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的不同理財產品如何定價的?

銀行的不同種類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是如何定價的?


謝邀~

不知道你問的不同理財產品,是指收益類型不同還是別的什麼。以我了解的銀行來說,理財產品定價是超出平常人想像的簡單粗暴。因為我是很清楚掛鉤型產品的定價機制,簡單就能給固定的預期收益產品來說說吧。

其實大部分銀行運作理財產品,在定價這塊既沒有模型也有沒公式,基本上都是拍腦袋出來的,跟不同菜販子的賣菜定價差不多。當然再怎麼拍腦袋,大家也不會離譜到哪裡去,各期限產品跟銀行間市場資金價格(參考SHIBOR和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利率)密切相關,而小銀行因為渠道較少,收益率通常要比大銀行給的要高才有吸引力。通常來說,收益率與是否保本、產品期限、起點金額以及資產端的收益有關。

以常規產品為例,先說保本非保本的影響吧。今天我看到農行有一款非保本31天的產品,收益率4.9%,而同時農行一款保本35天的產品,收益率就只有4.25%了。之所以保本非保本差別較大,是因為保本產品的資產是要在銀行表內核算的,這樣涉及到風險資產佔用等問題,而且有的銀行還會將保本理財算存款,需繳納存款準備金(目前大型機構是20%),意味著募集10個億資金,其中2億元只有準備金存款利率1.62%的收益,剩下8個億再投其他資產,可想而知綜合收益比非保本100%的資金投資要低了很多。

從期限上來看,正常情況下長期產品肯定比短期產品收益率要高。但例外情況也挺多,比如去年鬧錢荒以後,短期資金價格暴漲,大家都是先把緊急缺口補好,等著央媽餵奶後資金市場寬鬆了,再考慮吸收長期資金的事。我記得去年6月末很多銀行發理財,1~6個月都有超過7%的,但1年以上鮮有那麼高的。這種情況其實也不算完全拍腦袋吧,一般銀行肯定對市場資金走勢有一個預判,他如果預計三個月以後資金面就寬鬆了,那他發產品肯定以3月以內的為主,而且可能1月期限的產品比1年期限的產品收益率要高。因為中國銀行間市場的資金波動比較大,所以期限利率倒掛的現象也經常發生。

起點金額這個影響估計不用說了,都是嫌貧愛富嘛~300萬起點和5萬起點的理財收益肯定不一樣,普卡、金卡、鑽石卡什麼的待遇都不一樣。銀行肯定是要向大客戶讓利更多的。其實這個問題也很好理解,3個億的理財,賣300萬的客戶100個就搞定了,但賣5萬的客戶需要賣6000個,偶爾還不能募滿。現在電子銀行渠道比較普及了,所以銀行人力成本也相對低一些,原來都在櫃檯賣,小客戶的投入產出比肯定沒有大客戶高。

資產配置問題這就考驗銀行的投資能力了,雖然不見得銀行能投資8%的就要給客戶7%,他也可以給5%或者6%呀,反正除了那些固定費率的產品,超出部分收益銀行不都收成管理費了嘛。但也有些長期理財它與資產是一一對應的,就像信託產品一樣,比如期限2年的一個應收賬款,銀行包裝成理財也懶的放池子里做期限錯配了,乾脆直接向客戶發一個兩年期理財,收益率就多讓一點,銀行收個2%手續費了事,這種也是有的。

還有一點補充,比如我了解的銀行每周都發新產品,他們怎麼定價的呢?首先根據自身流動性安排,看看近期缺口大不大,再看看自己的投資計劃以及市場行情,考慮是否能拿到高收益的好資產。如果流動性缺口大或者新投資需要的錢比較多,那就加價吧~反之亦然。而價格最終怎麼定呢?零售部門通常會獅子大開口,能要多少就要多少,反正價高好賣。但投資部門肯定是盡量往下壓價,爭取低成本吸收資金,不過太低了可能也會覺得賣的不好籌不到足夠的錢。所以兩個部門會先大戰一場,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怎麼辦?乾脆拿出市場上在售產品的情況來對比,玩命要錢的時候那就價格比其他銀行都高一點,只要能承受。不需要錢的時候,那就發的比別行都低一點,賣的越少越好……免得錢爛在賬上投不出去,那也是很痛苦的。


結構性產品是採用蒙特卡洛模擬算出內嵌期權的價值和期望回報,從而算出結構性產品的期望風險和收益。計算時運用的參數一般採用歷史數據或者隱含值,採用的模型也是修正過的,不完全依照理論。


貸款收益=(貸款金額*目標利率*(1-增值稅)-各項成本)*(1-所得稅)-資本佔用*資本回報率

各項成本:資金成本、運營成本、預期損失率


推薦閱讀:

月收入4000左右,應該建立怎樣的理財規劃?
購買什麼樣的家庭重疾險?
手頭10W,該如何理財?
月光族該如何理財?

TAG:銀行 | 個人理財 | 理財產品 | 定價 | 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