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倉使團出使期間,使團的核心人物是如何保證回國後權力沒有被架空的?


事實上,沒有保證,因此有了著名的明治六年政變(1873年)。政變聽起來跟征韓論有關,事實上卻是人事爭鬥,連日本人自己都看得明白。

當然,說沒有保證似乎也有點過分,有人提到12條盟約,懂日語的可以直接去看這個:

國立公文書館 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

對不懂日語的朋友總結一下:

第6條規定:在使節團歸國之前,有關內地事務的大型改革不得進行

第7條規定:廢藩置縣後續工作必須儘快執行

如此可以看出,說這條盟約有限制力,基本上是在扯淡。

為什麼呢?你說不搞大型改革,好啊,廢藩置縣難道不是大改革?廢藩置縣之後馬上就要建立全國徵兵制,馬上就要重新設立地租(地租改正),馬上要改革學制,馬上要解決陽曆陰曆使用問題,馬上要解禁基督教——這些都刻不容緩,難道要等你們使節團都回來再干?那恐怕西南戰爭要早爆發幾年了。

所以,說沒保證,不太對,說保證有多大,也說不上。

當然,人事安排也很有趣。維新之後,日本政府主要由薩、長、公家、土肥等4部分勢力把持:

(1)外游組之中,岩倉具視(中間)屬於公家,木戶孝允(左一)、伊藤博文(右二)屬於長州,大久保利通(右一)是薩摩大手,山口尚芳(左二)出身佐賀藩;

(2)留守組之中,三條實美屬於公家,井上馨屬於長州,西鄉隆盛屬於薩摩,大隈重信、江藤新平出身佐賀藩。

換句話說,這套體系本來是想達成一個平衡,就是誰也別想佔便宜,誰也別想吃虧。

但大家都是人,制度想限制住人,也必須有一個更強力的人。雖然明治天皇反覆重申「出遊組回來之前什麼也不許定」,但這個天皇都是武士擁立的,想讓這幫武士聽天皇的話,確實有點難度。事實上藩閥鬥爭從岩倉使節團離開之後,就悄悄開始。

第一件事就是「山城屋事件」,主角山縣有朋。

山縣有朋,長州人,後來是軍方巨型元老,權力比伊藤博文高出幾個數量級,但這時候仍然是兵部(陸軍)大輔。由於那時候日本基本上沒有海軍,所有船都歸陸軍管,所以山縣有朋事實上相當於國防部長,主要負責徵兵制改造。

對於徵兵制,薩摩閥首領西鄉隆盛其實很支持,他一開始的確提出過以舊武士為中心招募兵員,但後來自己也覺得扯淡就改為支持山縣有朋了。早在1869年,徵兵令就通過了。但問題在於,一個徵兵令不能解決所有事情,尤其是軍餉問題,很難搞。

軍餉有什麼問題呢?很簡單,就是沒有軍餉,說直白點,就是沒錢。

明治政府建國跟新中國差不多,基本上都是一窮二白。更何況1869年日本壓根還是個封建制度(廢藩置縣沒有實行),中央還得打北海道,還得收復小笠原群島,還得顧一下琉球國,麻煩事一堆一堆,哪兒有錢給你擴軍?

沒錢怎麼辦?借唄。

於是山縣有朋找到了山城屋和助。

在日語里,「屋」一般都是商店的意思,比如「本屋」是書店,「八百屋」是菜店,以「山城屋」為姓氏,一看就是商人。但山城屋和助卻不僅是商人,他還是長州藩出身,幕末還是長州藩最強大軍隊——奇兵隊成員。

