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可以指導日常生活的經濟學原理?


付出越多的代價來傳遞信號,就越有利於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

在中級微觀經濟學中,有一部分內容叫做「信息經濟學」。

在信息經濟學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結論——在信息不對稱時,市場效率會受到損失。

比如說,買車。

假設在經典的二手車市場中,你大概只知道市場上的好車和壞車各佔一半,你願意為好車支付4000元,為壞車支付2000元。

但如果你無法判斷一輛車的好壞,怎麼辦呢?

那就按照期望支付好了,那麼你就將支付2000×0.5+4000×0.5=3000元。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好車車主的心理預期是2500元,則只能按照3000元的價格賺到500元,而非按照好車應有價格賺到的1500元;

而出售壞車的車主的心理預期為1500元,則他可以賺到1500元而非應有的500元。

——在這種情況下,由於信息的不對稱,好車車主在市場上是以補貼壞車車主的方式存在的。

而且,如果壞車的比例上升,好車的比例下降,在這個市場上消費者的期望就會降低,當這個期望跌破2500元時,好車車主將由於心理預期無法被滿足而退出市場,這就形成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那麼,在這樣一種信息不對稱的市場中,作為市場的參與者,怎樣儘可能提高自己的受益呢?

在這裡,信息經濟學給我們提供了兩種方法——「甄別」和「發送信號」。或許我們日常生活的決策可以從中得到啟發。

首先是甄別(Screening)。

「甄別」指的是:面對信息不對稱,由缺少信息的一方主動設計不同的交易方案/合同/機制,使得擁有私人信息的一方通過自我選擇揭示這個信息,進而讓缺少信息的一方實現自身交易收益最大化。

比如說,你作為二手車市場的買主,就可以討價還價地提出這樣一個方案——

「我要討價還價。」

「如果你的車能夠提供兩年免費保修,我就願意付給你3500元,否則只能付給你2500元。」

這時,如果對方作為好車車主,對自己的質量有信心,相信兩年內車不會壞,就會接受你的建議,從而賺得1500元;而壞車車主則只好選擇接受後者,從而只獲利500元。

再者是發送信號(Signaling)。

「發送信號」指的是:面對信息不對稱,由擁有私人信息的一方通過承擔某種成本,向交易對象表明自身屬性,進而讓擁有私人信息的一方實現利益最大化。

比如說,你作為二手車市場的賣家,你知道自己賣的是好車,這時和上面的例子反過來,你來主動提出願意提供保修,但是需要買方支付3500元。這樣一來,你相信自己的車不會壞,而賣壞車的車主卻無法承擔這個發送信號的成本。好車車主便把自己與壞車車主區分開來了。

我們來總結一下。

甄別:我來試探你,如果你願意為自己的貨物做質量擔保,則我願意付出更多的代價;

發送信號:我來告訴你,我願意為自己的貨物做質量擔保,前提是你願意付出更多的代價;

總而言之,他們的共同點就是:通過付出信號的成本(質量擔保),來獲取信任賺得高價/付出代價獲得信息。

那麼,怎樣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信息不對稱中運用這兩個原則呢?

比如說,作為求職者,常常用發送信號的方式來將自己與其他求職者區別開來,比如選擇努力獲得更高的學歷——這可以向招聘者傳遞出「我更聰明,所以能獲得更高學位」的信號。如果這個信號的質量足夠高,就可以把自己和其他傳遞低質量信號的人區分開來;

再比如作為招聘者,就常常用甄別的方法,給高學歷者更高的報酬,從而激勵高素質的人付出獲得高學位的代價來獲取這個薪資,而低素質的人由於無法承擔獲得高學位的代價,只能放棄追求這個報酬;又或者設立試用期,讓求職者做出擔保,從而篩選掉一批知道自己不行而硬上的人;

再者,這個道理也告訴我們,發送信號是需要承擔成本的。一個信號增加的可信度,取決於發送這個信號的成本高低。除了自己學會發送信號以外,判斷他人發送的信號能給可信度加多少分,就要看它發送這些信號付出了多高的成本。

比如說,一個網店商家,承諾「假一賠十」,而你知道就算是賠,也只是再賠十個假的,成本太低,對方完全可以承擔。所以這個信號並不會帶來多少可信度;但如果這個商家加入了信譽評價的系統,且保證七天無條件退換,則這個代價將大大提升,從而帶來了可信度。

