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混血程度?
(文裏的數據來自多份検測報告,所以有的數字可能存在少許出入。文本有待完善。)
日本人主體父系単倍羣構成:
D
D系統佔日本人的33.79%(日本人的D幾乎全是D1b,D1a極少祗佔0.12%),是日本人最大的父系系統。阿伊奴人佔85%,沖繩55.56%,北海道34.06%,本州33.85%,四國29.91%,九州29.87%。日本以外的安達曼羣嶋56.25%,蔵族37.45%~39.94%,普米族37.23%,羌族29.63%,納西族18.3%,中亞15.51%,回族11.4%,瑤族11.27%,彝族16.3%,苗族8.6%,土家族2%,漢民族1.9%~2.1%,蘭州漢族6.7%,朝鮮人1.72%,臺灣漢族1.2%,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漢族3.1%,滿族2.9%,錫伯族2.4%,維吾爾族2.6%~4.5%,不過這些都是D1a父系。
D1b(iSOGG系統樹改訂前的舊D2),在日本有33.38%?38.8%(另一組數據顯示42%~56%)的人屬於這個系統,日本人主體,日本特有Y染色體単倍羣,來自矮黒人縄文人的祖先,在約5萬年前従中亜集団東進,約三萬年前抵達北海道。阿伊奴人中的80%~90%,琉球民族中的50%以上,北海道整體的34.06%?40.9%,沖縄整體的40.1%的人羣都屬於D1b,在最少的四國也有28.3%。佔漢族的0.1%,韓國2.5%的D1b都來自於和族。
D系統爲尼格利陀矮黒人基因,棕種人,在世界上比較罕見,日本是D系統最大的集積地。西蔵人中髙頻存在D1b的姊妹羣D1a與D1b約在3.5-4萬年前分化,縄文人的祖先在約5萬年前従中亜集團東進,約三萬年前抵達北海道。安達曼羣嶋D*髙頻存在。此外阿爾泰(D*)、泰國(D1a)、瑤族 (D1a)、菲律賓 (D2)、関嶋(D*) 等南方地域存続僅有的一些D系統,但是這些都與日本固有的D1b分歧了四五萬年,區別差異明顯。
不過縄文人的基因在日本人的身上可能會越來越淡化,因爲:
O
東亞與東南亞常見単倍群,佔日本人整體的53.64%,漢族整體的80%~90%。
下游系統
O1a(舊O1,O-M119)系統
南島特徵単倍群,長江楚系文明,良諸文化及百越特徵単倍群,海洋集団。
該系統推斷起源自新石器時代的台灣或者中國大陸鄰近沿海(主要是浙江福建一帶),向雲南以南及經由台灣島向東南亞及大洋洲兩個大方向移動,佔日本人的1.33%~3.4%,佔漢族整體的8%?13%,在南島語族的台灣原住民身上佔66.3%~89.6%,泰雅族95.5%,崎谷満推斷日本的O1a與南島語族(Austronesian)有關。O1a在華南,東南沿海,日本本州島中國地區,南島語族,東南亞,中南半島髙頻率分佈,復旦大學李輝教授說,華東南地區的O1a1的共同祖先可以追溯到大約4000年前,應該爲夏代的禹帝。網友hercules則認爲當今浙江一帶的O1a1應該至少是兩個古群族的後代,一部分是浙江一帶的原住民,良諸群族的後人,另一部分是福建閩越的後代,從考古上看,這兩個群族的共祖時間至少在1.5萬年以上。台灣的O1a1共祖時間應該在1.2萬年前,浙江與台灣一帶的O1a1共祖時間在1.6萬年以上。O1a也是壯侗語系的基礎,大體的面部特徵爲面長髙鼻雙眼皮。單倍群O1a下有兩個重要分支(下游),單倍群O1a1-P203和單倍群O1a2-M110,東南亞兩個重要的南島語民族國家-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前者(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單倍群O1a1-P203比例最高的國家,後者(菲律賓)是世界上單倍群O1a2-M110比例最高的國家。除了O1a外,單倍群O1b1a1a-M95、O2a2,同樣也是南島語民族的重要單倍群。此外後文將提到的日本繩紋時代人的代表類型D1b(M55)、日本彌生時代移民的代表類型O1b2同樣也是南島語民族的重要固有成分。
