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還有哪些增長點沒有釋放?


低空飛行領域。

除了眾所周知的農村土地流轉外(說博彩和色情產業的也是夠了),低空飛行的開放也是一大重點,帶動的相關產業也十分可觀,但我國的低空飛行仍處于軍方的管制。

其帶動的產業,除了飛行器(包括民用小型飛機)製造業外,同時包括飛行器的運營,維護,技術人員培訓等服務業也會跟進,而且機場等地面基礎設施建設也將是一塊大頭。雷達和空管系統也將迎來春天,一大批航空領域的科研技術人員也絕對會怒刷一波存在感。

同時要知道通用航空領域在美帝的產值可是要達到近3000億美元。可我國仍處於起步階段,可見其產業的潛力。


1. 農業

農業還有極大的提升空間。

中國農業生產效率太低。勞動生產率簡直不堪入目。單位畝產也遠遠落後發達國家。

合併土地,建設超大型的現代化農場。提高農業單位畝產和勞動生產率,對提高國人生活水平有非常積極的意義。

2. 人口產業

中國現在總和生育率1.5左右。遠遠低於2.1的世代更替率。人民生育意願不足。必須把這個問題提升到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將生育率維持在2.1以上,方能保證國家長久發展。相關的母嬰產業、教育業。也會隨之發展。最終全行業都會受益於生育率的提升。

3. 電力行業

中國人均用電只有美國的1/10,還有巨大的提升空間。 居民用電是居民生活水平的一個標誌。中國要在居民用電方面下大力氣。降低電價,提高勞動生產率。讓中國人居用電有較大提升,這可以直接明顯的提升居民的生活質量。

中國人均用電量500度不到,不僅比美國低很多,就是和一些第三世界國家比都差很多。這是不正常的。現階段至少要提升2~3倍。在1000~1500度/年。是比較合適的。


農村的土地確權以及城市的國企改革。

國企改革正在進行,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正在推出,結果還要觀察。

而農村問題,可以看下這篇文章,很有啟發性。

作者路乾;中央財經大學助理教授,美國馬里蘭大學經濟學博士。

原文來自FT中文網

中國城鄉差距的根源

中國城鄉之間的持續差距是一個事實。去過農村的人,會有這樣一個感受,農民很樸實,但農村比城市落後太多。在中西部地區,這樣的感受會更強烈。有些房子外觀看上去不錯,但室內空蕩無物,僅有簡單破舊的傢具,污水直接排到地下,解手還得上茅房。

城鄉之間的物質差距直接導致了教育差距。據2014年教育部《中國教育概況》介紹,初中階段具有的本科及以上學歷教師,城鄉之間相差14.5個百分點。小學階段的大專及以上學歷教師,城鄉之間相差9.2個百分點。那些在農村長大的孩子,缺乏好老師,也見不到外面的世界,沒讀完中學就輟學,更別說考大學了。

城鄉差距導致農村人口不斷向城市湧入。城市裡的生活成本比農村高很多,但農民依然要留下來。農村人口越來越少,只留下一些老人和兒童。農村留守兒童約2075萬人,約佔農村在校生的30%。農村的生活條件、居住條件、教育條件、醫療衛生條件,與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農村給人的印象仍然是貧窮。

近年來,從統計數據上看,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有縮小的趨勢。2015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1195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1422元,城鄉收入比為2.73:1,比2009年的3.33:1減少了許多。但是,城鄉收入差距的絕對值依然很大,是19773元,比農民收入還要多。

輿論傾向於認為,城鄉差距的根源是國家向農村的投入太少。但實際上,僅從2008年至2013年,中央財政用於「三農」的支出累計5.85萬億元。加上地方的配套投入,國家向農村投入並不少。社會各界的投入也不小。十多年來,有不少大學生畢業後去農村創業、支教、當村官,但農村的發展變化比城市要慢很多。結果是,農業補貼了,牆面刷了,道路修了,田埂拆了,農田連片了,學生下鄉了,不少地區的農村依然比城市窮太多。靠增加向農村的投入來發展農村,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城鄉差距的表面原因,是農村以農業為主,而農業是不賺錢的。多數地區的農業,包括部分地區的家庭農場,主要依靠補貼維持。種地的農民多在五十歲以上,而他們的子女願意在城市生活。年輕人不願意種地,一是因為種地是體力勞動,非常辛苦,二是因為城裡有更豐富的物質和文化生活。城裡有更好的教育,更多的信息,年輕人能學到更多知識,對他們有巨大的吸引力。那些能留住年輕人的農村,要麼靠旅遊,要麼靠工業,早脫離了農業。

