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專業考建築學的研究生,需要做哪些準備?

1.我是一名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的女生,現大二

2.高考分數不錯,只是由於志願填報問題徵集志願到信管專業,感覺現在空閑時間較多而且對未來的職業人生還沒有確切的想法。

3.從小對建築平面圖特別喜歡(由於接觸渠道有限但特別喜歡看房產廣告上的平面示意圖算嗎?)。喜歡動手做工藝品。至於繪畫基礎基本算沒有。(如果要求不需要太嚴格的話能自己搞定學習)。周圍有同學學土木的。

想知道的:(只是針對要如何達到基本可以考研的水準)

1.我有哪些課程需要學習,有那些書籍需要看

2.需要具備哪些技能,或者說想考研究生我需要達到什麼樣的標準

3.有哪些資料可以學習在哪可以找到

4.想知道學建築的本科生學習生活

5.對這個專業還處於基本了解 想不出還有什麼問題,希望可以告知我還應該了解些什麼

這個跨專業考研只是現在的一個備選項,我沒有想著學建築可以賺多少錢或者多大成就,只是想說能找個感興趣點的會更好。對這個專業沒有什麼回報要求只要餓不死就行。不會一定去選擇走哪條路只是想說即使我不能走這條路我也可以把它當成個興趣什麼的。但目前是抱著非常認真的態度在準備的。另外我偏重的是盡量在平時學習建築本科生學的東西(只是想)而不是考研。或者說能夠同步的學習他們學習的(感覺我有點想太多了)


櫻花路未變,歸來人少年。

從同濟土木到同濟建築,這段路,我用了一年。

---------------------------------------------------------------------------------------------------------------------------

同濟建築學研究生考試落下帷幕有一段時間了。

經過考完這段時間的稀釋,讓錄取同濟建築研究生這個結果變得平淡,但是更加真實。

遲遲沒有動筆的原因,更多的是想把這一年的時間湊滿,(從去年開始準備到今年寫這篇文章前)也算是對於那段複習備考的日子的,正式告別。

雖然還是在同一個學校,從一個最有同濟特色的專業(土木)到另一個最後同濟特色的專業(建築)。兩個系館之間的距離,甚至走路用不了五分鐘。但是這條跨越的路,我用了整整一年。

---------------------------------------------------------------------------------------------------------------------------

  • LJX(這篇長答案的作者)可能是我見過的土木專業里最有文藝氣息的少年之一,多年的畫畫的祭奠讓他對於美有著先天的敏銳,再加上四年土木專業本科的熏陶,工科生的細膩、嚴謹和文科生的飄逸、洒脫在身上很好的結合。濃的好像是染出來衝天眉加上西北大漢的精壯身材,讓他在學員中有著極高的辨識度,說起話來的輕言細語又讓LJX綻放出強烈的反差萌。
  • 嗯,今天帶來他的故事的,就這是樣子的一個來自甘肅、喜歡畫畫、用了一年時間從同濟最好的專業土木工程跨考到了同濟另一個最好的專業建築學的小夥子。
  • 對了,最後饒一句,初試選考的還是設計方向。(三個方向中難度最大,不確定最大的方向)

---------------------------------------------------------------------------------------------------------------------------

一年以來,如果問我跨考最大的體會的話,可能就是【勇敢】兩個字。

很多人問我,如何才能成功跨考進入同濟,而且還是一次成功?

對著這個問題,我認真想了很久,有零零碎碎很多的經驗教訓,但是,先於一切複習考試的技巧之上,是你的勇氣。你是否真正了解你的專業,了解你的選擇,了解你自己。

想要跨專業的人,無非就是對新專業的喜歡和對原專業的不喜歡。但是當別人問到「你不喜歡現在專業的哪一點?」、「你喜歡建築的哪一點?」、「你對於原專業有多少的了解?」、「你對於建築有多少的了解?」答案往往都是蒼白無力的。有的更多的是對於現狀的不滿和未來的非理性亢奮。

或許這是一盆冷水,但因為我也曾被澆的瑟瑟發抖,讓我在絕望中握緊了當下,一日復一日,一年之後,終於在備考中慢慢找到了這些問題的答案,也收穫了在同濟開始建築研究生生活的寶貴機會。

--------------------------------------------------------------------------------------------------------------------------------------

