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轉學去美國值得嗎?

本人現在復旦統計繫念大二,原本計劃本科畢業後去美國念MFE,然後回大陸或者香港工作。但現在發現陸本的競爭力實在太差,被美本完爆,而且一年的master program太坑,沒什麼用處。遂考慮轉學到美國或者加拿大讀本科。美本top50是不敢指望了,只希望能轉學到top100的學校。所以現在有兩種選擇。

1.在復旦念完本科,到美國念master然後回國。

2.轉學到一個不知名的加拿大/美國大學,再讀一年大一,努力刷GPA,申美國master,

不知道轉學到底值不值,大家幫忙分析一下吧,謝謝


本人國內普通985,211大學本科,兩年後轉學到美國TOP50,之後成功拿到3份TOP10的研究生Offer。

至於回答樓主說值不值得一事,本質上來說取決於你所站的角度和對自己未來的規劃。本文僅從實用角度分析本科轉學美國所能帶來的一定的好處,希望有此想法的朋友們能得到一定的幫助。本人的分析立足於兩點,一是性價比,二是本科之後對研究生,PHD的申請幫助。

一.性價比層面:轉學主要有兩大好處

1. 節約成本:以本人經歷為例,由於轉學之後加班加點掙學分,一年半之內修完了美本兩年半的課程,於是提前畢業。如果把國內本科的花費忽略不計的話,相當於花一年半的錢拿四年制的美本學位。不用我多說,大家也應該能明白在美國節約兩年半的成本是個什麼概念。更進一步分析,其實轉學節約成本主要取決於兩件事。第一是看你能從國內的大學帶多少學分到美國大學。據本人觀察,我身邊轉學的朋友同是國內大二結束轉學,由於專業的不同,課程的不同,能轉到美國大學的學分從20 credits到70credits的都有。如果你要問怎樣才能多轉學分,這裡面的套路就太深了。理論上來說,只要滿足1)該門課成績合格2)美國大學也開設該課 這兩個條件的就可以轉學分。但本人也見過將國內掛科的課轉成了學分,毫不沾邊的課也能編成美本開設general education的課然後成功轉學分的案例。只能說這裡面套路太多,要想多轉學分,從國內大一就最好開始好好規劃,一定要做到「深謀遠慮」。細節問題此處暫不展開,有興趣的可以加我私聊。(開個不是玩笑的玩笑:本人曾經跟好友計算過,如果提早規劃,轉學到美國後大概只用上30個學分左右的專業課就能畢業)。第二就是看你願意到了美國之後付出多少努力。別人一學期修4,5門課,你如果願意一學期修6,7門課,自然能提早畢業。

2. 美國教育:當然所有的事情我們不能只從金錢的角度來分析,質量肯定才是最重要的。關於美本教育質量,教育優勢,教育水平的問題,大家可以自行百度或者詢問在美的朋友。由於每個人對美國教育的感受都會不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此本人不做過多評論。只想說一句,如果你覺得這個世界很大,想出去看一看,那麼去美國是個不錯的選擇。

二.申研申博層面:

不誇張的說,在申研申博層面,一個美本的文憑相較於國內大學文憑,是具有壓倒性優勢的。 對比兩個案例,一個是國內普通985,211的本科畢業生,另一個是美本TOP50的畢業生,兩人GPA,TOEFL, GRE大致相同。在這種條件下,前者如果很大可能性能申到TOP 50的研究生,後者就有很大可能性申到TOP20的研究生。再舉另外一個例子,一個國內普通一本的畢業生(GRE,TOEFL,GPA都普通,經歷普通),畢業後是幾乎很難申請到美國TOP30的研究生的。但是如果該學生國內大二結束後能轉到TOP100的美本,之後申請TOP30的研究生就會很有把握。本人身邊不乏國內普通一本學歷,經過轉學加上自己努力成功申請到TOP30甚至TOP10的研究生的案例。所以如果你的規劃是到美國名校拿研究生,博士學位的話,本科轉學是一個性價比極大的選擇。

當然留學帶給個人的影響是多元化的。我們不能僅僅從功利的角度來分析轉學的利弊。雖然它一方面能提升你的平台,開拓你的眼界,為你的未來增加資本,但另一方面它又帶給家庭沉重的負擔以及時不時你在國外對自己未來產生的迷茫。它可以磨鍊你的心志,讓你在孤獨中思考人生,思考未來,但同時它也容易侵蝕你的志向,讓你在國外安逸的生活中(前提是家庭條件好)迷失方向。所以如果要從更深的層面探討轉學或是留學的價值,這都取決於你是怎麼樣的人,以後想做怎樣的事。

本文僅從實用角度分析本科轉學美國所能帶來的一定的好處,希望有此想法的朋友們能得到一定的幫助。如有更多疑問,可以私信我。

---------------------------------------------------------------------------------------------------------------------------------

之前沒有想到有這麼多同學都有轉學的想法。我最近不斷有同學來諮詢一些轉學細節方面的問題。發現大部分同學最感興趣的就是怎樣規劃國內課程和怎樣提前畢業的問題。也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對於自己做轉學規劃和申請有一定的疑慮。由於我自己的時間有限,偶然機會,我在知乎上認識了王一博士 @王一 ,定點諮詢集團的創始人,也是IMF的經濟學家。我們覺得國內現在大學學生有轉學美國意向的人數越來越多,我們於是希望提供一個專門針對轉學的諮詢平台。主要為之後有轉學美國意向的同學提供細節化的諮詢服務,大致包括如何提前規劃國內大學課程,怎樣選擇轉學學校,何如在轉學後用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畢業,研究生博士如何申請規劃等。簡單的諮詢可以繼續私信我,如果確定自己有轉學意向,並已經打算開始規劃的同學,可以利用定點集團提供的更加專業的轉學諮詢平台。Fixpoint Group。我們希望與更多對自己人生有想法的同學建立聯繫並共同進步。


