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科學能否解釋,為什麼當人們試圖修正一個舊習慣時,總是很難行動?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網癮與網路生活,更多「網癮」相關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多巴胺獎勵迴路如同奔流不息的河道,想要河流改道,洪水、挖渠、築壩,樣樣不容易,越寬越深的河流越難,神經遞質和電訊號如河水般流動讓神經迴路日益粗壯,你得構建更粗壯的新迴路來和舊習慣搶奪腦部活動的資源


不需要用腦科學解釋

精神病學家埃里克·坎德爾教授因其在神經系統學領域的卓越貢獻,於2000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而他最喜歡的研究對象卻是這個萌物——海兔。

海兔的學名叫海蝸牛,它被作為研究對象的唯一原因是擁有特別大的神經元,細胞有1毫米寬,肉眼都看得見,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了解人類神經工作原理的窗口。畢竟,生物演化是很保守的,神經系統的基本學習功能在動物和人身上是相通的。

海蝸牛身上有很簡單的神經迴路,而老爺子的絕招就是能把這個神經迴路從海蝸牛體內取出來,同時讓它繼續存活。用這種方法,我們就可以愉快地研究活的神經細胞怎麼學習了

海蝸牛的鰓外面有一片薄薄的組織,叫虹吸管。當虹吸管中的感覺神經元偵查到不熟悉的刺激時,會把信息傳導給6個運動神經元,使鰓旁的肌肉收縮,將鰓和虹吸管安全的撤回殼內。

坎德爾的偉大發現是,海蝸牛居然能學會逃避電擊,而且鰓的反覆縮回,強化了感覺和運動神經元之間的突觸聯結。
假如他在短期內重複刺激這隻海蝸牛,它就變得很敏感,發展出「習得的恐懼」,對無害的刺激也會過度反應,就像得了焦慮症。當海蝸牛發展出習得的恐懼後,突觸前神經元會釋放出更多的神經傳導物質進入突觸,產生更強烈的信號。

在實驗中,老爺子訓練海蝸牛被輕觸10次後縮回它的鰓,它的神經元改變可以保留好幾分鐘,當他們在1天內重複4次輕觸實驗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這個神經元的改變居然可以維持3個星期你問我習慣的力量有多強,我不知道,但是我可以告訴你的是,神經系統有多頑固。

希望對你有用


因為沒有足夠的利益驅動。


習慣是具有連鎖性的,牽一髮而動全身

比如我習慣裸睡,讓我改變裸睡,就會影響我的睡眠質量,進而影響我白天的工作狀態

都知道裝修後最怕出問題的就是布線和排水,為什麼,同理,牽一髮而動全身

當一個人改變一個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事情時,而牽動了其他事情的走向,就會潛意識的拿改變的意義和牽動的代價做比較

由此,如果有一天裸睡導致我睡眠質量下降,進而影響我工作,那麼通過比較,我可能很快就會改正裸睡

所以,難行動,是因為改變的意義遠小於改變的代價。


多巴胺


惰性


首先,是沒有徹底的覺悟和決心,驅動一個人去做一個很難改變的事情,必定是受到了外界或者自身內心的衝擊和刺激,不得不做的,有客觀和主觀的原因;其次,這個習慣正巧在自身狀態最好的時候,去做改變是最合適不過的;第三,舊習慣分積極和消極的,很有可能某種情況下,相互轉化


都說了是「習慣」了


糾正一個舊習慣,我覺得「情緒」主要發貨做用!比如要減肥,如果沒有費減不可的情緒~一般就會跪敗在美食中啊!


推薦閱讀:

搬重物之後手抖或做不了精細動作的生理學或神經科學解釋是什麼?
意念控制仿生義肢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精確度是如何控制的?
英國和美國有哪些值得推薦的神經科學或者神經工程的科研機構?
為什麼辛辣作為痛覺卻讓很多人喜歡?
為什麼本科教育有神經科學專業的很少?神經科學未來的就業前景如何?

TAG:心理學 | 神經科學 | 腦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