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要社交?

進化。。。


6年多前,加入騰訊時,被問一個問題,現在已然很經典,用來回來這個問題:

用戶為什麼要掛QQ?

答:方便別人找到自己

後來我發出這個問題,PONYMA還轉發並解答了這個答案。

人因為害怕被遺忘,希望別人隨時找到自己。這才是關鍵。為什麼社交?這個答案蠻對應。

微信的那個啟動畫面意思也是如此:

世界這麼大,我竟不知道聯繫誰。


我個人的認識是,社交是人類判別自我存在價值,定位自我認同自我的一個必要之物。

人自我的存在需要對應的坐標來衡量。

而社交就是這種存在的坐標。

沒有其他人的存在,沒有社交的存在,那麼你所做的一切都沒有對與錯,值得與不值得的參照物存在了。

當人類脫離了最基礎的生存需求後,這種沒有參照的虛脫感會給智慧生物帶來無比的痛苦感,會使得思考本身成為自我認同的阻礙。感到焦慮不安沒有方向。

社交本身從客觀上提升了個體的效率,主觀上讓個體確定了自己的狀態本身。

個體尋求從集體中超凡脫俗的自由,而這種自由的定位其實恰恰就是集體自身。

沒有主流就沒有小眾,沒有世俗就沒有超凡,沒有愚昧就沒有智慧。

失去錨點的自由叫虛無。

我們的存在,恰恰因為別人的存在得到了證明。

這就是社交。


因為自然選擇,自然讓習慣群居的人類生存下來,反過來說,人類沒有能力在自然界獨居(相對老虎這類獨居動物),所以自然在我們的大腦里製造一種機制:當我們長期收不到同類向我們發出的信息時(任何形式的),我們就會覺得焦慮。焦慮時間長了,可能會降低我們生活的主動性,得過且過,不想幹活,反過來進一步降低生存能力(這個可以看各種野外生存節目)。這種機制又使得群居需求強烈的個體基因得到遺傳。總之是反覆加強。

最終導致人類非常害怕寂寞,害怕寂寞,所以需要社交。

當然,社交大部分時候並不單純是社交,或者說單純的社交只是一小部分,很多時候社交有其他目的比如建立人脈。


因為我們都是單一的運算單元。必須聯網之後,才能為集體智慧的思考貢獻運算能力,並釋放自己的價值(微不足道的存在感~)。而我們聯網的形式就是社交,我們社交方式和效率的進化,實則我們這顆行星上集體智慧的自身進化。當我們在Party結束之前,坐在一起醉醺醺地胡言亂語的時候,或許我們已經參與完成了一次模擬宇宙最後三分鐘剩餘氫原子數量的局部運算的一部分…… 一個螞蟻不會知道自己行為的真正意義,但它們相遇的時候會互相碰對方的觸角~


作為一個有為青年,你為何四處勾搭?你家裡人知道嗎?

午夜時分,曉菲和一群朋友從酒吧出來,各自散去。向前獨自走了一小段路後,她停下來打開手機里一款陌生人交友應用,在向她打招呼的人里挑了一個:「你現在能過來請我吃夜宵嗎?」十幾分鐘後,一輛計程車停在路邊。

兩個人互相晃了晃手機。曉菲上車,消失在夜色里。

身為北漂,曉菲並不缺同事和好友。但和朋友在酒吧狂歡後,她仍然感覺到寂寞。這也是很多中國年輕人的寫照——他們擁有現實中的朋友,但仍然熱衷於各種形式的網路社交。

在這些期待從小小屏幕里尋找溫暖或者溫度的年輕人心裡,性,是一個無法迴避的話題。

「如果一個人說他很孤獨,那麼他是在描述一種狀態。如果一個人說他很寂寞,那麼他是在描述一種需求。」某位和曉菲一樣熱衷於午夜社交的女孩如此感慨。

從更專業性的角度看,馬斯洛的需求理論將人的需求分為六級,分別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和超自我實現需求。

對於大部分生活在城市裡的青年人來說,最基本的兩項需求較容易滿足,更高層級的尊重和自我實現等仍然有些遙不可及——社交即成為最迫切也最現實的目標。

觀念的改變從根本上為兩性社交帶來了引爆可能。據有關報告顯示,2012年國人婚前性行為的比例達到了71.4%,而如果單獨統計網路上反饋的問卷,這一比例將上升至86.5%。

獵奇、慰藉、交易與表現欲:你屬於那一類?

