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為什麼沒出現像中國一樣長時間大統一的情況?

從秦起,中國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一個統一的王朝統治全國,如漢,唐,明等,甚至有「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說法。

但是歐洲好像沒有這種過程,他們似乎一直處在類似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天下七分的狀態。即使像羅馬帝國,法蘭西國那樣的也不常有。

為什麼?


地理的結果來自地理的原因。

撇開其他基於地緣因素的表象,從最直接的內因和外因來分析。

內因:山水。

歐洲和中國面積近似,但是山水形態卻完全相反。從海拔高差上來說,中國的核心區,基本對應所謂的漢地十八省,是由燕山山脈、陰山山脈、賀蘭山脈、祁連山脈、唐古拉山脈、橫斷山脈等一系列山脈及其周邊高原由北至西再到南,呈C型圍就而成。因此中國的核心區形同一個大碗,周邊有著明顯的邊界和阻隔,而內部又有充分的空間。核心區內部沒有難以逾越的地緣分界,且受到強大的太平洋季風的共同影響,氣候多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便於溝通交流。

所謂水往低處流,有怎樣的山勢就會造就怎樣的水勢。碗狀的地形導致了水系的相對集中,三級階梯的高差讓中國核心區的主要河流都"東流到海不復回",長江黃河淮河珠江皆是如此。幾條主要水系又橫向延伸出大量的支流,加之相互之間不難逾越的阻隔,各大水系之間很容易通過運河相連,將沿各大水系幹流和支流聚落,依靠河流飲用、灌溉、通行的人群連成一片。

內水將中國核心區內人口形成網狀聚落,外水則在東部形成地緣上的閉環。由於海岸線平直,又有著強勁的西太平洋氣流活動,中國的近海風大浪高,夏秋季節颱風活躍,使得中國人在古典時期海上活動較少,通過海路的對外交流也屈指可數。所以儘管有著漫長的海岸線,但中國卻是一個標準的陸權國家。

我們再從山水角度審視下歐洲,會發現歐洲的情況和中國完全相反,如果說中國整體地形如同一個碗,那麼歐洲也可以同樣拿碗做類比,可惜的是,卻和中國蓋成了相反的方向。歐洲整體地勢降低,西南北三面環海,東邊的東歐平原對接歐亞大陸,這裡也是整個歐洲橫向縱深最大的部分。

歐洲在陸地上沒有任何地理上的邊界,但是在中心腹地,卻高聳著阿爾卑斯山脈和喀爾巴阡山脈兩座大型山脈,這直接導致了歐洲的中心腹地被位於「歐洲屋脊」的瑞士和處於兩大山脈圍就的盆地之中的匈牙利所佔據,並且這兩國具有高度的地緣獨立性:瑞士由說義大利語、法語和德語的族群構成,卻和周邊的義大利、法國和德國涇渭分明;匈牙利與之情況截然相反卻又殊途同歸,最初起源於亞洲游牧民族的匈牙利主體民族馬扎爾人無論在語繫上還是族源上都和周邊歐洲三大主流族群(斯拉夫人、日耳曼人、拉丁人)相去甚遠。有這兩個國家放在核心區的中間,歐洲內部南北之間和東西之間都很難打造完整的地緣聯合體。

歐洲的覆碗地勢的主要影響不僅是在碗底形成了兩個獨善其身的國家,形成了尷尬的環形結構,更重要的是歐洲的水系會隨著這樣的地形,如同傘面上的雨水一般呈放射狀四向滴落,相互之間漸行漸遠,難以通過運河相互溝通整合。歐洲的主要河流,萊茵河、塞納河、波河、多瑙河、第聶伯河、頓河、維斯瓦河、易北河等幾乎都發源於歐洲的碗底,但是分別向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注入北海、地中海、黑海和波羅的海,這樣的水系分布加劇了本已去中心化的歐洲的離心趨勢。沿著這些河流水系繁衍生息出了德意志、法蘭西、義大利、南斯拉夫、羅馬尼亞、烏克蘭、波蘭等族群,這些歐洲的主要族群呈環形分布於歐洲大陸的四周,彼此所佔據的板塊體量和資源稟賦相當,沒有任何一個板塊具有壓倒性的優勢,使它有力量去整合和消化哪怕是相鄰的幾個板塊,相反,由於相互間實力差距並不懸殊,歐洲各個板塊間的拉鋸和世仇格外多,最典型的便是法德、德波以及巴爾幹諸國間的歷史恩怨。

