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遷移和城市化進程,對於一個地區的消費結構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張鑫釗(Victor) 的回答是說的城市化過程裡面一個城市中的消費業態變化,我補充講講比較大範圍的城市化過程中消費結構變化。

如果按國內近30多年城市化的尺度來衡量消費的變化,到目前為止中國發生了兩波半的消費升級。

第一波消費升級是讓消費者在城市中發現並買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八、九十年代人口流動讓城市居民能夠滿足生活的基本所需的消費,人的聚集讓零售業和服務業有了生存的土壤。隨著人不斷聚集到城市,帶來了不同地域間人的交流,南方吃米的人和北方吃面的人能夠共同地生活在一個城市。北方人在南方開麵館不用擔心沒有市場,而像我這種生於南方卻喜歡吃面的人能夠在廣州就吃到全國各地好吃的麵條。人發現了自己的所需,然後發現了城市能夠提供的所喜歡的商品和服務。這波消費結構的升級是從無到有、從所需到所愛,並隨著城市化的過程延續到第二波。

第二波消費升級基於產業升級。城市化促進了製造業和服務業,帶來了產業的聚集,尤其是東部沿海製造業的成熟以及城市服務業的發展。成熟的製造業能夠讓企業在產業升級之中快速從代工的角色轉換為品牌的角色,讓國內創業公司方便地找到自己的供應鏈。城市服務業的發展,使得線下服務的供應有了保障。在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普及下,消費決策主體從家庭轉變為個人。電商、團購、各種O2O的連接之下,帶來了新的消費場景、新的渠道、新的品牌-客戶關係、新的品牌-供應鏈關係,形成如今這波第二代的「消費升級」。很多小而美的創業公司依託於城市的人口聚集和互聯網,面向的消費人群進一步垂直,這類公司往往更加追求高毛利和高復購率,提供更個性化的商品和服務。

城市化在中國的語境下面是「城鎮化」,在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若干意見》中,官方主導的是鼓勵農民就近城鎮化。當然現實中,在勞動力自由流動的市場,人總是傾向於到報酬更高、生活配套更豐富的地方去就業。改革開放以來逐步完成了京津滬寧杭珠三角地區的城市化,隨著未來大城市生活成本的高昂,勞動力便會選擇到大城市周邊的經濟副中心就業,再到周邊城鎮……

中國的城市化其實是一個波浪式的過程,「前浪」湧向大城市,「後浪」湧向大城市後迴流到周邊經濟副中心或者一些區域經濟中心,最後迴流到小城鎮。所以,提到消費升級,在大城市形成的「消費升級」浪潮的同時,也會有一波在三四線城市和小城鎮翻滾的「消費升級」浪潮,去年大賣的OPPO、VIVO屬於這波浪潮的受益者。在這些地方,舊有的零售業銷售著從廣州、佛山、中山由多道經銷商批發商轉銷的商品,價格高但相對品質差。消費供給的轉變往往與大城市新湧現的零售和服務轉而追求高復購率但面向人群相對垂直不同,三四線城市和城鎮企業短期內追求高的人群覆蓋和高的復購率,商品和服務品質會比以往有所提升。和大城市不同,消費主體依然是以家庭為主,價格敏感度高。當然這只是簡單概括,肯定會有例外。


回答和題主的問題可能有些出入,因為最近在關注人口遷移對農業的影響,所以大概講一下農村人口遷移對農村地區造成的收入和消費影響。

目前中國農村人口大約在6.4億,佔總人口數的45%不到。2000年農村人口大約佔全國總人口數的64%,從2000年至今,農村人口佔比下降了20%。並且,在目前的6.4億農村人口中,大約會有2億人左右進入一二線城市工作。1.5億人會到就近的小城市、縣城工作生活。造成農村人口大規模外流最直接原因就是收入差異。

目前根據作物和地區不同,平均每畝地的產出收益在300元-800元之間,我們按照最大值800元測算。目前中國有20.25億畝耕地,6.4億農村人口,人均耕地面積3.5畝。按照農作物一年兩熟來計算,每年依靠種地的收入是5600元(粗略估算,有很多假設不完善的情況)。再對比統計局剛出爐的農民工月均收入超3000元的數據,基本去大城市務工2個月就能抵在農村一年的收入。

農村人口大量往外遷移,所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農業勞動力大幅度降低,農產品產量下降。但是根據下面這組數據我們看到從78年以來主要農產品的產量並沒有降低,反而在增長。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wind資訊,摘自德勤農業行業報告)