隱秘好奇

這部分用戶以年輕人為主,包括18歲以下的學生。這部分用戶未必有最直接的心理或生理親近需求,他們進入這一平台,並嘗試著與陌生人交流,更多是出於對成年人世界和涉性話題的強烈好奇。

自我展示

這部分用戶同樣以年輕人為主,不過年齡階段會比第一類稍大一些。相比於大眾類和熟人類社交圈,陌生人社交和兩性社交更方便展示大尺度的圖片和真實甚至誇張的語言評價。

對於部分女性用戶而言,讓自己真實或美化後的照片獲得更多人的稱讚,本身就是一種強烈的心理滿足。

這部分用戶通常會上傳各類風格的個人照片,以及舒適甚至奢侈的生活場景。在炫耀和滿足虛榮心的同時,他們也通常會成為其他陌生異性(甚至少數同性)的追逐目標。

填補空虛

抱有這種心理的用戶對陌生人社交工具的依賴更為強烈。其中單身年輕人表現得更明顯——在缺乏足夠社會活動的背景下,年輕人對網路社交的需求度不斷提升,直至滿足情感慰藉和性需求等深度交往。

這種因為寂寞而產生的社交需求,並不僅僅是生活中的單身男女,還包括部分已婚或有固定男女朋友的用戶。

這些用戶中,或因為愛情生活陷入枯燥或危機而尋求更多的外部刺激,或因為情侶間某一方工作太忙,導致另一方收到冷落。由於存在真實生活關係的羈絆,他們通常會選擇使用其他虛擬身份或「小號」介入陌生人兩性社交關係鏈。

慾望交易

上述三種用戶群體,是基於心理或生理而產生對陌生人兩性社交的需求。但在這以外,還有一種以交易為核心的關係鏈條,潛藏在兩性社交平台之中。

部分年輕漂亮的用戶(男性女性均有),會以美貌、身材等資本示人,以求得高富帥或白富美的青睞,甚至直接把目標定義為「求包養」;而與之相對的,正是另一類年齡稍長的用戶,他們出於獵艷等心態,尋找年輕漂亮的異性,以金錢、包養等做為交換。

這類用戶通常會對社交對象較為挑剔。但由於陌生人社交本身存在的不確定性,這部分用戶群也摻雜了不少的騙子。

女性:掌握兩性移動社交的更多選擇權

曾有人做實驗:在同一移動社交平台上分別註冊了一男一女兩個不同帳號,用男性帳號給30個女性打招呼,一天僅收到2個回復;而女性帳號則在一天時間裡收到了近50位男性的招呼。

為什麼在社交領域女性會成為主導力量呢?實際上看,男性的「兩性社交」需求更為強烈,而且往往外在表現也更加明顯。在這一趨勢下,社交網路中的男性往往會向女性大獻殷勤,而女性則可以在眾多男性中選擇自己喜歡交流的對象。

但這並不是說,女性缺乏對「兩性社交」的需求。只是女性的需求更多體現在希望獲得更多男性用戶的關註上。為此,女性會希望展示自己最美的一面來獲得更多稱讚,乃至於在性需求中可以挑選更優秀的對象。

警惕:青春、愛情和白日夢

由於有大量的用戶通過移動社交產品來解決「兩性需求」,因此也有心術不正者在這些平台上守株待兔。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女性「酒托」騙男性錢財,和男性冒充高富帥騙女性感情和身體。

對於用戶來說,如何使用一款社交產品是個人自由,但如果經常和陌生人打交道,仍需要多加註意。男神女神未必會無緣無故的約你見面,相冊里有豪車的用戶,也未必就是身家千萬。

當我們認真討論「性」的時候,我們並不能完全忽視情感。實際上,確實有很多年輕人,寄望於通過社交網路尋找青春和愛情。隨著城鎮化進程加速,大城市生活節奏過快,導致年輕人的社會生活越來越少,真實社交圈越來越窄。當我們沒有時間和資源在現實中獲得友誼和愛情時,網路就成為了一種救贖式的存在,和寄託。

但越是專註於兩性社交甚至性需求的應用中,用戶的身體需求往往越是會大於情感需要。而對於社交、愛情、性和網路之間的推演,也許將是一個更為長久的討論話題。

不去緣木求魚,也不要「很傻很天真」。清楚自己的付出和所得,合理的使用網路。當「性」已不再是禁忌的時候,對自由最大的保護,就是不要濫用它。


人不是群體性動物嗎?