如果說內水加劇了歐洲的分離傾向,那麼外水則幾乎將整個歐洲從各個方向上進一步撕裂開來。歐洲大陸三面環海,海岸線漫長的,且多深入海中的半島,出海極其便利。而且歐洲的各大半島及周邊大陸和歐洲大陸之間形成了一個個形同內湖,風平浪靜的陸間海,比如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日德蘭半島所圍合的波羅的海,伊比利亞半島、亞平寧半島和科西嘉島之間的利古里亞海,亞平寧半島和巴爾幹半島間的亞德里亞海,伯羅奔尼撒半島、小亞細亞半島及克里特島圍成的愛琴海,巴爾幹半島和小亞細亞半島間的黑海,及非洲大陸幫助下圍就的地中海。

這些陸間海海岸間交通便利,以至於很多親緣族群沿著海盆四周聚落,如芬蘭灣南北同屬烏爾戈語系的芬蘭人和愛沙尼亞人,分居於日德蘭半島及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上的諾曼人,英吉利海峽南北,分別位於布列塔尼半島和不列顛島的凱爾特人,散佈於愛琴海諸島的希臘人等,這些族群在歷史上憑藉陸間海提供的便利,建立了很多環海的政權實體,如環波羅的海的瑞典帝國,橫跨英吉利的安茹帝國,環第勒尼安海的阿拉貢帝國,環愛琴海和黑海的雅典帝國,以及整合了整合地中海海盆,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羅馬帝國等。

這些以海洋為中心,陸地呈碎片狀的國家形態往往會令身處我們這個陸權國家的人們難以理解。不過如果我們把歐洲這些陸間海收窄成江河的寬度,可以發現其實這和我們沿著江河流域,背山面水地聚落分布沒有什麼兩樣,在這裡,形成陸間海的海盆,恰似中國核心區的碗狀結構,成為族群聚居和板塊整合的基礎。而在這種力量的牽引下,歐洲大陸本身變得進一步離散化,大陸的歸屬感被周邊板塊的跨海親緣關係所稀釋。

外因:邊緣板塊

同樣先看我們熟悉的中國。中國在陸地上有著明顯的邊界,周邊板塊在地緣潛力上與核心區差距明顯,這一點僅從人口承載量上便可見一斑,加上地緣的阻隔,這些周邊板塊很難對中國的核心區構成致命的威脅。中國在陸上主要的威脅來源於北方,且基本都為游牧民族。這種方向和類型具有高度一致性的外力讓中國在防禦時的收縮方向以及反擊時的擴張方向上都高度一致,縮小了核心區內部南北之間的差異,並且堅持修築長城以抵禦游牧勢力的南下,加強了核心區的內在歸屬感。

在時間軸上,隨著技術的發展,火器的普及讓中國在應對北方游牧勢力的威脅時逐漸變得遊刃有餘,而核心區的龐大體量優勢得以發揮,並逐步四向出擊,開始整合消化邊緣板塊,逐步鞏固今日中國的版圖。

隨著時間的推移,唯一出現變數的是位於海路的日本。肇因於來自海上的西方力量的影響,日本憑藉地理和船小好調頭的特點,在近代取得了相對中國的先發優勢。不過日本與大陸之間的距離並不近,也缺乏歐洲陸間海那種航行條件,日本很難對中國核心區採取直接進攻,只能先進取與日本本島更近的朝鮮和東北地區。在最後的決戰中,中國巨大的體量成為了日本難以克服的天王山,可以說是中國的統一維護了中國的統一。

我們再比對歐洲,覆碗狀的歐洲中心界限分明,但是周邊卻沒有明顯的阻隔,相反,無論是陸路還是海路,都極易與周邊板塊溝通和滲透,換言之,周邊板塊也極易對其發動攻勢。從歷史上看,歐洲的威脅主要有:來自東方的亞洲游牧民族,即所謂的「黃禍」,典型的如匈人、烏拉爾人、突厥人、蒙古人;來自東南方中東地區的政權,主要有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來自北非的威脅,迦太基人、阿拉伯人、柏柏爾人等;來自北歐諾曼人的威脅,即維京海盜,丹麥人、挪威人、瑞典人等。這些周邊板塊從各個方向,以各種交通工具和武器對歐洲各處發動混合攻擊,這令歐洲內部各板塊不得不選擇不同的發展路線以應對威脅,使歐洲內部的差異化繼續拉大。