農村勞動力減少,產量增加。也就意味著單位勞動力的效率在不斷上升。下面三組數據分別描述了歷年農業合作社數量、土地流轉面積、農機總動力的數據。自2010年以來,全國農業合作社的數量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遞增,5年時間翻了近5倍。土地流轉面積由2007年的0.64億畝增長到了2014年的4.03億畝。同時,近20年間農機總動力始終保持4%以上的增長率。

(數據來源:盈動資本)

(數據來源:中國農村土地市場發展報告(2015-2016))

(數據來源:旗訊網宏觀數據)

這幾組數據說明在中國農業生產環節,土地在不斷集中。同時,生產運營正在不斷集約化、機械化。這一系列的變化致使在農村勞動力不斷流失的同時,農產品產量還能連續增長。

所以農村人口向外遷移,導致的結果是土地集中到職業農民的手上,並且農產品種植會更精細化、市場化和機械化,留在農村種地的職業農民的收入會越來越高。但是因為人口外流,同時單位勞動力的效率提升,農村不會再有大量的人口(參照發達國家的數據,農業生產人口佔總人口的2%-5%之間)。所以,農村地區消費能力會越來越弱。


消費密度系列一:購買力密度

城市化是消費升級的核心驅動因素之一。算是一個人人皆知的基本共識。但城市化驅動消費升級的機制,不同的階段有什麼不同,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

自己有一個「消費密度」理論,可以用來做一些分析,先和大家分享一個密度,購買力密度。

「購買力密度(我的定義),即每平方公里的消費者購買力=每平方公里的購買人口密度*可支配收入。如果每平方公里是1萬人(大都區的水平),每人1萬元的可支配收入,購買力密度就是1億元/平方公里」

過去15年是中國城市化進程最顯著的一個階段(城市化率從00年的36%上升到15年的56%)。最明顯的現象就是,每個人基本上有過 」那這是遠郊區,誰去啊」這樣的評論,結果10年之後,建起了一個房價不輸老城區的新城(當然也有鬼城)。隨著城市面積的擴大,城市的人口規模擴大了幾倍。

這個階段,中國整體購買力密度提升的最大增量來自於——低購買力密度的郊區,變成了具有有效購買力密度的城市——有效購買力密度面積的擴張。購買力密度提升到一定水平,才能支持某種線下零售業態的發展。有效面積的擴張導致了國美、蘇寧、沃爾瑪、大潤發、永輝等大規模門店擴張。

為什麼是國美、沃爾瑪,而不是其他業態?原因在於,這兩大業態是現代零售業態中對於購買力密度要求相對較低的,相反,百貨和服裝對於購買力密度的要求就要更很多,這兩個品類在中國發展的也要相對差一些。(沃爾瑪最早的店都是開在人口不足一萬人的小鎮上)

同樣的,電商對於購買力密度的要求也是相對較低的,所以過去10年也是電商高速發展的十年。而且最先發展的品類是線下對購買力密度要求中高的品類,3C(京東)和服裝(淘寶)。

今天,全社會提消費升級,是因為我們在歷史的一個拐點上。城市化下的面積擴張不再是第一推動力,購買力密度的結構性變化成為第一推動力。

眾所周知,全國各地不會再造那麼多新城。如果運氣好,我們大城市會人口更多更密。讓人口更向頭部城市集中,把大城市的人口密度大幅提升,而不是攤大餅,這是更高效率的人口分布。這意味著人口在內部結構性的流動遷移、再組合,形成購買力密度梯度更大的不同區域。即,大型城市群和城市內的多中心。

購買力向局部地區富集的效應,大幅提升了局部的購買力,這也是為什麼兩年新業態層出不窮,無論是線上線下還是混合。例如,現代便利店對於購買力密度的要求就是比較高的,大家能明顯感受到,現代便利店進入到了一個快速的擴張期。

所以可以簡單預測一下,未來10年將是新業態創新和擴張的黃金時代。

PS. 有人會說,人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升,會隨著馬洛斯需求層級上升,這才是消費升級的主動力。當然,只不過,這是個體層面的。如果全局看,只是把這相加,看不清楚結構性機會,同時也沒考慮到供給端的情況。

Victor

2016/7/1@美國一個不足6000人的小鎮

(這是個人的一些感想總結,不是學術分析,所以如果有人在學術上研究了相關課題,歡迎大家把Paper發給我;如果沒有,也歡迎大家把這個變成一個學術問題,一起討論。或者誰有興趣把這個指標商業化或者開源化,也歡迎來交流,相信能對中國的零售業幫助不少)


