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鐙到底對騎兵影響有多大?

我知道馬鐙對於初學者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但是最近看別人說馬鐙對騎兵意義不大,因為游牧民族從小培養,所以即使沒有馬鐙也能做出衝刺揮砍,騎射等高難度動作,而馬鐙則是用於加快農耕民族的騎兵培養速度,所以想問一下,馬鐙對騎兵的影響,謝謝。


無馬鐙可以騎馬,也可以在馬上射箭、搏鬥。但難度高、成本高、效率低。我們必須要考慮到:如果身體沒有足夠的支撐,能拉多重的弓?能承受多大衝擊力?能輸出多少力量?

戰爭說到底是成本和效率問題,光是「有騎兵」遠遠不夠,必須要「充分發揮作用」,這一點馬鐙是起決定性作用的。衡量標準非常簡單:無馬鐙騎兵和有馬鐙騎兵PK,結果如何?畫面必然太美,不敢想像。

有人拿一些草原民族舉例,如蒙古人、印第安人,這不具備代表性,這些民族的小孩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基本可以稱之為「馬背民族」。

以農耕文明為主的漢人、歐洲人不具備這種條件。培養一名騎兵,有馬鐙和無馬鐙的時間成本相差太大。最重要的是,無馬鐙只適用於輕騎兵,沒有馬鐙就沒有重騎兵。廣義的「騎兵」包括輕騎兵、重騎兵、龍騎兵,但在冷兵器時代成熟期,具備主導戰局能力的只有重騎兵。


如果沒有馬鐙其實也是可以的,但是主要靠騎手用雙腿夾緊馬腹來保持穩定。對於長期生活在馬背上的游牧民族來說不難,但是對於農耕民族來說這個就很難速成了。所以許多古代農業大國都是用戰車來作戰。另外,馬鐙對於作戰來說則是衝擊的時候的反作用力會使騎手墜馬,沒有馬鐙時騎兵採用騎射是最安全的方式,如果用騎槍,需要在刺進目標後迅速脫手或者直接當標槍扔出。馬鐙帶入歐洲後,騎士們才能夠全副武裝的在馬背上用大型的騎槍。


謝邀!

馬鐙有三個用處。

1、馬鐙的第一用處在於踩鐙時,長途騎馬不累。

有鐙的輕快步與無鐙的輕快步,感覺完全不同,這也是馬場馬術入門時強調無鐙輕快步的原因之一。

依我個人的脫鐙野騎經驗,比如整個周末連續兩天在壩上脫鐙野騎約100公里,馬鐙為騎手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保存體力的支持點。更重要的是,在快步與跑步時,踩鐙離鞍,騎手與馬匹更契合,鞍具對馬背的壓力分布更均勻,還可以有效節省馬匹體力。

2、馬鐙提供的支撐,可以讓射手在馬背保持穩定。行進中的射擊,射箭。

觀察一下蒙古式狹小馬鞍,還有短鐙的系法可知。

3、馬鐙可以讓馬術動作更精細化,除了腿扶助,還有體扶助。

騎手經由馬鐙,在馬背上很微妙的體重的變換,就能夠對馬匹下達不同指令,


沒馬鐙的話,絕大部分騎手不能利用馬的重量進行衝擊而只能從側面掠過切個草席什麼的。

因此到頭了也就是偵查、襲擾、放個火射個箭什麼的……

有了馬鐙,才真正能讓騎手有效的附在馬背上藉助重量和速度進行衝擊


馬鐙的作用主要就是降低了訓練騎兵的門檻.

對於衝擊來說,高橋馬鞍的出現更重要一點.


騎手雙腿夾住在豎直方向截面為橢圓的馬身,可以提供豎直平面內任何方向的摩擦力,理論上只要騎手雙腿對馬身的壓力最夠大,就能夠提供足夠的斜向上摩擦力來完成可能存在的揮砍時的重心下移帶來的影響,或者提供戳刺時長矛對騎手在水平方向的摩擦力。

馬匹背部本身呈現為鞍型,和高橋馬鞍形態無本質差異,只是後者的曲率半徑更小一些,

靜摩擦係數和人體對馬鞍的是接近的,雙腿提供的極限摩擦力足夠彌補這差異

不大的高橋馬鞍曲率半徑帶來的彈力增益。

夾槍衝鋒就不提了,夾槍衝鋒增大的摩擦面積不超過50%(即使雙手持槍),

而木材和皮革的摩擦係數不高(鋼鐵更低,模擬鐵甲),

如果雙手持槍不能承受的衝量,夾槍衝鋒必然也不能承受。

夾槍衝鋒是trivial的。

理論上,騎手素質足夠好,馬鐙,馬鞍,或者有沒有採取夾槍衝鋒,牆式衝鋒(事實上不存在)。並沒有什麼影響。


沒馬鐙。晉朝來個80王之亂也沒胡人什麼事


推薦閱讀:

孫中山,魯迅等等為什麼都是東渡日本?
陳勝吳廣起義為什麼一面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一面又用迷信手段造輿論?
假如人類今天滅絕,一千萬年後的智慧生物考古會發現什麼能證明人類是智慧生物的證據?
在余華的小說《活著》中,描寫的國軍的糜爛和共軍的好是不是真實的情況?
人類歷史上有哪些大帝國?

TAG:歷史 | 騎馬 | 古代 | 騎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