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什麼?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大學裡曾經去搜過這方面的定義,這方面的論文,當然是指中國的那些期待里的所謂「論文」,有很多觀點,教材里對教育的基本定義是「教育就是培養人的活動」,當然,這個定義其實很廢話。

你對教育怎麼看呢?或者說你對教育有沒有深入一些的理解,或者在你看來,是你自己比較獨到的看法?

在你看來,教育是什麼?教育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Education is not a preparation for life but life itself" --John Dewey


1.理想主義者說。

教育就是培養大寫的人,舒展的人,使人的生命經教育而更加情韻悠長,光明磊落……[1]我天真的認為,教育就是魯迅所說的「立人之事業」,就是雅斯貝爾斯所說的:「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 而非理性知 識的堆積。 教育本身就意味著 一棵樹搖動 另外一棵樹, 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 一個 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有靈魂的教育意味 著追求無限廣闊的精神生活,追求人類永 恆的精神價值:智慧、美、真、公正、自 由、希望和愛,以及建立與此有關的信 仰,真正的教育理應成為負載人類終極關 懷的有信仰的教育,它的使命是給予並塑 造學生的終極價值,使他們成為有靈魂、 有信仰的人,而不只是熱愛學習和具有特 長的准職業者。」[2]

2.社會學意義。

後來思考教育的社會意義。起初天真地認為,知識改變命運,教育是實現階層流動的重要途徑,每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通過努力都最終都可以「能者居其位盡其才」。

而衝突論者告訴我,教育減少社會不平等不過是個騙局,教育更大程度上是社會階級結構的再造(再生產)。而非實現階層流動的美好願望。[3]

好聽點說,教育旨在提高社會的思想格調,提高公眾的智力修養,純潔國民的情趣,為大眾的熱情提供真正的原則,為大眾志向提供目標,拓展時代的思想內容,推進政治權力的運用。

是的,新社會得有新公民,新機器得有新工人。大眾教育是統治階級的工具(有點"訓政"的味道),通過教育傳承本國文化,灌輸意識形態以及培養愛國主義。(功能主義視角)[4]

當我坐火車穿行在雲貴川邊界山區高架之上時,我看到了下午放學回家,走在山路上的小小紅領巾,活蹦亂跳。我更加確信,知識改變不了命運幾分,決定我們命運更多的是我們誕生的腳下的土地,我們所熱愛的出生地。

3.我吐槽的大學教育。

是的,應該事實地談一談教育是什麼了,而不是總問教育應該是什麼。當99%的人都低頭不理講台上的老師 時,我想這老師怎麼有勇氣講下去,我 想這是教育么?把每一個人培養成准職 業者?甚至連這都不是!我所見的高等教育,就是把一批大好青春年華者圈養在學校,既不讓他們自立,又放縱他們的不上進。教師以此謀生,學生一個文憑主義,活脫脫像一個騙局。

4.參考資料及補充。

[1]夏中義.《大學人文讀本 人與自我》導言。

[2]雅斯貝爾斯.《什麼是教育》鄒進譯,三聯書店,1991年版

「 所謂教育,不過是人對人的主體間靈肉交流活動(尤其是老一代對年輕一代),包括知識內容的傳授、生命內涵的領悟、意志行為的規範、並通過文化傳遞功能,將文化遺產教給年輕一代,使他們自由地生成,並啟迪其自由天性 」。

[3]詹姆斯漢斯林.《社會學入門 一種現實分析方法》林聚仁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p494-498.衝突論視角:再生產的社會階級結構。

[4]詹姆斯漢斯林.《社會學入門 一種現實分析方法》林聚仁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p491-494.功能主義視角:有利於社會運行。


我們看《動物世界》,老虎幼崽在生下來後,會跟隨老虎媽媽一段時間,學習辨別安全危險環境,學習捕食技能。這裡存在「教育」,信息傳遞是通過類似師傅帶徒弟的方式進行,而不是語言文字。對於動物來說,教育或者說學習的功能就是提高生存幾率。

人類在動物的基礎上,又有一套教育的工具。這套工具就是語言文字。對於人類來說,教育主要說的就是語言文字的教育,信息的傳遞也主要是靠語言文字。一個嬰兒從生下來,被教育走路,被教育說話,被教育寫字,被教育數學物理化學英語繪畫音樂,被教育如何工作,被教育如何養育子女,被教育如何應對疾病和死亡。

這個延續一生的教育和學習過程,指向性是十分明確的,那就是生存第一,生存之後想要更好的生活。不能學會走路和說話,影響一個人的基本生存能力。不能小學中學大學畢業,影響一個人的求職能力,也會影響基本生存。附帶的,習得音樂繪畫等藝術鑒賞能力,可以提高生存質量,可以活得更好。

結論:

教育的本質是信息傳遞。教育的基礎功能是通過信息傳遞,提高動物生存幾率。教育的高級功能是通過信息傳遞,提高動物(主要是人類)生活品質。教育和學習是一個東西的兩個表達


認識自己。

認識世界。


關於教育的定義、本質之類的問題,研究了很多之後,只覺得一句話說的最簡潔,最有力,最直指核心: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修道之謂教——所有的一切內容都包括在裡面了。下面列一點教育名言來對比看看吧。

教育是學做人——修人道

教育是認識世界——修自然之道

教育的核心在於人的心靈——天地之道:萬法由心

教育在於給人以無限的可能——得道者得勢,得勢者得天下

教育是涵養人的精神——人的最偉大的精神從道中來

教育是讓人幸福的學問——違背大道者必不幸福

教育是讓人有獨立的思想,不隨風擺動——明於道,則住於道,自然不隨風擺

教育是開放的心靈——水之道:海納百川

。。。

最簡潔,最核心。

同時,道,不僅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方法

如何教育孩子、學生,老師家長要用什麼方法?