歐洲的外部因素在時間軸上的變化是從原來雜亂無章的進攻方向逐漸變得有規律起來,由於技術的發展,領近代文明之先的歐洲確立了對亞洲游牧民族、中東各帝國以及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明顯優勢,威脅主要來自東西兩個方向,並且分別源於海洋和陸地,但是即便如此,歐洲的情況也不如中國樂觀。

先說海上,和中國一樣,歐洲的外洋也有體量與日本相當的英倫三島,但是與日本不同的是,英倫三島與歐洲足夠近,英吉利海峽最窄處不到兩百公里,這讓島上的英國有充分的利益和能力去干涉歐洲大陸事務,但是英倫三島離開歐洲大陸又足夠遠,以確保英國在近代從未被來自歐洲大陸的力量征服。

英國在歷史上一直扮演著「歐洲攪屎棍」的光榮角色,作為一個以商業金融立身的國度,歐洲的分裂是英國利益最大化的保障。四分五裂的歐洲不僅給了英國充分的議價空間,而且歐洲各國間的戰爭造成的外逃資本,其最直接的流向就是金融避風港英國。除了經濟上的算計,軍事上的實惠可能來的更為直接,通過在歐洲各國間合縱連橫,英國成為了歐洲大殖民時代最大的贏家,最終成就了空前絕後的大英帝國。

這一次,歐洲又出現在了中國的反面,在來自海洋的威脅面前,中國由統一維護了統一,而歐洲則是因分裂而持續分裂。

但是歐洲的悲劇還不僅來自海洋,在東邊的陸上,還有一個巨無霸,俄國,成為了歐洲統一的障礙。為了保證自己在歐洲的陸上霸權,在面對歐洲的內部整合時,俄國總是與平時齟齬不絕的英國保持戰略協同,歷史上法國和德國對歐洲統一的兩次嘗試最終都被俄英兩國聯手破壞。

即使在今天,歐洲表面上看似通過歐盟和歐元實現了一定程度的政治和經濟層面的整合,但是在地緣上卻沒有絲毫的改觀,英國和俄國依然扮演著原來的破壞者角色,更糟糕的美國的加入,絕對是升級版的英國,從政治經濟軍事等各個方面給歐洲的整合加塞,並且還在上個世紀和蘇聯平分了歐洲,事實上直到今天,這一歷史仍然在左右著歐洲的一舉一動。


這麼複雜的問題以上竟然都用一個單一的理由就能解決了表示不能理解。並且秦始皇,體制之類原因,都是導致了大一統的原因或者是由於不同發展過程而導致的結果,完全沒有起到任何解釋說明的作用似乎。就比如說,現在所謂的體制,語言我認為其實應該更被歸類為漢朝這種題主所說的大統一的文明的衍生物而不是體制,方塊字導致了大統一情況的延續和發生。

我覺得導致文化或者民族國家的產生與定型的因素不外乎來自於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偶然因素以及人本身。

(其實插嘴吐槽一下,我覺得這種問題最主要的因素很多時候其實是偶然性或者運氣啊,上帝或者什麼大神老人家一時興起讓中國統一了讓歐洲不統一純屬偶然好嗎,如有雷同絕不是巧合知道嗎。。。)

最早期的中國,存在的周朝即便其實依靠著分封只維繫著並不緊密國家關係,而這種分封體系與歐洲的封建分封制度有相似的地方但不完全相同。當周朝滅亡的時候,其實中國和歐洲的狀況還沒有本質的區別。但是我們已經可以注意到中國存在了這樣的周朝,中國就已經具備了大統一的雛形。但是我們也要注意到秦朝時的中國所統一和覆蓋的範圍其實遠比不上現在歐洲所涵蓋的西方文明的面積。而歐洲也不是沒有發生過大統一的情況,歸根結底還是如何維持大統一以及適合不適合大統一。