順便說一句,山縣有朋就是奇兵隊軍監。

這個基友關係,哦不,戰友關係,當然鐵。於是山城屋就成了陸軍(兵部)省御用商人。

陸軍省實在沒錢,就找山城屋借了15萬美元。當然,山縣有朋是山城屋的老上司,借個錢自然也不用什麼擔保,說一句就成了。

這個沒有擔保,讓山城屋後悔了一輩子,也讓山縣有朋慶幸了一輩子。

山縣有朋拿了錢,沒發軍餉,而是要掙更多軍餉——於是他投資建了一個生絲工廠,生產出來東西賣到歐洲賺錢,賺了錢就能發更多工資。

好消息來了,歐洲正在打普法戰爭,人家不要生絲,要大炮。

於是山縣有朋賠了個精光,連褲子都要當了。要說山城屋這個老下級也真是夠意思,不提還錢不說,還自費去法國與各路豪商談判,希望大家能收購日本生絲。

這本來不是個事兒,但在那個時代,一個日本富商自費跑到資本主義中心法國玩兒了一圈,絕對是個大新聞。於是這個新聞就順著外務省系統傳到了外務卿副島種臣的耳朵里。

我印象中,副島種臣是佐賀人,但我也有印象,他跟山縣有朋關係不太好。

於是這個消息很快在軍隊里傳開,然後種田政明就開始悄悄查賬。

種田政明,薩摩人,陸軍省會計課監督。

然後另外一個薩摩人桐野利秋也知道這件事了。

桐野利秋,薩摩人,近衛兵陸軍少將。

所謂近衛兵,就是後來的近衛師團,當時由長州、土佐、薩摩三部分軍隊組成,而薩摩人最多,有4個大隊,長州只有3個大隊,土佐2個。但近衛兵統帥,卻是山縣有朋,長州人。

於是薩摩人不幹了,新仇舊恨一起算,愣是要查出個結果。與此同時,佐賀藩江藤新平正好在司法省,肯定是要往死里追查。

1872年8月,山縣有朋被迫辭去近衛都督一職。

這不算完,11月,山城屋和助趕緊從法國回到日本,陸軍省告知他兩件事:

(1)不管找你借了多少錢,不還

(2)不管以前有什麼交情,切斷

換句話說,陸軍省要徹底甩掉山城屋,棄車保帥。

山城屋和助大為悲痛,錢是小事,失去了政府靠山,以後就完了。但他還是保持著敬業精神,把與陸軍省有關的所有文書一把火燒掉。11月29日,他來到陸軍省,希望與山縣有朋見個面。

山縣有朋不見他,於是山城屋和助乾脆在陸軍省會客廳切腹自殺。

但山城屋和助之死沒有讓山縣有朋更加爽快,司法省反而是更加嚴厲的查處陸軍省所有賬目,搞得山縣有朋大為難堪。1873年4月,山縣有朋辭去陸軍大輔,但由於實在沒人填補,6月又擔任陸軍卿,只不過7月,西鄉從道就任陸軍大輔,陸軍省由長州閥獨大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看名字就知道,西鄉從道是西鄉隆盛的弟弟,薩摩人。

================20140818==============

第二件事是「尾去澤礦山事件」,也是個腐敗案,所以不要跟我說甲午戰爭之前日本有多麼清廉,那貪污能力比中國人差不到哪兒去。

尾去澤礦山在秋田縣(現在屬於岩手縣),江戶時代是南部藩領地。有一年,南部藩沒錢了,也只能找商人借,於是御用商人村井茂兵衛就借了南部藩藩主一筆錢,按明治初年折價大致在5萬日元左右。

注意,那個時代老百姓月收入在10日元以下,說是巨款不足為奇。

與山城屋和助不同,這位村井茂兵衛很有腦子,留下了借據。

但這個借據,有了還不如沒有。

為什麼這麼說呢?很簡單,按當時一般慣例,藩主是大名,地位上可是高高在上,高高在上的藩主怎麼能夠借錢呢?於是,借據文面上面寫的並不是「村井茂兵衛借錢給南部藩」,而是「南部藩借錢給村井茂兵衛」。

暈了吧?沒關係,我剛開始也暈,但江戶時代200多年,每次借錢都是這麼寫,每個藩都是這麼寫,而且基本都是到時候就還錢,你又如何?

好了,明治維新,武士倒台,人民當家做主。

1871年,大藏大輔(財政部副部長)井上馨找到了這張借據,跟村井茂兵衛說:白紙黑字寫著你欠錢,還錢吧!

你不如直接去搶。井上馨原來在長州藩管理財政,長州藩那時候借錢都快借到火星了,怎麼可能不明白這點公文術語,現在逼到門口,就是要找村井茂兵衛的麻煩。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村井茂兵衛這麼個小商人自然犯不上收拾,井上馨的目的,就是這個尾去澤銅山,有了銅山好比有了印鈔機,隨便來。

於是事情鬧大發了,由於村井茂兵衛在限期內還不了錢,只能出讓尾去澤銅山。然後井上馨組織拍賣活動,然後一個叫岡田平藏的政府商人以低價買走,然後...銅山大門口就莫名其妙地貼上了「從四位井上馨所有」這麼一個條幅。

你懂的。

據說井上馨這個人特別貪。到了誰家,看中什麼東西了,就說好,說完好,就借,借完了,就劉備借荊州。後來有一天,明治天皇聽說這件事,親自到他家去遛彎,看中了一個茶碗,井上馨剛想說這個茶碗多麼多麼好,明治天皇就說:那我借走玩幾天。