要激發孩子的自主性,不能過度代替孩子的責任————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要學會觀察和理解孩子,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壓迫————上善若水

教育要等機緣,要在合適的時候教,學會等待————潛龍勿用

。。。

內涵太多,且正,且核心。一句話,就已經超越了泛濫的名人名言,以及過去幾十年流行的純粹人本主義。


記得以前看過這文章,來自梁啟超

問諸君「為什麼進學校?」我想人人都會眾口一辭的答道:「為的是求學問。」再問:「你為什麼要求學問?」「你想學些什麼?」恐怕各人的答案就很不相同,或者竟自答不出來了。諸君啊!我請替你們總答一句罷:「為的是學做人。」

人類心理有知、情、意三部分。所以教育應分為智育、情育、意育三方面,智育要教到人不惑,情育要教到人不憂,意育要教到人不懼。

怎麼樣才能不惑呢?最要緊是養成我們的判斷力。想要養成判斷力,第一步,最少須有相當的常識,進一步,對於自己要做的事須有專門智識,再進一步,還要有遇事能斷的智慧。假如一個人連常識都沒有,聽見打雷,說是雷公發威,看見月蝕,說是蛤蟆貪嘴,那麼,一定鬧到什麼事都沒有主意,碰著一點疑難問題,就靠求神問卜看相算命去解決,真所謂「大惑不解」,成了最可憐的人了。

學校里小學所教,就是要人有了許多基本的常識,免得凡事都暗中摸索。但僅僅有點常識還不夠,我們做人,總要各有一件專門職業。這門職業,也並不是我一人破天荒去做,從前已經許多人做過,他們積了無數經驗,發現出好些原理原則,這就是專門學識。我們有了這種學識,應用它來處置這些事,自然會不惑,反是則惑了。

做工、做商等等都各有他的專門學識,也是如此。教育家、軍事家等等,都各有他的專門學說,也是如此。我們在高等以上學校所求的智識,就是這一類。但專靠這種常識和學識就夠嗎?還不能。宇宙和人生是活的,不是呆的,我們每日所碰見的事理是複雜的,變化的,不是單純的,印板的,倘若我們只是學過這一件,才懂這一件,那麼,碰著一件沒有學過的事來到跟前,便手忙腳亂了,所以還要養成總體的智慧,才能得有根本的判斷力。

這種總體的智慧如何才能養成呢?第一件,要把我們向來粗浮的腦筋著實磨鍊他,聽他變成細密而且踏實。那麼,無論遇著如何繁費的事,我想可以徹頭徹尾想清楚他的條理,自然不至於惑了。第二件,要把我們向來昏濁的腦筋,著實將養他,叫他變成清明。那麼,一件事理到跟前,我才能很從容很瑩澈的去判斷他,自然不至於惑了。以上所說常識學識和總體的智慧,都是智育的要件,目的是教人做到「知者不惑」。

  怎麼樣才能不憂呢?為什麼仁者便會不憂呢?想明白這個道理,先要知道中國先哲的人生觀是怎樣。「仁」到底是什麼?很難用言語說明,勉強下個解釋,可以說是:「普遍人格之實現。」人格要從人和人的關係上看來。所以仁字從二人。總而言之,要彼我交感互發,成為一體,我的人格才能實現。我們若不講人格主義,那便無話可說;講到這個主義,當然歸宿到普遍人格。換句話說,宇宙即是人生,人生即是宇宙,我們的人格,和宇宙無二無別。體驗得這個道理,就叫做「仁者」。

然則這種仁者為什麼就會不憂呢?大凡憂之所從來,不外兩端,一曰憂成敗,二曰憂得失,我們得著「仁」的人生觀,就不會憂成敗。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知道宇宙和人生是永遠不會圓滿的,所以《易經》六十四卦,始「乾」而終「未濟」。正為在這永遠不圓滿的宇宙中,才永遠容得我們創造進化。我們所做的事,不過在宇宙進化幾萬萬里的長途中,往前挪一寸、兩寸,哪裡配說成功呢?然則不做怎麼樣呢?不做便連這一寸兩寸都不往前挪,那可真真失敗了。

「仁者」看透這種道理,信得過只有不做事才算失敗,肯做事便不會失敗。所以《易經》說:「君子以自強不息。」換一方面來看,他們又信得過凡事不會成功的幾萬萬里路挪了一兩寸,算成功嗎?所以《論語》說:「知其不可而為之。」你想,有這種人生觀的人,還有什麼成敗可憂呢?再者,我們得著「仁」的人生觀,便不會憂得失,為什麼呢?因為認定這件東西是我的,才有得失之可言。連人格都不是單獨存在,不能明確的畫出這一部分是我的,那一部分是人家的,然則哪裡有東西可以為我們所得?既已沒有東西為我所得,當然也沒有東西為我所失。我只是為學問而問,為勞動而勞動,並不是拿學問勞動等做手段來達某種目的——可以為我們「所得」的。

所以老子說:「生而不有,為而不恃。」「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你想,有這種人生觀的人,還有什麼得失可憂呢?總而言之,有了這種人生觀,自然會覺得「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同一」,自然會「無入而不自得」。他的生活,純然是趣味化藝術化。這是最高的情感教育,目的教人做到「仁者不憂 」。

怎麼樣才能不懼呢?有了不惑不憂工夫,懼當然會減少許多了。但這是屬於意志方面的事。一個人若是意志力薄弱,便有豐富的智識,臨時也會用不著,便有優美的情操,臨時也會變了卦。然則意志怎麼才會堅強呢?頭一件須要心地光明。孟子說:「浩然之氣,至大至剛。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又說:「自反而不縮,名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俗語說得好:「生平不做虧心事,夜半敲門也不驚。」

一個人要保持勇氣,須要從一切行為可以公開做起,這是第一著。第二件要不會劣等慾望之所牽制。《論語》記: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子曰:「棖也欲,焉得剛。」一被物質上無聊的嗜欲東拉西扯,那麼,百鍊鋼也會變為繞指柔了。總之,一個人的意志,由剛強變薄弱極易,由薄弱返剛強極難。一個人有意志薄弱的毛病,這個人可就完了。自己作不起自己的主,還有什麼事可做?受別人壓制,做別人奴隸,自己只要肯奮鬥,終須能恢復自由。自己的意志做了自己情慾的奴隸,那麼,真是萬劫沉淪,永無恢復自由的餘地,終身畏首畏尾,成了個可憐人了。