再往遠里說,許多時候一件事情讓我們對當事人信任度的提升量大小,往往就是取決於這個信號為了保證其商品質量而付出的成本高低。比如一個人口頭表達(信號成本低)就比書面簽約和實際行動(信號成本高)帶來的可信度小;

為了獲得更多的可信度,人們也往往會通過提高信號代價的方法來傳達信號:比如小夥子想讓女神確信「他對我是真心的」,便會採用各種各樣提高信號代價的方法,比如擺蠟燭表白,堅持做某樣事情XX天表白等等。

今天,你為你的女神付出了多少成本呢?

================================================

本文是小萬的第【4】篇科普約稿。

本文作者:

於松民,知乎賬號@由之,國科大在讀博士,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 ,研究方向為能源經濟學、氣候變化政策設計與評估、基於agent-based model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模擬。萬門大學《微觀經濟學入門》,《中級微觀經濟學精講》授課教師。知乎專欄微觀經濟學:從「入門」到「入廳」。

本文經過了小編的修改潤色。相關問題可加個人微信討論:wanmen005,歡迎勾搭。


謝邀。

好久沒有答題,選幾個有意思的答幾發。

我一直認為投資學理論是可以很好的應用在人生的選擇和路徑規划上。擇業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項投資。

首先,人力資本的衡量,即你個人價值是多少。我認為人力資本是你未來可以獲得的,100%確定的現金流折現,未來現金流大概是下圖走勢:20歲是工作起點,收入最低;20-30收入迅速躍升;30-40緩慢增長;40-50維持平穩甚至略有下降。

那麼,把人生不同時點上「人力資本」的價值,折現到同一個時間點(為了便於比較),如下圖所示:

20歲,你的收入最低,但潛在「人力資本」最高,此後一路下行。

好了,理解了個人「人力資本」的概念,怎樣對自己的人生進行投資呢?

假如你現在20歲,擺在你面前三條路:

第一,做一個有「鐵飯碗」的公務員,失業可能性1%,收入基本平滑;

第二,做一個外企員工,失業/受挫可能性20%,收入在可預見範圍能夠有穩步較快增長;

第三,創業,失敗可能性80%,但如果成功,能夠獲得巨額財富。

首先,這三條路,並沒有優劣之分,只是對應不同的風險收益。

經濟學裡假設理性人是風險厭惡的。我再加上一點,如果是普通風險厭惡者,選擇路徑二比較理想。為什麼?因為20歲,雖然你的個人財富累積不夠,但這卻是「人力資本」最雄厚的階段。這就決定了你個人是能夠承擔一定風險的。

如果是極度風險厭惡者,理所當然選擇路徑一。

風險偏好者選擇路徑三。

這個視角有什麼好處?在個人擇業時,能讓你把眼光放得更長遠一些。而不是單純地比較A工作比較累,B工作穩定,記住一條鐵律:風險收益一定對等,你承擔了更多得風險,大概率能得到更多得回報。

另外,我不太贊成年輕人考公務員,也是上述原因。在你「人力資本」最雄厚的時候,沒必要像老年人一樣投資。


經濟學院畢業生一枚,大學沒怎麼玩計量,但是跟生活相關的經濟學,還是想了不少,以下是我腦子裡的一些條件反射:

1) 機會成本,樓上已經說了。我更加喜歡把成本換成注意力。比如朋友圈,那些與自己世界太遠的,大可屏蔽。你沒必要將之放在朋友圈頁面,它不會傷害你,但是會消耗你的注意力,因為在看這些無害但是也無益的內容,會減緩延遲你看高質量內容的時機,買一件衣服之前一定要丟掉一件衣服,多一件衣服就多吸收你的注意力。及早《斷舍離》。
買個置物架,把自己的東西分門別類放好,從哪裡拿出去,放回哪裡,不要把時間都浪費在找東西上了,這部分機會成本可以干很多其他的事情。
謹慎關注知乎,不必關注很多人,我個人的經驗,100個已經快到極限了。把那些太過活躍的大v刪掉。一般看看知乎精華,以及在需要的時候檢索關鍵詞,找到自己的話題問題就行。

