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車與緊湊型車的具體區別在哪?

網上找了下區分這兩個類別的方法,一般都說尺寸軸距什麼的。但是覺得非常不靠譜,有的緊湊型車長軸距已經比運動款的中級車長了,空間也大。是否能就整個汽車的結構分布來區分?譬如底盤結構發動機位置區別等?有沒有比較好的區分方法?

PS:好比同樣軸距尺寸的兩台車 一台是緊湊B級車 一台是加長A級車 他們的車身結構 底盤 之類的沒有其他明顯區分的方法嗎?總覺得B級車再小,隔音濾震 底盤總會比較好。


沒有,就是看軸距和售價,還有車商對車子的定位來區分的

2700軸距你可以說緊湊型也可以說中級車,看怎麼樣好銷售了

奢侈寬體轎跑這種就明顯屬於失誤了。。。。


樓主本來已經揭開了謎題的一角,結果又把自己繞進去了。「中級車」和「緊湊型車」本來就是兩種不同的車型分類體系,有點像性格分析,有的通過血型,有的通過星座,不好放在一塊兒比。

當然了,實際差別並沒有那麼大。「中級車」代表的比較老派的說法,老一輩搞汽車的人常用,再往上是中高級車、高級車,往下是……卧槽,一下還真想不起來了,反正不是低級車。劃分的憑據基本上是看價格,早就過時了。十來年前最流行的「中級車」有三款比較有名:別克凱越、馬自達福美來、北京現代伊蘭特。我當年跟一大票做汽車營銷的朋友混在一起,指著鼻子罵「中級車」這個說法太模糊,但他們就是特別喜歡,因為比「緊湊型」聽著帶勁,或者說少了點寒酸勁兒。

「緊湊型車」是洋說法,最近十幾年才在媒體推波助瀾下逐漸流行起來的,而且更偏美國市場,對應的英文是Compact car,往下是Economy(經濟型),往上依次是Intermidiate(中型,注意不是中級),Standard(標準型), Full-size(全尺寸), Premium(豪華車),去Avis、Hertz之類的租車公司網站上就能明白了。這個分類方法主要取決於車身尺寸,但跟價格也有一定關係。

歐洲那邊相對簡單一點,還是拿租車公司來說把,一般分成Micro(微型,現在幾乎不提供了),Small(小型),Mid-size(中型),Large(大型)。

至於A級車、B級車、C級車那種叫法,是坑爹的第三種分類方式。最可悲的是,這本來是大眾內部的產品序列命名方式,跟其他歐洲車企普遍採用的分類方式(行業內用法,坊間不太普及)是錯位的(據說早期是處於防範商業間諜目的而特意魚目混珠的),可愣是讓二十年前什麼都不懂的中國媒體從德國人那裡學來並且發揚光大了。

這麼說吧,帕薩特/邁騰在大眾體系內叫B級車,放美國就是標準型(Standard),在歐洲一般叫中型(Mid-size),而極不嚴謹的老派本土叫法是中高級車(考慮到國民收入水平提高和通貨膨脹等原因,叫中級車也不是不行)

順便說一下,軸距、排氣量都不是劃分級別的標準。原因嘛,寶馬為了達到前後軸50:50的重量分配,軸距必須做得比其他同級別對手更長,可整車長度基本是一樣的。排量更不靠譜,光是一個帕薩特,就至少有1.4、1.8、2.0三種排量,以前還有過3.0的。歐洲版還有3.6升V6甚至4.0升W8的機器,怎麼分得過來啊。


短一些,錢貴些,配置高些。開起來短的車相對靈活,長的車坐起來相對寬敞。


其實最明顯差別絕對不是軸距,我覺得最關鍵還是在動力和駕駛感(平台的好壞和底盤的調教)。除了這兩個方面,在內飾,噪音控制,甚至各種功能配置都會比緊湊車好很多,我換了中級車,比原來的貴了一倍,絕對值那麼多錢了。還有就是隱性的面子上的差距也不小


非專業車友也來扯一扯,我個人覺得,主要是車長和軸距,其次是該車型在整個品牌中的定位。

比如老款雪佛蘭邁銳寶,它的軸距卻並不長,同樣的大眾cc也是這樣,軸距只有2米7出頭,而很多緊湊型車軸距已經接近甚至持平了,比如標誌408,軒逸等。但是為什麼邁銳寶和cc確是不折不扣的中級車呢,主要是他們在品牌中的定位,在雪佛蘭裡面,科魯茲已經坐穩了緊湊型轎車的位子,邁銳寶明顯就是高一個級別的。同樣,在大眾裡面,凌渡是緊湊級,那麼cc就不可能是緊湊級了。