孔子說:「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我老實告訴諸君說罷,做人不做到如此,決不會成一個人。但做到如此真是不容易,非時時刻刻做磨鍊意志的功夫不可。意志磨鍊到家,自然是看著自己應做的事,一點不遲疑,扛起來便坐,雖千萬人吾往矣,這樣才算頂天立地一世人,絕不會有藏頭躲尾左支右絀的醜態。這便是意育的目的,要教人做到「勇者不懼。」

我們拿這三件事作做人的標準,請諸君想想,我自己現時做到哪一件——哪一件稍為有一點把握。倘若連一件都不能做到,連一點把握都沒有,噯喲!那可真危險了,你將來做人恐怕就做不成。講到學校里的教育嗎,第二層的情育,第三層的意育,可以說完全沒有,剩下的只有第一層的知育。就算知育罷,又只有所謂常識和學識,至於我所講的總體智慧靠來養成根本判斷力的,卻是一點兒也沒有。這種「販賣智識雜貨居」的育,把他前途想下去,真令人不寒而慄!現在這種教育,一時又改革不來,我們可愛的青年,除了他更沒有可以受教育的地方。諸君啊!你到底還要做人不要?你要知道危險呀,非你自己抖擻精神想方法自救,沒有人能救你呀!

  諸君啊!你千萬別要以為得些斷片的智識,就算是有學問呀。我老實不客氣告訴你罷,你如果做成一個人,智識自然是越多越好;你如果做不成一個人,知識卻是越多越壞。你不信嗎?試想全國人所唾罵的賣國賊某人某人,是有知識的呀,還是沒知識的呢?試想想全國人所痛恨的官僚政客——專門助軍閥作惡魚肉良民的人,是有知識的呀,還是沒有知識的呢?諸君須知道啊,這些人當十幾年前在學校的時代,意氣橫歷,天真爛漫,何嘗不和諸君一樣?為什麼就會墮落到這樣的田地呀?屈原說的:「但昔日之芳草兮,今真為此蕭艾也!豈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天下最傷心的事,莫過於看著一群好好的青年,一步一步的往壞路上走。諸君猛醒!現在你所愛所恨的人,就是你前車之鑒了。

  諸君啊!你現在懷疑嗎?沉悶嗎?悲哀痛苦嗎?覺得外邊的壓迫你不能抵抗嗎?我告訴你:你懷疑和沉悶,便是因不知才會感;你悲哀痛苦,便是你因不仁才會憂;你覺得你不能抵抗外界的壓迫,便是你因不勇才有懼。這都是你的知、情、意未經過修養磨鍊,所以還未成人。我盼望你有痛恨的自覺啊!有了自覺,自然會自動。那麼學校之外,當然有許多學問,讀一卷經,翻一部史,到處都可以發見諸君的良師呀!

  諸君啊,醒醒罷!養足你的根本智慧,體驗出你的人格人生觀,保護好你的自由意志。你成人不成人,就看這幾年哩


我覺得應該是啟智。讓一個人思想獲得自由。

人很難自己察覺自己的不自由。教育會幫助人認識到這一點。舉幾個例子,我們看到時間認為世界的顏色由三原色構成,但是你能想像我們看不見的紅外線和紫外線的顏色么?蝙蝠用耳朵「看見」的世界又是什麼樣的?說完這些感官上的,我們再說意識上的。生活中老說老闆各種摳門,各種傻。有沒有想過在老闆的世界裡面又是怎樣的呢?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是真的這樣,還是不是墳墓的婚姻都很低調不會讓你們發現呢?當大家都要哄老婆過日子,有沒有想過這個模式裡面邏輯是有漏洞的呢?

教育,就是應該 消愚,啟智。


引用一段關於教育的解讀,出自我很喜歡的木心老師。

「所謂教育,是指自我教育。一切外在的教育,是為自我教育服務的。試想,自我教育失敗了,外在教育有什麼用?」——木心


我常常在想,那樣的想,我們大家是否曾自己問過自己,到底教育的意義是什麼?為什麼我們要上學?為什麼要學這科,那科?為什麼要考這個試,通過那個試?為什麼大家老是在彼此競爭,比賽考試成績,到底在這些過程中,所謂的「教育」的意義為何?它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教育」這件事的意義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它不僅對學生來說很重要;對家長、教師等等;其實只要還是愛我們地球的人都很重要!為什麼我們要拚命地去尋找管道接受教育?教育是否等於就是通過檢定考試並求得一職?或者教育的功能是要在年青時代就學會去瞭解人生整個的過程?我們去找到一份工作或一項職業用來謀生是必要的,但這可就是一切的一切?我們受教育的目的就僅僅為此而已嗎?當然不是吧,人生不等於職業。人生遠比職業的追求寬廣、高貴得多!人生是一項奇蹟。在人生中我們以人的身份在運轉。如果我們人一生下來僅僅就是為了求得好的職業,好的地位,那麼我們會失去人生中很重要甚且是最重要的東西,變成每天只為考試而準備的人了。這樣,我們便會整天生活在「恐懼」之中。那麼,花開有什麼意義?鳥鳴有什麼意義?藍天、星星都不存在了嗎?人生有這些東西,而且也含有貧窮和富有的心酸與歡樂、窮與富的戰爭、種族與種族、國家與國家的衝突。人生也會有發呆、冥想、沉思的時刻,也有對宗教信仰的追求,更有心靈上很纖細、微妙的種種—嫉妒、欣羨、野心、熱情、恐懼、成就與焦慮等等。但我們往往對以上這些經歷的過程與感受的瞭解僅一點點而已。我們通過了考試,結了婚,生小孩,然後就愈來愈像部機器。可是我們的焦慮、恐懼、驚慌一如往昔。所以說諸位,難道教育不應該是要來幫忙我們與年輕人瞭解人生整個的過程嗎?還是逕至讓我們在以上這些例行的公事私事之中逐漸凋萎?你想一想你該不該問自己一下這樣的問題?

