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歐洲的殖民地,為何南美/拉美與美國和加拿大的差距這麼大?

美國和加拿大曾經是法國和英國的殖民地,而拉丁美洲的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區、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厄瓜多、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和玻利維亞曾經是西班牙殖民地,巴西是葡萄牙殖民地。英法兩國的資本主義相對發達,英國曾經是世界工廠,法國也是歐陸強國之一,而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新航路開闢以後經歷了短暫的興旺發達之後,很快就衰弱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很緩慢。美國比拉丁美洲的國家要早獨立,加拿大受美國的影響非常大。拉丁美洲國家則獨立的相對較晚,而且獨立過程一波三折。北美和拉丁美洲之間的差距如此之大,是不是和這兩點有關呢?或者是還有其他什麼原因?


@天涯明月刀駁斥@王海的回答太冗長了,其實反駁根本不需要那麼多計量數據,只需要簡單的史實就夠了。

首先,拉美和美國的經濟增長分化是從1700年開始的,不是1800年。1700年的時候拉美人均收入和美國差不多,其中拉美521,美國是527,而墨西哥的人均收入甚至比美國還高,達到568。可是到了1820年左右,美國人均收入已經是1257,拉美國家是701,拉美人均收入只有美國的56%了。

再說煤炭作為工業的主要能源的時間點。珍妮紡織機出現是1770的事情,而瓦特改良蒸汽機並應用到紡織機,已經是1785年的事情了。至於富爾頓發明蒸汽輪船、史蒂芬孫發明火車,都是1810年左右的事情了。也就是說,煤炭作為新能源參與現代經濟,至少是1800年左右的事情了。因此如果將煤炭作為解釋美國人均收入增長的主要依據,那麼也美國在20年間人均收入差不多增長了一倍。20年收入翻一倍,換成年收入增長率就是4%,這個連20世紀的美國都做不到。。。

問題不僅僅如此,我們還需要分析產業結構。要知道美國工業人口超過農業人口是1930年以後的事情了。我們即便忽略美國130年間產業間的勞動力轉移,粗略的假設1800年左右美國工業和農業人口各50%,那麼僅僅用工業發展解釋美國的比拉美增長快,就需要美國年工業增長率超過7.5%,才能解釋美國人均收入20年間翻了2倍。7.5%的增長率完全超越新常態啊。。。

因此從能源的角度分析早期拉美與美國差異的原因不靠譜。我們翻翻發展經濟學,就會發現在任何一部發展經濟學中,農業都是重點關注對象。這是因為首先任何國家經濟起飛初期農業人口比重都很高,其步入現代社會農業增長率都必須非常高,不然其人均收入增長會非常有限。比如中國近40年來的農業增長率在4%,由於人口的產業轉移的原因,農民收入增長更快,如果中國農業增長率是0,那人均收入增長會非常困難。其次,農業的生產率進步甚至應該高於工業和服務業,不然怎麼有更多的糧食養活其他產業的人嘛。比如1930-2010年間美國農業生產率每年大概增長4%,分別是製造業是2倍、服務業的5倍。最後,農民收入增長還會帶來工業品需要增長,根據研究農業1美元的支出的會增加2.75-10倍非農產業需求,因此1700後美國農業增長對工業的需求至關重要。

簡單的說,1700以後的美國增長率高於拉美,農業應該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就需要關注一下美國和拉美國家農業的不同。說兩條研究:根據恩格爾曼的研究,美國家庭1900年擁有農村土地的比例,是阿根廷的7倍,墨西哥的25倍;而根據世界銀行對土地分配的觀察,發現土地分配平等程度和經濟增長是高度正相關的。

土地平均分配除了顯而易見的提高非農產品需要外,還會提高農業生產率本身。土地分配越不平均,大農場主比例就更高,而根據森的研究,小農場主比大農場主更有效率。顯然農場規模越大,顧工比例就會越高,這就牽扯到所有權與生產率。如果大農場主採用固定工資(包括奴隸制),那麼顧工幹活的動力就會很小,往往會偷懶,進而造成生產率低。如果大農場主採用分成制,由於土地不是自己所有,因此佃農會採用短視的行為,耗盡土地的肥力。因此總的來說,由於消極怠工和土地肥力的關係,大農場的生產率低於小農場。

問題不僅僅在於此。理論上大農場主可以選擇把土地高價賣給顧工,然後總生產率得到提高。可是由於大部分人沒有土地,他們就沒有資產可以作為單位貸款,因此根本無法購買土地。東亞國家從日本、韓國、台灣到大陸,政府都選擇介入土地再分配,這被認為是東亞高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拉美國家極為不公平的土地分配方式,應該是其早期經濟增長相對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

最近沒寫經濟學方面的文章了,當然,一個國家增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這只是拋磚引粉而已,哈哈~


簡單地說,高票說的煤確實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但似乎遠遠不是萬能的。由於我對加拿大經濟史並不了解主要以美國舉例

1——————————————

這個理由很簡單,因為工業革命雖然直覺上和大型蒸汽機、鐵路、煤炭開採和鋼鐵製造聯繫起來,但是當時的經濟增長,鋼鐵業、煤炭業和相關的交通業(這些可能需要利用煤炭提供動力)占經濟增長的比例卻很小,反直覺的並不算高

例如1800年的英國,其經濟增長速度約為0.5%,但其經濟增長主要是通過紡織業,比例超過60%;而與煤炭相關的產業只佔1/4左右

所以很多人並不太理解什麼是工業革命或者工業化過程。在歷史上我們一般認為,紡織業是所有工業國家的必經之路,是工業化的初始階段,這是由勞動技能簡單並且十分適合投入大量機器來提升生產效率。

美國也是如此,拿破崙戰爭時歐洲的長期戰爭和保護主義政策使得1810年之後,美國的棉紡織業迅速發展。到了1860年,其紡織業的工業化水平已經接近英國(Hughes,1970,美國工廠的人均紡錘數量約相當於英國的80%)。由於美國投入更多的原料——人均消耗原棉為英國160%,其生產效率大大超過英國。相比於美國的驚人成功,拉美地區國家在初級工業範圍內幾乎沒有實現任何成功。

尤其是要注意此時美國並沒有進行大規模工業化,也並未進行常說的「工業革命」。至1860年,按照創造市場價值來算,美國最大十個工業產業部分分別是棉花製品、木材、鞋製品、食品、男服裝業、鐵、機械、羊毛製品、客貨車、皮革製品(Peter Temin, "Manufacturing", in Lance Davis et al.)。可見當時美國主導的產業是由紡織業構成的

雖然美國也有一定重工業,但其鍊鋼業相對也比較落後,使用燃燒無煙煤或木炭的小型熔爐和鍛爐,主要依賴美國豐富的木材資源而非煤炭資源。而且鍊鋼業的產量也相當的少,直到1870年美國的鋼鐵產量也只有77千噸,這導致1860年前建造的鐵路60%的鋼鐵是從英國進口的。

(註:但由於美國固有的「規模化特性」,美國的鋼鐵產業相比歐洲同行依舊有更高的生產效率,不管任何工業產業,美國總是擁有生產率優勢)

所以南北戰爭前美國毫無疑問是沒有進行大規模工業革命的,卻依舊有大量的初級工業。美國也通過發達的初級工業進入當時最富裕的國家行列之中,此時他擁有不遜於歐洲的生活水平,正如英國在半個世紀前曾經做過得一樣。但在此時拉美國家就沒有實現美國這種經濟成功,即使美國此時只是在這種初級工業領域大展手腳,這意味著在19世紀早期拉美地區已經遠遠落後與美國的步伐

美國確實像高票所想像的一樣,試圖利用自然資源取得生產率競爭優勢,在經濟史中我們認為美國存在獨特的「自然稟賦」。但在1860年前卻並非如其想像的一樣利用煤炭的優勢來獲得競爭優勢,經濟史中討論的美國早期經濟(1783年-1860年)利用的「自然稟賦「,通常指的是木材(Ibid 18-24)或者河流

(註:經濟史研究認為美國擁有自然稟賦,最著名的為Habakkuk的論斷,美國擁有豐富的資源和稀少的勞動力,這利於美國發展起資本密集型製造業模式。但實際上當時拉美地區也適用於這一論斷)

美國利用自然資源中最突出的一種原材料是木材,由於美國的這種資源相比歐洲是如此的豐富(拉美地區也同樣擁有這種比較優勢),所以在1860年前美國人總是試圖利用木材來代替金屬。這種經濟模式的結果是,他的人均消耗木材數量是英國的5倍之多,大量原材料投入生產大大提高了美國鋼鐵業、紡織業等的生產效率,這也直接導致直到1860年美國的木材業創造的市場價值僅次於棉紡織業,為當時美國第二大工業部門。

