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十歲孩子討論生老病死?以消除他對此的各種焦慮。
兒子十歲,最近開始對生老病死特別敏感、焦慮,表現為:書上看到這方面信息就要往自己或家人身上聯想;對自己的身體格外關注,稍有不適就要尋根究底找原因;經常跟我坦言說怕死怕生病,一想到就覺得害怕。
我曾跟他說過人的恐懼源於無知,本意鼓勵他碰到問題不迴避去探索的精神,但他最近天天上圖書館就找這些書看,看完更加焦慮的狀態讓我很是憂心。請各路知友幫忙出出主意,我該如何幫他消除這些焦慮。謝謝!---------------------------------------------------------------9月10日補充後續。
1、《孩子應該知道的秘密》6號收到,他自己先看了一遍,然後要求我和他一起讀,非常有趣又通俗易懂,其中有些對家長和孩子心理的描述準確到位,比如對待「大便」這事(汗,不過讀這本確實讓我們全家都笑瘋了)。「死亡是怎麼回事」看了好幾遍,其間他說下輩子他要變成一顆樹,我說我以前還想變成國寶大熊貓或者最長壽的烏龜,於是開始了十萬八千里的跑題瞎扯。《天藍色的彼岸》我自己搜索看了下,還沒看完,作者的視角很獨特。2、最近說起這方面話題較少,也許跟開學之後學習、生活都豐富許多有關;也許跟爸爸出差回來每天帶他戶外運動有關;他不提,我也不揭,暫時讓它放在那兒吧。最後,再次感謝所有答主的寶貴建言,受益匪淺,真心謝謝!
上圖。。。。。。。
謝邀。首先,10歲左右對死亡焦慮是很正常的事情。很多人差不多在這年齡前後對於死亡產生莫大的困惑,焦慮和恐懼。有統計表示,年輕人對於死亡的恐懼是要高過中年乃至老年的。如果他對於這個事情試圖用閱讀去解決挺不錯的。我覺得你可以選擇保持觀察,不作為。我覺得首先你不要因為孩子的憂慮而焦慮。人生有很多關卡,每個人應該自己翻過去的。你保持你原有的狀態。你對於生活的態度也會影響到他對於生活的態度的。
小時候也經歷過類似的狀態。晚上和大人一起睡,他們很自然地呼呼大睡,而我在昏暗的燈下,想像著死亡後沒有盡頭的黑暗,害怕得簌簌發抖,眼淚一顆顆掉下來。當時也是找很多類似的書來看,也出現了一些題主描述的狀態。
那當時的我怎麼走出來呢?1)《天藍色的彼岸》當初去書店時,就看到這本書,看到介紹語有給兒童的死亡啟蒙,而且還有安妮寶貝推薦作序就買了。反覆看了四五遍,作者輕柔慈愛的語氣給了我很大安慰。有一個場景給我的印象特深刻:在最後,主角走進藍色光海,他想著,我將和樹葉,花兒一樣融入天地間,與整個世界同在。我去了。以一個兒童的視角看待死亡,更容易讓孩子接受其觀點。
2)開朗,在孩子心中分量很重的長輩的調侃。說實話,這時候的孩子比較沒有安全感的。家長如果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即便教導的話再語重心長,孩子心中的結還是很難打開。而一個豪爽,開朗的長輩如果拍拍他的肩,告訴他:「小子,我活到這歲數都沒著急想這事,你有什麼好擔心的?」這種硬朗,自信的態度更能安慰小孩,儘管說了等於沒說。但其實小孩要的也不是說教,而是一種依靠和安全感。
3)參與集體活動,多旅遊,多走走。思考的小孩一般閑的時間多,所以很容易想七想八。如果讓他多到操場上瘋跑、遊戲,那他晚上回來只想好好睡一覺,哪有心情想太多。我覺得,很多時候如果能用小孩的方式對待小孩,可能會有奇效。這可能比圖書館有用得多。
我覺得大道理倒不必一套套的了。這個時候孩子需要的是情感上的支持和安全感,需要的是感覺而不是道理。對於死亡的認知,可以等他日後走出這種感性的恐懼後再進行探討。
孩子能主動跟你探討而不是自己瞎想,是個很好的交流機會。我的建議首先是把你對生死的看法坦然告訴他,然後再聽聽他的想法。接著你得自己去圖書館找一些有關生死的哲學書籍來看看,並把你認可的積極的那些推薦給他看,告訴他,生死是一個哲學話題,古往今來很多哲學大家宗教文學都在思考這個問題,這些書都是別人思考過的,他可以參考。在此過程中每天都能跟他聊聊,聽聽他的想法。適當調整書的難度和種類。
