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古事記」高度如何?
一、作為「文言文」作品,以漢文化的眼光來評價,它的文學價值如何?
二、另,作為神話,它與世界各民族的神話(比如「希臘神話」)相比,地位如何?三、「古事記」,和日本的「神道教」,關係密切否?能否視為「宗教經典」?節錄「序」部份:臣安萬侶言:
夫,混元既凝,氣象未效.無名無為.誰知其形.然乾坤初分,三神作造化之首.陰陽斯開,二靈為群品之祖. 伊邪那岐入幽境,出顯國,日月彰於洗目,浮沉海水,神祇呈於滌身.雖前於天地萬物肇始之事不為人知矣,然藉神代起之古承傳,知神生國土亦生諸島;雖先於天地初成乃遙遠太古之事,仍可賴先聖而察生神立人之世.懸鏡吐珠,而百王相續;喫刃切蛇,以萬神蕃襲歟;八百萬神議安河而平天下;論小濱而清國土. 是以番能邇邇藝命降立高千穗峰,神武天皇久居大和而為熊困於熊野之時,天劍獲於高倉,大鳥導於野,逢具尾之人,再越山嶺,至宇陀.於忍阪之大室,以歌舞為號,伐土蜘蛛令賊人服.崇神天皇即覺夢而敬神祇,可謂賢君.仁德天皇望民家炊煙而恤百姓,聖帝之世之譽故流傳至今.成務天皇定境開邦,制於近淡海.允恭天皇正姓撰氏,勒於遠飛鳥.雖步驟各異,文質不同,莫不稽古以扶頹廢氣也,照今以補典教於欲絕.天武天皇坐飛鳥清原宮統大八島國之時,大海人皇子雖為太子卻具天皇之德,待時機至則可明其德,聞夢歌而相纂業,投夜水而知承基.然天時未臻,禪蛻於南山,人事共給,虎步於東國.皇輿忽駕,浚渡山川,六師雷震,三軍電逝.杖矛示威,猛士煙起,絳旗耀兵,兇徒瓦解,一瞬妖氣自清.乃放牛息馬,安心歸至大和,捲旌斂戈,舞詠停於都邑. 歲次酉年陰曆二月,大海人皇子即天皇之位於清原大宮,道軼軒轅,德跨周王,繼三神器而統天下,承皇統而治全國.乘二氣之正,齊五行之序.設神理以勵良俗,敷英風以弘全國,加之天皇智海浩汗,潭探上古,心鏡輝煌,明睹先代.故天皇詔「余聞諸家所傳之帝紀本辭有詭於事實者,或多加虛偽,若今不修其誤謬,數年之後,恐其旨趣乃將亡失矣.帝紀與本辭乃我國之組織之理,是天皇政治之鴻基,故欲撰帝紀,檢舊辭,去偽定真使傳於後世.」時有舍人名稗田阿禮,年廿有八,為人聰穎,過目而能誦,耳聞而不忘.敕語阿禮,令誦習帝皇日繼及先代舊辭.然,運移世異,未行其事矣.伏惟,皇帝陛下,得一光宅,通三亭育.御紫宸而德被馬蹄之所極,坐玄扈而化照船頭之所逮.日浮重暉,雲散非煙.連柯並穗之瑞,史不絕書,列烽重譯之貢,府無空月.可謂名高文命,德冠天乙矣.故天皇嘆於舊辭誤亂,欲修帝紀之亂,和銅四年九月十八詔臣安萬侶以撰稗田阿禮稗田阿禮所誦之舊辭而成書獻上,故謹隨詔旨慎加採錄. 然,上古之時,言意並朴,敷文構句,於字即難,已因訓述者,詞不逮心;全以音連者,事趣更長,是以今,或一句之中,交用音訓,或一事之內,全以訓錄,辭意難明之處加註以說明,辭意意解之處則不予加註.又姓氏如"日下"為"玖沙訶"くさか,名若"帶"呼為"多羅斯"たらし,如此之類,隨本不改.大抵所記者,自天地開闢始,以訖於小治田御世.故,天御中主神以下,日子波限建鵜草葺不合尊以前為上卷,神倭伊波禮毘古命以下,品陀御世以前為中卷,從大雀皇帝至小治田大宮為下卷,並錄三卷謹以獻上. 臣安萬侶,誠惶誠恐,頓首頓首. 和銅五年正月廿八日正五位上勳五等太朝臣安萬侶謹上
謝@yolfilm 邀。我知道這題答了以後又得因為我「奇葩」的歷史觀為廣大青年所不齒而被拍磚,但我還是得答。你看,我就是這麼仗義。
===================================
「一、作為「文言文」作品,以漢文化的眼光來評價,它的文學價值如何?」本人既不是漢人也不懂文學,評價了也無非是蠻夷之論。列位看官去找國學漢學大師兄們來聊吧,我還是說點兒用中文就能說得明白的...
