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樣寫詩的?
有很多千古絕句究竟是怎樣寫出來的?是即興脫口而出,又或者斟詞酌句,細細修改?關於古人寫詩有哪些記載? 或者有哪些故事?
比如,李白的《蜀道難》
受邀題。
要回答這個提問很難。自古以來,有《詩品》《李笠翁曲話》《人間詞話》等談詩論詞的經典名作,讀之,有助於欣賞,卻未必能讓人成為詩人。有許多詩人如何推敲、詩如何即興脫口而出的故事,但仍然難以感知詩人的那些感覺,究竟是怎麼出來的。
朱光潛有《詩論》一書,其中談到:「詩的起源實在不是歷史問題,而是一個心理學的問題」,說詩起源於人類情緒和意志的表達。看看留傳下來最早的詩,如《詩經》上的詩,意象均極為簡單,是意象的凈化、強化,符合情緒律動之作,這確實是個心理學問題,後來越來越成熟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
以我淺陋的知識和理解,後來的舊體詩詞作者,大多都需要經歷以下幾個步驟,方能成為能詩會詞之人:
一、熟知詩詞格律,爛熟於心,常用辭彙等。如舊時有《聲律啟蒙》一類的讀物,開篇即為「雲對月、雨對風,晚照對晴空」,分出各種韻腳和對仗,供從小背誦。
二、背誦過大量詩詞,舊時啟蒙讀物中就有《千家詩》,民間早有說法,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通過背誦,熟悉大量的句式及相應的情感表達方法。
三、舊文化的熏陶,相互的唱和、認同、激勵中趣味傾向的培育等等。
其中,作為平仄、對仗、粘對等即技術性部分,是有規律可循的。曾在網上看到過文章,說將格律、對仗、粘對、舊體詩詞中常用語彙、句式等製成軟體,自動生成舊體詩詞,當時還看了一點,確實有點蒙人。
現在,各地都在辦老年班,老年朋友們學舊體詩詞的也不少,這當然無可厚非。一般情況下,也能做到平仄、對仗、粘對等是對的,卻難說有多少詩味。由於一看這類詩,就容易知道是從什麼地方出來的。所以有人將其稱為老年班體。
舊體詩詞是舊文化的產物,離開了舊文化的氛圍,要想學得一二,也不易。僅從格律上講、字詞的讀音、排列的按要求組合,經過一段時間的苦學硬學,也能大致明白,得心應手卻難。舊詩詞中,還有大量與當時生活相關的習慣用語,要掌握也難,要用於表達現代人的情感更難,要取代也不易,如孤燈(是油燈、蠟燭在與孤獨之人相伴時的感覺)、雞鳴漏殘之類,一取代,就沒有那個味道了。電燈、鬧鐘、電視、電腦、互聯網之類,如入舊體詩,整個感覺就破壞了。
而要讓今人去說古人是如何寫詩的,就難上加難了。說詩,最難說的是詩味,這屬於朱光潛說的心理學範疇。中國古代,真正的詩人,很少說詩,而說詩的人,大抵也沒有多少傳世的佳作。誰能清楚寫了傳世佳作的詩人,在寫詩的瞬間,調動了什麼的積累,如何取捨自己的想像。而詩味這個東西,並非是詩人要想寫出來,而是讀者品出來的,正因為品了出來,才得以流傳。詩人如果在寫時,還要去捉摸什麼詩味,可能反而會破壞詩味,那是爐火純青的瞬間結果。