其實對於中國的大統一,匈奴韃靼所包括的游牧民族以及中東,西藏,新疆,蒙古等地方的文明功不可沒。相比較西方文敏所遇到的外敵入侵,中華文明所遇到的外敵入侵是更嚴重而且強大的。即便大統一可能帶來諸多負面因素,但是集合同質文明的力量抵抗外敵。這些敵人不是歐洲所面對的北非或者中亞中東敵人可以匹敵的。面對這些很可怕的敵人時候更大統一的國家顯然更有生存的能力。

國家發展過程的道路歸根結底都是摸著是同過河,沒有一定的打怪升級一定好的道路。而中國恰巧產生的法家,而從漢朝開始的郡縣制度與分封制度歸根結底上改變了大統一國家在古代由於科技交通等因素難以維持的問題。

其次就是偶然因素導致的意識形態。我們的國家在本質上是缺乏民族主義意識的。不堅持自己的民族注意認同,國家就像公司一樣更利於國家的大統一。不同的民族國家很難完成統一,而中華文明所具有的同質文化或者民族卻完全不會造成阻礙。

另外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地理因素吧,分割明顯的地貌,四通八達的水路,以及航海。這種地理帶來的不同文明發展方式,更注重商業以及更注重農業的不同,這些都是地理因素所帶來的。

最後或者還有個理由就是基因吧,種種流淌在血液裡面的東西所帶來的性格上的差異也會導致歐洲和中國的不同吧。蛇精病神馬的沒有治了。。。。

以上。

滾去學習去了。。。。。。。。。。。。


幾乎每一個現代的中國人都是從《三國演義》開始熟悉中國歷史的,這第一行字「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不知道震住了多少懵懂的少年。

這是個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學術問題。到底是中國的天下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還是無論中西,都是這樣呢?

美國歷史學會會長、中國史專家魏菲德甚至將這一問題看作是西方歷史和東方歷史的「區別點」。

在閱讀吳曉波的《歷代經濟變革得失》,前言就講到了這個問題,當然這只是個引言,正文從經濟視角將中國歷代經濟改革縱向觀察,掩卷之後,發現儒家的思想從各個方面滲透到了中國人的文化骨髓里。

本人也給不出這個問題更好的答案,以下引用此文一段

中國與歐洲在早期都是從部落制進化到了城邦制,東方的春秋戰國正與西方的古希臘同期。孔子周遊列國的時候,畢達哥拉斯正在義大利南部傳授幾何學;孟子出生的時候,亞里士多德是一位12歲的翩翩少年。公元前360年,東方發生了第一次重要的集權式變法——商鞅變法,西方則在公元前356年出現了亞歷山大帝國。漢武帝(前156—前81年)進行中央集權制度的試驗時,西方的凱撒大帝(前102—前44年)也讓高度集權的帝制替代了共和制。從公元前2世紀到公元3世紀,東西方世界分別出現了雙峰並聳的、大一統的大漢王朝與羅馬帝國。公元184年,漢帝國陷入內亂,之後進入了將近四百年的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羅馬帝國也在外族的侵略下分崩瓦解。之後,東西方歷史突然開始了「大分流」。中國在公元589年重新實現了統一,從此再也沒有長期分裂過。而歐洲進入黑暗的中世紀,經歷了漫長的封建制時期,便再也沒有統一過,儘管在2000年出現了歐元,實現了貨幣意義上的「統一」,可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之後,歐元的存廢又成了一個眾說紛紜的話題。魏斐德的問題正是:「在世界上第一批帝國——羅馬和漢朝——崩潰後,中國歷史和歐洲歷史為何差異起來呢?」

  這似乎是一個很難有標準答案的歷史懸案,你盡可以從地理條件、民族心理、宗教語言以及偶然性等角度來給出解釋。魏斐德給出的答案很簡潔,但在我看來卻像手術刀一樣精準,他說,「統一是中國的一種文化」 。[1]

  統一的文化為中國贏得了歷史性的榮光,在《歷史研究》一書中,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稱中國為「唯一延續至今的社會」,根據他的統計,人類歷史上出現過21個文明社會,其中,中國社會是文明特徵保留得最為完整的樣本。而這一成就正得自於「統一的文化」。

  中國人最害怕、最不願意、最討厭、最不能容忍的事情,就是「分裂」。統一是一個宿命般的、帶有終極意義的中國文化,是考察所有治理技術的邊界,儘管統一本身並不能保證政治和經濟的發展,甚至連湯因比都無法確認統一到底是「目的本身」,還是「達成目的的手段」,不過他確定地認為:「大一統國家的成功崛起最終終結了『亂世』,親身經歷了這一過程的一代人對於大一統國家自然是無比嚮往、感激涕零。」[2]

