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對陣日本戰國大名誰勝誰強?日本戰國時代真是村夫械鬥那樣嗎?
01-04
日本戰國時期大名軍略與士卒戰鬥力多強?很多人討論這個話題,這裡筆者以萬曆三大征中的「抗倭援朝」為中心,引列中國明季與半島李朝的書籍對日本軍隊的記載,希望大伙兒補正。
萬曆東征,中朝側史料來看,朝鮮宣祖實錄為第一首選。作為這部朝鮮王朝的官定史書=李朝實錄,內容比明實錄還龐大豐富,更因為它是當時記載,沒有後世添改。又是戰爭所在國,可信度極高。吳晗老先生曾經輯錄了實錄中中國史料,對明實錄里一些被刪排內容進行考證,特別是靖難之役,把燕王朱棣的狡黠與無賴的一面表現的活靈活現,這是現在明史中找不到的。日本側比較複雜,因為日本缺少官撰史書。但仍然可以從公家筆記,僧人日記,日儒的軍記物語中整合。特別是小賴浦庵的太閣記。史料價值度相當高。很多人認為豐臣秀吉當時是拒絕明朝冊封的,但綜合三方史料來看,恰恰相反的,沒有後世添筆所謂撕裂聖旨明袍的事情。聖旨與藩王袍,如今一個在大阪,一個在京都,作為豐太閣遺物保存完好。現在日本學界有一專門名稱叫萬曆倭封考,很多內容要顛覆俗說。而且越來越多證據顯示,豐臣秀吉是願意有條件的接受明朝冊封,最終條件是朝鮮必須派王子高官來大坂為質。朝鮮在明廷施壓下只願意王子寫信請罪,且一拖再拖,函書才發,但對面大軍已然壓境,戢和失敗,戰火重開。
首先你這個描述就有問題,這場戰爭有三個國家參與,你卻只要從明和朝鮮的史料中考據歷史,就跟三家吵架,你只聽兩家的一面之詞,明顯會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
純戰績來說,島津家最強,沒有之一。
戰爭形態不一樣,這是最根本的問題。中國一直面對的是蠻族入侵,中國周邊的蠻族都是騎馬民族,在戰略上,騎馬民族傾向於野外運動戰,而且不同你講道理。中國主要是高築城牆守城,或野外大兵團混合兵種決戰。日本戰爭形式較為封閉,所以保留了很多大陸早期的戰鬥方式,如兩軍列陣,叫陣,鳴金,誰不按規矩出牌就會受嘲笑。例如平安末年,平治之亂,是惡左府先做好戰鬥準備,屬下勸趁夜突襲,他說勝之不武,清晨再戰,結果做好準備的平清盛次日凌晨發動突襲,這種戰鬥方式,中國自春秋戰國之後就不存在了。因為戰爭形態的差異,導致兩國戰術,裝備都有差異。明軍喜好重炮,日本喜好鳥銃,明軍用鐵甲,日軍用大鎧,明軍重視集團作戰,日軍重視個人武備。在萬曆朝鮮戰爭中,早期明軍損失大,因為朝鮮過於無能,明軍早期認為只有幾千日軍,慘敗後進行了大量的軍事準備,調動了十幾萬部隊。日本和明朝比,明朝進攻不需留兵駐紮,全線推進,日本則是攻下一地就需要留下一批人駐守,攻擊線越深,人越少,這是農業文明用兵的特點,北方游牧民族不用這樣。在朝鮮戰爭中,炮兵能發揮作用的戰鬥,日本輸得很慘,哪怕前期明軍對小西行長的人數都沒搞清楚,只要火力夠,仍不至於吃虧。而巷戰或人數差不多的情況下,明軍明顯打不過日軍,所以明軍主要依靠偷襲。明軍在戰鬥推進中,最難的是補給,朝鮮明確表示,糧草不夠,明朝軍記和朝鮮的記載中,最多的就是糧草準備多少,如何運糧,只帶錢當地買不到糧食,馬匹不夠吃,輜重無法運上前線。還有就是動員的士兵多來自南方,將領多是遼東所出身,軍隊中普遍存在矛盾。第三就是自始至終明朝沒有摸清楚日軍的參戰人數和布置情況。日本方面,東國的普遍消極,派的人很少,西國積極,但是一旦佔領一地,就不想走了,都看眼前利益,除了小西行長等幾個位置靠前的參加了戰鬥,後面有很多看熱鬧的。