城鄉差距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中國對農村功能定位的計劃經濟思想。計劃思想在三農問題上的體現,是將生產結構與區域聯繫在一起。城市的定位是發展工商業,而農村只能發展農業。比如,有觀點認為,「農村不是搞建設的地方,農村主要有兩個功能,一是提供農產品,二是提供生態環境產品,這才叫農村。農村的建築,是農民自身的生產和生活所必需的。」也就是,在國家的意識形態中,農村的功能就是生產糧食,保證「萬一」打仗時可能出現的「糧食安全」問題。農村的房屋,是為農民生產糧食提供居住服務的。在有序的安排下,農村和農民是為整個國家機器服務的一個部件。讓農村依賴農業,農業不賺錢,農村這個部件就會一直貧窮。

在這種思想的指引下,中國制定了嚴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既然農村是搞農業的地方,就不能隨便讓農村搞建設。農地要轉為建設用地,既有多年的規模控制(十五年的土地利用規劃),也有年度計劃控制。根據計劃分配的土地權利資源,卻又是極不公平的。計划下達的農轉用指標,實際分配的方式,是按行政級別層層下發。指標到了縣一級,絕大多數分配到開發區、或用於新城建設,很少到鎮一級,更別說到村莊了。缺少指標,農村就沒法建廠房、客棧,搞不了工業和旅遊業。一些鄉鎮和村莊為了發展,擺脫貧窮落後的困境,只好為農民建樓房,讓農民上樓,把騰出來的土地用於發展。

農民上樓,配上基礎設施,一方面改善了農民的居住和生活條件,另一方面也為農村發展騰出空間,一舉多得。其弊端是,對於少數依賴於農業的年長農民,種地不如以前便利了,農具沒地方放了,有一個適應過程。可是,在用途管制加行政分配指標的約束下,不這樣做,地方發展又能指望什麼呢?眼看著農村繼續破敗下去嗎?一些學者專家批評地方政府讓農民上樓的行為,但沒認識到,正是計劃管理指標的制度,在迫使農民上樓。

更大的問題是農村土地市場的缺失。農民沒有完整的土地產權,導致市場制度建立不起來。市場制度的完善,是一個過程,需要政府、中介、買賣雙方在長期的互動中累積制度建設的知識。城市的國有土地已建立了一套市場交易制度,積累了一系列市場交易的知識。但中國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是沒有市場的,這就導致了抵押、評估、中介、仲裁等大量市場功能的缺失。市場的缺失,背後是農村產權的缺失。現行制度規定,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包括農民的宅基地,不準入市交易。中介公司、評估公司、金融機構、法院也不願意為農村土地房屋提供市場服務。農村蓋的房子,出租或出讓給城裡人,被稱為「小產權房」,不但得不到產權保護,還面臨罰款、拆除的風險!產權與市場殘缺的思想根源,依然是農村土地農用,農民要為了保護「糧食安全」做出犧牲。

近年來,除了上述計劃經濟的思維,部分學者又為農民的產權殘缺提供了新的理論支撐。一種理論認為,宅基地是農民的住房保障。這種觀念認為,「過去,農民窮,買不起商品房,因此給他無償提供一塊土地,至少可以在上面蓋個房,有容身之所。沒錢的農民可以搭個茅草房,有錢的農民可以蓋個小洋房。這項制度僅限於本集體內的成員,原則是一戶一宅。農村的宅基地是保障性住房的產物,並非商品。法律規定,農民有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宅基地使用權,土地承包經營權有佔有、使用、收益三項權益,而宅基地使用權只有佔有、使用權,沒有收益權。」也就是說,他們認為,宅基地之所以產權殘缺,是因為宅基地是農民的住房保障,剝奪產權是為了農民好!