給題主的小建議是如果條件支持的話可以考慮轉學,這樣在申研的時候會更有優勢。美國大學習慣把本科轉學稱為: Transfer,只要進到美國大學官網,大家就能發現,在Undergraduate Admission 中Freshmen申請和Transfer申請基本都是並列關係。

只要你是在讀大學生,已經獲得的學分在30-60個左右,也就是在讀大一或者大二,成績達標,那就是美國大學歡迎的轉學申請者。大三大四在讀生也能轉,但是情況比較複雜。

轉學生會比國內的大學生在研究生申請時有那麼明顯的優勢,首先是因為美國大學成績單更被認可。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有兩點:第一,美國大學課程設置整體上比國內大學課程設置更先進、科學和合理。很多優秀學生在給我反饋留學動機時,基本都是以吐槽自己所接受的本科教育為主的。

美國成績單更被認可的第二個原因:自我認同。比如80%的司機認為自己的駕駛水平是處於平均水平的【這個現象其實學名叫叫瓦伯格湖效應(Lake Wobegon effect),感興趣的可以去百度】。美國人肯定覺得自己國家大學的教學質量更好。

轉學生在申研有優勢的第二個原因是推薦信含金量高。

了解申請的人知道,中國教授的推薦信大多數都是學生自己寫,可信度很低。而美國大學教授的推薦信則很有力度。在美國讀兩年,能夠拿到教授推薦信的機會則多很多。所以一個全美排名一百多的本科生同等情況下會比國內985的學生更有競爭力。

轉學生更有競爭力的深層原因我就說三點:

第一,美國大學在本科和博士教育上投入最多。其實內行都知道,大多數情況下,美國的碩士項目對大學來說其實是賺錢的項目,而本科和博士才是投入。之前畢業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吳軍博士做過調查,JHU一年學費大概是4萬7千刀左右,每個學生人均實際只收了2w美元左右,而花在每個本科生身上的錢每年超過6w美金。培養本科生是各所大學最主要的工作之一。至於學校為什麼做這個賠本買賣原因就更複雜,可以看我在剖析美國大學體制的節目,這裡不多說。

第二,在本科階段美國大學生可以得到更全面的培養,包括學習能力和對文化、環境的適應。我十年里追蹤了自己學生的發展過程。顯而易見:在本科階段去美國讀書的學生更容易跟白人交朋友,研究生階段出去的則難不少。這裡面既有年齡增長思維意識形態定型的因素,也有身邊白人比例的原因。研究生階段,很多專業的白人比例很低。而在招生教授看來,學生能轉學去一個更好的學校,並且能夠適應新的學習環境,那既能夠證明學生有挑戰精神,又能證明學生有很好的學習能力。所以,同樣的GPA分數申請時,即使沒有國內學生那麼豐富的科研或者實習經歷,僅憑良好的學術表現,海本也能拿到比國內大學畢業生更好的錄取結果。

第三,我管它叫吃螃蟹效應。雖然在美國轉學司空見慣,但是作為國際學生能夠轉學還是較為少見的。所以這些先吃螃蟹的人在享受資源方面,在競爭熱度方面毫無疑問都是佔便宜的。就像2006年做本科新生申請時,常春藤申請起來遠沒有今天這麼難,UIUC對我們的學生來說都是保底校,40分的托福就可以拿印第安納大學布魯明頓大學的offer。這些情況在今天是想都不敢想的。而本科轉學現在的申請熱度情況就很像早年的本科新生申請。

*和創留學原創內容,版權所有,轉載請私信獲得授權。


題主最終的目標還是回大陸或者香港工作。我看到很多說法是MFE如果是大陸就業清北復交的競爭力比較好。如果你要留學的價值最大化,最好是找機會留在美國工作,而不是回國。但是MFE留美就業,尤其是想進投行難度非常高,一般MFE就業出路就是投行、私募等,比較理想的就是去大的投行做quant,難度頗高,雖然不一定明確說,但事實是很多quant都是PhD,有的投行還會明確要求PhD或者雙Master,可見對PhD來說這個職位還是比較有優勢的。

當然這裡說遠了,個人的意見是可以轉學,但不建議。美本確實比國內本科有競爭力。不過TOP50不敢指望,只希望轉學到100的學校,題主為什麼這麼不自信?復旦好歹是C9學校,要知道不管是申請美國留學還是轉學,肯定要考慮你的本科學校的。如果是因為GPA太低那就沒辦法了,不過你才大二,如果不是轉學的話還能挽救。如果GPA沒問題,轉學也罷,讀完本科再申請master也罷,都行(其實我更傾向於讀完復旦的本科,別把自己的學校想的太差,如果未來是國內就業,本科學歷還是很重要的)。

總結:

1、轉學不至於轉到那麼差的學校、自信點

2、不建議轉學,畢竟你將來的目標是國內就業,美國的校友資源你可能用不上,香港可能會好點。

下面補充一些關於轉學的資料

一、轉學的最佳時機

一般來說,轉學的最佳時機是讀完國內大一或大二的課程,少數院校要求讀完大二才可轉學,還有部分學校規定大四不能轉學。據了解,大部分美國院校在接受轉學生時,最多只給轉兩年的學分,也就是說學生最少要在國外錄取學校讀兩年才能獲得該校的文憑。也有極少的學校可以轉三年的學分,大三以後轉學會浪費學分。