孩子每思考一個哲學話題,都是快速度過成長的一個坎,家長能給與合適的幫助,孩子就會少很多痛苦。
我們的孩子都是十歲,或許可以探討一下交流心得。
印象中兒子沒有為死亡特別焦慮過,但是他經歷過太奶奶的葬禮,那時6歲的他看到一群爺爺奶奶跪在地下痛哭,我拉著他一起跪在邊上,能感覺到他的不解,但是他沒有說什麼,只是默默地跟著大人。他出生後每年清明和冬至我們都會帶著他去掃墓,他從小時候的漫不經心到現在能幫老人折元寶燒紙錢點香燭,十分嚴肅地向先輩捧香鞠躬,然後和大家開心地吃供品。有的家庭是不讓小孩子參與這些的,擔心小孩子看到鬼神。我們家都是無神論者,倒是不介意,從爺爺奶奶到我們夫婦都有意識地在這些事件中給他講先人的往事,所以我感覺他對生與死還是比較坦然的。
兒子曾經有問過我一些關於生死的問題,比如他知道我有同事去世,問過我是什麼感受,比如問有沒有來生,比如問我的外婆奶奶輩的出生年份,問她們一生經歷了怎麼樣的生活。這些我們都據實相告,他有時也會討論一下,有時問完就不再繼續下去。
這個狀態是我們全家希望的。我覺得這與家裡從來沒有避諱生死的話題有關。
關於題主的孩子,或許題主可以回憶一下孩子之前是怎樣接觸到這類話題的,他身邊的人可能給過他怎樣的影響。也可以和孩子談談,問問他是什麼誘因讓他現在關注這個話題。然後判斷怎樣引導。
我很贊成其他幾位答主的觀點,孩子在思考這類問題是一個成長的契機,一個會主動去圖書館找資料的孩子是多麼令人欽佩呀。對於他現有的焦慮心情,要有同理心,告訴他爸媽也怕,大部分人都怕,但是正因為怕,所以才要認真好好生活。可以給孩子推薦一本合適的書,父母其中一人和他一起看,邊看邊探討,一方面可以更深入了解孩子害怕的內因,另一方面找到合適的機會與他溝通。讓他患上拖延症不治而愈「死亡?還早的呢,著什麼急?」
謝邀!
我兒子也差不多有這個階段,我告訴他你很害怕,你在擔心這些你所不知道的事情,你怕和媽媽分開……
我也害怕的。 如果死了我就見不到你了,但是我會活在你心裡,而且因為我知道我們每個人遲早會死亡,我會更珍惜活著的時候。《孩子應該知道的秘密》 這系列書蠻好的,裡面有本講死亡的,我讀了幾次給兒子聽。
題主的兒子年齡更大,更加可以趁此機會探討探討焦慮,擔憂,害怕…… 可以找找我們能為此做些什麼……
(其實講的深遠點我覺得這種擔憂和覺察很好,是主體性出來的表現,不再是懵懵懂懂活著,而是思考我想怎麼活著,我不想怎麼活著…… 只要不是因為別的事情的焦慮轉移——從題主看來沒有,這是種成長的動力。性格細膩缺乏安全感就會瞎想,我小時候會想,長大後想得反而多了,用心理角度說就是強迫症以及疑病症。給點小意見通常遇到這種情況,父母大都覺得孩子吃飽了撐的,覺得沒什麼大不了,孩子久了就好了,可是對於孩子來說,他相反更想得到父母的理解而不是謾罵或者是無視。所以,做父母的是要跟他多溝通,耐心!!做父母的帶他慢慢走出那個圈!下班沒事就跟他聊聊天,當他談及此話題,你就跟他說,癌症沒有那麼容易!是需要一個長年累月的過程,反正耐心開導,千萬別放棄!周末寒暑假盡量帶他出去玩玩~~否則長期下去就會抑鬱!!我是過來人,深知痛苦
我覺得這孩子顧慮太多,給他留一些有點難度,但是自己能夠克服的事情做做,這樣他會找到自信。
就推薦兩本書。《不老泉》《天藍色的彼岸》
我在十歲時候也是完全一樣天天怕得病怕死亡!現在二十多了,記得當時是暑假 在家閑著就開始胡思亂想,這癥狀到了開學就自愈了,你試著讓他出去社交去玩看看.
你只要簡單直接但堅定霸氣的告訴他,這些都和你沒關係,你不會有事的,放心
推薦閱讀:
※克隆的「我」和原本的「我」有哪些不同?
※數學家的收入來源是什麼?
※類比二維到三維世界,四維世界大概是個什麼樣子?
※110伏電壓和220伏電壓哪個更科學?
※如何看待崔永元對黃金大米發表的頭條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