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城市是否應該推廣自行車或者電瓶車出行?

從沒有見多一個城市像石家莊這樣有如此多的自行車,電動車。馬上邊,商場門口經常停滿了自行車,電瓶車,在路上蜂擁駛過你身邊的往往都是自行車,電瓶車。從城市發展的角度,我感覺這會影響交通,也會讓城市感覺有點low,但從方便人民出行的角度,自行車的使用是會方便短途出行的人們。請問你怎麼看?


嗯,好。

說實話,當我第一眼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要不是出於身邊還有人而我還想保持一下形象的前提,我早就笑出來了。

low?

好吧,既然這麼多兩個輪子的交通工具令題主感覺到一個「城市」的形象受到了影響,那好,那我們來構想一下題主認為不low的城市好了:

有這樣一座城市,其中沒有任何人力驅動的兩輪交通工具,也沒有任何類似的以汽油/電為動力的兩輪交通工具。這個城市僅有的交通工具除了汽車外,便是輕軌/地鐵。所有人出行無論幹什麼,無論距離遠近,其交通方式除了步行即是乘車。

很好,很優雅是吧?沒有「蜂擁駛過身邊的自行車、電動車」,沒有兩個輪子的惱人交通工具。

嗯,多麼高雅的一座城市,只有機動車。

現在不low了是吧?滿意嗎?

呵呵。不low個pi。

好了,下面我們來說什麼叫影響交通?

對於非機動車而言,影響交通就是非機動車道上停車位劃的比路邊停車場里的還多,非機動車道上佔道逆行的機動車比正常行駛的非機動車還多,不知道從哪竄出來的行人一次又一次地挑戰著反應能力的極限,每次好好騎著車突然就被不知道從哪懟上一下,對方心情好就甩給你一張紅票子讓你自生自滅,心情不好就伴隨著一句「sb玩意」隨風而去。就在這樣的破環境下,一幫搞城市規劃的逗比還在想著不停地壓縮非機動車道,恨不得把本來就窄的要命的道乾脆變成路邊一條二十公分的小白線。

影響大嗎?這我不做評論。

對於機動車而言,影響交通就是機動車道邊上時不時地有那麼些人騎著兩個輪子的玩意佔著路邊窄窄的幾十公分道,從他們身邊過的時候並不會刮到你的車漆,你打個喇叭對方給你讓道,反正比汽車慢,也不存在擋你一條車道找你茬的情況。這些騎著非機動車的吸著汽車的尾氣又不能去砸了旁邊的汽車,偶爾出個什麼交通事故,想要點賠償修個車還得擱旁邊裝孫子,最後到手的錢不夠修個輪子。

影響大嗎?特大是吧?

那路上的車還不是飆得跟玩遊戲一樣,高峰期佔個非機動車道還不是跟沒事人一樣。

嗯,對,非機動車上馬路占您道兒了,非機動車蹭著馬路牙子走個道不對了。是不?

好啊,這話您跟在非機動車道上劃停車位的人說去。

笑話,放著好好的非機動車道不走,誰願意走機動車道?

那倒是把能走的道先給我划出來啊?劃啊?

把非機動車道砍了,路就不堵了?把非機動車都沒收了,交通就能改善了?沒人騎非機動車了,城市形象就不low了?就能飛速發展了?

我不禁笑出了聲。

多麼有趣啊,在其他國家為方便自行車出行的基礎設施建設越發完善的時候,我國還有人大代表發表「自行車比汽車對環境污染更嚴重」這樣和話,還有人認為有了汽車自行車就是個擺設了,也還有人認為開車撞個自行車罵句sb就屁事沒有了。

嗯,可以,可以。

要禁非機動車?可以啊!