===================================A. 古事記是什麼書?公元712年,太安萬侶編纂完畢此書,將其獻給元明天皇。而據作者說,該書是於公元681年,天武天皇令一個叫做 稗田阿禮 的人背誦《帝紀(天皇家譜)》和《舊辭(古代傳說)》,由太安萬侶記錄而成。從平和且客觀的歷史角度來說,古事記是一部加入了很多天武天皇本人感情觀的歷史書。在編纂《古事記》的同時,天武天皇本人也下令開始編纂另一部風格更為「嚴肅」的歷史書《日本書紀》。相比較而言,《日本書紀》的內容目前已經被日本各處的考古發現所逐步證實。但由於《古事記》本身的內容過於偏向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所以其真偽性和歷史性一直都有不少的懷疑聲。與我國的史官普遍採取的「後朝修前朝史」的方式不同,日本的天皇始終有「血脈從未中斷」的傳說(真的只是傳說),所以不存在什麼先後朝的對立關係。既然都是寫自家事情,因此這種史書中就不會存在批判性的內容,於是很多「故事」就演變成了「古事」,一些黑白分明甚至充滿血腥罪惡的事件被蒸發或者顛覆。而這,就是你現在看到的《古事記》。B. 古事記是神話?
說是「神話」的原因是這本書里描寫了太多「天皇一族」與「古神」之間的聯繫,從創世神話到「天孫降臨」,所有的文字都在描寫:「這世界,世上萬物都是由神所創造。天皇是神明派到地上的血脈。」(題外話:這簡直儼然《創世紀》的描寫,被後世日本的右翼以及獵奇愛好者們認為「這是日本人與以色列人(神的使民)同源出處的證據。日本人其實是以色列人的後代。」...)從創世神話的角度來看,這無疑是神話。但怪就怪在,從世界各地的創世神話來看,基本上會包含三個因素:1. 世界創造
2. 人類創造3. 善惡對立諸位喜歡神話傳說的,不妨用拜火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希臘神話、北歐神話甚至是我們的上古傳說來印證一下。然而唯獨《古事記》,在其中卻大幅地加入了「天皇的家譜」,並且強調了兩個重要的邏輯:4. 大地上有其他神的時候,一片混沌。而大神天照派遣了他的孫子「天孫」來統治大地,從此一片太平盛世。5. 天皇乃是「天孫」尼尼基的直系後代,萬世一宗。這麼急於表述自我的修書方式,意圖實在是過於明顯了。是的,你想得沒錯。《古事記》這本書,原本就是天皇用來維護自身地位的「護身符」而已。所以從這一點說,《古事記》與我們上面所列舉的其他各國各民族神話的立意完全不同。所以從我自己的觀點來看,這與奧林匹亞眾神瓦爾哈拉大滅絕還有阿胡拉阿利曼的善惡對立完全沒有可比性,其自身根本就是拼湊的故事傳說而已。C. 古事記與天皇
