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設備商如lam research. kla tencor. amat工作以後發展是不是很窄?位?
主要考慮工藝工程師崗,設備工程師。由於在大陸沒研發,上升空間是不是不大?
作為上海科磊的知乎水軍,我也寫個回答吧。
我作為與客戶、設備打交道的應用工程師加入這家公司快四年了,說說在這家公司的情況和我的一些感受吧。
首先,KLA-Tencor在大陸是有研發的,據我所知也是幾大半導體設備商中少數在大陸有研發的公司。KT在大陸的研發公司是直屬於美國division的:科磊半導體設備(上海)有限公司(簡稱科磊),它的樓上還有為國內客戶服務的local公司:科天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簡稱科天)。外人一般不了解這兩家公司的區別。
科磊從2004年的10幾人到2011年的30幾人,再到2014年初我入職時的接近100人,最後到如今的接近300人,可以說最近幾年在大陸擴張得很快。這得益於美國division把很多產品移到中國來研發,每個產品又會帶來SW,algo,HW,ME和Apps(應用工程師)等崗位。
科天這些年一直都維持在200多人,在全國各地如武漢,合肥,南京,上海,北京,廈門,西安各地都有site,員工主要以服務客戶、使用設備做技術支持的Apps和負責裝機修機的Customer service engineer(CSE)為主。
科磊的Apps身兼服務客戶做技術支持,與軟硬體部門合作提出feature、改進產品,測試產品、檢測bug等數職,因此被稱之為RDA。而科天以及其他國家的local apps都是駐守在當地site服務客戶做技術支持,所以被稱之為local Apps。可以簡單理解為一個是中央軍一個是邊防軍。
科磊的apps既然是中央軍,當然要出差很多,到處支援邊防軍了。科磊的apps全年出差率一般在50%~80%,負責全球support(主要是美日韓台):與當地local apps共同合作,做demo打進機台,服務客戶,改進產品。
作為科磊的apps,由於出差的都是國際上半導體代工一流的大廠,如美國intel,鎂光,GL,韓國hynix,三星,日本toshiba,台灣TSMC,UMC等,接觸的又是這些大廠最先進的製程工藝,因此在開闊眼界的同時還能學到不少東西。
從公司文化上來說,KT是一家非常人性化的公司。上下級之間比較民主,沒什麼架子,工作強度也沒有非常大。我在美國division出差的時候曾經碰到好幾個幹了快20年的老apps,跟我說是準備干到退休了。還有一個50多歲的專家級大神居然是在家裡上班的,有重要事情才來公司露個臉。
我在上海的這個組共20多人,這五年來離職的也沒有幾個。一般幹了幾年有本組提成manager的,有去新的部門拉隊伍做manager或leader的,也有換部門繼續做engineer的,有transfer去美國division或local apps的,也有繼續本組堅守的。贊同樓上同事吳先生那個回答的觀點:資深工程師薪資未必比manager低的。比如我說的那個在家裡上班的大神技術級別是公司的頂級,scientist級別工程師。
從薪資來看,科磊提供的是製造業中比較有競爭力的薪資。對於專業是物理光學材料等就業冷門專業、從事apps的同學們來說,這薪資是比較有吸引力的。但科磊在招SW方面很難招到top985如交大CS科班生這樣的人才。從我在知乎上搜集的一些信息看,有交大、南大等學校的CS或SW科班生在科磊給出和bat相差無幾或更高的薪資時依然拒了科磊,選擇了互聯網。這其實是正常的,誰讓互聯網比製造業更有前景呢?我們美國division的SW工程師都有幹了幾年就跑路去google之類的,薪資一下子翻倍了。科磊的apps需要接觸的客戶是國際上半導體代工大廠的員工,學歷智力一般不會低的,為了跟這些客戶match,因此科磊apps在招聘時比較嚴格:學校學歷是門檻(一般要求985碩士及以上),科研成果、邏輯思維、數理基礎、英語口語表達都會在面試時被考察到。 科天的apps貌似在招聘時要求會低一些。
最後打一個小廣告。最近一個月,我推薦了知乎上兩位朋友拿到了KT的apps offer。一位是浙大材料phd(發過兩篇nature communications),來我所在的科磊。另一位是南大物理phd,去科天南京做local。目前科磊和科天的武漢合肥廈門local都還在招人,想投apps崗位的可以私信我。——————————————————
更新一下
有人問我科磊/科天的apps崗位碩士招不招?肯定是招的。科天的招聘標準我不太清楚,據說沒有科磊嚴。我以科磊我所在的apps組的情況說一下。
我們組員工的專業有凝聚態物理,光學,材料,微電子等,20多人目前只有3個是碩士,其餘全是博士,博後,或者曾經的中科院副研究員。我記得一位manager的招聘觀點是:「如果碩士能做出普通博士的科研成果,不用多說趕緊拉來面試。」