日本的O1a的來源推斷:
繼主冰期父系D1b,C1a1,C2的縄文祖先進入日本後,於3500~6000年前中國東部沿海(浙江及山東一帶)的稻作農業傳播者一路經過了東北(肅慎,滿族)與朝鮮半島(新羅/伽耶渡來人),這或許也說明了爲甚麼滿語在核心詞上有大量辭彙讀音與南島語、江南土語相近,滿族與南島語民族有許多相同、相似的文化特徵,滿族在其他遺傳學數據上表現出顯著的南島特徵,吉林九台滿族的O1a比利髙達18.6%。古代吳越人的地名、人名與女真人的地名、人名相似,在核心詞上,滿語與部分台灣原住民的語言驚人的相似。很早就有學者提出,古代吳越人是女真人的重要祖先,古代吳越人在吳越衰亡後,沿海岸線北上與西伯利亞原住民融合,形成了女真人。但也有人對比浙江O1a與滿族O1a的星簇認爲滿族的O1a是滿族固有成分而不是浙江O1a過去的。
最後這幾批O1a群族抵達了傳說里「瑞穂の國(蹈靑穗実)」的原型日本出雲地區,形成了當時的出雲豪族吉備氏族,アメノヒボコ(天日槍一族,『記紀』等文獻中記載的從新羅渡來日本的渡來人),帶來了稻作農業技術,後被九州王朝與近畿王朝?併佔領。此外也有従台灣往東北方向經由沖縄島群進入日本本土的說法,但是由於盛冰期島鏈不相連,従台灣經由沖縄進入日本的線路是不大可行的,琉球人身上的O1a也祗佔有1%不到,因此數據支撐不足,見下図黃色線路:
現今O1a在日本分佈最多的區域在中國地方(涵蓋鳥取県?島根県?岡山県?広島県?山口県),將近20%,在廣島縣面向瀨戶內海的南部,有個地方叫「吳」,據說這裡是古代吳越人東渡日本後的重要定居點,廣島的O1a有11.1%。日本的O1a的先祖被認爲是上文提到的出雲族與吉備氏族,天日槍族,其餘的譬如主要分佈在九州的土蜘蛛族,鬼族也被認爲有所關聯。熊襲?隼人所掌權的九州南部地區有説法祖先是來自於南太平洋島波利尼西亞人,在當地有不少體征十分立體的人,譬如北村一輝。位於九州南部的鹿兒島人O1a比例超過10%,無論在體質特徵,還是在文化上,均與台灣原住民中的泰雅人相似。在台灣原住民的語言中,在核心詞上,泰雅語也與日語最接近。
由於是O1a渡來人的關係,從古時期開始吉備氏豪族就與中央政權的奈良有著截然不同的文化,譬如在因幡的白兎伝説裏描寫的山陰出現的鱷魚,與縄文人的竪穴式住居不同的髙床式住居,髙床式出雲大社,在身體上紋身潛入海裏撈魚等。這個區域被認爲是整個日本列島裏擁有最古老的長江文明文化的地方,爲長江文明的日本起源地。至今該地區有很多極髙可能性來自O1a集團的文化風俗:なまはげ,トシドン等,都十分具有南島特色。
O1a在日本的第二積集地區是本州北部的東北地區,佔4.44%~6.1%,屬於東北地區的福島縣O1a佔16.6%,不過總樣本祗有6個。
另外處於東北下方的北陸地方雖然現今O1a祗有1.3%的分佈,但在歷史上該地區與O1a羣族有一定関連性,歷史上日本在這個地區存在過一個叫「越國」的國家,是古代日本在令制國設置之前存在的一個國,亦稱越洲、髙志、古志,歷史上這個地區也存在通古斯移民,其中主要的就是今滿族地區的肅慎人,他們本是中亞的游牧民族,後來勢力從中國東北延伸至黑龍江流域及沿海州,再遷徙至北海道或日本東北地方的日本海岸,欽明天皇5年(544年)12月,肅慎人渡海來到了佐渡島。
肅慎這個名稱,是隋唐時稱呼先秦時期居住於東北地方的民族的總稱。日本的史料也沿用此稱呼。《日本書紀》記載阿倍比羅夫曾率水軍北上,三次進行「討蝦夷」、「征肅慎」。在第三次征討時,於渡島和肅慎的船隻遭遇。肅慎的船隻以羽毛插在木頭上當作旗幟。比羅夫試圖與肅慎交易,於是在海岸堆積絲織品、兵器、鐵器等物。結果肅慎方面來了兩個老人,他們拿走絲織衣服與麻布。660年,比羅夫又率軍船200艘船討伐肅慎,帶回熊兩隻,熊皮70張。此外,也有很多從東北地方上京獻馬的記錄。這些馬是白色葦毛、白蹄的歐亞大陸產的名馬。除了馬匹之外,慎肅還產名叫「獨犴」的北方野犬、箭筒、砂金等名產。
遷徙至山形縣的慎肅人,由於精通採礦、採金技術,逐漸往內陸深入,一度還曾到達茨城縣的鹿島,也或許也說明了爲甚麼處於O1a祗佔1.2%~2.2%的關東地區的茨城県南部的筑波市卻有5%的O1a存在。至今山形縣內及鹿島附近,仍流傳著通古族的傳說,在山形縣的小國町,有一個古志王神社,古志族是住在中國東北至黑龍江流域沿海州的通古族。