通過社交,我們有了發現和挑選中意的朋友、伴侶的機會。於是,我們更有可能過自己願意過的生活。社交就是為了在蒼茫人海中發現同類或自己喜歡的人。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

其實這是英國詩人John Donn的一首詩歌

整首詩如下:

No man is an island,

entire of itself;

every man is a piece of the continent,

a part of the main;

if a clod be washed away by the sea,

Europe is the less,

as well as if a promontory were,

as well as if a manor of thy friend』s or of thine own were:

any man』s death diminishes me,

because I am involved in mankind,

and therefore,

never send to know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it tolls for thee.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 ——約翰?多恩

沒有誰是一座孤島,

在大海里獨踞;

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

連接成整個陸地。

如果有一塊泥土被海水沖刷,

歐洲就會失去一角,

這如同一座山岬,

也如同一座莊園,

無論是你的還是你朋友的。

無論誰死了,

都是我的一部分在死去,

因為我包含在人類這個概念里。

因此,

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

喪鐘為你而鳴。


黃繼新在一席關於社交的精彩演講:

視頻封面【一席】黃繼新《社交時,我們在幹什麼?》視頻

可以總結為:社交,是人們尋求認可的本能延伸。

另,由於社交與分享緊密相扣,也可以看看這篇騰訊產品經理Chloezhu寫的文章:用戶為什麼分享?動因是什麼?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及理論:

社交的需要也叫歸屬與愛的需要,是指個人渴望得到家庭、團體、朋友、同事的關懷愛護理解,是對友情、信任、溫暖、愛情的需要。


簡單的說是為了滿足親和需求(The need for affiliation)與親密需求(The need for intimacy)。還有克服寂寞。

親和需求是指一個人尋求和保持許多積極人際關係的願望。主要因素是社會比較與社會交換。

社會比較就是通過與他人對比從而判斷自身的能力、地位、價值觀、情緒等

社會交換就是利益互換, 人們會盡量尋求並維持酬賞大於付出的人際關係。

六種社會交換的主要酬賞:

1、依附(Attachment):指最親密的人際關係所提供給個體的安全及舒適感,這種依附小時候指向父母,成人後則針對配偶或親密朋友。

2、社會整和(Social integration):通過親和與他人交往,並與他人擁有相同的觀點和態度,產生團體歸屬感。

3、價值保證(Reassurance of worth):得到別人支持時所產生的自己有能力有價值的感覺。

4、可靠的同盟感(A sense of reliable alliance):通過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意識到當自己需要幫助時,他人會伸出援助之手。

5、得到指導(The obtaining of guidance):與他人交往可以使我們從他人那兒獲得有價值的指導,比 如從醫生、朋友以及老師等處。

6、受教育機會(The opportunity of nurturance):與他人交往能夠使我們有機會接受來自他人的教育。

親密需求就是發展成親密關係,可以互相影響、互相依賴、互相分享,比如朋友、戀人、父母等。

為了克服寂寞

當沒有任何親密的人可以依附會產生「情緒性的寂寞(Emotional loneliness)」

當個體缺乏社會整合感或缺乏由朋友或同事等所提供的團體歸屬感時會產生「社會性寂寞(Social loneliness) 」。

無論哪種寂寞都會引發人們主觀上的不愉快感。

——以上摘自《社會心理學》

——————————————————————

個人理解社交的根本動機就是為了對自身產生利益,包括精神與物質方面。人本身就是群居性社會性動物,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脫離社會獨自生存。街邊買菜也是社會交往的一種體現,只不過關係停留在表面接觸的階段。一個人如果長期沒任何親密關係(父母、朋友、戀人等)那他不是在寂寞中死去就是在寂寞中發瘋。