李白花甲之年時登廬山寫下了一首詩: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他完全丟掉了他在廬山看見的萬千景色,而是在山巒之巔對萬里河山作一種想像式眺望,他能做到這一點,和他遍游中國有關,和他被稱為仙俠的氣質有關。他直抒胸意之時,想到過要讓讀者去感受嗎,而這種虛則實之的詩味,卻要靠讀者自已去品味,去感受到萬里大好河山,就是這麼雄奇大氣啊。
詩味這個東西,比較飄忽,千人千樣,雖然也是可以捉摸的,但得有相似的經歷和一定的修養。不獨古詩,新詩亦如此。讀席慕容的詩,其纏綿悱惻的纖柔詩味,總覺得和花間派和納蘭詞等有點繼承關係。但要再往深處說,卻也讓我說不清道不明。能不能由今人來說古人呢,而當今詩人,誰又把自己的詩說分明了呢。是的,那是一種捕捉感覺的能力,但這種能力是什麼,卻實在不易說清楚。
算了,此題太難,留待有研究者來說吧。沒系統總結過,只談大致印象。
先周時詩似乎裁剪民歌居多。之後士大夫寫詩大多寄情而已。有說法認為曹子建始對詩句加以文采雕琢使之精巧,此前包括《古詩十九首》等還沒有太多對格律之類的要求。所謂登高必賦,很多是要求出於自然的抒情產物。那時比較渾然天成,大概魏晉南北朝,謝、鮑這些人之後,再經歷《詩品》之類,才慢慢變成我們如今熟悉的古詩樣式。
每代詩人自有其崇拜對象。大略詩人從小先讀古詩,熟悉格律。自唐而後,司空圖、楊萬里什麼的,都愛寫各類半教學篇或品評篇的詩論詩話,這也是詩人們常讀之物。到清時啟蒙學習,對平仄格律都熟得一塌糊塗成條件反射了。
當然詩越到後期,限制越大。早期魏晉詩人寫詩的逸事傳奇就沒那麼苦,到元及清時就要寫得尖新有氣象了,加上有格律為限,更是撓頭,好比作曲,要研究對位、聲部之類簡直成了數學題。到後期,古人寫詩常有化用和固定套路,《誠齋詩話》總結過一些經典的「套」——類似於《紅樓夢》里說《鳳凰台》全套《黃鶴樓》那個。
另外關於後期詩人寫詩如何苦逼如何要求用典偏僻超越求新,可參考《圍城》里董斜川和曹元朗二位爺…………
後期詩人做詩,其實看《紅樓夢》里林黛玉教香菱寫詩那段頗可說明問題。雖不百分百貼切,不遠矣。所以寫詩的過程大致是先歌而剪裁,再自然抒發,再有嚴密格律,之後就進入我們熟悉的領域,一個詩人的成長,大致是熟詩歌,通格律,然後剩的就是苦吟。只是越往近代,詩人用典愈多,格律愈多,愈像做數學題和拼圖而已。感謝邀請。
古代文人從小接受的訓練就是詩文訓練,對對子就是很典型的作詩基礎練習,相當於我們小學的給詞語造句。如是訓練個十年,他們寫詩跟我們寫文就完全一樣了。
而且古人寫詩的機會很多。回想一下歷史上的名詩,很多都是在朋友做官、友人遠行、親人病故、好友聚會、國家打了勝仗敗仗、出去玩的時候見到美景美人的時候的創作。也就是說,古人寫詩等於寫微博。
總之,詩句對於古人來說,一點不可怕。至於千古名句,那很多都是要靠個人功力的。具體是一氣呵成,還是精耕細作,這恐怕和不同的詩人創作習慣有關。.既有碼字速度極快的,最著名是曹植七步成詩,還有李白斗酒詩百篇;也有寫得非常辛苦的,比如賈島有詩云「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或者韓愈因為推或敲這一個字而猶豫不決。就像現代的作家一樣,不可一概而論。.