2)沉沒成本
一本書買下來,發現寫的特別爛,還繼續讀么? 看情況,如果你相信自己的品味和判斷力的話,及早省掉精力吧,時間比金錢更貴。就讓書錢沉沒吧。因為繼續再追加投入只會越來越虧,另外它也會佔用看新書好書的時間和注意力。
一段太損耗自己的關係,因為之前關係很好,什麼都在一起,突然三觀品味相差太遠?還要不要強行聯繫? 看情況,方法和上面一樣。
一份職業、一種新開發的興趣愛好都是這樣。

3) 錢可以生錢
金融機構的本質就是用錢生錢。錢是一種權力,總有錢的人有支配別人勞動的權利。所以,有錢的話要盡量用起來,千萬別堆成一堆紙幣,也盡量別存太多在賬戶,保持流動資金夠用就行。
銀行為什麼賺錢?因為它把我們老百姓的錢收集起來,老百姓幾年甚至十幾年不用,他們就幫我們用,他們拿著這些錢,他們就是資本家,去投資,然後再控制生產活動,資本所得:勞動所得=9:1的情況下,他們能不富嗎?
至於這些錢怎麼用,得看多少了,錢多用來好事情,錢少用來買東西。

4)成本就是潛在收益

再談機會成本
經濟學裡面計算利潤都是照機會成本算的,就是一個飽和的市場是沒有公司的利潤大於零,都會等於零,因為這些公司做這件事和做其他的產品差不多了,這個產品已經對於其他的廠商沒有吸引力,所以飽和。是干其他事和干這個事情效益一樣大。

時刻注意自己的機會成本,不讓自己的價值變低。

經濟學裡面,成本其實是收益。

5)邊際效益遞減原理
麵包吃第一個第二個都還好吃,第一百個就噁心了。
讀書讀一個領域的第一本書,剛進入的時候,滿心歡喜,大有所獲,慢慢讀著讀著收穫越來越小,是因為你的水平已經提高了。在已有的水平下,在追加投入,邊際成就感是下降的。
但是邊際效益遞減不是說,我們就不投入了。恰恰相反,要忍住這個無成就期、無聊期,繼續投入,雖然效益遞減,但是效益還是大於零的。繼續累加,直到量變引起質變,若變不了,只能轉變投資方向。

5)交易可以讓雙方變好

交易並不只是金錢與貨物的交易。
人類最原始的交易都是以物換物,我有的你沒有,你沒有的我有。交易一下不都有了。
你我的經驗,你我的人際關係,你我的知識,等等都可以分享,我們不用交易,因為這些虛的東西,是公共資源,無法被佔有,只能被分享。
知識大部分是沒有所有權的,知識的價值在於分享。一種知識只有在人們認同之後才有價值。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自由主義,科學,不都是因為人們相信,才有了cp,自由黨,中小學的數理化。

6)金融思維 租賃思維 一樣東西的真正價值在使用,而不在收藏。

金融,其實就是研究怎麼用別人的錢,別的地方的錢,明天的錢。

學術一點的,就是資本的流動以及最優化配置。

有些能租的東西盡量不要買,房子除外。比如自行車,買了還得附帶成本,放車,防止偷車,等等大花心思,不如用膜拜單車。
同理,其實知乎live我都覺得,可以和人一起買。因為你買了之後大多數就沉寂了,但是分享給別人是可以增值的,一是大家都省錢,二是認識了一個對同樣的知識感興趣的人,如上面所說,知識的價值在於分享,並不只是知識本身。不然知乎的網紅就沒這麼大的影響力,新東方的名師亦是此理。


7)投資就是消費,消費就是投資


8)在偏好曲線和預算曲線的交點消費

9)價格由供給的需求兩方面決定
價格會偏離事物的價值,物以稀為貴,事物的價格本身就不是自然的,是高度社會性的。
所以,定價很重要,只要你定的價能賣,別人也買,再貴也合理。當然前提是你夠吸引人,或者是你競爭者很少。

10)optimization最優化
年輕人的資本是身體和慾望,但是沒有金錢。老年人的資本是金錢,但是身體和慾望不行。
所以年輕的時候花錢是utility最高的,不要太想著,等錢賺夠了再怎麼樣。
等錢賺夠了你都不會花了,消費也是一種能力,過了這村就沒那店。年輕的時候多和女朋友逛逛商場,走走地方吧。