說到這個地步,索性就來八卦一下天皇家世好了。前面說到了,古事記的做成是由天武天皇下令開始的。日本天皇的名字複雜且難記,所以為了大家能明白這位天武天皇是何許人,以及之後又有什麼波瀾壯闊的故事,容我在此都省去天皇名號好了...號稱「萬世一宗」的天皇家,其實並不是單純地「父傳子,兄傳弟」。任何一國的國君都不可能輕易地排除掉政敵,而登上王位的那個人,其實往往也不是真正的大權在握。只不過是「那些人」需要你在那裡高冠華服,而你的命又剛好夠大而已。天武的出身相當一般。他爸爸叫做舒明,是個出名的傀儡,第34代天皇。因為第33代天皇推古死的時候並沒有指定繼承人,皇位繼承便成為了一大問題(推古是亞洲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其本身也是奇葩得很呢)。當時把持朝政的蘇我氏族可謂是費盡心機,強行壓制了所有跟蘇我氏有血緣關係的皇子上位,而是扶植了一個完全沒有血親的舒明。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安撫朝中反蘇我氏的各派,以舒明為傀儡來控制整個朝廷。而舒明也明白,儘管朝中反蘇我的聲音絡繹不絕,但真動起手來,蘇我家手裡兵權在握,殺光大臣再殺他自己,順手扶植個蘇我家的皇子那簡直是易如反掌。所以舒明就渾渾噩噩地過了一輩子,49歲無疾而終。舒明死了,同樣沒有留下繼承人的人選,這可是異例:舒明留下了4名皇子,選個接班人完全沒有問題。但其實問題是在蘇我家:皇子都剛剛十幾歲,現在還不好說誰可以利用...於是就把舒明的老婆推上了皇位,年號皇極。皇極上任以後依然是傀儡。另一支皇族血脈的聖德太子(他又來啦!)的子嗣,山背大兄王(這個名字...真不愧為有個好老爹呢)一直也得到蘇我氏的支持,原本是準備接替舒明的皇位,但沒想到蘇我家背信棄義,竟然讓舒明的老婆也當了天皇。一時氣不過的大胸王便在公元643年宣布跟蘇我家徹底決裂。當年12月20日,蘇我氏派100人去討伐大胸王,大胸王跑到山裡於12月30日自殺。皇極聽說了這件事情之後,觸動很深。因為按照繼承製,大兄王死後,繼承王位的第一人選便是舒明的大兒子古人大兄。但古人大兄是舒明與別人的孩子,自己的3名皇子都排位在後,恐怕也難逃殺身之禍。而古人大兄的靠山是蘇我入鹿,於是皇極便讓自己的大兒子中大兄皇子去刺殺入鹿。入鹿被騙到宮中後被中大兄刺死,而蘇我本家也因為房屋起火而盡數死亡。古人大胸據說因此深受刺激,出家當了和尚。入鹿一死,皇極就立刻要讓位給自己的兒子中大兄。然而當時乃是亂世之秋,誰上任都提心弔膽。中大兄提議讓皇極的弟弟繼位,於是便是孝德的10年治世。長話短說,孝德死後皇極再次登上皇位,而中大兄在皇極之後也終於成為了天皇,是為第38代天皇天智。
天智確實足智多謀,上任之後馬上跟唐朝幹了一仗,史稱白村江之戰。這一戰據說是赤壁之戰的情景重現,唐軍借快船順風將日本戰船趕至一處後釋放火矢延燒戰船,大破天智大軍。天智造此一敗後迅速遷都(好像有點兒嚇慌了)至奈良。幾年後指認自己的大兒子弘文為繼承人,撒手人寰。
弘文(第39代天皇)上任不足七個月,天智的弟弟天武突然覺得「說好的讓我當天皇呢?」,但是天智卻留下了子嗣弘文...於是弘文就死了。天武成為了第40代天皇。