李白為什麼寫蜀道難?這個問題百度知道上給出三種可能的答案。估計不論怎樣都不會是遊山玩水興緻很高的時候一揮而就,諷喻讓朋友離開是非之地,的確是很可能接近正確的說法。
李白是怎樣寫詩的?憑我以前看過李白傳記的印象,大部分時候他是為了取悅官員寫詩,簡單說就是騙錢花。自然也有詩性大發不得不寫的時候,李白靠酒,跟如今的搖滾歌手靠毒品一個意思,讓腦子暈掉一點,潛意識浮上來,就能順帶浮出很多靈氣十足的玩意兒。
即興還是斟酌?這恐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跟詩人的氣質有關。李白恐怕即興得要比杜甫多,這點沒疑問吧?至於改到什麼程度,大概跟現在的詩人差不多,一首非長篇的詩,主體應該是一次性構架出來的,細節上可以後來小作改動。如果篇幅較長,那應該從構思框架開始。總而言之這個問題挺扯的,我說就到此為止。你自己寫寫應該會有很多心得。看分類。千古絕句,多是從胸中直溢,脫口而出(渾然天成);低一個層次的好句。多是鍊句而成(精心煉就)。
以絕句為例,當平起仄起式幾種格律,韻表銘記於心,作詩時渾然天成,步驟如下:感至--成句--以對--韻出--補句--修改(飾)--落筆。
此步驟中「成句」是最為簡單,呼之欲出;「補句」和「修改」最難,無病呻吟,擠眼淚一般。大牛可一氣呵成,為上佳,殘句者次之;脫口即興應是必然,斟酌應字卻不宜句。所謂詩者,易寫而難改,權因受制于格律,動一發而牽全身,今修明改何時了?不如棄稿賦新謠。最有名的記載是「鐵棍磨成針」和「妙筆生花」。
假若李白尚如此,其他人一定也是花了許多時間進行基礎知識學習和訓練的。也有許多這方面的專業知識的總結,如各種韻書。
古時候,知識分子的標準課程就是儒家經典和詩文辭賦。所以,基本上都是可以寫出來詩的。
至於為什麼有的人能夠才思敏捷,能夠吟出佳句,還是他們下了更多的功夫:
讀了更多的書,可以引用更多典故做了更多的訓練,提高了反應速度積累了更多的素材
有更多的經歷,更深刻的感悟我們的娛樂是看電影電視,他們的娛樂是遊山玩水,聚酒吟對。所以,結果是不同的。道理從來很簡單,只看你能否做到,以我看來,古人寫詩,無非兩點:一是基礎紮實,二是境界高遠!
基礎紮實:首先別把自己當現代人,按古法,從聲律啟蒙,笠翁對韻等童蒙讀物起開始背誦,吃透基礎書籍,小學經典,無非多背爛熟。更深一步,也就是結合背景,體悟意境,這個既不能強求,又不可一時或忘,用一個修道的詞兒,叫綿綿若存。然後研究下格律仄韻,把對聯當娛樂玩兒,把詩句融入生活~ps:今人有個大便宜,找個詩詞網站忒容易,古今精選隨便看,都不帶收錢的~
境界高遠:境界高遠首先得志存高遠,沒志氣的,整些私情,寫詞去,也能有些情致韻味,寫詩就算了吧...當個娛樂玩玩,別當真~
u也討厭討厭我現在終於他也不要下雨同學也許我也不知道我需、^iI要:的;圖D我:一一去l珍7惜7一現7D在,;終;i於義一:一我;也一入希;j望一0(、w:y::
詩不是如同語文教材里說的反覆「推敲」出來的,這是極大的誤解。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高水平的詩詞寫作是這樣的。是「偶得之」,不是「絞腦汁」。
靈感飄過,如果妳的內心足夠安靜,能夠感受捕捉到它,它會進入妳的內心,隨筆寫下。
詩是內心與當下的人,事,物,環境「感應」的結果,內心有了,意識到了,它就寫出來了。
延伸閱讀:娜坦莉.高柏《心靈寫作——創造你的異想世界》唐以後的詩愈趨於典故化和私情化,越玩越死
推薦閱讀:
※作為一個文學作家,在看別人的文學作品時主要看作品裡面的什麼?
※有哪些初看文理不通但細想卻令人叫絕的句子/文章/詩詞...?
※為什麼有作家說「站在中國今天的現實講真善美有點虛偽」?
※歐洲 、美國像《紐約客》《巴黎評論》有影響力的文學雜誌還有哪些?
※有哪些歌词如诗的英语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