先禁止快遞電三輪和外賣電動車上路吧,看看你所期望的城市生活會不會因此高雅起來。

嗯沒錯,我就是來開嘲諷的。

友善度自取,謝謝。

反正每天舉報那麼多垃圾問題和答案,友善度多的不要不要的。

哈。哈。哈。

利益相關:業餘自行車愛好者。


瀉藥

中國的電動車這麼多是因為禁摩導致的畸形產業,電動車這玩意速度慢,航程短,制動差,馬力小…而且還死貴死貴的,我以前騎摩托車跑銷售的時候一個月大概花300塊油錢,換了電動車一年換一組電瓶算上因為沒電耽誤事的錢其實摩托車還便宜點…

我國城市因為自行車電動車不交養路費沒罰款等等因素,新修馬路普遍不修非機動車道了。就是讓你們都去買汽車。加上現在汽車便宜,所以原本很多可以騎摩托車上下班的都買了車,造成現在路上成了停車場,停車場里沒車位的情況。上下班高峰期很多騎車其實裡面一個乘客都沒有,我們辦公室里都是自行車發燒友,所以上班遲到的情況幾乎沒有。隔壁辦公室十個人 ,十台汽車,每天至少有五個人遲到,不是堵車就是找車位…

我家離公司大概15公里,早上八點半上班,公交地鐵都能直達,騎摩托車二十分鐘能到,不下雨騎2000塊的通勤山地車,上鎖踏穿鎖鞋40分鐘以內能到,下雨坐地鐵就得一個小時,以前沒地鐵坐公交就得80分鐘。隔壁辦公室一位同事住的比我理公司近個五公里,路線是一樣的,每天上班在路上花一個小時…

我算了一下一個停車位大概能停六台摩托車,馬路上紅燈變綠燈是起步速度一台汽車通過的時間足夠十台摩托車通過了。

說路上都是自行車摩托車的城市low的??東京 台北難道有長沙武漢low?

工具沒有對錯,拿刀砍了人法官也沒見判刀有罪的……


我們自行車一不造成污染(時不時還吸兩口廢氣)、二不超速(大部分人連30公里的速度都沒有)、三不佔用多大的馬路面積(確切地說應該是最小的),在這個自行車道不是沒有就是斷頭或者大量被佔用的國度,你還想怎樣?


謝邀 我不敢想石家莊擺的到處都是的自行車電動車全部換成私家車以後的景象。


題主可以去海口看看,電動車多到政府都想搖號的地步了,我騎自行車到那真心覺得恐怖,速度上不來,騎車解鎖頻繁,怕前面的人突然剎車啊,真趕時間還是騎機動車比教好。


謝邀。具體請參考哥本哈根,我覺得滿地自行車是高度文明的表現,不覺得哪low。

當務之急是解決每種車輛的路權,讓每種不同類型的車輛有自己的道路去行駛。自行車道,電瓶車道,機動車道,人行道等等。對於亂佔用錯誤道路行駛的給予重罰。


咱們能不能換一個思路 比如討論下 "在大城市是否應該禁止非公共交通的機動車出行?"


歡迎轉載

電動車我不說,自行車當然好啦。不要看外表,哥本哈根、阿姆斯特丹,以及歐美若干城市,滿街自行車,但是管理的好,一點都不low。關鍵是加強管理,而非懶政。自行車出行有多大的好處?借用廣州拜客綠色出行公益組織的一組圖片,