另外在山形県與秋田県的鳥海山存在物部氏一族,他們將出雲族的饒速日命(ニギハヤヒ)奉爲祖神,屬於出雲族的後裔,曾經擔任朝廷的祭祀?軍事部門,被認爲是渡來系,於587年被蘇我氏燬滅,「饒速日命」被認爲是中國江南一帶的渡來人,在220年~230年經由朝鮮半島的蔚山來到奈良県桜井市,但實際對移居出羽國(現 秋田県湯沢市)的複數物部氏子孫的染色體進行採樣檢測得出物部氏族的染色體爲日本固有的縄文D1b1d1(D-CTS1897)系統。
O1a在部分地區所佔比:
日本出雲族 100%(推定)
尼亞斯島 100%
臺灣島原住民 89.6%
明打威群島 86.5%
海南島黎族 41%
特羅布里恩群島 28%
努沙登加拉群島 23%
爪哇島 23%
布卡島 20%
印度尼西亞群島 20%
日本吉備 19%
日本山陰山陽 18.8%
巴厘島 18.1%
阿徳米勒爾蒂群島 18%
亞裔美國人 17.7%
蘇門答臘島 17.5%
馬達加斯加島 17%
日本福島 16.6%
婆羅洲島 15%
馬努斯島 14.3
松巴島 12.6%
日本広島 11.1%
日本鹿児島 &>10%
弗洛雷斯島 9.6%
布乾維爾島 9.2%
湯加群島 8.3%
摩鹿加群島 6.7%
日本本州北部 6.1%
葛摩群島 6%
薩哈林島尼夫赫人 5.9%
韓國濟州島 5.8%
薩摩亞群島 5.6%
日本筑波 5%
邁沃島 4.5%
日本東北 4.44%
日本西日本 4.1%
日本靑森 4.1%
日本羣馬 3.9%
新愛爾蘭島 3.7%
龍布陵島 3.3%
日本東京 3%
日本金沢 3%
巴布新幾內亞島 3%
日本名古屋 2.9%
西新不列顛島 2.8%
日本関東 2.6%
日本愛知靜岡岐阜 2.4%
拉翁艾火山島 2.3%
萬那杜群島 1.9%
東新不列顛島 1.4%
Ob1(舊O2)系統
O1b1佔日本人的1.21%~4%。漢族整體佔12%,多見於東南亞,華南與印度及南島語族當中。
O1b2(舊O2b,21.8%的47z(舊O2b1)+8.9%的x47z(舊O2b*)),在日本佔30.7%~33.01%,東北亜黃種人。O系爲遠東基因,O1b2爲東北亜黃種人,扶餘人/濊貊人中多見,在現代日本與朝鮮半嶋以差不多比率存在,區別主要在於日本的47z佔多數,朝鮮則以x47z佔多數。在滿族以4%-34%的比率存在,東亞東北部,東南亞也可低頻度看見。漢人中僅存在0.5%的人羣屬於O1b2。
O2(舊O1b、O3):
O2爲東亜黃種人,漢人主體(佔57.8%),被認爲是讓華夏文明誕生的主體,O2在日本比O1b2系統頻度低,平均19.3%(其中O2a1 4.86%,本州5.28%;O2a2 13%,北海道14.37%;O2b 1.51%,本州1.83%)。
O2西日本比東日本頻率髙,九州地區又在西日本中最髙,也祗存在和族身上,阿伊奴0%,北海道20.08%,本州島19.46%,四國17.78%,九州24%~26.4%,関西23%,関東14.6%~16.3%,靑森15.4%,沖繩15.6%;長崎23.7%,大阪22.4%,金沢20.25%,札幌20%,徳島17.8%,川崎17.8%,福岡10.8%,奇怪的是,長崎與福岡同處O2日本最髙頻分佈的九州地區頻率卻相差很大,另外一份2007數據顯示日本O2全體平均16.7%)
O2a佔17.83%,O2a1佔4.86%。
O2a2佔13%。
O2中O2a2*(O2a2b1佔9.23%,其中九州11.19%,北海道9.45%,本州8.75%,本州西部10.31%,四國9.28%,関東7.3%;O2a2b1a1佔4.18%,其中關東4.38%,關西5.15%)被認爲與南島語族(Austronesian)有所関連,日語很強的母音音韻體系和南島語族類似性很髙,支撐了「日語南島語起源」這個論點(日本主流觀點認為日語來自阿爾泰語與南島語的混合),與南島語族群有所關聯的mtDNA B4在日本也有9.1%的分佈,O2a2與B4被認爲應該是日本人中的南島成分,在日本民間也一直存在南九州的隼人是南島語系的族群這樣的說法。
