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物理教授的難度有多大?
之前我發了一個,但回答的只針對化學。。。。那就開另一個吧。想研究量子力學,當然也是彈性的,研究其他的也可以。
聽說國內競爭很大,那國外呢?多講講國內和不太發達的國外,並不想去美國。。。。特別是講一講國內,不太好的211都沒問題
題主說想研究量子力學,應該是想研究量子力學基礎問題,比如如果理解薛定諤的貓之類的吧?這個研究領域叫做quantum foundations,是所有物理方向中最難找到教職的,而且遠遠難於其他任何方向。
目前一流發達國家真正在研究quantum foundations的物理教授只有Rob Spekkens(PI),Lucien Hardy (PI), Caslav Brukner (Vienna), Terry Rodulph (Imperial College), Adrian Kent (Cambridge), Ronato Renner (ETH), 其中後三者要花50%以上的精力去做一些容易拿funding的方向比如量子密碼之類。在這個方向想找到教職的概率無限接近於0,因為沒有openning。這六人之所以能找到教職,除了他們做的很好之外,Kent, Rodulph, Renner是靠其他方向找到的教職;Spekkens和Hardy是因為新成立了PI研究所,這是全世界唯一一個把quantum foundations列為研究方向的機構;Brukner是PhD畢業n年之後,他老闆Zeilinger混到了奧地利科學院院長,在維也納大學新成立了量子物理研究所(Zeilinger自己很喜歡quantum foundations,不過他是做實驗的,潘建偉也是Zeilinger的學生)。
我之所以了解情況是因為曾經非常希望以此為PhD方向,也聯繫過上面的前五位,並拿到口頭offer。最終沒有跳坑的原因之一就是基本不可能找到教職。另外我不認為測量問題可以在現有框架下解決,we need insights from a higher level of mathematical structure of the theory, and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gr and qft. 相關內容可以參見之前的回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565372/answer/133040903
如果樓主只是問general的物理教授的難度,情況會好些,但仍然極其困難。以高能理論為例,基本所有的教職都會在current [Particle Physics Rumor Mill]上找到,前五十的學校平均每年大概post出來10個位置左右,其中很多都是open search,也就是所有方向一起競爭,而且不一定那一年就會真正hire人,比如caltech就經常象徵性的search一下,但是最終因為「找不到合適的candidate」而無疾而終(就像女神感慨找不到男朋友一樣)。
下圖是整個北美歷年成功找到教職的人數,除了00-07年外常年低於10個,而且其中包含了很多很少有人聽過的州立大學或teaching school,在那裡教學任務重,基本上很難做像樣的research。
http://particle.physics.ucdavis.edu/rumor/lib/exe/fetch.php?cache=amp;amp;amp;amp;amp;w=600amp;amp;amp;amp;amp;h=450amp;amp;amp;amp;amp;tok=1d5f4bamp;amp;amp;amp;amp;media=hiring16.png
http://particle.physics.ucdavis.edu/rumor/lib/exe/fetch.php?media=subfields16.png
凝聚態物理的相應網站cmamorumor - JobPostings2016,注意這是理論實驗一起算的。