11)錢不是財富,最根本的財富是信任
如果有一天我們不信任錢了,我們改用石頭做錢,錢也就不值錢了。
別人給你錢,給的也是一份信任。
別只看著錢,錢背後還是有東西的。

12)相對古人,我們大部分人比乾隆富有
乾隆天下歸他所有,但是他看不到電影,用不到手機,買不到這麼多的書籍,等等。

13)所以我們富不富有,不光取決於我們自己,還有我們的時代,我們國家的生產力,美國的便利店也許就未必能買到中國便利店這麼多東西。
所以ebay做的好。
能生產這麼多假貨,也是一種幸運對於貴國的我們來說。要感謝互聯網、淘寶等等。

14)經濟學研究不透效用,utility。

有關情感的問題,經濟學就分析的不太透了。比如,雖然它可以在效用函數里加上一個情感效用,但是它總是算不準。

15)理性人假設,有問題。

理性人的定義是,在限制條件下,追逐最大利益的人。

如果,你不是這樣,你就不是理性人。

但生活中的大多數人都不是理性人,有為愛跳河的,我們說不理性。總是有人會把錢借給不會還的人,我們說這人不精明。

但我自己會幹後面這件事,第一件事不會幹,可能我還理性,可能愛情對我的效用不夠高。

所以,理性人有點像是一種規範性的定義,這和經濟學作為想像自然科學一樣,作者描述科學,其實是有矛盾的。

有些問題用理性是決定不了的,人生遇到的那個人,左分析右分析,利弊分析,smart 分析,還是猶豫不決,左顧右盼。

要打仗了,是沖還是不沖。

14)經濟學有一定限度,它只是看待世界的一種方式。

一種,一種,一種。

先寫到這


猶豫的時候看邊際收益 別看沉沒成本。

這句話對我很重要,不過不說三遍了。我越長大就真的會越來越理解它。考試的時候一道題想了很久還要不要接著做,談了好幾年的男票要不要分手。如果真的能用好這句話大概可以受益一生吧。


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

為了得到某種東西而放棄另一個東西的最大價值

比如說 你工作的時間

可以用來 睡覺 打遊戲 環遊世界等等

而這裡面 對你來說最有價值的一件事 你放棄了 就是你的機會成本

所以做事之前要想一想你的機會成本

這麼做 值不值得


不請自來

行為經濟學(Behavioral economics)是一門試圖將心理學的研究成果融入標準經濟學理論的科學。行為經濟學已成為當代西方經濟學研究的熱點,諾貝爾經濟學獎三次授予行為經濟學家(貝克爾、阿克爾羅夫、卡尼曼)充分說明,行為經濟學作為經濟學重要分支的地位得到確認和加強。

標準經濟學理論假定人的行為是理性的、不動感情的、自私的、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用卡爾·布魯內的話來說,「經濟人即會計算、有創造性並能獲取最大利益的人,是進行一切經濟分析的基礎」。即認為所有非理性的行為皆不存在。行為經濟學卻認為人的行為所追求的遠不僅限於此,他們還關注公平、互惠和社會地位等許多其它方面。

傳統主流經濟學「經濟人」的概念只是根據「經濟人」的經濟環境和條件提出來,而沒有根據現實人的特點分析人的行為和動機,古典和新古典經濟學中的抽象「經濟人」在面對現實的經濟現象(與非經濟因素相結合的經濟現象)時解釋不充分。20世紀80年代後,理查德·泰勒等人從進化心理學獲得啟示,認為大多數人既非完全理性,也不是凡事皆從自私自利的角度出發。以此為立論基礎,專門研究人類非理性行為的行為經濟學便應運而生。

行為經濟學理論研究方法主要是田野實驗、計算機模擬等,其理論大多會有實驗結果支持。下面主要是一些卡尼曼和特維斯基的理論。

1.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人們所處的盈利狀態或虧損狀態會使得自身在相同的環境下發生不同的反應。

(1)確定效應:大多數人在面臨獲利的時候是風險規避的。投資時,多數人的表現是「賠則拖,贏必走」。在股市中,普遍有一種「賣出效應」,也就是投資者賣出獲利的意向,要遠遠大於賣出虧損股票的意向。見好就收,窮寇莫追。