北京很多土豪,基本都是房租收入幾萬。

而這些地方,按照一些土豪的話說,就是窮人養窮人。十幾萬聚居,買個早點一年都七八萬呢。

。。。

大學城。

公寓。

也都差不多,當然了還有一些不怎麼能見光的產業。

。。。

高端的,一些韓國人聚齊的地方,韓國產品比較便宜。

還有一些名聲不好的聚集地,可以叫一個地方的房子降價。


簡單來說就是「遷出地消費能力減弱,遷入地消費能力提高」,城市有聚集效應,無論是人口還是經濟,都是如此。


謝邀!

關於這個問題思考的不深,這裡嘗試著做一個回答。

先說城市化這個問題,農業社會有農業社會的城市,大規模的城市化是從工業革命後開始的。為什麼會出現城市化,一是市場的規模效應,二是分工協作帶來的生產效率巨大提升,城市大到什麼規模是個頭呢?技術約束下,規模效應遞減,分工帶來的效率提升也是有邊界的。

城市化會對一個地區的消費結構帶來什麼影響呢?這個邏輯可以這樣看,城市化因規模效應和分工效率帶來城市人口人均收入的上升和收入分配結構的變化,人均收入上升和收入結構分配又帶來消費結構的變化。

所以,樓主的問題是否可以理解為城市人均收入增長和分配結構變化之後,消費結構如何變化?當然城市化過程中,有農村人口的不斷進入,一般來說這些的收入都會比農村高若干倍,城市中某些低收入的階層的收入反而會受到衝擊,這是收入分配的結構性問題,總體來看人均收入還是不斷上升的。

那麼人均收入上升對消費結構的影響是什麼呢?人均收入和收入分配的結構是決定消費結構的因素,具體的答案還是要看樓主需要解決什麼問題,從那個視角來研究這個問題。


宣鋼倒了,宣化失業的人多了,物價就低了。


感覺這個問題最關鍵的點在於哪一類人遷移,不同群體的遷移附帶著不同的消費理念。

比如把東北人遷移到南方,消費結構可能會變的更保守和務實。

把成渝人遷移到其他地方可能會帶動當地的餐飲和服務業。

把沿海一帶的人遷移到北方可能會帶動創新和投機倒把。

所以消費結構怎麼改變就是順從了群體本身轉移和延續而已。


瀉藥,收到邀請誠惶誠恐。

坦白說對這方面沒什麼經驗,還是嘗試寫一兩句話以供參考,拋磚引玉。

我認為人口遷移對消費結構帶來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年齡結構

眾所周知,年齡結構不同,所關注的對象不同,購買消費的對象和渠道也就不同。人口遷移受體城市肯定會增加購買密度,至於哪些會增加,哪種購買途徑會增加,需要參考相關學術研究報告等,嘗試做出不同預估方案。

(二)受教育程度

受教育程度對人的消費觀念起了很大影響。人接受的新鮮事物越多,了解的知識越多,就會產生更多的想法。(註:以下無任何歧視觀念,請合理閱讀理解)在CNKI上有很多研究受教育程度對消費結構影響的文章。總體的認知是受教育程度與消費結構呈顯著正相關,並且促進產生消費結構的分級。

從此處也可以引出下一個命題,即經濟實力對消費結構的影響。但是值得一提的事,經濟實力高並不一定能提升消費結構,因為具備經濟實力的人不一定能夠有較好的教育程度。但是普遍來講,教育程度較高的人收入水平一般都不錯。

(三)經濟實力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老生常談。只有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手中有較多可以自由支配的資產與資金,才可能去完成消費。一般來講,經濟實力越強,能夠消費的東西越多,因此同樣可能對消費結構產生較大影響。但至於能否產生正面影響,還需考慮其他因素(如教育等)。

以上只是我認為比較重要的三點,至於其他希望樓主去翻翻文獻,和從事宏觀經濟分析和零售的朋友聊聊,肯定受益匪淺。

在此,藉機會我也想引出另一個話題:如何正確引導高教育程度的人群從大型城市分流,發展二三線城市,分散產業優化升級,帶動片區經濟發展。


看看深圳就知道,才幾年,房價已經漲到讓很多人想逃離了。。。


可以看看四川飯店和湖南飯店的數量


題目太大了。對商人來說,顧客需要什麼,商人就提供什麼服務。需要的越多,這個行業就發展越強大。比如東莞。還有就是,商家為了促銷I,創造各種理由,比如雙11。現在連雙12什麼亂七八糟的節日都冒出來

人的需求會壯大某個產業,「如果政府不加以控制」。

如果要細說。估計這輩子都寫不完


關鍵看兩個對等要素或指標:1.那個地方發生了什麼樣的消費結構拉動變化;2.遷徙過去的人的素質和能力結構怎樣。離開這兩個前提,談單純的「人過去、地上去」較難!!