我和posdoc討論過教職的情況,(一個現已成為mit助理教授的哥們當年說所有posdoc的討論最終都會end up with positions,如同「男人的討論最終會歸結到女人」),六大找到像樣posdoc的概率大概是二分之一,然後找到像樣的助理教授的概率大概是十分之一。其他學校的概率統計上看會隨排名指數遞減(你隨便找一個學校的物理系就會發現其中大部分教授都是六大畢業的,尤其是理論物理,因為競爭越激烈越看出身)。
歐洲的情況比北美更嚴重。德系國家的體制是教授位置極少,權力非常大,手下有一大堆posdoc,一般的posdoc要混到教授往往要等非常長的時間。而且他們沒有tenure track的助理教授,posdoc之後是junior group leader,一般是5年左右,做完了就要離開,極少能繼續留下的,這意味著絕大多數有志於學術的人在40歲之前要經常性的搬家。法國稍微好些,因為法國體制不同,有很多一般性的講師職位,工資非常低,大概2000歐左右,這樣的職位對外國人沒有什麼吸引力。
總之,做物理教授是一件難度極大性價比非常低的事,之所以不像生物化學那樣很多人勸退的原因可能是學物理的要麼是被調劑,要麼是自以為很喜歡,不像學生物那樣是被「21世紀是生物的世紀」忽悠入坑的。雖然學物理轉行相對容易,但如果把這些沉沒的時間精力投入到金融cs上,估計早就「完成賺xx的小目標,贏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了。以前寫過一個半勸退的回答可以參考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202167/answer/156190980
我自己跳坑的原因是覺得不做物理今後一定會後悔,無論在其他領域取得再大的成就。這也是我建議的衡量是否跳坑的準繩。
===================================================================
很多人問我是怎麼從文科生轉到Caltech學理論物理的,大概是因為我主頁簡介「學物理的文科生,現實主義的理想主義者」。這裡統一回復一下:
我本科是物理系,自稱文科生是因為我的志趣和生活方式類似文科生。我的愛好是歷史,古典文學,哲學,地理,政治等幾乎一切文科專業。我不玩網遊、桌游,不喜歡打球,偶爾去登山,基本上把一切課餘時間花在讀相關的書和思考相關的問題上。我十歲開始讀《三國志》原文,前後翻來覆去讀了30多遍,每一個細節都可以立馬找到出自哪個章節,也讀過前四史和其他正史,以及相關的專著比如人口史、史學史、政治制度史、歷史地理等。我會寫古體詩,近體詩,駢文駢賦,不敢說寫的多好,但會嚴格按照格律等規則。目前絕大多數時間花在提高這兩項的姿勢水平上。
我在知乎關注的問題和點的贊基本都是各種文科,也很少回答物理類問題,因為我來知乎是為了學習,並分享獨到的知識和見解。大部分物理問題都是有標準答案的,而且標準答案不難獲得。比如「光子為什麼有兩個自旋偏振態而不是3個」,標準答案是little group,很多回答並不在點子上,真要搞清楚這個問題要老老實實找本群論的書讀,因為這種問題文字描述很難說清楚,而知乎的界面打公式太麻煩(我太懶)。我今後有時間會回答闢謠性問題,比如基礎物理四大常見謠言:霍金蒸發是因為真空漲落出虛實/正負電子對,質量起源與higgs,退相干解決了測量問題,貝爾不等式+實驗證明波姆動力學是錯的。另外可能會回答為什麼時間旅行是不可能的,無論是物理上還是邏輯上。目前的回答主要是政治和古典文學,前者會自己查資料分析問題,比如美國高院大法官,後者是推薦一些小眾但非常值得一讀的詩文比如庾信的一些作品,還有這個分析賦和駢文的區別《滕王閣序》的語言美感是不是任何一篇駢文都無法超越? - 知乎。目前在寫的有:皇帝廟號裡面高祖太祖的區別,蜀國人口是不是90萬,朝鮮越南為什麼最終脫離中國,這些都是查閱大量資料之後得出的分析和見解,非常耗時耗力,希望能有時間完成。
很難。
在名校成為物理助理教授的難度要遠大於一年掙50萬美元的難度,雖然前者的工資大概只有10萬美元左右。
不是特別喜歡物理或者學術的就不要考慮這條路了。
補充一下 閑吟客的答案