說村夫械鬥的,械鬥是你死我活的嗎。以前我也想過,高中的時候一級有1000人,1000人站在操場上,看上去就像1000個人頭擺在那裡,要是這些人上了現場,哪能打的勝仗,要打仗就要10萬人。可是土木之變中,韃靼只有幾萬人,全殲大明幾十萬人,還有不少是京師精兵,你想戰爭到底要多少人才算多,才夠被殺啊。如果你有十萬人,十萬人都和綿羊一樣,扔到前線去,不過就是送人頭,這算什麼,所以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的同時,韓信也能把宮中婦女訓練成強兵。
日本歷史上圍繞京都展開的鬥爭,多者不過幾千人,甚至只有幾百人,平清盛1180年上洛,不過幾千人,歷史上記載大街小巷都是平家武士。中國呢,玄武門之變也就是幾十人,1976年抓那四個人,你以為要幾萬,100個偏多,幾十個就夠了。講到戰爭,五胡十六國,藩鎮割據,五代十國,一國相當於現在一個省甚至幾個省,拿的出多少人來?中國更重視軍勢和天命,某某人集合15萬兵馬,號稱60萬大軍,承天景命,討逆宣撫,所到之處無不臣服,這才是我們的戰爭。日本呢,你想上洛,老子偏不讓你去,想從我這裡過,那就硬來來,日本戰國時期,有5萬精兵就可以上洛,有2萬精兵就可以割據一方,有3000精兵就算地方豪強,人人拉攏。日本地小,軍隊運動需要的時間少,飲食氣候地方與地方之間變化不大,集合5萬人上洛,可能也就是一個月時間,後勤,雜役估計2萬人就夠了,去帶吃的,回來的時候在京都買就行了,糧草不是大問題,狠命種幾年莊稼就出來了。中國呢,萬曆三大征,哪一個不是準備就要準備兩三年,20萬人出征,走到就要一年,冬天夏天的衣服都得帶上,翻山越河,到了就剩10萬人能戰鬥。一般就是中央精銳5萬人,出征沿途要求各州道府縣在路上備足糧草,補充兵源,整編全軍20萬人,其中騎兵5萬人,就要雜役10萬人,戰馬15萬匹,預備馬匹和駝馬要8萬匹,隨軍家眷,慰安要6萬人,走到不能沿途獲得補給的地方離前線要走3個月,要征民夫修路,毀林,挖井,各種水土不服,傳染病,要有雜役把生病的士兵送回後方,人越來越少,走到前線,敵軍毫無蹤影,原地駐紮等待決戰。知道為什麼中國不討伐漠北了吧,打不了,萬曆三大征,只有朝鮮是出國作戰,而朝鮮國內沒有糧草,不能補充兵源,和漠北縱深作戰差不多,要是日本也是游牧民族的運動戰,18萬人一股腦往前線沖,估計朝鮮戰爭早就輸了。日軍善於築城和巷戰中鐵炮的運用,明軍善於野戰,朝軍也就海戰戰績撐得了檯面,所以三方史料對他方評述都多有偏頗。 野戰強勁的明軍一樣被日軍的鐵炮壓制,奪取朝鮮八道的日軍,在明軍入朝後一樣被明軍連奪數城,海上補給線還被李舜臣海上孤旅一度切斷。 不過一朝鮮一役評斷三國軍事力量是不可取的,畢竟三國都沒用心打,明軍各種內部爭吵,日軍邊談邊打,搞的下級指揮混亂,沒錯,說的就是你,小西行長,就算是東道主朝鮮,打的叫一個不積極,明軍糧草都是靠買的......
你見過二十萬人參加的村夫械鬥么。。
要說是縣長鄉長一起打也沒什麼錯,畢竟日本很小。不過日本戰國打架人比較多。
說這種話的即小瞧了日本戰國也小瞧了中國村戰。弔詭的是「日本戰國不過是中國村戰」這句話本身卻是正確的。。。。。
萬曆三大征,抗倭援朝。可以參考明朝那些事兒,在明史里似乎也沒有怎麼描寫。日本的戰國時代,戰爭規模確實不大
關原之戰算是最大的了吧?……
推薦閱讀:
※日本戰國戰爭會戰真的像村長打架那樣嗎?
※室町幕府後期的將軍們手上都沒一兵一卒嗎?還有為什麼足利義輝將軍的關注度這麼低?
※日本戰國時期各大名的軍隊主力一直是足輕么?
※在你學習或研究日本歷史過程中發現過什麼有趣的事?
※真田信幸是如何一步步遠離父親和弟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