01 方向的選擇

作為一個跨專業的考生,首先擺在我面前的難題,不是如何提高開始每一本書的複習,而是如何選擇考試的途徑:同濟建築考研初試有設計、技術和歷史三個方向可以選擇。

既想通過選考快題來大大提升自己的設計能力,但又擔心火候不夠導致初試落榜,進而想索性選擇相對討巧的技術和歷史方向這一稍稍有些保守但是保險的途徑,但一想到沒有選擇設計方向,心中又有無限的不甘。如此循環往複,在前期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這樣的困惑伴隨著的每天看書的日子,直到我經過了一個完整的系統快題訓練周期之後,了解增加了自信,自信直接決定了我在穩妥和勇敢之間選擇了後者。

個人建議越早確定越好,因為這直接關係著複習進度的安排和專註度。如果對於自己的實力不甚了解,可以通過周末班類似的快題課程作為啟蒙,在有對比性的樣本集中感受到自己的進度速度,以此來衡量在有限時間內與考試錄取標準的匹配程度。

--------------------------------------------------------------------------------------------------------------------------------------

02 快題部分

對於跨專業的考生,快題可能是最為困哪的一道障礙,我也是。

自己的快題練習的過程以明確的看出來混亂-複雜-簡潔-熟練四個階段。

我也是在一片混沌中選擇了春季學期中的周末班課程,每周末兩天通過循序漸進的練習來逐步建立起對於設計和考試的概念。而每次的課程之後,有一周的時間來複習、鞏固、總結、反思,清晰的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和變化。

先上一張我的第一張快題,漏洞百出,毫無章法,就算是給想要跨考的同學一點信心吧。

快題對我最大的挑戰,是如何把心中的概念,用正確的方式轉化為一個合格的設計。

可能是因為繪畫的基礎,畫圖對我似乎並沒有太多的陌生。但第一次接觸快題的時候,各種想法在內心洶湧澎湃,盡數釋放的結果就是作為考試答案呈現的快題設計是零散的、混亂的。

我足足用了一個月,才明白「快題是一種概念設計,是具有深化可能的一草,對於考試層面而言,你所要表達的基礎是這個設計的功能分布、流線組織、空間營造,當然還有場地的關係和城市的語境,簡單來說就是【邏輯】」。足足一個月,我才漸漸從捨本逐末的表象追逐中停下腳步,伴隨著快題班的課程,一點點的拼湊出完整的快題技能,消滅了圖紙中的一些基本的錯誤。

而下面,等待我的,是一個漫長的從紛繁到簡單的過程。

-----------------------------------------------------------------------------------------------------------------------------------------

複雜時期代表性圖紙

簡化時期代表性圖紙

這個過程很漫長,很也危險。

因為沒有上來就恨不得把一個做成【世界建築手法博物館】的複雜化,很難真正理解什麼是必要,什麼是多餘,什麼是克制,什麼是合適。這種危險性的典型表現就是過於追求個人主義的自我實現而忽略了場地基本的問題的直接解答。

極端點說,如果方向錯了,越努力,越危險。

隨著的接觸的案例越來越多,你先入為主的隨機性也會越來越大。拿到題目之後的不顧一切、生搬硬套的直接結果就是【元素堆砌】。

-----------------------------------------------------------------------------------------------------------------------------------------

03 案例抄繪

在這段轉變的過程中,正確的案例學習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如下)

學習一個案例,不是畫一張畫。需要是從設計最基礎的部分出發,結合外部條件,重新復盤設計者的功能排布、流線組織的邏輯。特別是在複雜條件下的簡單直接的解決,往往都宛若神來之筆、每每看完都好像春風化雨,特舒坦!

我總是將此類案例作為快題應試的教科書,遇到一個,抓住不放,反覆研讀,直到爛熟於胸。

當然了,將自己的過程的圖紙作為案例,和老師和學長深入的交流也會有巨大的提升,放一張自己複試時候的快題,相比於之前調理確實清晰了不少。

-----------------------------------------------------------------------------------------------------------------------------------------

04 政治英語和其他專業課

這三個部分倒是簡單很多,花心思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的時間越多、遍數越多,效果越好!

  • 大綜合部分

大綜合的13本書確實厚的可怕,我也怕,開始的時候放一放是沒有問題的。但中外建築史、建築評論這一類的史綱性的書目,對我而言就好像小說和電影一樣有趣,耐著性子翻翻,素養就這麼形成了。

我是從6-7月開始深化大綜合的體系,準備背誦材料、梳理知識框架、整理思維導圖。

尤其是在記憶中外建築史和城市設計的時候,思維導圖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而偏技術類的書目,在熟悉考研考點的基礎上,再將課本系統性的梳理一遍則更加更加重要。這些工作最好都以電子資料的形式整理歸檔,便於之後的查漏補缺和定時的複習鞏固。