與人類的社交導致我們變成了人類。通過社交,一個人得知自己與他人的差別,別人的存在,定義了自我的界限。


因為需要找自己和被認知。


馬克思曾做過著名的精闢總結: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其中的『社會關係』,即社交。因此,我們需要不斷的去回答潛意識中的那個問題——『我是誰?』——追問的時候,社交便成為了人給自己下一個『定義』的最佳手段。

我們通過與他人各種形式的不斷交互,來減輕自己脆弱的存在所帶來的不安,同時強化我們的『自我意識』,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存在感。在形式上,不管是炫耀攀比和嘩眾取寵,還是報團取暖和尋求認同,又或者僅僅是記錄生活和感悟人生。種種的動機,都是在用**外部刺激**來強化我們自身的『自我意識』。雖然,這一些都是在精神層面的刺激,但實際上,同我們吃一頓美味可口的食物、一次翻雲覆雨的性愛、一場酣暢淋漓的運動等這些在肉體層面上對各種感官的刺激,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1.新二元論

將精神和肉體區分開的二分法起源於笛卡兒的『二元論』,有了這種分法,從此之後,物質和意識在哲學上第一性之爭便永不停歇了。在信息和通訊技術的狂潮迅猛席捲下,人類自身的自我認知以及與他人之間的社交關係漸漸地被重組。精神層面和肉體層面在自我認知中佔有的比重也開始發生變化。這主要是因為這種矛盾又出現了新的表現形式:比特和原子、軟體和硬體。

二分法圖示

這個圖示邏輯推導的原點,是源於笛卡兒的那句最著名的話——『我思故我在』。這句話的一般解釋是:我無法否認自己的存在,因為當我否認、懷疑時,我就已經存在。

然後,圖靈對這句話進行了進一步的引申,提出了同樣著名的『圖靈測試』,以作為判斷機器是否具有『自我意識』的依據。不過,圖靈沒有意識到的是,他的這種引申產生了一種新的『二元論』——比特和原子。和物質和意識的爭論類似,那麼當有人提出『萬物皆比特』這種『一元論』的觀點時,也就不怎麼奇怪了。

2.四次認知革命

圖靈所創造的『數字宇宙』可以算的上是人類存在性的一次徹底認知革命。但其實,這並不是人類第一次,遠在圖靈之前就已經存在了三次足以相媲美的認知革命,一起合稱為『四次認知革命』,下面我們來一一說來:

哥白尼革命:

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不僅永遠取代了地心說,而且使人類開始重新認真的思考自己的位置和角色。讓人類意識到地球的脆弱和渺小,意識到任意對宇宙空間探索的重大成果都很有可能會從外部極大地影響著我們整個星球的存在。

不過,在那個時候,人類還無法知道宇宙究竟有多大,地球雖然丟失了在宇宙中的榮耀,但是,人類存在的神聖性依然還在,依然主宰著地球。

達爾文革命:

達爾文《物種起源》發表,卻將人類的這個神聖性打破了。進化論證明了人類並不是萬物之靈,而是同其他生物一樣,有著共同的祖先,近一點的猴子,再遠一點的蠕蟲。

可以說,達爾文是將人類的肉體層面的特殊性給徹底的否定了。但幸運的是,我們還有精神層面的特殊性。因為,人類在宇宙中的特殊地位不僅僅體現在天文學與生物學上,更體現在人類的精神上,因為人類具備有意識地自我反省的能力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換句話說,我們依然還是自己精神世界的主人,即所謂的『自由意志』。這也是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所要表達的。

弗洛伊德革命:

話音剛落,弗洛伊德發表了精神分析法的著作,他證明了人類的大腦是無意識的,並且屈從於抑鬱等心理防衛機制。這一點現在已經得到了認知領域的廣泛認可,並得到優化,即快-慢(不同研究者有不同的命名)雙系統的思維模式。快系統,代表了『無意識』的部分,慢系統,代表了『有意識』的部分。也就是說,我們又進一步承認了意識的不可控性。

隨著認知科學的深入,我們認識到這種無意識和有意識的混亂恰恰就是讓我們不斷陷入認知陷阱中的罪魁禍首。弗洛伊德革命,讓真正的自由意志一下子變得虛無縹緲起來。儘管如此,我們依然還留有最後的那一部分——思維、推理——來證明我們人類的不可替代性。

