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足壇歷史上有8支三冠王球隊,有4支出現在最近7年,這是為什麼?
拜仁在剛結束的德國杯決賽中擊敗斯圖加特奪冠,而他們也成為了第7支奪取3冠王(國內聯賽、國內最高水平杯賽、歐冠)的球隊。然而其中有3支出現在最近五年,這是為什麼? 歐洲足壇三冠王球隊: 1966-67賽季:凱爾特人 1971-72賽季:阿賈克斯 1987-88賽季:埃因霍溫 1998-99賽季:曼聯 2008-2009賽季:巴薩 2009-10賽季:國際米蘭 2012-13賽季:拜仁慕尼黑 2014-2015賽季:巴薩
這個問題吧,我記得前幾年《足球周刊》討論過……具體結論倒是忘了……
一個個來說,聯賽是個漫長的過程,也是對全隊實力重要的考驗;歐冠聯賽,在進入八強之後,運氣成分一點點增大;杯賽對有歐冠資格的球隊來說,連雞肋都談不上,恐怕到了半決賽才會傾力而戰。
所以輪圓三冠,實在是實力+運氣的產物。
撇開最無意義的杯賽不說,歐冠+聯賽通殺的原因大概有下邊這麼幾個:
歐冠聯賽改制。非上賽季冠軍也可參加歐冠,讓更多的球隊投入到歐冠冠軍的爭奪中。
足球比賽變得數據化。雖然之前吐槽過Adidas的智能足球,但不可否認科技的進步更容易獲取到海量數據,幫助教練組在沙盤上反覆演繹比賽。其實就是@Tristan 所表達的意思,對我來說就是足球比賽越來越無趣,可變因素越來越少,恐怕這也是大家愛巴神的原因了。
其實我倒是覺得跟金元衝擊影響不大……因為金元衝擊主要是把局面攪亂,如果非要說金元影響的話,那就是金元為轉會市場提供大量現金流,促進球員流動,抹平了各傢俱樂部的差異化……個人看法:
1、強弱差距拉大了,其中一點就是現在的強隊替補實力也非常強,越來越重視板凳的厚度。
2、認同@Tristan 的說法,現在足球比賽踢得更加謹慎、小心翼翼。從一個賽季來說,一場比賽的差距可能就造成一個賽季無法彌補。但在十來年前,一個賽季輸一兩場比賽真沒什麼大不了的。三冠王是其中表象之一,還有更常見的是雙冠王成為常態、聯賽奪冠積分越來越高。這其中的分水嶺是06年巴薩拿到雙冠,而09年巴薩拿三冠又讓情況往前推了一步。在十年前,聯賽拿個七十多分就能奪冠,但現在都得九十分以上直逼百分才行,05年巴薩84奪冠,是創了聯賽歷史紀錄的,但現在看看這個分數。。而從06年往現在數,8屆歐冠,只有07年AC米蘭和去年切爾西不是雙冠,而從05年往前數八屆,只有04年波爾圖、01年拜仁、99年曼聯是拿到聯賽歐冠雙冠,而且葡超和德甲奪冠的難度相對來說並不大。補完:先是聯賽差距之間拉大,再是球隊之間差距拉大,最後是頂級球隊之間差距拉大。前兩步靠錢,最後一步不是,最後一步是我先前說的精確性的問題。然後就有了三冠王,不出意外看到下一支三冠王也不需要等待太久。精確度的問題:因為足球越來越精確和脆弱,或者說各種方法讓足球越來越容易接近精確,數位教練都提到過「讓比賽更可控」這樣的說法,雖然這個說法一直都存在,但是這項運動確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好「預判」,越高的精確度帶來越接近逆天的實力,而不精確會造成無法彌補的量級差距。
以上答案都提到俱樂部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但沒有提到造成這種差距的根本原因:博斯曼法案
1995年博斯曼法案出台,從此球員在歐盟俱樂部之間的流動趨向自由。歐洲各大聯賽俱樂部之間的經濟實力原本就是相差很大(這一點在鼓勵自由競爭的聯賽中幾乎是必然的,大城市球隊有更高的關注度,更多的贊助商,更多的門票收入),在法案出台之後,有實力的球員向經濟實力強勁的俱樂部流動的障礙基本被完全掃清。這一過程又反過來影響球隊的成績,繼而間接影響關注度和吸金能力。中小俱樂部的人員流失完全成為不可逆的過程。從這之後中小俱樂部想要逆襲經濟實力強勁的大俱樂部越來越難。
其實這一過程也跟世界經濟領域的全球化過程類似,這個不多說,扯遠了。。。
因為以前只有聯賽冠軍才有資格參加歐冠啊,還是全程淘汰制,偶然性更大,要擱以前拜仁連這個賽季的歐冠資格都沒有,談何三冠王。還有98年的曼聯和07年的巴薩都是聯賽亞軍,按老賽制也都不可能在次年奪取三冠。
謝謝邀請。
這個問題問得相當棒。