井上馨只能吃癟了。但那好歹是天皇,也殺不了你,但這個貪污事件,卻足以掉腦袋。

村井茂兵衛不服,直接到東京告了御狀,司法大臣自然還是江藤新平,江藤新平自然還是要跟長州藩過不去,於是一查到底,直接把整個案子公之於眾,馬上就要逮捕井上馨。好在井上馨後面有整個長州閥支持,只是辭職了事。

兩件事雖然都是嚴重的違法亂紀行為,司法省這麼處置無甚不妥,但問題在於,受攻擊的全部都是長州藩人馬,主動方則是佐賀藩人馬,實在是太像派閥鬥爭,於是國內各大藩閥之間的矛盾逐漸燃起。說實話,西鄉隆盛這人威望固然有一點,但在壓制派系鬥爭方面,的確不太在行,更關鍵的是,他本人也在長州閥勢力削弱的過程中得到了好處。

1873年8月17日,閣議單方面決定:派遣西鄉隆盛出使朝鮮。

====================20140821===================

對於征韓論,國內絕大多數看法就是要打朝鮮,然而這個說法與史實真的不太一樣。

首先征韓論主導者西鄉隆盛本人,他從來沒說過要打韓國,相反多次表示要自己擔任使節,促使朝鮮開國與日本建立正常邦交,所以與其說是「征韓」,不如說是「遣韓」。

國內部分學者常會把幕末明初的一些「征韓思想」拿出來說事,說日本很早就開始計劃著要進攻韓國。但問題在於,這些思想與西鄉隆盛本人根本沒有明顯的承繼關係,無論從派系角度還是從組織角度都沒有。

西鄉隆盛這次主動請纓去朝鮮,恰恰是為了阻止戰爭發生:以土佐藩板垣退助為首的人真的是要打朝鮮,若不是西鄉隆盛在中間和稀泥,日軍早就去打朝鮮了。

但這麼個和稀泥的想法也沒有成功,因為明治天皇表示:岩倉使節團整體沒回來,你別輕舉妄動。

於是就只能等著。9月13日,岩倉具視最終回國,然後大久保利通就開始跟西鄉隆盛吵,說現在時機不成熟啊,清朝朝鮮都在盯著咱們啊,俄國也在盯著咱們千島群島啊,英國在盯著小笠原群島啊,你現在貿然出去一定會讓那個頑固的大院君殺死啊,被殺死以後咱們就必須開戰啊,開戰又多麼不利啊——反正一通罵,愣是把西鄉隆盛罵傻了:我一開始也沒想打仗,不過是去出使,你激動個啥子?

還是那句話,西鄉隆盛一開始真的沒想出兵,但在大久保等人看來,他與土肥完全一夥兒,而且薩摩閥激進派也都認西鄉隆盛當祖師爺——出使就等於出兵。於是西鄉隆盛崩潰了,只好背起黑鍋,成了征韓論總負責人。

10月14日-15日,繼續開會吵。公家、薩摩、土肥三撥人都來齊了,一個也不差,但長州那邊一個人沒出,連木戶孝允也沒來。吵架結果就是誰也說不服誰,於是只好民主投票,但民主投票的結果竟然是兩邊一樣。

這事就炸了窩了。這該如何是好?

三條實美當時是太政大臣,大體相當於首相,他最後拍了板——立刻出兵朝鮮。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軍隊掌握在薩摩、長州兩藩手中,但長州閥之前兩件事弄得太不給力,薩摩閥在軍隊中佔據了主流,現在要是得罪了西鄉隆盛,萬一西鄉隆盛帶著一票軍人下野,就麻煩了。

但這項決定一發布,三條實美馬上收到了另外一批人的辭呈,名單如下:岩倉具視、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大隈重信、大木喬任。換句話說,岩倉使節團主要人物都要辭職,足見兩派對立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三條實美被兩派夾在中間,左右不是人,於是乎....病了。病的很及時,15號會議開完,17號馬上生病,而且卧床不起,意識不明,據說連說都不會話了。

太政大臣病了,誰繼任?當然是右大臣岩倉具視代理。岩倉具視倒是個老狐狸,他沒有說誰對誰錯,而且把出兵與不出兵兩派的意見寫作兩份報告書,上報天皇——反正最後是天皇定,你們誰敢有怨言?