O2是中國(華北65.9%,華南32.5%,苗族68.9%,藏族32.5%,彝族32.6%),蔵緬系(最大86.7%),印尼(36%),朝鮮(平均40%,最大50.9%),滿族(38.5%),越南(40%)等地區最多的。
C
C1a1,C系源自澳洲棕色人種,C1a1是日本特有Y染色體単倍羣,佔4.35%~4.8%(徳嶋10%,沖繩4.4%~8%,本州4.97%,四國6.33%,靑森7.7%,靜岡4.9%,九州3.58%~3.8%,北海道2.82%,阿伊奴0%),祖型12000年前(與繩紋時代的開始幾乎同時,可以說可能是C1a1的這群人給日本帶來了繩紋文化)従伊朗附近開始經由阿爾泰山脈與貝加爾湖(後面會提到)再通過朝鮮半島抵達日本,當然這祗是其中一種線路推斷。姊妹羣的C1a2在歐洲少量存在。
在日本有「日本人貝加爾湖畔起源」一說,主要是根據對Gm遺伝子(Gm血型)的觀察,以貝加爾湖爲中心向外擴散的分佈的ab3st在日本人中以26%髙頻度分佈,ab3st是北亜蒙古系民族特有的標識,布里亞特人中保有最髙的30.7%的比率,基本上ab3st指數越髙膚色越白,或許可以間接説明爲和現代日本人的膚色在東亜中算最白,當然,膚色的淺化速度和經濟發達度也有關係。由此推斷現代日本人可能來自於1萬2千年前~1萬3千年前加爾湖附近的布里亞特人,當然這不是定論,祗是近年來比較有利的一種說法。
C2(舊C3):通古斯與蒙古人種主體是C2,佔全體52%-54%。日本人佔3%-6%(5.7%)。鄂倫春族(61%-91%)。蠻族(26%-27%)。阿爾泰人(22%-24%)。阿依努人(12.5%-25%)。朝鮮族(13%-16%)。漢族(5%-20%)。布里亞特人(buryat)佔60%-84%。
其他
N,1-6%,靑森県7.7%,徳島7%,極北基因。俄羅斯的涅涅茨人的97%,牙納桑人的92%,雅庫特人的88%,芬蘭人的63%,俄羅斯人的20%屬於這個系統。
O1b1(舊O2a),O1b2的姊妹羣,但在日本僅佔1.3%,多見於東南亜。南漢4.6%,廣東省30%。
關於日本的父系構成最後放幾張図,來源:Y染色體で探る日本人の起源 3.日本人の構成 - 知識探偵クエビコ
各族對比:
----------------------------------------------------------------------------------------
下面是母系単倍羣mtDNA:
(図片來自於日本國內最大的DNA検測組織:DeNA的『MYCODE』)
D
被認 起源自中國中部,在彌生時代將種稻技術帶到日本的人群。是目前日本人最多的母系類型,約41%-42%屬於這個系統、尤其是其中下位的D4,30%屬於這個系統。D系是東亞和美洲印第安人人非常多見的類型,在中國東北及朝鮮半島的人群裏也佔有3至4成。此外在西伯利亞和東南亞出現頻率都很高。
B
B遍佈除西伯利亞外的亞洲,日本第二多的母系類型(13.3%),其中又以B4最多(9.1%),B5(4.27%),日本的B系在東京及宮崎地區分佈較多。推定四萬年前發源自中國南部。B系本認 是古時期從南方來到日本的人群,後來的南方系繩紋人。
B4以臺灣,菲律賓,太平洋島嶼 中心分佈,佔夏威夷原住民多九成以上,南美的原住民中的B2被認為是從B4裏分歧出現的,日本的B4分枝又有B4d,B4e,B4f,其中B4b1主要存在於日本,B4c1主要存在於日韓,其分枝的B4c1b主要在臺灣。B4a1,B4c2主要分佈在中國大陸。
B5以華南爲中心分佈,B5在日本的分枝又有主要存在於大陸臺灣與菲律賓的B5a(發生在公元前26000年),主要存在於菲律賓的B5b(發生在公元前24000年)。其中,B5a1主要存在於韓國,B5b主要存在於菲律賓,B5b1主要存在於日本,在日本有最大的多樣性(67%),推定發生在公元前21000前的日本,B5b1a1與B5b1a2發生在1500年的日本,B5b1a2a發生在未知年代的日本。B5b1佔總人口的1%(the B5b1 derivative shows its highest diversity (67%) and frequency (1%) in mainland Japanese. ),爲B5b1最髙頻率地區,在漢族中佔0.13%。B5b2也主要存在於日本。B5b3主要存在於中國大陸。