從技戰術的轉化來說,1999年到2009年的十年當中,球隊的整體化更為重要。這就是神棍@陳皓宇 的答案中所提到過的。除了一個好的後腰之外,現代足球的全攻全守特性和整體為主的打法越來越明顯,這要求所有場上球員的水平更為接近,並且在相互之間的傳遞和串聯方面要做得更為無縫。最重要的一點是:這是日積月累所達到的結果。
1999年的曼聯其實是一個分水嶺,必須承認,92黃金一代的成功恰恰是在領袖坎通納退役之後實現的,這說明現代足球的整體優勢大於局部。而1998年和2000年的法國隊也恰恰說明了這一點——雖然他們當時擁有不世出的中場大師齊達內。2000年之後,各國聯賽的豪強當中,只有皇家馬德里的巨星堆砌政策試圖說明超級球星在球場上的統治力,但這些超級球星身後的支持者並非三四流小崽,放到哪支隊伍當中,他們都是頂樑柱。特別是當時的馬克萊萊和轉型後腰的貝克漢姆,用高水準的臟活累活撐起了一個運轉順暢的中場。
整體足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似乎在某種程度上證明全能後腰的成功。從1999-2013的歷屆歐冠冠軍來看,強大的攻擊群和戰術針對性是先決條件,在實際比賽過程中,良好的攻守平衡,甚至說是整體防守才是致勝的基礎。這要求中場和後衛的水平不能太過明顯地參差不齊,而一個好門將則是保底牌,最終能走到歐冠決賽和聯賽冠軍的球隊莫不如是。特別是三冠王在三線作戰時候的難度,決定了整體水平的高度。
2002年被很多人認為是4-5-1陣型興起的關鍵年份,無論在比賽過程中如何微調,五中場是覆蓋進攻和防守的不二法門。這個時候最值得關注的就是雙後腰,從英超和意甲的豪門陣容來看,殺傷力十足的鋒線在面對對方雙後腰的時候特別困難,除了防守的強度,防守覆蓋面就是其中的另一個關鍵。
這裡還要說到的就是如果有一個優秀的西班牙後腰能夠給球隊帶來多大的化學反應,除了國米之外,貌似西班牙後腰在強隊都很得人待見,西班牙國家隊的未來到底是法布雷加斯還是哈維馬丁內斯,真不好說,不過以小法的路子來看,估計以後他要不是和馬塔叔叔競爭前腰的主兒,就是和大衛席爾瓦競爭影鋒的主兒……
到了現在,4-5-1依然是時興課題,不僅因為防守面上由人數優勢帶來了密集防守的特性,進攻面上的多點傳遞讓兩肋的打法更為盛行。當然,巴薩體系遊離於4-5-1之外,但中場防守的高質量則是不能迴避的。巴薩在進攻和防守時候的變陣特別明顯,瓜迪奧拉帶來的3-4-3在實際表現當中我個人覺得和4-5-1沒有溝壑太明顯的差別,也許有,但是我的水平還沒有能夠準確地區分清楚,這是實話。
技戰術之外,還要說到的就是球隊整體的積澱。近來的三支三冠王球隊當中,巴薩和拜仁是整體風格傳承最明顯的球隊,曼聯也是(它不是近來的三冠王),人員配備、戰術風格、聯賽成績都是球隊整體積澱的表現。只有良好的沉澱才能帶來球隊在三線作戰的時候實現以下三點:
1.不至於因為人員輪換而產生戰術執行上的差異
2.不至於因為人員輪換而產生明顯的影響比賽走向的結果3.不至於因為人員輪換而產生更衣室矛盾國米的三冠王則有點特殊,它的主力和替補水平差距不大,但比賽表現來看則不然,這個時候穆里尼奧的執教藝術就體現出來了。國米的三冠王運氣成分很大,特別是歐冠,擊敗巴薩是處心積慮的經營,擊敗拜仁只能說是人品集體爆發。不過不能否認的是,國米當時儘管輪換得不是那麼順暢,但該贏的比賽都贏了,這也只能說是強隊積澱的結果。
最後要說到的就是教練團隊的戰略眼光。三支三冠王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聯賽碾壓,這是戰略投機性的最大底牌。以田忌賽馬的眼光來看,聯賽冠軍是中駟;非爭不可,杯賽冠軍是下駟,取捨要看中駟的競爭結果;而歐冠冠軍是上駟,除了實力之外,偶然性更大(實力相當的時候靠球員個人靈光一現、靠打點球、靠托雷斯祖墳冒青煙中場得球晃過巴爾德斯,嗯,必不可少),除了巴薩當年大包大攬是水到渠成之外,拜仁和國米都是在中駟穩贏、上駟勝利可期之後才來解決下駟的問題。換言之,杯賽絕對可棄,要有,那就是錦上添花,如果輸了聯賽和歐冠,拿個杯賽雪中送炭只能說是聊以自慰。
其實個人還是懷念1999年的曼聯的,當時92黃金一代啥都想嘗試、啥都拼全力的那股子猛勁兒讓人感受到了對待足球的認真態度,現在各大豪門的取捨首先其實是為了球員,因為只有健康的球員才能獲取更大的利益。謝邀。
這是一個好大的問題……先說戰術層面的影響。