既然使用木材如此便利,那麼只有當後來市場足夠擴大、鐵路網路發展起來並且高質量的焦炭發現後,美國企業才會轉向後者。這在經濟學中很容易理解,通常一個產業只有在原有技術方向都無法改進,並最終在任何要素價格都無法盈利時,才會轉向其他技術方向這也是一句格言的意思:較老的技術總是在最後階段趨向巨型化

同樣的例子是20世紀時期,和自動化程度更高的美國產商進行競爭的的英國廠商,他們總是保持使用走錠精紡機,並試圖不斷改進它進行競爭,而並沒有轉向美國人使用的自動、環形紡織機。所以技術前進和利潤總是高度相關的,美國企業在可以利用木材時總不會利用煤炭

《技術與美國經濟增長》的作者Rosenberg對美國利用其「自然稟賦」的一個假說即是相關於蒸汽機在美國的使用。即使美國企業當時既能夠製造低壓蒸汽機,又能夠製造高壓蒸汽機,但實際中往往採用後者,但在英國則主要使用前者。這是因為雖然高壓蒸汽機有消耗燃料更多的缺點,但美國可以提供足夠的燃料。而燃料的主要來源既可以是木材、焦炭或者煤但在早期主要使用木材,甚至直到1910年美國的非動物能源中木材產生蒸汽依舊佔比高達11%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自然資源使用是河流,實際上,河流作為能源的作用還遠遠超過蒸汽能源,直到1869年蒸汽能源才超過水力佔據主導的能源地位,此時水力能源依舊佔比例高達50%。所以說明在美國早期經濟中煤炭的地位遠遠沒有想像那麼重要,至少和河流和木材相比遠遠不及後者重要,而拉美也有相似的自然條件

2————————————————————

所以美國實際上在早期並沒有煤炭作為自己的競爭優勢,而是利用木材和河流作為「自然稟賦」進行生產力競爭,那麼這一時期其經濟表現如何?

實際上根據Bolt, J. and J. L. van Zanden (2014).的估計,美國在19世紀早期就已經有和歐洲相當的經濟水平了,而拉美地區則經濟水平相當的低。

Maddison估計至1820年,美國人均GDP約為1200國際元(加拿大約為900國際元),和當時的絕大多數歐洲國家相當,而墨西哥和阿根廷等只有600、700美元,盛行奴隸制的巴西更是遠遠落後。即使Maddison的數據有所疏忽,但其研究的總體趨勢已經得到了經濟史研究的認可,我們完全可以認為,早在19世紀早期美國等北美地區相對拉美地區就已經有了經濟優勢。

(註:英國和荷蘭約為1800國際元,而當時歐洲的平均水平約為1000國際元,這裡說的「大多數歐洲國家」排除了經濟發達的英國和荷蘭)

不管怎樣,追溯到19世紀最早期北美地區就已經有了經濟優勢,那時候美國的工業經濟還相當原始,要知道1820年時期美國還根本沒有鐵路(1830年美國運營了第一條鐵路)。那麼19世紀,還沒有以煤炭作為主要燃料的美國已經取得了對拉美地區的經濟優勢,這怎麼解釋呢?

再舉一個反例就明白了,荷蘭據稱當時境內根本就沒有煤炭,這確實導致了荷蘭經濟落後於英國,但是實際上19世紀上半葉荷蘭的人均收入依舊增長了27%,遜於英國的45%,但並非遠遠被英國落下,荷蘭依舊是當時歐洲最富裕的兩個國家之一,遠超過擁有更豐富資源的其他歐洲大國。

荷蘭富裕程度遠超美國,而這一優勢至少保持到1880年,根據推測,荷蘭的人均GDP在19世紀早期相當於法國、德國、美國的兩倍之高。沒有理由認為沒有煤炭的荷蘭會比美國、法國、德國富裕吧?更何況德國和法國在整個19世紀都沒有追趕上荷蘭的經濟水平,這又怎麼解釋缺煤炭的荷蘭如此富裕?

實際上Winifred Rothenberg關於新英格蘭的農業勞動力市場研究就表明了,沒有技術革新的情況下,市場推動和農業管理的優化已然提升了生產率,並解放生產率,使其從事其他行業——例如工業。美國在19世紀就已經對拉美地區取得經濟優勢,並非因為工業革命,而是因為長期的生產率提升

3————————————

最後簡單說說我的看法。首先我必須強調拉美國家組成很差異化,既有新西班牙這種礦產等資源豐富的國家,也有加勒比地區、巴西地區等以農業、農業製成品經濟中心的國家。但總歸來說拉美地區國家是一種出售原材料、天然資源和初級製成品的經濟體,這種簡化對於我們之後的論述很重要——因為我們可以將其敘述為一個「整體」,而非一個差異化嚴重的地區

對於這個問題,很多人提到的實際上Acemoglu的《國家為什麼失敗》確實是我認為目前為止最好的解釋方式,Acemoglu毫無疑問是一個經濟史領域的天才完全可以參考他的看法;此外 @全球主義者 已經解釋了影響拉美和北美經濟因素有哪; @Orz輝 說的比我簡練多了....

最後,我強調這裡我給出的原因是單單經濟領域的,僅僅是造成現狀的諸多原因之一。原則上我完全認同全球主義者的看法,絕大多數事件都是多種因素影響的組合結果,而我單單只能給出一方面的解釋

單純從經濟的角度來看,美國早期的殖民制度更加適合長期經濟增長,此外美國和英國經濟聯繫更緊密,這有利於進口更多高質量的英國產品(如rail metal,可用於鋪設鐵路)。相比下拉美國家雖然和西班牙葡萄牙經濟活動更緊密,但母國的經濟水平在歐洲中都屬於低等水平。這意味著西葡並不能夠提供高級製成產品,相反其母國也從英國進口製成品,拉美國家就無法利用母國製成品來進行工業化活動

這個很好理解,最簡單的例子,美國南方總是習慣於購買英國的蒸汽機,當時美國也喜歡購買質量更高的英國鋼鐵來進行建設,大家都知道到了1860年美國有足足3萬英里運營的鐵路,但是要知道其中60%都是「英國製造」,美國本土的鋼鐵行業在早期產量低並且質量也相對落後。相比之下西葡本國的製造業一直缺乏競爭力,從16世紀開始英國的製造廠商總是能在西班牙賺取利潤。而拉美地區作為伊比利亞殖民地,很難從母國獲得製成品,身為伊比利亞殖民地也被限制和英國進行貿易,無論如何貿易劣勢導致拉美地區購買製成品的成本更高,也阻礙了其製造業獲得競爭優勢

相比下,我更加贊同的一個影響經濟的長期因素是經濟模式問題:拉美地區和北美地區的經濟模式也截然不同,美國成功發展起了工業模式,但拉美地區卻只能從事農業和資源出口業,拉美最富裕的地區智利和阿根廷也是主要依靠農產品出口獲取利潤。根本來說,我認為還是由於西班牙殖民者在拉美地區早期建立的經濟模式長期影響了拉美國家的發展,這種根本性的經濟模式很難改變。

經濟學中,通常把拉美國家這類只進行天然產品生產或初級處理加工的地區稱為「飛地」(早期的新英格蘭同樣屬於「飛地」),美洲的「飛地」利用天然產品出口獲取利潤彌補國內缺乏工業的缺陷。新英格蘭走出「飛地」的經濟狀態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比起出口到英國,生產殖民地內部所需要的商品(或者預期中會增加的移民所需要的商品)可以獲取更多利潤。

在17世紀的新英格蘭殖民地時期,新英格蘭的經濟中心馬薩諸塞灣——波士頓地區就是主要靠生產殖民地內部的商品和服務,同時也將農產品出口到加勒比地區來進行商業活動。相比下拉美地區則大大依賴於資源出口產業,早期的製造業和後續作為彌補的產業保護主義政策缺失,導致了拉美地區很難改變其經濟結構,導致了其經濟無法像北美地區一樣迅速發展。

雖然拉美地區也有北美地區相似的自然稟賦——資源豐富、勞動力稀少,適宜發展中資本密集型製造業。我們知道勞動力稀少實際上意味著資本的稀少,這實際上並不利於發展資本密集型製造業。Ames and Rosenberg認為美國的資本和資源相互互補彌補了美國的自然稟賦缺陷,實際上盛產自然資源的新西班牙本應該可以利用豐富的資金髮展製造業,這點新西班牙實際上反而有優勢。

拉美國家為什麼沒有這種自然稟賦,十分指的探究,經濟史中也把自然條件相似的拉美和北美經濟發展卻截然不同當做一個重要研究問題。個人認為拉美國家沒有利用和美國類似的「自然稟賦」發展出相似的經濟模式,可能原因在於拉美地區總有富裕的原材料可以供出口,而這種原材料往往還非常有利可圖,這點不僅在拉美地區似乎在美國南方也出現這種現象