天武繼承皇位之後,為了防止天智的子嗣們造反(事實上天智僅僅留下了一名幼子,還有兩名公主),於是不顧自己是孩子們的叔叔,把大侄女公主納了後宮,而小侄女則嫁給了自己的兒子草壁(這TMD叫什麼名字)(這混亂的家庭關係真的大丈夫嗎?)...------------------------------------------------------------------嗯嗯,說回正題《古事記》。耐人尋味的是,《古事記》的記錄到達推古天皇后戛然而止,我們上面講到的故事都沒有任何的涉及。而推古之前的故事,則是歷代宮中口耳相傳的傳說。儘管如此,我們也能夠用理性的思維去推測,那傳說中被刻意抹去的情節,恐怕並不亞於上面我們列出那短短50年間日本歷史的一小段內容。而之所以會出現這樣一本「證明天皇萬世一宗血統純正而且君權神授」的史書,其實你看,與天武本人的曲折經歷是完全脫不開干係的。經歷過若干年名人出書熱的我們不難理解,出身越是卑微渺小默默無聞,創業越是艱難險阻命懸一線,利益越是黑幕重重爾虞我詐,這些故事中可以見人的那一面越是容易被貼上各種勵志的正能量,出現在你我的視野中。所以你還拿《古事記》當神話看么?D. 古事記與「神道教」E. 追記
(下面是無情的挖坑時間,各位看到這裡請自覺跳進去,我隨時填土掩埋,謝謝。)元明天皇下令太安萬侶編纂日本史,後來這哥們根據少有的典籍和各種口耳相傳的資料,用了十個來月編成了《古事記》,呈交給元明天皇。
元明天皇是奈良時期第一位女天皇,她在位那會兒唐中宗剛恢復大唐國號。
既然是神道教最高領袖下令編纂的,那必然是和神道教關係密切……而且這本書里大量內容都在描寫神武天皇以來的幾十代天皇的家譜、事迹。前半部分還扯了很多日本的創世神話,強調了天皇的神性。
文學價值不評價……作為神話的地位,個人感覺很有意思,不過原創性似乎過低。看著眼熟的段落太多了,與中國神話傳說各種雷同。
須佐之男斬殺八岐大蛇的故事,根本就是《搜神記》李寄斬大蛇的翻版……
推薦題主去看安彥良和的漫畫,《大國主》和《神武》,根據《古事記》和《日本書紀》改編,又結合後世的研究和作者自己的思考與想像創作的作品。
故事講的四平八穩,深入淺出,當時就是被這套漫畫勾起了對日本文化的興趣。
————————————————————————————————————樓上李淼君、佐藤君的回答更詳細、專業,很好地闡述了記紀二書與神道教的特點,推薦。
我想題主提這個問題也是想拋磚引玉吧~一、作為「文言文」作品,以漢文化的眼光來評價,它的文學價值如何?&<&<古事記&>&>是日本最早的史書,和&<&<日本書記&>&>同為記錄日本上古歷史的重要文獻.
這部書主要是為了記錄自古以來的傳承,以還原歷史的原貌為主旨.由於當時所使用的萬葉假名過於冗長,而漢文複雜或許不能盡述要旨.所以作者選擇兩者折中,在行間用假名文字加以注音,並對日語所特有的敬語和助動詞部分加了嚴密的注釋.這是和純漢文寫的&<&<日本書記&>&>最大的不同.
另外,&<&<古事記&>&>雖然以敘事為主,但其中插入了大量的歌謠.其多為民謠和俗謠,配合敘事.其中最有名的是須佐之男命和櫛名田比売結婚時候唱得一首歌,「八雲たつ 八雲八重垣 妻ごみに 八重垣作る その八重垣を」.這首歌被稱為日本和歌的始祖.