Aharonov和Howard Wiseman也做這個,這個community人還是很多的,aharonov在chapman搞了一個專門的研究機構。真做的好可以去chapman混口飯吃,雖然沒人聽過這裡講個段子。今年APS March Meeting quantum foundation會場被國內某校物理學院院長砸場子了,那位院長問:你們這個quantum foundation有什麼用?並且還懟了一位APS fellow的talk: 院長說你這個問題是technical, 不是scientific! 頓時完爆全場。事後跟老闆吃飯,老闆不停地調侃這件事,老闆問我怎麼看。我說,這意味著我回中國找教職沒戲了,在美國沒教職只能乖乖轉金融上街了。---------------再補充一個段子,Aharonov來給一個關於時間箭頭的報告,也屬於quantum foundation範圍。報告完了,台下一位諾貝爾獎級別的做高能的老頭(因為各種原因沒拿成nobel)來了一句:Does this have any religious meaning?頓時笑翻全場---------------鑒於我自黑,就不取匿了說說國內的情況,就我所工作的三流211大學而言,新進的博士拿到教授,理論上最少是7年(不算破格晉陞)。因為講師至少2年後才才有評副教授資格,然後5年後才能參評教授。
但這也是在一切順利的前提下,很多老師會遠長於這個時間。10年仍然是講師的人大有人在,而且由於考核標準不斷提高,以後晉陞難度會更大。我是三年拿的副教授,差不多是學院甚至學校晉陞最快的幾個人之一,文章和基金都夠,但第一年仍然把我刷掉了,理由很簡單就是教學數量還不夠。
對於教授,難度又上一個台階,即使學院通過了推薦你了,到學校評審那裡還會刷掉一批人。
作為particle physics postdoc 家屬努力回答一下。PhD畢業時有五六篇影響力還行的文章,三封推薦信也不能太差,第一輪Postdoc 才能去不會太差的地方。如果導師夠強文章少點也沒關係。第一輪postdoc 期間每年保持起碼五篇文章的產量,拿到更強的推薦信才有第二輪postdoc ,第二輪postdoc 的地方不能比第一輪差。做第二輪postdoc 時可以開始找教職,單算美國的話每年這個方向opening 最多十幾個,還不一定貼了就招。更何況招的也不一定是fresh postdoc ,junior faculty 也不一定。這麼一來你怎麼也得確保自己是全世界在找教職的postdoc 里最好的那十個人。particle physics 還不像實驗學科學校差點組強也行,他們還真是必須去好學校。
還有家庭問題,我見過太多做物理的搬家簡直家常便飯,你自己願意全世界折騰,家屬願不願意跟你折騰也是個問題。家屬一同事PhD在英國,第一輪postdoc 在CERN,第二輪在Berkeley,教職在日本,他老婆這些年光跟他搬家了。
不過話說回來,沒找到教職東岸的舊友們基本都在華爾街,西岸都都去了科技公司,至少錢景都不錯。
這些都是在你已經認同每周工作起碼七十小時的基礎上。當然肯定有個例,但是及其罕見。學校前段時間剛招了一個新faculty,總的申請人數在200的樣子,進short list的四個人人手兩篇ns。跟老闆聊天聊到這事兒,老闆說我們這個小領域是競爭壓力最小的,凝聚態動輒300餘份申請。
換個角度,我這個小領域06年的幾乎所有不錯的學校的offer被一個人包了,09年幾乎被一個人包了,12年幾乎被同一個組的兩個人包了,13年幾乎被一個人包了,16的又幾乎被一個人包了。
所以難不難呢?看你是不是那一兩個人了。
相關行業,材料物理。本系全球肯定公認前五了。材料系有六大方向,其中恐怕至少有兩個方向在歷史上從未有中國人拿到教職。
謝邀。挺難的,即便是在很一般的本科高校,也需要在繁重的教學任務之餘,自己搞研究、發文章,一級一級往上走。如果在很牛的高校(或者研究所),研究平台很好,但是競爭非常激烈,沒兩把刷子根本沒戲。如果在很一般的高校,競爭壓力是小,可是平台往往太低,弄個自然科學基金就費死個勁,能跟你合作的隊友也往往水平有限。況且越是小地方,越容易拉幫結派,有人看你積極向上,就容易踩你。
國外回來弄個青年千人計劃等頭銜其實不錯,不過這還是對你個人的要求比較高。而且回國的話,就要面臨我上一段說的這些問題;在國外的話,又很難真正融入外國人的圈子。
所以,如果想當物理教授,就得做好充分準備。祝你成功!