二、關於轉學SAT考試是否需要考

A:已修學分&<20-30,需要。

B:已修學分&>30,大部分需要。

C:對於超級名校還是要考的,而且還要SAT2。

D:基本上是如果已經讀完大一後申請,就不用考SAT了。

備註:許多申請者的dream school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麻省理工學院對國際轉學生的要求是必須提供SAT1和兩門SATII的考試成績,一門是數學I或數學II,另一門是科學類學科,可以是物理、化學或生物等。Dartmouth College達特茅斯學院的要求也比較相似:轉學生必須提供SAT1和兩門SATII的考試成績。

有的學校也只要求SAT1,具體參考學校的申請要去,這個要自己去查了~

三、轉學能夠轉專業嗎?

可以。許多美國大學認為,學生在大一、大二期間還不能完全確認自己真正感興趣或將來要從事的專業,所以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不同的科目學習。這一階段轉換專業比較容易,美國大學承認中國正規大學的本科學分和學歷。所以,申請轉學時,只要將自己所學科目詳細描述,學時學分隨其他申請材料一併提供給申請的學校,學校由專業機構評審後,最後決定最終能轉換的學分,錄取轉學的學生只需修完其他規定的學分就可以畢業。

當然,上面說的只是個大概,具體情況比者複雜。轉專業也不是想轉什麼專業就轉什麼專業,有些專業對於專業背景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計算機、物理、化學等等。你要查清楚你要去的這個學校的CS專業,是否對於你的課程有要求,而你是否達到了這個要求,如果沒有達到這個要求,那麼你的申請有很大可能是悲劇。而且很多失敗的申請者,確實是栽倒在這個課程的門檻上,但是遺憾的是,很多人卻不知道。我們Admitwrite留學去年轉學申請的學員基本上都是轉背景相關的的專業的,大跨度轉專業的情況比較少見。之前我在知乎上看到一個英語專業轉理論物理的神人,這個案例就是已經非常極端了……


非專業美分回答,越早出去越好!重複三遍


首先,我認為轉學到美國讀本科是值得的。復旦大學肯定是國內一流的學校了,因此認為這個本科學位是夠用的。如果1.題主對自己有更高的期望,可以嘗試一下比復旦更好的學校。2.如果題主的轉學動機是換專業,我知道國內的轉學轉專業相當麻煩,所以還是來美國讀本科比較划算。3.如果題主是為了刷GPA,那麼轉學美本是一個絕無僅有的機會。因為國內一旦gpa因為一些原因耽擱了,真的很難通過水課挽救,即便是挽救了,但是通過浪費時間精力在自己並不喜歡或者感興趣的課程上,也是很大的浪費了。

那麼轉學的shortcomings:1.轉學美國由於體制的原因,可能很多課程沒有辦法自動轉換。有可能錄取的學校說轉換了多少credits,但是到了美國之後,他告訴你學分轉了課程沒有轉。相當於freshman入學。還要參加各種能力考試證明不用讀語言。所以這就需要題主自己準備好所有課程的課程描述,(據我所知在國內的教務處這個部門是可以拿得到的)美國上課一般每學期第一節課會給syllabus,有了這個就很省力了,但是據我的了解在國內很少,所以需要自己製作課程描述。(當時我要轉的課程比較多,花了大概一周的時間全力整理課程描述,再聯繫各個department的professor或者advisor進行轉換,真的很浪費精力)。2.錢。如果不在乎錢或者投資回報的話,可以略過。在美國的學費生活費和國內肯定是沒法比的。受畢業時間,prerequisite等限制會浪費些時間和銀子。這個需要衡量一下。3.對申請美國的碩士。這個肯定是比國內的本科高很多的機會。如果題主是一個active的學生,那麼好好把握機會一定會收穫自己最心儀的master program和老闆的。相比國內,如果沒有什麼國際背景,即沒有交流啊什麼的經歷,在選擇老闆的信息資源上相對匱乏。而在美國讀本科就很有這方面的優勢。當然,保證一個高高的gpa也是一大優勢。在美國只要門門課都努力拿A就好。但是在國內的話,應該說門門課拿100不是很容易,平均成績在95分就是很學霸很大神了,但是這樣的GPA轉換過來的競爭力相對較弱。

我本人就是DIY從國內本科讀完兩年轉到美本的。目前為止我認為還是值得的。祝願題主能夠得到滿意的offer。

祝好!

*******************************************

其次,相信有一部分的大陸轉學生,讀美本的動機之一就是為自己碩士申請鋪路。如果抱有這種想法的小夥伴們,可以繼續讀下去:

1.首先可以在你所鍾愛的行業領域中接觸到更多的老師,同學。在美國這段時間最大的感受就是connection很重要。如果家裡有條件支持本科出來,同時自己能夠很好的把握這個機會利用好,我覺得是很有幫助的。舉一個例子:可以在非常professional的業界承認的conference,organization進行更多的互動,努力競選學生代表(不要自卑,只要有勇氣嘗試其實是有機會的)。在和工業界的人建立了良好的connection之後,要努力的塑造自身形象,這樣有很大的機會獲得內部的refer拿到實習等等。(雖然國際生身份的確有種種的限制,我本人在和各種HR聊的時候也強烈的感受到了和green card holder的種種不同,但是真的要相信優秀的人是可以打破常規的,只要不放棄去爭取,機會其實就在身邊。身邊有些國際生,的確找到了很好的實習,甚至強於很多美國人)。同樣是本科畢業申請碩士,如果你已經擁有了這些附加資源,相信優勢一定比從國內申請過來的大部分人要大。