粗淺見解。
古事記是天皇鞏固正統而創造的宗教書籍。
全文通讀下來,不難理解上面這句話。對日本的發展來歷,給出了解釋,另一方面對天皇血統的出處,給出了解釋,從而賦予了天皇統治日本的權威和合法性。
而對於宗教特性,我舉個我覺得不錯的例子。
伊邪那支赴黃泉探望伊邪那美(伊邪那美生下包括整個日本在內的無數個子女之後,死於陰道潰爛),後因伊邪那美死後身體開始腐爛,伊邪那支無法接受,轉身逃向人間。伊邪那美覺得被愛人背叛,追殺至黃泉和人間的入口處,卻發現伊邪那支用石頭堵上了入口。
隔著巨石,伊邪那美問伊邪那支:你tm不愛我了么?不就是因為我長得丑了么?
伊邪那支回答道:對!就是因為你長得丑!
伊邪那美好氣啊:那面我便詛咒你!你的人間每天都要死200個人!
伊邪那支面無表情:好!那我便讓人間每天生300個人!
這就是日本神話對生老病死以及為什麼人口會增長給出的答案,總覺得有點敷衍。
這種對於生死的解釋,幾乎是所有宗教性質的書籍中所共有的特點。
其他的例子也不用我多說了,佛教的輪迴,基督的天堂地獄,不外乎都是對生死的一種解釋。
所以,結論,古事記是天皇鞏固正統而創造的宗教書籍。
但,從我個人角度觸發,文學方面我不便評價,作為神話而言,有很多奇思妙想實際上是借鑒了不少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而作為宗教經典,由於神道教構成比較複雜,實際上所有的東方宗教嚴格意義上來說,跟西方宗教完全不是一個東西。神道教的特點也是如此,構成複雜,來源雜七雜八。我不否認神道教的基礎是建立在古事記的構架上的,但實際流傳到今天的很多祭祀風俗,已經和古事記本身沒有太多聯繫了。
我在序文里看到了「道秩軒轅,德過周王」,好大的口氣呀
隔壁問題為何日本歷史上大多是將軍統治的,天皇卻能一直存在?為何日本歷史上大多是將軍統治的,天皇卻能一直存在? 我有一個現成的答案,一會我貼在評論里.
一、作為「文言文」作品,以漢文化的眼光來評價,它的文學價值如何?
二、另,作為神話,它與世界各民族的神話(比如「希臘神話」)相比,地位如何?三、「古事記」,和日本的「神道教」,關係密切否?能否視為「宗教經典」?文學價值...這我不太好說,要看參照物.和前四史這種來比,就差太遠; @佐藤謙一 說的春秋...那算有文學價值的貨么? 神話的話,我是不太同意某樓提出的影響力說,當今世界當然羅馬教和一神阿蒙教是影響力最大的,但日本國教的影響力也有1億2653萬,不算少吧.還有作為神話,古事記的內容和黃帝本紀差不多,為尊者諱的也不少,這點我是同意渡來人創作的說法,實際上應該就是某個戰亂(兩腳羊時代)時混不下去向東移民的某讀書人根據中國古代史書創作的.宗教經典這事,就要參看我以下評論里的答案了.神道教從古事記來看,應該類似於早期人類對自然環境認知的現象神化,作為海島國家來說,太陽作為壓制性的崇拜是可以理解的.所謂mikoto,尊命,也應該是巫/祭祀的說法,天皇陛下也不過是大祭司的概念.但神道教這類的泛神信仰,不太受大型軍事部族的喜歡,也就是不符合統治需要.從這點來看,日本和印度的神道印度教的發展應該都是類似的,然後受更有宗教思辨和體系(其實也就是在惡劣生存條件下,更能夠忽悠人)的佛教的融合,才形成現在的日本國教.所謂的律令制/中央集權/大和王權,我覺得都是幌子罷了,應該是渡來人的讀書人撐起來的面子;而里子,也不過就是部族聯盟政權,這從天皇/律令體制/賜姓,都可以看出來.這個就不太適合展開了,會是一篇大文章.推薦閱讀:
※織田信長能與項羽相比嗎?
※日本為什麼家家都有門牌?
※日劇《坂上之雲》中有哪些失實之處?
※日本江戶時代比較先進的科技文化娛樂有哪些?
※為何日本歷史上沒有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