這種理論沒有認識到,一刀切的宅基地政策,忽略了農民對宅基地多種用途的需求。一是解決不了燃眉之急。有一些農民著急用錢,看病或供孩子上學,但房子沒法抵押貸款,也賣不出錢,沒法解決緊迫的困難。二是有不少農民在縣城裡買了房子,不需要農村的宅基地作為住房保障。三是農村土地與房屋無法作為農民保值增值的財產。有些農民希望將農村的房子賣掉,換取城裡更好的住房,但他們的房子賣不出價。城裡人剛參加工作,一開始買不起大房子,先買個小房子,伴隨收入的積累和房價的上漲,再拿小房子換取大房子。住房作為一種可以保值增值的資產,抵抗通脹的壓力。但農民雖有房子,卻不能出讓,不能以房換房。通貨膨脹與城市的房價在逐年提高,農民只能依靠辛苦打工賺來的工資買房,失去了本可以利用房產增值來進城換房的機會。在發達國家,有一塊土地就是財富。但在中國不少農村,農民有了土地住房,卻要花錢維護,成了負資產。不少農民自願放棄農村的住房,大量的宅基地和住房閑置和廢棄。

宅基地是作為保障還是作為商品,應該由農民自己來決定。家家戶戶的情況不同,有的農戶不需要宅基地作為保障,就不應該用政策來限制他們的財產權利。試想下面的對話:」農民說,我想賣宅基地換城裡的房子。你說,不能換,宅基地是你的保障!農民說,我想賣宅基地為父母孩子治病,你說,不能換,宅基地是你的保障!農民說,我想賣宅基地,擴大生產致富。你說,不能換,宅基地是你的保障!」不懂金融卻要代農民理財,不是很荒唐嗎?

部分學界人士還為現行制度提供了另外一套理論支持,那就是資本下鄉會導致土地兼并,農民流離失所。學者們忽略的,是這一套理論所基於的歷史是農業社會,農民附地而生。但在現代工商業社會,農業不賺錢,農民不想種地,他們寧願拋荒,也要不斷往城裡涌。種地不賺錢,如果取消補貼,不會有多少企業願意下鄉。

企業下鄉,帶去的不是資本,而是知識。企業下鄉帶去了技術、管理,和商業世界的知識。這些現代科技與商業知識正是農民所匱乏的。我調研過的河南土地流轉案例,企業剛去農村流轉土地時,村民比較樸實,要價比較低。但伴隨與企業員工的接觸增多,農民獲得了更多的市場知識,再轉讓土地時,農民學會了討價還價,要價越來越高。農民也在為下鄉企業工作的過程中獲得了技術、組織等知識。這些知識,正是農民變為市民,融入現代社會所需要的。企業下鄉,不是資本下鄉,而是知識下鄉。

城鄉差距的持續,是一件沒有道理的事。我去過美國德克薩斯州的農村,那裡的農民住小別墅,生活物資豐富,汽車、現代化電器、現代衛生設施一應俱全,他們的物質生活條件,與美國首都華盛頓郊區的居民相差不大。發達國家的土地市場比我們發達,大公司比我們多,但他們的農村也比我們富的多。農民有地而貧窮,城裡人沒地但富裕,這種不合常理的現象,根源在土地制度,是土地產權和市場的殘缺。

十幾年來,國家在解決「三農問題」上可謂投入不菲,但要真正解決「三農問題」,還需要從觀念、制度入手。需明確,實事求是的看,中國的經濟結構已發生重大調整,工商服務業是主體,農業已不在是基礎。既有的土地制度,阻礙了工商業從大城市郊區向農村和內陸地區的遷移,推高了企業的生產和交易成本。計劃配置土地指標的制度,以及對集體土地入市的限制,已不再適應經濟結構轉型的需要,極大的制約了農村發展、農民致富。

政策制度的實際效果,終究要靠農民來評價。一位在河北工作二十多年的鄉鎮書記說,十多年前還研究國家關於「三農問題」重要的政策文件,而現在,他已經不再研究了。


農業。只差政府放鬆監管了,其實每年那麼多農業補貼給不給真不重要,反而是要少管。最近十年,是個大崛起的時期。


賞金獵人

當然不是人命行當

在這個科級都能摟上億的年代

可以開放民間反腐力量,反腐公司,盯著那些幹部和他們家屬的每一分錢每一套房每一件奢侈品

一旦證據充足就提交有司,與政府分成,只要提個10%~20%就是一個極其巨大的產業!!

什麼時候這個行當沒錢賺了,才是真正的中華民族崛起時代的到來!