我們組apps的主要工作是光學建模擬合參數,分析數據選出最好的模型,提供給客戶作為先進位程的量測。工作壓力大不大?當你建模結果不好,被老闆吐槽、客戶抱怨的時候壓力就山大了。我始終覺得建模擬合參數的過程跟做高中時的數學物理難題比較類似。建模擬合時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因為客戶給的每道case(題目)是超綱的、拓展型的(process不斷在變),需要憑藉創新的思維縝密的邏輯才能挑戰成功。如果你天賦異稟,建模擬合起來輕輕鬆鬆、神擋殺神佛擋殺佛,別人做一個禮拜都沒做出來的case你半天解決,成為這方面的一代宗師,那壓力大什麼,就當工作是得道修仙吧。比如我一位整天趴在台積電辦公室睡覺的同事,我想他的壓力是極小的。
我以前的專業是金屬材料,跟半導體、光學八杆子打不著,可以說基礎很差。入職後是一個交大光學本碩的學長培訓得我。老實說,頭三個月是我這幾年中壓力最大的三個月。因為師傅要轉組跑路,所以想把他兩年半的功力傳給我。他這個人又比較嚴格,所以那三個月我只好天天加班到11點,周末也加班,終於在他轉組前勉強承接了他的衣缽入了個門,真正可以獨當一面是在一年多以後了。
剛入職時還有個德國local來上海培訓,是一個帥小伙,畢業於ifw dresden,博士做得鐵基超導材料,發過一篇nature子刊。他被培訓了一個月告訴我:「沒想到這玩意這麼難。」最近我們組也有同事去德國support他(德國Global foundary)的。每每想到這,我都有一股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我們中國人不比老外差嘛,哈哈。
科磊有些別的產品的apps工作內容不需要物理建模,跟機台打交道比較多,比如找缺陷啥的,招碩士也比較多,我就不一一介紹了。
我只能反饋美國矽谷的情況,對國內的崗位不是很了解。
既然有人問了,那就提供一些矽谷的樣本,都是伯克利機械工程我們實驗室畢業的。我們實驗室的PhD去矽谷這邊的position也很多樣化,按照倒序好了。有2014年的韓國師兄去Lam的Cooperate Technology Department做未來技術開發的,這個就非常flexible很像科研。也有印度的哥們兒讀完PhD2007年進入Tencor,然後轉management的,現在在Carbon(就是那個3d列印的創業公司)。 也有台灣的學長做technical職位到現在也是senior staff/engineer的,還有一些做了一會兒走人做教職的。明顯Asian如果定位在technical的話,升值比較慢,那位台灣學長已經做了15年了,似乎沒有其他的發展了。
據說Lam的公司文化比較人性化,貌似Applied的壓力大一些,而且和回報不太成正比,Tencor的技術和我們更加貼近,所以偏向Tencor了。
今年初入職的Kla-tencor,主要做的是設備工程師,談談這大半年的感受吧。
1.首先KT在中國是有研發的,在上海總部,我和其中的一些研發工程師都是有接觸的,都是名校畢業的碩博士大牛,由於是外企,人數也不是很多,所以並不像國企製造業裡面有很多的崗位供你來晉陞,大多數研發人員都會沿著技術路線一直走下去,不斷提升自己的職位等級,等成為高職等的大牛工程師之後,你的收入不會比那些Manager們低,所以很多工程師也就願意一直做下去。
2.如果你不是研發,那就是和客戶打交道的設備以及工藝工程師了,這部分人的晉陞通道也就是不斷提升自己的職位等級或者如果有Manager的空缺升為客戶經理。或者你如果對產品或者銷售有興趣,你也可以嘗試轉成銷售或者產品工程師。
3.至於你提到的同業其他公司,我認為應該都是大同小異,職業晉陞通道都差不多,總的來說,想升級成為Manager不容易,這個需要機遇,而且各個公司的管理人員大都是內部晉陞的,這個是通過跳槽很難實現的。但是如果你願意一直沿著技術路線走下去,還是很有機會成為大牛的,那個時候你的待遇就不會比Manager差,而且工作上也比Manager輕鬆很多,這就是我會看到我們公司有很多40,50歲的工程師還一直願意做下去的原因。
總的來說,既然選擇了製造業,就不要想著衣著光鮮出入高級寫字樓了,但是如果你願意一直努力的工作下去,你的待遇不會比金融業或者IT業的人們差,而且你的工作壓力要小很多,以上,請慎重考慮。
多數人的詩和遠方會被眼前的苟且擊敗
路很窄o 換公司不容易
研發有啥好的。。為啥想干研發?既能幹技術方面的活又能和客戶吹牛聊天鍛煉soft skill比悶在實驗室里搞研發好太多了吧。
可以換來換去啊
推薦閱讀:
※半導體設備公司前景如何?
※如何評價高通試圖收購 NXP?
※長電科技,通富微電,中芯科技,日月光,矽品,聯電,台積電 這些半導體晶圓公司做的事情都是一樣的嗎?
※半導體有什麼好處?為什麼IC(集成電路)要製作在半導體上?
※半導體不同的產品都需要不同的生產線嗎?平常所說的10nm工藝是指所有產品的工藝還是單指晶元的工藝?
TAG:半導體 | 晶元集成電路 | 電子設備 | 晶圓代工Foundry | 半導體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