教育是為了什麼?克里希那穆提(引自豆瓣)


真的是好題目,教師不來誰來,教育的本質即---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活動。這是中外都沒有異議的,而你覺得是廢話,不是因為它不對,而恰恰是因為我們沒有做到它。

1、教育是培養,教育和教學不是一回事,教學和培養人更不是一回事。

什麼是培養?培養即成長,換句話說其實你出生到現在你的每一秒,包括未來的每一秒都在接受教育,而現在題主不能理解的,也恰恰是這個社會所沒有理解的,學習吃飯是教育,走路是教育,打遊戲是教育,談戀愛是教育,失戀也是教育,只是教育作用不一樣而已,但都伴隨著你的成長呀,而現在社會大多數不能正視這個問題,認為教育都限於學校,或是學習了什麼,「比方說,為什麼教師子女,大多數都成績優越?」因為教師子女是真心被教師培養的,而有多少家長是知道自己的活動並不是把他(她)養大,而是培養?

說句實話,現在的學校教育,「教」做的還是不錯的,但離培養一詞還相差甚遠,而且老師也沒有那麼多時間和意願,去培養每一個孩子,老師沒有時間去培養,其他人又不認為自己的活動是培養,教育先輸一步!

現在很多人說,學校就知道升學率,高中就知道考大學,這樣的心理我一會來說,但是,拜託上大學真的是一種培養好不好,在教育資源不均衡的今天,培養你上更好的大學,你真能更好的成長好不。

2、教育是培養人的,注意是人,不是成年人,不是法人,只是人那就要求學生和老師完全是對等的關係,學生應該知道尊重老師(其實這一點,真的很多同學沒有做到),而老師應該體諒同學,那麼為什麼不可以談戀愛,為什麼一定要穿校服,為什麼老師要管我,就不能用是否來回答,也不能用因為所以來回答!而應該考慮到他為什麼會談戀愛,是學習成績不好找事做,是寂寞了,是情根深種,還是有人影響,不再用能和不能來回答問題,不能用是否來解決問題,這很難做到,但其實端正心態就沒有做到,教育再輸一步!

3、教育是社會活動,教育真的不只是學校,教師的活動。

學生成績不好,大多家庭教育有些需問題,當然成績和學習並不是教育的全部,但也是組成部分不是,有多少父子,母子,其實是站在一個平等的角度上對話的,現實中的對話,無礙呼就是,「老子花這麼多錢供你上學,你還不好好學習」請問這平等嗎?

另外學校家庭只是社會的一小部分,現在很多人抨擊高考,很多人覺得大學生沒用,歧視技校出生,而學校很大程度上是社會意願的執行者,社會崇尚好大學,學校只能拚命的提高分數把孩子送上好大學,大學生沒用,其實是社會教育與學校教育脫節的結果,但一幫人,一邊罵著大學教育,罵著大學生,一邊享受著教育為社會提供的大量優質廉價勞動力,付著低廉的薪水卻要求著經驗豐富、幹練穩重的人!教育已經入坑!

4、教育是活動,教育不能局限於紙上、口中,更應該身體力行,見聞亦是非常好的教育方式,學生的活動太少了,教育所能提供的活動太少了,社會所能提供的活動太少了。

比如遊學在我看來是個非常好的學習方式,但遊學的成本和風險誰來擔當呢?而且現在人們普遍認可的教育,還是讀書,口授,做題,考試,這些活動,教育暫時爬不起來!

所以大道至簡,而你沒有理解,只是沒有以身驗道罷了。


什麼是好的教育制度,什麼是差的教育制度。

大多數人都認為因材施教是個好的教育制度,教育制度的設計應該是讓學生能有好的發展。而壞的教育,就是填鴨式教育,沒人性,壓制人的本性(比如高考的惡性競爭)。

談教育,首先我們來從歷史的角度來看看。

我們一般認為教育的目的是傳遞社會已有的知識,從而能夠在現有的社會制度下,得到一定的職位。認為知識是主要的,而之後的職位分配是次要的。

教育,有多種形式。

極其傳統的,就是學徒式,學生跟著老師一步步地學,然後出師,自立門戶。武俠小說裡面是這樣,傳統的廚師行業,理髮行業也是。收徒完全是看師傅的,他要你,然後你就可以擁有某個特定的技藝(在學成之後)。

然後就是孔子那種一對多的通識性的教育。傳統的知識,只是在貴族弟子之間傳播,而孔子開創了大眾教育的先例。這種教育的目的更多的是,教會人行為處事的方法,識字等。

中國傳統的私塾,按《大歷史的邊角料》裡面的說法,私塾能教會人基本的識字,書信交流,還能在農村裡創造一種文化氛圍,能使人行為處事有特定的規範。。

然後我們最近的教育制度,是外來物,它的目的,不是以上這些,更多的是為社會提供必要的技術人才。

中國教育,有基本的九年義務教育。有職業教育,有大學。這些制度都是工業革命之後,專業分工的結果。以前大部分的工人乾的都是體力活,不需要能力的要求。後來在工作中引入了機器,機器替代了許多體力活,人的操作機器的能力開始成為一個必要的素質,於是就有了培訓這些能力的大學與職業教育。

韋伯《支配社會學》

馬克斯,韋伯。社會學的三大奠基人物之一。

傳統社會,靠的是教養(貴族的自我繁殖),來給社會人分層,給他們分配職務。後來有了考試製度,中國的傳統八股取士,它靠的是寒窗苦讀,然後隨機選取(八股取士靠的是閱卷老師的心情,),然後再分配官職。即使你是個書生,啥都不懂,你該是可以去上任,因為每個衙門有師爺,你聽師爺的就行。