多了去了。

就說說我們國家特別喜歡搞的基建,還是單純依賴政府拉動投資,要麼貸款要麼發債,對社會資本的吸收依舊存在玻璃門。要說公路建設玻璃門也就算了,畢竟那玩意沒啥利益可圖的,社會資本也不一定想進來,但軌道交通我是真看不明白到現在還是遮遮掩掩沒有一個暢通的渠道。就比如長三角地區,我國最發達的地區,看上去基建設施很充裕,但實際上呢?諸如江陰常熟到現在還沒有火車站,去趟上海南京還得依賴汽車,蘇錫常去趟杭州,坐個高鐵得去上海兜個圈子,江陰到無錫、常熟到蘇州連個輕軌都沒有,兩個行政市中間地帶的基建真空到現在還沒解決,唱了那麼多年的長三角城市一體化,反正我是沒看出來各地政府在推進啥一體化化了,明明這些都能激發經濟活力。


央企市場化發展

目前國資委名義上是央企的婆婆要支持央企發展,但對待央企比惡婆婆對童養媳還差。

135期間要求產值翻番,但不允許增編不允許工資總額增長高於利潤增長+現金流三年必須為正……制定這個規定的不是沒上過學的土鱉,是一群學經濟學管理的「精英」!

強制要求央企讓出已經被外資闖蕩的民企快被擠死的商業零售市場……強制要求央企不得發展房地產哪怕是自己的產業與職工福利剛需……強制央企不得在流通領域做大做強……

92年國有集團改革時,明確了國有大型企業集團黨政分離,強化黨要管好乾部+企業要充分市場搏殺………然而現在的做法是:黨要管董事會決議+強行設置禁區……

啥時候真把央企當企業看,經濟增速回到8都不難。


很多。

從歷史的角度來說,中國是一個從1978年才發展起來的國家,距今為止不過四十年。四十年短短的歷史說明中國才剛剛從農業文明開始轉換成為一個現代文明的國家。所以按照世界經濟的發展歷程來看,發達國家的發展歷程普遍有150年的歷史,而中國只不過是短短的40年歷程不到。所以機會超級多。

從行業的角度而言,任何一個比較成熟的行業都會有兩三個巨頭掌握整個市場的70%,現在可以做到這個水平的行業屈指可數。所以,機會眾多。

從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來看,中國的各行各業並沒有有效的被整合,沒有很高的效率。導致行業內部的損耗極大,對我們的生活的影響力依舊過於分散。

從市場規模而言,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場,美國的四倍,日本的10倍。按比例來說,最少應該有兩倍數量以上於美國的世界五百強。而現階段而言看起來實在太少了。

所以,中國有哪些行業還可以發展?回答是,各行各業。現在是中國最好的時代。我們不應該只把眼光局限於所謂的新聞上,將歷史引進,將會發現現在乃至未來的二三十年依舊是中國的黃金時代。

諸君加油( ˉ??ˉ )


實名反對 @臧大為 對於自己答案中的第三條以及在評論中的論點,並希望答主本人就我被刪除評論中的問題提出合理的反駁,並對他自己的觀點展示論據。

友善度有的是。

中國人均用電量,2014年的數據的400多千瓦時,遠低於美國加拿大4000多千瓦時的指標。

我提出,美國的用電標準過於浪費,於是答主回復「人活著的目的是尋求快樂,活的跟更舒坦

我雖然人生觀有所不同,但是勉強接受,提出觀點「人均是要提高,但是以美國為標準不現實;發電技術未有重大突破,火電比例很高;中國資源不足,發電較為緊缺;環境自然保護需求增加,現有發電體系,環境保護性都比較差」

答主提出觀點:「中國是窮逼思維,美國是富人思維」;「中國的資源一點都不少」;「煤炭幾千年都用不完」;「新能源就是錯誤的選擇」;「中國從未有提高居民用電量的努力,反而提出階梯電價等措施進行限制」;「可以發展清潔煤炭」

我反駁並提出疑問

中國本來就是個資源匱乏的國家,何來資源很多的誤區;

煤炭含硫量和含磷量較高,發展火電比較污染,清潔煤炭凈化成本很高,與答主降低電價之間矛盾;

在現有發電技術情況下,如何提高居民供電量,多餘的電從哪裡來;

