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深深感到自己讀書太少而努力看書充實自己,卻發現越是看書越是覺得自己無知從而有些苦惱,該怎麼辦?

因為深深感到自己讀書太少而努力看書充實自己,卻發現月看書越發現自己無知從而有些苦惱,該怎麼辦


想得太多,讀書太少的內涵是——伸手太多,自學太少。

書指的是那些前任總結好了的,留給每一個會經歷某些階段的後人的,具有普遍適用性的知識。人需要乖乖的沿著這些東西走完了,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繼續,而不是上來就想自己的東西。

讀書就像高速公路,實踐就像鄉間小路。不可能一開始就從小路往目的地走,也不可能到了目的地最近的高速出口還不下小路。


你這個感覺,古人就有過,叫做【學然後知不足】。好現象。繼續學吧。只會越學越多,不會越學越少的。


一直不停地讀下去。


覺得無知正說明你有知,無知的人都覺得自己無所不知


時間疾馳如奔,但當下的每一分秒還是猶如慢慢長夜,於我,這種狀態約莫要斷斷續續的度上一、兩年,感覺快樂、嘻皮的日子已經越行越遠,漸漸飄渺,與我無干,都不復存在了……

每晨起、晚歸,呈現眼前的都是兩個室友毅力不到的身軀,一個偉岸(胖)、一個崎嶇(瘦),他們打遊戲、打遊戲……我親眼見過他們去吃過飯,他們似乎也不總去上課,我常常想,他們怎麼不死掉呢?

我和他們相處的和諧,卻沒有必要的話,沉默、還是沉默,都是我與他們朝夕相處的內容,日子久了,我倒是蠻喜歡這種狀態,多好啊,看見他們打遊戲要死不死的,我對他們也沒有鄙視情緒,他們看我日日早出晚歸、見我讀書的掙扎也不見得妒忌,我欣賞這種不是一個世界與世無爭的狀態。我只是討厭滑鼠「咔咔咔」的生硬、像衝鋒槍的聲音,我希望他們早點死去或者滑鼠換個無聲的,不過,我目前只能忍受,雖然能解決,但我不想與他們交流——默默看著對方就好了,何必打破靜寂;兩個世界的人,我不想和你們做朋友。

何況我的世界並不見得比你們所見的樂觀。相反的,我比他們也好不到哪裡去,他們只是心安沉溺遊戲,我活的卻是焦躁不安、幾乎喪心病狂,對了,我說的就是書、讀書,專指閱讀。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喜歡閱讀、熱愛閱讀,樂極必反、否極泰來,我現就是一個不安分的瘋子:通過渠道,我知道了買書便宜的方法,買了幾百本書,當然,雖然便宜,但也花我不少錢,我可還是學生呀!知乎上面推薦的書我幾乎都有,看過的沒看過的,一大堆,這麼多書,恐畢生難盡,惶恐不禁。許多書,我恨不得讀完就大卸八塊,我意思是完全解構它——這是一個相當耗費精力的閱讀方法,對幾本書有如此熱衷便罷了,也不至於招致煩惱。關鍵在於,我對許多書,都有這樣的野心——如此的不懷好意讓我「香消玉損、面容憔悴」、「坐立不安」,實在難耐,整日遊走在書目之間,叔本華說,我的腦子就是別思想的跑馬場——我崩潰了!……

把書看到這種病態的狀況實屬不易,但我不止於此,我看書的時候不局限也讀書本內容,我還耐不住抓耳撓腮、提筆就寫,這又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是誰提倡不能光輸入沒有輸出?是誰提倡不做筆記不讀書?……都沒錯,但我都過分的做到了,有時候我寫的比作者還多……以此,讀書的節奏慢騰下來,可我還有那麼多書要讀呢?怎麼辦?

這就是我焦躁作瘋的原因,我欲覽書萬卷,又恐讀完即忘,所以不寫不安心——兩極分化,內心能不分裂嗎?

所以、我怎麼不去死掉,還有別的方法嗎?

我有朋友嗎?

都在哪裡?

好孤獨。

去讀書?

於是我又陷入了我自設的深淵……


無知的人是不會發現自己無知的。隨著知識經驗的增長,會發現未知的越來越多。堅持下去,總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心理學上講:當一個人做一件事的時候受到的是正面的刺激,那麼會比較容易堅持下去做得越來越好,而如果是持續的負面刺激,則會傾向於停止這件事。這是每個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成立的一種有效的趨利避害的機制。在學習難度比較大的東西的時候要擅用此機制。

別對自己要求太高,要告訴自己大多數人在這個水平的階段都是看不懂一些東西的。

不要勉強自己去看自己當前水平看不懂的書,要循序漸進、一點點給自己新的更多的挑戰,而不是一上來就壓垮自己。

不要把自己跟別人比,告訴自己越來越有進步。

最後,你可能沒找到足夠好的書,讓行家給推薦一些高手講的入門級的書目,他們會寫的條理更清楚易懂。


為毛不能在看完這麼多書之後找個喜歡的課題深入的去讀一點著作??

以一人之力去看大千世界當然會越看越無知,舊的類別已經千千萬萬,新的類別還在不停刷出來,你要怎麼才可能讀完?

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找個喜歡的題目使勁去讀,讀到你能很快辨別出哪個書中說法不切實際,哪個看法一語中的,不知不覺你能對著作者隨心一筆的警言妙語拍案絕倒,你就明白知識的寶庫需要有相似材料的磚,堅固的框架,前者能建立起高大的牆壁,後者卻是一切建築行為的基礎。

一無所有的去漫無邊際的讀書,真的,我再沒見過比這個更無知的行為了。


請堅持讀下去,質變的那一刻,你會感覺到人生已經不同了,加油!


題主苦惱的原因只有一個 ,讀書太少,所以請繼續讀下去。想想看自己實際上比上一刻的自己有進步,這就夠了


忘了誰說的,大意是寫日記/博客的意義就是幾年後回頭看發覺自己曾經那麼傻逼。

如果你發覺自己過去低水平,這本身意味著你的進步,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這是件好事。

一個人越是水平高,越是能明白自己的無知。如果有什麼學問會讓你覺得自己無所不知,那多半是神學玄學或其他古典體系的知識。比如:半部論語治天下。


你所知的知識只有一個圈,圈外是無窮無盡的所不知的知識,當你所知的知識少時,所見的圈外的世界也就顯得小,反之,知道得越多,越顯得無知。無知是好事


讀書本來就是這樣啊,讀得越多,方知知道得越少!不過當你達到一定量的時候,你讀書會超快!而且有些都能融會貫通。


讀書是一種習慣,而不要成為壓力。再有讀書只是認識社會的一種方式,你還應該在工作中與人交往了解更多。


木事 木事 想起一個學物理的同學跟我說他學量子力學的時候 很痛苦 然後他又說了句 用短短一生的時間學習so many people ,so many years 的東西本來就是不可能的事 明白自己無知一點都不可怕 真的 真正可怕的以為自己知道很多東西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霍老爺在微博發布的內容《知識變現不行了?不,是知識經濟2.0來了》?
源義光後人真的有和武田佐竹同族的張氏嗎?
你整理過哪些知識框架?
如何評價「分答」?
普通人可以從知乎上學到哪些牛逼的法律知識or法律常識

TAG:閱讀 | 知識 | 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