於是這裡有個奇怪的地方,八股取士,除了篩選人,穩定人心(你是可以當官的,只是你八股文寫的不好),並沒有發展那些人的個性與能力。

這不由得讓我想到入黨的申請書與思想彙報。即使大部分人都知道那是假的,都是從網上抄的,但該是需要,這是入黨的必要流程。不僅僅它能帶來儀式感,更重要的,是能篩選一部分人,反正不是人人都樂意去寫。

然後用同樣的想法,來看看高考出了什麼問題。

高考,首先有篩選作用,它把人分為兩類,一類大學生,一類是非大學生。

假如,大學什麼也不教(或者說教了一些在社會生活中不需要的知識,這樣或許能被理解些)。然後大學就是把較聰明的那群人(也就是高考考得比較好)圈養了四年,然後大學生畢業,被大公司招去,然後公司在公司內部進行再教育,讓他們獲取必要的職業技能。

由於高考成績,跟智商有一定的聯繫。於是在進入公司後的接受能力也會強一些,這樣似乎沒什麼不妥。

但是,有一個問題是,當大學生不斷增多時,問題就出現了。這時,行業的職位飽和了,公司或許會在篩選人時,嚴格一些,要那些有社會經驗的,能立即能用的,而不需要再教育。

但由於能力又是一個難以直接測量得東西,面試者肯定都說自己有能力。那些聘任公司需要一些別的手段來測量,比如需要重點,比如985.211等,於是有了學歷歧視

合格的伯樂需要有透過現狀看到潛力的能力

其實,這些還好。還有一個更嚴重的問題。就像曾經的機器搶了工人的飯碗一樣,互聯網開始來搶一些白領的飯碗。當一個醫生的治療方法能夠在網上檢索,一個題目的答案能在網上獲取,我們還需要這些職業的人嗎?

他們的職業定位應該轉向何方?

要相信一個人生定律: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責任越大,賺的錢越多。

某個職位的工資是跟勝任它的危險程度,難易程度成正比的。

可以預料到未來,要麼人的學歷越來越高,要麼類似於高考前的補習班的就業前訓練營也會興起。社會總是要找到個方法把人區分開來。

阿乙,1976年出生於江西瑞昌,在警校畢業後當了民警,接著成為公務員,過起了例行公事一般的生活。在看膩生活的無盡循環後,26歲的阿乙辭職,開始做編輯,開始寫字,開始出書。現在他已出版小說集《灰故事》,《鳥看見我了》;隨筆集《寡人》;小說《下面,我該幹些什麼》;自傳小說《模範青年》;短篇集《模範青年》(台灣寶瓶);小說集《春天在哪裡》。近期新書隨筆集《陽光猛烈,萬物顯形》已出版上市。

(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個作家,彷彿不曾在這世界生存過的純粹乾淨~隨性隨意的活著,大概這是我最嫉妒的人生)

首先,文革之後的那批人,面臨的競爭壓力很小。你只要有點知識,相對於其他大多數文盲來說,就很厲害。而如今,是個人都可以寫小說。


這問題太大了。

說說一點淺見。

1、教育是什麼?

A、低級層次 —— 傳授和掌握知識(即過去的經驗),了解一定的常識。這個層次就像過去的祖先們用結繩、口傳一樣,目的是把已有的東西傳遞給下一代。

這一階層,對於現行的教育來說,並不件簡單的事。知識那麼多,如何挑選、如何邏輯串聯、如何更好讓孩子們吸收、孩子們如何更好地吸收。

B、中級層級 —— 美好的三觀引導、為人處事

C、中級層次 —— 孩子們怎麼發現(觀察)自己、發現(觀察)世界,有獨特的思考、獨立的人格。

當沒有指南針作導向時,我們容易在寬闊無比的森林裡迷失。教育是想讓孩子們更好地發現(觀察)。自己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發生情緒了該怎麼辦?如何自處?世界到底是怎麼樣的?它的美麗和醜陋又是哪些?我該如何去發現和感受世界、生活里的美?

2、教育的本質是什麼?

教育的本質,喚醒我們的愛吧。


關注這個問題很久,幾次翻看沒有找到我想感謝的回答。

記得王小波說,要自由而詩意地生活。我覺得教育的本質就是如此。

詩意的生活,不是十五歲和朋友K歌高唱周杰倫《七里香》。不是二十歲時捧著精裝版《美的歷程》在梧桐樹下的鞦韆上乘涼曬一張「歲月靜好,如果你在」的照片,不是二十二歲用半個月做的畢業禮物。也不是下雪天,下雨天,滿月夜感嘆造物主筆下的良辰美景。

這些都是外界給與我們的美感,而教育是要去探尋並且創造自己幸福家園,並詩意地棲居其中。

為何探尋?

埃德加·莫蘭_百度百科於迷失的範式 (豆瓣)中寫道「歷史是一系列不餓挽救的連續災難,塑像被推倒、圖書館被焚毀、城市被夷平、人民被消滅、文明的航船連人帶貨全部沉沒」,歷史在摧毀和創造間玩著雙重遊戲,生活也是如此,我們不斷推翻又重建自己,「主體在把自己作為對象的同時亦是主體,他猜測並探索著精神與世界之間、想像與現實之間的不確定性和模糊性的地帶,並在思想和行動中向這個不確定性質疑。」

如同被大地連根拔起一樣,如在痛苦與無聊之間像擺鐘一樣來回擺動著。我們無法在不確定之中置身其外,也無法擺脫功利之外。如果你恰好有那麼一點點判斷力,無法無所謂地喝下鮮美的雞湯。所以我們選擇探尋,如何不作為工具而生活,而純粹是一種精神與美的享受。

教育便是這樣的探尋過程。

在領導說他有一個朋友牛X無比的時候,在姑婆們詢問你工資婚期的時候,在公交地鐵陌生人吃韭菜餡包子的時候,在感覺自己快要平衡不了慾望與能力的時候——我們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讓我們可以接受自己,選擇自己的環境,讓我們有能力去改變自己。

這個提升過程一般是漫長的。那麼我們就需要審美的眼睛。什麼是情懷?