圖靈革命:

圖靈在弗洛伊德的基礎上,又更進了一步。他使我們逐漸認識到,人類在邏輯推理、信息處理和智能行為領域的主導地位亦不復存在,人類也已不再是信息圈乃至整個信息時代毋庸置疑的主宰。數字設備代替人類執行了越來越多的原本需要人的思想來解決的任務,而這使得人類被迫一再地拋棄一個又一個人類自認為獨一無二的地位。

最具代表的例子是,在1950年之後,『computer』一詞已不再專指從事運算工作的人,當他談及這類人時,用了『human computer』來避免歧義。而在圖靈之後,「computer」一詞就完全失去了它形容人的意義,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多用途的、程序化的機器,現在我們將這個帶有『人』屬性的詞稱為賦予給了『計算機』。

至此,人類的唯一性被徹底的顛覆了,本來就脆弱的存在感變得更加微不足道,所需外部刺激的閥值也越來越高。

3.肉體or精神,物質or意識

當我們將機器人格化之後,就自然會遇到到一個問題:我們認同的『自我』到底是肉體還是精神,或者說是物質還是意識?

如果說認同的『自我』是物質,那麼當我們人體內的細胞每過大概七年都會全部更新一遍的時候,就要面對『忒修斯之船』的悖論。

忒修斯之船:在公元1世紀,普魯塔克提出如果忒修斯的船上的木頭被逐漸替換,直到所有的木頭都不是原來的木頭,那這艘船還是原來的那艘船嗎?

你在這個時刻所認同的肉體,在七年之後就不再是原來的這個肉體了。那麼七年之後這個和你同名的意識體還是你嗎?

也許你又會說,你認同的只是 DNA 層面的肉體,七年之後的肉體至少在 DNA 上還是我自己。就算如此,當面對『克隆人』的時候,這又無法自圓其說了。

如果說認同的『自我』是意識,那麼當我們真正實現了精神的數字化之後,擁有意識可能就不再是人類的專利。那時,你還會認可那個沒有實體或者轉換了實體的自我嗎?

比如,在電影《超驗駭客》(英文名:Transcendence)中的那個超級意識,他繼承了本體的記憶和思維能力,卻掙脫了人類身體所帶來的生理限制,從而進化成了一個無所不能的『超意識』。很顯然,人類是不可能會容忍這種意識的存在,不僅僅是因為人類害怕未知、不可控的事物,而且還因為這個不能被稱為是人類的意識體已經威脅了整個人類種族的存續。這也是霍金、比爾·蓋茨等人對人工智慧(超級意識體)的擔心之處。

也許你認為這樣的事情離我們還很遙遠,但其實並不是。就在剛剛我還和 Siri聊了一會兒天。很容易假象一下的是,如果不是我們主動去打開Siri、Google now或者Cortana,而反過來是它主動給我們發消息的話,我們是否依然能瞬間就確定對方是程序還是人?

因此,物質和意識,不管是對哪一種『自我』的認同,好像都存在著無法自洽的邏輯悖論。

4.數字世界or原子世界

回過頭來,再看我們的社交行為,你就會發現,就算我們不去管物質和意識、肉體和精神等哲學範疇的問題,我們在面對自身的存在時,依然面臨著一種生活方式的抉擇:數字世界還是原子世界。

文字、圖片、視頻、音頻、遊戲等數字世界的產品以各種變換著各種花樣來侵佔我們的時間和注意力。社交也是以這些元素為載體,從數字世界穿透到原子世界,來強化我們的『自我意識』。因此,我們越來越多的去關注數字世界中的那個自己,就像是一個帶著ID 的『數字靈魂』。因此數字世界中的社交行為帶有一種靈魂交流的意味,這正是原子世界所缺失的。