然後順路貼一下微信公眾號二維碼,幫人宣傳一下


  • 不管是大城市還是小城市,當然都應該推廣非機動車出行。這樣於公能大大減少大量機動車造成的擁堵,減少尾氣排放;於私能鍛煉身體,減少擠公交,增加出行的便捷性。就以我來說,每天上下班5.2公里,騎車要用15分鐘左右,坐公交的話就10多分鐘,但等公交時間比較長,算下來騎車反倒省時、省錢。
  • 現在大多數城市都不太適宜大力推廣非機動車出行,還是大力推廣公共交通,減少私家車出行頻率為好。很多市區或中心區域都沒有專用的非機動車道,有公交專用道就算不錯了,而如果要規劃非機動車道就必須減小現有的機動車道,動作太大,短時間內基本不可行。解決擁堵,倡導綠色出行顯然沒有依靠公交來得快,當然前提是公交線路合理,票價優惠、發車間隔適中。
  • 人行道基本上被商家、車輛佔用的情況也比較多,非機動車不規矩多源於無路可走(無專屬車道)。規劃的非機動車道被作為臨時停車、收費停車的現象也太多了,更有不少商家長時間佔用門前非機動車道。在我平時上下班途中,見過太多機動車長時間在非機動車道行駛、逆行;而這條路是有雙向六車道的。很多人都在說電動車、自行車素質低,進入快車道與機動車搶行;可以我的經驗,與在非機動車道上行駛的機動車相比,有非機動車道的而進入機動車道的非機動車幾乎沒有,可以忽略。電動車、自行車在搶紅/黃燈的概率,並不比機動車多,讓這一部分司機換個出行方式,ta就是一直被自己鄙視的那一種;並沒有那部分人更規矩。


題主有機會去台灣玩一下,感受一下當地的機車黨,我相信你會有答案


三方面:騎自行車和電動車的人遵守交通規則的意識需要加強。逆行的上人行道的,能佔用的道路都佔了;電動車本來引擎聲音就小偏偏有些人不按喇叭,這只是比較突出的兩三點問題。

城市道路的規劃建設,人員密集的城市中心地帶是重點。上面一方面中不遵守交通規則亂佔道的,可能就是因為非機動車道被佔了;另外上面有答主也提到了,有些路段根本就沒單獨留出非機動車道。

第三方面,對於通勤距離較遠的,完善公共交通才是比較合適的解決方法。10km上下的路程非機動車可以勝任,再遠些的就有些為難了。

以上是一個自行車愛好者的片面之詞,肯定有些偏激或說得不到位的地方,歡迎各位能指正交流。


我覺得必須有一個五年以上的過渡期,畢竟大部分非機動車駕駛員的素質,呵呵。


在配套和基礎設施完善之前,所謂的推廣其實壞處不見得比好處多

現在很火的共享單車就是一個例子


不用推廣,人民會自動進行選擇。

自己去各大城市看看就清楚了,電瓶車已經是短距離出行的首選了~~~

自行車的主要問題是 難爬坡 容易被盜


可以參考一下南寧。電動車好多,現在按照規定都要上牌照。不過嘛,道路設計不合理,本來大部分道路都沒有自行車道,電動車都走機動車道,但是你別走人行道啊。比如邕江大橋,人行道本來才夠兩個人並排走,電動車還非要衝到人行道上來,每次走過心裡都怕怕的,其實橋上有劃一條道給你們的呀。你不能因為這道不夠寬就開欺負行人啊,民族大道哪天不堵嘛,你急急忙忙的幹啥呢…


多視角看這個問題。

從國家層面來看,汽車消費是社會消費的重點之一,鼓勵汽車消費是促進經濟發展,但隨之而來的是擁擠和污染,所以又得鼓勵綠色環保不佔地的出行方式-自行車完全環保、摩托車速度快點省力也不那麼佔地。

從消費者角度來看,選擇怎麼樣的出行方式首要關注的是成本,包括一次性購置成本、使用成本、效率成本以及便利性,還要考慮到個體的消費能力,由消費能力又引出階級問題,窮人自然會更注重廉價而放棄舒適性和安全性,進而這個問題變成不同社會群體對路權的爭奪,前面有人提到過,憑啥你們開車的在非機動車道上亂竄亂停就不LOW,自行車小摩托在機動車道上跑就是沒素質?屁股不同,觀感自然不同。

由於相對低收入群體的確有著比較低的知識文化水平,「素質」問題必然突出。但僅僅站在「有素質」的高地來指責謾罵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


首先,不會影響交通,因為石家莊比較大的街道上基本上都有自行車道,自行車道再邊上還有人行道,馬路中間是汽車道,沒看出來影響哪的交通了,在馬路中間騎自行車的,那不是影響交通,那是作死了。