(2)反射效應:大多數人在面臨損失的時候是風險喜好的。股市套牢,越陷越深。被水淹沒,不知所措。

(3)參照依賴:大多數人對得失的判斷往往根據參考點決定。「其他人工資5萬,你六萬」,「其他人工資8萬,你七萬」,大部分人會選擇前者。寧做雞頭,不做鳳尾。

(4)損失效應:大多數人對損失比對收益更敏感。撿了100塊錢帶來的快感趕不上丟了100塊帶來的痛苦。多吃不宜健康,這道理誰都懂,可是在自助餐廳吃八分飽的人還是少數。

2.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稟賦效應是指當個人一旦擁有某項物品,那麼他對該物品價值的評價要比未擁有之前大大增加。由於稟賦效應,人們要避免失去所擁有的東西,容易產生「安於現狀情結」,害怕改變帶來可能的損失。「固守現狀」並非現狀真的多麼吸引人,根本原因在於人們害怕懊悔,厭惡悔恨。「敝帚自珍」的現象,家裡許多捨不得扔掉漫畫書和海報。

3.心理賬戶(Mental Accounting):A.花300元買的票子在門口發現丟了。B.買票前發現丟了300元現金。是否會再買票呢? 前者不會,後者會。假如想送朋友兩件禮物——一套衣服和一個健身器,最好分兩次送。每次送一件禮物所帶來的心理體驗比一次送兩件禮物的心理體驗高。簡單點說就是"細水長流、小恩惠不斷"。如果你有一個大的好消息和一個小的壞消息,應該把這兩個消息一起告訴別人。如此整合,壞消息帶來的痛苦會被好消息帶來的快樂所沖淡,負面效應也就小得多。簡單點說:好消息要分開說,壞消息要一起說,小好大壞分開說,大好小壞一起說,先報喜,後報憂。還有就是如果要想請別人幫忙,忙又比較大,別人可能會據拒絕,這時就先提一個更大的要求,別人拒絕你之後,你再來提出你的要求,別人拒絕你的可能性就要小得多,也就是「互惠陷阱」。

4.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錨定效應是指在判斷過程中,人們以最初的信息(數據或其他參數)為參照點來調整對事件的估計,致使最後的估計值趨向於開始的錨定值,並由此導致錯誤的決策。也就是說,人們的判斷容易受到一個初始價格(有意或無意)的影響。經典例子就是,淘寶上的商品隨手畫一個高於價格3/4倍的原價,然後劃掉,然後消費者對此商品的估價就很有可能提高;第二個就是有些商品吊牌上的的「建議零售價」(往往高於賣價幾倍甚至幾十倍),這個建議零售價就是一個「錨」,我們對此商品的價值也會因此而提高。第三個就是股票市場的價格在沒有其他更好的判斷信息下,以前的價格就是一個很好的參考標準(類似於黏性價格),以前的價格是一個「錨」。房地產公司拍下「地王」,就如同一個百貨公司開一家奢侈品店,賺不賺錢其實不重要,關鍵是提升這個百貨公司的檔次,奢侈品店也能成為百貨公司的「錨」。

5. 賭徒謬誤(Gambler"s Fallacy):傳說中的蒙地卡羅謬誤,指相信某一個特定的結果由於最近已發生了(「運氣用盡了」)或最近沒有發生(「交霉運」),再發生的機會會較低。人們錯誤地詮釋了大數法則的平均律,認為大數法則適用於大樣本的同時也適用於小樣本。丟硬幣,3次正面,下次正反幾率仍然是50%。這個主要是在金融領域,特別是研究交易心理的用的比較多。

6.迷信小概率事件:買彩票是賭自己會走運,買保險是賭自己會倒霉。這是兩種很少發生的事情,但人們卻十分熱衷。

7.倖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網紅統計學原理,這個應該不算是經濟學的,不過也拿進來了,概念雖然有被濫用的嫌疑,但確實是一個很常見的問題,知乎上也有許多專門講這個的,講的也很好,可以去看看。它實際上就是說的就是一個違背統計樣本選擇隨機性(有意或無意)的錯誤,用篩選的的樣本來替代隨機樣本,也就是選擇了錯誤的樣本來推斷總體。這也成了七大姑八大姨鼓吹「讀書無用論」或者其他媒體混淆視聽亂帶節奏的有力武器。所以,在別人給出結論的時候,還是應該有自己的思考,最好是能給出權威的數據來支撐。