透過老闆的吹噓,發覺到他拙劣表現的好笑。姑婆們的家長里短除去窺探欲的關愛,和吃韭菜餡包子的路人一起工作的隊友聞到氣味時會先流露什麼表情?

從這種角度想,人對人的仇恨與結怨就都沒有來了,有的是對人生百態的洞察與了解,更有一種超越世俗功利的快感。用老人的智慧,透過嬰兒的眼鏡看世界。社會關係在這樣的視角下一層層褪去,留下透明藍的本質,這個本質就是我所理解的自由。這就是審美化的人生。

全面佔有自己的本質,在社會交往中敢於高度信任交往對象,有原則的關愛和給與。也敢於自身的發展當做認識、實踐的對象,進行自我設計與奮鬥。

這就是教育的本質。

關於教育問題吾國教育病理 (豆瓣)


「教育是一種有目的地培養人的社會活動。它的目的在於影響和促進人的發展。是否有目的地培養人是教育活動與其他活動的根本區別。」----《教育碩士專業考試大綱》

除了教育以外,人類的其他活動也影響著人的發展,比如經濟活動,政治活動等,有人也把這些活動和交往的影響稱之為教育。但是,教育學上一般不把他們視為教育活動,因為他們的目的不在於培養人。


這是個好問題,需要花點時間好好說清楚。

1

知識的入口曾經非常稀缺,當時教育的最主要的價值就是傳播知識。

孔子之前的中國,只有貴族才能學習,文盲率高達99%;

自隋唐科舉以來,除宋朝號稱有20%的人口識字外,大多數朝代的文盲率都在90%以上;

1949年,新中國掃盲前,文盲率是80%。

這也是為何,曾幾何時,我們對好老師的評價往往是「學富五車」。

因為對一個普通人而言,這位老師可能是他這輩子接觸知識的唯一入口了,如果能夠碰到一位「學富五車」的老師,那就意味著可以吸收更多的知識;反之,所能吸收的知識就很受限了。

所以,顏回追隨孔子26年,直至先孔子而去;王畿和錢德洪放棄科舉,終身追隨王陽明,直至王陽明去世。

但隨著信息網路的發達,知識傳播變得前所未有地便捷和廣泛,甚至,有點泛濫。

  • 玄奘為研究佛經,需要西行五萬里,經歷九死一生,才抵達印度的那爛陀寺,求得當時的500多部經書。現在,你足不出戶,點點滑鼠就能讀到從古至今、從印度到中國、到日本、到泰國、到不丹,所有一切國家的佛教經書(但是,你讀過嗎)。
  • 顏回、王畿、錢德洪需要一生伴隨在老師左右,才能聽到老師的授課和教誨。現在,你登錄Coursera,就可以聽到遠在大洋彼岸的名校精品課程,還能夠隨時向老師提問,甚至實時交流。(但是,你用過嗎)。

在知識入口變得簡單,知識傳播變得泛濫的時候,教育原先承載的知識唯一入口功能正在快速丟失。

2

子思在《中庸·第二十章》有一句關於治學的名句「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之前,能否有「博學之」的機會至關重要,但今天,治學的側重點已經轉移到了「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就比如:有博士說,大腦分為左右腦,要從小開發娃娃的右腦,做全腦學習;但又有博士說,哪有什麼左右腦的劃分,很多功能都是左右腦共同運作的,而且每個人的大腦區域控制的功能都不同。

這些信息,你搜索「大腦開發」,網上信息撲面而來,而且每個都言之鑿鑿。

請問,你信哪個?

因此,這個時代的治學不缺「博學之」,一切的知識都唾手可得。

需要你「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也就是要有獨立思考能力,以明辨是非

需要你「篤行之」,也就是要能改變行為,做到知行合一。

教育,就是要引導人獨立思考、最終實現行為改變,這就是這個時代,教育的本質所在。

3

本人恰好是教育行業從業者,也是行為學習體系的擁護者,所以以終為始為從」行為改變「上談談,怎麼做才能踐行教育的本質,幫學生實現行為的改變。

方法其實一點都不高深,只要用心,做到下面兩點就可以。(說明:以下全部是真實訓練驗證有效的)

第一點:創造重複運用的環境

知識是唾手可得了,但落實到行動上絕不簡單。

我們公司每個新入職的同事,都會被要求他們在入職前聽一聽一個關於表達的課程。

入職當天,當請他(她)們分享聽了這個課的心得時,每個人也都會說:對說話要「講三點」這個印象很深。但是,幾乎沒有人在分享心得時,會說「我主要分享三點」,將它真正地應用上。(講三點的小技巧我曾經也回答過問題,感興趣的話可以看下:框架君:最近面試屢次被拒,怎樣提升自己邏輯表達能力?)

就是這麼一個毫無理解障礙、也很有意願去踐行的「講三點」,因為缺少重複練習的環境,也形成不了表達習慣。

因此,在公司,我們會給新同事創造多個「講三點」的場合,比如每日例會回顧工作、彙報階段工作、給同事做分享、參加公司的演講俱樂部等等。

有了這個重複運用的環境,一般情況下2到4周後,所有人就形成「講三點」的習慣了。

第二點:即時反饋

能否形成行為改變,除了有一個重複運用的環境,還必須有一個即時反饋的機制。

否則一個錯誤的行為,重複運用1萬遍,也依然不會有任何改變。

多年前,我曾帶過一名年輕顧問。

他剛來項目組時,我跟他講:做會議紀要,是年輕顧問快速成長的一個捷徑。因為你可以觀察總結客戶和資深顧問的溝通方式、做事方法,還可以鍛煉自己的總結歸納能力。

他很認同,也很努力地在記錄各種調研、會議的紀要。但讓我驚訝的是,這個對我成長曾非常有效的竅門,在他身上卻毫無作用。

我當年不知道問題出在哪兒,但接觸了培訓行業後,我發現問題出在原地踏步式的重複上。

我當年在做會議紀要時,其實是在有意識地做針對性的改進練習,但是當一個人沒有刻意練習的意識,而且得不到針對性的反饋時,10000遍原地踏步式的重複,除了對膝蓋有所傷害外,結果只能是毫無寸進。