所以高票認為是」地攤「的「資源詛咒」實際上存在的,既然拉美地區由於貿易劣勢本身製造業的成本更高,這意味著通過出售成本更低的天然資源或者天然資源加工品,來賺取利潤,比像母國、英國和北美地區進口商品更加理性。

全球經濟中的各個國家總是趨向於進行擁有競爭優勢的行業。對於拉美地區,早期殖民者開拓了一種以出售天然資源為主的經濟模式,這使得製造業成本上升(包含
機會成本)。在之後的早期經濟決策者眼中,出售唾手可得的天然資源或者進行初級加工比進行成本高企的製造業更加有利可圖,況且後者可以從其他經濟體中獲
得,更讓經濟決策者沒有理由支持後者。

我們看到美國南方的經濟模式也更趨近於拉美地區而非典型的「新英格蘭」的模式,但美國南方可能更獲益於其本身融入美國經濟體,美國本身的交通、市場規模、市場聯繫以及技術獲取的方便程度都大大高於拉美地區,至少拉美地區從來也無法獲得「軋棉機」這種大大提升生產率的機器——它使得美國成為世界棉紡業的主宰。高效率的機器、資本密集型開發以及規模效應導致美國南方的棉花業在南北戰爭前20年取得了驚人的成功。1851-1860年的出口商品中30%以上為棉花,1860年棉花出口的總收入高達1920億美元,相當於聯邦財政收入4倍之多。(Historical Statistics, series Ee 446-457, 570-571)

雖然當時英國75%-80%的材料依賴於美國南方,但這種偉大的經濟成功實質上與半世紀後阿根廷和智利的農產品出口成功、之前的新西班牙的資源出口成功沒有任何本質差別。

美國南方經濟本身實質上依賴的是一種原材料和原材料初級加工的"農業經濟",倘若棉花需求一直旺盛那麼南方自然可以永遠享受」經濟繁榮「。但是事實卻非如此,Gavin Wright 已經指出了這是一種「誤解」,雖然19世紀50年代棉花需求強勁,但之後就供給就迅速追趕上了需求,南北戰爭後原棉業利潤銳減。

1840年-1860年棉花種植強勁擴張,導致西南中央區經濟發展速度超過了美國平均水平(絕大多數時期南方經濟發展速度都落後於北方),但是隨著棉花供給增加,南方經濟就迅速滑向了困境。實際上拉美國家等依賴原材料經濟的國家發展歷程大多都與美國南方的迅速繁盛和迅速衰落沒有差別。幸運的南方受益於和美國的聯繫,之後融入美國本身的經濟體系也改變了經濟模式,但對拉美國家卻永遠沒有這種幸運

在早期經濟體系形成之後,拉美國家的狀況就如同Acemoglu的《國家為什麼失敗》所說的那樣了


讓我們看看拉美和北美都幹了什麼

19世紀上半期:

北美:發展,大戰就南北戰爭一次

拉美:打內戰,各種保守黨自由黨,紅黨白黨,集權派聯邦派打來打去

人搞發展的時候,你在打仗

19世紀後半期到20世紀前期

北美:發展

南美:這個時候許多國家穩定了下來,有些國家開始自由主義的經濟政策,取得了不少成果,最典型的如阿根廷,經過幾十年的發展, 事實上成為發達國家

20世紀中後期

北美:發展

南美:民粹,民族主義泛濫。對內大搞福利和工會,對外放棄對外自由貿易,而是大搞進口替代,美其名曰民族自主。典型的如庇隆,查韋斯,阿連德

於是我們看到的拉美的典型的狀況就是通脹嚴重,罷工頻繁,福利很高,排斥外資,在上的統治者各個高談闊論,但是經濟卻越來越糟。典型的如阿根廷,活生生的把一個曾經的發達國家折騰成了發展中國家。

人基本上所有時間都在發展,你不是打內戰,就是搞那些民粹的幺蛾子。發展的時間沒幾分鐘。那發展不起來,怪誰啊。怪天嗎,像樓上某位答主一樣怪上天給你資源不夠。沒有煤。

那你給我說說阿根廷是怎麼從1870年開始,發展到1914年就成為全球數得上號的發達國家的?


個人認為中南美洲長期落後於美國主要原因根本不是什麼英國殖民文化更優越,或者什麼南美依賴黃金。南美洲之所以歷史上被美國完爆,主要原因就一個,因為:

中南美洲它沒有煤啊!

中南美洲它沒有煤啊!

中南美洲它沒有煤啊!

作為對比:

美國的煤炭儲量是世界第一啊!

美國的煤炭儲量是世界第一啊!

美國的煤炭儲量是世界第一啊!

這裡是英國石油公司的2015年世界資源年鑒(BP Statistical Energy Survey ):

整個中南美加起來。煤炭儲量只有世界的1.6%! 而美國一國,是世界的26.6%!這還是2015年的統計。

你們知道二十年前(1996年)中南美洲的煤炭探明儲量是世界多少嗎?僅僅只有1%不到。(來源:BP Statistical Energy Survey 1997)

而工業革命時代中南美洲煤儲量是世界多少呢?除了哥倫比亞之外,整個中南美洲連塊有開採價值的煤礦都找不出,是個無煤大陸。

工業革命時代沒有煤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整個中南美洲連一丁點工業都發展不起來。 世界各國工業革命時期的重要工業區,無一例外都是依託煤礦建立的。美國的匹茲堡,德國的魯爾區,英國的伯明翰,日本九州工業區都是這樣。工業革命時代可沒有什麼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市場。全球的原材料都被各列強跑馬圈地壟斷了,沒有就是沒有。就算列強向你出口煤炭,本土工業在成本上已經失去競爭力了。等到20世紀中期以國際分工為基礎的相對公平的世界市場建立起來,美國早就是老大了。一票農業國再想翻身逆襲工業國簡直比登天還難。

人類歷史至今農業國逆襲工業國成為發達國家的,一隻手都數得完。但與之相對的,凡是趕上第一波工業化的國家,哪怕是社會制度非常落後的君主制國家,今天好歹也能混個發達國家的位置。


我是來吐槽的,題主,你不覺得自己問的就有問題嗎?

嗶乎上那句著名的「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的名言你怎麼沒有牢記在心中呢?

我可以總結下你的觀點——

美國和加拿大曾經是法國和英國的殖民地,英法是資本主義列強,所以美國和加拿大發展迅速成為世界強國;

拉美國家大多數是西葡的殖民地,而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新航路開闢以後經歷了短暫的興旺發達之後,很快就衰弱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很緩慢……

題主你確定?

ok,題主我問你幾個問題:

這原來是誰的殖民地?

這個呢?

還有這個?

這幾個地方在美國的經濟地位如何?援引2010年數據,其在美國各州GDP排行榜中分別排名第1、第2、第4。

請問這三州是誰的殖民地?反正我知道florida肯定不是英語里的「花兒盛開的地方」

至於被你黑出翔的拉美……我們也可以對比下……

你看不上的阿根廷,人均雞的屁是一萬三千刀左右;

你看不上的巴西,人均雞的屁是一萬一千刀左右;

你看不上的烏拉圭,人均雞的屁是一萬七千刀左右;

你看不上,哦不,乾脆沒提的智利,人均雞的屁是一萬五千刀左右;

請問題主,

此國雞的屁五千多刀,比拉美四強如何?話說這是誰的殖民地?

此國雞的屁六千多刀,比上面的是強點,不過不也沒到烏拉圭的零頭么?

此國是中美洲唯一一個不說西班牙語的陸地國家,肯定不是西班牙殖民地了,雞的屁四千多刀

這小破島英國和法國都佔過,現在雞的屁也不算很高嘛!

對了,還有這到現在雞的屁不到一千刀的地方……我都沒好意思拿出來……

題主你還覺得「英法殖民地比西葡殖民地就是強來就是強」么?

實際上,在北美洲,無論是西班牙還是英法的殖民地,發展都不錯;

而在拉丁美洲,無論是西班牙還是英法德殖民地,發展都是那樣,甚至英法殖民地還找不出拉美四強這種能說得上話的地方一霸出來。

我真是不明白了,為啥一說好的就全是米鬼英畜的功勞,一說差的就全是形容詞跟在名詞後面那群人的鍋。談論問題啥的,真不能強行因果律啊!


這個問題太適合用Acemoglu和Robinson的《Why Nations Fail》(國家為什麼失敗)中的「制度決定論」來解釋了。為什麼?原因有三:

1. 這本書第一章的開篇的故事就切題無比。講的是被美國和墨西哥邊境分割成兩半的Nogales小城南北兩邊迥異的經濟和治安狀況——北邊屬於美國的叫Nogales, Arizona,南邊屬於墨西哥的叫Nogales, Sonora。這個小城簡直是北美和拉美命運的縮影!