行為經濟學有趣的地方就在於它用實驗證明的結論往往與我們經驗判斷是相悖的,而探求其中的機理並給出合理的解釋也是研究者的任務之一,研究行為經濟學往往能夠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更多啟發。


一、關於長短期決策

微觀經濟學中的長期過程中最優生產規模的選擇1.我們可以發現短期的最優選擇,從長期看來並不是最優。

有時候我們當下所做的決定,所付出的努力,可能會讓我們覺得很不值得,可是把時間軸拉長,說不定當下所做可能就是我們人生中最正確的事。

2.有一個大格局很重要,沒有大格局,我們難以做到長期最佳的選擇。

二、從經濟增長看自己的行為

經濟增長對每一個國家都相當重要,1%的差距在幾十年後,一個國家可能成為發達國家,一個可能還是發展中國家。

所以我們每天的努力得持續啊,就算每周比別人多讀一本書,以後可能差距都是非常大的!


1.很多人把理性人假設理解為利己、自私。真的不是啊。理性人是在做選擇時選擇對自己來說效用最大的那個選擇。

雷鋒同志不是自私的,但是他絕對是理性的。因為幫助別人對他來說效用更大啊。

2.除了囚徒困境這個博弈,還有鷹鴿博弈對我的生活啟發也很大。

鷹鴿博弈的介紹

鷹搏鬥起來總是兇悍霸道,全力以赴,孤注一擲,除非身負重傷,否則決不退卻。而鴿是一風度高雅的慣常方式進行威脅恫一嚇,從不傷害對手,往往委曲求全。

如果鷹同鴿搏鬥,鴿就會迅即逃跑,因此鴿不會受到傷害; 如果是鷹跟鷹進行搏鬥,就會一直打到其中一隻受重傷或者死亡才罷休;如果是鴿同鴿相遇,那就誰也不會受傷。

每隻動物在搏鬥中都選擇兩種策略之一,即「鷹策略」或是「鴿策略」。 對於為生存競爭的每隻動物而言,如果「贏」相當於「+10」,「輸」相當於「-5」,「重傷」相當於「-10」,「不受傷」即「+5」,最好的結局就是對方選擇鴿而自己選擇鷹策略(自己+10,對手+5),最壞的就是雙方都選擇鷹策略(雙方各-10)。

把博弈矩陣畫出來,很容易得到納什均衡,即對方選擇鷹策略,自己最好的選擇是鴿策略;當對方選擇鴿策略,對自己最好的選擇是鷹策略。並不是雙方都選擇鴿策略 兩人的利益最大化哦。

這個博弈時常被我用於與男朋友吵架時。

不僅是愛情中,其實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在一段感情或一個集體內,總是一強一弱這樣的組合比較穩定。

3.劣幣驅逐良幣。

劣幣驅逐良幣是指一個國家同時流通兩種實際價值不同而法定比價不變的貨幣時,實際價值高的貨幣(良幣)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輸出而退出流通領域(大家都收藏起來了),而實際價值低的貨幣(劣幣)反而充斥市場。

舉個簡單的例子吧!比如兩雙Nike鞋,一真一假,真的1000塊,假的100塊。然而你無法辨別真假,你認為有可能兩雙都是假的,或者兩雙都是真的,或一真一假,一定要買一雙的話,理性人一定會選擇買100塊的那一雙吧。如果大家都是理性人,那假的Nike鞋就會充斥市場,真的Nike鞋賣不出去了。

這個可以解釋為什麼很多優質男或優質女生找不到對象。

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也時常用這個來安慰自己。

4.如果真的明白了沉沒成本,生活也許會好過一點吧。


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在一定時間內,在其他商品的消費數量保持不變的條件下,隨著消費者對某種商品消費量的增加,消費者從該商品連續增加的每一消費單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邊際效用是遞減的。

適可而止才能獲得最多的幸福感哦!