其次,關於low不low的問題,講真,一點都不low。原因如下,①低碳環保,本來莊裡霧霾就挺嚴重了,我們身體力行的為環保做出一點貢獻,提高生活質量,挽救自己的肺,沒看出來哪low。②鍛煉身體,上班族們平時沒有時間鍛煉,上下班利用自行車鍛煉身體,一舉兩得。當然,吸入更多霧霾可能是最大的弊端。③難道沒有人跟我一樣有自行車情節嗎?想想兩個人一起騎自行車出去玩,就覺得real浪漫啊


那是你以前沒來過天津。上下班的時候,何其壯觀!應該是全國都差不多是那個狀態。

因為那時候私家車太少,人們上下班除了公交車就是自行車,公交車上下班的一定是月票,還有很大一批人上班太遠,先騎車到公交車站,下班回來再騎回家。

現在大家都是私家車了,沒有私家車的至少也是電動車了,離著地鐵近地,就地鐵了。所以自行車急劇減少了。

推廣自行車和電動車,那是不太可能的,因為自行車這種交通工具效率太低,三五十輛自行車聚集一起等紅燈,會佔據很大路面,不如一輛公交車效率更高吧?所以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才是正道。這個世界上,貌似只有荷蘭鼓勵自行車出行,且大力發展適合自行車出行的公共設施,應該算是特例吧。

有恩多人提到機動車佔用非機動車道,機動車素質怎麼低的問題,其實如果你開著車,可能抱怨的是行人和自行車不守規矩,亂穿馬路什麼的。交通參與者的素質高低,絕不是按照他使用的交通工具來劃分的。通常是行人抱怨機動車沒有禮讓,機動車抱怨行人亂穿馬路。

關於城市形象問題,我說實話,不怕被噴,確實是有點low,感覺像多年前,那時候中國叫自行車王國。那些騎自行車上班的人,絕不是為了環保、為了低碳才選擇這種出行方式的。而電動車,我始終認為是個管理漏洞,速度比自行車快太多了,也不需要上牌,電動車的事故也夠多了,怎麼就不能引起足夠重視呢?

隨便百度些照片,基本上就是這個狀態

但是,如果是這樣,還low嗎?對付短途出行可以吧?


電瓶車就不應該讓上路


今天晚上開車遇見大暴雨能見度很低,在一個十字路口正常右轉(車身已經在斑馬線上了),突然副駕叫我剎車,寶寶立馬剎車然後一個身穿黑紫色雨衣的人騎著電瓶車就從車前掠過,真的嚇死我了。因為雨大加上他一身黑又騎那麼快闖紅燈,要不是副駕正好看見真的我可能會撞上去。講真這種情況是不是撞死活該凸(`0′)凸,中國真的應該取締電車這種交通工具啊?

ps:我也經常騎自行車上班,所以如果我騎自行車闖紅燈真的,撞死活該。

所以,電瓶車這東西還要推廣?現在的電瓶車來不來就把車上的限速裝置下了,路上可以三四十公里的時速開(我騎車均速也就25公里每小時的樣子,物理教材上一般自行車我們都默認為15km/h是吧),騎的人大部分不懂道法不遵守交通規則,眼中根本沒有紅燈的概念特別是在晚上(我數了一下樓下十分鐘不到七個電瓶闖紅燈),真的感覺電瓶車就一坑爹的東西,而且因為電瓶車報廢后的處理問題,這東西也真他媽不算環保。

所以,這種東西就不要說推廣了,一個個城市的慢慢整頓禁止上路才是真的┗(?▃? ┗)


推薦閱讀:

後拉升檔和前推升檔,哪個更合理?
目前山地車騅馳、UCC、喜德盛、福瑪特哪個品牌發展潛力較大?(主要從銷量、規模角度考慮)
能不能用腳踩驅動發電機然後發電來驅動馬達讓自行車行使?
紐約 bike-sharing system - Citi bike 的使用體驗和感受如何?
如何選購自行車?

TAG:自行車 | 電瓶車 | 石家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