2.這是一個發現自我的過程。我本人在國內的大學的確生活過,也有過比較深刻的參與;但是總結下來,國內的生活,的確有很多時間耗費在不想做的事情上了。在美國農村,時間大部分是自己的,這樣可以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進一步完善自己。同時,這也是一個明確自己想要什麼的過程。


熊弟啊你太悲觀了,敝校本科好歹有個二三十名,我還見過中國傳媒大學轉來的,你一復旦的果斷aim前十啊。

要知道你可是中國高考的前0.1%,來這邊這些公立大U基本都是砍瓜切菜。


不知道你是否已經決定轉學了,我在伯晟教育輔導文書,想和你分享轉學申請文書的見解:

申請的七個基本特質

1. 一篇好的轉學申請作文往往對需要轉學的原因有清晰而明確的陳述。

2.為什麼當初你選擇你現在所讀的學校(你要離開的那個)。

3.為什麼要離開你現在就讀的學校,選擇轉學。

4.你認為你做過的引以為傲的事情。

5.你的夢想是什麼?

6. 你認為在第一所學校里沒有得以發展的興趣愛好能在新的學校得到更加全面的開發嗎?

7.小結。

第1:建立一些自己的核心價值觀。

一篇好的轉學申請作文往往對需要轉學的原因有清晰而明確的陳述,你在這裡首先要做的就是:在文章的開篇你要給一個很棒的第一印象。而且,鑒於第一印象往往是建立在第一個30秒,並且這個印像對於招生官影響深刻,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如何做到這一點:一個有效的方法,如果可以的話,找一個你感興趣的話題,請確信你對要轉去的學校有較深的了解並在你的作文里提供細節的東西。

第2:解釋為什麼你選擇了你現在的學校(一個你要離開)擺在首位。

什麼你想在這裡做:讓讀者知道你/你為什麼在哪裡。因為,你知道,讀者可能不知道。

如何做到這一點:事實求是。簡潔明了。

第3:你要離開你現在的學校具體原因是什麼。

首先要明確:這可能是論文的最重要的部分。為什麼?從本質上講,你將需要圍繞新的大學能為你提供有意義的學術和非學術機會的事實來陳述轉學原因。雖然有點啰嗦,但有必要,轉學應該是為了你的學習或職業目標,而不是為了個人的舒適便利或者逃離目前所在學校的願望。

如何做到這一點?有三個秘訣:

考慮描述你的期望,然後讓讀者知道這些期望是否得到滿足

請給出具體原因

招生官們尋找的是能夠為校園做出積極貢獻的申請者。過於消極的申請者是不可能受到重視的

第4:展示你所做出的成績

什麼是你想要在新的學校做的,我們想聽的是你真實的聲音,你的經歷,觀點和價值觀如何塑造你的,說出來吧。積極一點,讓我們知道你更多的東西,你不是那種人遇到逆境或跑去在角落裡躲避,當你沒有得到你想要的東西,你做了什麼呢?為此承擔責任,同時,如果你認為必要,解釋一下你將計劃如何在新學校里提高自己。招生人員對於一個成熟而坦白承認其失敗之處的申請者的印象深刻程度將遠遠大於不願為自己的逆境承擔責任的申請者。

第5款:你未來想做什麼/ 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想從事什麼樣的研究?(又名:你的夢想是什麼?)

你想在這裡做什麼?如何做到這一點:通過做夢。問問自己,夢想的工作是什麼 -即使它是不是你唯一的夢想的工作,即使你不是100%肯定這是你想要做什麼

第6款:如何在新的學校里利用學校資源幫助你實現自己的夢想。

下面是一個完整的例子:

1. Core values:experiential learning, multiculturalism, embracing differences

Before I could even walk, my parents instilled in me alove for history. And thanks to their passion for travel, much of my earlyeducation was experiential. At eight, I could not only recite knowledge ofCorrie Ten Boom, I"d visited the house where she"d hidden Jews in her homeduring WWII. By 10 I』d seen the Roman Ruins just outside Paris and by 11, I』dvisited Rome and Florence, and begun to develop a passion for Michelangelo. By14 I』d climbed the caverns of Mykonos and by 16 I』d walked barefoot throughIndia and jogged along the Great Wall of China.

Though moving around wasn』t always easy, travel gave me the opportunity tobecome more adaptable and resourceful, and I came to embrace differences as notonly normal but exciting. My passion for cultural experiences and historycontinued in high school, and I looked forward to more experiential learningopportunities in college.

2. Why sheinitially chose X school

One of the things that initially attracted me to BiolaUniversity was the Torrey Honors program. I also appreciated the welcomingattitude of its students, and, initially, its emphasis on Judeo-Christianvalues. But the past year and a half has given me time for introspection, and Ihave begun to see that Biola and I are not the best match.

3. A politearticulation of why she and the school are not the best match

I believe, for example, in the freedom to express love forwhomever one chooses. But on at least one occasion at Biola I』ve been reportedto my resident director for displaying physical affection toward another girland have been told I could risk expulsion if we were 「caught」 in the act. Ialso believe that one should be free to express her spiritual beliefs in anyway she chooses. At Biola, however,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attend a minimumof 30 chapel events, and must pay upwards of $300 if this requirement is notmet. I』m also interested in a diversity of perspective, but faculty arerequired to teach through a Biblical lens, and over 90% of the students in mydepartment (Anthropology) are seeking to do missionary work followinggraduation. Finally, I didn』t feel the Torrey Honors Program provided the kindof experiential learning environment I was looking for.

