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設備可以測量心率和血壓血氧等健康指標的設備有哪些?

現在的可穿戴設備大部分都是簡單記錄運動步數,監測你的睡眠質量的,為什麼沒有成品測量人的心率的,還是有我沒找到?


首先可穿戴設備的功能性是要建立在舒適性之上的。而這三個指標都需要經過精確的測量,至少也是需要通過非常貼身的儀器來進行。而一個可穿戴設備如果太貼身,必然會非常不舒服。

記錄運動對精讀的要求並不高。帶個手環什麼的亂晃蕩也沒關係,而睡眠,我有一個Jawbone UP 2,根據我的判斷,這貨也是通過運動來測量睡眠的,不算很准吧。

之前得過心臟病,為了得到全天的血壓和心率變化,在身上到處貼了測心電的小吸盤,連在一個小盒子里。還帶了一個血壓計,可以自動定時測量血壓。你想像下大半夜它每隔半個小時就嗡嗡嗡沖個氣然後慢悠悠地放最後噗一聲憋了的樣子么?一整晚都基本沒睡好覺!!!!!!

然後隨口說兩句…………全憑印象,專業有錯誤求不吝指出。

心率:

測心率有很多種方法,現在普遍用的有兩種:1、測心動電流,這是相對比較準確的一種,原理基本和在醫院做心電圖相同。優點是準確,可持續測量,缺點是不夠便攜,絕大多數要求穿胸帶。

2、光電測量法。也是現在的運動手錶比較通用的測量方法,在手錶上有紅外發射和接受裝置,通過測量血液中血紅蛋白對光的吸收來測量心率。優點是便攜,缺點是十分不準確,非常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更別提劇烈運動了。

血壓:

血壓的話現在通常用的方法是兩大類,直接式和間接式。因為直接式是通過感測器直接測量壓力變化,所以對儀器的精準度要求非常高。現在普遍採用間接式,而間接式又分為聽診法和示波法,兩種方法各有利弊,無法判別那種更準確。但毫無疑問的是,這兩種都不適合正常人日常隨身攜帶。

現在攜帶型測血壓的基本都長這樣:↓ ↓ ↓ ↓ ↓ ↓

這貨的便攜是指你出個遠門啊什麼的可以放進包里,不是出門像戴手錶一樣戴著它。然後你測量的時候還得乖乖的坐在那兒千萬別亂動,膽敢沒忍住亂動了這貨就噗一聲氣全放了告訴你錯誤,重來吧您嘞!!!還得找個什麼東西把左臂抬高點。血氧這個不太清楚,但是在自行車運動(應該是很多運動)中,會在訓練時讓運動員佩戴血氧儀,以便教練在訓練完成後掌握運動員在劇烈運動時的血氧變化掌握情況給出更科學的訓練方案。之前貌似《羽毛球》雜誌有一期就是講國家隊訓練的時候什麼背後人物隊里就有倆隊醫專門搞這個。。。


還有HRV—心率變異性

監控生理指標的生理、心理健康產品到很早就有,國內大多數是進口儀器或生產儀器,可穿戴的是使其無線化、便攜化,能監測的數據本質沒有變化。


上面的答案都是13年的,關注這個問題的各個賬號是不是也都沒幾個活躍的了。。。有活躍的敢不敢冒個泡?

上面寫道的BPRO,凌拓,我都是頂的。凌拓的CEO我也見過,非常有意思的一個人,感覺就像一個躲在廈門建造自己的夢想城堡的孩子一樣,做出了很多有意思的產品。

那個顏值特別高的THL,直接鑒定為不靠譜。

某寶某東上搜索『血壓手環』,顏值都不錯的產品,基本都不靠譜。要是真是哪個長得特丑的產品出來了,我也許會立刻買來試試。真是固執的喜丑派。因為國內做血壓趨勢監測技術做得好的,暫時還無暇去攻顏值,就是醬。