在考前的最後一個月,我把所有的資料都過了三遍以上,完結了相關重點的整理,列印出來開始一輪一輪暴力背誦。這過程一直持續到考試前一天,當然在熟練之後,背誦的速度越來越快,鬥志也越發昂揚。

  • 英語部分

英語每天都要抽出時間去學習,同濟考研,英語政治一定不要忽視。關於英語每個人的狀況不一樣,網上的策略也非常多,挑選一個最適合自己的。個人覺得先從單詞入手,看朱偉的單詞,結合做真題,閱讀作文可以參考何凱文,我的基礎還算可以,所以這樣準備比較適合我,但不一定適合所有人,所以英語一定要多了解一些方法。

  • 政治部分

雖然政治是所有科目中最為容易的部分,但是真的到考前一個月再開始準備的話,巨大的背誦量和緩慢的進度會對於信心產生毀滅性的打擊。

最遲考前兩個月開始複習,先看肖秀榮精講精練並結合1000題這樣的書籍,不用太過詳實的看,但你要有印象,這樣在做1000題時更容易記憶,1000題我在考前刷了三遍,認真的把所有的錯誤點都寫在題旁邊,方便以後翻閱。

到了最後一個月,各大機構都會出政治資料,我的建議是選擇題都做一遍,培養感覺。

至於主觀題的準備,當時我也買了肖秀榮的四套卷,但發現每一小問後都有500字以上的字幅,而且並不是所有語言都具有必要性,背了三天後覺得不能這樣背誦,費時費力也不一定有效果,而且這種押寶的心態比較危險,之後我買了新東方徐濤的小黃書。

主觀題,個人認為考的是對於關鍵詞的解讀,所以我結合小黃書和肖秀榮上的關鍵詞點,一條一條背誦,直至擴充到比較全面的範圍。最後我的分數也有70+。

-----------------------------------------------------------------------------------------------------------------------------------------

05 時間安排

我的複習安排分為三個階段:

現在開始至7月,7月至10月中,10月中至考前。從現在開始至7月。

對於跨專業而言,主要的工作就是理解快題,學習英語,專業基礎課,如前所述,中外建史以及建築批評學可以進行翻閱,其餘的科目可以先放一放。

7月至10月中旬,現在你對於自己快題的認識已大致完成,可以進行抉擇,究竟要選擇什麼方向,定下來之後,就要安排每日的計劃,每周的計劃。以此高效的完成幾輪複習(早期至多三輪,要細緻而不是追求速度)。

到了10月中旬,加入政治的複習,以及完善自己背誦材料的整理,到了考前最後一個月,就是每天帶好自己的整理資料,三至四天一輪的背誦,直至考前。

第二及第三階段時刻表(個人較為適宜,僅供參考)

-----------------------------------------------------------------------------------------------------------------------------------------

從同濟土木到同濟建築,我用了整整一年。

感恩和感謝,這一年沒有從生命中消失,這段枯燥重複的日子伴隨著自我定位的逐步清晰,終於在一年後化作以同濟建築研究生的身份看同濟櫻花的心情。

同濟建築的門檻很高,但再高搞不過天地,高不過一顆年輕的心

願所有跨考的同學都能圓夢,也祝福自己在同濟建築系新的開始O(∩_∩)O~

LJX


好問題,但是答起來好麻煩的說

首先表示能有興趣學習建築學有好感,O(∩_∩)O~

建議女孩選擇研究生方向是」建築設計及其理論「,這個方向沒有數學,沒有力學,對討厭這兩個科目的人真是最佳選擇

其次這個專業包涵很多近現代中外的建築歷史文化,還有設計結構及其原理,對建築的認知很有幫助,本人也很喜歡

如果有興趣可以繼續往下看

先依次回答你的問題

1

初試科目:

思想政治理論

英語

建築基本知識(含建築結構,中外建築史)

建築設計基礎(考6小時,這個還考手繪,自備筆紙,哈哈)

複試科目:

專業課筆試

建築設計

(以上這些基本上大同小異)

需要準備買的書籍(以下這些書,如果對建築學有興趣,如果不考研希望也可以買來閱讀,本人都看過,表示很不錯,&>_&<):

中國建築史,潘谷西(建築工業出版社)

外國建築史,陳志華(建築工業出版社)

外國近現代建築史,羅小未(建築工業出版社)

建築構造(建築工業出版社)

居住建築設計原理(建築工業出版社)

公共建築設計原理(建築工業出版社)

現行建築設計規範大全(建築工業出版社)

2

需要具備哪些技能?