無恥地佔個坑先…
先說一句廢話:這個和你的能力有關。
某A是清北的博士,那麼將來進985院校物理系併當上教授的可能性有多大?除非A的人生開掛了,否則這個可能性是無窮小量。
至於為什麼,很簡單。清北人幾乎不會在清北讀碩,更別說博士。
在清北讀博的,大都是普通人中的佼佼者。而在985當物理教授的,基本不是普通人。
雖然我是一個學渣,就讀某985,但學院的教授們都是怎樣的牛人,不必細說,大家能想像。
也許有人說,那些教授們不也都是非清北985畢業的嗎?我只能說,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大清亡了,醒醒吧,現在經歷了多少擴招?那時候能考上大學的,都不是一般人吧?那時候能考上現在的985這種名校的,絕非凡類。其實力碾壓,不可想像。一個老師清華本科畢業,費米實驗室數年,然後現在,還是副教授。
會開電腦,會放ppt,開個玩笑。其實我是認真的
先看看你平常考試的分數吧 再來思考這個問題。。。。
興趣很重要,個人認為量子力學比經典物理更有魅力。我國的量子計算機研發也有成果了,從1900年開始到現在,量子力學的拓展空間還是非常大的。
一言不合就當教授,教授是那麼容易當的嗎?冷靜下來,然後你再想想你說的專業。說真的,你是不是想上天?量子力學跟航天工業可是緊密相關的。
理論物理這方面的競爭並不大,做的人不多。所以在八十年代就有大批的中國人去美國讀物理(補充:這裡說的不多,是指物理學讀研的人不多,所以很多助研助教的工作沒人干)。但是正式教授的職位不多,只有很少人能機會拿到。除了能力出眾,還要有機會。也就是在讀博士後期間有職位空出來,否則也是白搭。
但是你的問題表達不是很清楚,似乎是問「能找到物理學教授」的職務很難,而不是做這項工作很難。
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物理學教授的職位不多。所以能找到這項工作的機會並不多。甚至可以說很難。這並不只限於國內。
主要還是因為物理學教學和研究是一個不創造價值的工作,大多數國家都是花著閑錢養著物理學教授。所以這樣的職位數量有限,不能設置太多。
其次,物理學研究對個人能力有極強的要求。職位數量的限制也正好可以對求職者有一個嚴格的篩選。
再其次,做物理研究真的不那麼容易。不是誰想做就可以做的。所以國外對物理學人才都很認可,一般認為物理學人才做任何工作都可以很快熟悉,並有很好的發展。主要是從他們的能力來考慮的。而不像國內人那樣,總覺得學物理的人不懂任何其它行業,所以什麼都不會做。
再再其次,那就是做物理學研究並沒有很高的收入。只是維持一般的生活而已。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在美國做物理學教授的收入相比國內的一般收入高很多,所以也還算值得。但是現在就遠不是那樣了。只有那些並不在乎掙太多的錢,但是真心喜歡物理學研究,或許也包括教學的人,又是能力極強的人才適合做物理學教授。他們只是在社會上的地位很高,受很多人的尊重。但是幾乎不可能成為名人,除了費曼那樣的人。
所以有的人學著學著就跑了,也有人做著做著就跑了。如果沒有那個能力,做這個真的很難受!得調整一下期望值。步驟如下,先找一個美國不算太差的學校讀個博,找個能出paper的老闆,期間多做TA,上課堂。等你畢業了課堂經驗也有了,paper也有了,然後做兩輪visiting,直接上個小學校做teaching的就行了。當然英文得好,還得想的穿,research是啥呀?不是番茄炒蛋換成青椒炒蛋么,所以不要去做什麼postdoc啦
樓上回答都說很難,我其實不懂了,如果喜歡,就不會難。不喜歡的,為了這個fancy的感覺拚命做,才叫難。做事不能逼格驅動,得真實興趣驅動吧,這樣無論是去做量子場論引力波還是小學校教教書,都不難。如果你沒有一個讓你能活的很開心的經濟背景,請不要選擇物理學研究,尤其是量子物理。
關鍵是感興趣,物理容易出國,回來做個青千,一般名校都有三十萬年薪,土豪學校如深圳大學,蘇州大學六十萬到一百二十萬,還有差不多半棟房子的房補(上海是一百六十萬),發展前景挺好呀!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誇大物理教授的難度,好像企業里隨便混混就是高管一樣。不知道企業里有多少年薪高於六十萬的職位,還有那麼多房補?
推薦閱讀:
※如果把人放在振動幅度小,但是頻率很大的振動器上,會發生什麼?
※為什麼靜電平衡後導體內部無電荷,電荷只分布在導體表面?
※把水加熱到374攝氏度去澆300度的火。火會被澆滅嗎?
※關於光電效應的飽和電流 ?
※為什麼最大靜摩擦力要比滑動摩擦力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