希望大家都能夠順利地從」知道「過渡到」做到」。

~~~~~~~~

微信公眾號YouCore,一個只寫乾貨、專註個人能力發展的平台,加微信youcore_6,備註上知乎,歡迎交流


看你從哪個角度去回答了。

如果你去問大學校長、通過百度「教育是什麼」、或者翻閱教科書和論文,那得到的答案基本都是:教育是為了培養道德、傳遞知識、傳承文化等等。

這些都沒錯,但那都是理想中的教育概念,真實的教育可能有更多的功利目的。

1 父母送你去上學,除了希望你學好知識、學會做人、學會尊老愛幼,還希望你考個好大學,希望你有好同學好朋友。 考個好大學意味著今後你找個好工作的概率更大,在一個優秀班級學習意味著你的交際圈、人脈更優秀。

中國比美國有一點好就是,中國是應試教育,美國是素質教育,應試教育對窮人有利(高考錄取幾乎只看分數),素質教育對富人有利(美國的素質教育讓中學生下午三四點就放學,窮人的孩子踢球喝酒打架去了,富人的孩子參加各種活動提高「素質和綜合能力」去了)。所以對於非富二代、官二代中學生來講,好好讀書是現階段最「划得來」最明智的一個決定了。

2 沒有哪個讀在職研究生,MBA、EMBA是為了得到所謂的教育,基本都是希望讀出來後自己的職位升得更快,薪水長得更快,人脈更廣,生意更好做,跳槽到更好的行業。 這也是教育的功利目的之一。

3 希望通過功利的教育得到了好處的人們,都能為理想中的教育做出一點貢獻,而不要成為北大教授口中「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學校的歷史: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已有「圖書文字」和「象形文字」了。有了文字自然會有專門傳授和學習的機構,當時稱為「成均」,這就是學校的最初萌芽。

到了夏代,則有了正式以教為主的學校,稱為「校」。孟子說:「夏日校,教也。」還有「序」,又分「東序」、「西序」,前者為大學,在國都王宮之東,是貴族及其子弟入學之地;後者為小學,在國都西郊,是平民學習之所。商代生產力日益發展,文化日趨進步,科學日漸發達,因之學校又有增加,稱為「學」與「瞽宗」。「學」又有「左學」、「右學」之別,前者專為「國老」而創,後者專為「庶老」而設。國庶之界在於貴族與平民。「學」以明人倫為主,「瞽宗[gǔ,古代樂師]」以習樂為宗。

西周是奴隸社會鼎盛時期,學校組織比較完善。當時分為國學與鄉學兩種。國學專為貴族子弟而設,按學生入學年齡與教育程度分為大學、小學兩級。鄉學主要按照當時地方行政區域而定。因地方區域大小不同,亦有塾、庠、序、校之別。一般情況下,塾中優秀者,可升入鄉學而學於庠、序、校;庠、序、校中的優秀者或升入國學而學於大學。國學為中央直屬學校,鄉學是地方學校。古代學校就是為了培養忠於帝王的輔臣,科舉則是給每個人出人頭地的機會。

我國最早採用班級授課制是在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設立的京師同文館。1901年,清政府廢科舉興學堂,班級授課制在我國學校里開始普遍推行。

在我國,1903年的學堂里設置了「學監」,以後,設置過「管理員」、「主任教員」、「訓育主任」等,而且,也不是每個班都設置一個專人進行管理,有時是一個年級設置一個人。1938年之後,我國的學校改為導師制,每個班級或每個年級設一名班導師或級導師。與此同時,在蘇區和解放區的學校內,實行了級任制或班主任制。

18世紀英國資產階級工業革命之後,歐洲各國普遍採用了班級授課制。前蘇聯在30年代就有了班主任,衛國戰爭之後,正式頒布了《班主任服務規程》,確立了班主任制度。

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們在教育上主要學習前蘇聯的理論,將原來的級任制或導師制一律改成了班主任制。1952年,國家教育部頒布《中學暫行規程(草案)》,其中明確規定,「中學每班設班主任一人,由校長在各班教員中選聘,教導主任領導下,負責聯繫本班各科教員,指學生生活和學習……」從此,班主任制及班主任的基本職責就在我國被正式確定下來。現代的班主任制產生於班級授課制則是社會化大生產的產物,因為這樣的教育形式能夠大規模、高效率地為機器大生產培養所需的人才。

班級授課制產生之後,出現了專門管理學生的專職人員。班級授課制的基本特徵是:一個班內學生年齡相同,教材相同,人數固定,教師按固定的課表在規定的時間內,按一定的組織形式和方法進行教學。班級就是個小社會,是個集體,而不是團隊。仔細想想,和古代帝國建制一樣,有皇帝(老師),有內閣(班委),有官史(隊長、組長、課代表),實則為了提早鍛煉學生們儘早適應社會結構管理體系。

說了半天,其實學校的真象就是為了大批量的生產合格的工人或職員,按時作息、出勤、工作,這些人都像《黑客帝國》里的人物一樣在沉睡著。雖然很多人都在努力讀書,想通過學習出人頭地,他們都不知道自己只是社會中的一粒小小的電池,無論怎麼努力工作只是為了儘快放電。還是有一部分人發現了學校的真象,這些人跳出了常規的思維,於是他們成為了老闆,銷售電池!所以,如果不當老闆,至少也要做充電電池,每天不斷學習,被利用價值還多點兒!


這是我之前寫過的一篇文章,《關於教育的三個迷你頓悟》,是我親歷中國教育之後的感慨。

————————————————————————————————————————————

迷你頓悟