這個不知道具體指的是什麼,→_→

考研究生的話需要具備基本的:手繪技巧和分析立體幾何能力(這個在本科建築土木專業會學習到一本書,名字叫《建築工程製圖與識圖習題集》,裡面有很多基本的建築立面和平面圖,建議可以買來看看,本人表示最喜歡這本書有木有,每一題都認真做完還被老師當作教學示範,└(^o^)┘)

3

書籍可以在噹噹淘寶都能買到

而且考研資料的話,還能針對在淘寶買到一整套那個大學的歷年基礎考研真題

價錢也就幾百塊左右

4

這個別的學校不知道

本人學校的建築本科生生活:

每天跟上班一樣報道打卡,然後因為建築學女生太少。上課基本都死氣沉沉毫無生機

每個學期課程不一樣,有時候可以在馬路上看到老師帶著學生在馬路上圍著一個儀器嘰嘰喳喳

因為建築學課程大多類似混凝土:鋼筋:力學這類學起來枯燥無比

所以有大把時間看喜歡的書,做喜歡的事情,(ˇ^ˇ〉

5

在這裡建議對建築有興趣的可以閱讀一下上面書籍裡面的各國建築史,很多建築風格,建築的歷史,太酷了,當你看完了,會在周圍各種建築裡面找歷史偉大建築的影子,哈哈,有點誇張。不過好想親自跑去那些建築腳下領略一番,(☆_☆)

而且不用對考研有任何壓力,只是找到一個感興趣的點,多閱讀一些感興趣的書籍

完全不用擔心會餓死,哈哈

最後說,真不用想著過建築生的生活,好好享受本專業生活吧,每個專業生活都是不一樣的煙火。

簡單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有什麼問題可以問我


喜歡就去考,其實國外的建築研究生有專門為非建築本科設計的項目

當然,建築是個坑很累而且並賺不到錢


我說一下這個行業的工作情況吧。加班很多,收入一般吧。加班費什麼的基本是沒有的,就連合同上的工資也只會寫上2500人民幣(本人渣渣學校的五年制建築學本科,工作坐標深圳,畢業至今呆過兩個公司一個號稱中國十大民營設計院之一,另一個是十幾人的設計團隊,均是如此,同學朋友在國企改制的單位也是這樣,不過外企應該不是)。所謂的收入,就是入職的時候跟領導談的年薪or月薪,只有一個口頭的承諾(慶幸的我談的收入最後都拿到了),所以年終收入縮水並不是不可能。

同時加班多,這就意味著,個人生活和工作是層疊的。工作是徹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每天10點半以後下班是經常的事(這個跟公司或者說部門的老大工作習慣有很大的關係)。建築學是一個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專業,但是工作卻把你於生活隔離(個人感覺,不一定具有普遍性)。

工作和在學校的建築設計是不一樣的,最大的區別是在校園你是設計的主導者,而在工作在職業初期,你只是一個輔助者。得到領導的賞識是機遇也是挑戰,默默無聞也是常態。

天天加班,干著不值錢的工作。沒有私人生活,朝九晚五隻是別人的生活。但無可否認,建築設計這一行也很有自己的魅力。入行慎重。


凡是向我諮詢我建築學專業的孩子,我都會先問家境如何。

大二的孩子,除了極少數家境極為優越對錢沒感覺以外,大部分都是沒經歷過社會才說出不想掙大錢的話。

讀建築不但掙不到錢,還會投入大量時間精力加班工作,姑娘真的想清楚了嗎?


好多學校複試不要轉專業的說


我也想考建築學研究生。


也是想跨考妹子一枚,想問重大招收跨專業的嗎


練好隨時熬夜隨時補覺的本事,最好是能連續熬72小時然後連睡24小時那種,如果能堅持到60歲不死必成大師!


首先你要喜歡建築才好,途徑不多,去旁聽基礎課吧老師應該允許的。如果你喜歡建築設計呢,基礎很重要,學習過程也會很豐滿,工作現實真的很骨感,好公司太不認跨專業,建築對你來說會很累。


題主才大二,轉專業還來得及。不知道題主在哪個城市,在武漢的話,華中科技大學有建築學雙學位可以修。關於這個雙學位,我之前有回答

過。

見如下回答(手機碼字不方便,直接甩鏈接了)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9181536

————————

當然不管轉不轉,先把本專業學好!


什麼!竟然考建築!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讓 · 努維爾以及他設計的建築?
建築師真忙起來能忙成什麼樣?
安藤忠雄怎麼可以實現從拳擊手變成建築師這樣顛覆式的跨界?
2015年以後房地產行業真的完全沒有回來的可能了嗎?
怎麼評價一所大學建築專業的實力,為什麼浙大建築專業排名才全國第十?

TAG:建築師 | 建築學 | 建築設計 | 跨專業考研 | 考研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