天皇最後決定,別去了。

當然,天皇之所以決定別去了,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宮內卿德大寺實則是大久保利通的人,大久保事先交代,如果西鄉隆盛要面見天皇,一定不要讓他見。

沒辦法,不派兵的決定下達當日,西鄉隆盛(薩)、江藤新平(佐)、後藤象二郎(土)、副島種臣(薩)、板垣退助(土)5名參議宣布辭職,與此同時,600多名各級軍官、公務員宣布辭職。要知道,參議一共就10個,這一下子走了5個,明治政府遭遇了維新以來最大打擊。

====================扯淡結束=======================

03年《最後的武士》裡面,勝本同學一副浩然正氣,跑到大堂上與大村同學對峙。很明顯,勝本暗示西鄉、大村暗示大久保,也間接說明其實所謂征韓論之爭,壓根不是重點,重點在於西鄉隆盛為首的留守組內部鬥爭過於劇烈,讓大久保誤以為西鄉要把國家推動向一個危險方向,最後引發了這麼一場路線鬥爭。


簡單得說,就是岩倉使團出訪的這段時間裡,日本國內的矛盾尚不足以推動以西鄉隆盛為首的留守政府來架空出訪使團的權利。

明治4年11月12日(1871年12月23日),明治政府任命了以岩倉外務卿為右大臣和特命全權大使、參議木戶孝允、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工部大輔伊藤博文為副使,帶領隨行人員、留學學生在內的107人組成的使節團訪察美國及歐洲諸國,出訪時間計劃是6個月。

當時的太政大臣三條實美以木戶(參議相當於內閣成員)、大久保(大藏卿相當於財政部長)等長期外出表示為難的情況下,提升參議西鄉隆盛和大隈、井上馨等承擔了留守政府的責任。

對於留守政府的約束主要是通過兩個方面來進行的。一是出發前夕,留守首腦和出訪首腦之間交換了盟約12條,相約使節團外出期間不得隨便變革內政和人事。盟約內容本人尚未查到,不過歷史上也未記載留守政府在此期間背叛盟約的行為。二是人員的構成上形成制衡。留守政府中的西鄉隆盛來自薩摩藩,大隈重信來自肥前藩,井上馨來自長州藩,彼時的薩長土肥聯盟在奪取政權後彼此間齬齟不斷,派系門閥鬥爭開始顯現雛形,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留守政府的平衡。

此外,留守政府的治國理論和具體政策跟出訪使團大同小異,並行不悖。掃除封建割據,建立中央集權,對此西鄉隆盛與大久保、木戶等並無二致。在此基礎上,留守政府著手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比如廢藩置縣、土地私有、地稅改革、學制兵制等等。乃至於可以說是西南戰爭的始作俑者《徵兵令》也是在以西鄉隆盛為首的留守政府手上推動產生的。

另外,留守政府在岩倉使團出訪日程嚴重超過計劃的情況下【岩倉使團計划出訪6個月,但實際出訪時間從明治4年11月12日(1871年12月23日)至明治6年(1873年9月13日),歷時1年10個月】,沒有架空其權力的行動,也沒有架空其權力的欲求,甚至在留守政府的要求下,大久保(明治6年5月26日)、木戶(明治6年7月3日)兩副使先行一步歸國。

最後就是西鄉隆盛個人的原因。以西鄉隆盛為原型的《最後的武士》對主角固然有一定的藝術渲染和加工,但歷史上的西鄉隆盛作為武士道的代表可以說是名副其實、名至實歸。雖然由於政見的分歧最終引發了西南戰爭,但是於公於私,西鄉隆盛都是無可指摘的。這也就是西鄉隆盛能夠長期跟大久保、木戶保持合作,並稱「維新三傑」的原因。相比於鐵血無情的大久保、審時度勢的木戶、上下奔走的山縣有朋等人,西鄉隆盛同情那些中下級武士,寄希望於用傳統的聲望和忠誠來打動天皇,雖然註定要失敗,但亦可堪稱武士道孤忠奮勇的典範了。

「征韓論」是除派系之外留守政府與出訪派的另外一個摩擦點,且摩擦的原因也就是「急征」與「緩徵」的區別,不過在1873年的日本這還僅僅是一隻蝴蝶扇動的翅膀,它所掀起的能量尚在發軔之中,等到後來西南戰爭所掀起的疾風驟雨,那就又說來話長了……


不會被架空,我不是說留守人員有多光明磊落,我是說岩倉這些人,這些陰謀家+恐怖分子,不可能接受被架空,回去了就得鬧革命,大家再打一仗。

留守派也是這樣,明治六年政變,留守派覺得被大久保-岩倉坑了,辭職!江藤新平回去了就鬧革命了。西鄉隆盛辦學去了,這辦的不是普通學校是軍校,私人辦軍校,這是神馬意思,當真能解釋成為了國家長治久安?


推薦閱讀:

日本的「古事記」高度如何?
織田信長能與項羽相比嗎?
日本為什麼家家都有門牌?
日劇《坂上之雲》中有哪些失實之處?
日本江戶時代比較先進的科技文化娛樂有哪些?

TAG:日本 | 日本歷史 | 明治維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