不考慮一個城市本身的服務水平能力上限嗎


應該跟「國家」產業政策有很大關係,不同的地區的產業政策會對相應需求人材有吸附作用,再會帶動副產業發展。


這個問題很大, 也很寬泛。但是人口遷移和城市化對消費結構的影響基本上都可以從產業結構來分析。

人口遷移本身就是城市化的一部分(除去特殊情況,比如工業區),所以接下來主要說城市化的影響。

城市化對於消費結構最大的影響在於服務業,而服務業中有特別是文化產業,受城市化影響最大。由大量人口變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所帶來的城市化過程中,人們的消費變化趨勢十分明顯。這一變化趨勢被恩格爾用於研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過程——即恩格爾指數。

人們消費中的非生存必需品會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城市化水平提高的過程中,人們的消費水平也表現出類似的趨勢。

城市化對於農產品等生活必須品的影響較小,有多少人就吃多少飯,這基本是固定的。

城市化對於工業的影響不太好說,這需要考慮到城市類型,支柱產業,政府政策,城市定位等諸多因素。

這個太多了,有朋友看再更吧


畢寶德大叔的觀點是這樣的

首先呢應該看城市規模的大小

如果城市規模大於適度的城市規模,即處於穩定的市場均衡

那麼 人口流出→人均效用水平減小→人口繼續流出→恢復正常水平

反之,城市規模小於適度城市規模時,即處於不穩定的市場均衡

那麼人口流出→人均效用水平減少→人口流出

差不多就是…旱的能旱死,澇的也澇不死(._.)


贊同@Charles Wang的觀點,如果僅是討論一般城市化和人口遷移的影響的話,沒太大意義,因為人口遷移和城市化過程就是個城市經濟發展,社會分工不斷細化的過程。但如果題目如果問的是突然性的大規模人口遷移的影響,那就比較有說頭了,最好的辦法就是選擇短時間內快速城市化及大量人口遷移的城市(一般是強制性政策作用)來進行觀察,深圳應該不錯。


可能要首先區分人口遷移的類型(流入地/流出地),遷移人口的結構(來源/年齡結構/教育程度/職業類型等)以及城市化的類型(行政城城市化/就地城市化等)和程度(30%/50%/70%等)。一般來講,題主所問兩個因素對城市消費結構的影響是要將以上子項排列組合來獲得的。


土地流轉以農副業為主,其實質按照習大大的說法就是打的脫貧攻堅戰,全面進入小康社會。未來我國的農副產業極有可能會像韓國發展,這又是什麼造成的結果呢?就是城市化發展的結果。地區消費差異,以農副產品為主的差異會很大。而其他消費結構,在我看來不會很大,畢竟有淘寶這類的電商平台存在,電商消費差異不會很大。


謝邀!第一次被邀請回答呀真高興!

然而這個問題我卻完全不拿手啊quq

所以去問了爸爸,咳咳沒辦法啊。

『首先是,社會消費總額會增長。刺激消費品價格增長,房地產價格上升,房屋租賃市場會增漲,社會公共資源日趨緊張,外來人口如果不能較好的融入當地社會,可能會產生新的社會治安問題。』

以上是爸爸的作答,我補充一下,這應該指的是人口被遷入,正在城市化進程中,有逐步向郊區化發展的城市。然而這是消費結構嗎?咦爸爸是不是跑題了啊!

摺疊我吧![這种放之四海而皆準而且跑題的回答,爸爸會不會是敷衍我╭(╯^╰)╮]


推薦閱讀:

中國所謂的「城中村」、「棚戶區」和外國的「貧民窟」是同一個概念嗎?
外來人口湧入是「棚戶區」產生的原因嗎?它是否是中國特色產物?
中國會逆城市化嗎?
如何看待城鎮化進程中大集逐步消失的現象?
為什麼東北會衰退?還可能復興嗎?

TAG:消費 | 人口 | 經濟學 | 城市化城鎮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