如果你想自己驗證,可以買幾個回來測試,或者掏出你自己那個只用來看時間的『血壓手環』,這裡教你一招,自己做個小實驗。研究人員發現,短時間內的劇烈的運動對於大多數健康人都可以暫時提高血壓,所以我們也採取類似的方法來短暫升高血壓,用一隻家用血壓計的結果做對比,評判這些血壓手環的可靠性。下面是文章中常用的方法。

我們可以採取以下流程:

  1. 使用血壓手環完成一次測量,再用血壓計測一次,共重複三次,記錄手環-血壓計的對比數據。此時數據不同不要緊,不同品牌血壓計之間結果也很不一樣,我們看運動後。

  2. 做100個開合跳,蹬單車/跑步3分鐘,重複上述測量步驟三次。

  3. 休息到心率恢復平靜,再次重複以上測量步驟。

你現在有了9組寶貴的數據,請把9組數據畫在同一個坐標軸里,同一個設備測量的數據用不同顏色的線連起來。自己看看,血壓手環和血壓計的結果走向一致么?

可能你覺得,我平時測試結果還挺準的啊,為什麼運動後這些手環就測不準了?答案很簡單,因為對於一個健康人來說,血壓值一般都比較穩定,只是在小範圍波動,對於健康人,只要知道基礎的身高、體重、性別、年齡,就有挺大概率猜得八九不離十。天啦嚕,有沒有感覺整個世界都不好了!

所以手環/手錶形態的產品,究竟能不能測血壓呢?科學家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你:可以。但是過去的多是使用要求較高的醫療級產品,這些產品的問題是,即使是在手腕上測血壓,仍然有一個漫長痛苦的加壓過程,伴隨著嗡嗡的響聲,彷彿在向全世界宣布:我在測血壓—在測血壓—測血壓—血壓—壓……

近幾十年另外一種不需加壓的輕量級血壓追蹤技術也越來越成熟,使用一個叫做『脈搏波傳導速度』的重要生理參數來追蹤血壓變化的趨勢,『脈搏波傳導速度』也是體檢時『動脈硬化檢測儀』獲得的主要參數。如果把血管想像成一根橡皮管,當血壓低的時候,橡皮管也比較柔軟,在一端敲一下,另一端需要很久才能感覺到;然而如果血壓高,橡皮管被撐起來了,硬度變得很大,甚至像一根鋼管,那麼在一端敲一下,另一端幾乎瞬間就能感受到。這就是科學家們在實驗室環境下驗證的可以用於血壓追蹤的技術原理,也是目前最適合作為可穿戴產品的方法。

我們做了一個工程師產品,起名『量量脈搏波智能手錶』(不要吐槽名字,很難起的好么),就是利用這個基本原理去實現血壓趨勢追蹤的。除了擁有紮實的血壓追蹤理論基礎,我們還做了一個BioRF?動脈雷達。

和市面上常見的發光的感測器不同,BioRF?動脈雷達不發光,軀體柔軟,可以無線探測手腕深處的動脈血管脈搏波信號。結合自己獨有的演算法,即可建立個人血壓模型。在BioRF?技術的支持下,『量量』可以實現無壓力的脈搏信息捕捉,甚至不受毛髮以及皮膚顏色的影響(晒黑也不怕)。我們在運動條件下,社區條件下都做了很多測試。這是運動實驗對比歐姆龍的結果

這次做這個『量量』也只是感測器技術在C端的一次試水,想看看普通用戶不了解理論,極看中顏值的不利條件下,我們這個樸素卻有內涵的小表會獲得什麼反應。

我們還能繪製全身脈搏波傳導速度的地圖,也做醫療級的應用,但是都不會在C端鬧騰一下來得有意思。作為一個非研發人員,被迫發揮本科時期實驗室中的研究精神參與一部分研發,又同時在普及這項技術的路途上歡騰地跳躍,也是一種獨特的體驗。

最近在搞京東眾籌,從平衡產品研發進度到各種渠道準備,物料準備,這活兒真是個特別大的項目。建議其他兄弟公司再來做這事兒的時候,確保有至少3名以上市場的同事可以全力支持。別問我怎麼感觸這麼深的...