  任何選擇都有代價,統一也不例外。若將這個漢字組合拆解開來,「統」者「歸總」,「一」者「劃一」,這個詞的背後隱隱約約地站立著三個讓人望而生畏的「怪物」:集權、獨裁、專制。這似乎是一枚硬幣的兩面,你別無選擇。

  [1]魏斐德:《講述中國歷史》,梁禾主編,東方出版社2008年版,第29頁。

  [2]阿諾德·湯因比:《歷史研究(下卷)》,郭小凌、王皖強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90頁。

另,這個問題很有意思,非常期待看到高屋建瓴的回答。


第一,中國的主體是漢族,即使算上南蠻東夷,也都是黑頭髮黑眼睛。秦始皇之前雖然書不同文,車不同軌,但並不影響蘇秦張儀遊說四方,也不影響孟嘗君收羅天下門客。所以不管哪個朝代,只要是當時的「中國」概念範圍內,人口遷移基本不會造成隔閡,最多只有口音差異。而人口相對自由的遷移就能平衡各地生產力水平。

所以整個中國一直處於一個「和而不同」的狀態。

第二,這個「中國」在周和更早之前就已經奠定了對周邊其他民族的碾壓級的文化和生產力的優勢。所以之後可視作是一個單一的文化圈、單一的民族在不斷擴張(比方說從周到秦,楚就在不斷向南發展攻擊南蠻),直到佔領整個中國大陸並形成開化。——然後才有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說法。

ps 我並不認同自然環境造成了歐洲分裂。因為相比中國,歐洲的地理環境算是比較開放的了。古代秦國原本不歸周天子管轄,是自己申請加入的「聯邦」,四川本來也不屬於中國,秦國滅了巴蜀之後,「中國人」就牢牢掌握了天府之國。這是一個強勢民族、強勢文化擴張的結果。

反觀歐洲世界,不同民族的外觀差異太大了。

一個金髮的日耳曼人跑到紅髮的凱爾特人或者黑髮的羅馬-希臘人的地盤上,很難做到融合的吧?!無法相融合的民族要麼暴力入侵別人的地盤要麼就各自過各自的小日子,隔閡帶來了分裂

民族雜居地區容易引發矛盾,這點東西方都一樣,甚至民族大熔爐的美國,至今不同族裔之間都在競爭者政治勢力(最近不是還有通過針對亞裔學生的歧視性法案么)。最近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就是實例了。所以不難想像古代歐洲更是嚴重。

第二點就是主體民族的缺失。歐洲文明不存在所謂的主體民族。羅馬人沒有強大到驅逐其他民族,相反他們自己被日耳曼人所終結。他們確實「不合」,但這種「不合」帶來了大家共同生存了幾百年。現代歐洲的民族分布格局自古以來一直沒怎麼變過。

所以說,民族眾多+歷史上無強勢民族消滅其他民族,所以形成了「不合」的歐洲。


秦始皇功不可沒,其實在秦國之前的中國也不能算是完整的統一國家,周天子很長時間內都只是名義上的王。

秦始皇統一六國,統一文字度量衡,用郡縣製取代分封制,建立了中央集權的體制,而漢朝把這種體制加強,歷朝歷代不斷完善鞏固,各民族不斷融合,最終形成了大一統國家。

如果從春秋戰國後中國長期處在分裂狀態,文字度量衡差異越來越大,諸侯國越來越強大,那發展到今天,也不可能是統一國家了。

-----------------割一下--------------------

上一次說的確實也有些籠統,今天再做一點補充:

上邊是我個人比較主觀的看法。

其實中國地理和氣候也有一定的特殊性,大學時候仔細閱讀過中國文化,中國地形方面,東南面向大海,西部被青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阻擋,西邊和北邊又是廣闊的戈壁和沙漠,這在科技革命之前對人來來說都是很難逾越的屏障,所以鄭和下西洋、三藏取經、鑒真東渡、馬可波羅在歷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因為他們都是穿越了很多艱難險阻才和外部世界達成溝通的。中國幾千年的分分合合,打來打去其實都是我們的這個封閉圈子裡的這些民族們。我覺得會之所以覺得中國長時間大一統,其實可能因為比較近的朝代和現在都是統一狀態,而且歷史看起來統一也佔據了大部分時間,就覺得統一理所當然,實際上如果站在宋朝或者戰國再看這個問題,可能會有不同的想法。