2. 北美和南美都曾是殖民地國家。Acemoglu和Robinson的分析框架乾的就是這個事,專門分析前殖民地國家為啥如今發展迥異。從論文「The Colonial Origins of Comparative Development」,到「Reversal of Fortune」,再到專著《Why Nations Fail》,二人在這方面做了長足的工作,且頗具說服力。

3. 拉丁美洲的一些國家經歷從發達國家到發展中國家的令人驚愕的逆轉。直到1913年,阿根廷和美國處在同一個起跑線上,人均GDP都在4000美元左右。為何?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恐怕撇不開經濟增長模式和制度問題。

占坑。以上只是個引子,回頭再來詳細答。


一點說明:我在知乎上對專業問題的答案將主要採取「主要論點+相關文獻推薦「這一形式。有些人會喜歡,有些人會反感。但知乎答案本來就各種各樣,大家可以各取所需。我擔保我提到的文獻的質量。我也盡量限制我提到的文獻的數量。

關於正題:

發展問題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沒有單一因素和機制能夠解釋。我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個圖表(來源: Rodrik, D., Subramanian, A. (2003). The primacy of institutions. Finance and Development, 40(2), 31-34.

一、關於地理因素(外因之一):

從這個圖中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決定一國發展狀況的諸多因素和機制中,地理因素(如高票答案中所說的「資源要素」)只佔很小的一部分。當然並非不重要。

從研究的角度,想要確定因果關係就要進行過程追蹤。如果你說資源是唯一要素,就要在研究中排除許多中間變數和機制。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此外,即使只做跨國比較,我們也不能解釋為什麼資源貧乏的東亞經濟體(以新加坡為最典型)能夠獲得大發展,而拉美仍然徘徊不前。此外,「資源詛咒」主題下的諸多案例研究也說明,資源用不好,會起反效果。因此,資源決定論不成立。

一般理論和實證研究認為,地理因素通過影響一國經濟結構、與世界市場的聯繫、殖民者行為和制度等起作用。其中,制度主義在發展研究中的影響又非常巨大。

二、國際體系(世界市場)(外因之二):

說制度之前先說另一個外因:世界市場。世界市場對於發展的影響是什麼?對於這一問題的理解有非常非常巨大的爭論。主要有兩派:

1. 依附論和世界體系理論,強調世界市場對拉美的剝削。認為世界市場不但使拉美在國際分工中處於極端不利的地位,而且破壞了拉美的本土製度、國家能力、階級發展,從而導致了拉美對中心國家的全面經濟依附。因此,西方對拉美的剝削被認為是拉美欠發展的關鍵。解決之道也就是脫鉤,搞進口替代。

2. 然而,與世界市場脫鉤(進口替代)並沒有使拉美獲得發展。反觀東亞,正是有效地利用了國際體系,找到了在國際分工中的比較優勢和合理位置,東亞才有了大發展。因此,目前普遍認為國際體系是機會和挑戰並存的,關鍵看你怎麼用。

三、制度的關鍵作用:

外部機會和挑戰並存,國家怎麼才能抓住機遇?制度的作用得到了強調。這裡需要注意,制度與市場緊密相連,制度的作用在這裡被認為是支持(而非過分干預)市場。因此,可以叫此路徑「自由主義+制度主義」。(為了省略,這裡就不提「華盛頓共識」這一失敗試驗了)

有答案提到了Why Nations Fail。這本書非常值得推薦,且有中譯本。本書從一個類似「自然實驗」的研究開始(美國和墨西哥臨界兩個城市的對比,這兩個城市選得很妙,因為除了制度不同,其他條件幾乎全部一樣),既有對制度作用的理論闡述,又有對制度起源的歷史研究。寫得深入淺出、生動有趣。

這本書與其他一些制度主義文獻一道,勾勒出了制度主義理論的一些核心論點:

1. 好制度有利於穩定的經濟增長(注意,關鍵詞是「穩定」,即長時段內內波動小,但不一定短時間內高速)。關於「好制度」的定義,雖然細節上有爭論,但制度主義理論普遍強調民主和法制對個人產權的保護和對市場競爭機制的支持。

2. 制度受到殖民者行為的影響(當然這裡的對象主要是發展中國家,對發達國家又有不同的理論,可參考唐世平和葉成城的論文「第一波現代化」)。

3. 殖民者行為受到殖民地資源、環境、社會結構等條件的影響(除了本書,另外一個典型的研究:Acemoglu, Daron, James Robinson, and Simon Johnson. 2003. "Disease and Development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Economic Association 1 (2/3): 397-405)。有人批評我沒數據,請讀文章和書,裡面數據夠多了。複製過來徒增答案長度而已。

上述對制度的理論化可以大致歸類為「歷史制度主義」理論。簡單總結:對拉美的殖民由於是以資源攫取為根本目的,西方宗主國並沒有費心搞什麼制度建設。而對北美的殖民則正好相反(雖然最初也曾試圖複製拉美模式,但失敗了。具體請看書,故事非常生動有趣)。

四、國家能力:

自由制度主義理論忽視國家能力。這是其弱點。

與此不同,學者們在對比東亞(日、韓、新、台等)和拉美(巴、阿、智)經濟體(不都是國家)時發現,前者比後者也並非多麼的開放和民主。相反,反而是權威型政體。比如:韓國在經濟騰飛時期不但不是民主、不是自由市場經濟,反而正好相反,是權威政治、壓迫工人、政府干預。怎麼解釋?於是我們有了「發展導向型國家」理論。

關於這一理論有兩個著作不可不讀:(1)Kohli, Atul. 2004. State-directed development: political power and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global periphe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Doner, Richard, Dan Slater, and Bryan Ritchie. 2005. "Systemic Vulnerability and the Origins of Developmental States: Northeast and Southeast Asia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59 (2):327 - 61.

前一本討論了拉美和東亞經濟體的國家能力的區別,以及這種區別的歷史來源(政府能力問題)。後一篇文章更為細緻地討論了為什麼有些經濟體要拚命發展經濟,而有些不用(政治動機問題)。

總而言之,這裡提到的文獻都是最最經典和緊貼實證研究的文獻。其實從這些文獻中可以看出「對比拉美和北美」與「對比拉美和東亞」同樣重要。是個好問題!大家仍然在樂此不疲地研究。

(註:有人說我思路不順、寫得過於簡略,還懷疑我對推薦的文獻是否掌握。我接受批評,對此答案進行了大改良。但我的初衷不變:我不會將文獻內容貼上來,而是主要力圖概括文獻的內容和妙處,希望大家能去親身閱讀。至於我的能力,我的學術訓練不能說有多好,但不壞,保證不會有重大謬誤。)


拉丁美洲國家問題各不相同,我們選取比較關鍵的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做一定的分析。原文來自:《國論》——拉丁美洲 - 國論 - 知乎專欄

巴西:

巴西產業體系是拉丁美洲最為完善的,其經濟實力、國土面積都居於首位。巴西農業種植方面佔有很大優勢,巴西木、蔗糖、咖啡都一度成為巴西的主要經濟支柱。20世紀初,巴西開始工業化進程,推行進口替代經濟政策,建立和發展本國製造業替代過去製成品進口,以帶動經濟增長。獲得了經濟騰飛。然而,而後數十年,巴西一直為外債和通貨膨脹困擾,直至1994年推出「雷亞爾計劃」,成功控制了惡性通貨膨脹問題。但由於過去長期以來舉借外債發展經濟,赤字問題仍然嚴重。巴西自然資源豐富,開採能夠獲得大量利潤,初級產品部門的異常繁榮反而導致了其他部門衰落的現象。巴西本國製造業逐漸萎縮,競爭力下降。隨著中國物美價廉的商品迅速進入,巴西本土企業更加難以生存。

如果事情僅僅停留於此,那還簡單。問題是,取代巴西已經喪失了競爭力的製造業的國家中,最引人注目的,不是別的國家,恰恰也是中國。從中國一直擅長的衣服鞋子,到更為高端一點的機器設備,中國產品在這兩年開始迅速進入巴西市場。巴西本地製造業企業對中國的抵觸情緒,也很自然地與日俱增。從中國和巴西兩國的雙邊貿易結構就不難看出這種抵觸情緒的根源:雖然中國從巴西的進口比其它國家都要多,但是中國幾乎只進口兩樣東西──大豆和鐵礦石;而中國出口到巴西的產品則幾乎完全是製造業產品。巴西的一些更為激進的聲音甚至在說:中國正在把巴西變成一個初級產品出口國,巴西正在被中國去工業化

——《巴西「被」去工業化的根源是中國?》(人人網)

由於巴西長時間以來都是傳統的種植園經濟,土地集中程度很高,而巴西政府階級立場的局限性限制巴西對土地兼并的控制能力,農民處境艱難,貧富差距日益擴大。巴西尤為注重發展在國際市場上有很強競爭力的出口產品,對農業的優惠政策多落入大農牧業集團手中,然而眾多的個體農民仍停留於傳統耕作方式,生產效率低下。大批一無所有的勞動力湧入城市,而城市並無足夠的就業機會,失業率一直居高不下,城市貧民窟不斷擴大,收入兩極分化程度嚴重。這種城市化是過度而畸形的。