關聯資料:MTDNA Family Tree
M7
M7a
日本第三大母系類型(7.6%),日本特有mtDNA系統,與父系D1b一樣是日本列島上最早的住民,繩紋人母系,被認爲起源自西伯利亞南部-極東一帶(也有説法起源自臺灣一帶,但是在臺灣原住民及臺灣漢族中均未發現該類型),但現今日本是最大的該系統集積地。日本人整體約7.6~13%屬於這個系統、沖縄(23%)、本州(7%)、北海道阿伊努(16%)。韓國人中也有3%屬於這個系統,被認爲可能是縄文時代從日本移居過去的。
在全球範圍內來看,M系最高頻率出現分布在印度和西伯利亞。在東北亞地區來說,一般規律是越向北,M系統所佔比例越高,越向南頻率越低,在五個民族中M(M、D、C、Z、G)出現頻率分別是滿族(80.9%)、日本人(70.8%)、朝鮮族(68.7%)、漢族(58.8%)、蒙古族(52.5%)。可見,M是東亞人群非常標誌性的mtDNA類型,在所有人群中都超過了50%,滿族更是高達80.9%。
N9b:
日本北方系縄文人特有mtDNA系統。多見於東北與北海道繩紋人身上(64.8%)。
N系在東亞五個人群中分別達到了蒙古(20.6%)、朝鮮(15.7%)、漢族(14.7%)、日本(7%~10.1%)、滿族(5.9%)。在全世界範圍內看,其出現頻率最高為北美地區,如北美印第安人很多人群A的出現頻率超過80%。
G:
G在鄂霍次克海周邊的民族中常見。同樣也是阿依努人,日本人(7%),蒙古人,西蔵人,北海道繩文人的主要系統之一。寒さに強い人が多い?「最北の住人」
F:
東南亞人羣最大的母系。日本5.4%,臺灣原住民27%,廣州26%,越南26%,寮國29%。
A:
起源自西伯利亞,日本人的5~12%屬於A。漢族3~9%,西南漢族9.2%,蒙古人4~13%。
Z:
佔日本人的1%,起源自中國北部,現在以西伯利亞爲中心分佈。
M8a:
佔日本人的1%,起源自中國北部。
C:
佔日本人的1%,起源自中國北部。
關於日本mtDNA放幾張図(來源:研究ノート 目次):
-----------------------------------------------------------------------------------------------
各族Gm血型類型比照:
現代日本人形成構想図(仮想推定):
日本國內各地母系縄文與彌生成分比例:
各族常染距離:
最後放幾張常染成分図,可以看出,日本人實際上很「北」,比東北及韓國人更北。
下面幾張図従左往右,黒色是非洲成分,藍色是西歐髙加索成分,淡藍是東歐髙加索成分,緑色是南亜成分,茶色是南東亜或東南亜成分,銀杏色是東亜成分,象牙色是北亜成分,橙色是極北成分,紅色是美洲成分,紫色是南嶋成分(祗截選了部分,完整大図來源:https://genetiker.files.wordpress.com/2016/10/all-14-15-1.png
K = 14 admixture analysis of Lapita genomes
完整大図相當長,請注意)
可看出日本人的北亜及極北成分是東亜人群中最多的。
網友Yungsiyebu製作的東北亞、東亞、東南亞族羣內部的Admixture分析図:
設定東亞-東南亞內部有一共同祖先POP,西伯利亞族羣最先分離。這樣扣除西伯利亞族羣,繼續細分東亞-東南亞族羣。
Y染色體而言最早到達日本的是繩紋人(矮黑人D2)第二批是彌生人(O2)第三批是渡來人(O3或O2,躲避戰亂的漢人或朝鮮人)
推薦閱讀:
※日本人是不是普遍較矮?如是,為什麼?是進化的原因嗎?
※日本民眾如何看待侵華戰爭?
※為什麼三體中智子的形象是日本女人,有什麼深意嘛?
※你遇到過「好」日本人嗎?
※為什麼日式、泰式、印度式英語聽起來都這麼不標準,他們是故意的嗎?
TAG:日本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