上邊說秦始皇功不可沒,因為在戰國時代,經過了長期戰亂,有很多人都覺得分裂是理所當然,七國就該本分的呆在七國的領地,這樣想的人真不是少數,項羽就是典例,所以項羽滅掉秦國後又分封了28個諸侯,準備把天下再分成春秋戰國那樣。秦國的偉大在於他給分裂帶來了統一,漢朝將這種統一延續下去,在幾百年後,人們已經習慣了統一,覺得統一才是理所當然,覺得漢家王朝才是正統,其他分裂的都是亂臣賊子,就像我們今天這樣覺得統一才是理所當然的。

在統治者也有了這種觀念,並隨著時間延續不斷被加強後,統一就慢慢成了所有人的信仰。

而事實是一直到宋朝,之前統一的朝代有秦、漢、隋、唐,秦朝和隋朝都是二世而亡,漢朝和唐朝統一的時間加起來大概六百年(宋朝也不能算統一,北方的遼,金,西邊的燕,從來沒有和宋統一過),而從秦國統一到宋大概1300年跨度,實際上統一時間不到一半,只不過到那時的時候統一的信仰已經被慢慢深深的植入了人們心底,人們都相信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鐵律,相信統一是長久的,分裂是暫時的。

另一方面,從氣候上來講,中國文化發源於長江、黃河流域,亞熱帶季風氣候,非常適合農作物生長,也造就了中華民族的農耕文化,人們習慣安居樂業,喜歡穩定安逸的生活,而且中國幅員遼闊,可以滿足長期的自給自足生活,這和西北游牧民族或者在狹小島上的大和民族的民族性上有根本區別的,人民普遍更希望能有英明的君主帶來長期的安定,能夠讓他們安穩的過男耕女織的生活,統一也就成了自然地理塑造出來的人民的訴求。

優厚的和封閉的自然地理孕育了源遠流長的農耕文明,延續至今。

我個人的看法,如果沒有秦始皇,最開始沒有統一的文字和長期統一的政權,中國確實有可能像歐洲那樣分裂成很多小國家,並且長期和平共存下去,只在少數時候分裂。事實上大一統的體制在古代反而並不是穩定的體制,國家過於龐大,隨著時間積累,資本和土地會慢慢整合到少數人手中,普通農民就會生活越來越艱苦,而高層也會越來越腐敗。如果是幾十個小國家,會有相互制衡的力量,政治清明的國家可以驅逐政治腐朽的國度的君主。中國的封建王朝的體制很難熬過三百年,這也是社會發展的規律使然。毛主席年輕時候也覺得中國比較好的體制是使用聯邦制,把中國分成27個聯邦。

中國實在太大,方言太多,國外有些學者認為漢語不應該作為一種語言而應該作為一個語系,因為中國南方有很多方言的差別甚至大於歐洲很多國家之間語言的差別。而文字作為了溝通各地方言的紐帶,給各地的中國人帶來了歸屬感,我們今天和台灣同胞如果說有什麼親緣感,也是來源於相同的文字,相同的文化。

秦始皇創建的統一王國沒能像他想像的那樣千秋萬代,但他的努力下早就的車同軌書同文的體制卻延續下來、深入人心,成了溝通世界各地炎黃子孫的紐帶,為我們帶來慰借。當看到現在的漢字,總有一種親切和自豪感,我們的文字是世界上最獨特,最博大精深的文字之一,他書寫下了那麼燦爛的中華文明,創造了那樣美輪美奐膾炙人口的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

同樣的文明註定我們此生將難以割捨


歸根結底是中國的地形和中國人的生產方式造成的。


中國的地形結構特點是四周封閉,中間開闊。北邊是蒙古高原和寒冷的西伯利亞,東邊和南邊是波濤洶湧的大海,西南則是海拔幾千米的青藏高原,只有西北絲綢之路一條陸路通道可以和外界聯繫。