1999年,占巴西人口1%的富人擁有國家53%的財富,而占人口20%的貧困家庭僅擁有2.5%的社會財富。全國貧困人口為5419萬,佔總人口的34.9%。赤貧人口為1360萬,佔總人口的8.7%。2004年,20%的富有階層收入是22%最貧窮階層的25倍,貧困人口仍然佔總人口的33%。

——《巴西工業化、城市化和農業現代化之間的關係及對中國的啟示》

20世紀90年代中期,巴西1%的最富有階層擁有的總收入甚至超過了最貧困的50%人口的總收入;10%的最富有階層的平均收入相當於占人口40%的最貧困階層平均收入的30倍。巴西的基尼係數由1960年的0.5上升到2004年的0.60,遠超過國際公認0.4的警戒線。2003年巴西全國貧困人口為5 390萬,佔總人口的31.7%,赤貧人口2 190萬,佔總人口的12.9%,14%的人口尚未解決溫飽問題。

——《比較中國與巴西經濟發展的異同 以及兩國未來發展評估》

進入城市的勞動者素質低下,難以滿足工業化對其要求,而懸殊的收入差距又抑制了國內消費的增長,社會問題高發也對工業化推進有不利的影響。

巴西北部是著名的「地球之肺」亞馬遜叢林,土地廣闊,植被茂密,但不適宜人類居住。茂密的叢林提升了開闢土地的成本,完成燒荒的土地僅夠作物生長兩三年,養分就會消耗殆盡。而熱帶雨林地區降水豐沛,各種雜草生長迅速,耕作需要更高勞動成本。充盈著雨水的土地會破壞作物根系,高產植物難以生長,進一步提高開放亞馬遜土地成本。巴西政府曾鼓勵外資和本國企業這裡投資。但不完善的法規和急功近利的投資者,嚴重破壞了亞馬遜的生態環境。政府不得不頒布法令停止對亞馬遜森林的開發。

巴西的國家基礎決定了它在南美洲核心的地位,隨著經濟逐漸的發展(儘管伴隨著不少反覆),巴西未來很可能成為南美洲佔據主導力量的核心國家。

墨西哥:

墨西哥從19世紀後期開始利用外資,但過程較為曲折。起初外資大量湧入,壓制民族資本,國民經濟畸型發展。因而在1910-1940年間,墨西哥歷屆政府對外資的態度十分謹慎以至於排斥,減緩了經濟發展速度。二戰後,墨西哥國家政局較為平穩,採取積極的吸引外資政策,經濟發展迅速。

從50年代到80年代初的30多年中,年平均增長速度保持在6-7%。雖然其人口年增長率高達3%,但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仍可保持3-3.8%的增長率。農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由1950年的20%降至1980年的9.3%,工業,特別是製造業的比重大幅上升。1980 年,製造業所佔比重已由在1950年的17.8%上升到24.1%,從而使墨西哥由戰後落後的農業和礦業原料生產國和出口國逐步變為經濟結構多樣、門類比較齊全的新興工業國。在經濟和技術現代化的進程中,在城市化和商業及服務業迅速發展的推動下,墨西哥的就業結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農業部門的勞動力不斷向非農產業部門轉移。在全國2800萬勞動力中約只有600萬人從事農牧業,城市人口佔到全國人口的72 %以上。商業和服務業等第三產業十分發達。

——《1994-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機》

80年代的債務危機引發了墨西哥的經濟衰退和艱巨的經濟調整。八十年代被稱為「失去的十年」。政府逐漸改變其內向發展方式,加大對外開放程度。推行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資本密集型工業和技術密集型工業的投資大量增加,墨西哥產業技術有了質的飛躍。

然而,過分倚重外資明顯削弱了國家宏觀調控能力。國企私有化政策造成國有財產大量流失,而政府多藉助短期性的外資平衡過高的經濟赤字,經濟增長後勁不足,終於釀成震驚世界的金融危機。

1994年,墨西哥正式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N A F T A ),由於農業技術,生產規模和農業補貼方面難以與美國相比,農業受到重大打擊,糧食安全亦受到極大威脅。大量小農破產湧入城市,與巴西相同,墨西哥的城市化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被城市化」,社會問題嚴重。感到被忽略的民眾發動多次抗議活動,毒品犯罪在貧民窟內肆虐。

墨西哥稅務部門屈從於大資本家,稅負主要由中低收入群體承擔。主要來自低收入階層的政府財政收入,根本無力保障公共服務供給,教育、醫療服務成本高、效率低,導致基本公共產品長期短缺。由於政府無力向城市貧民窟提供水、電等基礎設施,長期採取了放任不管政策。居民用水要靠自我組織起來建小型的水塔、水泵或盜用城市供水系統的水,用電則從附近的輸電站偷電。貧民窟的子女也很難接受較好的教育和醫療,貧民窟里每100個人上小學的人中,只有40個能升入初級中學,其中的20人能上到高中,只有1個人能進入大學。

——《墨西哥農業「痛苦的發展」對我國的啟示》

毒品問題一直困擾著墨西哥政府。由於大量人口處於貧困狀態,國家無法有效改善他們的生活,而鄰居美國大量消費毒品,提供了廣闊的市場。毒品貿易的極高利潤賦予毒梟上下打點政府官員並維持私人武裝的能力,從美國偷渡進入的大量槍支加強了毒販的戰鬥力,政府發動的毒品戰爭遭到激烈的反抗,大量緝毒警察和支持禁毒的官員被殘忍殺害。毒品令美墨關係逐漸緊張,而墨西哥政府無能為力。本次大選,對墨西哥人惡語相向,並要求在美墨邊境修牆的總統候選人特朗普獲得南部各州的支持,美國邊境巡邏隊公開支持他即證明了這一點。

墨西哥未來情況並不會太好,人口的膨脹以及普遍的貧窮仍然長期影響著墨西哥政局。美國對墨西哥態度的逐漸轉壞將可能引來更廣泛的美墨衝突。又由於一個多世紀前的美墨戰爭,近半墨西哥領土被美國吞併,未來將可能成為激發本國民粹主義和復仇情緒的上升,衝突可能發生。

阿根廷

阿根廷位於南美洲南部,首都是布宜諾斯艾利斯。東瀕南大西洋,西接智利,南臨德雷克海峽,東北與巴西和烏拉圭接壤,北鄰玻利維亞與巴拉圭。阿根廷領土面積廣闊,是世界糧食和肉類主要生產和出口國之一。阿根廷人口中歐洲人後裔,是相當歐化的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處於中高水平,收入不平等程度也比較高

阿根廷情況與很多拉丁美洲國家相近。阿根廷礦產資源豐富,但礦產資源型土地開發具有「資本沉澱」的作用,大量資本被自然資源部門吸收,而勞動力需求很低。對於勞動力資源相對豐富的拉丁美洲,勞動力價格下降是不利於收入分配改善的。而阿根廷的農牧業明顯具有規模效益特點,土地高度集中有利可圖。殖民過程中,占人口少數的殖民者由於政治經濟上的優勢大量消滅印第安人,大地產制出現並逐漸合法化。獨立前,宗主國長期實行重商主義政策以及世界市場的推進,導致很多國家成為專門生產單一而能獲高利潤的農礦產品的殖民地。政治上,大莊園主大地產主藉助軍隊力量維護其統治,經濟發展緩慢。英美列強乘虛而入,將各國變成原料供應地、傾銷商品和輸出資本的場所,社會經濟畸形發展。

如在阿根廷 ,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一位富人從 1818 年起投資於牧場 , 40 年後他成了全國最大的地主 , 擁有 160萬英畝 ( 約合 65 萬公頃) 最肥沃的土地 。 在 20 世紀初的墨西哥 , 95 %的農民無地耕種 , 而 200 個大莊園主卻擁有全國 1/ 4 的土地 。就整個拉美地區而言 ,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 , 約佔農戶 1.15 %的大地主擁有的耕地面積超過全地區耕地總面積的1/2以上 。

——《拉美國家的收入分配為什麼如此不公》(江時學)

阿根廷工業因受農牧業大發展,吸收大量勞動力和資本,只出現低級的農牧產品加工業。為保護本國工業發展的進口高關稅政策也未能實行,現代工業沒有發展起來。隨著鐵路網建成,內地交通與沿海連成一片,在進口歐洲產品競爭下,阿根廷本地工業很快就喪失了競爭力。少數農牧產品出口極度依賴國外市場和資金及政府赤字財政的問題仍然難以解決。