前面幾支球隊的年代裡,從足總到球隊的商業化還沒有完全達到極致,那個年代基本上是俱樂部培養或者收購了一個超級球星或者研究出了一套顛覆傳統的戰術打法,基本上就能橫行無阻。70年代初的阿賈克斯就是如此,全攻全守的4-3-3顛覆了過去對球員單功能使用的傳統,強調攻守兼備的戰術意圖讓很多球隊並不適應。但從90年代後,隨著各國足總的政策各不相同,各支俱樂部開始在商業化的道路上一往無前,很多老牌俱樂部在這個時候遭遇到了經濟危機下的滑鐵盧。而這個時候,戰術革新的價值在90年代末至巴薩王朝建立起來的時候,遭遇到了歷史的最低谷。也就是說,90年代後的足球已經不是教練策划出了一個跨時代的戰術就可顛覆世界的,因為在賽事的獎金越來越多,贏球與輸球的差距被越拉越大,這也就奠定了90年代時期的一比零主義和功利足球主義。於是也就延伸出了阿根廷的9-0-1戰術等等。密集防守成了這個時代的主題以及足球場上最難解決的問題。當遭遇密集防守,進攻陷入泥沼,而又容易被人打反擊的時候,就很容易導致最終的失利。於是,在我們所能記起的90年代末至今的歐洲王者球隊中,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有一個足以改變整支球隊實力的後腰。如我上面所說,密集防守是現代足球的一大難題,而為了應付密集防守,解決方案就是如何用最快的時間和最少的兵力去完成攻防轉換。那麼,上訴所說的98/99的曼聯,08/09的巴薩,09/10的國米,12/13的拜仁,都是很完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98/99的曼聯有如日中天的基恩,兇狠的中場攔截後雙翼齊飛的戰術大殺四方並不意外;08/09的巴薩,哈維正值巔峰之年,中場節奏的控制舉世無雙,加之前場小白和梅西也是控制節奏的高手,7冠王偉業也不在話下;09-10的國米有當時中場推進速度最快的斯內德,打法雖然功力但抓准了足球改革的命脈;今年的拜仁有小豬和馬丁內斯的雙核心中場,前場極具壓迫力的打法讓除了多特和阿森納之外的球隊貌似都找不到解決方法。得後腰者得天下的意思並不是說當你隊中有了一個亞亞圖雷你就可以橫行無忌了,而是你得有2-3人的搭配可以完成高質量的攻防轉換,而這些是在自己的後防有充足的保證的前提下才能成行的。
接著是俱樂部經營上的問題了。
90年代末的球隊不熟悉,暫且不表。單說這三支。08/09的巴薩在瓜叔上任的第一年就大批啟用青訓營的球隊,在奠定了自己的全攻全守的打法後,清走了諸如小羅、德科在內的一干老臣,接著買來了皮克、阿爾維斯、凱塔等一干核心骨幹,賣人入賬5000萬,收購支出不到9000萬,除了1100萬買來的赫萊布水土不服之外,其餘的引援基本成為了夢三主力。這樣的健康買賣跟隔壁家的銀河戰艦比起來簡直就像是不煙不酒的好男人一樣。加之索里亞諾超高的金錢操作能力,五年內將巴薩的收入從1.23億上升到3.08億,從赤字7300萬扭轉到盈利8800萬。有人還有錢,剩下的都是時間問題。
09-10的國米,隔壁家的姐姐內亂不斷,主力詐傷罷賽,安胖遠走換來了愣頭青萊昂納多。而再隔壁一點的尤文雖然已經從電話門事件中復活,但還沒滿血滿狀態。而國米已經被鳥叔徹底洗腦,成為了一支可以說是擁有喪心病狂的戰術執行力的隊伍。當然了,不要跟意甲俱樂部談財報,在他們的財報里你基本看不到任何生活的希望。國米這幾年的財報都是巨額虧損,儘管09-10賽季引進的斯內德等人的支出被賣走伊布的收入基本填平。
接著是今年的拜仁了。拜仁從來不差錢,拜仁主席在上個月的言論可以看出來。「我們可以把票價從104鎊漲到300鎊,這樣多200萬鎊,但200萬算什麼?無非轉會談判的時候多扯皮5分鐘罷了。但對球迷104和300差別很大,球迷不是任人壓榨的奶牛。足球應對所有人張開懷抱,這是我們和英格蘭最大的區別。」
一支可以將整支德甲聯賽都作為自己青訓營的球隊,只要戰術打法不太落後,想征服歐洲並不是難事吧。當然了,上面說了這麼多,很多曼城和皇馬的球迷就不樂意了。所以啊,最重要的還是運氣,還是那股精氣神。馬太效應的加強。無處不在而且在加劇。強勢資源更趨於整合在一起。
推薦閱讀:
※恆大奪冠,誰是全場最佳?
※如何做好一檔足球節目?
※如何評價亞預賽中國對戰伊拉克的這場比賽?
※「無冕之王」荷蘭隊現在的實力對比2010年時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
TAG:足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