一個博弈論很經典的案例,囚徒困境。學經濟的同學們肯定都知道,開始學博弈論都是從這個案例開始學習博弈的。

在現實中,人際相處中,如果雙方都能做到互相坦誠,那麼收益也好結果也好都是非常可觀的。但是你並不知道對方是否坦誠,問題就來了,如果只有自己坦誠那麼自己會被坑的很慘很慘,如果雙方都互相欺騙那麼辦事效率又會非常低,甚至都是不可能成功。這可以說也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囚徒困境了。

呃,想起來一個好玩兒的。

對Pareto Optimality的通俗解釋:從此以後,非損人不能利己。

在汽車上顛簸中打字兒,有錯誤請見諒。

最後,謝謝閱讀。


答案沒有次序先後,想到哪寫到哪,回答很日常,只是答主個人經驗,希望對題主有些幫助。

1時間很有價值。舉例,外出逛街,離家兩公里,走路回家半小時不花錢,打車要花11。不考慮精力等其他因素,衡量你的半小時值多少錢,然後就可以決策了。

2娛樂的好處。提高效率,創造激勵。娛樂指的是學習或工作之餘,不是持續的一下午或更久。(效率是個好東西,希望那些看一下午書只看了十幾頁的人也能有)

3考試考證是一種發信號行為。由於信息不對稱(比如你可能是個很厲害的人但用人單位不知道),招聘市場上難以區分應屆畢業生水平,怎麼辦? 只能看畢業院校985文憑向他們發送了「xx大學畢業的,有很大可能是個優秀學生」。當然普通大學也有不少尖子生,通過國獎證書等也可向市場發信號。所以,答主每逢為了考證書或考試而學習的時候都會完全以應試為目的,什麼意思,就是不考的地方完全不看,哪怕再重要。當然平時不考試的時候一定要把書看好看細,還要多思考。再所以,答主作為應試教育的產物,在聽老師講這個概念的時候,開了腦洞:假設我們的社會信息完全對稱,想來著實美好……

4看到打折商品要保持冷靜。答主的室友是個購物狂,看到天貓超市滿減活動就容易剁手,逛商場時候也常常帶許多東西回來。然而後來很多東西都束之高閣,發現無用武之地,扔是不可能的,只能放著。而且許多打完折的商品並不相對更便宜。對於答主來說,看到大大的sale標誌,通常會三省吾身,是否需要?是否真心喜歡?使用頻率可大?

關於這點可說的真是太多了……大家多總結多吸取教訓就好

5不要花太多的時間挑選想買的東西。比如想買一個好用的包,線上刷桃寶,線下逛小店,雖然最後買到了,但來來回回可能花許多時間與力氣,十分心累,為此所付出的成本會很高。所以參照第一點,可自己權衡。

6心情是一項重要的收益。星爸爸里30+的咖啡能享受環境 聽聽爵士樂 思考人生 也是不錯滴。若做好打算出去旅遊,提前攢出足夠預算,不要在吃住上太委屈自己。

7短期看不見回報的事物,對其投入不是徒勞,往往在長期會給你大驚喜,如運動 讀書 練琴 練字……這和國家的經濟增長理論很像。

8標著「全市最低價」的大超市只是以此方式告訴其他大超市:我們聯合成為卡特爾吧。於是你發現大家都賣這個價了。

9優秀的女生(男生)談戀愛的機會成本非常高,他們的若即若離愛答不理是市場選擇的結果。所以心中的女神(男神)只可遠觀啊~

10分手後,一切美好的回憶都是沉沒成本,切勿無法自拔,當機立斷止損。更不要問什麼「愛過嗎?」這種魚唇的問題。

11有空陪爸媽,你由你爸媽產生,應該對他們負責。正所謂「人民代表由人民產生,對人民負責」哦不不不這不是經濟學……但是還是放著吧。

12不要輕易入坑(如跟風入坑),否則消費行為會變得及其不理性。入坑就成發燒友了,錢就是被燒而不是被花了。

13刷劇、玩遊戲是消費,而非投資,十分浪費。刷一天劇或者玩一天遊戲等於脫離現實一天……長此以往,未來的你會恨現在的你。

14有很多天喵旗艦店能買到的東西,同城線下也能買到的情況下,選擇前者。學生黨如我有時候想買零食、T恤、襪子、筆、本子什麼的,哪怕不包郵也會在網上買,省去了坐車的時間、拎回學校的功夫,何況在杭州坐公交來回也要六塊錢呢(學校離市中心坐車要四十分鐘起碼)住的地段好的同學們當我沒說……