從根本上講,阿根廷以及大多數拉丁美洲國家,工業化的條件是無法滿足的。豐富的礦產資源和優越的農牧條件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既給阿根廷帶來的財富,也阻礙了其工業化的進程。農礦業大量吸收資本勞動力,而大牧場大莊園的生產模式逐漸造就寡頭經濟的現狀,工業化更難推行。收入差距過大導致軍隊士氣低落。阿根廷空軍多由城市中產階級子弟組成,生活較好,願意為國效力。而阿根廷陸軍多是底層貧民充當,戰鬥士氣低落。英阿馬島之戰中,阿根廷空軍表現勇敢,而陸軍軟弱無能也是阿根廷發動戰爭以轉移內部矛盾失敗的重要原因。

總結而言,大牧場大莊園生產模式是嚴重阻礙南美洲政治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寡頭權勢強大,軍事獨裁盛行,國家政局不穩。湧入城市的「被城市化」的居民擁擠於貧民窟,而國家行政力量和經濟實力都不能改變這一現狀,只好採取自欺欺人的辦法(里約奧運會開幕前,政府把貧民窟都用圍牆圍起來不讓遊客看到)。但就以現階段科學技術水平而論,改變這一生產模式絕非易事。中美洲國家也多是被難以開發的熱帶雨林束縛住了手腳。


美加與拉美髮展水平的巨大差距有這樣幾個原因:

1、宗主國的影響。如題主所言,美加主要是英法殖民地(現在的美國版圖還包括前西班牙屬地,前沙俄屬地,獨立後的墨西哥領土)但是構成美國主體的十三塊殖民地是正宗的英系殖民地。拉美主要是西葡殖民地(英法屬地面積較小暫且忽略)。我們先從新航路開闢之後的兩個革命開始。

新航路開闢之後,西班牙,葡萄牙利從美洲掠奪的金銀貴金屬大量流入歐洲,市場上的貨幣流通量大大增加,遠遠超過了商品交換所需,導致貨幣貶值,物價飛漲,在歷史上就叫「價格革命」。價格革命加速了西歐社會的分化,階級關係發生變化:收取固定貨幣地租的封建主,在物價飛漲中也遭受巨大損失,財力下降甚至破產,社會地位隨之下降,封建勢力被削弱;小手工業者和農民兩極分化加劇,大部分人淪為出賣勞動力的僱傭工人;工商業資產階級以及從事工商業經營的新貴族,一方面剝削廉價勞動力,另一方面高價出售商品,財富迅速增加。所以,價格革命的後果是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促進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發展,尤其是加快了資本原始積累的步伐。但是因為伊比利亞自身的地理局限性,在國際貿易中處於比較劣勢,大量金銀資本流向的是尼德蘭,英法。刺激的是西北歐的資本主義發展。

歐洲的主要貿易區原本在地中海沿岸,歐洲的市場也比較小。新航路開闢後歐洲的貿易區轉移到大西洋沿岸,義大利的商業地位被西班牙、葡萄牙以及英國、尼德蘭所代替。從前很少越出歐洲大陸的市場,規模突然擴大,商品種類大增,貿易額急劇上升,貨源空前開闊。新的商業經營方式的出現,如:銀行、股票交易所、以及股份公司紛紛建立。經商觀念成為社會主流觀念,從事商業的人員激增,這就是「商業革命」。在上面提到西葡貴族利用掠奪來的金銀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本國因為進口畸形發展,外貿收支逆差。此外伊比利亞的君主熱衷王朝戰爭和宗教戰爭也吞噬了不計其數的財富。這些資金外溢到西北歐,為他人做了嫁衣。同時加速了伊比利亞封建主的腐朽墮落。這種貴族的享受奢靡之風也同樣影響了拉美殖民地。當然這種精神方面的影響並不起決定作用。最主要的還是宗主國的產業結構。

拉美與北美相比最大的優勢(同時也是缺陷,資源詛咒啊,親!)就是金銀銅貴金屬礦藏豐富。加利福尼亞的金礦(沒錯,這是迪亞哥他們家,當時是西班牙屬地),墨西哥,秘魯的白銀,智利的銅。都是易於開採收穫的。只要從非洲拉來黑奴,從印第安手裡奪過土地,順便把戰俘變成奴隸,開採礦藏就可以,在貴金屬貨幣的時代,金銀天然就是貨幣(省去銷售環節,當然別的時代也是)。巴西在當時金銀等直接貨幣資源不是很多,可是耕地肥美,氣候條件優越,是發展甘蔗種植園的好地方,甘蔗這個東西在大航海時代可是好東西,不光可以榨糖,最主要的是可以釀製朗姆酒。

就是海員們最喜歡的飲料。蔗糖當時在歐洲也是緊俏的商品。與之相似,咖啡,可可種植園也大量產生。我們就不用再強調三角貿易了,總之西葡通過殖民地輕而易舉的獲取了大量資金。同時也強化了這種簡單的產業鏈條,使之缺乏進一步自我適應,迭代,創新的驅動力。於是礦山和大種植園經濟在拉美獨立之前就已經深刻主導了整個拉美地區的經濟模式。而且統一市場一直沒有在西葡殖民地形成和發展,他們主要依賴與宗主國進行貿易。很多時候宗主國並不生產殖民地需要的物資,他們只是作為轉手貿易商。後面發展就更有意思了,北美十三殖民地開始慢慢取代老歐洲的供應商地位,畢竟航路短,運費低,還能及時跟得上市場需求。宗主國的貿易採購商們何樂而不為呢。結果拉美徹底失去了獨立發展自己社會分工的機會(這裡都不談工業化了,因為早在前工業化時代,拉美就已經註定了今天的命運)。

關於宗主國的影響還有一點就是宗教信仰。大家不要忘了,新航路能夠開闢,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宗教因素。驅逐走伊斯蘭教的伊比利亞是當時天主教世界最狂熱的一群衛道士。所以他們寧肯搗毀不老泉,「永久的生命只有主才能賜予,而不是這異教的泉水!」

反觀美加,尤其是美國十三殖民地主要是清教徒。引用出處百度百科 清教徒(信徒群體的統稱)

清教徒精神

清教徒是創業精神的代言人,他們認為人開創產業必須要禁慾和儉省節約。他們限制一切縱慾、享樂甚至消費行為,將消費性投入和支出全部用在生產性投資和擴大再生產上,如此必然導致資本的積累和產業的發展。不是縱慾和貪婪積累了財富,而是克制和禁慾增長了社會財富。

清教徒崇尚商業和工業活動,在商業中誠實守信、珍視信譽、決不坑蒙拐騙,清教徒企業家不僅追求利潤最大化,而且具有對社會的回饋意識,擔當社會責任、扶持社會公正,為社會公益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承擔了巨大的公共事業義務。

清教徒對一切充滿了信心,無論從事商業貿易還是生產耕種,都具有排除萬難、獲得非凡成功的勇氣和信心,他們善於創造和創新,不斷地開拓和征服。他們身上值得人們學習的可貴精神非常之多。

這簡直不要太適合資本主義原始積累啊,完全是為資本主義發展量身定做的宗教世界觀。意識雖然不起決定作用,但是能動作用也不容忽視。所以美加的清教徒創業精神本身就領先於拉美的天主教莊園經濟。

2、自然環境和區位條件。選取美國和巴西進行對比。其他國家會在普適性和特殊性方面提及。

一個發達資本主義經濟體的建立和發展一般需要有一個甚至幾個經濟中心或者工業基地的支撐。(為什麼是一般呢,因為袖珍國不在此列)能夠發揮工業比較優勢。(盧森堡的鋼鐵,北歐的造紙,通信等)

美國早在19世紀就已經在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地區形成了工業基地,依靠的是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附近豐富煤鐵資源,便利的水運。密西西比寬廣的水網能夠把南北達科他的小麥或者堪薩斯的牛肉便利供應給美國東北工業基地。這是農業支撐。五大湖區像俄亥俄這種地方糧食供應也很充裕。然後工業發展最離不開的就是勞動力。恰好五大湖和大西洋沿岸是美國人口最密集的地區。氣候來說,刮點風,不算大,下點雪,挺涼快。工人們在車間里工作表示過得去,下了班有牛肉和麵包吃,這還有什麼說的。