你可以研究下跑步用的裝備

有段時間我比較迷上跑步

對裝備研究很多

紀錄你的運動量的手錶有很多

比如 Timex, Polar and Garmin

我選的Timex的 Timex Ironman Global Trainer

另外 GARMIN FORERUNNER 310XT 或者 305

或者 Polar RS300X

等等

都有通過胸帶記錄心率,通過GPS紀錄你的運動距離的功能

至於血壓血氧的功能沒見過


血壓血氧是不知道, 怎麼會沒有成品測量人心率的..你沒有好好找吧

隨便找塊Suunto的戶外表 一半以上都有測心率的 Casio也有很多戶外系列的表測心率. 檢測人體在不同運動強度和運動環境下的反應, 更好的把握自己運動的限度.


看看這款神器吧,腕帶式動態血壓計。現在學術界已經在大力推薦用24動態血壓來代替由傳統手臂袖帶測的單次血壓,所以未來的血壓計很可能都是這種可穿戴式造型。一般血壓計都是可以測心率的,至於血氧,需要用到pulse oximeter來測。這類設備本來體積就很小,要做成穿戴式設備很容易。只是問題在於動態血氧的臨床意義不是很明確。沒有人關心,記錄下來也沒有用啊!

另外一項常被可穿戴設備測量的健康指標就是心電圖了,通常和手機無線連接。下面這個帥哥展示的就是這樣一個設備。


凌拓「雲端健康檢測儀」可以量血壓、血氧、血糖、體溫、心率、心電六大測量功能

具備數據分享功能

採用了英國的紅外溫度感測器,日本的血壓、血氧感測器,美國TI核心處理器

測量結果可以通過低功耗藍牙顯示在Android
或者IOS智能終端上

凌拓科技發布可穿戴移動醫療終端

~~~剛見到發布,等上市了解一下產品,真這麼好的話,可以考慮給父母買一台~~~

~~~長期在外的同學們...總是會擔心家裡的老年人...


補充一個不需要心率帶測心率的表,功能還略簡陋,不過測心率非常方便!

Mio alpha:MIO Global | Alpha

這貨的強悍之處就是無需任何其他設備就可以持續的測量心率,而且還十分準確(官方稱與醫用心率儀器數據基本一致,實際使用中和有心率帶的其他設備基本無差別)!還有它還可以通過藍牙4.0向其他設備(如iPhone4S、iPhone5等)傳輸實時(其實要滯後1~3秒)心率數據。

另外,可設置心率區間,運動時超過或低於區間都有聲音和LED燈閃爍提醒。

USB充電也是特色。

不足之處就是……功能太簡約了,如果具備鬧鐘、背光、震動、日期星期顯示、GPS數據記錄、記步、卡路里消耗記錄、有線數據傳輸、睡眠檢測等就完美了(好吧我要求是多了點……)


可以測量血壓的移動設備 iHealthlabs,網址 http://www.ihealthlabs.com/

中文網址 http://www.ihealthlabs.com.cn/

看看他們的網站,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發


國外的產品有很多,要找


Infra V, 幾個月才在Indiegogo上眾籌的項目. 有血糖, 血壓, 血氧, 心率, 體表溫度, 皮電, ...等功能. 通過近紅外光譜進行分析, 所以大小外觀會和現在的智能手錶無異. InfraV No-Blood, Glucose Vital Signs Monitor Watch


LST1303是一款雙綠色LED型反射式光電感測器,其是將一種綠色LED (發光波長570nm)和採用高科技納米塗層的環境光檢查感測器組合封裝的新型產品,適合檢測脈搏用的高性能醫療保健設備與智能穿戴產品。