以上特點決定了古代中國人出去的成本非常高,這也使得中國人養成含蓄內斂的性格。而隨著西北絲綢之路的沙漠化以及少數民族佔領,古代中國人越來越難和外界聯繫。


因為出去很難,而當時人口也不太多,可以耕種的土地又相當可觀,所以我們的祖先一代代在這塊土地上深耕精作。


這就說到我們的生產方式了,古代中國是一種大河文明,或者說是農業文明。農業文明要求人要安分守己,遵從祖輩的經驗,否則農田就無法豐收。這也就為專制獨裁提供了基礎。另外,農業生產最重要的一項工作是灌溉,而灌溉工程往往是非常浩大的工程,在生產力極度低下的古代,就必須需要一個強力專制的政府才能完成。


至於歐洲,他們的地形以平原居多,平靜安寧的地中海為歐洲人提供了便利的通道。歐洲文明的起源古希臘文明是一種商業文明。和農業文明恰恰相反,它要求從業人員必須誠實守信,有契約精神,像中國這樣的絕對的專制很難立足。


偽命題。中國啥時候大一統了?

就現在來說,台灣還沒統一吧?

從歷史來說呢,中國在哪?到底哪些地方才算是中國?西藏,至少得到元朝才劃入範圍吧,那元朝之前的中國算是統一的還是不統一的?明朝領土比元朝還少,丟掉的地算中國還是不算中國?

中國就不是個跟歐洲那樣清晰的地理概念,這兩個怎麼比統一?你可以把划到一起的部分叫作中國,沒拿下的划出中國之外,但是歐洲可不行。歐洲不管你拿沒拿下都是那麼些地。這根本就不是同一個層次的。


中國的歷史就是漢族或華夏族不斷同化其他落後民族的過程。

歐洲歷史上有太多的民族、宗教、種族、文化、價值觀,對於他們所捍衛的價值觀,是無法消滅的概念,你根本不能用武力來實現統一。

拿破崙、希特勒都嘗試過,但你解決不了種族、民族、宗教的差異性。


我就講其中一個原因:中國從周代(3000年前)開始大多數人口就是同一族群,而歐洲的族群太多。

和大家的常識相反,中國在上古時代(5000年前到3000年前)並不是單一認同的原始國家,而是一個跨越多個族群的部落聯盟——原始國家聯盟,聯盟的主要部分是華夏各部和東夷各部,之所以出現這種跨族群的聯盟的原因則是大家更想不到的:東夷各部更早來到黃河流域並且文明更先進,華夏各部則是北上後再向東來到黃河中下游,依靠武力暫時取得聯盟領導權和學習東夷文化的機會。而後華夏各部與東夷各部之間反覆爭奪部落聯盟的領導權持續了兩千年,最後在周人稱霸以後,周人憑藉先進的農業灌溉技術實施了大殖民行動,最後人口暴增並替換掉了黃河流域各地的其他族群,這才使華夏人的地位不再被威脅。

而漫長的周代(約800年)同時也發展出了一整套成熟的文明,使得華夏族群在此後2000年間都鶴立於東亞民族的雞群上。

於是這就造成了一個現實:華夏文化沒法被替代——因為沒有更好用的文化,甚至水平接近的文化也沒有;同時華夏人數太多無法被人口替換。於是,華夏社會就形成了一個穩固的社會存在於亞洲東部。

而歐洲的羅馬人沒有進行人口上的擴張,歐洲一直存在著各種族群,同時羅馬還由於各種原因人口萎縮了,於是只要失敗一次,北方蠻族入侵成功,羅馬人就沒法翻盤了。


硬掰邏輯的話,治國理論上百家爭鳴為之後治理大國奠定了理論框架,秦的法家強權,漢初的無為而治,到後來的外儒內法,都起源於春秋戰國;操作上貢獻最大的是秦。人管你毛線的理論人性,先以武功與謀略同一中原,之後書同文車同軌,同一度量,修馳道將中國經濟文化上都一體化,還有修築長城一方面抵禦外族,焚書坑儒強力同一文化。當然用力過猛自取滅亡,但之後要統一就有基礎了嘛。歐洲么,說實話了解不是很多,大概是早點都是宗教統治,然後文藝復興之後(有點百家爭鳴的意思),人家轉向對外擴張了,沒有那麼死磕要在本土打得你死我活了。畢竟外面的世界人傻錢多,隔壁的鄰居錢多可是人不傻。

宿命點說,工業革命前地理自然環境決定經濟基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政治制度,農耕的中國適合統一,茹毛飲血的歐洲毛子適合小國統治。

神秘點說,其實都是命阿,就像玩骰子,丟出豹子可能只是運氣。只是中國碰巧統一了,走了下去,歐洲碰巧沒統一,也走了下去。。。


德國嘗試過好幾次了,不過別的國家都不太配合。。。


為什麼中國會長期「大統一」?這個才是一個比較正常的角度。中國「大統一」的前提歐洲或者世界其他地區都沒有,怎麼會統一?