4. How she made thebest of things--and learned some great lessons and skills!

Two highlights of my time at Biola included debate, andthe experience of founding BQU, a safe, but underground group for queerstudents. Working with the debate team has taught me how to be accountable formy own work and more humble in my losses. Working with BQU has shown me notonly the necessity of being vulnerable with others, but has also taught meskills in creating a group constitution, designing a website, and advertisingour cause in a non-inflammatory way.

5. What she wantsto do (a.k.a.: the dream)

I』ve always been interested in psychological orenvironmental root of motives, and I see myself one day working in publicpolicy. I』m seeking science and social science departments that offer bothexcellent research faciliti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

6. How she』llpursue her interests at her new school: a mini 「Why us」 essay

I am interested in the debate team at Fordham because itsJesuit tradition inspires an intellectually rigorous environment. Whilemy current team is very skilled, it does not fulfill my intellectual values; Iwant classmates who want to explore controversial topics despite their personalstances, and who want to take debate as seriously as their social lives. Mydesire to explore diversity is also reflected in my major (Anthropology), anddraws me to the Irish Studies department. I am personally looking to revive mycultural heritage, and I am also interested in helping oppressed culturesthrive. I see a need to promote how Celtic culture shaped currentAmerican society, and want to explore the gender roles of early Celtic culture.

7. And we』re out.

Although my time at Biola has been challenging, it hasgiven me time to discover my own values, ethics, and priorities. I am ready tofind a place where I can feel at home, and Fordham is a place where I canpicture myself reading Nietzsche in my dorm room or working on progressivedebate resolutions with the squad. I hope to contribute my interests and valuesto the Fordham tradition.

希望對你有幫助。有其它問題可以私信我,或者關注我們的網站主頁 - BosonEd,微信號:bosonme,或者微信平台,謝謝!


你好,我也是轉學生,廈大轉學,收到top50和top100的offer都有。過程非常艱辛~但我也並不後悔~復旦的話,都會比高中出去申請的學校差一兩個檔次的心理準備你要做好~要是gpa非常高的話top30應該沒有問題的


首先,不太明白為什麼說轉學到TOP50不敢奢望?要轉去加拿大和美國的不知名的學校。是你的GPA太低的緣故嗎?雖然我不是特彆強調排名,但轉去100的學校,我認為性價比不高。最近幾年接觸了大量本科轉學的案例,我認為難度並非很大,甚至以背景一般只要績點還可以的學生,通過努力幾乎都去了TOP50,甚至TOP30。我個人認為轉學對於一部分學生來講,是非常有價值和意義的。

本科轉學的申請形勢

  與新生錄取率相比,轉學生的錄取人數要稍低一些,而且錄取人數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因此申請會存在一定的偶然性(比如雖然你所申請的學校,今年沒有學生轉出或者休學退學,可能無法獲得錄取)。但隨著留學申請者人數基數的不斷增大,研究生階段申請競爭激烈,國內的本科教育變革的速度明顯慢於90後群體的步伐,所以越來越多的學生通過轉學這種方式作為跳板,實現自己的目標。

  對於TOP30的大學或者是更為頂級的學校,轉學AVALAIBLE的SPACE是非常少的。因為越好的學校,學生的流動性越小)頂級學校,例如COLUMBIA明確說明只招北美大學體系的轉學生。而DUKE之前也因SPACE的問題關閉國內轉學生的通道。PRINCETON大學明確說明不招轉學生,HARVARD大學的轉學政策也在變化,會根據學校實際的情況來決定是否有轉學的名額。還有內地學生比較喜歡的UC系統學校,並不是因為其轉學一定有多難,而是因為他們把3/1以上的名額都留給了本州內的社區大學,(只要在加州社區大學就讀,GPA達到學校要求,學生就可以成功轉學到他們理想的UC CAMPUS,因為大部分社區大學都與UC系統的學校簽訂了轉學的協議)可以說TOP30的轉學競爭性是比較激烈的。國內大學(除非是國內知名985,211院校)與美本和美國社區大學的學生相比,確實缺少一定的競爭力。

  對於一些希望轉到TOP50的學生來說,這個檔次的轉學申請要比申請新人容易一些。尤其是在新生申請的常見院校,例如PSU,UIUC等學校,都是轉學申請機會比較多的學校。因為這類公立大學規模大,學生多,流動性也大。很多這些學校的學生會以自己的學校當跳板,轉到更牛的學校去。這樣轉學的SPACE就會比較多。申請這一檔次的學校,可以不提供SAT成績,GPA達到3.5+,可轉學分超過至少30個以上,從我們這幾年錄取的案例可以判斷出,錄取機會還是比較大的。不過如果學生跨專業轉學,可轉學分達不到學校最低的要求,學校還有可能要求學生提供SAT成績,學生在申請前必須做好充分的了解和準備。

本科轉學的利弊

  本科轉學的門檻相對來說不那麼高,比如不考SAT也能去美國TOP50大U和LAC,甚至更靠前的院校都有可能。不管什麼時候轉學,只要你願意,都有合適的學校會接納你;如果你對現階段的學校或者專業不滿意,可以利用轉學來扭轉不利局面;如果你真有實力,即使你目前就讀院校一般,也可以轉學去美國名校,而這在中國是不可能實現的。不過,本科轉學一定會讓你的部分學分對接不上,會造成浪費,尤其是對於國內本科在讀的學生來說,與美國的課程差異還是存在的。而且大部分院校對國際轉學生不太提供獎學金,尤其是大U。所以如果有獎學金方面的需求的話,建議重點考慮LAC。