再舉一個例子,馬自達cx5,按照尺寸來說和途觀,翼虎一個量級,按照常理應該定義為緊湊級suv,但是在馬自達產品線中,缺乏主打的中大型suv,更高的cx9又是全尺寸了,所以在馬自達產品中,把cx5分為中型suv也不為過。


看競爭對手。

比如說到凱美瑞,你就會想到競品雅閣和天籟,而不會和思域卡羅拉比。

每個普通民用車廠商的產品線都是可以按從高到低的品級分幾個階梯的,拿不同廠商的產品序列一對比,相似大小相似價錢(這個要分豪華品牌與普通品牌)的車型定位一般都是一樣的。

當然,也可以跨級營銷。成功例子有現代名圖,給自己定位A+,以B級車的空間A級車的品質獲取了大把銷量。還有大眾速騰,自帶品牌bug,看起來就比較高級。

失敗例子有豐田皇冠,明明可以跟A6一戰,卻又自降身段跟A4撕去了,看銷量真呵呵了。


看底盤結構和動力匹配

主觀上就是看駕乘品質

A級在加速、濾震、隔音、空間、操控等等各項指標上頂多只能在某兩三個方面趕上B級,這還往往得是犧牲了其他指標換來的。

比如A級把軸距加長到B級了,貌似車內空間變大了,坐著更舒坦了,實際上只是一個急剎車你比以前滑得更遠了。


整理網上的信息精簡出來的,希望對你有用

緊湊型車簡介 緊湊型車(Small Family Car)用德國標準就是A級車。 在國外的家庭用車一般都是緊湊型車,標準是車總長在4.2-4.6米,軸距2.4-2.7之間,發動機排量一般1.6-2.0升左右,售價在兩萬美元之內. 緊湊型車 車型很多,比如豐田花冠.尼桑陽光.馬自達3.福特福克斯.還有軸距超過2.7米的本田思域。 馬自達6就不算緊湊型車,雖然排量有2.0L,軸距2.64米但它屬於中級車,高於緊湊型車一個級別,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馬6是運動型車,為彎道性能犧牲了長軸距,發動機中最低配置是2.0L,其上還有2.3L,美規車裡還有3.0L.所以有時在數值上很難界定,需要一定經驗。

德國的汽車分級 ·小型車(Kleinwagen),適合沒有孩子的小家庭,排量低,不僅省油而且因為環保國家徵稅也低好多。 ·緊湊級車(Kompactklasse),最常見的家用性車,通常是兩廂。在這個級別上競爭異常激烈,只有綜合性價比最理想的才能勝出。 ·中級車(Mittelklasse),入門的商務車,已經是三廂的天下。雖然有一定豪華度,但是內部空間還是窄了一點。

·高-中級車(Ober-Mittelklasse):比較有面子的商務車。 ·豪華車(Luxusklasse):價格和性能不具有可比性,你多花的錢就是為了面子。 ·敞篷車(Cabrios):國內多數消費者還不能花錢只是買陽光和清風 ·跑車(Sportwagen):不說了 ·越野車(Gelaendewagen):不說了 ·多功能車(Vans):就是我們常說的「子彈頭」,能坐7個人,供大家庭或商用。 另外,我們常說的「旅行車」並不屬於獨立的一個級別,而附屬於各個品牌,比如高爾夫就有Golf Variante,是高爾夫的旅行車。而其他級別的車也存在旅行車,旅行車是一個在歐洲頗受歡迎的款式,甚至高檔車如賓士也都有旅行款。

求關注、求贊同!么么噠


我之前百度過,區別是車長和排量。排量不夠再打大也生不了級



推薦閱讀:

25歲開君越會不會不太合適?
為什麼速騰沒有朗逸賣的好?
第十代思域和昂克賽拉,該怎麼選?
2017年你最期待的車?
快五月了,人生第一輛車,到底是買轎車呢還是SUV?預算20W左右

TAG:汽車 | 汽車行業 | 汽車製造 | 汽車設計 | 汽車選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