發展新能源被答主說成是誤區是錯誤的決定,那麼只能按答主所言增量依靠火電的情況下,如何在環境的保護方面作出讓步。

於是答主刪除評論,開始轉進,提出「道不同不相為謀」;「每個人都只會相信自己相信的」

那麼,我另外開答案,請 @臧大為 回答以上的疑問。

本來不想這樣的,本意是學術交流,但是請答主記住一點「如果不能自圓其說,就不要隨便下論點」。

本來不想針對答主的專業背景,但是在拍腦袋決定工業發展和電力行業的進步方向上,作為電氣工程的畢業生還真的不如一個UI設計師。

本來不想質疑別人的思考能力和教育水平,但是隨便說出「每個人都只會相信自己相信的」而不接受任何質疑,沒有從別人的質疑中敦促自己思考,反而開始盲目言論管制並且刪除評論而轉進的人,只能表達一個觀點「腦子是個好東西,希望每個人都有」

引用 @Kenneth 在「電池技術為什麼如此高深莫測,以至於一直是手機等相關行業的短板?」問題下的的回答,作為回應:

因為電池這事不歸強大的程序猿管,屌炸天的產品經理也幫不上忙。


房地產市場的最後一個目標:【大學生


我的答案是:內需。

中國經濟增長這麼多年一直靠投資和出口。

別人不投了我們自己投。沒有投資,早就維持不了高增長。高投資帶來產能過剩,於是才有了「一帶一路」。

然而作為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的「內需」卻連年下滑(居民消費佔GDP比重下滑)。

郎咸平說中國人工資只佔GDP的8%,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貌似是25%,忘了)。我不知道這個數字是否客觀及準確性與否,但居民收入增長一直低於GDP增長速度確是事實。

說白了,經濟增長的紅利並沒有主要用來惠及老百姓的實際購買能力。

錢是賺到了,到並沒有多少分配到大家的口袋裡。

本該屬於百姓的錢被中央政府集中起來繼續發展經濟。畢竟我黨在創造了三十多年的經濟奇蹟之後,面對國際上唱衰中國的聲音四起,坐等中國經濟崩潰的不同意識形態者,必須要死扛到底。

於是李總理全球推銷高鐵,沒錢沒關係我有啊我貸給你;各大國企全球收購、建廠、各種投資;各種貪官富商富二代國外買房置地。

手裡的錢實在太多了啊!

中國經濟說白了就是國家資本主義為主,權貴資本主義為輔的經濟形式。

作為廣大低收入的老百姓,面對高房價、物價及各種生活成本不斷上漲,民怨聲起。

於是慈祥的溫總理從上任伊始就鼓吹「分配改革」,然後直到今天仍只是雷聲大雨點小。

也難怪,動了既得利益者的蛋糕,讓當權者自己革自己的命,誰會同意?

難怪溫爺爺卸任的時候說了一句「希望人民把我忘記」。。。

斗膽說一句,中國再這麼發展下去,泡沫早晚有一天要破。全面私有化在可預見的未來將全面推行。

於是,新的無產階級又將形成。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大部分的壟斷行業若放寬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太多了,去發達國家看看,我們還有很大的差距,而所有的差距都是潛在的經濟增長點。

比如說全國建設達到飲用標準的自來水。

可以算一下要達到這個標準全國的投資有多少,30年的回報會有多少?

只會賺,不會賠。

這還僅僅是很小的一個方面。

我的感覺是GDP的年增長率超過10%比較難,但恢復到8%以上沒什麼大問題。

這幾年是全球經濟的大級別回調期,趁此機會政府也在努力轉型,由於矯枉必須過正,很多促進手段都沒有用而已。


集體土地。

入市的方式很重要,如何既實現入市,又保障農民利益,是難題。


泛娛樂產業,傳媒管制放開很多機會,還有比如狩獵,賭博相關,泛色情產業,反正對比國外太多還是死死限制。


土地私有化+糧食


制度上本該開放,但目前沒開放的地方。比如

農業(土地都tm不是自己的)

戶口(槽點太多)

教育(師範生考編和學生上好學都難)

……


除了地產與鋼鐵

其它都沒有真正釋放

特別是AV產業


允許大家自己造房子啊。大家都能造房子了那鋼鐵水泥就暢銷了啊。


推薦閱讀:

這二十年中國與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差距不斷縮小的原因?
如何看待王健林接受採訪評價中國房地產泡沫為史上最大?
如果亞投行和一帶一路都順利運行,那麼未來將會出現怎樣的景象?
目前各個行業的真實裁員情況到底如何?
一帶一路在未來對中國的哪些行業和相關公司產生怎樣的影響?

TAG:中國經濟 | 經濟轉型 | 經濟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