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中國停車難的現象?
因為中國有車一族輿論綁架了政策。
中國人口本來就是最稠密的,但是停車費的水平卻很低。
你去看看東京啊,香港啊,紐約啊,市中心是你普通老百姓敢開車去的?停一個小時就幾百塊沒了,用價格的梯度來調節停車的問題。
中國基本買個菜開車,看電影開車,雞毛蒜皮都開車,還一個車經常只做一個人,還喜歡大車,結果路堵的要死,就要互相擠來擠去,擠出刮擦碰撞交通徹底癱瘓,停車亂停亂放,高喊,市中心停車太貴了,我看個電影才三十塊,你停車好意思也收我三十塊,我不服!政府就是亂收費,停車場就是亂收費,我們老家停車都不收費,不公平!
汽車數量的發展速度超過政府和規矩的控制了。城市原主要為步行和公交為主的尺度,忽然塞入這麼多汽車,導致供不應求。城市按人均需求面積來規劃城市規模,一開始是沒有加上這麼多汽車的量的,而每輛車需要的停車加行駛的面積是相當大的,甚至超過一個人需求的面積。舉例說吧,住宅修的地下停車場,每輛車停車位加行駛道路,平均每車位在30-35平米。想想家裡的人均居住面積,也不過這個標準。如果是城市道路,速度加快後,每輛車占的面積是更大的。
再一個,很多車位是私有性質,不參與分享。比如住宅區,白天車位是空的。商業辦公區,車位晚上是空的。如果是能對外開放,就可以解決相反時間來訪車輛的停放問題。於是在群里問,我們來開發個共享車位的軟體如何,白天出門了,就把自己車位掛為可出租,補貼下自己買車位的租金如何?一群人都會說,我自己車位我回來要用得,到時候別人停了車這扯皮怎麼辦,我自己買車位就是我有這錢,我不差這點收費,幹嘛要跟別人分享我的車位?這種公司的私有車位也是同理,這是我的地盤,再空也不拿出去,犯不上為了幾個小錢租出去,要不我自己想用時候沒有怎麼辦?所以最後結果就是,最便捷的停車位,空著沒法停;大街上規劃面積不夠停;公共停車場距離遠且數量不夠用,所以價格貴。
因為中國規劃以前沒有想到中國那麼快就進入家家有車的世界。
而為什麼出現這個現象呢?因為中國的汽車降價是一個斷崖式的。1990年代的桑塔納需要20多萬,那可是當時好幾套房子的價格。當時設計的房屋道路自然不是為大量汽車設計的。
難的不是停車,是免費停車。
因為有相當一部分司機送孩子上學恨不得把車子開到教室門口,回家恨不得把車停到卧室床邊,多走一步路就是虧錢的感覺,所以中小學門口才會那麼擁擠,小區里才會有那麼多因為停車發生的糾紛
多發展公共交通,通勤線上覆蓋完善的公共交通,還怕堵車嗎?
我為什麼要開車,明明停車難,停車貴,堵車……就是因為公共交通不給力啊,等公交等半天,一上車擠死人。
沒錢啥都難。
我很奇怪為什麼中國城市不讓街趴,在美國都是停在馬路邊,然後交錢,中國都是停在行人道上,因為人行道歸城管,不歸交警。
美國這樣停車
說到底還是規劃的停車位數量遠遠少於實際需求或由於建設較早,根本就沒有考慮停車問題。國內的汽車保有量增長遠遠超過了20年前甚至10年前人們的想像,與此相關的,10年前我們還覺得造得太寬的路,到今天就顯得擁擠不堪。題主提及自己在縣城,那就重點談一談縣城。在很多小縣城,情況往往是一條並不算寬的路兩邊,集中了縣城大部分的商業,路邊不說停車位,甚至連人行道非機動車道都沒有,汽車隨意停放在主幹道,一到周末高峰期亂七八糟,這種情況隨著很多縣城經濟的發展越來越明顯。那麼怎麼去解決?方法非常多,說到底是政府的決心。對於實在沒有改造條件(建築太密集,道路無法改造)的地塊,尤其是縣城已經形成的老中心區域,可以採用外圍疏導的辦法,把商業部分外遷,新建區域。對於可以改造的區域,利用空閑地塊建幾個車位並不是什麼問題。另外造幾條支路,將停車壓力分散到支路上。
舊賬很多無法清算了,只要在日後的規劃建設中充分考慮了停車問題,停車難沒有想像的困難,畢竟縣城可以改造的還很多
ps舉一個小實例,我所在的城市下的一個鎮,幾十年前之前是工業重鎮,工業商業都十分發達,格局基本確定,各功能區都很成熟,唯一的問題就是路太窄,一般道路兩輛三輪車並排走都勉強,因而幾十年來一直是老樣子。近10年開始改造,鎮區核心老建築保留,部分路段直接限行機動車,小路稍作拓寬能走汽車,稍外圍打通幾條次幹道方便出去,外圍新建主幹道,超市菜場等外遷,在附近按照現在的要求建設,新建居民區,停車問題現在基本解決,違停也不多。當然難啊!沒車怎麼停啊。
解決問題的方法是:1、大力興建換乘便捷化的城市公共交通;2、同步在城市外圍的公共交通樞性質的站點旁邊建設大型廉價停車場。
謝邀人太多 車太多 聚集性也太密集了
複雜說地話可以寫幾篇碩士畢業論文了,簡單點說吧。第一,因為小汽車保有量實在是太多了。
第二,現有的城市交通結構不合理,小汽車出行比例太高。不管去哪裡,都要開小汽車。很多時候地鐵+自行車完全可以解決。
第三,深層次一點,職住不平衡。這個就是城市規劃的範疇了,土地規劃開發的問題,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交通需求。以上三點是需求方面的問題。下面是供給方面的問題。第四,配建停車場不足,公共停車場不夠。第五,深層次一點,現有的停車場大多獨立佔地,土地利用率低,導致開發建設成本過高。大概這幾點吧。二十年前誰能想到如今有這麼多車……所以當初也沒設計那麼多停車位停車場還有雖然很多路現在看來很窄,尤其一些老城區,但是你想想要是路上只有自行車呢……而且中國只是免費停車難吧……去看看香港停車多貴,一年的停車位比買車都貴……
市政道路的規劃建設趕不上私家車的消費力增長速度。
這其實也是地產經濟下政府經濟利益的問題,停車場用地批的過少,沒有考慮到日益增長的汽車存量,如果合理增加停車場用地,政府和開發商共同開發立體停車場等多種停車方式,停車難問題是可以得到解決的。
還是主要是看政府能不能部分捨棄商業居住用地,適當放出停車場用地。沒有政府解決不了的問題,就看力度。推薦閱讀:
※在高速公路上錯過了路口,然後掉頭向回行駛,造成交通事故。這是誰的責任?
※在家用車領域以外,自動駕駛還有哪些應用價值?
※為什麼有些地方紅燈時可以右轉,這樣的設計是出於什麼考慮?
※晚上24:00飛機到達東京羽田機場,如何前往東京市區(秋葉原)?
※遭遇同性的性騷擾是怎樣一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