給準備本科轉學的學生一些建議

  首先,GPA成績相當重要,至少超過90%的學校這麼認為。對轉學申請人進行評估時,能否被錄取主要取決於申請人的在校成績。因為在大學頭兩年,學生們更多是在適應本科基礎課程學習,不太有機會進行專業的深入學習或實踐,所以GPA是衡量一個學生能否適應未來學業挑戰的最重要的指標。所以在轉學計劃實施過程中千萬不要荒廢了學業。

  其次,對於轉學生來說,SAT和ACT成績並不像申請freshman那麼重要。但對於申請目標和期待較高的學生來講,也是非常關鍵的。所以,如果你的申請目標並不高,而且你已經取得了還可以的成績,就不要需要再耗費很大的精力刷分,集中精力做好其他方面就可以了。當然,如果你的目標是全美top20的頂尖學校,那麼漂亮的IBT和SAT成績還是有必要的。

  再次,上面也提到了,不同學校的轉學政策有很大不同,所以做好前期了解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像加州系統的學校,把大多數轉學名額都給了本州的社區大學(Community College),然後是加州本系統的學生,最後才是其他學校的學生。這個環節需要你付出特別大的精力,儘可能通過各種渠道收集信息。在申請過程中,學校通常會問學生為什麼要轉學。這時候一定要牢記,不要像怨婦一樣數落現在環境的不是,沒有學校喜歡一個失敗者或者只是抱怨的人。闡述轉學動機要積極向上,可以從人生追求、學業規劃、職業發展等等方面具體地說說為什麼要轉學,讓目標學校明白,不是現在的學校不好,而是現在的學校無法滿足自己更高的需求。

總之,在留學申請低齡化的大背景下,本科申請市場正逐步升溫。如果能夠充分利用本科轉學這個跳板,同樣也是一次扭轉自己被動局面的好機會。同時,這也是讓你跳到更高平台的一個很好的方式。


top30也有可能吧


1、轉學可以帶學分走 不用直接讀大一

2、FDU 怎麼說專業也不能不知名吧 至少TOP50還是可以努力實現的吧。。。。

3、如果TOP50不行 那麼就留在FDU 以後master吧 努力GT 實習 還是有機會的


強烈推薦轉學生看一個專欄,關於轉學的各個方面扒的非常全面。。。

深度長文,在此就不做文字的搬運工了,轉學黨請移步

水哥談本科轉學(一) - 水哥談留學 - 知乎專欄

---------E.N.D.---------

更多留學好料都被塞在這裡

【美國本科留學】文章目錄

專做美本留學知識分享的知乎專欄


在國內,一考定終身,高考幾乎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本科期間別說轉校,就連轉專業也只有985之類的好學校的優秀學生才有資格申請的。比如我一個現在在Google工作的學生,當初是靠著年級top2的成績才成功從哈工程的機械系轉到了自動化專業。所以本科讀一半然後跑到美國讀書,然後拿個美國優秀大學學位,這個事兒對很多學生和家長來說實在是聞所未聞,就更別談準備的事情了。

為了幫大家跟深入的了解轉學,先用幾個真實的案例刷新一下認知(認知如若不刷新,別的談啥都是扯淡。。。)

故事一:從UCSB的EE轉到Emerson拍電影,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和一個在UCSB讀EE的學生聊天,她高興的告訴我終於說服她的家人,同意她去Emerson讀Film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了。我感嘆要放棄一個綜排top40的大U,轉去一個不計排名,只是電影和傳媒專業在圈子裡小有名氣的小學校 (拿到了幾個TOP30左右的錄取,也都放棄了),確實需要決心,難得家長也支持就更不容易了。

這位學生在申請新生的時候標化比較普通,托福90+,SATI1800+,被幾個top40左右的學校錄取,最後選擇了進入UCSB的工程學院就讀。其實工程一直是她的強項,EE專業並不是她不喜歡,而是她在高三學校成人儀式的時候負責了整個的攝影過程,突然覺得拍片子,玩攝影是件比較有意思的事兒。後來的整體假期,她都在做和電影相關的活動。去了美國之後,她沒有整天和中國學生混在一起,而是利用業餘的時間跟著一幫美國的同學做電影,(她是唯一的中國學生)有的時候還要去大山洞裡拍攝,幾天聯繫不上人。

大一結束後的那個暑假,她還去USC上了Film studies的summer course。回國之後她和我說要轉學。對話中,我問她是不是想清楚了,她學習電影不僅僅是因為喜歡,而是覺得可以做很多有社會意義的事兒,例如她一直熱衷於公益活動,未來希望做一些公益性的宣傳片,這樣的專業學習似乎又上升了一個高度。正如她以及很多學生的反饋所說,在去美國之前,大家往往更在意學校的排名,學術聲譽,地理位置等等。到了美國之後,大家更關注的是自己想要什麼,關注點也不僅僅是停留在專業層面,而是轉向人生以及生活層面的思考,例如生活便不便利,開不開心,想要過一個怎樣的人生。這個時候排名這些東西就顯得沒有那麼重要了。