15明星打廣告的產品,性價比不高。廠商花了那麼大價錢請大腕,錢不是白出的喲,然後你買的手機,哦不不不是商品,就貴了。其實現在也都打廣告了,無論哪種廣告形式。所以答主傾向於買樸實的產品,好用又順手!像美妝產品,就有那種口碑營銷的低調的眼影什麼的具體就不說了。在這裡我打了上文第一條的臉。尋找好產品是需要花時間的,但是知乎在這方面很好用……你懂的

16說走就走的旅行不會是便宜的。說走就走是需要條件的,適合土豪,學生黨嘛,還是乖乖的提前做好預定和功課吧,機票和酒店費通常都是越早定越便宜。價格歧視和彈性什麼的我就不多說了……


首先,經濟學這門學科可以指導生活,因為這就是一門從生活中誕生的科學。但是作為一門科學,不得不對一些客觀因素進行簡化和忽略,就像物理理論不在相應條件下無法絕對成立一樣。

樓上的解答都是對的,都可以指導生活。

尤其是機會成本和沉沒成本這兩點,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因為違背通常的認識而很難得到實踐。

至於曲線和函數,個人認為如果不是研究這門學問,沒有必要為了指導生活了解到這個層面。

經濟學沒法直接改變這個世界,但是可以通過經濟學的方法來改變你的世界觀,給你一個理性的全新角度來看這些事。


經濟理性人假設~~~別把別人當傻瓜

邊際效應遞減~~好東西慢慢享受,別一次搞到膩


謝邀!

邊際效用遞減規律

在戀愛中,要適度控制感情濃度,這就是為什麼最開始戀愛很有激情,到後來就漸漸麻木了呢?這不就是邊際效用不斷遞減造成的嗎?

歡迎大家一起討論,我再補充吧!


謝邀

但是我不是學經濟的啊

答不出這個問題 。。。。


富貴險中求,說的就是risk and reward這個東西了


標記一下 換電腦答


大學生現在都在談機會成本,互利互惠。但我始終覺得馬太效應適用於絕大多數人。


  行為金融。行為金融認為傳統的金融理論中,理性人的假設會帶來一些問題。人並不一定能夠正確的處理信息,另一方面,即使人能夠完美的處理信息,但他們的行為也並不一定十分合理。

  舉例來說,在信息處理方面,人們容易犯過度自信的錯誤,比如一項調查顯示,瑞典有將近90%的機動車司機認為自己的駕駛技術超過了平均水平。這顯然是有問題的,如果駕駛技術呈正態分布,那麼大概有一半的司機,能超過平均水平,另一半的則低於平均水平。生活中過度自信的例子不勝枚舉,如學生在考試前,總自信的認為在一周內能複習完考試的所有內容,或者感覺自己的工作比其他人做得更好。

  行為金融學的另一個觀點是人們可能出現行為偏差,也就是說在人們完美的處理各種信息之後,其所做的行為人可能是不理性的,如後悔規避。當人們不依照慣例進行投資,且出現不利結果是更加後悔。如果投資者經常投資某隻股票,而支出股票恰巧出現了虧損,那麼投資者往往將其歸咎於運氣太差。但是如果一個投資者去嘗試投資一個新上市的小公司,這隻公司的股票發生虧損的概率和幅度和投資者經常投資的股票相同,但是在這隻小公司股票出現虧損時,投資者會感覺更後悔。當我們嘗試新事物並遭受挫折時,往往會感覺更加後悔與不甘,但實際上,行為金融指出這並不是一種理性的行為。


少說廢話,不吹牛,深思考,多行動,這樣別人就容易信任你,當你做事或需要別人幫助時,你只說一下,別人就相信你,可以省略很多多餘的話和事,這樣你的成本自然低,收益就上來了,


菲利普斯曲線


推薦閱讀:

眾籌是怎樣的一種金融模式?
科技發展會擴大還是減小貧富差距?
經濟/金融的論文有必要寫的那麼長嗎?
為什麼旅行社的旅遊價格可以這麼低?
Romer 的 Endogenous Technology Change 講了什麼?

TAG:生活 | 經濟學 | 行為經濟學 | 宏觀經濟學 | 微觀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