一個清晰且明確的閱讀目標、計劃。這樣動機可能就會自動增強。


只要你是一個人!


謝邀,我知道怎麼做,但是知識合適我怎麼辦?我的方法基本沒有什麼可行性。

首先,讀書之前我會進入一個特別的狀態,就相當於那種上帝視角吧,把各種事情都超脫物外,心理平靜,不悲不喜,放佛各種事情都與自己無關的一種狀態。也不追求自己看得書內容是什麼,看的是什麼,不追求能學到什麼。

這樣我就能靜下心來讀書了。


遠離你現在的環境,順便告誡自己。找個安靜的讀書的地

慢慢培養讀書的習慣

記得把手機拋棄

就捧著書就好


分享一個我用過的簡單方法,這種方法不限於看書。

為你要做的事準備一個「儀式

例如:泡一杯茶、沐浴更衣、甚至跳一段自創的舞蹈;

重點是:1.儀式要與日常生活有區別,可以適當誇張;

2.每次做這件事之前都要將一事進行一遍;

這樣做可以在心理上提示你的潛意識將要做什麼事,潛意識會盡量調節身體和精神配合你將要做的事。


關機。


我的經驗是給自己製造一個寧靜祥和的場景:買一個可以安裝在床頭的小閱讀燈,卧房其他地方可以暗一些,讓一小片暖白不刺眼的光線集中在書上。選一本紙質書,不帶手機,提前睡覺時間1-1.5小時洗漱完畢上床,最好被窩也是暖暖的。這樣會讓我不知不覺靜下心來,特別享受夜讀的時光。

可能是因為小時候我媽媽經常開著閱讀燈坐在我身邊一邊閱讀一邊陪我入睡,所以這樣的場景讓我覺得寧靜、舒適,適合做一些自我對話和深入思考。

另外,選書方面也很重要,一些「速食類」的書不適合這樣的場景,這些書本身就無法讓讀者靜心去讀。其實有很多值得慢慢讀的好書,經典的書,凝聚了作者多年心血,智慧和感悟寫成的,只是賣得不如那些吸引眼球的速食書好,需要大家認真去淘一淘。還有專業書的話最好是去圖書館讀,不然會在床上看睡著。

僅供參考:)


想想未來


因為有一個多月沒讀過書,前兩天剛拿起一本心理學的書時總覺得看不進去,十來分鐘就想去做點其他什麼事,後來我就給自己定下要看半小時才能休息的規矩,然後慢慢地就能做到專註地看一兩個小時了。看久了走神的話,我會把有些需要理解的句子念出來,或者慢慢地進行腹式呼吸(我是盤腿坐著看書的,不知道坐著怎麼樣),然後心裡會比較容易平靜下來。

所以說看得下去書這種事也得鍛煉啊,和肌肉用進廢退一個道理


我從來都未覺得有雜念是一件可恥的事情,也正是因為這些雜念,讓我有動力去搞定他們。也正是這些雜念,讓我有奇奇怪怪的想法。

我挺喜歡看書的,只要有空閑的時間,我基本都是在看各種東西,從圖片到文章(沒有長短之分)。

每當有雜念的時候,我就去接觸雜念。因為很大一部分的雜念正是因為自己的欲求不滿,既然不滿就去搞定他。


不邀自來。

本人讀書習慣少說有十五年了,每晚不看書睡不著,癮大如煙。關於靜下心來讀書可能體會並不深,因為一直以來專註能力還算強,但還是就題主提出的問題做點自己的觀點。

題主如果不著急,那我來教你一招,直接找本那種很上癮的網路小說,比如《我當道士那些年》《斗破蒼穹》,這兩本可能比較老了,因為近幾年都沒在看這些了。然後你就看,但是找準時間,比如我自己,讀書上癮就上在了以前上學時候,晚上總喜歡看點書,後來高中畢業發現晚上不看書睡不著,那就找類似這種小說看;說實話一直到現在,讀書真算不上堅持,完全就是上癮,不需要任何催促或者雞血,所以我認為讀書本身就是個比較享受的事情,談不上還需要靜下心來這一說。你就先去看這類似的網路小說,每天固定時間看,看完個一兩部,其實閱讀時間和閱讀方式的習慣就基本養成了,後面你再去看你想要讀的書,你會發現,哪需要靜下心來,吃著火鍋唱著歌,這書就看的很開心了。

如果你很著急,那麼我建議你做些形而上的東西。換句話說就是『儀式感』,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就是,去找圖書館啊,書店啊或者咖啡館之類的讀書氛圍很濃的地方。不用逼自己,看了十分鐘累了,就歇,看二十分鐘就想回家了,你就回。因為是個人類就會有一種心理——越得不到越想要,所以你越想回家不想看了,不要逼自己,那隻會讓你更想回家而已。所以順其自然,讀書這事兒很輕鬆,別把他搞的像個任務一樣。


把電腦和手機的電源關掉就好。


推薦閱讀:

戰隼(warfalcon)老師讀了那麼多書,是買的還是借的?讀完的書如何處理?
為什麼教材看不懂,如何提高看書自學的效率?
有些人一個月能讀20、30本書(不是網路小說),請問是怎麼做到的?
「好讀書,不求甚解」與「囫圇吞棗地讀書」有什麼區別?
讀書應該仔細賞讀還是不求甚解?

TAG:閱讀 | 書籍 | 學習方法 | 高效學習 | 讀書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