有時候我們能在瞬間突然想到一個有趣的點子,我稱之為「迷你頓悟」,把迷你頓悟寫下來,積累在一起,有一天你會發現,迷你頓悟連接起來的世界是多麼美妙!

1

昨天是星期日,歡樂喜劇人首播。作為一個鐵杆粉絲我當然是從頭看到尾。

尤其喜歡小嶽嶽(岳雲鵬),每個星期就指著他說個相聲好好樂一樂。昨天小嶽嶽的表現不是太好,只得了第三名,但裡面的一個包袱卻像炸雷一般讓我一驚。

小嶽嶽考孫越一道題:「一天,我走在北大的路上,迎面走來四個老師,一個教語文的,一個教數學的,一個教體育的,一個教英語的。只見其中兩個老師突然開始翻垃圾桶,一個老師開始擰電燈泡,另一個老師在放風。

「這些個都有用啊,你記住嘍!」小嶽嶽特別正經地提醒孫越。孫越很認真地在記。

「奧奧,都有用,我得記住嘍!

「突然,迎面又走來了一個老頭,這個老頭啊,從前面看兩根頭髮,從後面看三根頭髮,試問這個老頭到底幾根頭髮。」

孫越:「我斗膽問一下,這題從那個老頭出來之前的部分是不是一點用沒有?」

小嶽嶽:「當然啦~」

這是種挺老的段子,先說一堆沒用的,分散你的注意力,等問題出來的時候你根本就沒注意到。這並不是一個好的梗,但它和現在的高考題目驚人地相似。

近幾年參加過高考,或者正在準備高考的人可能會深有體會,相比於之前,高考題目的長度越來越長,越來越長。(其中以理綜文綜最為明顯,理綜中又以生物最為明顯)更加致命的是,有用的沒用的摻和在一起,二三百字的題目看下來,有用的信息不到十分之一,又不敢跳過去直接看題干,導致理綜文綜答不完卷子。

寫到這兒呢,佳弘不想介紹什麼看似很玄妙的答題技巧,更不想走上憤青抨擊中國教育制度的老路。我只想說說我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咱們接著說,這長長的題干反映出了什麼呢?

沒啥可考的了,開始玩文字遊戲了。高考已經變成教育軍備競賽的醜惡本質赤裸裸地暴露在了人們面前。

看看幾十年來各個大學的提檔線你就會發現,學生考出來的分數越來越高。以前六百六七十分就能上清華北大,現在不是七開頭的分數,想都不要想。原有的題型被老師學生琢磨明白了,出題老師就再變,又被琢磨明白了,那就再變。學生之間的軍備競賽,學生、任教老師和出題老師之間的軍備競賽越來越激烈。

2

咱們先把上面這個話題放一放,說點別的。

這兩天東方衛視正在熱播一個電視劇——《女醫明妃轉》。一邊在沙發上練吉他,我就一遍跟著老媽看了兩眼。

講的是一個官員的女兒允賢,從小就跟醫術結緣,勵志做一個女大夫。又夾雜了她和兩個皇子的感情路線,頗有一股「霸道總裁愛上我」的味道。

電視劇本身不怎麼樣,但裡面允賢待人接物為人處世的態度卻是讓我很有感觸。

從小生活在官府的允賢熟讀經書醫書,可以說是一位中國傳統文化熏陶出來的女子。後來她因為一些緣故走進了社會,很明顯的看出,她的價值觀、世界觀是簡單的、初級的,善就是善,惡就是惡。

我就在想,一直接受教育體系中理想的、簡化的教育的我們是不是也是這樣的。

上學的時候,我們學的模型是理想模型,學的函數是單一變數的函數,做的題基本都有標準答案。一切都是經過簡化的。每天和這種單一、簡化的東西打交道,會形成允賢那樣的價值觀就再正常不過了。

現實生活是個複雜的生態系統,是複雜的、多變數的、多影響因素的。你在生活中做一件事,根本無法預料這件事會被什麼影響,會涉及到多少人,最終會向什麼方向發展。

3

咱們再把這個話頭放一放,說說下一個迷你頓悟。

第三個迷你頓悟來自弘毅士推薦的好書《必然》。書中提到了未來發展的一個趨勢:去中心化。

這個詞太高大上了,我們用通俗的話來解釋一下。在城市化的進程中,城市的中心化是一個趨勢。各種資源都湧向市中心,每天早晨,來市中心上班的人們源源不絕。而去中心化就是將之前堆砌起來的金字塔攤開,形成一種開放的、扁平的、平等的系統。

互聯網就是實現去中心化的最好手段。有了互聯網,資源可以在每個人之間平等地流動。互聯網的力量正在把一座座學科高塔上的一磚一瓦搬下來,讓每個人都有平等地機會接觸到自己想要學習的知識。

最近越來越火的MOOC就是教育去中心化的典型例子。每個人在互聯網上就能受到好的教育,是平等的;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聽一堂課;是扁平的;它面向所有網民,是平等的。

4

說到這兒,咱們把三個迷你頓悟放在一起看。

我有了這樣的感悟:高考、傳統教育的軍備競賽本質,以及它們帶來的單一價值觀,已經不能適應這個世界去中心化的潮流。

處在這個飛速變化時代的我們,應該開始思考,靠著傳統中心化教育帶來的一紙文憑,以後的我們還能敲開幾家公司的大門。

如果說中國教育這個問題是無解的,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等待這個問題自己消失。這一天不會很近,也沒有多遠了。

作者公眾號:弘毅士


教育的本質應該是引導。辨真偽,分善惡,懂傳承,知行合一。


教育的本質是為了促進人的完善


推薦閱讀:

大學老師真的有那麼好?
高分子有沒有和計算機相關的專業方向?
大學英語考試(CET)的等級系統是怎樣的?為什麼考完四級考六級,為什麼不考五級?
每天堅持在圖書館學習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如何看待本科護理專業?

TAG:教育 | 中國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