我覺得關鍵還是文字問題。歐洲的文字跟著語音走,中國的文字是完全獨立於語音的一個系統。當國家擴張到一定規模的時候,不同地域的語言因為交流的變少就會發展成方言。在歐洲語言的分化會導致詞的分化,詞的分化進一步擴展的交流的鴻溝,最終使得一個國家因為認同感缺失而分裂。但在中國,儘管陝西人基本聽不懂廣西人在說什麼,但是大家彼此用著相同的文字,相同的文字又錨定了共同的語言體系。這使得一個鄉下老百姓接觸到一個外地人時,覺得他是一個外鄉人而不是異族,一個本地人在外地的時候覺得自己身處他鄉而非異邦。共同的文字產生的認同感讓所有處於割據勢力的人都從心底相信彼此本來就是同宗,而隔離彼此只是一種權宜之計。這樣,一個割據勢力領導人再傾向偏安,也沒膽量冒著被手下吐槽胸無大志說外面的人民和土地和我們無關。而一個有野心的領導人,一定會以很大的熱情推進著統一的事業。


語言不通,自然無法統一。比如,就像鬧獨立的魁北克之類的。
反觀中國,周天子分封后疆土開始實質性擴大。所謂的的大一統,也無外乎是漢民族的大一統。這是建立在文字,貨幣,度量衡統一基礎上的。歐洲沒有,也從來沒有相互的認同感。
人口和資源的稀少,導致沒有絕對的霸權出現,各國處於一種均衡狀態。羅馬輝煌過,後來墮落了。亞歷山大輝煌過,英年早逝了。拿破崙,希特勒,離目標只差一步。彼得大帝,伊麗莎白,查理,也都是地方雄主而已。
而且,歐洲沒有傑出的政治家,沒有人站在全局掌控,單靠政治聯姻,不靠譜。如果有的話,戴高樂算一個。可惜,也是大業未成。


大陸季風氣候導致物產貧瘠食物種類單一狩獵目標稀少進而導致農耕文明出現,尤其是小顆粒穀物盛行影響食用,徹底依賴於固定種植、採集的食物獲取方式決定了住所、貿易等等生活方式,進而決定了中央集權大一統管理的思維佔主導。以華北、西北河谷平原為源頭的中華文明裡,必須要用這樣的方式來統一管理和人人協作。


av17035649


問「為什麼澳洲大陸沒完成統一」

「為什麼密西西比河流域在殖民者到來前未完成統一」

「為什麼亞馬遜流域在殖民者到來前未完成統一」

「為什麼西西伯利亞平原在俄國人到來前未完成統一」

「為什麼剛果河流域在殖民者到來前未完成統一?」


我個人覺得最根本一個因素是沒有一個核心種族,依靠誰統治是無論任何政治制度下不可迴避的話題,其實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前南斯拉夫,各個種族都佔一點,沒有絕對優勢主體民族,誰都不服誰,最後分家,歐洲就是這個樣子。


你也說了從秦時起。

所以他們缺少一個秦始皇啊


只要區域內系統刷出了一個秦始皇,那麼這塊地方就會刷出第二個第三個。。。。

區域內從未刷出秦始皇,那麼以後系統很難在這裡刷出秦始皇

這就是為什麼祖瑪寺廟能出裁決,沃瑪寺廟只能出井中月的原因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基本都是北方戰勝南方?
中國歷史上的年份是怎麼確定的?
為什麼說中華民族五千年傳承至今,中間不是被滿清統治過嗎?
能推薦一些通俗的,全面的中國古代歷史或者世界歷史的書嗎?
滿清滅明對中華文明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TAG:中國歷史 | 歐洲 | 歐洲歷史 | 世界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