【概要】

目前有些光電型檢測脈搏設備主要是使用紅外光來測量血液。LST1303與之不同的是使用了570nm發光波長的雙綠光,這樣能實現高感度測量。此產品同樣也是採用了反射式光電感測器,把綠色LED和高科技納米塗層環境光檢查感測器組合封裝入小型COB封裝。內部集成一級放大器,與採用普通光敏器件相比較,性能與靈敏度更優,這樣,可自由靈活的測量身體部位,廣泛用於可佩戴式智能電子產品以及新式測試方法的脈搏測量儀器等各種醫療保健設備

【特點】

1.能擴大脈搏測量配套設備的應用範圍

LST1303採用的反射式光電感測器使測量方式更加自由,應用範圍遍及可佩戴式電子產品以及新式測試方法的脈搏測量儀器

2.內部集成高科技納米塗層環境光檢測感測器,過濾不需要的光源,,減少由其他光源干擾的誤判動作。準確度高。

3.使用了最適合測量脈搏用的發光波長

LST1303採用了570nm發光波長的綠光,與紅外光相比反射率更高,測量感度更高,同時提高了S/N比特性


可穿戴手錶,優點,體積小,隨身攜帶,可隨時隨地測量。


可以參考下這個有可以測量血壓的手環或者智能手錶嗎?


目前國內做只能血壓計的包括

MUMU藍牙智能血壓計

康康血壓計

九安醫療iHealth

可穿戴醫療設備雖然技術層面已經有所突破,但大多數產品仍處於實驗期或推廣初期,且價格偏高,商業模式仍處於探索階段,尋找可以產生增值效益的商業模式對
可穿戴醫療設備廠商成為行業龍頭尤為重要。可穿戴醫療作為未來移動互聯新的入口,最大的潛力不在於硬體本身,而在於通過硬體粘住客戶,在於硬體背後收集到
的醫療雲端「大數據」,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商業模式。相關報告請參考國泰君安「智慧醫療」深度報告


最近看到兩個利用反射原理測血氧,貼在皮膚表面,不需要指套的,都是給baby用的

一個是做成小襪子的owlet How It Works

一個是放在小帽子里的neopenda  Products - Neopenda

哪位大神知道其他貼在皮膚表面(比如胸部,腹部)的可穿戴設備有測血氧功能的,請賜教。


淘寶上有一款thl糖葫蘆的H-one表,是可以測血壓、心率、睡眠、運動。功能挺齊全的,血壓心率監測演算法好像也是獨家。


矽谷已有開發利用心電測量的產品,比光電準確


聽過國外正在開發的攜帶型測量儀器Scanadu Scout, 2014年3月上市


這個有很多成熟的產品。脈搏血氧儀_百度百科,血氧儀原理很簡單,夾在手指上,通過紅外反射或透射,測得紅外光的吸收量計算出來。心率直接根據血氧的變化就能讀出數值(血氧變化反應心率變化)。可以參考一下歐姆龍網站歐姆龍官網 | 歐姆龍健康醫療(中國),至於lz說的可穿戴設備似乎不多,畢竟這些測量都屬於接觸式測量,血壓計勒你胳膊上你舒服么?一直夾你指頭上你願意么?所以國外有開發面部識別測量心率的,也是通過光線反應心率的。


藍牙心率帶。咕咚網 - 讓運動更好玩!

很常見啦,還有很多國外的。

測血壓血氧的不知道,很好奇,這些應該不能靠穿戴式設備日常監測出來吧?


推薦閱讀:

女程序員容易衰老?
甲溝炎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補牙時候使用銀汞合金是否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具體是哪些影響?會有多嚴重?
我辦公桌子下面安裝了「商用」無線路由,輻射會加速衰老甚至導致不孕嗎?
西方人牛肉+土豆(OR麵包)的飲食結構,是不是確實比中國人豬肉加米飯的飲食結構要科學?

TAG:健康 | 智能可穿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