也正是這種存在性,讓我們才把生活的中心越來越多的傾向了數字世界。當我們沿著這種趨勢繼續暢想的時候,也許就出現了一些電影裡面才會出現的場景。

動畫片《機器人總動員》(英文名:WALL-E)的一個場景

動畫片《機器人總動員》就曾對人類世界做過這樣的暢想:地球已經不適合居住,人類漂泊在外太空的巨大飛船中,幾乎所有人類都沉浸在數字世界中,不管是近在咫尺,還是遠在天涯,也只不過是屏幕中的一個影像。在原子世界,人們不需要做任何事情,一切都交給了裝了各種程序的機器人。對他們而言幾乎就沒有原子世界的概念。

這和我們現在以『懶』和『傻瓜』為驅動力的社會進步是何其相似。

然後,我就想起了兩個關於遊戲(數字世界的終極形態?)的段子。

一個是說:宇宙那麼大,一定存在外星智能生物,假如其科技發展軌跡也和我們人類差不多的話,那麼,到現在依然沒有發現它們造訪我們的直接證據的唯一的一個解釋就是:他們都在玩遊戲。

另外一個是羅胖說過的:在未來的社會,政府會提供一整套的福利讓大部分人不用做任何工作,去痛快的玩遊戲,只需要少部分的精英來維持這個世界的運轉。

雖然上面兩個都是似真似假的『段子』,但也是一種符合現行社會運轉趨勢的可能性邏輯推演。這不,前一陣子,瑞士就發起了『無條件向公民發錢』的公投。雖然提議最終被否決,但實際上是對這個社會日益嚴重分化的側面反應。

也許終有一天,我們還是要面臨二選一的抉擇。

以上,首發在我的微信公眾號:不知了了(bzliaoliao),喜歡認知方面主題的可以關注我。


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


因為我們需要愛。


一個人真正的死亡是被遺忘。--海賊王


分享,感知,學習,彼此溫暖或傷害。對大多人,這是一種本能。像需要水和空氣一樣。


首先,生命所有的行為都是「自私」,本能是 攝取資源、趨利避害而 更好的活下去。

社交能夠從「行為」和「心理」上幫助生命去達到目的。

「行為」:人類最根本的行為是生存和繁殖。首先如何更好地去生存?人是群居動物,這點從原始社會就開始了,但個體弱小並且面臨著惡劣的環境,所以他們需要合作去狩獵和對抗敵人(包括物理上的敵人和自然環境),前者幫助人類獲取生存資料,後者幫助人類守住生存資料,而產生合作的第一步就是社交,無社交便無合作,無合作就降低了人類生存下來的幾率。另外繁殖,雄性生物都是拚命的將自己的基因傳遞下去,這是基因寫好的本能,舉個生理行為上的例子:雄性射精是正條件反射,停不下來的,除非射精完成,這類生理機制都是為了保障基因的延續性,所以雄性想的是使更多的雌性受孕,而尋找更多雌性動物需要不斷去社交。

「心理」:舉個例子,小明參加考試,他覺得自己能考好,因為他1.有實力 2.有信心。上一段講的是通過合作去增強實力,但有實力還不夠。如果有心理上的信心和勇氣成功的概率又會多一些,信心和勇氣是 情緒和感覺 上的詞,具體是如何影響生物的,這裡簡單講不多說,它會促使生物的腺體分泌某些激素,加快血液循環,使生物注意力快速集中,迅速進入戰鬥狀態。那社交是如何幫助人類建立信心的呢?因為信心無法在自己身上找到,必須通過比較而來,得映射在他人身上,為了獲得 比較,所以去社交。結識了比你混的差的人、獲得了關注(存在感)或是被認同,都會在心理上產生成就感,成就感使人變得自信,自身會覺得對環境的控制能力變強,這十分有利於生物再次去獲取資源,它相信自己能做到,這一切前提都是要去社交。

不止是人類,大部分生命可能都是有社交行為的產生,至於一些單細胞雌雄同體的生命就不得而知了。社交不是生存和繁殖的唯一手段,但是是很有效的手段,人類從猿猴進化至現在,社交可以說是根植於基因之中。


人是群居動物,註定害怕孤獨。


推薦閱讀:

如果人類一瞬間減少了一半,會對人類社會造成怎樣的影響?
貓是怎樣看待人類的?
人類在生物技術上的進步是不是一個騙局?
人類生殖器是否長得不符合人類的審美?
人類學專業人士怎麼看《人類簡史》?

TAG:生活 | 心理學 | 人屬動物人類 | 人際交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