故事二:從UBC轉去Emory追求美國夢

我曾問過一位在加拿大UBC讀金融的學生為什麼要轉學去美國。當時,我很好奇,為什麼在加拿大頂級的大學的熱門專業還要轉學?他給我的答案是缺少激情。這樣的說法可能在很多人眼裡算不上什麼大的理由,但對比那些在國內只要能上清北,甚至願意接受專業調劑,學習自己不喜歡的專業,也願意呆在所謂的「名校」過上自己可能不那麼happy的四年大學生活的學生來說,這位學生更讓我敬畏。

一個已經在加拿大讀大三的學生,還有一年就拿到degree,卻願意犧牲比別的同學多一年的時間來完成本科的學位,不僅僅說明美國本科教育的魅力以及美國的多民族文化以及強調自由,平等,民主的精神可能帶給我們的思維上的衝擊。這種主動積極的態度和勇氣讓他拿到了Emory大學的offer。

故事三:高考「失敗者」到美國常春藤的逆襲之路

630+的北京高考成績,中國農大的錄取,讓Maggie這個在北師大實驗中學的孩子很失落。尤其是進入本科之後,在和美國的高中同學聊天中感受到了兩邊大學生活的巨大差異。所以Maggie堅定了轉學的決心。擁有兩個從小照顧得細緻入微的父母,從小很少有機會做選擇的她在很多事情都極其糾結-活動選擇,寫文書,定學校名單,對未來的專業選擇都無不糾結。

通過努力拿到了Cornell的offer之後,一年之後回來再吃飯時發現她已經越來越有主見。申請研究生院時,她父母仍然是那麼糾結(到底是MS還是PhD,能不能有書讀,要獎不要獎,沒有給孩子一個美國身份申請營養專業考證多吃虧啊等等),那麼擔心。然而不同的是在討論套磁策略,program抉擇這類問題是,Maggie已經很有自己的主見,當哥大和Cornell給出的面試時間衝突時,我發現她已經能很妥當的處理了。最終,她拿到了哥大自己最喜歡的項目的offer。而那些高考成功的同學,從申請的技術高度(因為人跟人其實不好比怎麼叫成功,所以只能從申請難度的技術層面衡量)她的水平已經明顯超過了他們。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從這些已經在美國就讀了的學生,也會再次通過轉學去實現更高的目標和自我價值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轉學不僅僅可以幫助我們磨練心智,塑造品格,還可以幫助我們進行深度的自我認知,明確自己的人生方向,獲得能力和視野的提升。不得不說轉學給我們帶來了另一個新的契,一個逆襲的跳板,一個更為公平的機會和進行二次選擇的機會。

無論你現在就讀於美本或國內大學,如果你就讀社區大學,或者已經大專畢業,如果你對現在的專業不滿意,如果你有60w以上的教育預算,想給自己一個全新環境,全新的機會,全新的人生,轉學則是一個可以幫你實現彎道超車的最佳途徑。

最後,歡迎大家關注我的系列專題文章,每期都會帶領大家認真剖析一個經典轉學問題,文章還在連載中,敬請關注~

那些年我們經歷過的美本轉學的故事 | 轉學專題(一)

揭秘美國大學本科轉學名額的來源 | 轉學專題(二)

什麼時候轉學最合適?| 轉學專題(三)

同樣是轉學,為什麼你拼不過美本的學生? | 轉學專題(四)

更新中......

---------E.N.D.---------

水嫂教你申美本 - 知乎專欄

一個留學顧問10年工作的申請經驗與心得感悟


題主是不是可能因為現在GPA不甚好所以對申請沒有信心?也覺得可能是受了一些不良中介的不正確引導?的確是好多同學和我說中介一上來就都喜歡打壓人的申請目標而且製造一種出國一定比在國內好的印象。

實際上來說一個不知名的美本肯定是不會比FDU有更強的背景的。(排名略後一些的學校不能說他們不好,的確他們是在一些專業領域可能比較強但是本科學習是一個很comprehensive的東西,的確比在前面的學校體驗是要差一些,LAC此處不表並不是很了解)。而且一個比較普通的美本學校申請Master不可能比國內的top學校有更多的優勢,特別是數理類專業,可能劣勢更明顯。因為屢次聽prof說覺得中國本科的學生數理基礎還是要比美國的學生好不少的,當然這種好印象只停留在比較top的學校裡面(某7校?)至於說回國內國內本科競爭力差?你確定?頂多是比FDU+美研的確是差不少,FDU本和某top100的美本比,覺得還是FDU要強很多吧。。。

當然如果可以申請到top的學校其實也可以考慮transfer,top100是真的真的沒必要。我有認識的FDU的轉去了Umich和WUSTL的,以復旦牌子去這些好的top30的好學校還是可以的,但是當然得建立在個人的條件也不錯的前提下,GPA什麼的都不能差。

統計MS基本都是一年的碩士,但是坑不抗不好說,因為基本上就是一個職業教育面向工作的。Columbia的一年統計碩士背黑成什麼了,但其實據說就業什麼的還不錯。如果想要學的更多可以考慮申請Ph.D。

綜上還是建議選擇1


申請的角度給大家一些參考吧。

本科某西南末流985,GPA &> 3.7, TOEFL 104, 外加數學競賽等獎項與一等獎學金,申美帝CS 學校轉學。

UC系。(全拒德,後悔沒申個riverside, sjsu什麼的保底)

錄取:馬里蘭帕克(CS #16), 亞利桑那大學(CS #48), 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