接下來,我們看巴西,巴西有沒有主要河流和平原呢?答案是有,並且都是世界第一的,可是卻又有一個最大的缺陷就是這個地方太熱,太潮濕,亞馬孫平原,亞馬孫河,都在亞馬孫雨林里。箭毒蛙,蟒蛇什麼的就不用說了,光蚊子和汗水就讓車間工人在這裡無處落腳。這個地方不行,里約附近呢?事實上重工業主要集中在巴西東南沿海。貝洛奧里藏特豐富的鐵礦,里約,聖保羅便利的港口運輸,又有足夠的人口。但是缺陷也十分明顯,巴西缺乏能源資源,石油和煤炭儲量嚴重不足,尤其是在重化工業化早期以煤鋼為主要標誌的時代。於是煤炭靠進口,同時因為地處巴西高原東南沿海,河流短促,沒有主要河流直通境內廣闊腹地,對於經濟腹地的依託不足。美國早在19世紀中就已經修建了貫通東西的太平洋大鐵路。巴西時至今日主要運輸仍然嚴重依賴卡車。巴西汽車工人罷工是每年大豆外運要上演的重頭戲。一些工業品在國內城市之間的運輸成本比從中國進口還貴,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物流水平就不用多說了。別看上圖中巴西也有通往巴西利亞——這個花園首都的鐵路,實際運力與中國京廣線不可同日而語。所以能源和交通的劣勢決定了巴西工業在全球競爭中的相對弱勢。同時,上文中提到的資源詛咒也再次上演,能夠簡單粗暴的出口鐵礦石,誰還願意在國內鍊鋼,而且工業人口不足,全要素生產率受限。荷蘭病在拉美國家廣泛上演,智利的銅礦;秘魯的銀礦,銅礦;委內瑞拉的石油;阿根廷的大豆,牛肉;墨西哥的油氣,銀銅還有哥倫比亞的毒品。這種資源詛咒深刻融入了幾百年礦山,種植園經濟的基因。致使拉美工業化成為拉美陷阱。

工業發展,資源,人口,交通,氣候,農業,政策等要素缺一不可。這就是工業發展的天時地利人和。拉美各國在獨立以後因為大土地所有制和礦山莊園經濟的封閉性,獨立性,造成長期政治動蕩,軍事獨裁與泛民主化交替進行。錯過了一二戰發展的黃金時期。也錯過了三次科技革命。政治領袖人物的急功近利,短視行為傷害了拉美的資源廩賦,使之並未轉化為工業化的助推器,反而成為束手束腳的絆腳石。

如今的拉美再次站在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十字路口,他們會做出正確的選擇嗎?


其實美國十三州已開發地區,比18世紀初美洲幾個主要殖民地區都大,特別是南美,其實主要開發進程至今沒有結束,尤其是南美內陸,開發難度要比北美大得多。這種地理上的問題成為基礎條件上無法形成大型國家的因素之一。

至於經濟發展程度,十三州的完備性不是拉美殖民地可比的。經濟上,北美獨立前實際上已經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經濟體(其實美國18到19世紀並不是一個大一統國家市場,更像今天的歐盟,東西部乃至於每一個州都有經濟上的獨立性,但是經過多次改革之後,美國可以說成為自由統一市場的典範),獨立後十幾年以後就完全擺脫了對歐洲經濟的附庸關係,而且由於棉紡織業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的關鍵地位,幾十年後已經是世界經濟一個重要成員了,再往後就是煤鐵工業的時代,美國的優勢更加明顯,但基礎是棉紗時代打下的。這是超大宗貨物產地天然的優勢(與之相對的,是各種在17-19世紀風光一時的奢侈品產地最後必然的沒落,其中包括了加拿大和巴西),19世紀後半期到20世紀上半期澳洲的崛起也有相應的因素。雖然拉丁美洲等到跨洋牛肉貿易出現才等到這個機會,但是已經太晚了,世界經濟的玩法已經變了,而且拉美糟糕的社會政治發展程度,加上北美鄰居巨大的先發優勢也造成這個機會未能改變拉美的世界經濟地位(其實曾一度讓阿根廷進入發展快車道,可惜自作孽),至於其他拉丁美洲的種植園產品,包括金銀銅,都起不到這種至關重要的結構性作用。

其實比這些更加要命的是政治,只要找準定位,中小型資源型國家並非沒有過好日子的辦法。因為早期的土地制度是根據非常小塊的種植園經濟弄的,而且開發過程中其實相當粗放,政治精英階層也過於強調反殖民導致民粹和軍頭英雄齊飛(相比之下,雖然都是殖民地,十三州其實基本不太強調自己反殖民的一面,當然,這也是因為18世紀末所謂反殖民還未成風潮,所以十三州雖然也說民族獨立,但是民族意識並不強烈),而且可以說整個南美所有國家在立憲這一環都非常不過關,南美政治就是一部熱血和扯淡齊飛的長篇肥皂劇,充滿了傻瓜式的英雄和無下限的大反派,而且幾乎每一個時代都是如此。同樣是獨立進程,玻利瓦爾的政治聲望其實一點也不比美國國父們小,應該說「偉大領袖」的一面還要大得多,但是拉美合眾國的理想卻很快走向崩潰了,至今為止,拉美儘管同文(幾乎)同種(幾乎)同宗教,文化一體性並不比北美低多少,但是政治上卻完全不是一個統一體,其統一性甚至不比千年扯皮的東亞高多少,有一個非常羸弱的南美洲國家聯盟,其存在感你們也看到了,連非盟都不如。至於各個主要國家的內政,稍微看看新聞和歷史就能感覺到了,如果說美國兩黨是對抗的話,拉美主要國家的政治鬥爭只能用撕逼來形容了,而且分分鐘都準備撕到見血,軍頭強人政權層出不窮,夫妻坐莊之類各種奇葩事不勝枚舉,動輒民族英雄,動輒百萬人大遊行,各種拍腦袋政策簡直讓人懷疑這些政治人物竟然生活在現實世界。因此,拉丁美洲的政治動蕩程度大概在各大洲里(亞洲太大,沒有統一的州內政治),就比非洲好一點。一個無論是大洲還是國內都根本沒有政治基本盤的洲,怎麼會誕生一個穩定的大型國家呢?當然,這一點美國一開始就要背鍋,因為南美政治運動大多是受美國獨立感召的(還有法國),但拉美太缺乏進行政治民主革命的地方經驗了,結果運行起來之後,美式政治架構很快就軍閥化了。

至於加拿大,現在這種狀態應該說是他們自願選擇的結果,實際上19世紀他們並非沒有發展為大型國家的機會,應該說最後求仁得仁,面積大不見得就不能做一個幸福的小國。其實十三州在19世紀前後三十年並非沒有可能走這樣一條發展的道路。雖然我們現在會覺得相比於美國阿拉巴契亞山以西地區,加拿大的北極地區要悲催得多,其實18世紀末,19世紀初而言,兩者的荒蠻程度是差不多的,可能北極地區還要好一點,因為很早就因為皮毛貿易而受到歐洲關注,至於後來因為移民政策而差距越來越大的人口規模,一開始其實兩者也差不多,連軍事力量也差不太多。但第二次英美戰爭之後,兩個國家(雖然那時候加拿大的國家色彩還很淡薄)選擇了兩種完全不同的發展方向,其實從本地人視角而言,很難說誰的選擇更好。

所以別的地方獨立都沒有在19世紀初造成這麼大的世界性影響,而十三州獨立後,很快就改變了世界經濟和政治格局,大西洋市場圈完全變樣了,不久以後(五十年),世界政治也變了,一方面,這是十三州歷史發展的結果,另一方面,其實不能不說是十三州在獨立後歷史選擇的結果。

至於下面說什麼人種、文化、宗教、宗主國什麼的,人種純屬扯淡,文化宗教有影響,但這是一個比上面社會經濟發展複雜得多的問題,至於宗主國么,請搜索一個詞,叫做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葡西荷的時代,北美十三州這種註定是不可能風光的,而英法德的時代,拉美那種殖民地註定是落伍的。


拉美地理環境複雜,中美非常狹長,氣候炎熱,南美西部是山脈,東邊平原和高原相互夾雜,且巨大的亞馬遜平原開發程度較低

南美洲離舊大陸的發達國家也比較遠

而且近代的時候,拉丁國家比起英國也已經衰弱了


其實在一切其他條件發揮作用之前,宗主國對於殖民地的態度就決定了發展的基礎。

西班牙是完全把美洲當做本土來管理的,不僅開採貴金屬,經濟結構和進出口貿易也控制在國家手裡。拉美的經濟結構嚴重依賴祖國西班牙,「全國一盤棋」,整個拉丁美洲都沒有什麼工業,單純是個農產品和礦物出口地,賣到歐洲換取工業產品,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現在。進出口管制又造成了大規模的走私貿易,母國只能把獲得的利潤大量投入到剿匪工作中,從整體看效率是最低的。

不僅上層專制集權,底層的體制也是復古的。拉美殖民地的特點是遍布大型種植園,一小撮白人殖民者統治混血人和奴隸,說白了就是封建自治,這跟北美殖民地以自耕農為主的民主自治模式截然相反。導致的後果就是拉美有大量實力強勁的土豪劣紳,一方面這些人反對城市工業發展,工業和基礎建設都外包給西方資本,另一方面任何政治家都要拉攏地主階級和教會的支持,導致反動政策層出不窮。南美考迪略(獨裁者)很多都是出身自地主階級,他們中很多人其實真的有心推行民主自由,但是真的沒見過豬跑啊,就更別說吃豬肉了。

進入二十世紀後,南美國家紛紛發生革命,推翻了教會和地主的統治,市民階層開始主導政壇。尤其是冷戰開始後,南美國家整體左轉,由國家主導建設工業化國家。然而南美的經濟基礎仍然是農業和礦業,轉為發展工業需要採用休克療法,最低限度需要像中國一樣剝削農村用剪刀差發展工業,民選上台的左翼領導人很難做出這種選擇,在國有化把從外國資本家手中接管的工業破壞殆盡後,經濟變得比之前還差。於是南美的現代史呈現一個固定輪迴:左翼領導人上台——經濟崩潰——軍方政變——經濟恢復——左翼領導人上台——

相比之下,當時一窮二白的英國對於北美的殖民就只能是名義上的,投入資源為0,移民自籌資金,自己建立殖民地,自由發展,殖民地總督名義上接受祖國管理,其實工資都是自治議會發的。經濟政策上英國對於北美單方面優惠,能收稅的給優惠,不能收稅的就當看不見。美國獨立戰爭的起源是英國遠征軍幫助美國人打退了法國人和印第安人,幫美國人獲得了大量殖民地,然後為了養活在北美的英軍,想要從北美增加稅收。在中國人看來美國人100%沒理,可惜忘恩負義的美國人卻建立了最強大的國家。很多人喜歡說歷史不看好壞,只有對錯,這算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這種歷史經驗甚至影響到了美國的未來政策,美國人對於火星開發的主流態度就是由政府投資解決技術問題,民間自籌資金移民,全面發展儘快獨立,然後打回老家來,解放全地球70億受苦人。(原話是:「我們今天雖然過上了幸福生活,但世界上還有三分之二的受苦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等待我們去解放」 by Mao)按照東亞文化圈的觀念,這簡直豈有此理,但是從歷史進程看,如果未來真的有太陽系戰爭,勝利的仍然是美國殖民地。


很簡單,原因在自然環境,或者可言之曰,氣候。

同樣的問題,你可以問,為什麼同樣是英國的殖民地,在二戰前都是一個國家的澳大利亞和巴布亞紐幾內亞,澳大利亞很發達,巴新很落後?為什麼同樣是非洲的殖民地,北非和黑非洲最南端比較富裕,靠近赤道的黑非洲地區比較貧窮?為什麼同樣是中國被殖民的地區,香港比較富裕,唐努烏梁海和外興安嶺比較貧窮?

在20世紀以前,人類還沒有發明抗生素等藥品,在熱帶地區或者寒帶地區生活仍然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熱帶地區的瘟疫往往成為殺死歐洲殖民者的殺手。所以南非、辛巴威、納米比亞這些靠近非洲最南端的國家有少量白人居住。而中非、剛果等靠近赤道的國家幾乎沒有白人。原因很簡單,白人無法適應那裡的氣候,被瘟疫殺死或者趕走了。

我們知道,絕大多數地區的工業化和現代化都是因為西方人的到來而開始,包括中國,沒有西方人到來,或者西方人很少,絕大多數居民都是土著的地區,往往缺乏實現現代化最基本的條件——連人才都沒有,一堆本地土著,有些地方的土著甚至還處在原始氏族社會,怎麼可能實現現代化?沒有白人給他們帶來先進的包括技術和制度,怎麼可能有發展?

這也是拉美地區,唯一兩個還算不錯的國家,曾經的發達國家阿根廷,以及現在的拉美之光智利,都處在高緯度地區的原因。這兩個國家,大概是拉美地區中,白人比例最高的國家。

最後,我不是種族主義者。我只是客觀地強調,白人或者特指西歐白人是全球最早進入現代化、工業化社會的人群,其他地方的現代化都由這些人而帶來。包括中國。並不是任何人比其他人更高級。用《槍炮、病菌和鋼鐵》中的話來說,就是環境成就人。


因為不要忘記,人的命運,不僅要考慮到歷史的進程,還要靠自我奮鬥

你看新加坡,馬來西亞就好啦


本來不準備答,但看了排名第一的回答簡直不能忍了。一個國家的發展,是經濟和政治綜合作用的結果。而資源從來都不是最重要的。不然中東手握最豐富的石油資源怎麼沒成為發達國家?日本,韓國,台灣,歐洲的很多國家,這些資源幾乎沒有的地方,是怎麼發展起來的?僅僅歸結於資源明顯有問題。

實際上南美非常有代表性。他的主要問題在於經濟發展的同時政治方面沒有相應的進步。在法制、民主等方面進步緩慢,這就使得政府執政能力低下,腐敗嚴重,法制化不徹底警察腐敗又導致黑社會橫行。社會上貧富差距越來越大。之後經濟放緩,隱藏的社會矛盾凸顯,優秀的人移民北美,貨幣貶值等問題紛紛出現。這種情況下喪失了競爭的動力,最後淪為二、三流國家。

一句話,制度問題……


玩過文明5的都知道

出生點在北美大陸,只要鄰居不是瘋狗沙卡之流,這局就穩了

出生點在南美叢林一般直接重開


這是離上帝最近的地方,也是被上帝遺忘的地方。我不知道大家看國際新聞有沒發現,南美幾乎都是出現在最後,儘管新聞故事很離奇,但也只是一帶而過(比如最近南美寨卡病毒嚴重,相應的預防疫苗還沒有研製出來,政府建議婦女2018年以後再懷孕)。

以下為哥倫比亞的某些場景吧

幾乎沒有鐵路運輸,貨運靠大卡車,民運坐大巴。地圖上很近的兩個地方,因為隔著重重高山,於是要坐十幾個小時的車才能到達,社會運作效率之低可見一斑。不過有錢可以坐飛機,很多小城市都有自己的機場。

沒有便利店。逛累了想買水喝?路邊就有小推車在賣。但是想找國內那樣隨處可見的便利店或者小賣部,那是很少的,相當不方便。所以,哪個同學家裡是開小店的,竟然可以把糖果紙巾等裝到一個小箱子到班裡去賣。有一次我襪子都穿爛了,想找個國內那樣專門賣襪子的小店,根本沒有!只能去超市,可憐地買了僅有的幾款。

路邊有人手拿著幾部最簡單的諾基亞手機在喊,誰要打電話嗎?200比索一分鐘!是的,那時是2010年了,路邊還有這樣的人,專門給沒手機的人提供打電話服務。

富人區和貧民區分得很開,配套設施也差得很遠。富人區環境優美,設施完善,白天可散步,晚上還是得待家裡。可是貧民窟相當可怕,有一次坐房東老太太的車去市中心,老太太開錯開到了貧民窟,我們繞了一圈之後,都嚇死了,即使是白天也有警察持槍把手,街道上一個人都沒有,牆面是斑駁的塗鴉,就像鬼城。

在高聳如雲的教堂裡面,望向山下的密密麻麻的樓房,當地人指著那棟稍微凸起來的樓有點不好意思地說:那是我們最高的樓。我想,再過三十年,如果我再回來,它應該還是藍天下最高的那棟。


這個問題夠100個博士畢業的。原因很多,南歐母文化的惰性,資源供應者的原始,美國後院的無奈等等吧,想要發展好,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的,還需要那麼一點運氣與巧合。


我覺得英國人治理殖民地的策略和歐洲大陸不同 ,造成了獨立後的殖民地不同的命運。

英國人對殖民地進行經營,設立總督,推行英國法律。而且極少和土著通婚。

而法西,拉丁族人的殖民政策是剝削。總督不進行法制建設,而是扶植代理人進行管理。最重要的是,拉丁裔對和土著通婚毫無心理障礙。

造成這種政策差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英國很早就有了大憲章,進入法制限制王權的時代,契約精神普遍。而歐洲大陸國家王權強勢,對殖民地也只懂得封建式管理。同在歐洲的荷蘭比利時,屬於很早有法制精神的國家,他們建設的南非就非常優秀。

而且西班牙運氣太大,首次殖民的印加居然是黃金國。不需要任何建設,只需要派兵過去一批批運回黃金就行了,自然沒有建設的動力。成也黃金敗也黃金,死於安樂是也。

而英國作為後來者,分到的殖民地是新大陸和印度,還有澳大利亞。那個荒蕪阿,不認認真真升級怎麼行?正所謂生於憂患。


高票答案毫無邏輯,嘩眾取寵而已。

國家發展程度主要是看人,人才是關鍵,和資源天賦沒有太大關係


推薦閱讀:

如果二戰期間德國打敗了蘇聯,這個世界會更好么?
天津為什麼沒有發展成和上海一樣的特一線城市?
為何澳大利亞總是防範中國?中國有必要有可能南下侵犯澳大利亞嗎?
日本倒幕運動成功後,天皇是否有實權?
人類文明史上有過哪些重大的錯誤?

TAG:歷史 | 地理 | 世界史 | 美洲歷史 |