事實證明我還是too young。首先大家要知道UC系競爭很激烈,而且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美帝社區學院學生,所以三流985GPA 3.5以下就不要申了(其實現在加州發展太好,連UCSC這種比大部分whatever state university 都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當然也可能是我學校太渣,不過據我所知同城的另外一所985也好不到哪裡去)。

其次是美帝貌似不太關心你的競賽成績(當然可能是我的獎太水)。有機會水個實習什麼的說不定還有用點。

CS競爭白熱化,還是那句話,三流985GPA3.5以下就別申了。

本科學校也很要緊,雖然說這不是決定因素,但是我在申請的時候從名單里找我學校要半天。。其實美帝學校在錄取的時候也是看歷年情況的,如果在你之前你校被錄取的人很少,那你被錄的概率也就少很多。而且我校的英文名給不知道的招生官一看就有一種很野雞的感覺(笑)。

本科專業也要緊,這決定你能轉多少學分。要麼讀數學要麼計算機,據我所知別的專業轉學分大多要GG,還不如老老實實讀個美本。教育水平差太多就不說了。用一個Berkeley學長的話,CS 和統計落後美帝20年,生物與醫學落後50年(教學水平,可能某些學校覺得自己評個雙一流就了不得了,事實上教學用的還是高中的方式)。

此外,早知如此,我幹嘛不直接讀個加州社區大學呢。。。可能是為了省學費吧, 花2年錢拿4年學位。

還有,美國本科真心吊打國內,以我現在的野雞大學而言,本科排名124,即使是這樣,教學水平比我校的CS還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雖然我校號稱是某排頭兵,CS在某排行榜上還全世界前150。。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難不成我的教授還得這樣寫推薦信:此人成績優異,特來你校碾壓你們這幫渣渣。。家裡有條件的還是趁早出去吧,國內末流985的教育真的是在扼殺人才,而且在此之前你高考還要浪費一年。


如果只是念個mfe的話沒必要轉學吧……哥倫比亞大學,芝加哥大學還有很多前面的學校都提高這種燒錢的項目。我覺得轉學的目的應該是申請phd。這個能夠體系出美本的優勢。至於你申請top20還是top50,我覺得都說不準。因為即使密歇根大學還有伯克利不要求sat,但是成功轉學的人都提供了相當高的sat。前三十是默認必須提供sat才可以考慮錄取的。你倒可以試試文理學院,因為申請轉學的少。但是文理學院特別貴。我已經轉學過來了,說實話會有點難過。當初高中如果一心申請美國大學,其實會省去許多麻煩而且結果肯定比轉學好很多。要知道中學階段的競賽比大學的容易多了。而且美國不太喜歡非傳統學術競賽,比如什麼商業策劃大賽……

另外轉學分是一件極其頭痛的事情。我轉了將近90學分,但是實際上有效學分不足二十個。國內專業課幾乎重新學一遍。倒不是不認可,只是美國大學對於學位證的要求是要在本校拿到多少專業課學分才能畢業。所以你可能大三到美國後重新從大一讀起,轉學生不允許申請獎學金,意味著你本科費用自理,即使高gpa也由於轉學生身份不能申請。

我以為可以到美國後做科研,事實上,教授們都很驕傲,根本不會考慮本科生。真正以學生為本的還是lac……請把托福刷到110……


親愛的。我都該上大四了。轉...


高考發揮不理想進入國內一般大學

轉而希望就讀美國優秀院校?

準備時間不充足

沒有儘早計劃而錯過美國大學申請?

美本沒拿到心儀的offer?

入讀的不是最愛的院校?

● ● ●

無論你就讀於國內還是國外

想換學校換一個環境?

想去一個學術和氛圍更好的大學?

想去一個大城市的學校?

想接觸不同的校友、教授?

想讓有限的本科生涯得到更好的提升?

如何解開名校情結、如何讓自己有一個質的飛躍

重新攀登人生高峰!

難道曾經的名校夢就此破滅嗎?

NO!NO!NO!

你還是有機會改變這一切的

從賓州州立大學 成功轉入top14(華大WUSTL)的畢業學長與你相約

傳授美國名校轉學經驗

教你如何轉入女(男)神校!

美申留學千聊微課堂

只要有網,哪裡都行

課堂主題

為什麼要本科轉學?

轉學學校對比

轉學申請要求

轉學要做哪些準備?

轉學申請Deadline和難度

關於轉學分和轉專業

課堂時間

本周五(2016年7月1日)晚上20:00

如有錯過,別擔心,只要進入即可聽原版記錄!

入口:http://m.qlchat.com/topic/540000010207473.htm?isGuide=Y

本科畢業於美國排名14位的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曾獲華大傑出學生獎。系統工程和數學雙專業榮譽畢業,輔修應用微觀經濟學。

目前已經獲得芝加哥大學金融數學碩士項目錄取,今年8月將再次赴美。

同時擔任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本科錄取辦公室中國區面試官。


如果準備將來在國外發展,那麼儘早轉。

如果將來還是要回國發展,建議不要轉。

現在國內的風氣是美本不如國內重本,海歸約等於盧瑟。


。。。。。。。。。。


推薦閱讀:

現在在德國杜伊斯堡學德語,a2~b1水平之間,三個月怎麼學才能考過dsh?具體點介紹學習方法~?
本科電氣專業的女生,想要去歐洲留學,繼續讀這個專業還是換專業比較好?
日本留學費用怎麼樣?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VSP項目(暑期交流)怎麼樣?
海歸是否對非海歸都存在一種天然的歧視?

TAG:美國 | 留學 | 留學申請 | 轉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